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健康baby
-
2 # 欣寶貝兒智慧屋
孩子應該從小培養正確的三觀,即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這三觀分別對應著:1、世界觀:世界是客觀的還是主觀的。2、人生觀:人活在世上的意義是什麼?3、價值觀:如何活著才算是有意義的。三者相互影響是有一定順序的。世界觀決定了人生觀,人生觀決定了價值觀,例如,你生活在100公里內,那麼你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也就只有100公里,無法觸及100公里以外,這也就是為什麼西方國家當初為什麼會超越東方國家的原因,自從他們開闢海上航線,讓自己的世界觀從一個國家擴充套件到了半個地球,這樣的世界觀決定的人生和價值觀讓他們強大,中國的閉關鎖國正式侷限了世界觀的發展,最後被列強侵略甚慘,最終醒悟,才有了今天的中國。
對於我的小孩,我想這三觀都存在問題,因為目前我從她的生活細節來看,比如跳舞跳得不夠準確就不跳了,一個人玩,和別人溝通不暢就會大聲吼叫,呼喝別人,亦或者是無法融入集體時,乾脆選擇自己玩,又或者稍微懂了一點,就絲毫聽不進去別人的意見.....種種的跡象,告訴我,我的孩子正在向一個不良好的事態發展,嚴格的說三觀不正,是一種典型的自卑造成自負的情況。
如何改變這種呢?我想首先應該三觀形成的方向去解決,也就是首先從價值觀找起,為什麼她會產生這種自備的價值觀?我深刻剖析了孩子從出生以來的變化,從出生後到半歲時,我還在她的身邊,那時候我的母親協助我帶孩子,和我們住在一起,孩子的一言一行我都能把控,所以還是健康,性格開朗,稍微逗一下就會笑,可是她半歲後,我就去外地上班了,母親考慮我沒在家住我家不方便,因此帶著孩子去了鄉下,到了鄉下,孩子在那裡接觸了除自己父母親以外的很多人,讓她眼界開闊,興趣潑然,不過也許沒有在父母眼皮底下的孩子,總歸會養成一些野性,但只要她是開心的快樂的也就無妨,只是我的母親也就是她的外婆回到鄉下,似乎就會有忙不完的農活,所以再怎麼也無法像在我家裡那樣單純的照顧孩子。所以,我總覺孩子穿著不夠整潔,不過還好,身體健康。直到她的爺爺奶奶不知道什麼原因,起初不願意帶她,後面又說要帶她了,加上我心疼母親身體,也就在孩子半歲多的時候,讓她爺爺奶奶帶到了他們老家去帶,直到讀幼兒園2歲半的時候。
其實,也許你已經發現問題所在了,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已經轉了2波人帶,因為各自家庭的觀念帶來的變化首先會讓孩子無所適從,她不知道如何選擇,針對半歲的她,意識力剛開始啟蒙,瞬間能給予她安全感的人(外婆)消失了,變成了和她不熟悉的爺爺奶奶,換了一個環境的她,她如知道怎麼回事,對於剛出生不久的孩子來說,這是一個極大的打擊,本來從出生到半歲,一直相伴左右的人從2個變1個了還能適應,突然從1個也沒有了,那種落差感和不安全感給她的人生帶來了第一次的自卑,讓她認為沒人愛她了。半歲後到讀幼兒園,在爺爺奶奶家,因為爺爺奶奶的個性不善於表達溝通,也不善於人際關係的性格,給她帶來的沒有和其他小朋友深入接觸和學習交流的太多機會,讓她可以說缺失了這方面的能力,所以當她不會溝通時,總是大吼大叫。直到進入幼兒園,她這方面的能力缺失才徹底顯現,她不愛和其他小朋友接觸,不愛說話,或者遇到可以說的小朋友就不顧場合說話的情況,從而遭遇到老師冷落和同學的不喜歡。也可以說在爺爺奶奶家的生活造就了她人生第二次的自卑。
基於這兩次帶來的自卑,讓她的表現一直不佳,在爸爸眼裡,她成了一個壞孩子,不聽話,脾氣暴躁的孩子,讓對她一直有很大希望的爸爸很失望,做出一系列表情和動作,讓她覺得她真的是太遜了,無法達到爸爸期望的那樣子爸爸的無知抹殺了她對爸爸的渴望,所以她和爸爸關係一直不好,她雖然說不出來,但似乎能感覺到,所以她第三次自卑了。三次的自卑讓她半個幼年都在不看好中度過,因此,她的自卑感就來自這三次的經歷。
終於在她3歲的時候媽媽回來了,也就是安全感回來了,所以她經常會努力嘗試一些事情了,表達也比以前順暢了,2016年4歲的時候還得到了花籃寶寶,雖然脾氣性格還未完全變好,但總是在向好的方面發展,但也正因為如此,她覺得她很不錯了,這種不錯能夠證明自己行了,所以她開始目中無人,稍微懂一點,就認為自己很不錯,指揮別人,呵斥別人,這樣的行為在繪畫上和在老人家那裡玩時表現得極為強烈。她很想透過這種行為來掩飾她之前的那三次自卑帶來的影響,從自卑轉為了自負,讓我十分頭痛。
