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蔓延滲透
-
2 # Sabot穿甲哥
不是的,不知道您有沒有看過前一段時間熱播的電視劇《絕密543》?或者瞭解過地空導彈命中目標的基本原理?或者咱們換個問法,打個比方,我拿起一臺glaxy note7(易爆,你們懂得)丟向一輛迎面開來的汽車,汽車的速度遠遠比丟過去的glaxy note7快,那是不是glaxy note7就不可能砸中並炸燬汽車?
不知您有沒有留意,在電視劇《絕密543》中,薩姆-2地空導彈發射前,指揮員有時會下導指令:“前置法三發,xx公里擊落敵機”,而有時候則是:“三點法三發,xx公里擊落敵機”?在這個細節中,前置法為何物,三點法又為何物?二者間又有何異同?
↑薩姆2導彈系統雷達車
在瞭解這兩種射擊方法之前,我們要先初步瞭解薩姆2導彈的制導原理。在搜尋雷達發現目標,目標進入火控雷達範圍後,火控雷達用三個雷達天線測定目標相對雷達的俯仰角、方位角以及距離。由圖可見,薩姆二的雷達車上共有四個雷達天線,兩個長方體狀一橫一豎的雷達天線分別用於測定目標的俯仰與方位(說白了就是多高、哪個方向),較小的圓盤狀雷達天線則用於測定目標距離。那麼俯仰、方位和距離三組資料就共同構成構成了在三維座標系中目標相對於雷達車的具體位置。而在右側的較大的圓盤狀天線用於在導彈發射後發出無線電波束對導彈發出指令,以實時修正導彈的飛行方向。
↑前置法,顧名思義就是“打提前量”。由地面射手對目標的飛行軌跡進行觀測與分析,推算出目標航線上的必經一點,引導導彈在此點上與目標交匯。這樣導彈的飛行軌跡就相對平滑,而導彈承受的過載與損耗的能量也就相對較小,對於導彈射程的影響也較小,精度也相對較高。但是這種操作需要地面人員透過雷達屏上目標回波訊號強弱判斷其航向、航速、可能軌跡,從而估算出預判交匯點,對他們的專業水平要求較高。
↑而三點法在操作上簡單得多。就是根據制導雷達-導彈-目標三點一線的原理,保持制導雷達持續照射目標,在導彈飛行過程根據目標位置變化中不斷修正導彈飛行方向,直至擊中目標。這種方法對於地面人員的操作水平要求較低,但屬於“導彈追飛機”的做法,導彈在飛行過程中需要不斷調整姿態,故對其射程、精度均有不利影響。
薩姆2雖是50年代的老設計,但是當下的半主動雷達制導、主動雷達制導、PVT制導等等都基本沿用了這樣的制導基本思路與原理。
現在的導彈能夠飛得多快,你在問題裡也列舉了那麼多了。那麼問題來了,如果真的出現了超過目前所有導彈飛行速度的神級飛行器,難道人類就奈何不了它了嗎?
然而,根據前文所寫,咱用前置法不就能夠把它幹下來了麼?
