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車護寶

    從價效比的角度來講,其實大部分車型都是更加推薦中低配版本,高配尤其是頂配車型,由於加入了很多並沒有實際意義的配置,其價效比就顯得並不是很高了,然而選擇低配以後,卻很有可能因為某些配置沒有配備而令人後悔。

    其實最容易令人後悔的,其實還是車上的主/被動安全配置,包括最最基礎的胎壓監測、ESP、安全氣囊,也包括更高階的盲區提示、車道保持、車道偏離預警、併線輔助、主動剎車、ACC巡航等等,其中除了最基本的胎壓監測可以加裝之外,其餘配置雖然從技術角度上也可以支援後期加裝,但其成本非常的高昂,穩定性也無法得到保證。

    不過如今的一個弊端是,ESP普及率確實越來越高了,但是像安全氣囊個數,以及那些高階主動安全配置,依然是捆綁式的只存在於高配車型上,只有偶爾提供一兩個可以在低配車型上選裝,如果要擁有這些配置,就不得不強制選擇高配甚至頂配車型。

    除了這些後期難以改裝的安全配置以外,有些功能性配置雖然後期改裝起來相對較為方便一些,但經驗證明很多還是原廠的更好,比如車載娛樂系統。坦白說,絕大部分後期改裝這個的使用者,基本就是圖一塊螢幕,只有少數發燒友,才懂得去匹配音響等等其餘裝置。而外面自行改裝的雖然有一些口碑較好的牌子,但是跟經過原廠標定、以及穩定性檢驗的比起來,質量上的差距不是一星半點。

    而實際上,你開車久了就會發現,所謂的各種上網軟體等等,基本都是擺設,用的最多的還是音響、廣播、藍芽電話、導航和倒車影像,另外主要就是對於介面UI美觀程度的追求,而原廠車機可以說出了導航以外基本都把這些功能做的很好了,而導航功能的話也越來越被手機所取代。但在穩定性方面,原廠的更能經得起高溫酷暑、劇烈顛簸的穩定性考驗,而外面改裝的副廠件,在這方面的要求就很可能沒有那麼嚴格了。

    其實,很多時候也是由於成本導致,除非你真對改裝非常的有興趣,也有那個閒情逸致,否則許多配置真的是選原廠的最划算,也最具有保證,因為在外面改裝,雖然價格是要便宜不少,但你需要花大量的時間成本去研究和實施,最後還很有可能出現體驗不佳或者質量問題。所以當你真正選定自己非常心儀的車型了以後,可以暫且把保值率放一邊,儘量選個配置令自己滿意的版本。

  • 2 # 三馬名車官方號

    為了吸引消費者,汽車廠家裝了許多上檔次的配置在車上。但你知道嗎……有一種配置叫沒時間用,還有一種配置叫沒機會用。總結起來就是:真沒啥用!今天車妹總結了許多車友的經驗教訓,挑出來這8項車主們覺得最有用的配置,當初選車沒要這些配置的車主都後悔了!

    沒有倒車雷達

    許多初次購車的車主在選車的時候沒經驗,選了沒有配置倒車雷達的車,那你是真不知道倒車雷達有多有用啊!倒車雷達在倒車時,利用超聲波原理,由裝置在車尾保險槓上的探頭髮送超聲波撞擊障礙物後反射此聲波,計算出車體與障礙物間的實際距離,然後提示給司機,使停車或倒車更容易、更安全。車妹認為這項成本很低卻非常實用的配置著實應該被廠商考慮做到標配,有用有用!給5顆星!相對於倒車雷達來說,倒車影像其實沒有什麼更大作用。當然了,如果要買車給手潮的新晉車主,在晚上或者雨天后視鏡不容易看清的時候還是有些用處的。

    沒有胎壓監測

    咱們的肉眼很難及時發覺胎壓高低,尤其是在行車過程中的時候就更無法實時查看了,這時候就很需要胎壓檢測器的幫助。除了有預防事故發生的作用之外,胎壓監測還能延長輪胎的使用壽命,讓輪胎在規定的壓力和溫度範圍內工作。這樣一來,不但可以減少懸架系統的磨損,也間接為車主減少了油耗,省了油錢。雖然監測胎壓也能由車主手動完成,但是何必那麼麻煩呢!

