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若兮Rosy
-
2 # 愛讀書的媽媽轅鳶
看你的描述挺像幼兒急疹的。一般都發生在1-3歲,不代表四歲不能發生,凡事都有例外的,而一般情況下幼兒急疹的確是得過一次就會終生免疫的。
-
3 # 吳明鳳35028109
類皰疹病毒6、7型感染是引起幼兒急疹的病因。冬季發病率高,有傳染性,患病後終生免疫。潛伏期1~2周,突然高熱,39℃~40℃,但一般狀態好。發熱2~5天后,體溫突然降到正常,出現直徑為1~5毫米玫瑰色斑丘疹,部分丘疹相互融合成較大的紅色斑片,似風疹或麻疹。主要發生在胸、腹、背部,四肢也可以出現,疹出齊後1~2天消退,不留色素斑,無併發症。
在發病早期也可有發熱、流淚、輕微流涕、咳嗽等症狀,的確一時與感冒難以區別,但本病的特點是:常見於6~18個月的嬰幼兒,6個月以內及2歲以上小兒很少見。其次,本病發病急,常常驟起高熱。另外,患兒頸部、枕部、及耳後淋巴結多有輕度腫大,但無壓痛。部分嬰兒可出現一時性的前囟膨隆。如果醫生讓做一個血化驗檢查,可發現外周血白細胞計數減少,而淋巴細胞分類計數增高,這提示幼兒急疹也是由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當然,待到體溫驟降後,軀幹、頸、四肢及耳後出現淡紅色散在性的斑丘疹,而且其周圍有淺色暈,皮疹消退後不留色素與脫屑,診斷為幼兒急疹更是確鑿無疑了。
幼兒急疹是自限性疾病,預後良好。但因患兒高熱明顯,且煩躁。所以護理是非常重要的。寶寶要多休息, 多喝水, 被子不能蓋得太厚太多,這樣不利於散熱; 體溫超過38.5度時,要口服退熱藥。可用溫水為孩子擦身,積極物理降溫,防止熱性驚厥。患兒易煩躁,希望一直依偎在媽媽懷裡,可能是疾病導致寶寶的心理需要。所以請媽媽們儘量滿足 寶寶的心理需要,也有利於親子關係。
-
4 # 向日葵之語
感染髮病多在2歲以內,尤以1歲以內最多。幼兒急疹的症狀有以下幾點:
1.發熱
潛伏期1~2周,平均10天。多無前驅症狀而突然發生高熱,體溫39℃~40℃以上,高熱初期可伴驚厥。患兒除了有食慾缺乏外,一般精神狀態無明顯改變,但亦有少數患兒有噁心、嘔吐、咳嗽、鼓膜炎症、口周腫脹及血尿、極少數出現嗜睡、驚厥等,咽部和扁桃體輕度充血和頭頸部、枕部淋巴結輕度腫大,表現為高熱與輕度的症狀及體徵不相稱。
2.出疹
發熱3~5天后,熱度突然下降,在24小時內體溫降至正常,熱退同時或稍後出疹,皮疹為紅色斑丘疹,散在,直徑2~5毫米不等,壓之褪色,很少融合。皮疹通常先發生於面頸部及軀幹,以後漸漸蔓延到四肢近端。持續1~2天后皮疹消退,疹退後不留任何痕跡,沒有脫屑和色素沉著。部分患兒早期顎垂可出現紅斑,皮疹無需特殊處理,可自行消退。
3.其他症狀
包括眼瞼水腫、前囟隆起、流涕、腹瀉、食慾減退等。部分患兒頸部淋巴結腫大。
-
5 # 育兒專家wendy
幼兒急疹的發病原因主要是人類皰疹病毒6型感染以及寶寶免疫力低下所導致,具體為:
1、人類皰疹病毒6型感染。
幼兒急疹病原體為人類皰疹病毒6型。胎兒可以透過胎盤從母體得到抗體,幼兒急疹多見於6-18個月的寶寶,3歲後少見,春、秋雨季發病較多,沒有男女性別的差異。
2、寶寶抵抗力低下。
1歲以內的寶寶發育不完全,抵抗疾病的能力差。特別是6個月後的寶寶,來自於母體的抗體等抗感染物質以及鐵等營養物質水平慢慢下降,而寶寶自身合成抗體的能力還不完善。所以,寶寶抵抗感染性疾病的能力逐漸下降,容易患各種感染性疾病,尤其常見的是感冒、發燒。
幼兒急疹的五個症狀
幼兒急疹症狀幼兒急疹有兩個階段,在5-15天的潛伏期後,首先出現如下症狀:
1、體溫突然達到39℃-40℃,而且會持續發燒三四天,但孩子的精神、食慾狀況比較好。
2、用退燒藥後燒退,藥效一過又開始發燒。
3、高燒時,多數會腹瀉,大便糖稀,而很少流鼻涕、咳嗽,或症狀輕微。
4、有時出現高熱驚厥,有些孩子還會出現咳嗽、頸部淋巴結腫脹、耳痛等症狀。
5、血常規檢查顯示白細胞降低、淋巴細胞明顯升高。
幼兒急疹常用治療方法
1、用藥治療
幼兒急疹主要是風熱、熱毒內爭所致。目前醫院多使用美林混懸液,它是一種液體,比較適合於1-2歲以下的小兒服用。此外,還可適當地服用雙黃連口服液、銀翹解毒顆粒、小兒清熱解毒口服液等中成藥。
2、推拿療法
在使用中藥治療的同時,可以對患兒使用推拿療法,對治療各種幼兒急疹也有一定療效,而且無痛苦、無副作用,很容易讓孩子接受。爸媽可以推下天柱骨(即頸椎,手法是從上往下推),揉風池穴、太陽穴,推三關、六腑。一般需要做2-3分鐘,一個穴位推拿3-5分鐘。由於患兒面板稚嫩,容易受傷,所以推拿的時候需要一定的介質,如果患兒發燒,用白水、薄荷水或滑石粉就可以了。
-
6 # 天津桐竹麻麻
幼兒急疹
一般會連續發熱三四天,等發熱退後才會出皮疹
。但許多家長往往在孩子發燒的幾天裡,帶著孩子天天跑醫院,這樣是不可取的。如果已經明確診斷,只要按照醫囑在家護理,三四天後孩子就會慢慢好起來。幼兒急疹起病急驟,常常是剛才還好好的,一會兒就燒起來了,尤其是小兒睡前一切正常,夜間突然發熱,而且高熱不退,許多家長很擔心。發熱時孩子身上不出皮疹,發熱退後才出皮疹。也就是說,小兒持續發熱3~4天后,體溫退了,身上會看到一些皮疹出現,其皮疹呈淡紅色、針尖大小,最先見於軀幹,然後延及全身,軀幹最多,顏面、頸部也可見到,1~2天即可消退,退後面板上不留斑痕,家長不用擔心。幼兒急疹是一種較輕的傳染性疾病
,傳染性較弱,一人一生只得一次,成年人不得,甚至1歲以上的小兒也不會得,它只發生在半歲左右的嬰兒身上。得了幼兒急疹,應該先到醫院明確診斷,並遵醫囑,按時給小兒服藥,在病情無大變化的情況下,不必因發熱不退而天天跑醫院。應注意多給孩子飲水,要飲熱水,或熱米湯,讓孩子出汗。只有出汗,體溫才能退。小兒急疹的主要症狀就是剛開始的時候發熱,甚至高燒
39度,40度,還伴有腹瀉等症狀,大概三四天,燒退以後就會出現玫紅色
的小疹子
,這就是小兒急疹。寶寶急疹,就是人們常說的“燒疹子”,是由病毒感染
引起的,透過呼吸道傳染,常常在託兒所