理論上,至少是理論上,這個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而實際上,不妨參考老美的反導實驗……
在今年年初的中程反導實驗美帝自家放水終獲成功之前,美帝的反導實驗基本上處於十反九空的狀態。可見“反導”難度之大。事實上,末端反導實驗對付的就是現實中導彈所可能面對的速度最大的人造物體——處於再入大氣層階段的彈道導彈彈頭——速度超過10馬赫,而ICBM(洲際彈道導彈)的彈頭末端俯衝速度更是能達到20馬赫級,遠比現役甚至是在研的任何一款導彈的速度大得多的多。換言之,一款能達到20馬赫的飛行器,其在赤道(周長約40000km),只需1.63小時便可環球一週,而以一般民航機的巡航速度0.9馬赫完成該飛行則需整整36.28小時,超過一天半。因此面對如此高速俯衝的目標,美帝反導實驗屢屢碰壁,也算是情有可原。
↑美帝在南棒國部署的傻德,就是其末端反導的重要一環。它是針對再入速度為11-14馬赫的中近程彈道導彈設計的,而傻德自身的最大速度在不做任何機動的情況下也僅有8馬赫。因此其本質上的攻擊原理便是前文提到的前置法。不過與防空導彈射擊的能夠做大幅度機動的飛機或巡航導彈不同,彈道導彈的原理是用火箭將彈頭投送到一定高度,然後熄火,彈頭在重力做功下按自由拋物體軌跡下落。換言之,只要掌握彈頭重量、彈道最高點等資料,便能精確計算出彈頭下落的拋物線。所以傻德系統在攔截彈頭的時候,就是預先計算好彈頭軌跡與傻德導彈自身的引數,確定好目標軌跡上的一點進行攻擊,攻擊過程中導彈沿直線飛行,幾乎不做機動。其實本質上就是一個直線與拋物線上相遇問題的高中物理題。即便這樣,在目標速度極快的情況下,對其進行的觀測與計算都是及其困難和複雜的。
然而反導反導,十反九空。現實總是不可能那麼“理論”。除去空氣阻力對目標路徑的影響,目前許多彈道導彈彈頭還具備末端機動能力。或應用錢學森彈道等進行“打水漂”式變軌,或在彈頭上裝軌道發動機進行蛇形末端機動。總之就是各種不按常理出牌,在“理論上”的彈道中做出各種鬼畜機動,使反導攔截成功率賣出真正的“跳水價”。
↑一些彈頭鬼畜機動的演示圖
而我們知道,美帝的反導實驗,反導單位是事先知道目標全部引數的情況的,靶彈彈頭也不具備任何機動能力。縱使是這樣的放水,攔截成功率也不到15%。
由前文介紹的前置法基本原理,準確估測目標軌跡是保證命中的核心。換句話說,導彈的命中率取決於制導精度,而制導精度又由觀瞄精度來決定。這些各種鬼畜機動,必然令之前的估測值與機動後的目標實際資料存在巨大的誤差,差之千里,地面操作人員只能表示很絕望並有一句mmp不知該說不該說。因此,如何應對末端機動彈頭,也是當下末端反導研究的一大課題。
↑在現有的航空技術加持下,許多飛機能夠做出各種匪夷所思的大過載、大迎角、過失速機動,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搜一下普加喬夫眼鏡蛇、鍾式機動、落飄葉機動等等著名機動動作的影片,親身體驗一下。
因此,問題裡說的“飛行器”如果除了極高的速度,還具有鬼畜的機動能力,那麼以現有的科技水平,無論是導彈是由地面發射還是空中發射,我們人類的導彈確實都會陷入“追不上”也“撞不著”的尷尬境地,毫無用武之地。
其實你這麼一問,讓人想起了《三體》裡的水滴了呢……
只能說,理論上,理論上我們是有可能用導彈擊中極快的物體的。
-
3 # 飲一杯白開水
問題問的是如果,這也只能從如果的角度去看。如果飛行器擁有絕對速度,即相對於攔截器擁有絕對速度優勢。只能說被攔截的機率大大縮小了。如果再擁有超高的機動變軌,那以當前科技攔截機率太渺茫了。目前理想的彈道導彈以重返大氣層後機動變軌再配合分導試彈頭就已經很無解了!如果能夠載人(假設解決了載人問題),再擁有超視距探測,那麼這將是變態的存在。再如果實現了銳角轉彎(反物理)這一外星科技,那麼就沒有如果了。當然這也只是亂彈琴,在如果下去,建議去看科幻小說了。。。
-
4 # bigbear0118