那麼,從這種情況來看,錯在哪裡呢?其實錯在我們父母,我們沒有盡到應盡的責任和義務。沒有從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當初如果我能意識到上面哪些的話,我絕對不會把她轉給爺爺奶奶帶,哪怕我的母親再辛苦,我想辦法補償她也讓她帶孩子,不給孩子一而再再而三的換環境。就算她變得野一些,但是至少是一個心理健康的孩子,不應該讓她的不安全感轉化成自卑感,進而成為自負。現在我也應該更多的和她的父親溝通,讓他多一點耐心,和我配合好,一起讓孩子覺得她很安全,不用去掩飾自己內心的自卑,大膽的表達出來,學會處理和應對自卑帶來的問題,樹立她的自信,讓自信來攆走自卑和自負。作為父親的他,除了光去寄希望於孩子,也應該有切實的行動來幫助孩子走出心理困境後,才有可能達到他想達到的狀態,而不是隻想不做!或者認為作為父親只拿錢交學費就是盡責任和義務了,希望他明白物質的給予只會帶來一個拜金主義或者自暴自棄的孩子,要真正考慮除此之外,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所以,我大膽計劃在她小學前,一定要給她樹立初步的正確的價值觀。這樣她以後才會在學習上取得優異的成績,並且不驕不躁。
現在,我們作為父母現在迫切需要的是對孩子未來2年內的教育有一個計劃。慢慢培養她的正確三觀。幫助她向著夢想前進!
-
3 # Carnation的小晴空
想培養孩子的三觀,那麼就以身作則吧!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作為與孩子日夜相處的人,爸爸媽媽的性格和行為會對孩子性格的養成和三觀的建立產生非常大的影響,進而影響到孩子的一生。不要以為只有我們同兒童談話,或教導兒童、吩咐兒童的時候,才教育著兒童。在我們生活的每一瞬間甚至當我們不在家的時候都教育著兒童。我們怎樣穿衣服,怎樣跟別人談話,怎樣談?其他的人,我們怎樣表示歡欣和不快,怎樣對待朋友和仇敵,怎樣笑,怎樣讀報……所有這一切對兒童都有很大意義。”沒錯,“身教”雖然是無聲的教育,但卻是最有力度的教育,也是最有效的教育。
-
4 # C咖啡豆子
1.提供心理營養
孩子的成長既需要物質上的營養,更需要精神上的營養——父母的愛與信任。父母應多對孩子表達關心和愛,用言語、動作、神態等多種方式與孩子交流,滿足孩子渴望愛的心理需求,而這一心理需求的滿足是心理健康的關鍵。
2.培養孩子正確的自我意識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在孩子能力範圍內,分配一定任務,給孩子自主權、選擇權,獨立去完成。透過提供獨立完成任務的機會,培養孩子良好的自我意識。
當孩子遇到困難時,先鼓勵他們自己想辦法解決,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創造性。此後,如果孩子確有困難,父母可以給予一定的幫助,但不是替代。
父母還應正確認識孩子,正確評價孩子,並幫助孩子正確認識自己,客觀評價自己。讓孩子知道自己能做什麼,適合做什麼;瞭解自己的優點、長處是什麼,缺點、不足又是哪些。讓孩子做到既不自輕自賤,也不自驕自傲。
3.培養有益的興趣愛好
豐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可使人充實,心情愉快,精神有所寄託,還能陶冶情操,有益心理健康發展。興趣愛好是人重要的精神生活之一,一個人具有豐富的興趣愛好,有利於適應環境,發揮生命活力和身心潛能,而這些都是心理健康的基礎。
兒童自發的興趣和由此進行的各種活動,既是學習的橋樑,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興趣愛好能給孩子帶來情感上的極大愉悅,使孩子精神飽滿,感情充實,心情愉快。
父母應鼓勵、尊重,並引導、培養孩子有益的興趣愛好,藉助這些愛好,提高孩子的生活熱情,穩定孩子的情緒,培養孩子良好性格品質,促進心理健康。
4.鼓勵孩子參與團體生活
