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三國志·蜀書·馬超傳》中記載馬超的遺書:“臣門宗二百餘口,為孟德所誅略盡,惟有從弟岱,當為微宗血食之繼,深託陛下,餘無復言。”字一般都是尊稱,馬超與曹操有殺父之仇,為什麼還用尊稱?
6
回覆列表
  • 1 # 豹眼看歷史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問題,豹眼專門查閱了《三國志·蜀書·馬超傳》,記載馬超的遺書的確是稱呼曹操為孟德。

    但根據豹眼的理解,這並非是對曹操的尊稱,更像是貶低,但比曹賊好一些。

    古人取名字及稱呼,的確很複雜、很講究,不同於今天。

    無論男女,古人出生後都會取一個名。男子二十歲稱為弱冠,戴上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女子十五歲行及笄禮,表示成年,可以嫁人。之後,就不便直呼其名。

    因此,需要在本名之外另取與本名涵義相關的別名,稱之為字,以表其德行。彼此之間不再稱呼其名,而只稱呼其字,一般也是長輩對後輩或平輩之間對其稱呼。

    古人的名與字,往往取自古書古典,其意相同或相輔。如,曹操字孟德,《荀子》有“夫是之謂德操”之句,操與德是相輔相成的。

    古人還習慣在名與字之前,加上伯(孟)、仲、叔、季等以表兄弟長幼,用來表示在家族中的行輩,如孟德的孟,就表示是家中的老大。字往往是名的解釋和補充,是和名相表裡的,因此也稱作表字。

    《禮記·檀弓上》說:“幼名、冠字,周道也。”就是說,小時候稱呼名,弱冠後稱呼字,這是周朝一般的稱謂方式。

    古人自謙一般是稱自己的名,如曹操、劉備上表時一般說臣操、臣備如何,以示對皇帝陛下的尊敬。

    但馬超對曹操稱呼孟德,是不合適的。

    馬超(176--222年)在年齡上,比曹操(155--220年)小很多,差了二十幾歲。而且曹操與馬超之父馬騰同朝為官,而且地位很高,對馬超來說,曹操就是長輩。

    後輩對長輩,既不能呼名,也不能稱字,這是一般的規矩。就是今天也是如此,否則就是沒有禮貌。

    古人更加講究這個,晚輩對長輩直呼其名、字,不僅是不尊重,而且顯得極沒教養。

    作為世家大族的馬超,不管多麼不仁不義,但起碼的禮儀應該是懂的。

    出現這個問題,可能有幾方面的原因:

    第一,曹操被劉備稱作漢賊,又是最大的仇敵。馬超臨死,請求劉備關照其弟馬岱,不方便稱呼曹操為曹公,丞相、魏王,直呼曹操似乎太顯得沒有教養,退而取其次,稱呼孟德。雖然也不尊重,有貶低的意思,但還說得過去。

    這是最可能的結果。

    第二,考慮到馬超與曹操有殺父之仇,又是劉備的仇敵,也可能馬超直呼其名或者漢賊。但由於蜀漢史官空缺,史料缺失,陳壽在記載馬超這一上書時,為了尊重曹操,做了修改。

    但這個可能性較小,作為嚴謹的史學家,陳壽不太會做這樣的事,否則其修撰的史書就不是信史了。這一點上,陳壽沒必要替馬超隱瞞,也不會就此為曹操隱諱。

    第三,馬超臨死,或許認識到馬騰被殺、被夷滅三族,責任並不完全在曹操。一直把曹操看做漢賊,視劉備為仁德之人,結果劉備跟曹操一樣,都成了漢賊。本指望依附劉備成就大業,替父報仇,卻始終不能如願,最終鬱悶而死。

    對曹操的稱謂,看出馬超對劉備的失望,也看出馬超對曹操已經沒有了原來那麼大的仇恨,給與曹操適度的尊重。

    因此,在豹眼看來,字是長輩對後輩及平輩之間的尊稱,但後輩稱呼其字,就是貶低之意,而非尊敬。由於有求於劉備,不便對曹操稱謂太過尊敬,因而直呼曹操為孟德,也就在情理之中。

    縱觀漢末三國,有幾人有資格稱呼曹操為孟德,又有幾人稱呼過曹操為孟德?

    馬超是沒有資格如此稱呼曹操的,但也是迫於無奈。寄人籬下,有求於人,不得已而為之。“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是也。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值得仔細品味,題主提出這個問題,的確是上心了。

  • 2 # 寄暇學宮

    落魄的孔乙己在面對別人的調侃時,為自己爭辯道:“竊書不能算偷……竊書!”