對空導彈的速度並不一定很快。早期的紅外指導空對空導彈的導引頭對紅外訊號的探測能力比較低,需要靠咬尾才能可靠地捕捉敵機的紅外訊號。因此速度必須比目標快,否則沒有辦法集中目標。隨著技術的發展,紅外導引頭的靈敏度提高了很多,部分型號的紅外製導導彈已經可以迎頭射擊,速度是否要高過目標飛行器,就不那麼重要了。對於採用其他的指導方式的導彈而言,可以採用攔截射擊,甚至迎擊,對速度的要求就沒有這麼高了。像英國原先使用過的艦用海貓放空導彈,飛行速度就處於高亞音速階段。由於海貓導彈的原型是反坦克導彈,其主要用途是迎擊來襲的敵機,其獨特的指導方式提供了很高的可靠性,速度上的要求並不高。當然導彈的速度越高,地方發現和採取規避反制措施的機會越少。因此,導彈的速度高的話,也算是一種優勢。
的確,飛行器的速度足夠高的話,用常規的導彈很難擊落。但是超高的速度本身也是危險因素。如果對方探測到飛行器的飛行線路,並且在預期的飛行線路上布放一些障礙物,比如說氣球,對於高速飛行器而言就是是致命的殺傷武器。如果我們改變一下思路,用指導火箭在敵方高速飛行器的飛行線路前方布撒一定數量用降落傘懸掛的小型金屬塊,給對方造成的麻煩可能不比導彈小。由於超高速飛行器的機動轉向能力普遍比較差,就算對方發現了這一做法,想要規避也要出一身冷汗的。
-
5 # 白虎堂
理論上速度越快的飛行器,攔截難度就越大。而如果飛行器的飛行速度超過了攔截彈的速度,攔截彈想要攔截它機率就很低了。當然這也並不是完全不可能攔截,如果能夠精準計算飛行器的飛行軌道,並且飛行器沒有使用分導式變軌技術,那麼速度比較慢的攔截彈還是有機會攔截到飛行器的,但是這樣的機率已經微乎其微了,既然飛行器能夠實現高速度,自然也就可以實現變向巡航,攔截彈跟不上就失去了意義。
資料圖
從目前的技術發展現狀來看,進攻性導彈的速度已經普遍高於防禦性導彈,比如俄羅斯和印度合作開發的“布拉莫斯”2超音速巡航導彈的飛行速度已經可以實現理論上7馬赫的飛行速度,而一般的防空導彈速度仍然在5馬赫以內,另外一些正在開發的高超音速飛行器速度更可以達到10馬赫以上,成熟的洲際導彈技術則可以達到20馬赫的極限飛行速度。這些飛行器都不是一般的攔截彈所能防禦的。
資料圖
但是飛行速度過高對於飛行器自己也有弊端,首先是空氣摩擦力大,容易造成自我損耗,而且也會產生訊號源,更容易暴露自己;其次速度太高也會影響命中精確度,如果偏差過大,那麼就算速度再高也沒有實際意義可言;另外,開發飛行速度快的飛行器,需要投入的成本也相當巨大,如果不是有明確的目標,基本上不會考慮發展此類武器裝備。
資料圖
另外,現在許多國家也加緊開發可以攔截高超音速飛行器的新型防禦系統,美國和俄羅斯在這一方面的研究也已經初見成效。比如俄羅斯新開發的S500防空系統,據說就可以用於攔截高超音速飛行器。但是具體的效果如何,還需要看技術測驗的資料。
-
6 # 諸葛小徹
目前地球上最快的導彈是洲際導彈,最高速度可以超過20倍音速,但現在美國已經部署的國家導彈防禦系統(NMD),在理論上具備攔截洲際導彈的能力。如果有飛行器的速度能夠超過洲際導彈,首先要看其速度超過多少,如果沒有本質上的提升,沒有超過NMD系統穩定跟蹤鎖定的能力,也沒有超過目前NMD攔截彈的攔截能力餘量的話,在理論上都可以被NMD擊落的。
這裡面有一個很簡單的原理,如果擊落的是來襲的飛行器的話,在理論上攔截的武器的速度並不需要超過來襲飛行器的速度,就像一個靜止的障礙物都可以攔住飛馳的汽車一樣。因此,如果飛行器的機動效能極其有限,甚至只能做直線運動,或可以預測和準確計算的的拋物線,那麼在理論上無論飛得再快,攔截方均可以擊落,只需要在其飛行路線前設定“路障”就可以了。
只有追擊的情況下,才需要有比目標飛行器更快的速度。理論上,既然飛行器能飛多快,那麼採用同樣原理的攔截器同樣可以飛到這個速度範圍,而且只要精度可以保證直接碰撞,那麼攔截器可以不需要笨重的彈頭,因此可以比需要攔截的目標飛行器要小巧,在理論上也就可以比目標飛行器飛得更快。這其實就是現代矛和盾故事。
而且,洲際導彈雖然飛得快,但和光速比依然是慢吞吞,因此,無論飛行器飛得多塊,只要未達到光速,都可以利用鐳射武器擊落,只要鐳射的能量足夠大。
擊落飛行器除了上述這種硬殺傷了,還可以採用電磁殺傷、干擾之類的軟殺傷的方式來擊落,比如現在反無人機器材,主要就是透過軟殺傷,切斷無人機和遙控器之間的通訊的方式來干擾“擊落”無人機。
比如說俄羅斯三角旗設計局研製的R-37(AA-13Arrow箭頭)遠端空空導彈,最高速度可以達到6馬赫。美國——AIM-120空空導彈最大速度4馬赫。星光(Starstreak)防空導彈,速度可以達到4馬赫。如果有飛行器可以在大氣層內超過了6馬赫是不是就沒有東西可以將其擊落,想起哪兒就去哪兒?
