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漂移
-
2 # 康愛線上
民間有很多說法認為腫瘤患者不宜吃牛、羊、鴨、鵝肉,甚至不能吃雞蛋, 否則會引發或加重疾病, 那麼腫瘤患者到底該不該忌口呢?
傳統與現代的飲食觀念差別很大, 但在吃牛羊肉不利於腫瘤患者這一點上, 倒是看法一致的。 不過, 中國民間說法與現代醫學觀念所依據的理論完全不同, 作出的飲食推薦也大不一樣。
根據中藥的性味歸經方法, 中國民間認為牛、 羊、 鴨、 鵝都屬於發物。發物又分為發熱之物、 發風之物等多種型別,無論哪種,都可能引發或加重疾病, 包括腫瘤。 不過, 具體如何區分卻版本眾多, 莫衷一是, 所以有人就不顧這些食物的豐富營養, 一概將其列為腫瘤患者不宜了。
以現代醫學的觀點來看, 這些所謂的發物主要是蛋白質和脂肪含量較高的食物。 腫瘤患者在接受手術或放化療後, 身體處於應激狀態, 消耗很大, 需要動員大量的營養儲備, 這時補充足夠的營養十分重要, 而這些所謂的發物大多富含蛋白質和脂肪, 正是患者應當重點攝入的。 禽、 畜、 魚類以及蛋、 奶等食物中含有大量的動物蛋白, 與素食中的植物性蛋白相比, 氨基酸種類更齊全, 比例與人體需要更接近, 攝入後更易被吸收和利用, 其中還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及維生素, 更有利於營養均衡。 對於腫瘤患者,尤其是化療後及晚期腫瘤患者, 往往味覺減退、 食慾下降、 消化功能差, 也更需要滋味鮮美、 易於消化的食物。
不過, 研究也發現, 肉類飲食會增加類胰島素一號增長因子( IGF-1) 等物質的分泌, 在促進身體修復的同時, 也會促進腫瘤細胞生長; 牛羊肉這類紅肉飽和脂肪酸豐富, 可增加大腸中膽汁酸與中性固醇的濃度, 對腸道黏膜有潛在的刺激並能改變大腸內的菌群, 分解後會產生可能促進腫瘤發生的有害物質。 因此,每日攝取的蛋白質中動物蛋白超過 15% 就可能增加腫瘤的風險:一週平均吃 5 次肉的男性比一週只吃一次肉的男性得前列腺癌的機會要高得多; 每天至少吃一頓紅肉的人比不吃紅肉者腸癌發病率高大約 3 倍; 腎癌、 胰腺癌, 以及女性的乳腺癌、 子宮內膜癌、卵巢癌, 男性的前列腺癌、 睪丸癌、 甲狀腺癌、 多發性骨髓瘤等惡性腫瘤的發生都和長期大量肉食有關, 所以, 世界腫瘤研究基金會建議,人群的日常紅肉攝入量不應超過每週300克。另一方面,肉類食物由於自身及加工的原因往往油脂較重, 無論是不是腫瘤患者多食都不利健康, 其中的牛肉、 蛋以及海鮮等食物, 由於含有異種蛋白容易引起過敏, 也不適合有過敏體質的人。
因此, 對腫瘤患者來說, 肉食是很有必要的營養物質, 但要根據身體的狀況和需要控制進食量。 對營養缺乏、 身體消耗巨大的手術或放化療後腫瘤患者, 牛、 羊、 鴨、 鵝、 蛋等動物性食物是重要營養補充, 但是在疾病的穩定期想透過長期大量進食肉類增進健康, 就是不明智的了。
-
3 # 老哥134675369
我食道癌術後四年,初期大夫只囑流食,不要油膩的,不吃帶餡的。這也是為了減少胃返流。通常術後的患者都忌醃製品,。基本在吃的上面放的很寬,不到一年後想吃什麼自己定,我也不很在乎這些,酸菜吃,胃切2/3還吃豆包粽子吃,只是胃有些吃不消,沒其它影響,飲食上與常人一樣即可。
-
4 # 老姚103710497
腫瘤患者,不要聽他們的,根據自已感覺想吃什麼就吃什麼,什麼牛羊,鵝鴨、雞鯽鯉魚都不吃,那還有營養嗎?我就不忌什麼都吃。現在身體複查,並無異常。並且很有力,早上可走5公里,晚上再堅持走5公里。所以我經驗是:什麼都吃加強營養,適當活動提高免疫能力。已三年多了。
-
5 # M話健康
不用忌口,均衡飲食,保證營養很重要,當然也不必盲目的去買一些“貴重”的保健品,因為除了多花錢,這些保健品所能提供的營養還不如日常的肉蛋奶呢!
