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山石道人評紅樓

    哪裡寫元春死了?哪裡有還不收手?看書了嗎?

    元春判詞讖曲“二十年來辨是非”,因為其原型即是康熙的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她是太子胤礽的生母,也是孝莊皇太后親自教養在身邊的首輔大臣索尼的孫女

    元春省親是在太虛幻境完成的如灰姑娘的故事一般,一夜之間太子胤礽的黃粱一夢

  • 2 # 有雪片片57321

    根據元春的判詞:二十年來辨是非,榴花深處照宮闈,三春及至初春景,虎兕相逢大夢歸。從詩中可以看出,賈元春是經過二十年的辛苦努力才走到皇妃之位的,這話就十分不妥貼了,賈元春最初是被家裡送進宮充當女官的,並非是透過正常的秀女大選,可是進宮最小也要十幾歲,否則連事情也不會做呢?她當上皇妃回來省親的時候也就二十幾歲而已,所以統共進宮前後也就十年左右,這二十年來的努力又從何說起呢?這裡要注意的是,她這二十年一直在辨是非,說明她在家中已經就開始了,開始做什麼?辨明是非,所以賈家沒有那麼簡單,有一些事情是連自家孩子都瞞著的,那麼很有可能就是政治上的陰謀,所以賈元春一直在猜測這個陰謀是什麼?結果被她想到了,那就是寧國府的秦可卿,那麼多反常的事情都出在秦可卿的身上,所以她料中秦可卿的身份沒有那麼簡單,很有可能和賈府的政治權力糾葛有著關係。

    所以現在要說說秦可卿,小說中描述她是秦邦業從養生堂裡抱養的女兒,因為人物生的儀態嫋娜,性格風流,秦邦業又和賈府素有舊情所以連了姻親,嫁給賈蓉作正牌少奶奶,這是多麼不合情理的事情,一個養生堂抱養的來歷不明的孩子成了賈府的少奶奶,按照賈家娶媳婦的規矩,以秦可卿的身世做個侍妾就可以了,直接做少奶奶,而且多年來在賈府生活得如魚得水滋潤得很,似乎誰也沒拿她的身世卑賤為難過她,所以各種不正常的事情都發生在秦可卿身上,只能說明她的身世是用來掩人耳目的,那麼事實的真相就耐人尋味了。

    賈元春知道秦可卿很有可能就是當今皇上的政敵(皇上的兄弟之類)之後,是一個公主級別的人物,而賈家做這種謀逆的事情也無非為了日後一旦有江山易主的時候,他們可以成為最得力的有功之臣,這就是“二十年來辨是非”這句話的全面解釋了,賈元春用了二十年的時間來猜測賈府內部的行為,那麼她猜到了事實之後她都做了什麼呢?

    她到底做了什麼小說裡沒有解釋,不過結果卻是秦可卿死了,與此同時她成了皇上的妃嬪,事實已經很顯然了,她知道了賈府的罪行之後,沒有替孃家遮掩,而是上告給了皇上,那麼可能有人奇怪,這是謀逆篡位的死罪,難道她不怕皇上將她滿門抄斬嗎?如果真怕的話,她就不會去告密了,而且元春明白,皇上就算震怒,也一時半會兒沒有足夠的證據,自己的進言不過是一片猜測的話,雖然的確符合情理,既然證據不足,就不會把賈家怎麼樣?而且有自己舉報之功,皇上也會顧及情面的,結果皇上果真是一個明智的人,不但沒有為難賈家,反而加封元春為賢德妃,所以皇上是在用行動向他的政治敵人表明,他寬宏大量原諒了賈家,而且是準備拉攏的意思。

    可是事情幾經週轉之後,元春已經懷孕了,所以判詞的第二句是“榴花深處照宮闈”,此時元春的爭寵之路剛剛趕上初春的景色,然後就是“虎兕相逢大夢歸”,虎與兕都極其兇猛的野獸,也就是說元春是在兩種非常強硬的力量之下不得已而死的,此時她已經身懷六甲,皇上是不會願意處死她的,那麼就只有當初秦可卿身後的政治力量是與她有著深仇大恨的,因為是賈元春害死了秦可卿,所以在皇上與政敵相互較量的時候,很可能皇上因為一時被掣肘,無法保住賈元春,只能犧牲掉了她的性命。

