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父母動不動對孩子發脾氣會對孩子造成哪些影響呢?會不會導致孩子以後脾氣暴躁或者出現其他問題?
6
回覆列表
  • 1 # 思培爸爸

    父母發脾氣對孩子的影響

    孩子不聽話,惹父母生氣是很正常的,甚至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為人父母絕不可能養成經常對孩子發脾氣的習慣,如果孩子從小生長在經常大吼大叫,吵吵鬧鬧,捱揍的環境,日後勢必對他的學習能力,社交行為和就業狀態有很大的傷害。

    一個人一生中最早受到到的教育來自家庭,來自父母對孩子的早期教育和影響。據調查研究,如果父母每天對孩子有吼又叫,孩子很少有不受到傷害的,如果一個月或一個星期只有一次對孩子發脾氣,傷害就會減少許多,可見大人對孩子發脾氣的頻率不能太密集,否則就會有後遺症。

    美國有一位著名的心理學家為了研究父母對人一生的影響,在全美選出50位成功人士,同時又選出50位有犯罪記錄的人,分別去信給他們,請他們談談父母對他們的影響。有兩封回信給他們印象最深。一封來自白宮一位著名人士,另一封來自監獄一位服刑的人犯。他們談的都是同一件事情:小時候媽媽給他們分蘋果。

    那位監獄的犯人寫道:

    小時候,有一天媽媽拿了幾個紅紅綠綠大小不一的蘋果。我一眼就看中中間那個又紅有大的那個蘋果,非常想要。這時,媽媽把蘋果放在桌上,問我和弟弟:你們想要哪個?我剛想說要最紅最大的那個,這時弟弟搶先說出我想說的話。媽媽聽了,瞪了他一眼,責任他說:“好孩子,要學會把好東西讓給別人,不能總想找自己。”於是我靈機一動,改口說:“媽媽,我想要那個最小的,把大的留給弟弟吧”媽媽聽了非常高興,在我臉上親了一下,並把那個又大又紅的蘋果給了我,我由於說慌得到了我想要的東西,而弟弟由於說了真話被媽媽訓斥了一頓,並失去了他想要的。

    那位白宮的著名人士是這樣寫的:

    小時候,有一天媽媽拿來了幾個大大小小,紅紅綠綠的蘋果。我和弟弟們都爭著要大的,媽媽把那個最大最紅的蘋果舉在手中,對我們說:“這個蘋果最大最紅誰都想要得到它,很好,現在讓我們來做個比賽,誰幹得好,誰就有權利得到它。

    當孩子不高興或者哭時,當孩子的答案沒有按自己意願出現時,父母要不就生氣哄叫,要不就大打出手。為什麼父母就不能像剛才那位白宮人士的媽媽一樣,先肯定,再換一種方式來解決呢?也許父母是事出有因,心情不好。既要當母親照顧好孩子,承擔家務,又要上班,經常在生活巨大的壓力下,壓得透不過氣來,脾氣容易暴躁。

    一、 父母生氣常見的原因

    心理學家認為:孩子總是希望討父母歡心,但是如果孩子覺得父母無法帶給

    他們安全感或心身受到威脅時,自然就會放棄討好父母。經常動口罵孩子的父母約有一半會對孩子施與暴力行為。父母對孩子發脾氣、責罵,主要是受到自己對孩子的觀念和想法所牽引,倒不一定是對孩子所作所為。

    1.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有的父母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總是讓孩子

    在客人面前或他人面前表演節目,唱歌、跳舞,講故事等。許多孩子常表現出不情願的態度,有時甚至是拒絕。許多家長常為此十分惱火而當眾批評,責罵孩子,

    殊不知,如此做法是不對的,首先,沒有考慮到孩子的情緒變化,願不願意去做;其次當眾責罵孩子會使他更加難堪且自信心受到打擊。

    2.大多數家長多希望自己的家長孩子是最棒的,如此期望過高,就會給孩

    子帶來無形的壓力“媽媽希望我成為最好的”“我要得第一名”若孩子達不到,加上家長的責備,更容易形成自卑,認為自己最差、最笨,做任何事情都缺乏自信心,長大後易形成膽怯、缺乏勇氣的人