內傳播,冬春季節最常見。發病年齡一般為生後6個月到兩歲。寶寶急疹的特點是“燒退疹出”。患兒突然高燒,體溫可升至39--41度。患兒雖有高燒,但精神很好,有的可有輕微咳嗽、嘔吐、腹瀉等症狀。高燒一般持續 3--5天,體溫便突然下降,在體溫下降時出現皮疹,即熱退疹出或疹出熱退。疹子
的特點是全身散在小紅斑點,軀幹較多,面部、肘膝以下較少。皮疹在24小時以內出齊,經過1--2天就可以完全消退。疹退後不留痕跡。出疹子的同時伴有脖子、耳後、枕後的淋巴結腫大
,但無壓痛,熱退後持續數週逐漸消退。幼兒急疹在皮疹出現以前,診斷較為困難,容易被誤診為呼吸道感染
,給予消炎
、退燒、止咳等治療。家長不必擔心,不會耽誤患兒的病情,因為幼兒急疹一般很少有併發症,是一種急性而預後良好
的出疹性傳染病
,患病後不需要特殊治療。家長了解了幼兒急疹的特點後,就會覺得幼兒急疹並不可怕,當6個月至2歲的小兒有不明原因的高熱時,要想到有幼兒急疹的可能性。不必因高熱不退而頻繁的去醫院,避免交叉感染上其它疾病。要注意讓患兒多喝水,吃易消化的流食
,高熱時及時服用退燒藥
,以防發生驚厥
。當疹子
出來後,病也就算好了。(一般在這個年齡段,只要寶寶突然發燒兩天的,都可以懷疑寶寶得了小兒急疹。寶寶發燒
不用急,先物理降溫
,用冷毛巾給小傢伙降溫。一般出汗後,就容易溫度降了。如果溫度回覆正常體溫
後出紅點點,就一定是小兒急疹了。這時媽媽們就不用擔心了。因為這種病是一出疹,病就是快好的了。)小兒急疹:也叫嬰兒玫瑰疹
,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種小兒急性傳染以突起發熱病。臨床上,熱退出疹為特點。本病古稱“奶麻
”、“假麻”,其病因是由於外感風熱
時邪
,鬱於肌膚,與氣血搏結所致。流行病學特點:幼兒急疹
是由病毒引起的,屬哪種病毒,尚未分離出來,本病多為散發,患者以6一18個月幼兒較多,6個月以內和2歲以上幼兒少見,一年四季均有發生,以冬、春、秋季多發。病後可獲較鞏固的免疫,再次發病者少見。由某種病毒引起的急性出疹性傳染病。這種病毒尚未分離成功。可能經空氣飛沫傳播 。一般發生在2歲以內嬰幼兒,以6個月至1歲的嬰兒多見。冬、春季發病較多。潛伏期1~2周。起病急,體溫迅速上升至39~40℃以上,伴有煩躁、咳嗽、嘔吐、腹瀉及咽紅,在高熱時可出現驚厥;發熱3~4天后,在降溫或退熱後出現皮疹 ,呈充血性斑疹
或斑丘疹,為該病的特徵;頸部及枕後淋巴結輕度腫大;末梢血
淋巴細胞
明顯增高,可達70%~90%。根據典型臨床表現即可診斷。主要採取對症治療,高熱時可用物理降溫及退熱藥,煩躁及驚厥時可用鎮靜藥。症狀習慣區別:連續三天發急燒,高熱可致39到40攝氏度。一般在三天後退燒,並有皮疹
析出。病兒可獲終身免疫。如果為6個月後小兒第一次突然發熱,並且無流鼻涕
,咳嗽,腹瀉等症狀,小兒精神,飲食狀況尚好,則大部分可以判斷為小兒急疹。確診可以做病毒培養,檢測HHV-6病毒。有些無經驗或者訓練不佳的醫生看到嬰兒咽喉發紅,可能會誤診為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扁桃體