回覆列表
現代常規作戰,攻擊敵方飛行器一般首先會想到地對空導彈,空空導彈。地對空導彈和空空導彈,飛行速度快,半主動雷達或主動雷達制導,作戰半徑較大,能夠在高、中、低空形成一道道嚴密的火力網。
然而戰場環境瞬息萬變,為了抓住有利形式,各個國家都在努力研究飛行速度更快,續航里程更長,隱身效能更好等等高效能的先進戰機。比如美國的獵鷹HTV-2超音速無人機,在大氣層外圍亞軌道空間,速度能達到大約20馬赫(雖然研製和試驗過程並不順利)。如果真的打下這樣的飛機,確實挺費勁的!
再說個現實的例子,黑鳥偵查機(現已退役),在到達2.4萬米的的高空時,速度已經達到3馬赫以上。1968年中越戰爭時期,美軍將第一架SR-71A(64-17978)黑鳥偵察機部署到位於沖繩的嘉手納空軍基地,以取代A-12執行戰略偵察任務。兩週後,SR-71A開始執行對越南和中國的偵察任務。
1969年,美軍偵察機共執行了802架次空中偵察飛行,其中SR-71為16架次;
1970年,共完成空中偵察飛行5320架次,其中SR-71為47架次;
1971年,美軍空中偵察飛行7662架次,SR-71為54架次;
1972年,美軍進行空中偵察飛行20674架次,SR-71為123架次。
然而SR-71從未被擊中過。這主要是SR-71戰略偵察機能以2800-3200公里/小時在高空偵察飛行,當時越南人民軍最先進的CA-75M防空導彈系統只能保障對速度在2000公里/小時以下的目標有攻擊能力。
當然,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新一代的概念武器,也慢慢被應用,被我們熟知:鐳射武器、粒子束武器、微波炸彈等
以鐳射武器為例,鐳射所發出的能量(光束)非常集中,一臺巨脈衝紅寶石鐳射器發出的鐳射亮度能達到太陽亮度的200億倍。鐳射武器作用的面積很小,但破壞在目標的關鍵部位上,可造成目標的毀滅性破壞。鐳射作為武器有很多獨特的優點:首先,它可以用光速飛行,每秒30萬公里,任何武器都沒有這樣高的速度。它一旦瞄準,幾乎不要什麼時間就立刻擊中目標,用不著考慮提前量。另外,它可以在極小的面積上、在極短的時間裡集中超過核武器100萬倍的能量,還能很靈活地改變方向,沒有任何發射性汙染。鐳射武器分為兩類:一是致盲型。二是近距離戰術型,可用來擊落導彈和飛機。但鐳射武器也並不是完美的,容易受天氣影響。
粒子束武器:利用粒子加速器把質子和中子等粒子加速到數萬至20萬km/s的高速,並透過電極或磁集束形成非常細的粒子束流發射出去,用於轟擊目標。粒子束武器不受氣象條件的限制;不用光學器件;粒子束在單位立體角內向目標傳輸的能量比鐳射大,而且能貫穿到目標深處。但是帶電粒子在大氣中傳輸時帶電粒子和大氣分子碰撞,能量損耗太大,只能作為近距離防禦武器;而且產生粒子束所需要的能量很大。反正作為天基武器比鐳射武器更有前途!
總之,各個國家矛與盾的較量從未停止過。樓主不用太操心這,以免傷了身子,讓家人傷心,還是趕緊洗洗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