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萬能的桌布君
-
2 # 鯨魚小星球
若要談到改變一個人的認知,就必須知道認知是怎樣形成與發展出來的。發展心理學家華納·沙耶(K. Warner Schaie)的發展階段理論把人的熱值思維發展歸結為4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20歲前的青少年期,認知發展主要在於資訊獲取與收集,為將來做準備,這是“獲得階段”;
第二階段是20-40歲的成年早期(青年),認知的重點在於如何理解收集到的資訊,並運用智力實現事業、家庭、社會貢獻的長期目標,因此也叫“實現階段”。
第三階段是40-65歲的成年中期(中年),認知的任務是保護照顧家庭與事業、服務社會,因此被稱作”責任與執行階段“;
第四個階段則是65歲之後的成年晚期(老年),認知的重點不再是獲得知識完成責任等,而是個人興趣與意義,也叫做”重組階段”。
不難看出,這4個階段環環相扣,每個階段都與其之前的認知發展階段密切相關,也都影響到之後的認知階段。不知道你關注的是改變哪個階段的認知?我猜想應該不是後兩個階段(中老年),而是第二階段——青年期的“實現階段”。那麼關於這個階段的認知改變,我認為主要可以從這個階段塑造認知的兩個重要因素入手:
1. 智力
智力包括我們傳統認為的IQ(智商)、實踐智力以及情緒智力。簡單的說,實踐智力是透過觀察別人並模仿其行為而獲得,而情緒智力則是和他人打交道、理解他人心理和需求並作出適當反應的能力。後面兩種都強烈地依賴於先前經驗與情境。所以要改變一個人的實踐智力與情緒智力,首先要改變他身邊所處的環境、讓他接觸到不同的人,經過觀察學習,他可能獲得了新的行為與反應的認知方式;
2. 後形式思維
在認知發展早期,青少年普遍認為世界是黑白的,社會上不是好人就是壞人,但是到了青年期間,人們往往需要面對複雜的社會環境,以往處理問題的方式往往受到現實因素的挑戰(比如,單身北漂女性受到已婚男上司的暗示之後應該如何處理?是直接越級舉報麼?)。此時其認知世界不是非黑即白,而是一種“灰色地帶”思維。這種後形式思維的建立,同樣和一個人接觸與經歷過的人與事有很大關係。人們也往往被這些事情塑造了不同的價值觀。所以,要改變這種後形式認知思維,同樣也需要人們經過一個巨大的環境與人、事改變,打破了原有的認識,重塑出一個新的思維方式。
所以,總的來說,認知壁壘這件事情,和題主說的原來的那些血統、出身、城市、學歷、官職、社會地位等等其實有脫不開的關聯。正是這些“舊壁壘”塑造了這個認知的“新壁壘”。而要改變認知,或許可以先從改變身邊的環境和接觸的人、參與的事入手,就像“孟母三遷”一樣,逐漸改變認知。
-
3 # 鵝媽媽講閱讀
世界上有兩件事最難:一是把自己的思想裝進別人的腦袋裡;二是把別人的錢裝進自己的口袋裡。
你想改變一個成年人的認知,你就想想你勸一個人戒菸有多難?我媽讓我爸戒菸,我爸說,你要我戒菸的話,先把飯給我戒了,至此,我媽再也沒提過戒菸的事。
不是不想改變,是已經成習慣,已經內化為無意識的行動了。另人都有趨利避害的本性,誰願意待在遠離舒適區的地方呢。
本來人自己透過身邊無數個例子驗證了讀書無用了,你跑去跟他天花亂墜地說讀書有用,我敢打賭,你離開半步,他就會指著你的脊背:傻X。
-
4 # 太陽天然笨真
這個問題非常有意義,很少人會去思考自己的認知,它是如何來的?現在處於什麼層次?如何提高自己的認知?如何改變他人的認知。
比如,你看到一個杯子,你的內心肯定先有一個聲音,這是一個杯子,你才會繼續觀察它。但當一隻玻璃杯中裝滿牛奶的時候,人們會說“這是牛奶”;當改裝菜油的時候,人們會說“這是菜油”。只有當杯子空置時,人們才看到杯子,說“這是一隻杯子”。同樣,當我們心中裝滿成見、財富、權勢的時候,就已經不是自己了;人往往熱衷擁有很多,卻往往難以真正的擁有自己知它、使用它;但是,如果你是第一次看到杯子呢?
