首頁>Club>
5500年?還是70萬年?還是300萬年?
9
回覆列表
  • 1 # 厚德揚善文化小館

    妙悟是不是一種審美認識活動?妙悟是一種認識活動,但它區別於一般的認識活動,一般的認識活動是科學的、知識的,而妙悟是徹底超越知識和經驗,超越個體的功利,從而對世界作純然的觀照。妙悟是一種不同於一般認識活動的認識形式。

    中國美學中有兩種不同認識方式的理論。一是知,一是非知。在中國美學中,論者多肯定一個無法透過理性把握的世界的存在。平時我們認識的世界是能夠透過語言來描述的,在我們的習慣中,無法用語言描繪的世界往往被視為非存在,或者乾脆將其忽略,我們認識問題就以此為界限。但藝術可以說是微妙的。歌德曾說,藝術家是能感之人。所謂能感,就是藝術家以自己微妙的心靈去感受外在世界,產生微妙的體驗,這些體驗無法透過語言來表達。藝術的體驗在語言之外。晉陸機在《文賦》中就為我們描述了一個“來不可遏,去不可止”的突發性際遇,他將此命名為“應會”,這一“應會”的世界他無法說清,但卻被置於極高的位置。劉勰《文心雕龍·神思篇》專論藝術思維問題,他在對神思現象進行一般性描述以後,突然筆鋒一轉,說到了一種“思表纖旨,文外曲致”的特殊體驗世界,這一世界具有撼動人心的力量,但並非可以透過理智活動去究詰,他用“伊摯不能言鼎,輪扁不能語斤”來形容。他說,對於這樣微妙的心理體驗,藝術家必須“至精以後闡其妙,至變以後極其數”,它是一種超越於一般理智、感性的思維,是一種不可以語言表詮的思維。劉勰不但肯定這一思維的存在,同時認為這種思維具有更高更神妙的層次〔3〕。

    這兩種思維若用《維摩詰經》的說法〔4〕來區分,其一可叫做“識識”,這是一般認識方式,是憑藉知識的認識;另一可叫做“智識”,這是智慧之知,以智慧觀照〔5〕。其實,《莊子》中對這兩種認識方式就有比較細緻的解說。《知北遊》假託“知”為了“道”的問題雲遊四方,先問“無為謂”,“無為謂”沒有回答,後來又去問狂屈,狂屈欲言又止,於是,這位自以為聰明、熱衷於知識解答的“知”去請教“黃帝”。“黃帝”雖然沒有達到“無為謂”那樣的領悟層次,但他的評價卻很精彩。黃帝以為,無為謂最高明,因為他“不知”;狂屈次之,雖然忘記了知,但沒有徹底放棄“知”的慾望;而自己和“知”是最次的,因為都停留在“知”上。這裡表達的思想就是莊子反覆道及的“不知者知,知者不知”的思想,反映了莊子兩種不同認識層次的觀點。在《德充符》中,莊子說:“一知之所知。”〔6〕一知就是不知,是大全之知,是道之知,是無所不知。一知的根本特點就是無分別。分別是知識的、邏輯的,不分別是一種整全的認識。莊子說:“大知閒閒,小知間間。”“閒閒”就是懵懂而無分別。莊子形容達到此一境界的心靈如同“天府”——智慧之奧府,它是不道之道,不言之言,不辯之辯,傾之不盡,注之不滿,具有不竭的智慧源泉。《莊子》中的“心齋”、“坐忘”、“物化”、“朝徹”等概念,都是在描繪這“不知”的神秘體驗過程。莊子是堵住知識的路,開啟妙悟之途。

    當然,妙悟不同於一般的認識方式,並不必然決定它就是一種審美認識形式。但妙悟活動所具有的特點,恰恰具有審美認識活動的基本特性。妙悟是一種非科學、非功利、非知識、非邏輯的認識活動;是一種無目的的寧靜參悟,又是在無目的中合於最高的目的;妙悟活動符合審美的愉悅原則,它不追求功利的快感,而是一種以生命愉悅為最高蘄向的體驗過程,是一種無功利的深沉快感。妙悟中由“適人之適”、“自適其適”到“忘適之適”的過程,就是超越一般的快感,而達至純粹體驗境界。妙悟活動合於審美活動的表象運動的特徵,它是一種再造生命形式的活動。妙悟活動不受表象的限制,超越表象,同時又不離表象,再造一種青山自青山、白雲自白雲的世界,是妙悟活動的根本目的;妙悟活動也符合審美活動力求把握世界“質”的特點,強調擺脫知識的束縛,以生命的智性來創造,以期洞穿世界的“質”的特性,等等。妙悟具有一種類通於審美認識活動的特性。