一些特殊病人除外,比如消化道的腫瘤,可能只能進食一些流食,這些醫生都會具體交代。
-
6 # 營養海賊團
腫瘤患者應該忌口,但不是傳統上的忌口。
中國傳統文化上有發物一說。按照發物的說法,雞肉是發物,魚都是發物,蝦是發物韭菜是發物等等,好吧,能吃的真沒有多少了。但實際情況是這樣的嗎?
腫瘤患者相對於正常人,由於有腫瘤細胞這個餓狼在體內,額外需要優質的營養來保證身體所需,來對抗腫瘤的衝擊和治療過程中對身體的損耗。優質蛋白就是其中的首要要求,蝦,雞肉,魚油都是典型的優質蛋白食物。從營養學上來說這些所謂的發物既有人體急需的營養物質,又沒有發現其中有對腫瘤患者有害的物質,你想咋選?我可以明確告訴你我的選擇,我會選擇吃。所謂發物,我認識的醫生等相關的朋友也有幾個,就沒有一個能完整的說的明白的(特殊說明一下,有幾個做銷售的,說了一些我到現在也沒明白的)。發物我是不信。
但針對腫瘤確實有忌口的,根據地不是所謂發物,而是惡性腫瘤營養通則這些國家釋出的專業檔案或是致癌物清單這些由世界衛生組織釋出的確切資訊。
癌症飲食首先忌的是世界衛生組織釋出的致癌物中的食物。本來就含有致癌物的食物典型的有加工肉製品,中國鹹魚,腐敗的花生(看似有100多種,但按中國人常吃的食物在上面的其實還是不算多的)。
其次忌諱的是辛辣,辛辣據研究會刺激癌症的轉移能力,而且還會影響治療癌症藥物的效果。同時還會刺激原本就瘦弱的癌症患者的身體。
我習慣把最重要的放在最後,那就是高糖(只有少數幾種特殊)的食物和精米白麵。這些食物雖然是絕大多數人的日常食物,但對於癌症患者來說要少吃。
-
7 # 醫學慕課
從降低發病風險,促進康復的角度講,腫瘤患者肯定是應該忌口的。研究表明,有30%~40%的腫瘤發生是與飲食相關的,而35%的腫瘤死亡也可能和飲食相關。
過多的熱能攝入、不合理的膳食結構、某些烹調(煎炸、燻烤)方式、醃製食物都可以促進,甚至導致腫瘤發生。對於以下食物:酒精、黴變食物、高度精加工的食品、紅肉(主要指牛、羊、豬肉)、高脂食物(主要是動物性脂肪)、醃製食物、燒烤以及煙燻食物,腫瘤患者都應該忌食,能不吃就最好不要吃。
除了上述忌口的食物,不同的腫瘤因為侵犯的組織器官不一樣,對人體又會產生一些不同的影響,所以對忌口的食物又有一些特殊要求,如肝癌術後肝功能受到影響尤其應注意戒酒,忌油膩、醃製、粗硬及刺激性食物;同樣的腫瘤發生不同的症狀時,忌食的食物也不太一樣,比如頭頸部腫瘤發生口腔黏膜炎時則應避免堅硬、辛辣、刺激性食物攝入,而出現噁心、嘔吐時則應避免多脂、肥膩、煎炸、辛辣食物攝入。因此每個個體在選擇食物時還應該具體的、個性化的對待。
此外,在忌口這觀念上,中醫和西醫也有不同的看法。比如,中醫認為“發物”是不能吃的,而西醫則認為“發物”中不乏良好的優質蛋白來源(比如鴨肉),是可以食用的。筆者在這一點上更傾向於西醫。在沒有接受中藥治療的情況下,不用太顧忌“發物”。如果正在接受中醫治療,考慮中藥和某些食物可能會有相互作用,則宜按醫囑選擇食物。
-
8 # 手機使用者6931610915
除消化道,腫瘤患者都可以吃,對症食療更好,關鍵是增加營養提高免疫力,不吃飯人就完了!聽從醫生的意見,儘量進食身體需要的各種營養素,適時喝水,多吃蔬菜類,酸奶,水果肉蛋魚等,禁吃油炸醃製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希望對腫瘤癌症患者有幫助。
-
9 # 家庭醫生線上
忌口是中醫的一種特色說法,很多地方都有著一種特色,有些地方有的地方忌食鵝,有的忌食雞,但是西醫他又很少忌口,主要講究膳食均衡,那麼腫瘤患者是不是真的要忌口呢?