我們可能不知道這是什麼,這就是認知的開始,我們在加入了這萬丈紅塵,就會被無數教育者,引導者接收了世界秩序,潛移默化形成某種認知慣性,或者說思維模式,然後我們的一生就猶如被植入了木馬的程式,看似自由自在,獨立思考,但是身不由己,因為沒有一點是自己真正獨立思考出來的東西。
話說做事分為兩個層次:人從小到大從學校裡學的都是第一層次的東西,別人告訴你什麼,你就做什麼,爭取把事情做好。當你逐漸長大,開始獨擋一面之後,你得自己去找事情做。那麼什麼是值得做的事情?什麼是正確的事情?這便是第二層面的東西了。你在做哪個層面的事情,決定了你的能力,也決定了你的未來。
書印好了,就是死的,人腦則是活的,你必須將這些死的資料,用最有效的語言、方法,輸入你的人腦之中。好的老師,會教你活的學問,且由其中引匯出更寬廣的天地。
所以有人告訴我要學會出離,跳出當下,時間,空間,自我,社會,文明……
因為你憑藉一本書,那麼就永遠超越不了那本書;因為那本書只是一種象徵,一種描述;也是一種束縛;當你在書外看書,人外看人,心外看心的時候,也便了悟了一切的究竟;了悟,就是改變,因為你不再是它,而是它的主人。否則,只是情緒的奴隸,思考的奴隸或者別人的奴隸。
跳出原有的認知,來到更高的緯度,當一個被世俗束縛太久的心,發現了另外的可能性,那也便是最大的救贖了;一切才剛剛開始,這便是某種覺悟。
話說當初孟母三遷,孟母悟到的是什麼?這可能就是某種教化,改變認知的法門,但是這種法門就孩子來說就是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就孟母來說就是某種覺悟,而我們應該要的就是這種覺悟,才有可能改變自己的認知,改變他人的認知。
對於芸芸眾生,佛教就是某種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的道場,也是某種法門,因為它知道覺悟本身就是很多人難以逾越的門檻,不如透過這種教化,宗教信仰,讓一部分不知不覺的人跟著先知先覺的人,帶領後知後覺的人一起普渡,所謂度人度己,這是某種智慧。
當然我們知道真正的佛法是讓我們自我覺悟,從而超越自我,超越人類文明,來到更高的認知層次,道法自然,如來。獲得更高層次的認知體驗,也獲得了更高層次生命感悟,明白了生命的意義,從而從覺悟芸芸眾生著手,以改變芸芸眾生的認知為己任,而這種普渡的過程也是自身認知的歷練,更是佛法的某種親證,實踐,也是超越的過程。
所以告訴我們應該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不住一法,隨緣而變,根據芸芸眾生不同的天賦本性,與時俱進,因緣際會,因地制宜,點化,覺悟芸芸眾生,這就是某種佛說的般若智慧。
而就我們普通人來說,永遠要記得你的天賦是什麼,而不是你哪兒很垃圾。一個人要成功,永遠是個人的天賦符合了社會的某種趨勢,而不是追逐完美,適應廣泛。重要的並不是你是誰,而是,你要成為誰。來重新組織你應該,做什麼人,交往什麼人,遠離什麼人;來定位你要去哪兒?什麼人適合你?什麼方式符合你?什麼趨勢值得利用。
行萬里路,見多識廣,留戀美景的同時也許看到了天道。讀萬卷書在被粉飾的文字背後探尋真相的水平決定我們成為一個書呆子還是獲取了前人的思想光輝。閱人無數,很多人的一生被濃縮成了一句話,想明白了,就可以少走很多路,少看很多書,取捨不同的方式,側重不同的方面,智慧之花,也許便繁衍而生了。
教育是必要的。它不再是僅僅對於記憶的培養,以及所有那些對於強迫,服從,模仿的強調,而是關於人類的完整的文化,智慧不存在於任何本書中,也不存在於知識的完善中。它存在於學習的自由運動裡。學習沒有止境,而智慧是苦難的終結。