    3.凡是夫妻吵架、心理承受巨大壓力,或是鄰居婆媳之間發生摩擦等。都會使母親藉此來責罵孩子,來發洩自己的情緒。例如:看事情交負面,將一些小問題擴大任何事情都往壞處想。所以父母在責罵孩子時應該好好反省一下自己,是否被情緒所左右。

    二、適當責罵孩子的方法

    以上幾種想法一旦“入侵”家長的腦海,隨之而來的便是引爆怒氣,而話一出口,受傷害的就是孩子,孩子有一些行為不妥,家長生氣是一種健康的情緒反應,也是對孩子不當行為作出的適當迴應,但必須講方法。

    1.有的家長總愛在眾人面前責罵孩子,並且覺得無所謂,其實這會傷害孩

    子的自尊心,甚至影響以後的發展。孩子若有不妥之處,沒有必要當中指責,家長可在與其獨處時指出來,並結合一些小故事引導他改正。

    2.孩子犯錯,家長應該針對當前這件事,而不要犯舊賬,將以前所做的事

    都數落出來。例如:孩子沒將玩過的玩具收好,家長應該告述他:“收拾好玩具再去吃飯。”而不要說:“你總是這樣,玩完了就不知道首飾,真壞。”這樣的語言,會弄得孩子情緒低落、失去自信心。要幫助孩子改正常犯的錯誤,應讓他反覆練習,這樣往往會有較好的結果.

    3.常看到家長責罵孩子時,自己手裡在做其他事,只顧自己說而不注意孩子的反應,有時孩子根本沒聽到父母說話,手裡還拿著玩具玩,這種責罵往往得

    不到效果,在責罵孩子時,可以將他放在高處,也可以蹲下來,或坐在高低不同的椅子上,想辦法讓孩子注視到你的眼睛,同時你也能注視到孩子。另外,家長目光應該懇切的、善意的、威嚴的,這樣孩子就能夠感受到自己的錯誤,體會到父母的在意。

    4.家長應時常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問題,如果孩子坐不住,喜歡到處看一

    看,動一動,摸一摸,而家長非要他老老實實、規規矩矩坐著,衝突自然就容易發生。父母應先做孩子的朋友,和他一同看,一同摸,一同高興,這樣就能夠贏得孩子的信任,理解他的想法,就不會再處處責罵他了。

    5.孩子經常捱罵的,會導致兩種性格的出現,一種是更加內向,膽小怕事,

    唯恐稍有閃失就會帶來皮肉之苦;另一類是越打越頑皮,他們會同學使用相同的手段,若有誰不順從自己的,就打誰。體罰孩子會帶來許多弊端,家長最好不要使用,不妨用其他方法懲罰他,如:不帶她上動物園,對他冷淡等,這些懲罰比體罰更有效。

    6.看到孩子有進步就應該及時鼓勵:“今天不錯,非常勇敢,會和阿姨主動問好了。”這件事對你有點難,但是我們試試看,你一定可以做到的。孩子聽到

    三、給父母少發脾氣的建議

    1.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對孩子感到不佳的想法出現。

    2.讓自己迅速冷靜應多以肯定的態度看待孩子。

    3.對孩子的言行應以中立和務實的態度看待孩子。

    4.重新界定孩子的行為不要預設立場。

    兒童心理學家認為,父母和孩子維持正面,和諧的關係,孩子將會有安全感依附於你,並一起享受共處的美好時光。

    戒吼400天的美國媽媽,告訴你當“淡定媽”的10個好處

    為人父母,免不了會遇到“時不運轉”、孩子和你暫時天人不合的非常時期。走投無路時,不得已只好投出一、兩張齜牙列嘴的怒吼鬼牌,以速決眼前危機。

    但最矛盾的是,當你自以為選擇了最便利的制暴武器——怒吼,卻沒想到“我是不是一個很糟糕的父母”的念頭和罪惡感,竟在火山爆發後排山倒海而來。

    如果你下定決心,不論如何都絕對不再對孩子怒吼,你的人生會有怎樣的轉機?榮獲美國《父母》雜誌2013部落格大獎年度最佳“達成目標”部落格格主橘犀牛媽,已成功的當了400多天的“戒吼媽”。她大方分享了當淡定媽的10個好處:

    1.可以安心入睡

    不再愧疚,也不用向老公抱怨自己又破功,更不用聽孩子悽訴:“你是世界上最兇最壞的媽媽!”“我最討厭媽媽!”