    應該承認,中國文學藝術理論中的妙悟學說是受到哲學影響而產生的。在中國哲學中,佛家、道家強調妙悟為人們習知。而儒家也強調妙悟,元代哲學家劉壎說:“惟禪學以悟為則,於是有曰頓宗有曰教門別傳不立文字,有曰一超直入如來地,有曰一棒一喝,有曰聞鶯悟道,有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既入妙悟,謂之本地風光,謂之到家,謂之敵生死,而老莊氏亦有所謂致虛極,守靜篤,虛室生白,宇定光發,皆悟之義。儒家之學亦有近之者,顏之如愚,獨樂會之,浴沂泳歸,孟子之自得,大學之自明,以至如濂溪之庭草不除,明道之前川花柳,橫渠之聞語,亦悟之義。水心又提出憤悱舉隅與夫四端四海諸說,以為近悟是耶非與?”〔7〕董其昌將佛學和儒家的學說互證,認為儒家也是提倡悟的:“餘始參竹篦子話,久未有契。一日於舟中臥念香嚴擊竹因緣,以手敲舟中張布帆竹,瞥然有省,自此不疑。從上老和尚舌頭,千經萬論,觸眼穿透……是年秋,自金陵下第歸,忽現一念三世境界,意識不行,凡兩日半而復。乃知《大學》所云‘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正是悟境,不可作迷解也。”〔8〕

    〈明〉陳洪綬

    花卉

    流水出復入,

    苔華載沉浮。

    儒佛道三家所強調的妙悟活動和美學的妙悟說又有怎樣的關係呢?我們不能說孔子的默而識之、莊子的心齋坐忘就是一種審美活動,我也並不能同意有的學者的觀點,認為這些思想“不期然而然而與審美精神相合”。我以為,對於中國哲學中的妙悟理論,可以從兩個角度來判斷其與美學的關係。一是其理論本身具有潛在的審美特質,而被美學理論所吸取,進而成為一個美學問題。這是重要的方面。中國美學的理論形態與西方有很大的不同,系統的美學著作非常少見,中國美學的大量思想散落在哲學、文學和藝術理論等著作中。就哲學中的妙悟學說而言,其中確實具有和審美認識活動大量共通的內涵,不僅其非知識、非邏輯、非功利等思想與審美活動相通,而且妙悟過程中的凝神注意、靜觀默照等也與審美活動類似,更有趣味、理想、判斷方式上與審美活動的共通。正因此,它為美學和藝術理論直接取資就不足為奇了。中國美學中的妙悟理論是在儒道佛哲學導夫先路的基礎上產生的。如張彥遠在評價顧愷之時說“凝神遐想,妙悟自然,物我兩忘,離形去智”,這是一個美學評價,他所言妙悟是一種審美認識活動。但這一評價基本襲用莊子之語。因此,我們不能說張彥遠所說的就是一個美學問題,而莊子所說的與美學毫無關係。二是有些哲學家論述妙悟時本身就具有美學價值。如王夫之在討論現量時,說此量“有現在義,有現成義,有顯現真實義”,他轉述的是法相宗的量論思想,但說的是一個美學問題,其現量唯有在妙悟中才能產生。正是在上述所論基礎上,我以為,中國哲學中的妙悟問題,既是一個哲學問題,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又是一個美學問題。

  • 2 # 捷克斯洛FK

    回答不來。文明的含義和界定沒法統一,從文字角度,從認識和改造世界的角度,以政權建立作為標誌……可能有差別極大的答案。人類很早就開始認識自然,動物也會。從採集狩獵到飼養種植,就是從順應自然到改造自然,這可以算作文明;人類對自然的認識太多,沒法口口相傳,文字就出現了,文字是文明的傳承途徑,文字出現,則文明肯定出現了。可以查閱各種古代文字誕生的時間,應該不足一萬年。至於後面生產力發展,中央政權出現,科學的發展,對自然系統的認識和改造,對自身的研究,文學藝術美學……當然更是文明瞭。

