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雲南生活資訊
-
2 # 醍醐商道
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新聞發言人毛盛勇在新聞釋出會上介紹1至2月,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2130億元,同比下降20.5%。按消費型別分,餐飲收入4194億元,下降43.1%,而這只是餐飲行業。
幾乎所有行業都這此次疫情中收到了重創。而且伴隨產生的就業等社會問題也隨之而來。
刺激消費,恢復經濟是目前中國政府最為棘手的事情。從官員帶頭下館子,到發放消費券,可見用心。
消費券,顧名思義,就是讓大家拿去買東西的券,是實現經濟政策的工具之一。當經濟不景氣導致民間消費能力大幅衰退時,政府或者企業發放給人民消費券,作為人民未來消費時的支付憑證,期待藉由增加民眾的購買力與消費慾望的方式以振興消費活動,甚而進一步帶動生產與投資等活動的成長,加速經濟的復甦。
3月2日,山東濟南市委、市政府印發相關檔案,推出2000萬元文旅消費券,主要用於拉動文旅消費。
3月2日,杭州釋出“親清線上”系統,實現“企業員工租房補貼”及“商貿服務企業補貼”的線上兌付。杭州建德推出“千萬紅包遊建德新安江”活動,消費券總面額1000萬元。每人每套500元,限額2萬套,面向建德外的杭州市民。
3月6日,遼寧省印發相關檔案,鼓勵各級文化和旅遊部門向大眾發放惠民文旅消費券。
3月11日,河北省提出今年將實施擴大消費十大專項行動,安排專項資金1500萬元,實施體育消費券補貼政策,擴大健身人群規模。
3月12日,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表示,浙江將推出總價達10億元的文旅消費券和1億元的文旅消費大紅包。
3月13日,兩個城市南京和寧波,同一天推出力度空前的消費券方案。其中南京最為猛烈。其消費券總額為3.18億元,包括餐飲消費券、體育消費券、圖書消費券、鄉村旅遊消費券、資訊消費券、困難群眾消費券、工會會員消費券七大類,面值根據不同型別按每份100元或50元設定。其中,困難群眾、工會會員、鄉村旅遊等三類消費券,按系統內有關要求發放,餐飲、體育、圖書、資訊等四類電子消費券共計5000萬元,採用多批次網上搖號方式公開發放,且不限戶籍。
一貫低調的寧波,此次也很高調。寧波市、區縣(市)政府、企業聯合推出1億元文化和旅遊惠民消費券。同時,還將推出健身消費券,市民憑券可免費使用場館場地設施健身。
長沙和廣州還推出了汽車消費補貼,安徽推出了每人200元的家電消費補貼。
國家發改委就業收入分配和消費司司長哈增友稱:“我們密切關注,並積極跟蹤分析。”他表示,支援地方結合自身實際有針對性地推出一批務實管用的政策措施,地方出臺政策要把握好兩個方面:一要考慮地方的財政承受能力;二要讓市場主體和廣大人民群眾真正受益,真正把好事辦好。
相比較“社會分紅”是給每個人都發錢,具有普遍覆蓋的特性,消費券顯然更具“精準定位”的優勢。
杭州向全市發放16.8億元的消費券更有針對性,它是逐個推送細化的“小政策”,比如最開始推住房補貼,後來是單個區縣發旅遊券,再後來是公共交通免費,然後是參加防疫一線的公租房保障家庭可免兩個月租金等等。這種針對性的措施,目前看更理性、更有機一些。
消費券的實施,可精準的分地區、分行業、分人群,分階段、分數量、有針對性的逐步釋放,加之我們有龐大的移動支付使用者基礎,在實施的過程中,利用大資料、電子支付的優勢,在翔實的資料的基礎上,快速應變,精準施策。
近日,騰訊就宣佈推出消費券,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助力政府復工復產工作。日前已在青島城陽區率先上線,下一步將支援更多省市政府發放。
3月23日,合肥市廬陽區宣佈與阿里巴巴合作,攜手支付寶透過政府補貼和企業讓利相結合的形式,向市民發放消費券,總額度超1000萬元;
3月24日,廣西也宣佈將透過支付寶發放億元消費券,定向鼓勵本地消費者,扶持30萬廣西商家。
最後給你看看各個地方的消費券:
-
3 # 琅琊說
我們這的消費券,上週六搶的,有效期一週。分別是滿500-100,滿200-50,滿100-30,個人感覺不好用,滿減門檻高,優惠力度小,就像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回覆列表
昆明在4月28日—30日發放總計1億元的消費券,包括旅遊消費券4500萬元、餐飲消費券4000萬元、體育消費券500萬元、困難群體消費券1000萬元。
消費券透過“一部手機辦事通”APP投放,昆明市民透過下載APP或小程式預約領取,電腦搖號分配名額。
消費券以電子版為主,針對少量困難人群和老年人群準備了紙質版。抽到的使用者,在5月1日—30日之間,前往消費券指定商家掃碼核銷即可使用。
綠色標識的商家可使用“旅遊消費券”
紅色標識的商家可使用“餐飲消費券”
橙色標識的商家可使用“體育消費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