    2.孩子才是最重要的觀眾

    如果你只有私底下才會對孩子大吼,你會發現孩子隨時在檢視你是否言行合一。而他們的評價才是你最該在意的——在孩子面前當理性的父母,遠比“演”給陌生人看更重要。

    3.孩子也是人,他們不可能永遠都聽話

    (否則就是生病或有事不太對勁)或不犯錯,有時他們也有自己的情緒和想法。成人也會犯錯,難道我們就能心平氣和的接受別人對我們大吼大叫?

    4.不能控制孩子的行為,但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緒

    就連成人都無法忍受總是照著別人說的做,怎能奢望孩子事事都跟我們心有靈犀。當孩子不聽話時,“暫時走開”冷靜過後再用新方式溝通,會比不斷吼他“快點收玩具!”更有效率。

    5.狂吼無用

    只會讓場面失控,況且孩子也聽不清楚你在罵什麼。

    6.不再錯過重要親子時刻

    小孩該入睡了卻突然出現在你面前,打擾到你珍貴的“獨處時光”。此時若你冷靜按兵不動,可能會有意外驚喜——他來其實只是想撒嬌,跟你說“我愛你”或“猜猜我有多愛你”之類的甜蜜告白。但你若馬上怒斥一句:“還不去睡覺,在這裡幹麼!”不但沒有驚喜,家裡還會多個心碎的小孩。

    7.善用“還好”、“幸好”、“至少”,讓怒火轉彎

    忍住不罵小孩真的很難,因此不妨把這三個轉念詞當成內心OS的新口頭禪,好比:“天啊,他把整瓶牛奶都打翻了……還好不是玻璃瓶……至少他是想幫忙”“天啊,我好累,幸好再過3小時就是睡覺時間……還好不是12個小時。”

    8.多半問題不是出在小孩,而是自己

    雖然這樣想可能會讓自己不太舒服,但請捫心自問,當你瀕臨失控時,是不是因為跟老公吵架、一堆代辦事項逼得你快發瘋、公事很忙、身心疲憊,而眼前這搞不定的小孩就是壓倒你的最後一根稻草?如果是,下回快獅吼前要在心中對自己精神喊話:“○○,你是因為今天提案沒過又進度落後才覺得人生灰暗,你需要去吃大餐、做SPA,你不是真的跟孩子生氣,不需要大吼大叫。”

    9.把自己顧好可不是普通的重要

    你總是顧別人卻忘了自己,你對孩子的耳提面命:早點睡覺、多運動、多吃蔬果,也正是你所需要的(你的媽媽若逮到機會也會這樣說)。留點時間和自己的好友聊天、做自己喜歡的事,經常這樣“小寵自己”會讓你比較放鬆、心情愉快、容忍度提高,遇到突發狀況也更容易冷靜,對先生或太太說的話更好聽。

    10.“戒怒吼”不僅自救還恩澤全家

    當你不再怒吼,更會覺得“一切都在掌控之中”,因為你沒有失控。你和孩子會有更多機會可以瞭解彼此的想法。孩子也會因為不用跟你“比大聲”而情緒更穩定。

    但光是戒掉怒吼不代表就天下太平,畢竟孩子還小,還有很多要學。但肯定的是,孩子大哭大鬧的時間會愈來愈短,甚至可以完全避免。更重要的是,你會有更多餘力去感受,孩子對你滿滿的愛。

  • 2 # 南方俏

    父母經常發脾氣對孩子有很多負面的影響,會弄得孩子不知所措,總是害怕做錯事,處處小心,久了會壓抑,自卑缺乏自信及判斷能力,沒有主見,要麼孩子會把所有的情緒壓抑在心裡,到了一個臨界點是會突然的爆發出來,父母過激的情緒有時候又會使孩子變得叛逆 ,強硬。父母發脾氣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

  • 3 # 職場雙寶媽媽

    父母對孩子發脾氣,孩子長大後大多數都會像他的父母一樣,脾氣暴躁。

    現在有句話很流行——你現在對孩子的態度,就是將來孩子對你的態度。這句話說得很有道理。

    孩子小的時候,我們粗暴對待他,他沒有抵抗的能力,時久日長他會窩著一股怒火,等到將來的某一天,他有了自己的思想與見解後就不會受制於我們了。

  • 4 # Ellen媽媽育兒說

    父母發脾氣會讓孩子不自信,還有就是你整天發脾氣我已經習以為常,你說你的我做我的。父母的發脾氣並沒有改變孩子,只能給孩子帶來很多的負能量,而最基本的問題還是不能解決。父母對孩子應該鼓勵與批評相結合,還要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這樣管理孩子要比發脾氣好一百倍。而且父母常常發脾氣會導致孩子不想待在這個家裡,會把孩子推出去,孩子長大以後也不願意回家。