發炎等,其實咽喉發紅是很多病毒感染的特徵,並不能作為確診感冒等疾病的依據。該病為傳染病:1988年日本學者首次報告從患兒淋巴細胞
中分離到人皰疹病毒6型
,並證實其病原體。人皰疹病毒6型(human herpes virus,HHV-6)為1986年新發現的第六種人皰疹病毒。研究提示皰疹病毒
6型在人群中傳播廣泛,尤其在嬰幼兒
中,除了引起幼兒急疹外,尚可引起無皮疹的發熱以及肺炎
、腦膜炎
、腦炎肝炎等疾病。現已知HHV-6有兩個亞型HHV-6A及HHV-6B,兩者的核苷酸序列相似,但在病毒複製流行病學和抗原組成等方面都有差異。研究表明皰疹病毒7型同樣可以引起幼兒急疹病。HHV-6與HHV-7病毒極易從患者唾液和血液中檢出,且發現在健康人群中的血液中也可長期存在。 -
7 # 小兒好養
幼兒急疹的症狀表現:
幼兒急疹來得幾乎毫無徵兆。病毒感染後有8~15天的潛伏期,這期間不會有任何症狀。
前期主要表現為體溫驟然升高,出現39~41℃的高熱,其餘伴隨症狀大都與發熱有關,比如精神差、胃納差等,偶爾會伴隨咳嗽、腹瀉等症狀。
查白細胞也不高,嗓子有點紅,常在耳朵後面或枕骨後兩側可摸到黃豆大的淋巴結,但無觸痛感。
“熱退疹出”是幼兒急疹的主要特點。
患兒在持續高熱3~5天后,體溫迅速消退,孩子的精神和胃口也會隨之逐漸恢復,但與此同時(體溫消退後10~20小時左右),開始以腹部為中心出現皮疹。
皮疹為淡紅色或紅色的斑(丘)疹(因此有些國家也將其稱之為“玫瑰疹”),直徑大約2~3mm,周圍有紅暈,壓之褪色。
皮疹在24小時內出齊,胸腹部密集,面部和四肢稀疏,並無明顯癢感,2~3天內完全消退,無色素沉著無脫屑。
注意是“ 熱退疹出”,而不是“ 熱起疹出”。發熱時出疹可能是麻疹、猩紅熱、風疹、水痘、川崎病等傳染病,也可能是發熱時用藥引起的藥疹等。
一半以上的患兒會出現典型的症狀,也有部分表現的並不典型。
有的患兒只有發熱沒有皮疹,有的患兒只有皮疹沒有發熱,還有的患兒根本沒有出現任何症狀(隱性感染)。
其實,在沒有“熱退疹出”的典型症狀之前,即使是很有經驗的兒科醫生也無法確診此病,醫生只會根據月齡、病史等告訴你“也許是幼兒急疹”。
-
8 # 醫知袋鼠
幼兒急疹是小兒常見病,它有一個典型的特點就是:熱退疹出,即燒退後出疹子。
幼兒急疹好發於2歲以下的孩子,尤以6~12個月的小寶寶最為常見。在發病初期,寶寶往往突然出現沒有任何徵兆的高燒,可達39~40℃,家長一般會誤以為是感冒引起的高燒,但寶寶沒有鼻塞、流涕、咳嗽等感冒的其他症狀。
在寶寶發燒3~5天后,體溫會迅速將至正常,隨之而來的就是出疹子了,患兒頭面部、軀幹和耳後等部位開始出現玫瑰色斑丘疹,所以幼兒急疹又叫嬰兒玫瑰疹,皮疹直徑大約2~5mm,壓之會褪色,鬆開後顏色又會恢復至玫瑰紅色。疹子不疼不癢,會在24小時內出齊,在1~2天后就會自然消退,且不會有脫屑、蛻皮等表現,退疹後也不會留下疤痕。
那麼,幼兒急疹需要治療嗎?
