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

    八國聯軍侵華時,大清兵力雖多,但因各種原因,實際可以參加作戰的只有直隸地區的11.4萬清軍及義和團武裝。

    列強出兵也都很積極(出兵多、軍費多、分贓多,誰不搶著來)。八國聯軍最多時,在華兵力達到了12萬之多!

    不過,由於大清實在不經打,八國聯軍僅靠先抵達2萬多人即已攻破北京!(直到聯軍攻破北京,聯軍總司令瓦德西都還沒到中國)

    其實,無論是從武器裝備,還是訓練水平,當時的清軍都不算差,為何如此不經打呢?

    並非“器不如人”,也非“技不如人”

    提到這場戰爭,人們往往想起“大刀長矛與洋槍洋炮”的悲壯畫面。

    這副畫面用來形容義和團作戰還算合適,但當時的清軍可不是這樣了。

    當時,駐紮於直隸的清軍,是清軍的精華。

    其中,榮祿的武衛五軍就有6萬人,他們的裝備、訓練水平都不錯。

    其他如神機營、虎神營,也都是朝廷先進武器的優先裝備物件。

    當時,參戰洋人對清軍的評價是:紀律、士氣不如歐洲軍隊和日軍,但裝備質量、彈藥數量,都不遜色於聯軍。

    而在天津炮戰中,參戰洋人也認為清軍炮兵的訓練水平不錯:射擊準度、陣地選擇、轉移,都作得很好,還擊炮火有時比聯軍還技術高超。

    因此,這場失敗,不是一句“器不如人”、“技不如人”所能高度概括的。

    那麼,大清裝備、訓練都不錯,兵力優勢明顯,為何還是如此輕易潰敗了呢?

    自私的宣戰,不得人心

    一般來說,對外戰爭中,積極主戰的是好漢,消極避戰的是漢奸。

    此戰卻有些不同。

    慈禧一直不是一個主戰的領導人,此次卻一反常態,同時對11國宣戰!

    慈禧對洋人再是不滿,“民氣”再是可用,她也不至於做出這樣自殺式的舉動呀!

    其中原因,只是因為載漪偽造“各國照會”,說列強要太后還政於光緒,慈禧被激怒,遂宣戰!

    所以:此戰,既不符合國家利益,甚至不符合滿清統治集團的利益,他純粹是慈禧為洩私憤而做出的荒唐舉動!

    所以,此戰中,不論是張之洞、劉坤一這樣的老成謀國者,還是宋慶這樣在甲午年表現不錯的老將,甚至於榮祿這樣的心腹之人,都持避戰態度!

    他們或直接宣佈不接“偽詔”,退出,或者儲存實力、留有餘地。

    即便是慈禧本人,也在宣戰後不久,又轉變態度,試圖講和。

    總之,這場作戰,不符合國家利益,也不符合當時任何一個集團的利益,大家都不知道為何要打這一戰。

    再者,同時與十一國開戰,大清能贏嗎?

    所以,除了聶士成等少數愛國將領外,大多數將領能不打就不打,實在打了,也要儲存實力啦!

    宣戰:奇襲自己

    一般來說,宣戰的一方,多會有備而來,或多或少有一點“襲擊紅利”,先下手為強嘛。

    可是,大清,奇襲的是自己。

    宣戰前,6月16-19日,慈禧連續開了4天會。

    第1天,慈禧的態度是:不鎮壓義和團了,如果洋人再來,咱們就打!

    第2天,慈禧的態度是:趕緊的,派兵···保護各國使館。

    第3天,下令圍攻使館。

    第4天,宣戰!