  • 5 # 宸媽碎碎念

    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實際上,心理學發展到現在,越來越多的心理學研究者開始關注原生家庭,關注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按照現在的心理學理論,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巨大的,甚至可以說原生家庭成就了一個人。所以如果孩子生活在一個父母無法控制自己脾氣的原生家庭裡,會成長為什麼樣的人呢?

    最有可能的就是同樣脾氣火爆!

    言傳身教。孩子會從父母的言行中習得同樣的對人對事的處理方法。

    其次是膽小,不自信!

    經常被父母打罵的孩子大多性格膽小,極度不自信。

    第三,成年以後的影響!

    孩子成年以後,自己重新組建家庭,會不自覺的把原生家庭中的印象帶到自己的新家庭中。

  • 6 # 兜媽有話說

    首先,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孩子的脾氣也會是急燥易怒型。

    第二,在父母的“高壓”下,孩子要麼是被迫順從,要麼就是逆反對抗。無論哪種,都會造就不健康的心理陰影。

    第三,孩子面對外界的壓力時,有可能壓抑自己,也有可能暴力應對。

    總之,父母發脾氣,似乎對於普通家庭來說再所難免。但為人父母是一生的功課,跟孩子一起成長,這其中也包括了父母的性情改變、修養提升以為和孩子平等溝通的心態。

  • 7 # 育兒不迷茫

    父母經常對孩子發脾氣,孩子面對的是一副醜惡的嘴臉,那麼孩子的心裡也很難充滿陽光,父母發脾氣的時候經常會說一些父母的語言,這些語言對孩子來說就是否定是不行不可以,長此以往在孩子的心裡就會形成這樣的意識,我什麼都做不好什麼都不會,在父母的眼裡我一點優點都沒有,這樣下去孩子就會變得沒有信心,不自信,缺乏安全感。

  • 8 # 滔說育兒

    父母對孩子發脾氣,會影響孩子的性格,三歲的孩子,這個年齡階段最喜歡模仿,如果父母天天對著孩子發脾氣,長時間積累下來,孩子也會產生叛逆,最嚴重的後果就是會反擊大人,最後就會產生家庭矛盾

  • 9 # 堯媽成長記

    我的回答是肯定會的!

    首先,父母發脾氣,時間長了,會造成孩子沒有安全感!

    在孩子的內心世界裡,父母是他們的安全依託,受傷了,受委屈了,父母是他們精神的後盾,但如果父母經常對孩子發脾氣,讓孩子慢慢的把這位依託變成了牴觸,孩子的安全感也就沒有了!

    其次,父母對孩子發脾氣,孩子會越來越自卑!

    孩子覺得自己一無是處,無論做什麼都覺得做不好,即便孩子們自己覺得自己已經做的很好了,但在父母面前孩子不夠好,永遠達不到父母的標準,無論怎麼做,孩子最終都得不到肯定,而是一頓劈頭蓋臉的訓斥,孩子們怎麼會自信的起來呢?

    還有就是孩子的性格也就會隨父母的性格了,長大後性格也會變的很急躁、魯莽、任性、極端!

  • 10 # 積木育兒

    父母營造的家庭關係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尤其是在孩子發展的關鍵期,影響可能會更大。下面分析一下危害在哪些方面?