與他人交往是人的社會性的需要,和衣、食、住、行一樣不可缺少、無法避免。良好的人際關係,是一個人生命所需的寶貴滋補劑。能否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既是一個人綜合能力的體現,又是衡量心理是否健康的重要標準。同時,與人順利交往,並得到他人和團體的認可、接納,也是每個人的心理需求,特別是兒童和青少年。
兒童能否與他人很好地交往,能否在團體中處理好各種關係,能否得到團體認同,關係其心理能否健康成長。如果孩子缺少交往,得不到同伴、師長的認可和接受,便會產生孤僻、自卑、甚至怨恨等不良情緒。孤影自憐,鬱鬱寡歡本身就會給孩子的心理蒙上一層陰雲。而良好的夥伴關係、師生關係,以及親子關係不但可以減少孩子的不良情緒,而且有利於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
集體生活能給人以溫暖,給人施展才能的機會,使孩子心情開朗、精神振奮。父母應鼓勵、支援孩子結夥進行各種遊戲,支援孩子參與學校團體生活,關心孩子在團體中的地位,培養孩子人際交往能力,幫助孩子處理好各種人際關係。
5.父母必須擯棄不當教養方式
家庭教育對孩子心理的影響最早也最深遠。不健康的家庭教育環境,和不正確的教養方式是孩子產生心理障礙的重要原因。
建立民主寬容的教養方式,有助於孩子形成謙虛、真誠、自立、樂觀、自信等良好個性特點,有利於孩子心理的健康發展。
6.父母自身心理建設
父母自身的心理狀況,對孩子的心理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父母情緒穩定、心理健康狀況良好,有利於孩子性格、情緒等心理因素的健康發展。相反,父母心理健康不佳往往是兒童心理問題的根源之一。父母應加強自身心理建設,努力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心理環境。
從現在起,我們對孩子關注的焦點,應從關注生活起居、學習成績等方面,轉變為更多地關注孩子的心理,為孩子的心理健康提供良好的家庭環境,並有意識地對孩子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這將使孩子受益終生。
-
5 # 玥玥0120
少年兒童正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基礎時期、關鍵時期,需要家庭、學校、社會各個方面一起努力。從父母和家庭教育的角度,向您提出以下建議:一是注意培養孩子形成好思想,多給孩子講故事、講道理,與孩子一起討論身邊現象,透過具體事情分清善惡、是非、美醜、好壞,發現錯誤及時糾正;二是注意培養孩子的好習慣,透過一件件小事,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學習正確的做人做事方法,從小培養愛心、孝心、善心、恆心;三是注意家長要給孩子做好榜樣,“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長先要做到,要求孩子不做的家長首先不做;四是要教育孩子樹立理想,從小熱愛國家,立志學知識、長本領,將來為國家建設作貢獻。
-
6 # 飛燁媽媽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催眠師,想讓孩子三觀正,父母首先要求自己三觀正,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三個觀點哪個父母敢說自己都是正的啊,敢說我都弄明白了,人生就是在不斷體驗中成長你自己,所以啊我覺得這個問題就是擔心和焦慮惹得禍,孩子是一個獨立的人,我們要做的就是不干涉他的天賦發展,成長自己就對了,有一個故事就是有三種笨鳥,一種承認自己笨先飛了,另一種笨就笨吧不作為,最可恨的就是第三種自己笨飛不起來,非要讓自己的蛋飛。為人父母要給孩子做榜樣,讓孩子有自己的三觀。可以參考美國新任總統川普的育兒經歷。
-
7 # jollyswan
一方面家長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首先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比如:
1、家長希望孩子誠實、勇敢。那麼,家長首先要在日常言行中表裡如一,在遇到挫折、遇到困難時,不抱怨,勇敢面對;