    孔乙己為什麼要計較“竊”和“偷”這兩個字眼兒?因為這有關於關乎他讀書人的身份。不同的身份用的字是不一樣的。

    不僅僅是在古代,即便是在我們現在這個時候,根據身份、場合的不同,使用的詞彙也會有所不同。

    一般來說官方的文書之上,都是直接直書其名。

    劉備在晉升漢中王之時,馬超等人給漢獻帝所上的表文中是:

    ……董卓首難,蕩覆京畿,曹操階禍,竊執天衡;皇后太子,鴆殺見害,剝亂天下,殘毀民物。……

    劉備自己給漢獻帝所上的表文中是:

    ……惟獨曹操,久未梟除,侵擅國權,恣心極亂。臣昔與車騎將軍董承圖謀討操,機事不密,承見陷害,臣播越失據,忠義不果。遂得使窮兇極逆,主後戮殺,皇子鴆害。……

    雖然都是在歷數曹操的罪過,但是依然還是直書其名而已。

    直到曹丕做了皇帝,群臣上書劉備的時候,還是用這種格式:

    曹丕篡弒,湮滅漢室,竊據神器,劫迫忠良,酷烈無道。人鬼忿毒,鹹思劉氏。……

    這都是屬於正式的文書,那麼不太正式的文書中是怎樣的呢?

    陳琳的《為袁紹檄豫州文》已經言辭很犀利了,但是文中依然還是直書其名而已,也沒有出現“曹賊”的字樣。

    可以這麼說,陳琳的文中如果出現了“曹賊”的字樣,那麼陳琳的名氣就是買來的了。直接寫“曹賊”,直接就降低了陳琳的身價。

    馬超何許人也?馬超可是伏波將軍馬援的後人。即便從其父馬騰開始算,馬超也是世家子弟!

    馬超在當時的地位之高,從給漢獻帝的表文就可以看出。馬超可是排在了第一位上!

    既然馬超自重身份,不會出現“曹賊”的字樣,那麼直接直書曹操的名字就是了,怎麼又會寫成“孟德”呢?

    前面引用的那些表文,都是直書曹操其名。馬超臨終之時卻又寫成了“孟德”,這又是為什麼呢?

    關於這點兒大致上有這麼幾個原因:

    二、馬超在寫這封書信的時候,只是為了把馬岱託付給劉備。

    對自己擁有滅族之仇的曹操,此時已經死去多年了;馬超自己也將不久於人世了。隨著仇人的逝去,一切血海深仇也就化為了無影,此時的馬超心中只有馬岱放心不下。此時的馬超純粹只是在託付馬岱,寥寥數言盡顯馬超的兄弟之情!

    三、劉備既然寫做曹操,馬超怎麼能寫“曹賊”?

    劉備在當上皇帝之後,冊封馬超時的詔書寫道:

    ……曹操父子,世載其罪,朕用慘怛,疢如疾首。……

    四、馬超當時的處境可能很微妙。

    當初上表給漢獻帝擁立劉備為漢中王時,馬超的名字可是排在第一位的。這個排名絕對是分先後的。

    而到了群臣勸劉備做皇帝的時候,群臣的上表中卻沒有了馬超的名字。這時候的馬超出現了什麼狀況?

    即使當時馬超已經病重,也不影響把馬超的名字寫進去。

    群臣上表聲討了“曹丕篡弒,湮滅漢室,竊據神器”之後,劉備自己也緊跟著做了皇帝。

    馬超是在劉備做了皇帝的第二年死的,臨時之前卻稱呼曹操為“曹賊”,這會讓劉備怎麼想?

    馬超在臨終的書信中,是不會出現“曹賊”字樣的。這也符合馬超當時的身份和處境!