    那麼元春死前曾經託夢給她的父母,告訴他們“兒命已入黃泉,爹孃呵!需要退步抽身早。”是告訴他的父母早點抽身做準備的意思,那麼賈府為何還不及時收手呢?不是賈府不肯收手,是當初秦可卿死的時候,他們就已然相當於背叛了秦可卿的父母--也就是皇上的政敵,那麼現在皇上都能被要挾處死懷了龍胎的賈元春,何況那一個區區賈府呢?賈元春要父母退步抽身的意思大概也是叫他們想好後路,要麼逃走,要麼趕緊找靠山做保的意思,而不是要他們收手當初謀逆的事情,謀逆的事情自從秦可卿之死就已然收手了。

  • 3 # 三夢遊水

    儘管出場次數不多,但賈元春毫無疑問是《紅樓夢》中非常關鍵的人物,甚至可以說賈元春的命運主導和預示了賈府未來的命運走向。賈府之所以能揮金如土、權傾京城,都與賈元春“才選鳳藻宮”有著直接關係。元妃一旦失勢,那麼賈府便失去了最大的靠山,豪華闊氣的宮殿也將成為空中樓閣。然而,讓人疑惑的是,元妃死後賈府不但沒有收手,反而更加肆無忌憚,究其原因,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第一,賈府沒有意識到要收手

    作為讀者,我們從旁觀者的視角可以看清元妃對於賈府意味著什麼,但所謂“旁觀者清,當局者迷”,處於深宅大院、紙醉金迷中的賈家未必能夠認識到,或者說未必能夠認識的那麼深刻。從小說第四回對“護官符”的描寫中我們可以看到,四大家族“聯絡有親,一損俱損,一榮俱榮,扶持遮飾,俱有照應”。賈府關係網中有權有勢的不計其數,遠不止元妃一人,且他們“資源”共享,在這種情況下,很容易做出錯誤的判斷。

    第二,賈府不想收手

    司馬光《訓儉示康》寫道:“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賈府已經習慣於那種揮金如土、富貴榮華的生活狀況,充分享受到了由權力給賈家所帶來的改變。而元妃死時賈府正處於鼎盛時期,所謂“八方來拜,傲視群雄”的感覺,要想他們自願從金字塔的頂端走下來是相當困難的。因此,元妃省親回宮時那句“萬不可如此奢華靡費”的叮囑以及《恨無常》中“須要退步抽身早”的忠告被他們拋在腦後也就不難理解了。

    第三,賈府不能收手

    賈府之所以能夠發展到如此鼎盛的狀態絕非是靠他們的一己之力,除了四大家族之間互相照應、彼此聯絡之外,賈府還必須“打點”朝中的其他勢力以及社會中與之相關的各個階層中的一大批人,甚至一些市井無賴也需要“照顧”,可以說編織了一張龐大的關係網。而賈府要想維持這張關係網的平衡,沒有金錢和權力傾斜是不可能實現的。一旦收手,那麼維持關係的金錢和權力就會大打折扣,造成的影響也是賈府所難以承受的,他們已經處於“騎虎難下”的境地。因此,賈府為了生存,只能選擇硬著頭皮繼續“肆無忌憚”。

    綜上,賈府在元妃死後沒有及時收手,既有主觀原因,即他們沒有認識到元妃對於賈家的重要性,而且他們主觀上也不想改變,同時還有客觀原因,那就是賈府所處的地位和狀態已經不允許他們收手了。

  • 4 # 聽訟者

    元春的死與賈府的衰亡,很可能是捲入了政治陰謀/鬥爭,一損俱損,最終導致覆滅。

    金陵十二釵正冊中,元春的圖畫、判詞和曲子,非常明顯地指出了她非正常死亡的結局,並且死相悽慘:

    只見畫著一張弓,弓上掛著香櫞。也有一首歌詞雲:

    二十年來辨是非,榴花開處照宮闈。 三春爭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夢歸。(注:有的版本里也寫作“辨是誰”,“怎及”,“虎兕”,這裡不做探討)

    〔恨無常〕喜榮華正好,恨無常又到。眼睜睜、把萬事全拋。蕩悠悠、把芳魂消耗。望家鄉,路遠山高。故向爹孃夢裡相尋告:兒命已入黃泉,天倫呵,須要退步抽身早!

