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洪荒合夥人

    相比於其他的人身保險來說,壽險的套路不太多,坑也少一點。

    壽險最基本的保障就是身故後賠錢,聽起來有點晦氣,不知道是不是這個原因,國內對定期壽險的態度微微有點冷淡,但事情總要面對……

    在比較成熟的市場中,定期壽險的份額可以達到20%甚至更多,但是我國的話,這個比例就比較低了。而且,很多大的保險公司中,保費前5的保險產品裡,定期壽險也沒有一席之地。

    保費前五產品-中國平安2019

    保費前五產品-中國人壽2018

    但作為四大基礎人身保險之一的產品,購買壽險尤其是定期壽險還是很有作用的。

    與重疾險、醫療險不同,壽險有受益人,這很好地體現了壽險的意義,經濟支柱不幸身故後,能夠保障其他家人的生活,在經濟上給家庭做了一點彌補。

    主流的壽險產品除了身故外,還會保障全殘,所以如果壽險不保全殘,那這個產品也沒有必要買了(比如,平安人壽推出的小安定壽)

    壽險按照保障時間來分,有3種。

    比較推薦的是定期壽險,也就是隻保障一段時間,比如保30年或者保到60歲。與一年期的壽險、終身壽險相比,定期壽險的價效比是最高的,這種保險就比較適合工薪階層或者普通家庭的經濟支柱。

    目前市面上的底價定壽是定海柱1號(保額100萬元,保到60歲,20年交,男性每年1460元,女性每年790元)。

    一年期的壽險比較適合手頭很緊很緊的年輕人,會存在隨著年齡增加保費增加以及續保問題。

    終身壽險一旦購買,是一定會獲得賠付的,這是最大的優勢,但是價格很貴,一般適合家裡有礦的人。

    所以,對於普通人來說,買定期壽險就夠了。

    定期壽險選擇一般看下面幾點:

    1.保障責任沒有全殘,不建議購買

    2.保額、保障期限

    一般來說,定期壽險保額會選擇在100萬以上,通常會把要還的車貸房貸、子女的教育和生活支出以及贍養父母的費用加總,去看看產生了多大的經濟缺口。

    對於大多數家庭來說,期限方面建議保障到60歲就可以了。因為60歲以上,處於退休養老的狀態,家庭責任更多的是由孩子去承擔,再一個,60歲以上,死亡風險加大,價格也會高一個臺階。

    但保額也不是想買多少就可以買多少,也會有職業、年齡、所在地的區別。

    3.健康告知、承保職業

    定期壽險的健康告知總體和承保職業總體是比較寬鬆的,有的因為價格低,限制會多一點,如果不符合,就沒有辦法購買。

    這裡有一個小建議,因為投保時,很多保險產品都會問到 “是否曾被保險公司延期、加費、除外責任”等類似問題,所以,如果身體有異常,建議先買健康告知比較寬鬆的定期壽險後,再去買其他保險產品。

    價效比很高的定海柱1號健康告知就比較嚴格,常見的甲狀腺結節、乳腺結節都不可以直接投保,最近5年內有連續7天以上的住院治療,也需要核保。職業方面只承保1-4類的低風險職業。可以看出,這個產品適合比較健康的低風險人群。

    曾經的低價產品——臻愛優選健康告知比較寬鬆,可以承保1-6類職業,但免責條款有7條。

    4.免責條款

    定期壽險中最優秀的免責條款只有銀保監會規定的3條法定條款,比如定海柱1號。

    5.特色保障

    因為壽險的保障責任比較簡單,就是身故/全殘,所以不同產品會在特色保障上下功夫。

    繼續說定海柱1號,比較有用的有:

    可附加保費豁免:保費豁免也就是後續不需要交保費,同時還能夠繼續獲得保障,可以附加輕症、中症、重疾的豁免保費,但是如果豁免,健康告知就更加嚴格了。

    保額可增加:如果一開始投保的保額不夠用,經濟也更寬裕了,可以申請增加保額,而且保費還是按照第一次購買時的年齡,相比另買一個產品增加保額的方法,這個選擇就比較划算了。

    可轉換為年金險:等到退休,想賺養老金,也可以申請轉換。

    最後小結一下:

    壽險建議買定期壽險;

    在選擇定壽產品時:

    需要關注是否包括全殘,

    保額選擇100萬以上,

    期限一般保到60歲,

    尤其要關注健康告知和免責條款~

    如果追求價效比,可以選擇底價產品定海柱1號;如果身體有異常,可以選擇健康告知寬鬆的臻愛優選。

  • 2 # 梧桐樹保險網

    同為壽險,定壽與終身壽的區別在哪兒?我們該如何根據自己的財務狀況進行選擇?