目前還沒有治療幼兒急疹的特效藥,而且幼兒急疹屬於自限性疾病,所以,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療。但是家長還是需要針對寶寶的症狀,進行對症護理。
比如當寶寶發燒時,就要給他退燒,體溫在38.5℃以下時,可使用物理降溫法,體溫在38.5℃以上時,可使用藥物進行退燒,同時讓寶寶多喝水。對伴有輕微腹瀉的寶寶還要注意減少奶和奶製品的攝入,避免生冷油膩食物,以米粉、藕粉、麵湯為好。
幼兒急疹還是比較好發現的,首先會出現毫無徵兆的高燒,然後在發燒的3~5天后,會出現不疼不癢的玫瑰色斑丘疹,24小時內出齊,1~2天后消退。總體來說,幼兒急疹從發病到康復的過程還是很快的,所以媽媽們不用過於擔心。
-
9 # 義烏紅糖純甘蔗熬製
不是每個孩子第一次發高燒都是幼兒急疹,我家小孩6個月的時候高燒反覆不退,吃藥掛鹽水都沒用,連續三四天,開始我也以為是幼兒急疹,義烏醫院看不好,孩子生病實在太著急,我們直接到杭州兒保檢查,確診川崎病,還好去的早,治療及時,現在還要定期做心超
-
10 # 腎臟生命線
幼兒急疹是嬰幼兒常見的一種出疹性疾病,多發與春秋季2歲以內的幼兒。幼兒急疹的症狀特點是突發高燒39°至40°,3~5天后熱度退下,面板出現玫瑰紅色的斑丘疹,幼兒急疹得過了就有免疫,一般不會再得。
下面給大家分享下我曾經關於寶寶的幼兒急疹的經歷。在寶寶六個月之前,我就聽同事說過幼兒急疹,也在網上關注過這方面的帖子,所以當他來臨的時候,我沒有那麼害怕和焦慮。
寶寶七個月時候,突然有天夜裡高燒39°,白天也沒有苦惱,沒有感冒,就讓我想起來了,前段時間看的幼兒急疹,覺得寶寶有可能是得了幼兒急疹,就給寶寶吃了退燒藥(退燒藥大於38.5°吃,以內用物理降溫)。之後連續燒了三天都是白天低燒,吃喝玩都正常,晚上燒到38.5度我就給寶寶吃退燒藥,38.5度以內給她物理降溫。四個小時之後,溫度又上來了,反覆的吃藥物理降溫,一天洗四次澡。終於在三天後燒退了,疹子出來了,我們也放心了。
希望大家看完對幼兒急疹有個瞭解,以後面對時不會那麼害怕。
-
11 # 此君彡他者
幼兒急疹的典型特點是發熱急,發熱度數高,持續時間長,熱退而疹出。
然而,在疹子出來之前,沒有醫生會對你保證說這是幼兒急疹。
我們區醫院的兒科醫生熊某,有幾十年從醫經驗,曾跟我講過她家孩子出急疹的情況。她身為兒科醫生,自己的孩子出幼兒急疹的時候她也手足無措,因為這高熱無徵兆、查不出病因,曾帶著孩子奔波於數個城市,最後疹子出來才知道是幼兒急疹。
所以在初期只能做出防止體溫過高有高溫驚厥的情況發生,而並不能直擊病灶。
然而也有的幼兒燒退後並無明顯的疹子出來,或跟個人體質有關。
我家的小女兒就是連續高燒3天不退,不明原因,一邊打著地米體溫還在持續上升,在掛完水之後達到了40℃,此時又加了一劑布洛芬才使溫度降到38.7℃。
3天之後燒終於退了,不過也沒有明顯的大面積疹子出來,但從病程來看,確實是幼兒急疹。
-
12 # 兒科醫生鮑秀蘭
幼兒急疹臨床表現為無明顯誘因突發高燒,特點是先高熱(多數體溫大於38.5℃),並持續高熱3天,也有少數寶寶會持續4天,3-4天燒退後出現玫瑰色斑丘疹,直徑2-5mm不等,首先出現在面頸部及身體,逐漸蔓延至四肢,無明顯癢感,出疹後病情會很快恢復。幼兒急疹在7~13個月齡的寶寶最常發生,90%的病例都是2歲以下的兒童(所以4歲也是可能得的);男孩和女孩的發生機率相當;可全年發病。病症潛伏期一般為5-15天,家長只能根據年齡小、第一次發熱作為初步判斷,到醫院進行血常規檢查,白細胞、C反應蛋白不升高,沒有細菌感染的血液檢查表現,最突出的特徵是“燒退疹出”。它是一種良性、自限性疾病,以支援治療為主,可只用退熱藥降低體溫,皮疹無需治療即可消退。