1、飲食與癌症的發生發有較為密切的關係,適當的忌口還是需要的,但要反對那種過分強調忌口的行為。對腫瘤患者的忌口”主張在辨證施食的原則下進行,不宜太嚴,食譜也不宜太窄。有的人故弄玄虛,讓患者無所適從,甚至豆腐、蔬菜之類都不敢吃了,致使患者的營養狀況日趨惡化,這是十分有害的。
2、腫瘤患者應該禁忌一些食物的,發黴的糧食,發生大豆、米麵、麵粉,它可以產生黃麴黴菌,容易導致致癌,同時要少吃熏製的醃製的食物,如生牛肉燻臘肉燻雞肉醃菜,她食物都容易產生致癌物質,亞硝氨,也不能夠吸菸,喝酒,因為它裡面有尼古丁煤焦油,容易導致出現致癌。
3、腫瘤病人的飲食不僅要關注其內容,還要考慮其愛好及進餐環境。吃自己喜愛的食物,可使胃液分泌增加,能促進食慾,提高食物的吸收利用率。此外,進餐環境的優劣也可影響病人的食慾,應給病人創造愉快的進餐環境。腫瘤病人的飲食形式有普通飯、軟飯、半流食與流食,應根據病人具體病情及消化、吸收能力分別給。透過條進出境飲食,更有助於營養物質吸收,有助於增加抵抗力,幫助恢復。
總之,癌症的患者還是要適當的進行忌口的,但是不能所有的東西都忌口,以免導致出現患者營養不良,抵抗力下降,對康復不利,同時要保持充足的營養物質,也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的食物為主,有利於提高免疫功能,抗癌能力。
-
10 # 吳靖越
癌症病人要不要忌口,這是大家比較關注的問題,也就是說大家討論比較深的問題。實際上癌症病人要不要忌口是每個大夫是要求不一樣的,有人說不能吃雞肉、不能吃鴨肉、不吃羊肉,有人認為不讓吃牛羊肉,還有說不宜吃海鮮,有人說蔥、姜、蒜都不允許吃,有的要求可能太嚴了。那麼癌症病人到底需不需要忌口,實際上剛才說了癌症病人是什麼是陽氣不足的內環境。所以陽氣不足說明他免疫力,抵抗力特別低了,如果那也不能吃,這也不能吃那你營養跟不上癌症病人能治好免疫力?抵抗力能高嗎?所以癌症病人是需要忌口。
-
11 # 快樂抗癌的Ms陳
有些需要忌口,有些不需要忌口。
比如我是乳腺癌患者,我就不能吃蜂王漿之類的含有雌激素的食物。
但其他的都可以吃。
有的人說不能吃海鮮,海鮮是發物,有的人說不能吃雞肉,雞肉含有激素。
我會少吃海鮮和雞肉,多吃肉類和青菜,每天的營養湯是必備。
還有腫瘤患者是需要很注意自己的飲食結構和細節的,比如我們不能吃醃製的,油炸的,燒烤的食物。
不能吃不容易消化的食物,營養要均衡,多吃一些穀物和粗糧。
我這個人,不喜歡吃蔥薑蒜,從前就不吃,但很多人說這樣不好。
蔥薑蒜對身體是有益的,蔥薑蒜加快新陳代謝,促進腸胃蠕動,還補充維生素。
生冷的,油膩的,辛辣的,也不要吃,這些對胃腸都不好。
腫瘤患者一定要能吃,能吃才能給身體補充營養,但吃也要吃的溫和。
多吃綠葉菜,水果,高蛋白,高維生素的食物,清淡飲食。
菸酒最好戒掉,不光在飲食上,在生活習慣上也要健康,這樣兩相配合。
-
12 # 真醫行者
腫瘤患者應該忌口,常人也需要忌口。
第一、過食油膩會導致體內濁氣過重,氣滯血瘀,經脈執行受阻,如果有人嗜食油膩,氣滯血瘀長期得不到緩解,日積月累,會增加罹患腫瘤的風險或加重腫瘤患者的病情。