    從字面看,“終身壽險”和“定期壽險”,同屬純粹的人壽保險,區別僅在於保障期限上的“終身”和“定期”,似乎如果預算足夠,“終身壽險”似乎可以代替“定期壽險”。

    事實上是這樣嗎?當然不!

    定壽和終身壽,不僅在保障期限上有所不同,在功能意義、選購要點和適用人群上都存在明顯差異。

    也因為這個特點,使得終身壽險有一個所有保障型保險都無法比擬的優勢:終身壽險是一種必賠的保險。

    我們具體來看看定期壽險與終身壽險有什麼區別:

    1、保障期限不同

    定期壽險的保障期限選擇比較多,可以提供20年、30年期、至60週歲、65週歲及70週歲等多種方案,相對來說終身壽險的保障期限就只有終身這一個選項。

    2、賠付機率不同

    定期壽險提供的是生命整個週期一段時間的保障,屬於機率事件。終身壽險提供的是整個生命週期的保障,被保險人死亡是一定會發生的,這時候理賠就是百分百會發生的事件。

    3、保費不同

    由於兩者賠付機率的不同,雖說都屬於壽險,但定期壽險偏向於消費型,而終身壽險偏向於儲蓄型。

    相同保額下,定期壽險的保費更低,即使家庭條件一般,也可以承擔。而終身壽險的保費要比定期壽險的高出幾倍甚至數十倍。

    舉個例子:

    同樣是保50萬,但終身壽險比定期壽險要貴將近10倍。

    4、現金價值不同

    現金價值,說白就是當你退保的時候,保險公司應該給你退的那部分錢。

    定期壽險偏向於消費型,它的現金價值很低,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終身壽險的現金價值卻是時間越久,金額越高,被保人可以在適當的時間退保取出,作為自己的養老金或是其他用處。

    5、適用人群不同

    保費實際上也是一種投資,終身壽險屬於儲蓄型保險品種,而且隨著時間積累複利後的本金日益可觀,即從終身壽險中獲益,同時提出了資金和時間兩方面的要求。從這一點出發我們對於定期壽險及終身壽險的適宜人群進行了簡單的劃分,以供參考。

    ▲定期壽險:定期壽險是純粹意義上的保險,具有“低保費、高保障”的優點,價效比較高,適宜人群包括:

    1)事業剛剛起步的年輕人,收入暫時有限,資金主要用於發展事業;

    2)單親家庭且子女未成年者,一旦遭遇意外,子女缺乏基本生活保障;

    3)債臺高築者,債償能力人遭遇意外,則債務負擔惡化物質和精神情況;

    4)善於投資理財的人士,兼顧保障和投資需求;

    5)私人企業的合夥人,意外發生保險金可暫時緩解企業資產、個人資產空窗。

    ▲終身壽險:近似“長期儲蓄”的終身壽險,保費最終都返還至消費者手裡,保費較高。

    或者,具有穩定型投資需求的人士,對於他們來說,終身壽險兼顧投資和保障,不失為好的選擇。

    不管是定期壽險還是終身壽險,都是家庭責任的體現,是愛的傳承。

    留愛不留債,生則獨善其身,亡則兼濟其家,無論你在與不在,都要盡完人生應盡的義務。這大概就是壽險“魅力”的最好詮釋。至於選擇定期壽險還是終身壽險,一定要根據自己的需求選購,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 3 # 大白讀保

    買保險一直都是件非常個性化的事情,這裡的個性化指的是個人需求的個性化。每個人的家庭環境不同,所承擔的家庭責任不同,對保險的需求也自然是不一樣的。

    終身壽險

    終身壽險,簡而言之就是隻要被保險人生存,保險合同將一直有效,直到被保險人身故,保險公司向收益人給付保險金。這裡的收益人通常是子女或伴侶,保險金也是留給家人的,相當於為家人存了一筆錢。