    【我喜歡以連續的眼光看待歷史上的節點。】

  • 3 # 石頭說歷史

    我認為馬超的這封遺書不是原文,而是被陳壽進行了修改。

    “曹賊”這個叫法因《三國演義》而被人熟知,但在《三國志》中(包括裴注),通篇沒有出現曹賊二字。道理很簡單,如果陳壽膽敢在寫史的時候用曹賊稱呼曹操,那麼陳壽的小命肯定就沒有了。

    所以陳壽在下筆時對曹操進行了適當的迴護,以突出其正面形象。他在《三國志》中,一般用“太祖”、“武帝”、“曹公”來代稱曹操,亦或直呼其名。下筆最恨的則是用“國賊”來相稱。裴松之注引《雲別傳》中寫道“國賊是曹操,非孫權也,且先滅魏則吳自服。”

    那麼這就引出一個問題,就是陳壽、裴松之在編寫史書的時候,肯定對一些史料進行了修改,尤其是對於曹操的稱謂,而馬超的那封遺書很可能就在其中。

    馬超在遺書這樣寫道“臣門宗二百餘口,為孟德所誅略盡,惟有從弟岱,當為微宗血食之繼,深託陛下,餘無復言。”顯然,曹操殺了馬超家族二百餘口,如此深仇大恨,馬超於情用表字來稱呼曹操是很不合適的。再者,馬超作為蜀漢大將,於理也不該這樣稱呼曹操。不用國賊,至少也應該是直呼其名。

    比如劉備進位漢中王時,馬超等群臣在上表中說“董卓首難,蕩覆京畿,曹操階禍,竊執天衡。”劉備稱帝冊封馬超時說“曹操父子,世載其罪”。可見在蜀漢正式文書中,都是直呼曹操姓名的。

    所以我認為,《三國志》中馬超的這封遺書不是原文,而是被陳壽進行了修改,將曹操或者國賊改成了孟德。

    另外,用表字相稱不一定就是尊稱。據《山陽公載記》中記載,馬超歸降劉備後一度狂妄,在公開場合直呼劉備表字玄德“常呼備字”,引得關羽、張飛非常不滿,關羽甚至直意要殺掉馬超,被劉備勸阻。第二天大會時,關羽張飛站在劉備身後,對馬超怒目而視。馬超這才意識到自己的行為甚為不妥,於是“後乃尊事備。”

    當然這個故事是虛構的,情節經不起推敲,被裴松之所批駁。不過其中也透露出,以馬超的身份用玄德稱呼劉備是不合適的,帶有狂妄之意。所以,稱呼表字不一定就是尊稱,這也要結合雙方的身份和地位具體來看。以馬超和曹操來說,馬超是小輩,自然不能用孟德稱呼曹操,這多少也帶有貶義。

  • 4 # 如煙入幻

    我們先了解一下古人的名和字。古人的名就是最基本的稱呼,比如曹操,劉備,關羽,張飛。但是名在同輩之間同僚之中一般是不互相稱呼的,其原因第一是這樣稱呼別人是對別人的不尊重,如果說同僚和同輩之間互相叫了名字那麼下一步就是拳腳相向了。第二點就是不夠近乎,同僚或者朋友之間一般都是稱呼字,來顯示關係近或者對對方的好感。像現在電視劇當中曹操直接喊荀彧的可能性也不大,即使是上級,為了表示親近也是儘量稱呼對方的字的。

    再看馬超初見張飛的時候是怎麼說的,“吾家屢世公候,豈能認識你這山野匹夫?”。就是說馬超這個人還是很自重身份的。他對他的身世看的很重,如果在遺書中稱呼曹操為曹賊的話,就和潑婦罵街差不多了,以馬超的身份他不會做出這種舉動的。

  • 5 # 史味人生

    《新·三國演義》中馬超面對曹操的素質四連“曹賊、奸賊、惡賊、逆賊”現在成為網上一個梗,在2020年的春天著實又被各種玩,火了一把。

    馬超遺書

    陳壽著《三國志·蜀書·關張馬黃趙傳》一篇中馬超在臨死之時,託弟馬岱給劉備的時候寫道:

    臣門宗二百餘口,為孟德所誅略盡,惟有從弟岱,當為微宗血食之繼,深託陛下,餘無復言。

    這短短的幾句話可以說是“馬超遺書”,似乎和網友印象中馬超直呼曹操為“曹賊、奸賊、惡賊、逆賊”的耿直漢子大相徑庭。

    《三國演義》畢竟是小說,不是正史,而《新三國》在原著基礎“曹賊”的基礎上,增添了馬超的素質四連,這個做法很“羅貫中”。

    《三國演義》是站在蜀漢的立場上所著的小說,所以在書中劉備數次以“曹賊”稱呼曹操,作為蜀漢大將馬超自然是隨主而罵了。

    正史中並無明確曹賊的稱呼

    正史中卻沒有“曹賊”的叫法,畢竟三國群雄逐鹿中原,正史是要儘可能的還原真相,是站在客觀的角度,來記錄三國爭霸的。也只有在《出師表》這樣強烈的對立方才會有“討賊興復之效”的話語出現。

    正如當年蒯通(徹)教唆韓信自立,和漢王項王三分天下,韓信死後,劉邦抓他詢問此舉何意,他說的一番話一樣:

    狗各吠非其主。當彼時,臣獨知齊王韓信,非知陛下也。且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高材者先得。天下匈匈,爭欲為陛下所為,顧力不能,可殫誅邪。

    “天下匈匈,爭欲為陛下所為”意思就是天下這麼多霸主,都是為了達到陛下(劉邦)您一統天下這樣的霸願,何錯之有?