    不是全尺寸備胎

    看到這裡很多車主都驚訝了,啥?這備胎八百年用不到一回,配置不配置沒那麼重要吧?錯啦~一個常年壓抑在後備箱內暗無天日的傢伙進到排行榜裡來了肯定是有原因的。

    來,我們扒一扒~全尺寸輪胎,即備胎與原輪胎規格質量完全一致,可作為正常輪胎使用。還有一類是非全尺寸輪胎,注意那個“非”字啊!它的規格、尺寸存在差異的小型備用輪胎,有的備胎與原輪胎直徑相同,而寬度較窄,有的甚至比原輪胎窄一半,還有的備胎與原輪胎連直徑都不相同,規格、花紋、輪轂等方面均有差異。這種非全尺寸備胎在市場中佔有相當大比例,它不能作為正常輪胎使用,且時速一般不得超過80公里。您買車的時候可要好好留意一下。

    沒有車窗一鍵升降功能

    這個大家肯定也都有共鳴,無論是過收費站還是其它什麼需要開窗的情況,總之按一下比一直按著真是要方便太多了。別看就是這麼小的一個細節,駕駛感受的差別可不是一點點,細節決定成敗嘛!配備一鍵升降就肯定要配備防夾手功能,所以這項配置沒有標配也是在預料之內的啦!畢竟成本是相當可觀的。

    不能遙控車窗 

    想象一下,如果你家住6樓,剛鎖好車進門突然想起車窗沒關,心裡是不是一萬隻草泥馬就開始奔騰而過了……這時怎麼辦呢?是重新接通電源,然後升起車窗,再把電源關閉嗎?這時候的遙控車窗就是救命稻草了,覺得B格是不是高了那麼一點點?簡直是健忘症患者和懶癌患者的必備之物。

    沒有電加熱後視鏡

    在多雨的城市,雨天行駛很容易造成車主對側後方的視線不清。而具有加熱功能的後視鏡,對車主的實際幫助很大。開啟加熱除霜按鈕,後視鏡便可以透過鑲嵌於鏡片後的電熱絲加熱,除去鏡片表面的水滴。目前國內市場上基本10萬元以上的中高檔車型都配置了電加熱後視鏡,10萬元以下的車型就需要您在購車時留意了。如果您的居住環境很乾燥,雨雪天氣很少,這項配置就是雞肋了,因地制宜。

    後座沒有空調出風口

    夏季必用空調,前座冷的發抖而後座熱的冒汗這是在是太不公平了。對於這樣冷熱需求不均勻的矛盾,配備一個後座出風口是比較現實的解決辦法。不但有助於全車乘客都能享受到空調的呵護,而且在必要時,甚至都可以單獨關閉前排空調出風口或者後排出風口來滿足不同體質的乘員需求。這絕對是貼心的一項配置!而且這個基本沒什麼科技含量,但實用性卻是非常明顯的。

    沒要自動大燈

    對於從來不吃胡蘿蔔而患有輕微夜盲症的車友來說,自動大燈可是幫了大忙了。在進地下停車場、進隧道的時候,大燈自動亮起可以防止忘記車主在黑暗環境中開啟大燈的情況下遇到不安全因素。

  • 3 # 威力囧

    除了必要配置:

    esp/車身穩定系統(雨雪天氣開快的時候真救命);

    abs(輪胎防抱死,防止緊急剎車的時候車輛失控);

    倒車雷達(有時候一個人開車夜裡進車庫的時候很有用,但是在壩子上掉頭還是得看本事);

    定速巡航(開高速的時候既能解放雙腳,又能以高速行駛,而且不必擔心超速)。

    當然,有些配置有些也不是裝了就一點用都沒有,比如以下幾個:

    行車記錄儀(很推薦)(這個沒辦法,幾乎沒有主機廠會給你裝行車記錄儀,包括4s店所謂的“原廠”,都是後期自己加裝的,總之應該屬於必要配置,還好安裝成本低,花樣也多);

    自動大燈(很推薦)(進出隧道尤其連續的隧道很方便,但是霧燈記得是要自己開);