    這種搖擺不定的態度,使大清上下莫名其妙,準備倉促。

    明明清軍有主場之利,可是,各處的部署都很倉促。

    大沽炮臺,是京津門戶,大清經營多年,當時已成為全球最強大的堡壘之一。

    開戰前,清軍只有3000人···

    而大清委派到各處統一指揮軍隊的官員,與軍隊之間彼此不熟悉,根本不能有效地統一指揮。

    就連大清自己的決策層,也毫無準備,朝令夕改。

    當時,最強的袁世凱部,一會被命令進入天津,一會被命令駐紮原地,一會被命令去北京,自始至終,未能參戰。(袁世凱不無私心,但以他當時的實力,還沒有資本公然違抗命令)

    總之,大清根本開戰前就沒有任何準備!

    大清的宣戰,襲擊了自己。

    此戰,從混亂開始,到混亂結束!

    混亂中,談論戰術,談論作戰意志,都是奢侈的。

    去打誰?

    朝廷搖擺不定,所以到底去打聯軍還是打義和團,都搖擺不定。

    天津之戰,義和團、清軍本來打得還可以。

    他們採取“三面進攻之計”,雖未競全功,但已經使聯軍陷入困境。

    慈禧以宋慶統一指揮。

    此時,慈禧已有主和之意,宋慶遂下令屠殺義和團!

    半日間,義和團被屠殺無數,餘部散去。

    不久,得到增強的聯軍進攻天津,宋慶退出。

    這種仗,還談什麼作戰意志,談什麼戰術呢?

    作戰意志之謎

    提到此戰清軍的作戰意志,一般有兩個極端。

    其實,這些說法都有道理,只是,細看這些描述,大致規律如下:

    1、雙方接仗,清軍底層官兵英勇奮戰,雖不能勝,但形勢不太差。

    2、聯軍迂迴到側翼,清軍退出,常常因此引發崩潰。

    這說明:清軍的底層官兵作戰是英勇的,但各將多有儲存實力之念。

    在許多作戰中,即便是裝備簡陋的清軍,也英勇作戰,令人印象深刻。

    但是,由於前文說到的原因,大清將領參戰意圖不積極,多有儲存實力之念。

    因此,每當聯軍迂迴到側翼時,清軍害怕被圍困,主動退卻,常常引發崩潰。

    因此:不是我們中國人沒有作戰意志,不過是軍官們不想損耗而已!

    總之,這場戰爭,談論戰略、戰術是奢侈的。

    大清從朝廷到將軍,都不知道為什麼要打這一仗。這一戰不符合他們的利益,他們搖擺不定,都不願真的損耗自己的實力。

    大清從朝廷到將軍,都知道大清沒有勝算,多數將領都不願死戰,都想辦法給自己留後路。

    如此稀裡糊塗的戰爭,怎麼能不稀裡糊塗的失敗呢?

  • 2 # 跪射俑

    第一,八國聯軍入侵,是清朝軍隊最弱的時候。

    清朝為什麼能夠消滅太平天國?不是靠正統的清朝八旗軍,而是靠地主武裝。在天平天國起義之前,清朝是沒有地主武裝的。是因為清朝八旗軍在太平天國的衝擊下,實在不堪一擊,所以清廷只好讓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這些漢人大臣組織地主武裝,和太平天國廝殺。同時,又得力於太平天國內訌,所以清廷才僥倖絞殺了起義軍。

    不過,當太平天國以及後面的捻軍失敗以後,清廷怕地主武裝做大,成割據的藩鎮,於是解散了地主武裝。這樣一來,清廷就沒有了足夠的力量對付外國軍隊的入侵。而慈禧太后不得不依靠不靠譜的義和團來和洋人作戰,這就是清朝軍隊實在戰鬥能力極為低下的表現。

    (義和團運動)

    第二,八國聯軍入侵,清朝並未全力應付。

    面對太平天國,和麵對八國聯軍,清廷的態度是不一樣的。

    “攘外必先安內”,這不是近代才提出的主張,是自古以來就這麼認為的。宋太宗就明確地說過這樣的話。

    為什麼古代統治者總是拼命地打擊內部的起義,反而對外部的侵略多采用妥協的政策呢?因為他們覺得。內部的反抗,將會動搖整個帝國的根基,目的是與現有統治者爭奪天下,是一場你死我活的戰爭。而外部的侵略,基本上是抄掠財物,得到好處就會撤退。要想把現有帝國打下來,他們也沒有那樣的能力。