話說當你讀大學時,要有一個準備,當你做的事情完全跟這個專業無關,你還剩下什麼?這是很重要的。就像我們說什麼叫品牌?品牌就是說你的工廠、你的所有的東西都燒掉以後,個人也好,突然有一天,你成窮光蛋,甚至是負資產。負債幾個億,你還能不能翻盤?那就看你的品牌,以及你自己心法裡的那種思維模式,或者說認知。
如今這個金錢名利時代,成功的法門也是某種度化的法門。在這個人間,金錢本身是一種價值衡量尺度,一個人追求金錢,應當是作為充分生活過的證據,一個融入環境的座標,一個價值實現的路徑。實現財富正常累計並且可以不被財富奴役的人,才算剛剛開始成為了一個成熟的地球人,因為,他開始接納這個星球,透過接納其體系核心。接納便可以放下,然後,開始自由。
話說對抗什麼,便是給予什麼力量; 接納什麼,就是讓自己更強大,也就無限了。 你經商也好,悟道也好,追愛也好; 那都不是讓你更蒼白,而是讓你更豐盛。
一個人是沒有能力放下自己從未得到過的東西的。比如,虛榮,驕傲,財富,馬屁,愛。慾海無邊 回頭是岸 只是不到慾海 怎麼回頭?有所經歷,才有所成長,不入輪迴便是,不到絕情谷不是痴情人。開悟,不是捨棄一切,而是包容萬有。
所謂覺悟,你一定要學會出離和反思。
比如,如果世界對你不好,那麼根源一定在你;要麼你沒有學會融入,要麼你沒有實力引導;如此,而已。
對於公關,關鍵不是你裝的像獅子狗,而是你應該明白人家的辦事難度和核心弱點,這樣才可以一擊而中嘛。 你如果感覺家中冰涼如水,其實這是你的錯覺。或許只是媳婦在慪氣很快就好了,或者父母善意的反對的一種表達方式。 所以,任何一種心理挫敗感的來源一定是你沒有看清事物的本質,沒有掌握解決事情的辦法,或者你思想太TMD消極,什麼事情都往絕路上想。
你要明白一點,在你缺乏足夠的氣場之前,你應該事事從別人出發,以別人為基本點,忘記你自己。當你有了平臺、高度、資源、氣場、氣質之後,你才具備灌輸的條件;你的話,別人才有思考的動力;你,才可以讓你的思想產生力量。
因為別人可以包容你,所以你溫暖;因為你們彼此平等,所以你有出離感;因為你可以包容別人,所以他溫暖。所有的痛苦憂愁,不過來自於缺乏足夠的交集;增加交集,要麼簡化你自己,要麼豐富你自己;一個是尋求被寵愛、包容;一個是主動的相容、懷柔;選擇不同的道路或者方式,一樣都可以達成目標。這就是某種對人性的覺悟,尊重,把握,掌控和使用。餘此類推。
這是個‘場’的世界,有多少立場就有多少觀點、主義。眾生是立場的、利益的、好惡的,眾生只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東酉,出離立場的觀點讓我們明白,昨天人們相信某某主義或者宗教,不是因為它們是真理,是相信了一個許諾。今天不信了也不是因為它不是真理,是沒得到預期的實惠。眾生不管你真不真理,他們只需要許諾、兌現。所以我們要學會引導,誘惑,比如如今的各大商業和媒體利用馬斯洛的需求理論吸引我們,包括各種標題黨。如今騙子們都懂得包裝,連恐怖主義都知道舉塊民族的牌子,連邪教,傳銷都知道弄個善良包裹一下,可惜很多時候我們卻從來沒有這樣的覺悟和認知。也許當我們要求別人的時候,先要求自己,先表達某種誠意和傾向,這就是利他。這就是自然生態機制,也是某種生命價值體現,因為你對別人有價值,所以你才有價值。所謂成功就是設計一個利益鏈調動市場資源,從這些生態產生的爆炸性擴張中獲得利益。比如說以其無私而成其私。