    無鑰匙進入/無鑰匙啟動(很推薦)(錦上添花的功能,很方便,而且有跟沒有這個功能是兩回事);

    防眩目後視鏡(很推薦)(手動自動無所謂,晚上開車車內光汙染減少,非常有用,淘寶升級即可);

    倒車影像(很推薦)(跟倒車雷達一樣,對於大型轎車和SUV來說甚至就是必要配置,不過倒車影像再nb,倒車的時候一定記得看左右後視鏡,而且倒車不要踩油門,我就不說三遍了);

    車載藍芽(比較推薦)(這個取決於車子的隔音效果和音響裝置,它不光用來接打電話、聽手機導航,過隧道走山路的時候往往沒收音機可聽,所以用來聽聽歌還是蠻解悶的。而且我發現開車放勁爆的歌曲並不能消除倦意,放些自己會唱的歌跟著唱就不困了);

    6~100英寸中控大屏(比較推薦)(車上最雞肋的配置,也就倒車影像的時候有用,車載導航我都不單列了,聽手機導航都比看車載導航準,但是沒有的話你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全景式/可開啟式/半開啟式/不可開啟式 天窗(比較推薦)(又一個沒有都不敢跟人打招呼的功能,除了看星星的時候招蚊子,或者用來當攝像車?)(告訴菸民一個小訣竅,抽菸的時候把車窗開個縫,往車外抖菸灰的時候哪怕離窗縫遠兩三公分,菸灰也會自己飛出去。天窗排煙效果不如側窗,而且開啟之後噪音大,重要的事就不說三遍了,開車儘量不要抽菸);

    日間行車燈(比較推薦)(一些國家的出廠標準,還行吧,因為視野不好的時候你自然就會開各種燈了);

    電子手剎/自動駐車(比較推薦)(人工手剎也不差,“高階感”);

    自動泊車(比較推薦)(現在自動泊車技術都上去了,是很多新手的福利,但是遇到很窄的空間自動泊車是不識別的,我直說吧,除了高鐵站的地下車庫,基本都不識別,所以還得看技術);

    座椅通風/座椅加熱/方向盤加熱(比較推薦)(這些功能已經下探到十幾萬的車了,並非遙不可及,有些入門級豪車小几十萬還沒有這個功能,可有可無,取捨看個人);

    發動機自動啟停(可有可無)(其實我更偏重不推薦的,想想你花了大幾萬幾十萬買了車,保養油費保險加一起一年一兩萬、三四萬的,還在乎那一點點點油錢?而且憋的時間也不久,堵車的時候時有時無,夏天自動停住之後壓縮機不工作還得手動關閉,很不智慧);

    自動空調(不推薦)(不要相信空調面板上的數字,冷了就調高,熱了就調低,空調面板可不知道你是冷是熱,夏天凍感冒是很難受的);

    acc自適應巡航/防碰撞預警/車道偏離預警(不推薦)(觀賞性大於實用性,哪怕就是100年的老司機開車的時候也是手握方向盤,提前預判減速踩剎車);

    夜視系統(強烈推薦)(成功人士的標誌)

    最後,開車光聽別人說是學不會的,也別指望這些配置就能提高安全性,要安全就把你車上安全帶扣給扔了,老老實實把安全帶繫上,上高速或者開山路也起碼讓副駕駛安全帶也繫上,把車速降下來,所有小車在大貨車面前都是脆皮,大貨車視野很差、車內噪音大、司機很疲憊,不要盲目超車,對自己負責,對家人負責。

    現在的東西,一分錢一分貨,一毛錢兩分貨,一塊錢三分貨,量力而行,車畢竟是個消費品,從你刷卡的那一刻起就開始貶值了。

  • 4 # 嗒嗒電

    正所謂錢要花在刀刃上,雖然如今人們的收入水平提高了,但物價也上漲了不少。所以普通工薪族花錢還是得打一下小算盤。例如花大價錢購買大件物品,自然是錢花得越值越好。就像買車,當然會挑選價效比最高的那個配置版本。不過有時候最具價效比的配置版本會缺少了一些配置,可能當時覺得沒什麼,但過段時間可能就後悔了。像這些配置,你有沒後悔沒選?