第二、現代醫學也有研究表明過食油炸食品,醃製食品,油膩的食物容易罹患腫瘤。比如:《長期接觸油煙與肺癌有正相關家庭廚房油煙比室外霧霾更兇險》一文指出長期接觸油煙的40-60歲女性患有肺癌、乳腺癌的危險可同比增加2~3倍。另有文章《6大癌症與飲食的不解之緣》曾報道油炸食品中含有的3,4-苯並芘容易導致肺癌、胃癌等惡性腫瘤。
第三、動物也有生命,為貪口腹之慾,無辜傷生不但不能滋補身體反而容易導致病情加重,所以腫瘤患者需要不造口業,齋口齋心,心懷仁善,這樣才益於身心健康。
-
13 # 李愛琴營養師
從腫瘤患者的營養來看:所謂的忌口也只是說一些不該吃的食物,比如油炸、燻烤、醃製等肉食類加工食品或是口重辛辣刺激等食物。並不是說正常的不讓吃肉、雞蛋等等食物。很多傳統的說法,說蝦、蟹、羊肉啊等等都屬於發物,腫瘤患者不能吃的,或是還有人說患了腫瘤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害怕吃的太營養了,會“餵養腫瘤”,事實上這樣的說法都是不科學的。
常常聽說腫瘤患者因為所謂的“發物”心存芥蒂,過分忌口而導致營養不良的,首先“發物”到底是什麼,也沒有統一的定義,主要是指誘發某些疾病或加重已發疾病的食物,而被比較公認的“發物”,包括蝦、蟹等食物多與一些過敏性疾病有關,其實也就是現代營養學中所說的一些容易引起過敏的過敏性食物或是食物不耐受等。而這些食物中大都富含蛋白質和礦物質,而對於腫瘤患者來說,蛋白質和礦物質都是每天必需的營養素,可以增強機體免疫力和抗病能力,所以除了食物過敏、食物不耐受之外,不建議過分忌口,而影響營養均衡。
至於吃得太有營養會“餵養腫瘤”更是沒有科學資料顯示,具體的營養攝入應該在主管醫生及臨床營養師的指導下進行規範的營養治療,以維持或改善機體的營養狀況及生活質量。
-
14 # 靜雨境
這個問題沒有絕對,大多數患者只有在出現症狀時,到醫院檢查時才知道,這個時候大多都是中晚期,癌細胞已經有了足夠的養分,接下來只要繼續吞噬正常細胞都能存活。
這時忌口已經是晚了,如果是癌細胞沒有發生轉移,透過手術可以切除,剩餘的癌細胞就是處於飢渴狀態,忌口也是為了不再讓癌細胞再增長。
其實,忌口的食物無外乎那幾種,糖類和高油高脂的食物,這些對於正常人來說,吃多了也會變得不健康,並不是說只有癌症患者才應該考慮這些。
如糖類,我們每人每天吃糖的量應不超過25克,半兩白糖,這個量基本上我們每天吃的主食就能夠覆蓋了,但因為現在我們吃的品類越來越多,小蛋糕、小零食,隨處可見的奶茶店,喝一口甘甜潤滑。
其為了追求口感,含糖量早就超標了,而我們每天還在疊加的食用,最後吃了多少糖,我們根本就不知道,最可怕的是根本不去衡量,把它當做沒看到,不知道,繼續肆無忌憚的吃。
忌口只是透過一張診斷書,把我們重新拉回,該去衡量攝入糖量多少的這個過程,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糾正自己的錯誤,把以前很多該做的卻沒做的事,像還債一樣的還回來。
這才是忌口的意義。
-
15 # 大白時關R
太燥熱的東西少吃。其它均吃。不貪吃。八九成飽。也不需忌口。我肺癌2年啦。現還好。早睡,晚上9點半上床,早6點半起床。上午散步3公里。下午三公里。
-
16 # 海上名醫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腫瘤預防部鄭瑩主任醫師介紹:
對於腫瘤患者來說是不存在忌口的問題的,什麼都可以吃,但是每個人都要學會挑選,知道什麼樣是健康的食物,從而去挑選這些健康的食物。
一般來說,腫瘤患者在完成了階段性治療,再回歸正常生活以後,他的飲食可以跟正常人是一樣的。正常飲食有中國營養學會推薦的居民膳食健康寶塔,可以根據寶塔的推薦來選擇日常的食物。對於食物來說最重要的就是新鮮、乾淨、衛生,要多增加膳食纖維含量豐富的,比如蔬菜、水果還有粗糧;另外,優質蛋白也要保證,優質蛋白的來源有很多,主要來源於禽類、蛋類、魚蝦等;紅肉就是牛肉、羊肉、豬肉,也是可以吃的,但是要適當控制量,居民膳食指南里推薦的50到75克/每天,那是很少的量,形象來說就是自己一個拳頭的大小,是一週的量,如果一天吃完了這個量,以後幾天就多吃魚蝦等清淡的食物。
-
17 # Psycho營養師
腫瘤病人對於“發物”需要適當忌口,腫瘤病人通常化療之後或者晚期腫瘤患者往往味覺減退,食慾下降,消化功能差,需要鮮美,易於消化的食物,也需要補充營養和能量,但是想用牛、羊、鴨這類發物進行補充則是不利於腫瘤患者健康的。
肉類飲食會增加咱們身體中胰島素1號的增長因子的分泌,在促進身體修復的同時會促進腫瘤細胞的生長,而且牛羊肉這類紅肉飽和脂肪酸非常豐富,會增加大腸中膽汁酸與中性固醇的濃度,對咱們腫瘤患者的腸道黏膜有潛在的刺激並能改變大腸內的菌群,分解後還會產生促進腫瘤發生的有害物質,所以腫瘤患者需要對牛羊肉適當忌口來保證良好的治療效果。
如果腫瘤病人想透過其他方式進行營養的補充,建議選擇豆類或者堅果以及含有豐富氨基酸的菌菇類食物,都是能夠保證腫瘤患者營養的優良選擇。
-
18 # 美中嘉和腫瘤科普
腫瘤病人不需要嚴格“忌口”!
接觸過很多腫瘤病人和家屬,最常問和最想知道的就是,哪種病需要禁忌哪些食物?
其實腫瘤患者的飲食不像傳說中要求的那麼嚴格,也不需過度“忌口”,反之會造成營養不均,這樣對患者的治療和康復是非常不利的。
比“忌口”更重要的其實是營養均衡,比如說,上一輩人傳下來的經驗說, 虛弱的人不能吃海鮮,牛羊肉等“發物”,要不然會病情會加重。但事實上,如果不存在對海鮮等食品過敏等情況的話,這些食物對於癌症患者來說完全可以放心使用。
腫瘤患者應多樣化均衡飲食,像健康人一樣,穀類、蔬菜、水果、大豆製品、奶類、蛋類、肉類、魚蝦等都應納入食譜當中,以攝入全面而充足的營養。恰好相反,這些不吃,只吃白粥等清淡食物,時間久了會營養不良,營養不足是加速病情惡化,無法完成化療或放療,縮短癌症患者生存期的重要因素之一。
腫瘤患者真正需要“忌口”的什麼呢?
需要忌菸酒
吸菸與飲酒是明確的一級致癌物,過度菸酒會導致患癌機率大幅提升。菸酒的攝入會導致癌細胞發展、轉移的速度相對增快,導致生存期降低。
比如黴變、煙燻、燒烤、鹽漬、刺激等正常人也應儘量避免的食物,這些食物容易導致胃腸道不適,在化療期間,腫瘤患者的胃腸道由於藥物原因比較脆弱。
除此之外,治療方式不同、腫瘤型別不同,患者的飲食也應有所區別。比如說,接受盆腔腫瘤的放療時,患者可能出現尿頻、尿急等症狀,可加服適量小蘇打,使尿液呈鹼性。又比如說,乳腺癌、卵巢和子宮腫瘤患者要避免雌、孕激素水平升高,因此應儘量避免食用胎盤、蜂皇漿蜂膠等可能引起雌激素升高的保健品。
總體來講,腫瘤患者的飲食應講究種類齊全、數量均衡、比例合適、營養充足,不必過度講究“忌口”!