從另外一個更宏觀、更大智慧的角度講,怎麼樣讓所有人都為了私去努力,而成就了你的更大的公,而你這個更大的公里面,有更大的私呢?有一天有個朋友跟我說一句話,他很有趣,他說他想跟人合作,然後,他又說他可以吃虧,他多花點錢少佔點比例。我說為什麼這樣?他說他接觸過很多的高人、大人物,發現了一個事情,就是你不要跟別人斤斤計較得失,你只要做成,他說,再窮的非洲國王那也不愁吃穿。因為你成功了,你就能夠得到這個,而成的前提是你能夠開放,你能夠開啟你的世界,這一點是我們今天很多年輕人要學習和思考的問題。
所謂的野史、正史,只是角度不同把了。只是,有的人堅信好的就是真相,有的人堅信壞的就是真相。保持獨立思考,不否定,不盲從;足夠的資訊量會讓你透徹的。 你永遠無法改變別人對某件事的切入角度,但是你可以把自己提升到一個高度,相容更多的視野;然後,做你認為正確的事情。
-
5 # 付萌薇
首先,我非常能理解題主的感受,我自己曾患過產後抑鬱症,好幾次都有死的念頭。好在很快就好了。
認知,這個話題現在非常火,那麼大家知道認知是怎麼產生的嗎?
在《美好人生運營指南》這本書裡講到了認知產生的過程:
一個事件發生;
大腦自動為事件新增認知;
認知主宰了我們的決定和行動;
書中舉了一個例子。瑪麗20歲時,被性侵過(這是個客觀事件),從此她就認為自己很髒,不純潔(她的大腦對待這件事的看法)。因此,很多年後,她總是把自己包裹的很嚴實,看起來特別奇怪(認知決定了她的行為)。
那麼問題來了,瑪麗的認知對嗎?如何才能判斷一個人的認知是否正確呢?
吳伯凡說:“你認知的對和錯,沒有一個絕對的標準,唯一的標準就是:這個東西管用不管用。”
這個生活可以拿來檢測我們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比如我產後抑鬱,有個很大的原因是我覺得自己生完孩子變得好醜,從原來的90斤,變成了一個115斤的小胖子。同時,家人把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了,完全忽視我的存在。這樣的認知不但不能幫助我瘦身,緩和跟家人的關係,反而導致了更加嚴重的後果。
認知有好有壞,如果能及時清理不良認知,可以幫助大家收穫一個健康的生活狀態。
大家按照以下幾個步驟試試看。
一、選定一個困擾已久的心靈困惑
二、回憶這個困惑出現的最早時間點
三、源頭事件發生後,產生的不良認知是什麼
四、將不良認知和客觀事件區分開
其實,當不良認知出現後,最關鍵的是跳出來,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這樣我們才能做出合理的處理方式。壞的認知好比是一件不合適的外套,穿上身,總是覺得那裡不舒服。你的不舒服不是來源於身體,也不是來源於他人,只是因為自己沒有穿對衣服,不能幫到你的認知,都應該清及時清理掉。
最後一點想說的是,對於抑鬱症嚴重的患者來說,定期去看心理醫生或者是上一些心靈宜修的課程,非常有必要。在國外就連心理醫生自己都會去看心理醫生,這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
-
6 # 慧鋒zZ
人永遠認為自己是對的,就算是自己的錯誤也是因為自己認為自己錯,自己的錯誤才是錯誤。並且,承認錯誤本身恰恰是自己的正確。所以,沒有人能夠改變自己,也不會去改變自己。人要去改變自己是因為人無法活出自己。也就是說,改變自己的那個自己根本不是自己。
如果一定要改變自己,就只有一樣東西,那就是驕傲,狂妄,自私,自戀。放任的去做自己,活出真實的自己,然後勇敢的去面對真實自己所造就的苦難,理解苦難,接受苦難,最終塑造一個簡單純潔無畏的個體,這就是認知的改變。
補充一點,改變認知的目的是要完美的享受生命,而不是變得無所不能。認知到了,即便一無是處,也會享受自己甘願弱小的無畏氣概。