    元春貴為皇妃,得享殊榮,她既是賈府女兒的驕傲,亦是當時閨秀中值得效仿的典範。譬如省親一回,薛寶釵就曾含蓄地流露出對元春皇妃身份的羨慕。她出場的機會不多,給人的印象也很有限,但細讀文中與她相關的章節,可疑之處(值得推敲的伏筆)甚多,大致有三點:

    一、“得寵”突然二、宮闈生活真的“如意”?三、死因不明

    從前文來看,元春應該是選秀入宮的。她最初的品級沒有詳細介紹。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後給王熙鳳託夢時,曾預言了賈元春的封妃(以及之後的驟然衰頹):

    「眼見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之盛。要知道,也不過是瞬間的繁華,一時的歡樂,萬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語。此時若不早為後慮,臨期只恐後悔無益了。」

    這番預言元春和賈府未來的話裡,福緣中含有非常兇險的預兆——好花不常開,好景不長在,衰敗會緊隨著富貴而來。到第十六回,賈政過生日那天,閤家歡慶,卻傳來急招賈政入宮的旨意,賴大家的報喜時才說明了原委:

    「後來還是夏太監出來道喜,說咱們家大小姐晉封為鳳藻宮尚書,加封賢德妃。後來老爺出來亦如此吩咐小的。如今老爺又往東宮去了,速請老太太領著太太們去謝恩。」

    對於元春的加封,我始終沒有明白——皇帝到底給她封的位份是什麼?是朝廷女官?還是後宮嬪妃?“鳳藻宮尚書”這個頭銜,說明元春是女官(女尚書就是宮內的女官名,負責管理批閱宮外奏章﹑文書等等;而加封的“賢德妃”,又說明元春是後宮的嬪妃。

    不過,歷史上我還真沒找到哪一朝有“賢德妃”這個奇怪的位份:唐朝時期,皇后之下設四夫人——貴妃、淑妃、德妃、賢妃(正一品);明朝初期,皇后之下是貴妃、妃,後來漸漸變成皇后之下為皇貴妃、貴妃、妃(清朝類似)。總之,把“賢妃”和“德妃”兩個位份合二為一,大約是曹公的文字遊戲。

    先是封宮中女官,然後加封為後宮嬪妃,那麼元春從女官晉升為妃嬪的可能性是比較大的。 賢德妃就賢德妃吧,反正封的是妃位。然而,就在元春得到了省親的恩准之後不久,賈府諸人對她的稱謂又變了。第十七回:

    賈政說道:「論理該請貴妃賜題才是,然貴妃若不親睹其景,大約亦必不肯妄擬;若直待貴妃遊幸過再請題,偌大景緻,若干亭榭,無一字標題,也覺寥落無趣,任有花柳山水,也斷不能生色。」

    從頭至尾連續叫了好幾遍,這決不是賈政一時糊塗。等到省親時,對元春的稱謂又統一改成了賈妃、元妃,沒有再提過“貴妃”或“賢德妃”。留意過元春的儀仗——“一把曲柄七鳳黃金傘”“一頂金頂金黃繡鳳版輿”——結果我發現,在清史稿中,能用到這兩樣的就有:

    1)皇貴妃儀仗,七鳳明黃曲柄蓋一,翟輿一乘;2)貴妃儀仗,同上;3)妃採仗,亦同。(單看曹公描寫的元妃儀仗,確實看不出來她的品級)