    座椅加熱

    對於北方的車主來說,座椅加熱這個配置就很有實用性。冬天的時候開車如果沒有座椅加熱,坐再座椅上就如同坐在冰塊上,難受的很。但是如果有座椅加熱的話,開啟開關不一會兒座椅就暖和了,整個人坐著也舒適。雖說坐上去時間長了座椅也不太冷了,但是座椅自帶加熱好過用自己的體溫給座椅加熱。

    胎壓監測/報警

    輪胎是否能夠正常工作,直接關係到車內人員的人身安全。如果胎壓過低或者過高,都存在爆胎的風險。很多車主並不會看胎壓是否正常,或者在行駛中扎胎漏氣了,沒有胎壓監測/報警的話,也是存在一定風險的。所以如果自己的車上沒有胎壓監測/報警,最好去加裝一個。

    後排出風口

    夏天到了之後,車停在室外被太陽暴曬,車內的溫度能上到五六十度以上。如果人直接坐進去的話,一下子就汗流浹背了,即便開空調也得過一會兒才能涼快。而且後排如果沒有空調出風口的話,前排涼快了後排還得遭罪一會兒。所以夏天的時候,後排出風口對於後排乘坐人員來說,是個“福利”配置。不過如果沒車的時候沒有選擇有這一配置的版本,那也就沒了。

    定速巡航

    對於經常跑高速的人來說,定速巡航也是一個“福利”配置,只要設定好時速,就可以解放雙腳,開長途也沒那麼累了。如果全程用腳去控制油門的話,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很快腳腕處就發酸。所以定速巡航還是一個挺實用的配置,如果車上沒有的話,可以去後期加裝一個。

  • 5 # 鄰家迷糊哥

    我是隔壁糊塗哥,不請自來!

    最後悔的配置

    首先第一個配置就是語音控制,其實別說汽車的語音控制,就是手機的語音控制,我們能用幾次呢?語音功能確實比較先進,但是在汽車上應用靈敏度和識辨率不是那麼高,甚至說叫智慧識別,但是也按照機器設定的規則去說,也就是說,我們如果使用語音控制之前,要先學會機器的對話語言模式,所以這個功能買回來幾乎很少用到,即使你如果用語音控制開空調的時候,沒識別成功空調不反應,你再去低頭開的時候,分散了開車注意力,很容易發生事故,所以這個功能不實用。

    第二個配置是車頂行李架和踏板,買車,其實都想著出去郊遊,自駕遊,車頂行李架可以放個腳踏車·行李箱·兒童推車,很美好,不過現實真殘酷,你的行李箱和腳踏車往上一放,就會被交警攔住,說你超高了,最主要的是我們的行李箱和兒童推車,這些東西都可以放到後備箱的,既然你經常會去郊遊,那就索性買個後備箱空間大一些的車子嗎?行李架在日常行車中最大的好處我覺得就是漂亮好看,使車的外觀顏值增色不少,不要妄想著它有多大的用途,所以如果買車讓你多掏大幾千上萬塊錢,加個行李架和踏板,我覺得非常不值,如果一定要裝車子買回來,自己在網上找找教程,DIY一下,一兩千就能搞定。

    第三個配置,自動泊車,倒車入庫,側方位停車,曾經是我們多少人學習駕照的噩夢,現在好了,有了自動泊車功能,車子的電腦自動給你倒車進入停車位置上去非常牛逼,也是銷售人員口中非常大的一個賣點,可是這種功能發展也依然不成熟,基本上自動泊車能進去的我們都能進去。我們進不去的他也進不去。

    第四個配置,大燈清洗,其實大燈的亮度足以穿透上面的灰塵,而且沒有必要清洗,如果真的被糊上了泥巴,阻擋住了大燈的功能,那個時候估計這個功能也就作用不大了,還不如直接拿抹布擦來的實在,甚至帶有大燈清洗功能的車子,維修費用也偏高。

    其實這些功能也並非一無是處,是我們在低配升到高配的時候,會附帶一些配置,而且額外要多花幾萬塊錢,我們總得衡量一下這些配置是不是實用,

  • 6 # 懂車的阿凡提

    面對汽車越來越多,越來越花銷的配置。這些配置真的實用嗎?光說不算,汽車資料分析,一下兩圖,一看便心中有數。

  • 7 # 輕風雨歲月

    17面買了一臺吉利EMGRAND EC7gs頂配,個人覺得配置都很良心很有用,座椅加熱,後視鏡加熱,自適應巡航,一鍵啟動,電動座椅調節,預碰撞等,都很好沒有很雞肋