-
19 # 藥療君
不管是什麼疾病,所有人最關心的莫過於“我又不能吃什麼了”?這句話讓人聽著很是可憐。一般我們常說的忌口也就是少吃辛辣油膩、刺激性的食物,這個對所有病症都是比較適用的,那麼,這個忌口對腫瘤患者適用嗎?腫瘤患者又都有哪些需要忌口的呢?
腫瘤患者當忌則忌腫瘤本就是一種消耗性疾病,如果真的忌這又忌那,那麼腫瘤患者的身體素質會更加的差,這對腫瘤的發展更是一個好兆頭了,所以那些認為在飲食營養上節制一下,可以餓死腫瘤的人,應該要放棄這種想法了。腫瘤患者要比健康人更需要營養,這樣他們才能增強身體素質,增加抵抗力,有與腫瘤對抗的能力。
但有些食物,腫瘤患者確實需要忌一下口,如發黴的糧食,發黴大豆、米麵、麵粉,它可以產生黃麴黴菌,容易致癌,同時要少吃熏製的醃製的食物,如燻臘肉燻雞肉醃菜,這些食物都容易產生致癌物質,亞硝氨,也不能吸菸,因為它裡面有尼古丁煤焦油,容易致癌。所以這就叫當忌則忌,並不是要把所有雞鴨魚肉都忌了哦,這樣擱誰也受不了的。
-
20 # 忠解癌狀態
最近,有很多患者朋友在問我,腫瘤病人能吃魚蝦嗎?能吃海參嗎?能吃辛辣的東西和發物麼?營養補充多了,腫瘤會不會也跟著長大?等等。其實這些問題是廣大腫瘤患者疑惑的問題,就這些問題,今天我想談談自己的想法。
中醫講究辨證施治,我想對於腫瘤患者不能一概而論,要因人、因地、因時而異,要辨病、辨證而定。
中醫很看重“胃氣”,古人云“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亡”,可見胃氣在人體的重要。由於腫瘤的直接侵犯,手術的損傷,放化療的毒副作用,以及腫瘤患者常有的情緒變化,都能影響和損傷脾胃的消化功能,造成營養障礙。此外,飲食不節、苦寒中藥也易使脾胃功能受損。飲食和藥物都是透過脾胃的消化吸收發揮作用的,如果脾胃功能減退或者“胃氣”衰敗,患者治療上就相當困難。
由於脾胃虛弱,患者每每出現食慾不振、脘腹悶脹,甚至噁心嘔吐, 腹瀉腹痛的症狀。這時不應給予大量滋膩性補養食物;一味葷腥油膩,不僅會加重消化道症狀,也會對病情產生不良影響。因此,“顧護胃氣、和調肝脾”是腫瘤病人始終注意的原則。可用山藥、芡實、薏仁米、白扁豆、赤小豆、大棗、佛手、萊菔子、白蘿蔔、山楂、茯苓餅、神曲、雞內金、豬肚、羊肚、羊肉、魚肚等健脾疏肝之品,調配成食品,長期服用。
關於“發物忌口”。目前對惡性腫瘤還缺乏有效的根治手段,一些患者在術後及放化療後不久即告復發、轉移。部分患者及家屬認為,復發、轉移的原因是飲食不慎或“忌口”不嚴。一些地方相傳雞不能吃,魚蝦海貨是“發物”,無鱗魚不能吃等等。在不少古方中,根據藥物的不同還記載有許多相應的“忌口”,有的還相當嚴格。但我們在臨床工作中並沒有遇到因“忌口”不嚴而致復發或惡化的肯定病例。有些早期患者手術根治效果較好,即使沒有飲食上的“忌口”也沒有出現復發或轉移。這說明將復發和轉移完全歸罪於“忌口”不嚴是沒有科學根據的。“忌口”問題還有待進一步的科學研究。對此,腫瘤專家鬱仁存指出:飲食與癌症的發生發展有較為密切的關係,適當的“忌口”還是需要的,但要反對那種過分強調“忌口”的行為。對腫瘤患者的“忌口”主張在“辨證施食”的原則下進行,不宜太嚴,食譜也不宜太窄。有的人故弄玄虛,讓患者無所適從,甚至豆腐、蔬菜之類都不敢吃了,致使患者的營養狀況日趨惡化,這是十分有害的。