幼兒急疹的發病原因主要是病毒感染以及寶寶抵抗力低下。寶寶6個月後,從媽媽體內“繼承”來的抗體漸漸減少,自身的免疫系統還未發育成熟,導致更容易受到病毒侵襲。而人類皰疹病毒6、7型就是導致幼兒急疹的主要病因,病毒一般可以透過呼吸道分泌物和唾液進行傳播。寶寶長大後免疫系統越來越成熟,抵抗力增強,幼兒急疹發病機率就會減小。
-
13 # 中醫兒科殷旭
幼兒急疹又稱嬰兒玫瑰疹,是嬰幼兒常見的一種急性發熱發疹性疾病,由人類皰疹病毒6、7型感染引起。其特點是在發熱3~5天后熱度突然下降,面板出現玫瑰紅色的斑丘疹,病情減輕,如無併發症可很快自行痊癒。不需要藥物治療,而小孩發熱家長一般都會很緊張,往往會給予藥物干預,尤其是抗生素的使用反而會破壞人體自身的免疫功能,所以不用藥,正確的護理和對症處理反而更利於疾病的恢復。較少的破壞免疫功能而不是提高小孩免疫力。
-
14 # 兒科孔醫生
幼兒急診的症狀主要為發燒和皮疹。
多發生在小於2歲的嬰幼兒,特別是6月-1歲嬰兒,且不少為孩子第1次發燒。
表現為3-5日的高熱後驟然退熱,隨之出現皮疹。
該病的突出特點就是熱退疹出:發熱3-5日,體溫可達到39~40攝氏度,而後驟然退熱,然後出現皮疹。皮疹一般從頸部和軀幹開始,然後面部、軀幹和四肢出現,可在24小時內出全。皮疹一般情況下不痛不癢,持續1-3日後自動消退,沒有色素沉著。
幼兒急診是病毒性感染,是由人皰疹病毒6、7、8型感染,主要為6型。這種病毒感染具有一定的自愈性。原則上來講,不需要藉助任何藥物、手段就可以恢復正常。
所以通常幼兒急疹不需要抗生素,不需要抗病毒治療。孩子發燒超過38度5,伴有不適感,需要口服退燒藥。當孩子出現皮疹時,就不會再發燒,而一般皮疹也是自動消退,不痛不癢,不需要額外使用任何藥物。
-
15 # 熊貓兒科
幼兒急疹的主要症狀是:發熱、紅疹。
皮疹特點:
· 在寶寶退燒後9~12小時出現皮疹,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熱退疹出。
· 幼兒急疹一般遍佈全身,疹子通常為小紅點或小紅斑,胳膊和脖子處比較多,很快疹子遍及全身多處部位,按壓會褪色。
· 出疹後幾小時後皮疹開始消退,1~2天內基本完全消退。
其他特點:
· 寶寶突然出現高熱,體溫高達39℃~41℃,持續3~5天,然後突然好轉。
· 一般無其他明顯呼吸道表現,可能有軟顎紅色丘疹、侷限性眼瞼水腫。
· 在寶寶體溫快速發展的階段,容易出現熱性驚厥。
· 疹持續1-2天后消退,疹退後不留任何痕跡,沒有脫屑和色素沉著。
在這裡需要說明的是,幼兒急疹不同於嬰兒麻疹:麻疹是在出疹時有高熱,而幼兒急疹則是在退熱以後才會出疹。
此外,生病期間,寶寶可能會出現輕微腹瀉、輕微咳嗽、流鼻涕、容易煩躁或是嗜睡、眼皮浮腫等表現。
皮疹通常不痛不癢,不會引起小朋友的不適,有時候出現水泡。
大多時候在1~2天后會消退,偶爾也可能在2~4小時之內就消失不見。
注意:發熱時出疹,可能是麻疹、猩紅熱、風疹、水痘等傳染病,也可能是發熱時用藥引起的藥疹等。
幼兒急診和普通感冒發燒怎麼區分呢?普通感冒:一般由病毒感染引起,體溫一般不高,多數是低熱,38℃左右,全身痠痛、乏力等症狀更為嚴重、病程更長一些,一星期左右自愈。