    劉備私底下為了出師有名,喊出“曹賊”尚且可以理解,你馬超如在遺書中喊出“曹賊”,暗指曹操篡漢,那麼劉備自立為王之後,又何嘗不是“劉賊”呢?

    這讓劉備情何以堪,又何以託弟於劉備呢?

    更何況,古代同輩之間互相稱呼是以“字”相稱,只有自己稱呼自己才用名字,曹操稱劉備為“玄德”,而曹操自己則稱自己“操”,操如何如何,這都是很正規的社交禮儀,周朝所傳下來的禮法。

    而馬超的輩分,是曹操的小輩,他父親馬騰才是曹操同輩,即使稱呼“孟德”也已經不合禮法了。只不過在向劉備託弟的時候,以“曹公”相稱似有不妥,故以“孟德”相稱 ,也是合情合理的。

    至於《新三國》中馬超的“曹賊、奸賊、惡賊、逆賊”的素質四連看個笑就行了,不可當真。

  • 6 # 2許雲輝

    西域雄獅馬超臨終前上疏劉備關照從弟馬岱,因為“臣門宗二百餘口,為(曹)孟德所誅略盡”,僅餘馬岱繼承血脈。在遺書中,馬超為何稱將馬氏二百餘口趕盡殺絕的曹操為孟德?

    首先,馬超並非一介武夫,而是“兼資文武,雄烈過人,一世之傑。”作為馬家軍少帥,他苦心經營父親打下的西涼基業。曹操擔任丞相時,表奏馬超為徐州刺史,又改封諫議大夫,“詔拜為偏將軍”,封都亭侯。可見,馬超雖是地方軍閥,但依然是朝廷命官且有正式爵位,並非草寇。他投奔劉備後,被封平西將軍。因為其特殊身份,故在一百二十餘蜀漢官員聯名上疏《立漢中王上表漢帝》的勸進表中,馬超排名第一:“平西將軍都亭侯臣馬超……”劉備稱王后,“拜超為左將軍,假節。”故,身為蜀漢高層軍政官員,如果破口大罵曹操為曹賊,未免大失風度。

    其次,禮義廉恥禮為先。古人舉行冠禮時,必須由父親或上輩加表字。故古人自稱稱名以示自謙,稱人稱字以示尊重。如諸葛亮字孔明,他自稱“亮”,“孔明”是別人對他的尊稱。古人兄弟排行為伯(孟)仲叔季,伯與孟均為長子,但區別很大:“伯”為正妻生之嫡長子,“孟”是妾生之庶長子。孔子的長兄孔孟皮,正因是庶出而不能繼承貴族門第,而由孔老二繼承。所以可以推斷,馬超馬孟起與曹操曹孟德亦為庶出。

    所以,馬超縱與孟操有不共戴天的血海深仇,但出於身份地位的原因和遵循古人“稱人稱字”的社交原則與禮儀,更因為這是文字上疏,不可能留下汙點,馬超縱然再不情願,也只能稱曹操的字:“孟德”。

  • 7 # 也無風雨也無晴9014

    馬超是東漢名將馬援之後,是名門望族,人家是官了好幾代,自小也是很有教養滴,輕易也不會爆粗口,實是曹操送其父兄去侍奉先帝,氣極所至。當歲月流逝,人之將死,名利看淡,買了機票,馬上要西天旅行,去黃泉那個地方見家人,才知道死亡才是永恆,一切人都得有死那一天,原來自己是可以與家人團聚滴,自然把原先因家人的死對曹操的恨也多少減輕了,也能比較公正的看待曹操。