    首先,如果孩子比較小,吵架的是爸爸媽媽或者比較親密的人之間,其實會給孩子造成恐慌、不安的感受,因為孩子還不能自己生活,自己依賴的父母長輩如果是脾氣常常爆發不確定的話,孩子也會有心驚膽戰的感受,在焦慮的情緒中度過,總是擔心什麼時候又會發脾氣,自然會影響到孩子的成長,長此以往,也就會影響到孩子的性格,這也就是您擔心的問題。

    第二,發脾氣吵架是一種發洩情緒、解決問題的方式。那麼在孩子日常能接觸到的環境中大人們都是這樣處理問題的,那麼孩子也會慢慢學會這種方式,當孩子在遇到問題的時候,他也會選擇發脾氣這樣不好的方式來發洩。

    綜合以上兩點,儘量不要小孩子面前發脾氣,對於孩子而言沒有好的作用。但是人的性格和處事風格很難改變,已經習慣發脾氣的大人,即便是為了孩子也不是輕易就能改變的。所以除了在發脾氣之前儘量控制,對大一點的孩子在發脾氣之後要跟孩子解釋這件事情,誰為什麼發脾氣,發脾氣是因為情緒不好,沒有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和孩子無關,不是孩子的錯,如果下次誰發脾氣,我們可以告訴這個人不要發脾氣,教孩子如何去應對這種情況,讓孩子從這件事情中獲益,學到應對的方式,這樣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對孩子的影響。

  • 11 # 晨光微曉

    經常給孩子發脾氣的父母,有可能會養成這樣的小孩:

    一、脾氣暴躁

    有人說,孩子是父母的鏡子,的確如此,孩子就如同一個影印機一樣,經常會複製父母的行為。我們作為孩子的監護人,以及第一任老師,從行為而言,他的一言一行將會給孩子帶來一種示範作用。

    孩子會認為發脾氣就是解決問題的辦法,於是他們也會變得脾氣暴躁。

    二、討好型小孩

    有的家長可能會問,我的孩子會察言觀色,這不是很好的一件事情嗎?

    要知道,這樣的孩子,因為長期暴露在父母的惡劣情緒之下,很容易形成察言觀色之後,變得軟弱,從而順從,或者是諂媚父母的一種狀態,很難成為一個有主見或者是陽剛的孩子。

    即使是女孩,有可能在表面上會形成,逆來順受,但是骨子裡又充叛逆。

    三、不肯面對型

    可能說“不肯面對”,這樣的說法,可能有些抽象,舉個例子來說,嗯,你再說一遍,責任的時候,有些人因為怕受批評,或者是怕被責怪,顧左右而言他,推諉扯皮,甚至撒謊成性。

    我們的壞脾氣很有可能就會養出這樣的孩子。因為孩子擔心會因為自己的過錯而被批評,所以乾脆不承擔責任,推諉、撒謊。

    所以做父母、做怎樣的父母,修煉自己內心,以及修煉自己的性格,都是我們作為父母需要學習和進步的。

  • 12 # 覺醒的父母

    1、孩子由於害怕而變得“順從”,可能導致以後做事沒有自己的主見,甚至變得軟弱,失去自我。

    2、經常受到驚嚇會讓孩子失去安全感,長時間處在這樣的環境下,會失去自信,性格可能會變得孤癖、封閉、不意願交際,自卑,甚至抑鬱!

    3、孩子善於模仿,如果家庭中經常出現爭吵,以後孩子的性格也會變得火爆、任性、衝動,甚至很容易和別人發生分歧,進入青春期後孩子更容易叛逆和走上犯罪的道路。

    要想印證家長教育失敗,孩子的表現往往是最有力的證明:

    1、如果您的孩子喜歡譴責別人,是因為平時您對他批評過多。

    2、如果您的孩子凡事喜歡抱怨,是因為您總是挑剔他。

    3、如果您的孩子喜歡對抗,是因為您對他有敵意和強制。

    4、如果您的孩子不夠善良,是因為您是一個缺少同情心的人。

    5、如果您的孩子膽小、羞怯,是因為他經常被嘲弄、辱罵。

    6、如果您的孩子不跟您說心裡話,是因為您總愛捉孩子的話柄,翻舊賬。

    7、如果您的孩子不辨是非,是因為您專制,沒有給孩子自主和思考的機會。

    8、如果您的孩子很自卑,是因為您對孩子總是失望,不能耐心鼓勵。

    9、如果您的孩子嫉妒、敏感、怕受傷,是因為他的家庭沒有寬容和溫暖。

    10、如果您的孩子不喜歡自己,是因為您對他缺少接納、認可和尊重。

    11、如果您的孩子不上進,不努力,是因為您對他要求過高他做不到。

    12、如果您的孩子很自私,是因為您對他太溺愛,要什麼給什麼。

    13、如果您的孩子不懂父母的苦心,是因為您沒有教會他理解別人。

    14、如果您的孩子退縮、逃避,是因為遭到了您的輕視和打擊。

    15、如果您的孩子懶惰和依賴,是因為您替孩子做的事和決定太多了。

    16、如果您的孩子撒謊、騙人,是因為您不夠寬容,喜歡懲罰孩子。

  • 13 # 4399小評菓快樂育兒

    1.孩子會因為害怕受到傷害,而選擇父母想聽到的回答,做父母想他們做的事,而變得“乖巧”、“聽話”,漸漸地會為了迎合別人,放棄自己的主見,甚至變得軟弱,失去自我。

      2.因為父母的大聲罵,或者家庭中經常出現爭吵,孩子受到驚嚇後,會沒有安全感。長此以往,會使孩子變得性格孤僻自卑、脾氣火爆、容易衝動,長久影響孩子的人際交往。

      3.孩子可能因為害怕父母罵,而選擇撒謊,找藉口,顧左右而言他,狡辯,不會主動承認錯誤和承擔責任,甚至還會慢慢疏遠父母。我想這是所有父母都不願意看到的情況吧。

      更多早教育兒資訊,請關注“小評果快樂育兒”。

  • 14 # 合肥長淮心理科洪主任

    很多家長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不經意的流露出焦躁和不耐煩的情緒,甚至禁不住對孩子發脾氣。

    常發脾氣的父母,會收穫一個什麼樣的孩子呢?

    譴責他人的孩子

    當我們總是批評孩子的缺點,孩子在和我們的相處中,慢慢學會了用這種方式對待他人。

    看不到對方的亮點,看到的都是缺點,這樣的孩子一輩子都很難找到幸福。

    懶惰和依賴的孩子

    當我們訓斥孩子懶惰,是因為我們平時對孩子包辦太多。

    該孩子做的決定,我們都幫他決定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日子,讓孩子沒有機會自主和獨立思考,時間久了,就永久地失去了思考的能力。

    退縮和逃避的孩子

    當我們苦惱孩子退縮,是因為我們太強勢,不經意地打擊或者要求太高。

    孩子內心充滿恐懼,不知道達不到父母的要求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結果......

    不懂感恩的孩子

    當我們苦惱孩子冷漠,因為我們對孩子太溺愛要什麼給什麼!

    習慣了父母應該給予的一切,而父母也從來不給孩子機會,讓孩子設身處地地換位思考。

    不自信的孩子

    當我們看到孩子不自信,是因為平時我們對孩子沒有做到,足夠的尊重接納和等待。

    我們總是在高標準要求孩子創造條件讓孩子感到自己,不行,不行,我不行......

    愛抱怨的孩子

    當我們苦惱孩子抱怨,是因為平時我們遇到問題沒有積極樂觀的態度。

    總是先去找各種各樣的理由和原因為自己開脫,而不願去深究最重要的主觀因素。

    緊閉心扉的孩子

    因為我們從來不注意傾聽孩子的感受,孩子感受不到足夠的尊重。

    我們的重點是時不時地糾正孩子,在糾正的過程中,把本屬於自己的責任推到了孩子身上。

    動輒向孩子發脾氣,難以解決任何問題。不管父母有怎樣充足的理由,這種方式也只能造成孩子心理上的傷害。那麼如何避免對孩子發脾氣?

    嘗試去了解孩子的心理

    “誰願意做壞孩子呀!”孩子們這樣想。他們感覺到自己的父母氣量太小了,從不為孩子著想,也不理解孩子的苦衷。有時他們做錯事也是迫不得已的,父母完全可以沉住氣,先聽聽他們的解釋。在這個過程中,語調逐漸舒緩,表情也變得慈祥,讓自己有一個冷靜的過程。

    不要跟孩子太較真

    許多父母情緒失控是因為他們對孩子的錯誤或叛逆行為太較真。他們會感覺自己受到攻擊,或者認為孩子的行為讓他們顏面盡失。其實孩子們對於自己所犯錯誤通常感覺到內疚,並且完全沒有敵對父母的情緒在裡面。要允許孩子出現偶爾的小錯誤。

    和孩子一起尋找解決方案

    許多父母發脾氣是因為他們抱有不切實際的期望──比如認為兩歲的孩子不應該違反父母的規定。

    不要期望孩子十全十美或者接近完美,這樣就能平復挫敗感,我們可以把孩子的失敗視為他學習的機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防止被狗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