    終身壽險有儲蓄的功能,所以保費也相對高很多,普通家庭一般是不建議配置終身壽險的。

    總結一下,終身壽險更類似於適合長期持有的儲蓄型金融產品,適合父母為子女投保,主要實現儲蓄功能,完成資產配置與傳承。

    如果你的經濟狀況較好,有理財需求,可以選擇終身壽險,反之選擇定期壽險。

    定期壽險

    定期壽險,簡單說就是有一個確認的保險期間,通常為20年/30年/至被保險人X歲,在保險期間內被保險人身故,則保險公司向受益人給付保險金,保險合同終止,如果未出險,保險期間結束後保險合同也會終止,保費不返還。

    定期壽險的保費價格相對較低,保障槓桿較高,另外由於保障額度按保額計算,因此在購買後即可獲得高額保障。這類產品非常適用於有貸款負擔的家庭經濟支柱購買,保額可以高於借款金額,可以保證經濟支柱一旦不幸身故,家人可以用保險金償還貸款,生活不會過於困難。

    總結一下,定期壽險適合轉移房貸/債務人群的風險,提供身故風險保障及收入替代。

    如果你的經濟狀況一般,又是家裡的經濟支柱,可以配置定期壽險。

    定期壽險的選擇

    除了看價格,還要看保障責任(能不能)需求)、健康告知(能不能買上)、免責條款(能不能賠)。

    大白為大家挑選了好幾款價效比高的壽險,大家可以參考:

    1.瑞和 2020 定期壽險

    繳費年限長:可以選擇繳費到 70 週歲,保費便宜,經濟壓力小。

    健康告知寬鬆:只有 3 條健康告知,不問結節,乙肝。甲狀腺結節、乳腺結節、肺結節、大三陽的朋友可以直接投保。

    免責條款少:僅 3 條免責條款,也就是規定的 3 種情況不理賠。其他情況導致的身故或全殘都可以理賠,理賠機率更大。

    適合人群:健康情況稍差,如有甲狀腺結節、肺結節、乙肝等疾病的朋友,這款可以直接投保。

    2.定海柱 2 號

    保費便宜:價效比很高。

    免責條款少:也只有 3 條,理賠機率大。

    可選私家車交通意外保障:經常開私家車的朋友,可以考慮。

    適合人群:健康情況良好,非常追求價效比的朋友。

    3.擎天柱 5 號

    保障充足:基礎保障多樣,除身故或全殘保障外,還有特別關愛金、碎死、全殘豁免保障,還可選擇被保人豁免、交通意外的保障

    健康告知寬鬆:同樣健康告知只有 3 條,不問結節和乙肝,大部分朋友均可直接投保。(如附加投被保人豁免,健康告知會變嚴)

    加保條件寬鬆:不問既往保額,就算已有保額高,也可以直接加保。

    適合人群:在意保障充足且多樣的朋友;已有壽險保額高,還想要加保的朋友;經常熬夜、喝酒、加班,追求猝死保障的朋友。

  • 4 # 保之道

    先說個結論:不論是定期壽險還是終身壽險,都有各自的優點,所以不能說誰好誰壞。

    那麼,我們買壽險該注意什麼呢?那便是哪種更適合我們,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1、定期壽險

    用很低的保費來保障未來可能會遇到的身故風險,有用來覆蓋家庭債務風險等的作用。

    簡單來說就是,如果在保障期限內不幸身故,保險公司則會給你的家人賠付一筆保險金。

    2、終身壽險

    分為保障型終身壽險儲蓄型終身壽險;

    保障型終身壽險的功用就和定期一樣,只是價格和費率上有所不同,也是用來對沖因身故可能會遇到的家庭經濟風險。

    而儲蓄型終身壽險,除了保障身故外,還能有儲蓄增值的作用;

    增額終身壽,就是屬於儲蓄型終身壽險,因為保額可以逐年遞增,所以稱之為增額終身壽。

    那什麼情況下選定期壽險、什麼情況下選終身壽險?