2、家長希望孩子愛學習、孝順長輩。那麼,家長首先要多學習,從各方各面,自然的、社會的、人文的、歷史的、地理的、科技的等等,多多和孩子分享交流,家長也要尊敬自己的長輩、關心體貼自己的長輩。
孩子在這個薰陶中,自然會將這些美好植入到自己的潛意識中,形成自己的初步信念,這就是認知、理解、判斷的過程,當孩子也遇到這些情況時,他會依據自己的信念支援,做出讓家長滿意的抉擇。逐漸的,他會堅定地認為:誠實比撒謊好;勇敢比懦弱好;愛學習會更能有成就感;孝順長輩更能獲得內心的那份安寧……這便是價值觀的初步形成。當然,這些都是要建立在良好的家庭親子關係的基礎上。
-
8 # 賣菲紋衛生巾傳遞健康
樹立孩子正確的三觀,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多讀書!我愛讀書是遺傳我爸爸。他喜歡歷史、科技、中國哲學等方面的書籍,家裡很多,從小耳濡目染。父母工作繁忙,很少教我什麼,可以說我認識這個世界全靠自己默默地讀書和思考。如果家裡父母都愛讀書,沒事就翻,這樣很容易就能培養起孩子的閱讀興趣。相反的,如果兩口子每天只知道看綜藝刷微博,只逼孩子去讀書,孩子是很難服從的。所以大家一起來讀書吧,總有你感興趣的領域,從興趣入手,一本本接下去,書的魅力自然顯現。
-
9 # 點燈人經典童書
有關培養孩子三觀問題,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成長的環境。這個和家庭的收入啊,經濟狀況什麼的,就沒有什麼大的關係了。
有關孩子成長環境,個人覺得分為以下幾塊:
首先,當然是父母的三觀了。有句老話說的好,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這說的不僅僅是夫妻,我覺得還有孩子。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行為處事,潛移默化,水滴石穿般的影響著孩子如何看待整個世界。
其次,成長環境。古有“孟母三遷”的故事。孩子的成長環境,包括了生活居住的環境,周邊親朋好友的層次和修養。一個家庭,一個家族,到一個社群的氛圍,直接影響孩子的心理成長。
還有一個,就是孩子的學習環境。孩子上學後,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學校度過。老師的水平,班級的學習氛圍,學校的環境,同學的層次水平,都影響著孩子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總之,要培養孩子正確的三觀,那就得讓孩子生活在一個有著正確三觀的環境之中。父母、家庭、社群、學校的環境和氛圍,共同決定了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正確三觀的塑造。
-
10 # soulo帶點脾氣雪熙兒
從自身的成長髮現,其實最終左右我生命質量的還是“三觀” 。 可以這麼說世界觀決定了理解這個世界的角度,人生觀決定了對待生活的態度,價值觀讓人學會選擇和取捨。面對中國教育現狀,該如何樹立正確的三觀很重要。 做為母親,最重要的一種教育能力便是自我反省的能力。你要時常檢視自己的“三觀 ”,因為你的“三觀”決定了你孩子的“三觀” ,“三觀” 的樹立,是透過點點滴滴生活細節日積月累的逐步浸潤,你的一個眼神兒一種語氣,不經意間的一句評價……都是你內部“三觀” 的外部表徵,孩子隨時隨地都透過自己敏銳的感知力在接收你所傳遞的資訊,這些資訊日積月累構建起他自己的“三觀” 。 在我的孩子15歲以前,我努力做到成為他最信任的人。無論他在外面經歷怎樣的喜怒哀樂,我都希望他第一時間與我分享,我試圖提供他建設性的解決問題的方案。 當他認為學校作業過於簡單,用不用心寫都無所謂時,我嚴厲地告訴他,認真完成作業 ,是一個小學生的責任,你承諾了按時交作業,你就必須漂漂亮亮地履行承諾,這事關你未來是否是個守信之人;當他告訴我,討厭班主任老師時,我說, 你有權利討厭任何人,但是你必須學會和你不喜歡的人相處,因為這輩子你不敢保證永遠和喜歡的人相處;當他告訴我某某同學很可憐啊,總是被老師罵,我會和他共同探討老師罵人背後的原由…… 在教育孩子的同時,作為母親如果缺乏自我反省能力,不能時時檢視自己的“三觀” 是否陽光和健康,一味求全孩子,是無力且無效的!