  • 8 # 楊公子168446392

    刀子嘴 豆腐心 是形容人的嘴想刀子 心像豆腐一樣軟 所謂的「刀子嘴,豆腐心」是一種邏輯混亂的說法,這六個大字一出,似乎嘴賤不但不是一種缺點,反而幾乎要成優點了,這樣「刀子嘴」也就覺得自己沒有改的必要了。

    誰是刀子心嗎?正常人都是「豆腐心」啊。是「刀子嘴」就是缺點。不注意自己的言語,不想著去改,就該被

  • 9 # 攜手九天共遨遊

    說不上最後悔,應該說必須得有的配置吧。防抱死,車身穩定,氣囊側氣簾。說個當下應該有,但是好多簡配甚至沒有的——防撞梁。

  • 10 # 自由與死亡666

    1.電動調節座椅,有時候調整了座椅,要整半天才能達到最舒適的駕駛位置!

    2.後悔沒買自動擋的,倒不是不會開手動,堵起車來真的是累!

  • 11 # 凡車族

    開車已經多年,算不上老司機吧,由於自己行業出身,所以對於車主的需求還是有一定了解的,簡單分享一下!

    1、倒車影像

    這個裝備對於多數新手來說,可謂必備配置。倒車時後視鏡看不明白,沒有倒車影像,瞬間感覺駕照是買來的!有些車型可能原廠的倒車影像較貴,提車後,80%的客戶都自己乖乖的加個倒車影像!

    2、氙氣大燈

    相信很多開過夜車的朋友有過這樣的感悟,本來自己那倆鹵素燈泡不夠亮,會車時,眼前一片漆黑,什麼都看不清,那叫一個心驚膽戰!遇到那些外邊自己改LED燈泡不加透鏡的不良公民,心裡那個恨呢。氙氣大燈,能要還是要了吧,不為互相傷害,只為自己安全!

    3、座椅加熱

    這個雖然算不上什麼剛需,但是對於北方的冬天,有了它,你會好過很多。

    現在一些車型都已經配了真皮座椅,套了厚厚的座套,其實也沒暖和多少,還不顯檔次。不套吧,那剛坐進車裡冰到脊樑骨的感覺著實讓人心涼。有了座椅加熱,屁股暖的快,腰也舒服,長途開車也會緩解疲勞,還是很推薦的!

  • 12 # 汽修日記

    我COROLLA1.2發動機無級變速乞丐版,我後悔沒有選1.6發動機,現在發動機滲油了。

    其他配置我都不後悔選,因為我自己自己就是修車的,想要都自己加裝,不過除了加裝導航+倒車影像,其他什麼的我都沒加裝了。畢竟加裝多了對車子不好,容易引起其他毛病或者自燃風險。一般原車啥配置就是啥配置,不喜歡折騰車,有些人改燈改音響。改剎車燈,看著都累。我覺得車能開就好。就十萬的車難不成改成50萬去?

    字數不夠,圖片來湊!

  • 13 # 明說汽車那些事

    現如今隨著汽車的發展,車輛的配置也越來越高。有些配置可以說萬年不用一次,但是有些配置如果沒有,對車輛的使用會有明顯的影響,後面想加裝都難裝,後悔當初買車的時候怎麼不多做做功課,身邊的朋友跟我抱怨的有很多,總結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前後雷達

    前雷達沒有還無所謂,畢竟每天開的車知道前面的位置大概在哪裡,而後面的雷達如果沒有,那每次倒車都是一次運氣碰撞。有一次開五菱宏光,沒有後雷達,倒車的時候只能看著三塊後視鏡,中間的又有形變,兩邊的又看不到正後方,探出頭倒了好幾次才倒到位。沒有雷達主要還是對距離的判斷不能有把握,太遠又佔了車道,太近又怕撞爛後面,所以雷達的作用和使用率還是挺高的,很多緊湊級和以下價格的一些車的入門車型不配置雷達,不過後期安裝的難度不大,如果受不了了可以去後期安裝一次。↑↑↑後期安裝倒車雷達難度不大