腫瘤病人的飲食不僅要關注其內容,還要考慮其愛好及進餐環境。吃自己喜愛的食物,可使胃液分泌增加,能促進食慾,提高食物的吸收利用率。此外,進餐環境的優劣也可影響病人的食慾,應給病人創造愉快的進餐環境。腫瘤病人的飲食形式有普通飯、軟飯、半流食與流食,應根據病人具體病情及消化、吸收能力分別給。如某些頸部手術後的病人在進食時容易發生嗆咳,致使病人不敢進食,此時應給軟飯或軟乾的半流食。頸部放射治療病人唾液減少,咽喉乾燥疼痛,吞嚥困難,飲食應多帶水分,並較清涼。
由於腫瘤病人接受的治療不同,在飲食上還要根據具體治療方法給予恰當的飲食。如接受放療及化療的病人常會引起味覺異常、厭食,病人往往吃什麼都變成苦味或味不正。處理的辦法是:多吃高蛋白、高營養的食品和新鮮水果、蔬菜等;在食物中增加調味品;多做些色香味形都好的食物以引起食慾;餐前喝一小杯酸性飲料可起到開胃的作用,給病人補充適量的鋅和複合維生素B,也可改善味覺,增加食慾。
對於不同病種,食譜應有所側重。由於癌症的發病部位不同,誘發原因各有所異,所以對於不同的癌症病種,食譜也各有側重。 如食管癌、胃癌、胰腺癌等嚴重影響消化吸收功能的腫瘤,需要加強營養,患者應該吃好一點,鼓勵進食,少吃多餐,多吃肉、蛋、奶等營養之品,適當增加體重,增強體質。而大腸癌、乳腺癌等患者,通常營養狀態比較好,可以像正常人一樣吃東西、營養全面均衡就可以。尤其是大腸癌患者,他們的致病因素通常認為與吃得太精細、過食肥甘厚味有關,所以應該少吃脂肪或膽固醇含量高的肥肉、雞蛋黃、動物內臟、堅果等食物。多吃玉米、小米、蕎麥麵等五穀雜糧及芹菜、青菜、白菜、水果等纖維素含量多的食物,控制體重,不能太過於肥胖。
對於不同治療方式食物亦有差別。
惡性腫瘤的治療方法目前主要以手術、放療、化療以及配合藥物治療為主,接受不同方式治療的患者,也應該對應進行一定的飲食調整。
手術後患者應該多吃高蛋白之品,如瘦肉、魚肉、雞蛋、牛奶、豆漿、豆腐、豆製品等,利於傷口的生長恢復。
化療患者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富營養,可少吃多餐。病人同時多伴有骨髓抑制,血象低,應該多吃紅棗、花生、枸杞子、菠菜、肝臟,或用黃芪、當歸燉腔骨、排骨、棒骨湯等,利於提升白細胞、血色素。
放療患者由於熱毒損傷,應該多吃清熱養陰解毒之品,減輕放療反應。如口腔癌、鼻咽癌、食管癌等患者放療時咽乾、咽痛、吞嚥困難的症狀明顯,此時應該多吃新鮮蔬菜、百合、銀耳、梨、蘋果、西瓜等,並以菊花、金銀花、胖大海、麥冬、西洋參、生甘草等泡水代茶飲,有利於減輕症狀。早晚用溫鹽水漱口。
回覆列表
我媽是鼻咽癌中晚期,醫生說不用忌口,營養要均衡,但是有些東西吃進去,我媽就會說不舒服,有些人吃某些東西確實是會引起不適,就像吃海鮮一樣,有些人會過敏,有些人則不會,所以看個人體質來決定,吃了之後感覺不舒服就不要再吃,如果沒什麼不適的話可以繼續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