    對於八國聯軍來說,這種情況更典型。因為八國聯軍都隔得比較遠,打下地盤一般也拿不走。他們的目的,更多的是掠奪清廷的資源,獲得清廷的真金白銀。而清廷認為,真金白銀,又不是自己在出,是老百姓在出。因此,犯不著拼了老命和八國聯軍作戰。

    (清軍對抗八國聯軍)

    ​第三,八國聯軍入侵,清軍有“恐洋症”。

    和太平天國打仗,那是一波流的作戰。雖然過程很艱難,被太平天國佔據了半壁江山。但是,太平天國“其興也勃,其亡也忽”,很快就滅了,所以,所受的影響並不大。

    但是和洋人打仗則不一樣。清廷和洋人打仗,沒有一次打贏了的。兩次中英戰爭,還有中法戰爭、中日戰爭,最終都以失敗告終。這就使得清軍患上了“恐洋症”。西洋人打不贏,東洋人打不贏,所有的洋人都打不贏。並不是說清軍的實力就完全不堪一擊。但是因為有“恐洋症”,心理上一開始就輸了。還沒開始打呢,清軍就害怕了,就退縮了。因此,就算八國聯軍的軍隊人數不多,清軍也是節節敗退,不敢奮起反抗。

  • 3 # 耳朵比較小

    決定勝負的不是靠人多,兵不在多在於精,所謂精兵一百,抵三千。外加天時、地利、人和,還有士氣,政治口號,戰略戰術,心理素質等也非常的重要。

    先來說一下八國聯軍方面,先是慈禧向11國宣戰, 結果有三個國家沒來,只來了8個國家的軍隊,八國聯軍是應戰。

    我們對晚清政府的印象是軟弱無能,毫無作為。

    實際上,慈禧並非軟弱無能之輩。

    1900年6月21日,慈禧以光緒帝之名下了一道《宣戰詔書》,號召全國軍民共同抵抗英法德美等11國。

    同時她還下令捕殺洋人:殺一洋人賞銀50兩,一洋婦賞銀40兩,一洋孩賞銀30兩……

    正是有了慈禧的縱容,義和團開始衝擊洋人教堂,攻擊使館區……

    為了保護自己國家的僑民和財產,就由八個國家組成“使館衛隊”進入中國。

    這也讓八國聯軍師出有名。

    其實早在這之前義和拳民就開始抵制洋貨,毀鐵路拔線杆,殺洋教士了。

    義和團拳民還喜歡巡街,看到哪家店鋪招牌有“洋”字,就強迫人家改掉,否則直接砸毀。“

    慈禧不僅不制止,還公開表彰與獎賞。慈禧拿出十萬兩白銀,鼓勵義和團的所謂“扶清滅洋”事業。

    朝中大臣見義和團日子壯大也暗懷鬼胎,公開支援資助義和團的也不在少數。

    義和團拳民一時風光無兩,也就開始自我膨脹起來。

    “老佛爺,洋人快不行了,”義和團還極力挑唆慈禧向洋人開戰,“我大清國乃天朝上國,皇上才是天下共主,洋人該向我大清國朝貢才對呀!”

    慈禧被這麼一捧,有點飄了,也想借義和團的勢力滅洋人的威風

    於是她向11國宣戰,這在當時屬於“技驚四座”的操作。

    就在慈禧宣戰的第三天,有八個國家的聯軍抵達天津,7月14日聯軍攻佔了天津城,隨後直撲北京。

    慈禧慌了神,匆忙調兵遣將,保衛京城,還砍了一些主和派的官員來顯示自己戰鬥到底的決心。

    8月4日,八國聯軍兩萬多人浩浩蕩蕩向北京進發,沿途十幾萬清軍和義和團竟然沒有發起任何像樣的阻擊。

    8月14日,英、美、法、俄、日五國率先攻到北京城下,沒想到義和拳民對付手無寸鐵的傳教士還可以,在洋人的火槍下“刀槍不入”的神功紛紛失靈。

    慈禧一看傻眼了,帶著光緒倉皇出逃,一路直溜到了西安。

    為何11萬清軍打不過2萬八國聯軍呢?