    在25歲-50歲,是人們面臨經濟壓力最大的時期,有房貸、車貸、子女教育、父母養老都需要不少的經濟支出,這種情況下,如果家庭經濟壓力太大,大多數人選擇購買定期壽險保障至20年、30年或保至60週歲。

    如果經濟條件允許,想給後臺一筆大額的理賠款給後代作為資產傳承,規避遺產稅,就可以選擇購買終身壽險。

  • 5 # 大特保

    定期壽險還是終身壽險?聽聽精算師怎麼說

    對於有房貸車貸加身的家庭頂樑柱來講,肩負的是整個家庭的經濟命脈。

    如果發生不幸,對於妻兒及父母的打擊是毀滅性的。

    壽險的保障責任簡單、明確。不管是意外還是疾病,任何情況下導致的身故/全殘,都可以獲得賠償,購買壽險是對家庭負責的表現。(部分責任免除情況請參閱條款)

    在很多人看來,定期壽險、終身壽險的最大區別在於這筆錢投出去是否能夠收回來。

    購買終身壽險,不管怎麼樣,最終都會發生理賠,感覺保費沒有白交,因此購買終身壽險比較划算,可是事實真的如此嗎?

    在精算師眼裡,兩者之間的究竟區別在哪裡呢?

    今天帶大家深度分析,你究竟適合買定期壽險還是終身壽險。

    1、定價策略不同

    定期壽險跟終身壽險的區別,最直觀的闡述就是,定期壽險保你一段時間,而終身壽險保你一輩子。

    在精算師看來,由於定期壽險的保障時間是確定的,在這個保障內,被保險人身故是機率事件,因此產品的定價相對來講比較便宜。

    但是終身壽險,人固有一死,賠付的機率是100%,因此保費自然比定期的要貴很多。

    定期壽險與終身壽險的價格之間的差別都是由風險機率導致的。究竟應該怎麼選擇適合自己的?且看下文。

    2、保費測算

    以王先生為例,30歲,無吸菸史。今年剛貸款80萬買了一套房子,房貸需要還30年。

    如果王先生購買100萬定期「愛相守定期壽險」,20年繳費,保至60歲,每年保費僅需2810元。總保費:5.62W

    如果王先生購買終身壽險,100萬保額,20年繳費,保終身,年繳保費約16000元。總保費:32W

    假設王先生選擇購買定期壽險,每年餘下的1.319萬錢拿去購買收益為5%的低風險理財產品,一共買20年,然後這筆錢存至80歲,收益如何呢?

    王先生每年存13190元,年利率假設為5%,20年後本息總和為457946.93元。王先生繼續將這筆錢繼續存30年,年利率為5%,王先生80歲時總共可以拿到1979220元。

    *上述資料僅供參考,收益率以實際為準。

    *以上舉例中的保費為參考價格,具體以產品為準。

    3、投保建議

    定期壽險可以用較少的錢獲得較高的保障,適用於以下人群:

    有貸款負擔的家庭頂樑柱

    善於投資理財,省下的錢可以用來投資

    事業剛起步的年輕人,家中有老人需要贍養

    而終身壽險則適用於以下人群:

    支付能力較高

    有儲蓄需求

    有遺產規劃需求

    產品推薦:「愛相守定期壽險」

    非吸菸者保費便宜約50%

    本款產品最大的亮點在於高性價比!

    「愛相守定期壽險」定價策略精細、合理,同為標準體的情況下,非吸菸者的保費比吸菸者保費便宜50%左右,有效避免了健康人群對非健康人群的保費補貼。

    ①投保年齡寬鬆

    目前線上銷售的大多數定期壽險的投保年齡上限是50歲或55歲,「愛相守定期壽險」60週歲也可以購買。

    ②保障期限靈活

    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選擇期限長短,10年、20年、30年、保至55週歲、60週歲、65週歲,具有高度的靈活性。