    行幸時的元春淚流不盡,既是想家,亦能從她的隻言片語裡,反映出宮廷生活的艱難,諸如:

    「當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見人的去處,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兒們一會,不說說笑笑,反倒哭起來。」 「田舍之家,雖齏鹽布帛,終能聚天倫之樂;今雖富貴已極,骨肉各方,然終無意趣!」 「不須掛念,好生自養。如今天恩浩蕩,一月許進內省視一次,見面是盡有的,何必傷慘。倘明歲天恩仍許歸省,萬不可如此奢華靡費了!」

    不能說她過得一點也不好,然而要說過得如意遂順,看起來倒也未必。宮廷不比家中,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君恩如水向東流,得寵憂移失寵愁。元春並不是皇帝最寵愛的妃子(省親的人不止她一個,前面還有吳貴妃與周貴人等),要在宮中站穩腳跟,她還需要孃家的助力,以及自己肚子爭氣——早日生下龍種,後半生的榮華富貴便有了憑靠。

    元春的判詞裡,曾有“榴花開處照宮闈”一句。榴花即石榴花,石榴有多子多福的美意,因此宮中遍植此花,也被認為是暗示元春懷孕的徵兆。然而,腹中的這個皇子並沒有下文:有可能是流產了,也有可能還沒來得及出生,就隨著母親一起死去。

    關於元春的死,從曲子中可以看出,是非常之悽慘,而且有很明顯的外力作用。再加上她省親時點的一齣戲,暗示了她的死法可能與楊貴妃極其類似——在一個遠離家鄉的地方,被人活活勒死/縊死,死得痛苦而不甘,不能瞑目。而且她的死,也標誌著賈府傾頹的開始:

    牽一髮而動全身,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至於導致這一切悲劇的原因,除了運數不濟,就不得而知了。

  • 5 # 啖樸精緻

    這生意好做唄,這生意划得來,賈府想的是,反正還有幾位妙齡少女未出閣,一個元春死了,與當下家族利益比起來,微不足道。

  • 6 # 紅塵彌勒

    元春被殺的時候,賈家已經身陷囹圄之中,想自拔脫身都已不可能了。

    而且,元春身在皇宮大內,那是絕對壁壘森嚴的所在,要想封閉什麼訊息,別說是外人,就是一個宮裡的,也不見得都知道。

    其實早在元春還鮮花著錦烈火烹油的省親時刻,有人已然感知到了這最壞的結果。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何況賈府這麼大的家業,能認識到這一點的也不過其中的機靈鬼。比方說秦可卿臨死之前託給王熙鳳的那個夢,其實就是一種預兆,不過不被重視罷了。

    還有一點,伸出去的觸角已經很長很長,想要即時收回,怕是既沒這樣的機會也沒這樣的認知,兀自還陶醉在那個沉醉的夢裡呢。

    而且,賈家的外部環境並沒出現不可救藥的慘狀,和他們親近的北靜王等皇族勢力還在喧騰,這讓賈府有一種錯覺,自然就無法感知來自皇宮大內的嚴峻威脅。

    元春的判詞中,說得倒是明白,要勸奉爹孃退步抽身早,但真要抽身而退,哪兒那麼容易呀?再說了,他們還對北靜王等一干勢力抱有期望和幻想呢。

    元春的被處決,應該是特別秘密的時刻,別說是外人想不到,就連元春本人也沒想到來得如此之快。故而她也只能夢裡向父母哀告。細分析一下元春的判詞,就會一目瞭然:

    【恨無常】喜榮華正好,恨無常又到。眼睜睜,把萬事全拋。盪悠悠,把芳魂消耗。望家鄉,路遠山高。故向爹孃夢裡相尋告:兒命已入黃泉,天倫啊,需要退步抽身早!