    首先是清政府宣稱的所謂11萬精銳是有分水的,這裡面有一半是“刀槍不入”的義和團拳民,戰鬥力堪憂。

    聯軍總人數雖說只有2萬人,但裝備十分精良,面對這樣的強敵,當時清朝捉襟見肘的軍事實力根本毫無招架之力。

    戰爭講究天時、地利、人和。

    雖然清軍是主場對客場,但是“人不和”。

    慈禧早知道義和團“刀槍不入”是糊弄人的把戲,只不過她想利用義和團來滅洋人威風而已。

    而且清軍的戰略戰術,作戰系統都有有問題。

    6月19號慈禧決定向各國宣戰,還給了義和團發了兩萬擔米,十萬兩白銀,要求義和團一起攻打外國大使館。

    但是大使館久攻不下,就是因為狡猾的榮祿,把炮調高了。

    老謀深算的榮祿早就掐準了,這是出鬧劇而已,千萬不能得罪洋人。

    所以他就偷偷把炮調高了,造成大使館久攻不下的假象。

    而拳民也毫無章法,各自為戰,聯軍都打進城了,他們不去阻擊進城的軍隊,還在圍攻手無寸鐵的傳教士……

    為了和八國聯軍議和,慈禧把事情,全部推倒義和團身上,並開始大力的剿滅義和團勢力。

    正如榮祿所說,這是一場鬧劇!

  • 4 # 龔柳輝

    八國聯軍侵華,清朝之所以失敗。原因其實不是軍隊的數量和質量問題,而是清朝中央集權的國家體制遭到了挑戰。

    太平天國運動以來,清朝的中央軍開始被削弱,很多軍隊已經開始歸地方管轄。

    清朝政府手裡的軍隊已經沒有多少,當時清政府能夠直接指揮的軍隊其實不多。地方上的軍隊又不願意北上支援北京的軍事行動。

    也就是說整個國家對這場戰爭沒有形成統一的意志,也沒有做充分的戰爭動員。

    首先,清軍是倉促應戰,倉促決戰,沒有充分的準備就開始進行大規模的軍事行動,這是犯了兵家之大忌。

    清軍首先沒有完成主力的集結。全部分散在各個據點。

    比如大沽炮臺,只有3000清兵的防守,結果被優勢的敵人擊破而佔領,其他的地方也是如此。

    八國聯軍集中優勢兵力,實現了各個擊破。所以說,清軍雖然總的兵力佔絕對優勢,但是分散到各個戰役,八國聯軍都是以優勢兵力來進攻清軍的軍事據點。

    這些軍事據點都是兵力薄弱的地方。清軍事實上就是處處防守,處處薄弱。

    結果表面上有很多兵力,實際上在戰場上,在戰爭的過程中,依然是八國聯軍以絕對優勢兵力來進攻相對弱勢的清朝軍隊的。

    所以說清軍最後必敗無疑。缺乏高明的戰略,在戰略上落後,是清軍失敗的主觀原因。

    最後就是武器方面,八國聯軍使用了世界上最先進的武器,把中國戰場作為其先進武器的實驗戰場。

    據說,八國聯軍中,有的國家居然使用了毒氣彈。造成清軍重大的傷亡,被迫向後撤退。

    綜上所述,10多萬的清軍之所以被八國聯軍打敗。這也是各方面的因素造成的。

    總而言之,主要還是清朝在戰略上缺乏主動權,在武器方面又相對落後,進而造成了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最終清軍慘敗的結局。

  • 5 # 正人君子01號

    民心,是國家安定的基石,亦是軍隊戰鬥力的靈魂。沒有民心的國家是一具骷髏,沒有民心的軍隊,不過是混吃混和的一群酒囊飯袋而已。拋棄了人民的任何組織都不會長久,與人民為敵的國家遲早會要滅亡。曾經號稱世界第三的伊拉克軍隊,戰前宣誓誓死效忠,開戰後不過三週,整個政府人間蒸發……為什麼會這樣?民心散了!