-
11 # 寧靜致遠向前行
感謝邀請。其實我也不懂孩子的教育,自己只養大了一個孩子,還是在顛趴滾打、摸著石頭過河的方式養大的。不過,現在返回頭去看,覺得給孩子樹立三觀,除了學校的教育之外,最重要的是家長。通常吃瓜群眾都會說,有啥樣的家長有啥樣的孩子。雖然這話不代表全體,但是卻也可以代表大部分。因此,有了孩子之後,我們家長的言行舉止就要慎重,尤其在孩子面前。你處理敏感問題的方式或者態度,你覺得不以為然,但是孩子悄悄學到了。這也就是所謂的潛移默化吧。
-
12 # 學弟子規過幸福生活
現在老師不像老師,父母不像父母,小孩子根本不知道啥對啥錯!這也是我們這個民族一百多年來打倒了傳統文化造成的,覆巢之下,無有完卵,要想孩子活出人樣子,國家領導必須拿出勇氣和智慧,強行推行傳統倫理道德的教育,而不是現在這樣只進行知識和技術的教育,葬送了整個民族的未來!@紫光閣l
-
13 # 感照
廉恥是立國之本。男人不懂廉恥為盜。女人不講廉恥是娼!
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禮是相處之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克己以復禮。若不克己,子弒其父者,有之,母殺其子者,有之;夫婦互殺者,有之……
義是行為底線。忽見孺子墜井,見之者必發乎怵惕惻隱之心。發乎心,踐乎行,義也。若不信乎義,社會冷漠,世態炎涼,重慶公交之事,可怖也!國家未嘗不似一輛行駛中的列車。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即是義之義!
廉不是清廉正直的意思!廉是自知之明!儒家一日三省吾身!自省以養廉!若不知廉,婦叛其夫,夫叛其婦,官叛其位,國叛其家,家庭之道絕矣!
恥是羞恥之心!書曰“一夫不獲,是餘之辜;百姓有過,罪之在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羞恥是人性最後一道防線。不自知,不知恥,何為人!
育民不以廉恥,是為育畜!畜類只有被食用的價值!死不足惜!
-
14 # 吾路漫漫其修遠兮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從自身做起。一言一行對孩子的影響很大,只有父母能夠做到三觀很正,孩子必然會受到你們的影響。
-
15 # 德誠科教
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人要說對的話,做對的事。而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家長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對孩子們的成長有著深刻的影響。
1、言傳身教,以身作則。家長是孩子在家中最好的成長典範,想要孩子學好做好,首先自己就要先做到。
2、不寵愛、不疏忽。大部分家長從小就過於寵愛、溺愛孩子,而導致給孩子養成了許多不好的教育,或者依賴性強。而另一大部分家長(多數是二胎)則是太過於偏向寵愛某一個而疏忽另外一個孩子,這更加是不好的行為。這往往會導致兩個孩子從小三觀就會各有偏差。
3、孩子需要誇讚,但不必太刻意。在孩子表現好的情況下,可以適當的誇誇獎勵孩子,讓孩子知道事情的對錯。但是誇讚是一種輔助工具,太刻意了,孩子也會覺得可能你是在敷衍他,所以適當的誇讚即可。
4、培養孩子自立能力與主見能力。讓孩子獨自完成一件力所能及的感興趣的事情,並且和其他人分享過程的快樂與困惑。幫助孩子樹立積極的人生觀,找到自己日後的奮鬥目標。
-
16 # 心似蓮花開好運自然來
說實話,對待這個問題,我不是太認同。雖然樹立正確的三觀也很重要。
本人出自於農民家庭,從小到大由於姊妹很多,一直處於散養狀態。然而由於父母的言傳身教,我們姊妹幾個現在不管是哪一方面都還不錯。
所以在我眼裡的所謂個人三觀,有自己個人見解與對社會認知的一方面,也有父母的言傳身教,身體力行的一方面。作為家長也不能對孩子說教太多,以免適得其反,反而影響了孩子對三觀的認知。
-
17 # pds福田心耕
孩子是家庭最重要的產品,產品質量如何,既取決於產品自身的屬性,更取決於生產者——家長的素質、能力和三觀!產品能否轉變成高質量的商品——具有社會上的使用價值和價值,仍然取決於本人的修養、家長的教養,當然與學校教育也息息相關!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才能確保家庭培養的孩子岀正品,免次品,無廢品,絕毒品!