  • 3 # 太急生兩翼

    這要看你說的文明起點多高。

    舊石器時代距今約300萬年。

    新石器時代大約從1.4萬年前開始。

    青銅器時代大約4500前開始,這時期大量文明的標誌出現,比如文字成形,國家或部落聯盟,音樂,醫藥等。黃帝也大約這時期出現在歷史舞臺。

    以上是說的華夏文明的時間,不過全世界也差不多,誰讓中華文明是沒有斷絕過的文明呢?中華文明某些情況下代表了地球文明。

  • 4 # 葉子陶

    要定義文明,先要確定文明是什麼?如果說文字才是文明的開始,那麼才幾千年。如果說是語言交流的開始。那麼有幾萬年了。這個問題是一個公說公有理的事情。

  • 5 # 馬星MAC

    從物質到生物到人

    是一個完整的過程

    也是從少到多的過程

    時間沒有實物的存在

    理解來說也是相對而論

  • 6 # 歐陽北海

    至於文明的出現最早出現在中華大地上六千多年了。首先要定義文明的判斷條件一般以城市的出現,文字的出現為主,掌握金屬工具的冶煉製作並使用這三大要素為條件。這三種先進的發明都不可能是同時出現的所以定論文明很複雜。以中國為例因為中國的有兩項最早文字,城市,金屬器還不確定還有待考古研究。

    中國最早也是世界最早出現的文字出現在八千多年前中原的賈湖遺蹟發現了幾十個在陶器上的原始文字己基本上同幾千年後的一些商朝文字很像了。但這時期沒發現城市不能說進入了文明社會。後來在湖南城頭山發現了六千三百年的世界最早中國最早的城市,以後六千年左右五千多年中原及華夏南北各地相繼出現了城市。但這時候金屬器還沒出現金屬器最早是純銅紅銅青銅更晚的多。金屬器紅銅要晚幾百年五千五百年左右。從文字城市出現來看中國的文明在六千年左右,若算上金屬器則是五千五百年。古埃及第一王朝是五千一百年己有文字城市了但還沒金屬器的出現呢。但歐洲人己將其定為文明瞭,古蘇美爾也一樣更早一點五千三百年但也沒金屬器出現也被定為文明。古印度的哈拉帕文明(印度河一帶巴基斯坦一帶是不是應定為古巴基斯坦文明而不是印度文明民族也不一樣)大約在四千年左右發現了幾個小城遺址有了印章文字也沒金屬器也被定為文明。這大致是世界上人類最古老的幾個文明的情況。

    從公平角度看有了文字城市即算文明瞭而金屬器還不那麼確定那麼中華文明是為六千年左右也是世界文明最早出現的年代。至於文明普及開並出現在世界上的大多數地方則晚的多大致在二千年前左右,在歐洲得是西羅馬滅亡文明才普及開。在非洲只有北非東非進入了文明。亞洲華夏文明在東漢年間傳入了匈奴朝鮮日本越南。南北美洲出現了最早的二千五百年前的奧爾梅克文明和一千多年前的阿茲特克文明。

  • 7 # 使用者1098911698556

    要搞清楚人類最早文明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那就首先要搞清楚什麼是人類文明?人類文明不僅是人類文化文明的象徵,更體現了人類生活文明的象徵。只有清楚了這兩點,也就不難了解人類最早文明是怎樣開始的了。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中把人類史前文明劃分為了兩個階段,一是矇昧時代:另一個是野蠻時代。矇昧時代有三個階段,一是低階階段的動物生活狀態,盲目生活隨波逐流;二是中級階段,用火的技術進行生活;三是開始了製造弓箭和學會了手工織物。不難看出,史前當人類會使用火的時候,也就是人類最早文明生活開始了,到了使用了弓箭和手工織物時候,生活文明就進了一大步。而後人類又進入了野蠻時代的文明生活時期,最主要特徵是進入了陶器製造和礦石開採冶煉,以及家畜和植物栽培,這些都為人類更大的社會生活文明創造了跨越式進步的有利空間,也為文化生活文明帶來了劃時代的偉大進步。