  • 6 # 給媳婦講故事

    這個應該不是單單11萬對2萬的簡單問題,晚清後期軍事力量衰弱,不論武器還是戰術思想均大幅落後西方,軍備不修等眾多因素決定的。

  • 7 # 和言悅色

    有意思了,清軍裝備精良。是不是梭標,大刀,鳥銃,鐵砂炮,蒙古馬加在一起就精良了?

    到僧格林沁上戰場時,英軍已是持用彈丸火槍火炮了,清、英軍裝備一個是古代,一個是近代,根本不在一個檔次。就如強5和f35一樣,沒法比。

    所以,精良一詞不要亂給,只會讓人感覺莫名其妙,好像愚人節笑話一樣。

    說實在話,1949年前說中國軍隊裝備精良,實在不敢恭維,根本沒底氣。國家凋敝,民不聊生,戰火連天,軍閥割據,百業具廢,如此種種,怎樣去拼湊“精良”二字?

  • 8 # 追記歷史

    你這個問題多少人都研究過,但說要有一個確切的答案還真是眾說紛壇,當時的情況並不像咱們認為的清政府長期閉關鎖國,與外界脫鉤其軍隊的武器裝備非常差。真實的情況是清軍在經過洋務運動之後,武器裝備情況要遠遠好過當時的八國聯軍,雖然這些裝備都是拿來主義買的,但確實從先程序度上來說真的很不錯,用你問題當中的“精良”二字來形容也不足為過。

    歷史上對八國聯軍的人數記錄不一,當時廣泛的宣傳是四萬多人,但後期被認可的大概也就兩萬來人,和你問題當中所述人數差不多。而當時武器裝備精良的各路清軍確實有十餘萬人,而且一些資料當中還記載有部分清軍武器裝備明細,這個咱們就不一一列舉了,從這些記錄中也可以看出當時清軍的裝備絕不落後。所以單從雙方武器裝備這一方面來比較的話,清軍沒理由輸。

    再說一下戰略戰術方面,清軍就算再垃圾,對地理形式的熟悉情況要遠遠優於八國聯軍,畢竟是在自己的國土上打仗嘛!在戰爭當中對地勢的熟悉情況,對於戰爭的走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些外來軍隊這方面肯定不如清軍。那麼再看看雙方軍隊的組織情況,雖然那個時候清軍已經初現了地方軍閥割據的情況,所以不排除各地軍閥各自儲存實力的懷疑,但就算這樣也應該比臨時拼湊起來的八國聯軍強吧!這些八國聯軍語言互有不同,各自都心懷鬼胎,清軍就算再慫槍口也會一致對外。

  • 9 # 篳路霞蹤

    清軍打不過八國聯軍無非有幾個原因:

    1、政治腐敗,人心渙散,軍紀鬆弛,從中央到地方各自為政,戰鬥意志消沉,根本沒有必勝信心和決心。

    2、軍政混亂,軍心不穩,庫存大量先進武器軍械沒有得到及時裝備,面對敵人強大火力根本無法抵擋。在清末清廷和洋人的鬥爭中,除中法戰爭外幾乎從未勝利過,這使得清軍非常畏懼與洋人軍隊作戰,往往一觸即散。

    3、清廷奉行量與國之物力舉各國之歡心的奴才政策,即使抵抗八國聯軍也僅僅是為了內部政治鬥爭的需要,哪怕在利用義和團和洋人鬥爭最激烈的時候也從未放放棄出賣國格和人格,私下提供幫助,如此豈能有不敗之理。

    4、民心離散。由於長期處在水深火熱之中,很多民眾對政府已經是怨憤到了極點,在八國聯軍進攻的過程中,很多市井之徒和無賴或被裹挾或只要有人肯出錢就堂而皇之的跑去協助侵略軍,趁火打劫,當年火燒圓明園的一幕再次上演,實在悲哀!