  • 6 # 薦保

    具體看經濟實力吧,定期壽價格便宜點,槓桿比較高,能保障一定時間段,屬於消費型

    終身壽相對價格比較貴,但好處是保障終身,大多可返本

  • 7 # 庖丁解險

    不管是啥樣的壽險,都是死了賠,或者全殘賠。

    定期壽險,買的是一份兒責任。萬一人還年輕,出了事兒,父母老婆孩子能繼續正常生活很重要。

    終身壽險,買的是資產傳承,80歲身故,父母早就先你而去,子女也都50多了,不會因為你的故去對他們的生活造成很大影響。唯一的影響就是你活著的時候錢花不完,用保險傳承合理避稅。

    自己的條件自己知道,自己選吧。

  • 8 # Lemon廷鋒

    壽險,簡而言之保障的是身體和生命的存續與否

    再通俗一點是死了賠錢,被保障的物件是被保險人,這個被保險人可以是投保人自己,也可以是投保人的家人。

    這個保險不是給被保人用的,而是給受益人用的。

    具體哪一個好還是需要看投保需求

    定期壽險:適用於家庭成長期揹負巨大家庭責任,比如鉅額房貸,比如上有老下有小。如果在家庭沒有進入成熟期突然的故去,那麼在經濟上就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因為是保障期固定,透過大機率資料來看都是有可追尋的範圍。因而也非常便宜。槓桿比比較高。

    也分為,定額定期壽險和減額定期壽險,都是消費性的險種

    定額定期壽險:在保障期內保額恆定,初期槓桿是比較高,慢慢槓桿比會下降一點。但是總體來說槓桿比還是挺高的

    減額定期壽險:適合高負債家庭購買,負債降低,保額也是遞減。費率比較便宜。

    終身壽險:這是一個必賠的險種,為什麼?因為人終有故去的時候。

    終身壽險相比定期壽險來說,具備儲蓄功能,同樣初期槓桿比最高,然後逐步降低。

    功能性來說,主要做資產傳承,企業與家庭債務隔離,未來可能產生的遺產稅規避。

    目前市場上也有兩種:定額終身壽險,增額終身壽險

    增額終身壽初始保額不高,但是現金價值高,會固定預期利率比如3.5%,3%複利增值。可以減保取現,做教育金,養老金補充。然後資產傳承。長壽最划算

    定額終身壽:額度恆定,可以拉長繳費期降低繳費壓力。

  • 9 # 美國壽險指南

    買壽險,定期壽險和終身壽險哪個好一點?

    從一位專業人員的角度來告訴你,定期壽險,只是“保險”。

    但是終身壽險,除了是“保險”以外,更是一個“金融”工具。絕大部分人看中的,也正是其作為“金融”工具這一點。

    因此,“保險”和“金融”工具這兩者完全沒有可比性。

    如果非要把這個提問,做個最簡單的回答,那就是:終身壽險好。

    這麼回答的前提是,你不太缺錢,而且希望長期獲得保障。

    如果你預算很少,又揹著房貸或其他貸款,家裡還有老婆孩子要養,工作風險有很高,那定期壽險好。

    理由是:便宜。相對於終身壽險的保費,同等保額,差不多1/10到1/8。

    之所以回答 終身壽險好,是建立在社會發展和你的生活會更好的預期上的。

    定期壽險便宜是沒錯,但是定期壽險一旦到期後,那時候至少都10年20年過去了,你再要想購買一份定期壽險,保費將如火箭飆升。定期壽險唯一的優勢:價格便宜這一點就蕩然無存。而那個時候再去買終身壽險,因為年齡相對於現在大了很多,對於保險公司來說,風險就大了很多,那保費就要對應的大漲。

    因此,從長遠角度,提前在年輕的時候就買好終身壽險,享受年輕時身體健康對應的相對較低保費,同時等終身壽險裡的現金值有足夠的時間進行復利的積累,用來抵消年長時的年度保費,完成健康的保單財務內迴圈。

    以我們兩位編輯舉例,一位在21歲就購買了指數型終身壽險,一位在33歲購買儲蓄型終身壽險,

    前者每月付400元,保額100萬,到了60歲退休的時候,這份終身壽險保單,可以每年免稅給這位編輯提供15萬的退休金。而33歲的這位編輯,每月400元,保額只有不到50萬,付20年,到了60歲退休的時候,每年可以領到3萬多元的免稅退休金。