    這裡不想對西方史前文明進行介紹了,因為希臘史、埃及史等的內容是眾所周知的了。主要說說中國最早原始文明是從什麼開始的。

    當是從燧人氏鑽木取火時候,中國祖先就進入了人類文明的初史狀態,據考古學家推測據今有七千多年曆史了。至於更早的盤古和有巢氏時代,那還只能是矇昧時代類似動物般群體生活的時期,還不能說是史前人類的真正文明時代。這就是華夏史前人類最早的文明生話初史狀態。

    到了伏羲氏時代,人們才開始有了文化方面的生活需求,從而也就有了伏羲作八卦之說,還有了結繩記數的文化文明生活方式;再就是到了神農時代,不僅農耕生活文明方式越來越發達,而且還有了簡單文字文化生活的交流應用,這在考古發現的史前陶器上所刻的文字就可以證明。

    到了黃帝時代,文字文化應用有了飛速提高,民間代代相傳的《黃帝內經》就是最好證明。不過由於戰亂、以及原始社會的簡葬制度,關於文化產品方面的遺物在考古發掘中是少之甚少,至少到目前為止還是如此,但是祖祖輩輩從古至今留傳下來的民間佳話傳說,或是《尚書》和《山海經》中的有關記載等,卻為中國史前文化留下了寶貴遺產。不管人們對這些文化是否認可,它也都是華夏各民族永遠都抹不去的歷史記憶,相信隨著人類考古的深入發掘,總會有真像大白一天的。

  • 8 # 李志勇LZY

    據科家採用,化石分折方法發現,大約十三萬年前,就有人在非洲大陸上出現了。

    據說到四萬年前,從事群居;獵牧生活,人類開始會用火熟食;取暖了。後又兼轉入農業耕種;大約三萬年到七、八千年人們生活;居住;各條件;發生了巨大變化。五、三幹年左右,由於出現手工;陶器;青銅等企業等。

    您問世界文明有多少年了?不算孕育成長時間,就用文化能記錄歷史計算,可能不少於幾萬年。

    因為地球有過幾批人類?有待今後研出;但對於今人的文化,由於源初史文少,很難沒法連貫統一。所以很難構成文明,到後來不斷完善,逐漸才構成新人類文明,個人認為,不過五千年多年左右。請予參考,謝啦。

  • 9 # 蓋天宣夜說

    哈哈!讀懂《道德經》和《楚辭天問》就知道,以西方觀念為基礎的宇宙星系地球及生命起源的教科書理論,純屬外來和尚會念經的瞎扯蛋。現在中國雖然在科學技術上還落後點,但是在地球生命起源,海洋山脈高原,南北兩極地冰川冰帽的生成年代時間的領域,卻是遙遙領先!“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曾經滄海難為水,滄海月眀珠有淚”?“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篙人”?“是故易有太極,分兩儀”晝夜?先天、後天,故土難離?顯然,西方沒有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否則、就不會出現這誤入歧途的害人不淺笑話!

  • 10 # 新發現之旅

    所謂的人類文明史,

    最長也就伍仟-壹萬年的歷程。

    人類文明史,

    是漫長還是短暫,

    因人的認知水平而異,

    因參照物的不同而不同。

    舉個例子——

    恐龍家族從大約2億年前開始誕生,

    持續統治了地球大約1.5億年的時間,

    這相對於地球、宇宙來說,

    只是 相當一瞬;

    但相對於人類界來說,

    那是夠漫長的啦。

    但在地球尤其是地球面前,

    當然人類歷史是非常短暫的,

    甚至一瞬都算不上。

    因為——

    宇宙年齡為138.32億年,

    地球年齡為46億年,

    藻類活了35億年,

    龍蝦活了4.4億年,

    蕨類活了4.25億年,

    魚類活了4.2億年,

    昆蟲、蝸牛活了4.1億年,

    ……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AG最初和愛思不停輪換,兩名頂級輔助各有千秋,QG三輔助卻都有問題,QG沒有引進最初會後悔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