幼兒急診:寶寶突然發高燒,體溫迅速上升至39℃-40℃,持續3天左右,然後突然好轉。在這3天裡,寶寶的症狀和感冒、著涼、扁桃體炎完全一樣。用退燒藥後燒退,藥效過了又開始燒。
幼兒急診和感冒的最大區別就是,得幼兒急診的寶寶精神頭不受影響,能吃能玩;得感冒的孩子,出現了明顯的呼吸道症狀(如咳嗽),精神萎靡,需要去醫院。
-
16 # 小山銜月
不是專家,應該伴隨著高燒和腹瀉吧。孩子的身體健康時刻都關係著全家人的神經。所以遇到這樣的情況,別猶豫,儘快送醫院吧。
-
17 # zs白胖子
幼兒急疹是由於皰疹病毒感染引起,典型症狀是熱退疹出。週歲以內的小兒形氣未充,發育不完全,抵抗疾病的能力差,所以不要帶孩子去串門或公共場所。因為公共場所人多,細菌及病毒在空氣中的密度相對比較高,這樣小兒染上疾病的可能性會大大增加。建議發熱間,應多給孩子飲水,以溫開水為佳,不要喝甜水。因為小兒發熱時食慾欠佳,甜水會進一步影響小兒的食慾,不利於疾病的康復。在飲食上以清淡為主,肥甘厚味會使氣機壅滯,影響脾胃運化、消化功能。
-
18 # 我是曉偉
你好這個問題我來答最合適不過了,我的小兒子幼兒急疹剛好了!我的小兒子現在剛十個月,九個多月得的這個疹子,他的症狀就是發燒,乾燒,高燒,不流鼻涕,不打噴嚏,沒有感冒的症狀,發燒了三天疹子就出來了,不超過38度別吃退燒藥,高燒了在吃藥退燒!疹子出來了就沒事了不燒了,再等兩天小疙瘩下去就好了!
-
19 # 微笑的夏天
臨床表現
感染髮病多在2歲以內,尤以1歲以內最多。
1.發熱
潛伏期1~2周,平均10天。多無前驅症狀而突然發生高熱,體溫39℃~40℃以上,高熱初期可伴驚厥。患兒除了有食慾缺乏外,一般精神狀態無明顯改變,但亦有少數患兒有噁心、嘔吐、咳嗽、鞏膜炎、口周腫脹及血尿、極少數出現嗜睡、驚厥等,咽部和扁桃體輕度充血和頭頸部、枕部淋巴結輕度腫大,表現為高熱與輕度的症狀及體徵不相稱。
2.出疹
發熱3~5天后,熱度突然下降,在24小時內體溫降至正常,熱退同時或稍後出疹,皮疹為紅色斑丘疹,散在,直徑2~5毫米不等,壓之褪色,很少融合。皮疹通常先發生於面頸部及軀幹,以後漸漸蔓延到四肢近端。持續1~2天后皮疹消退,疹退後不留任何痕跡,沒有脫屑和色素沉著。部分患兒早期顎垂可出現紅斑,皮疹無需特殊處理,可自行消退。
3.其他症狀
包括眼瞼水腫、前囟隆起、流涕、腹瀉、食慾減退等。部分患兒頸部淋巴結腫大。
輕型患兒可臥床休息,給予適量水分和營養豐富易消化飲食。
[藥物治療]
高熱時可給予物理降溫或小量退熱劑,哭鬧煩躁試用鎮靜劑;驚厥則及時止驚。退熱劑及對症治療。但對免疫缺陷的嬰幼兒或者嚴重的病例,則需抗病毒治療,目前尚無十分肯定的抗病毒藥。
僅做參考
-
20 # 友來媽媽
高燒39度以上,無其他症狀,孩子精神狀態好,用退燒藥後幾小時又恢復高燒,持續3天后燒退疹出,全身出紅疹,一兩天後疹退。護理方面就是在高燒時可用些退燒藥,防止高熱驚厥,也可以讓孩子舒服些。多喝點水,飲食清淡。
回覆列表
看你的描述應該是幼兒急疹!我家9個多月有過幼兒急疹、燒了一天後去醫院查血不是細菌感染,我記得好像是有個什麼指標不正常來著!時間久了忘記了(捂臉)反反覆覆發燒3天,第三天以後就出疹了,臉部、肚皮後背都有!出疹就代表好了,等疹退了就完全好了!4歲還會有急疹是正常的,打個比方就像高熱驚厥以前也說0_3歲,現在0_6歲都是有可能的!我給你一張圖是以前聽講座朋友整理的,給你參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