-
7 # 可愛如暹羅
一個人的認知是有很多方面來決定的,比如說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或者說某件事對其的改變都會影響一個人的認知能力的。
如果是一些不好的認知,我認為還是要改變。不然不知道以後對其的影響會有多大,也不知道他會做出什麼事情來,所以認知會改變,但是還是在於自身的意識或許對自己的認識能力。
-
8 # 學易18子
一個人的認知,與其學歷,生活習性,周邊環境有很大的關係,與性格互相影響!要想改變一個人的認知,讓其學習是關鍵,同時改變其環境,打倒其先前的認識,建立新的知識觀,才能讓其主動接收新的認知。
-
9 # 鄰居zheng
謝悟空,我沒有專家的高談闊論,亦無人生哲理研究的本錢——知識!只覺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要儘可理性認識,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共攜上進,人類方才和諧。要解決不同學歷文化,不同背景,不同民族,不同職業等等無盡的差異達成“共識”,運用“換位思維”如何?讓老闆當上適時員工,員工適時體驗老闆,讓官員深入底層當上幾十天農民,讓所謂的“刁民”體驗做領導的難處,積極組織“知識青年”下鄉支農助教……讓各階層人換下椅子,將心比心,或許問題就好解決了
-
10 # 孤竹國居士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企業,一個家庭,等方方面面,最後才到,說起我們個人,我們個人間的發展經歷都不一樣,有人心有人生在五六十年代,有人生活在七八十年代,有的是90後,有的是00後,面對不同的年齡,不同的發展,對人生的認知,深淺高低,有著不同的感想,和為人處事的風格,俗話說經一見,長一智,現在的年輕人沒有什麼從苦日子過過來的,他們的理念就是說
-
11 # 慈音1
謝邀!如何改變一個人的認知?認知是人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認識的結果。認知的程度與一個人受教育程度息息相關,它是一個人政治素質思想素質,業務素質,文化素質,道德修養的集中表現,就是一方對另外一個人的宏觀到微觀下的結論,認知對方就是認可他的能力和水平。否則不認知對方就是拒絕對方。認知帶有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苦樂觀。金錢觀的意識形態範疇。他的形成都是由感性認識逐漸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飛躍,質的飛躍形成認知度,帶有定型化,格式化,人格比擬化。因此說認知度是個理論問題,又需要從客觀實踐中去豐富認知的內涵與外延,使認知度的結論趨於科學化,全面化,客觀化,不至於形而上學的孤立化,片面化,靜止化。
-
12 # 紅塵看客28袁緒球
家長言傳身教,身教影響大於言教;加強文化知識和社會知識的學習。參與社會實踐,實踐需要知識,實踐能增長知識,同時也能吊起對知識的渴望。
-
13 # 互聯心聲
你好?人的認知是性格決定的,所以說有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但辦法總比困難多,所以還是可以改變一個人的認知的;方法如下
其一、環境是最好的思想傳達武器,好多人是說了一百遍都不信!所以以實際環境加語言刺激,或許也機會讓這個人的認知有所改變!