培養孩子正確的三觀著重從以下幾點入手:
一是家長自己要樹立正確的三觀。孩子是家長的影印件,己不正焉能正人?家長樹立正確的三觀,才能在日常生活中,行的正,做的端,堂堂正正做人,公道正派做事,才能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榜樣,讓孩子在耳濡目染中不斷修正自己,樹立正確的三觀!如果家長三觀不正,不努力工作,而是沉迷於養狗鬥雞中,對孩子沒有對雞狗上心,那孩子無論如何養不好,更不用說三觀正了!如果家長痴迷於賭場酒場,對牌友酒友比孩子親,那孩子也不可能三觀正!
二是從小就對孩子隨時隨地教養引導。孩子成長的過程,會遇到許許多多的困難困境困惑,做家長的要隨時教育疏導幫助指導,對孩子的提問要認真解答,對孩子的困境要及時幫助,對孩子的審美要及時引導!比如:為什麼春天開花?小朋友欺負怎麼辦?同學的衣服文具都是名牌而自己沒有怎麼辦?這些看似簡單的問題,都涉及到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問題,必須慎重對待,及時解答疏導,否則,小問題會變成大問題,三觀會一點點扭曲!
三是及時與老師同學溝通。孩子從上幼兒園開始,到小學中學大學,絕大多數時間,是待在學校,與老師同學在一起的時間,遠比家長要多。孩子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老師同學看得最清!因此,要經常與老師同學溝通,及時跟進,瞭解孩子的學習情況、思想狀況、同學關係等,護佑孩子成長成才。孩子岀現問題,要隨時隨地解決,讓孩子充滿信心面對一切!
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鏡子,問題孩子岀自問題家庭,孩子的錯就是大人的錯,因此,要想孩子三觀正,家長首先要三觀正!
-
18 # 梅花迎著嚴寒而開放1
孩孑是父母的希望,是國家的未來,對孩孑的培養教育,父母付出辛血太多,好孩孑人人喜歡,壞孩於父母頭痛。那麼如何才能把孩子培養成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好孩孑呢?首先孩子應從嬰兒開始接受培養,父母就是最好的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著孩子成長,父母對小孩應溫柔,教給孩子好的思想。從小要讓孩孑聽話,多教做人的道理和知識。上學了,要讓孩孑聽老師話,極積要求進步,嚴格嚴求重自已,做一個好孩孑。在社會上要遵紀守法,尊老愛幼,幹好自已的工作。在家裡要孝敬長輩,大了就要替父母分擔責任,把自已的家建設好,成為一個有擔當的孩孑,這樣就是好孩孑。
-
19 # 節度使95
三觀沒有正不正,道有正。三觀重在思維觀念,道是從世界觀到踐行合一,這是兩個不同的檔次了。
我簡單給你表述:人生觀是心地,怎麼看待人生,心裡的地多少給自己多少給別人;價值觀在接受教育前是天生的,喜歡就想佔有、還會用語言行動表達出來;完整的世界觀和個人的世界觀不一定是一回事,個人的世界觀由知識量和思維的深度廣度互相推進建立,大部分人的世界觀不完備。正因為一個人的世界觀不完備所以他的價值觀不穩定,價值觀搖擺造成人生觀改變。三觀的穩定都是一個很長的過程,要實踐要思考要閱讀要觀察反省自己,思維的提升並不是立杆見影的。
對著定義看看題主的問題。一心地和血緣不成正比例遺傳關係,就是人生觀本身可能存在差異。二孩子的成長環境與父母當初的成長環境也有差異,那兩代人的價值觀肯定有差異。三還要說到世界觀去的話,知識量和思維能力還有踐行度都可能存在差異。題主怎麼能消除這麼多差異然後讓孩子認為你的三觀就正,孩子的三觀就不正?你的提問立足點就有問題。
直接拉到教育上來說,我前天才回了個“什麼是正義什麼是正確的價值觀,等孩子長大了我該怎麼告訴他/她”,在裡面把價值觀詳細分解了一下你有興趣可以看看。有家長留言說太深了,所以我把三觀在教育上的應用簡單歸結為以下幾句:“價值觀外表於語言行為。最好的價值觀灌輸是父母的身教有,以身作則。尊重孩子,平等地處理人事,利於孩子獨立人格的形成。獨立人格的人,有自主思維和判斷的能力,會自主追尋公平正義,這就是價值觀的形成。”這也是三觀的建立過程。
-
20 # 靜心簡語
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三觀,說說我的淺談。