    這就是投保年齡的早晚,以及不同險種“金融”槓桿的力量。

  • 10 # 明亞熊羅劍

    定期壽險是保險公司精算師和高管們的保險首選,但是大眾對它瞭解不多,願意配置的也不多,兩者的區別在於認知,前者想的是“萬一賠了呢?”,後者想的是“萬一沒發生呢?”。所以好不好這件事,真的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定期壽險是保險最質樸的表現,它是一份純粹的保障,沒有其他花哨的責任,簡單的說就是“在一定的保險期間內,人不在了,保險公司賠錢給他的受益人”。

    定期壽險跟終身壽險的區別:(注,這裡的終身壽險和定期壽險都是以純粹的以死亡為給付條件的保障,不涵蓋分紅、萬能等終身壽險)

    1、保障期限不同:

    終身壽險保障時間為終身,直到被保險人去世才結束,而定期壽險一般的保障期間有10年、20年、30年、保障至60歲、至70歲不等。

    2、保障費用不同:

    越年輕,死亡率越低,保費也就越低,而越年長,死亡率就越高,保費也就越高,由於終身壽險的賠付率是100%,所以保障成本是高於定期壽險的。

    3、保障作用不同:

    定期壽險和終身壽險體現的都是“人的生命價值”的作用,不同的是,定期壽險主要是體現“人的家庭責任最重的階段”的”生命價值”,而終身壽險側重於“100%把價值傳承給下一代”。

    二、定期壽險適合那些人?

    如上述案例可見,定期壽險比較適合四類人群購買:

    2、 事業初創或剛畢業的年輕人

    3、上有老下有下的中年人

    4、大額外債在身(例如房貸、企業負債)的百萬“負”翁

    這四類人群就是要充分利用定期壽險的高槓杆作用,用最少的錢獲得最大保障,尤其是第四類人群中的企業主,還能起到企業與家庭資產隔離的作用,萬一發生風險,有指定受益人的保險理賠金無需用來償還債務及稅金,有效保證家人的生活品質不受企業經營風險的影響。

  • 11 # 劉慶濤9

    價格不一樣,定期便宜很多,到期給你的錢,最少返本,也就是自己能提前花錢,終身險一般是多了一個給下一代留錢的功能

  • 12 # 灕江茶老闆

    通常情況下,經濟不寬裕的人投保定期壽險,經濟寬裕的人投保終身壽險,是較為合理的選擇。終身壽險種類有分紅型,非分紅型,保險責任槓桿大小也因各家保險公司產品有不同,保單預定利率也不一樣。應按需選擇合適的壽險產品。

    因此合理確定購買壽險的目的十分重要,這是選擇價效比良好的壽險產品的依據。

    找到一個經驗豐富的保險規劃專家更加重要。專家級的保險規劃師不僅熟悉保險理財,同時對於資產配置涉及到的股票基金,貴金屬,銀行理財,信託,房產等投資品種有足夠的專業認識。這樣的專家可以幫助想購買保險的人儘快釐清購買保險的目的和思路,確定合理的保險產品和費用預算,讓保險在家庭個和人的資產配置中發揮應有功能和作用。

  • 13 # A君保官微

    終身壽和定壽想比保費會高些,除了擁有生命價值保障在,因為終身壽是一定會賠的,所以更多的是作為資產傳承用,給下一代留下一筆資產。

  • 14 # 王曉波頻道

    大家都明白要做好壽險保障,但是透過終身壽險還是定期壽險來實現,就比較猶豫糾結,本影片對此做個介紹,供大家參考。

    1. 以下情形選擇終身壽險。(1)計劃透過壽險來做好財富傳承:(2)擔心將來徵收遺產稅,採用壽險來解決此問題;(3)希望身故時能有一個隆重的葬禮,透過壽險將喪葬費用留給後代;(4)享有身故保障的同時,也希望將來如果未身故可以把保費拿回來,甚至還能有一定收益。