其二、人畢竟是人,最怕一種對待,有了這種對待也可以有機會改變他的認知,美人計與美男計,同性說話往往可信對真的不如異性高,所以以異性的角度去說服,去征服吧!這樣子有可能會改變他或她的認知世界!
其三、人的認知確實決定其個人的命運!認知不同造就了三百六十行業,所以有認知的不同才會每個人擁有不同的工作,這種認知是根深地固的,想要改變其認知,必須從每個人的根源挖起,根拔掉了人就變化了!
-
14 # 憶夢月華微課堂
謝謝邀請!我認為,在實際生活中,認知對一個人人生價值觀等產生著巨大的影響,從而導致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障得。如何改變,主要靠自己。別人的幫助是外因,只能起輔助作用。因為一個人的認知思維長時間以來已經固定,很難改變。只有自己經常提醒自己,遇到事情冷靜處理,給自己一個緩衝時間,在出現錯誤認知時予以及時改正。如果自己不願改變,神仙也沒辦法。
有人說認知是人之間的最大壁壘。在實際生活中,認知對一個人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產生巨大的影響,從而導致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障礙。當我們我們知道一個人的認知很極端或很消極時,比如認為人生無意義、否定人類情感或認為感情和錢一樣等等,我們該如何去改變一個人的認知呢?有沒有科學的系統的方法去改變一個人的認知呢?
回覆列表
蘋果砸到牛頓頭上,於是有了萬有引力定律。
可是蘋果砸在別人頭上,哪怕是把頭砸個稀巴爛,這世界也沒有再產生什麼定律。
這事兒其實跟蘋果沒多大關係。也許蘋果壓根就沒有砸過牛頓。
我想說,任何人的認知都是由侷限性的。只是因為個人成長環境不同、接受的知識體系不同、性格不同等,造成了每個人認知體系的差異。
基於此,網上的撕逼大戰才從未斷絕。“傻逼”一次的使用頻率才逐年增加。
為什麼撕逼呢?
因為撕逼者都覺得自己的認知體系更加科學、更加高人一等。
為什麼一言不合就要罵對方“傻逼”呢?
因為論據不足以說服對方,唯有貼標籤才能大獲全勝。“傻逼”一詞,簡短有力,擲地有聲,直擊對手的心靈,再加上一串省略號,更是令對手回味無窮。
撕逼大戰在網路上屢見不鮮,現實中卻少有耳聞。為什麼?
因為現實中往往都是在心裡默默的罵:“傻逼!”
網路上可以拉黑對手,可以印跡藏形,甚至可以換個ID重出江湖。然而,現實生活中卻不可以輕易做到。
所以,網路上想改變一個人的認知,簡單,撕逼唄!實在講不通道理,罵他“傻逼”唄!
現實中想改變一個人的認知,則複雜很多。不但要有充分的論據,而且還要有絕對的實力。
為什麼這樣說?
因為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傻逼”留其名。不信,你隨便問一個市井之人,可能不知道孔子,但一定知道誰誰誰會“算命”。
如果你想改變一個實力不如你的人的認知,你只要舉出一些有力的例證,再輔以資料,他便折服了,佩服的五體投地,發誓要向你看齊。
如果你想改變一個實力比你強的人的認知,儘管你列出的論據很有效,計算的資料很科學,他還是不會有所動搖,因為潛意識裡他覺得:如果你說的有道理,你也不至於混的這麼差勁!
如果你想改變一個實力與你相當的人的認知,等著被人在心裡罵“傻逼”吧!
所以,有人就說,思想就像內褲,要有,但不是碰見個人就要炫耀我有。
常與同好爭高下,不與傻瓜論短長。說的也是這個道理。
如果你逮誰跟誰灌輸你的價值觀,老想改變別人的認知體系,那麼你可能會陷入一個撕逼的漩渦當中,無法自拔。長此以往,耗費了自己的生命不說,說不定還會帶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