    2.電動摺疊後視鏡

    很多車型只配置了電動調節,但是不配置電動摺疊,如果會車的地方非常窄,要摺疊後視鏡才可以過,左邊還可以自己動手掰進來,但是副駕駛那一側的後視鏡如果只有你一個人開車,那就很尷尬了,有一種束手無策的感覺。另外,如果停車的時候習慣性的把兩邊折起來,但是上車的時候忘記開啟,左邊開窗就可以了,右邊還要下車轉一圈才能開啟,趕時間的時候真的很討厭。

    3.後排出風口

    北方沒什麼感覺,我身在南方,今天的溫度有據說有35度,車子停在外面暴曬,車裡面的溫度至少有60度。自己開車還好,昨天坐單位的車出去辦事,有司機開車,自己坐在後排,是一輛黑色的老Accord,後排沒有出風口,剛坐上車的時候很熱,然後半個小時以後到了目的地,感覺還是很熱,除了前面偶爾飄過來的一點冷氣,其他時候都是熱的。就是下面這貨:如果能選的話,還是選後排有出風口的車型吧。

    4.鋁合金輪轂

    有人說鋼輪轂有鋼輪轂的好處,不容易碎裂,但是我又不是天天去越野,不用這麼強的強度。鋁合金輪轂的美觀性和實用性都比鋼的強,而且現在的車型配置鋼輪轂的,外面都會加上一層塑膠殼子,看起來廉價不說,高速還會影響輪胎的動平衡,使用體驗不佳。而且後期自己購買還需要一筆費用,可以選擇的話,還是選擇原廠的鋁合金輪轂吧。

  • 14 # 我也淡然

    只有自動擋,和透鏡氙氣或LED大燈,側安全氣囊是最實在實用的配置,其它的就倒車影像+雷達了,不過這個後期加裝,也就600塊錢可以搞定,真心感覺其他都是浮雲,什麼車聯網啊,音響多媒體啊,電子手剎啊,一鍵啟動,自動啟停,坡道輔助,天窗,等等都是可有可無的,甚至還影響安全的

  • 15 # 取名字真難啊啊

    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但是我可以從價效比,改裝難以程度/成本,分析哪些配置建議在買車時自帶,哪些建議買車後改裝。

    既然提到價效比,就是大家是"差錢"的,所以這篇文章主要分析 A級,B級車裡常見的配置,大家認真看,看看是不是有道理。如果這篇文章熱度高,我會繼續寫這方面的文章,讓你選車更具“價效比”。

    發動機,離合,底盤: 三大件是買車主要考慮的因素,買定離手,沒得後悔。

    天窗: 天窗是否需要見仁見智,如果這個配置可以“選配”,那大多數人在中高配都不會“選配”天窗。(不是說這個天窗沒用,但是天窗改變了車身框架結構,成本巨大,所以這個配置本身不能“選配”或者“加裝”,所以被捆綁進中/高配車型 拉高價差)

    強烈推薦原廠自帶的配置: ESP,主/副駕駛四氣囊,上坡輔助,後視鏡加熱,座椅上下調節,後排座椅放倒,行車電腦顯示屏,空調後出風口。(這些配置超級實用,一般A/B級汽車,中/低配已經標配,而且後期不好加裝,強烈建議原廠自帶)

    推薦後期加裝配置: 自動燈光,定速巡航,車窗自動升降,胎壓監測,倒車雷達,倒車影像,多功能方向盤。(很多人買車會以這個來判斷車輛是否“高階”,我只能“呵呵”了,這些配置很實用,但是根本不值錢!!! 這裡最貴的就只有中控大屏(倒車影像),加裝中高檔的 也是3000塊錢,其他所列舉的裝置,全部加裝中高檔 都不足3000元,便宜的1500就下來了,沒技術含量的東西,也很可靠)

    有錢任性系列:

    一鍵啟動,無鑰匙進入,電子手剎,自動駐車,自動空調,溫度分割槽控制,發動機防盜,自動天窗,後視鏡自動摺疊,LED大燈,後排USB。 (有錢人的標配,沒錢人的逼格,輕微改善使用者體驗,除了感覺“高檔”,真沒大用)