    2. 以下情形選擇定期壽險。(1)計劃透過壽險做好未來若干年的家庭保障;(2)預算有限,但又希望有充足保障;(3)認為保險就是保障,儲蓄可以透過其他方式來做。

    3. 二者相結合也是不錯的。如果投保壽險目的中,以上兩類情形都有,可以選擇同時投保終身壽險和定期壽險。一方面做好規劃期限內的保障,另一方面兼顧了終身的安排。

  • 15 # 15811214817

    這年齡段的需求不同,買壽險就不同。

    作為中年人的四大壓力,房貸車貸,子女教育,醫療和養老

    就一定要買定期壽險合理

  • 16 # 朵朵保貝

    有錢,終身壽,保本。

    預算有限,定期壽,消費。

    沒啥注意的,就是大愛之人買的。

  • 17 # 超級險微鏡

    壽險,保的標的是人的壽命。壽命終止了就理賠,否則不理賠。

    為什麼需要保壽命,準確的說不是保壽命,不是求了平安符,佛祖保佑,長命百歲。

    是保的伴隨著壽命的責任,經濟責任,成年人活著不是為了自己,為了贍養生他的人,為了養育他生的人。上有老下有小的都離不開家庭經濟責任。

    兩種壽險適合不同的人群,也有不同的功能,定期壽險,保障是一段時間,1年,20年,30年,或是60歲,或是70歲。解決這個階段內的因為壽命結束家庭責任無處彌補。保障期間內,如果不出險,則保險終止,保費保額全都沒有了。而終身壽險,保障終身,壽命總有失去的一天,所以保額遲早是要理賠的,保費要比定期貴出5到10倍,保額與保費的槓桿遠沒有定期高,終身壽險適合家庭資產的傳承和分配。例如百萬富翁,企業家,大老闆,家大業大的人,可以選終身壽險,指定好受益人的數量比例,省去百年之後兒女的爭奪糾紛。當然,家族信託基金更匹配大額家產的打理分配和傳承。工薪家庭推薦定期不要買終身,想想哪個階段,家庭經濟責任大,最需要打拼,就買哪個階段的,例如50萬保額,30歲男,30年繳費,保障到30年,一年只需要700元保費,而30歲女一年只需要350元,男的風險比女士高出2倍。如果是終身壽險,一年大約在3000多元,增加了一般家庭的負擔。

    不要惦記著最後的返還。30年內如果出險,肯定定期槓桿高,30年後,父母已過百年,子女已經成家立業,坦然面對生命即可,真拿到了50萬,想想這50萬的價值恐怕比不上30年來多繳的保費。

    錯啦,那個時候,已經沒機會算了!

    留給子女不確定價值的50萬,還不如每年定期的保費省下來的保費,多給子女做好教育,說不定改變子女的命運,人生軌跡,那50萬還算個毛啊!

  • 18 # 小土大明白

    終身壽險和定期壽險的功能不一樣,所以無法對比。

    終身壽險,用於資產傳承功能,也就是現在有很多的錢,想留給下一代,可以透過購買終身壽險,提高現金的槓桿率,同時還能保證傳承資金的安全性。

    定期壽險,用於在家庭支柱的風險期內抵禦因為死亡帶來的經濟缺失。很明顯,低價格,好槓桿,同時也是低出險率。用於30-60歲中的風險覆蓋。

  • 19 # 湘財精算

    終身壽險的保障期限為終身,以被保險人死亡/全殘為賠付條件。

    定期壽險,是在保險合同約定的期間內,如果被保險人死亡或全殘,則保險公司予以賠付;若期滿被保險人健在,則保障結束。

    終身壽險屬於儲蓄型險種,有必賠責任,保險公司的承保風險較高。所以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終身壽險比定期壽險會貴一些。

    哪類人群更加適合選購終身壽險呢?

    一般來說,如果是經濟基礎較好、保費預算多、有遺產規劃需求的家庭,買終身壽險更適合一些。

    具體原因:一是它在被保險人死亡後才賠付。二是保險金可以完全按照投保人的意願分配,不必抵消生前債務。

    從壽險的定義來看,絕大多數普通家庭裡,給經濟支柱配置一份定期壽險就是非常正確的選擇,如果兩方收入差不多,那就人手一份。

    但是保障期限到多少歲比較合適呢?有人說到退休即可,有人說不行,到時候要是債務沒還完怎麼辦?

    所以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建議題主:以退休年齡為參考,選擇保障至經濟負擔最小的時候即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丁元英給智玄大師的信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