    咱們再來公正的審視一下曹操的漢賊之名是否名不符實,小曹同志迎接領導前,獻帝是什麼情況。每個“公司”運轉都得有人支援,有稅收,有國土,有軍隊。軍閥割據混戰,百姓流離失所,獻帝成了過季的裘皮大衣,沒人理了,誰都不給領導面子,掙了錢都自己揣著;財務赤字,更養不起保安;大臣們都找第二職業,自己想辦法養活自己,真正體驗到了底層人民的水深火熱;這把獻帝餓的呀,都吃野菜減肥了,好在小曹同志來迎接獻帝,供吃,供住,供美女,獻帝能不樂嗎?但是,獻帝也得為曹哥拿來的向下屬單位討債單子上簽字,久了軍閥們發現自己落進一局,總有人拿著欠條來收錢,不給吧,人家還名正言順;給吧,這公司是自己辛辛苦苦佔來的,讓曹操一黑黑到解放前,真不甘心。而且這討債公司還越做越紅火,一時真是忌妒恨,於是組織起來共討,結果被這討債公司一個個都收拾了,再不敢有非分想法。好吧,既然打不過,我也不能讓你閒著,我也得痛快痛快嘴,於是曹賊之名響遍九州。但是後來人們發現賊是遍地都是,有大耳賊、有三姓家賊、有袁賊、有紅髮吳賊……都品行“兼優”,有過之而無不及,當初未成立討債公司只是有的因智商不及,有的因實力不及,單單把這光榮稱號送給曹操有點便宜曹操了。而曹操坐牢這名字也是因為有個貪婪“孝順”滴兒子,不想做討債公司老總,非要做沒了股權的總公司董事長。

    時間流逝,馬超想明白了:一、人家曹操是開討債公司,但人家並沒有竊取破產的劉氏總公司一點家當,即討來點資本,那也是人家拼命打拼回來的,人家始終承認是劉家的,自己只是一經理,這個漢賊送得有點名不符實。

    二、當初馬媵反曹有點被人坑,你不反人家,人家也沒追你到甘肅屠宰你全家,你當你的土豪,人家開人家的公司,你天水老要犯人井水,捱了刀,還能怪人家刀快?所以,慢慢的還了曹操一個孟德,是不是很不容易?

  • 8 # 潯陽鹹魚

    對於這個問題,很多人可能存在一個誤解:認為目前流傳的史書記載的內容仍然是歷史檔案原文。卻不知道史書在千百年來流傳中有傳抄錯誤,後人篡改等情況發生。

    曹操祭祀橋玄文的差異

    我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同樣是“曹操對忘年交橋玄的祭奠文”中,在《三國志》裴松之注引《褒賞令》中,和范曄《後漢書》的《橋玄傳》中,這兩篇文章是有文字差異的。

    【《三國志》裴注內容】

    【《後漢書·橋玄傳》中的內容,紅色註文都顯示了兩文中的差異。】

    請大家注意圖中,裴注寫的是“吾以幼年”,《後漢書》則是寫成“(曹)操以幼年”。

    合理推測:因為此文為曹操所寫,所以裴注的“吾以幼年”最合理。

    而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不外是:1,范曄修改,2,後人傳抄修改,這兩種情況。

    回到正題

    同樣地,馬超遺書版本只有《三國志·馬超傳》中這一份版本,又沒有其他版本用來比對,這“孟德”二字是不是陳壽照著馬超遺書抄錄下來的,或是有沒有後人篡改?——都是未知數!

    其次,以蜀漢傳記記載中,蜀漢政權對曹操向來持否定態度。

    例如劉備在稱漢中王和稱帝時作文昭告天下時,文中對曹操都是直呼其名,包括曹丕,是絕不可稱其表字的。

    劉備稱漢中王表文:惟獨曹操,久未梟除,侵擅國權,恣心極亂……劉備稱帝表文:今曹操阻兵安忍,戮殺主後,滔天泯夏,罔顧天顯。操子丕,載其凶逆,竊居神器。

    《三國志·彭羕傳》中還提到,馬超“羈旅歸國,常懷危懼”(以客將歸附劉備集團,常常心懷危機恐懼感),為此,馬超不惜出賣好友彭羕。所以馬超絕對不會在遺書中輕率犯下官方大忌。

    最後,本文結論是:《馬超傳》中留存的馬超遺書中稱曹操為孟德,應該是後人抄錄時篡改使然。

  • 9 # 使用者58443600208

    因為古人都非常有文化,馬超是正兒八經的貴族世家。髒話也就清朝民國今朝開始發展的,尤其是搞了什麼白話文之後。髒話發展至5千年巔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詹姆斯承諾給邁阿密帶來六座總冠軍然而拿了兩個亞軍被馬刺吊打後叛逃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