    八國聯軍的組成國

    慈禧太后挾持光緒皇帝狼狽逃竄

    你想不到,八國聯軍進攻的過程中竟然得到了民眾的協助

    八國聯軍在午門閱兵

    八國聯軍從帝國第一門大清門進入皇城

    堂堂皇宮禁地,變成八國聯軍的兵營和遊樂場

    至高無上的皇帝寶座淪為恣意戲耍的

    舞臺

    大清子民讓人隨意屠戮

  • 10 # 不懂先生的唱本

    我覺得這是個偽命題,你說是11萬人打不過八國聯軍的3萬人,但實際上這11萬人有多少是參與到實際的戰鬥中的。

    據歷史記載,在天津到北京是駐紮了這麼多人,但實際參與到戰鬥中去的,十不及一。有些是因為要儲存實力,有些是一觸即潰,裝備雖然上來了,但人的精氣神並沒有培養起來。

    從1894年天津小站開始編練新軍,到1900年,六年過去了,所謂的新軍變成了袁世凱的私軍。

    其他新軍則訓練無法,有槍不會使,有炮不會用。

    武器裝備這事兒吧,就跟練武一樣的,雖然你看著對方有一把劍,耍起來有模有樣,感覺我也會,但給你一把劍你就真會耍了?

    沒有長期的訓練和戰鬥中的歷練,想打勝仗,無異於痴人說夢。

  • 11 # 雲飛之流

    題目本身就有問題,1895年甲午戰爭失敗清政府在北方的軍事實力損失慘重,對北方控制力大大下降,這也是義和團趁虛而起的原因之一,所以那時清政府是湊不齊所謂的11萬精銳的,清軍正規軍也就八萬人。。。。

    當時清朝一方矛盾有十分尖銳,英勇抵抗的清軍聶士成部和義和團打得也十分激烈,清政府主和主戰兩派背後下黑手,清軍內鬥,慈禧等決心雖大但不堅定動搖的很厲害。另一戰鬥力量義和團和清軍摩擦不斷,自身組織散亂根本無法形成有效的配合。

  • 12 # 凱哥講史

    題主這個問題,資料有點不準,我給你糾正一下。

    首先說一下裝備,當時經過了洋務運動之後,清朝後期的裝備確實得到了發展。當時八國聯軍繳獲的清軍裝備,據記載:

    步兵裝備的武器有單發步槍、連發毛瑟步槍,總計1萬支,騎兵裝備有連發騎槍1400支,軍官裝備6發轉輪左輪手槍,另有溫徹斯特步槍、哈乞開斯步槍以及少量馬克辛重機槍。有3000米內可穿透65.8mm鋼板的克虜伯大炮、射速每分鐘350發射程兩千多米的諾登飛多管排列機關炮等等。這些武器可以說都是世界級的。

    看了八國聯軍的統計,清軍的裝備在當時確實十分精良。

    再來說說清軍兵力情況,說是11萬人,其實沒有這麼多兵力在京師。最精銳的武衛軍5萬人在北京和天津,袁世凱帶領部7千武衛軍在山東。接受了洋槍訓練的八旗軍1萬人(包括虎神營、驍騎營等)也在北京。 清軍在京津的主力部隊是6萬人,清軍在東北的洋槍部隊,是大約3萬人。為此清軍調撥東北,克虜伯大炮60門,毛瑟後裝步槍1萬支,林明敦步槍1600支,美國馬槍1千支,六輪左輪手槍500支。另外還有3300支比較老式的前裝洋槍。所以說當時在北京的清軍根本沒有11萬,而是分散在了天津、山東和東北等地。

    再來說一下八國聯軍的兵力情況,最初的資料是5萬人,但實際人數只有2萬人左右。當時的資料是:

    日軍人數最多,有1萬人。俄軍有4000人,英軍有3000人,美軍有2000人,法軍有800人,德軍有100人。義大利和奧匈帝國的軍隊,他們加在一起還不到100人。其中,義大利只是象徵性派遣80人。

    那麼後期呢,後期八國聯軍不斷增兵,早就遠遠超過了2萬人,後來的資料:

    後期聯軍已經達到了5萬多人,其中日軍的第5師團等2萬多人,俄軍1.2萬人,英軍1.2萬人,法軍3500人,美軍3500人,德軍900人……,而且,在八國聯軍在京津地區發動戰爭的同時,沙俄還有17萬軍隊進入東北。 也就是說當時實際上有22萬聯軍衝進中國戰場。

    所以說,題主所說為什麼11萬裝備精良的清軍打不過2萬八國聯軍,本身就是個偽命題。

    不過我分析了半天,還是回答一下吧。

    其中的原因:第一,就是八國聯軍人數眾多,雖然清軍也算是裝備精良,再加上當時義和團的幾十萬人,可以說人數上也是相當多,但是大部分清軍沒有得到系統的軍事訓練,根本無法發揮出武器裝備的實力,當時的清軍在戰場上基本上打不中人。而且當時的作戰指揮相當混亂,打仗的時候居然叫騎兵先衝鋒陷陣,要知道對面也是洋槍洋炮,簡直就是送死行為。義和團的“神功固體”和冷兵器就跟不用說了,也是送死行為。

    第二,清政府的腐敗統治。具體有腐敗,這個歷史上都有,我就不多闡述。我就舉幾個當時清政府當時崇洋媚外的例子:

    1、6月19日清廷決定宣戰後,攻打使館不克,7月15日聞訊天津失守,西太后遂“命總理衙門向各國使館饋送西瓜果品及各種食物”,以討洋人歡心。弄得洋人“疑為有毒而不敢食之”。7月25日清軍接著又繼續攻擊使館。上午打洋人,下午送東西。這是什麼神操作?

    2、日本人開闢了一個買賣雞蛋的小市場。中國士兵把雞蛋藏在他們寬大的袖子裡面帶過來,賣給自己的老百姓。面對戰場上的敵人,士兵居然還從他們手裡弄回來雞蛋來“低買高賣”。這樣的隊伍能打勝仗?可見清朝的腐敗已經從上到下爛到了根裡。

    第三,失去民心。當時八國聯軍打清朝,老百姓給外國佬們帶路;攻城門時,給他們送梯子;八國聯軍一萬多人進不了北京城,老百姓提供資訊,下水道設防,致使八國聯軍順利進入北京城。

    綜合這三點原因,清軍壓根就沒有取勝的可能。

  • 13 # 深海沉鉤

    八旗騎兵與洋人八里橋之戰,清軍被洋人踩地上摩擦。清軍投入約5至6萬人,其中3萬騎兵,損失1000人。英法聯軍兵力8000多人,法軍死亡3人,受傷17人,英軍死亡2人,受傷29人。

    騎兵+冷兵器與西方工業革命後以炮兵為核心的火力戰之間的兩個時代的決戰,血肉之軀終歸抵擋不住侵略者的新式槍炮。雖然戰敗,但是對洋人科學技術有了進一步認識!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從而抵抗西方列強入侵”。確定並非萬事皆從師於西方,僅僅學習西方先進的軍事技術,師夷便是向西方學習。結束自己認為中華帝國數千年來高高在上的天朝上國思想。

  • 14 # 肖申克的舅爺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第一,八國聯軍軍事裝備有優勢,當時的洋槍洋炮確實比清軍的裝備強出一大截。

    第二,清政府腐敗,國家積貧積弱、動盪不堪。不論軍隊還是人民對於清政府沒有信心,為國效命的決心不強烈。

    第三,十萬清軍主要是組成部分是“刀槍不入”的義和團,戰鬥力幾乎為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無財無貌,怎麼找女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