    土豪系列:

    後視鏡記憶,電動座椅電動調節/記憶,併線輔助,車道偏離預警,主動剎車系統,側氣簾,後排氣囊,大燈清洗裝置。 (土豪的世界我不懂,反正他們的想法就是有比沒有好)

  • 16 # 專注汽車的藍孩紙

    說說我的經歷吧。

    人生中的第一輛車是FOCUS,因為是汽車從業者,購買的時候各方面都處理得不錯,看車訂車談價再到提車上路,一切都非常順利,但是在使用了兩個星期後,就感覺不合適了,當時想來想去,得出的結論就是沒!有!加!裝!定速巡航。

    我個人的工作情況就是需要經常跑高速,到各地市場去工作。定速巡航可能對於少開高速的朋友來說,會覺得沒什麼作用,但是對於經常跑高速的人來說,真的是一大福音。舉了例子,在高速上100km/h的速度巡航,路上車輛也不多,可是你的腳就要一直踩著油門,時間短像半小時還好,但是一直定著踩一兩個小時,腳痠不酸那你肯定比我清楚。所以每當這種時候,我都會相當後悔,沒選這個配置。

    我自己總結了一下,如果加裝了定速巡航,大概有三點好處:

    1.首先當然是 可以讓右腳短暫休息。如果路況好,車流量少,可以讓右腳得到短暫的休息,緩解疲勞。切記是路況好,車流量少的情況下。一般使用“定速巡航”系統時,為了安全起見,要將右腳放到制動上。切記千萬不要長時間將右腳離開制動。

    2. 降低油耗節約成本。以前跑高速時速120公里左右,開空調油耗平均是8.3左右,不開空調是7.3左右;如果是用“定速巡航”系統的話,發現同樣時速120公里跑高速,開空調平均油耗是7.8左右,不開空調是6.9左右。不要小看百公里0.4升,如果1000公里就可節約4升,一年按行駛2萬公里計算,可就是80升。雖然大多數購車人,不在乎80升汽油,但是我還是貫徹一句話的做法“省出來的就是賺到的”。

    3. 避免超速遭罰款。用“定速巡航”系統的話,只要路況好,車速達到時速120時,就啟用“定速巡航”系統,把時速定在118左右就可以了,行駛中不需要看轉速錶,也不會擔心超速遭罰款了。

  • 17 # 車微聞

    座椅加熱

    對於北方的車主來說,座椅加熱這個配置就很有實用性。冬天的時候開車如果沒有座椅加熱,坐再座椅上就如同坐在冰塊上,難受的很。但是如果有座椅加熱的話,開啟開關不一會兒座椅就暖和了,整個人坐著也舒適。雖說坐上去時間長了座椅也不太冷了,但是座椅自帶加熱好過用自己的體溫給座椅加熱。

    胎壓監測/報警

    輪胎是否能夠正常工作,直接關係到車內人員的人身安全。如果胎壓過低或者過高,都存在爆胎的風險。很多車主並不會看胎壓是否正常,或者在行駛中扎胎漏氣了,沒有胎壓監測/報警的話,也是存在一定風險的。所以如果自己的車上沒有胎壓監測/報警,最好去加裝一個。

    後排出風口

    夏天到了之後,車停在室外被太陽暴曬,車內的溫度能上到五六十度以上。如果人直接坐進去的話,一下子就汗流浹背了,即便開空調也得過一會兒才能涼快。而且後排如果沒有空調出風口的話,前排涼快了後排還得遭罪一會兒。所以夏天的時候,後排出風口對於後排乘坐人員來說,是個“福利”配置。不過如果沒車的時候沒有選擇有這一配置的版本,那也就沒了。

    定速巡航

    對於經常跑高速的人來說,定速巡航也是一個“福利”配置,只要設定好時速,就可以解放雙腳,開長途也沒那麼累了。如果全程用腳去控制油門的話,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很快腳腕處就發酸。所以定速巡航還是一個挺實用的配置,如果車上沒有的話,可以去後期加裝一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愛結婚還是為結婚而結婚?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