孩子來到這個世界,就像一張白紙,讓這個白紙最先有色彩的就是孩子的父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有正確的三觀,對孩子也善加引導,言傳身教,孩子應該不會差哪兒去的。
隨著孩子的長大,孩子會接觸更多的人,本著孩子對這個世界的新鮮和好奇,孩子會去探究許多事物,學習和發現會影響孩子的三觀,這個時候,父母或孩子身邊的人依然是個引導者一樣,幫助孩子去偽存真,在孩子十八歲以前,使孩子真正意義上理解和踐行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相信這樣的孩子會是一個健康Sunny的孩子。所以孩子長大的過程也是我們大人學習進步的過程。
孩子長大後脫離父母,立足於社會,工作生活的改變,更能讓他們明白正確的三觀對他的重要性,即使做了錯事,因為有人生最初的啟蒙,正確的引導,也會經得起考驗,也是對自身的教化,完善自己的人格。
偉大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每瞬間,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是在教育自己,並檢驗自己的人格。
這說明孩子正確三觀的形成,需要父母從孩子小的時候做起,潛移默化的影響,有利於孩子健康發展。
回覆列表
心理健康教育、預防心理障礙和疾病,培養孩子樂觀豁達的性格,樹立孩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重視孩子的情商教育和情緒管理等,都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內容,是為人父母的重要責任。那麼要怎麼做呢?
一、 以身作則,多讀書
二、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
豐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可使人充實,心情愉快,精神有所寄託,還能陶冶情操,有益心理健康發展。興趣愛好是人重要的精神生活之一,一個人具有豐富的興趣愛好,有利於適應環境,發揮生命活力和身心潛能,而這些都是心理健康的基礎。
兒童自發的興趣和由此進行的各種活動,既是學習的橋樑,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興趣愛好能給孩子帶來情感上的極大愉悅,使孩子精神飽滿,感情充實,心情愉快。
父母應鼓勵、尊重,並引導、培養孩子有益的興趣愛好,藉助這些愛好,提高孩子的生活熱情,穩定孩子的情緒,培養孩子良好性格品質,促進心理健康。
三、 創造和睦的家庭氛圍
媽媽要為孩子創造一個和睦的家庭,關心孩子,孩子也懂得孝順長輩,這樣的家庭對孩子有一種潛移默化的作用,孩子就會在這種良好的氛圍中,學會和人融洽相處,懂得關心別人,照顧別人。在冷漠的家庭中成長的孩子往往也是冷漠的,而在和善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往往性格更加開朗,興趣豐富,喜歡和人交往。所以要克服孩子膽怯自卑,孤僻離群的性格,就要從家庭中做起,讓孩子感受到家的溫暖,感受到足夠的安全感,才有助於三觀的正確養成。
四、鼓勵孩子走出去,和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
媽媽不要總是和孩子黏在一起,而要讓孩子經常和同伴相處,一起玩耍,這樣才能學會怎麼相處。總是和家裡的人在一起,就會產生依賴的心理,並可能會害怕與人交往,步八社會就很難適應。三歲以後,孩子就會產生社會交往的慾望,這時候,媽媽要提供讓孩子和其他同伴交往的條件,讓孩子在交往中獲得豐富的經驗,得到社交鍛鍊,這樣,孩子自然而然就能減少膽怯的心理,自然和集體打成一片。這樣也有助於三觀的養成。
父母有正確的三觀,孩子近朱者赤,自然而然就會受到父母言傳身教的影響,影響到孩子的三觀形成。親子關係越和諧的家庭,孩子受父母三觀的正影響力越大;相反,家庭關係越緊張的家庭,給孩子的痛苦負能量也越多,孩子越偏激。
當然,一個人的三觀養成並不完全是受父母的力量左右,是在其生活和學習經歷中受到的綜合影響下不斷完成的,所以孩子的成長環境、閱讀經歷、老師、同學、朋友甚至社會,都會是三觀養成的一部分影響力。準確說,三觀不是講道理講出來的,是生活經歷和人文環境薰染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