    這段判詞說了兩個不明處:一個是路遠山高,意即元春和父母離得很遠,並不是在京城裡,不是賈府離開了,就是元春離開了。而賈府偌大的家業,不可能說搬就搬,一定是元春被遣到了一個不知名的所在,山高路遠,音信杳絕;二一個是元春驟然之間的命案,她並不知道此行一定會魂歸那世,臨行之時一定是樂滋滋的,或者隱隱約約感到一絲危險。但她並不相信今上遽然下手,讓她和家裡猝不及防,還沒來得及做任何反應,人就飲恨而去。

    即便是賈家早已收手,但若想躲過這場處心積慮的浩劫也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兒。既然元春斃命,那就說明今上早就有了殺心,只是沒有讓元春和家人感知到,絕密的一次行動。

    這當然是對敵鬥爭的策略和手段使然,應該是大內早把賈府看成了眼中釘肉中刺,動輒得咎,即便不做任何事,也逃不了這個干係。

    況且,自古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還用他們兀自把觸角伸得那麼長嗎?

  • 7 # 小說紅樓

    元春賈寶玉的親姐姐,賈政和王夫人的二女兒,元春也是賈家的孩子中最為出色的一個。她十多歲的時候就被選入宮中做女史,後來更是做到了鳳藻宮尚書,加賢德妃的位置,元春是賈家在後庭中的依靠,她從進宮的那一刻開始就與賈家的命運連線在一起。

    元春的風光為賈家帶來了一時的榮耀,她的死也讓賈家元氣大傷。這就引出一個問題,為什麼在元春被殺後,賈家為何不及時收手保留實力呢?想要抽身退步也許已經來不及了。

    第一,元春之死是一個迷,來的太突然太快,賈家都來不及反應

    元春是賈家的第一位皇妃,她的存在讓賈府與宮廷的關係日益緊密,她的風光是賈家意料之外,她的死也來的突如其來。

    賈家其實到了賈赦和賈政這一代已經大不如前,沒有什麼大的過錯也沒有什麼大的功勞,已經處在政治的邊緣。當元春封妃的皇命傳來時賈家上下無人提前知曉,都大為害怕以為犯了什麼大錯,直到確切的旨意傳來,大家才安心和高興起來。

    元春的封妃確實讓賈家重新風光了一回,可是為了修建省親別墅接元春回家也讓賈家元氣大傷,眾人都在歡慶忘卻了家族危機,在曇花一現的榮耀之後,賈家的敗相日顯。

    元春封妃來得很突然,元春的死也極為蹊蹺。賈家並無對國家設計有什麼功勞,元春也沒有什麼特殊的貢獻,元春就被莫名其妙的封妃。會發生這樣事情最大的可能就是元春在那時開始參與宮鬥,她所在的哪一方有了階段性的勝利。

    根據元春的判詞,可是對此有一定證據相輔。

    二十年來辨是非,榴花開處照宮闈。三春爭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夢歸。元春判詞意譯為:元春在紅塵俗世是非場中活了二十來歲;平生最顯貴的一件喜事就是晉封賢德妃,蒙天恩元宵省親;此等富貴榮華,可惜她這樣的榮華富貴只享受了三年,就在一場宮廷鬥爭之中,大夢歸去,含恨而逝。

    從“虎兕相逢大夢歸”可以看出元春可能斃於一場關係到賈府的宮廷惡鬥。如果這樣解釋就能夠明白為什麼元春會突然封妃然後又突然離奇去世了。元春從省親時出現而後就極少再有她的訊息除了逢年過節給家人送禮,看似一切都很平靜,可是從後來就出現太監都敢到賈家強行“打秋風”的事情,而那時想必元春宮中也已經式微。

    宮鬥一旦參與便禍福相連,成功和失敗都是轉瞬即逝的事情,元春封妃不久她很快也就傳來她重病的訊息,沒有多久也就去世了。這一切的過程來得太快也太突然,賈家或許都還來不及反應,這就是他們為什麼沒有提早抽身退步的原因之一。

    第二,賈府與元春同氣連枝,不管收不收手都會被影響

    其實換種思路,元春從進宮的那天起她的命運就和賈家息息相關,她的落敗註定了會讓賈家收到牽連,不管賈府收不收手都不會被元春的事情所影響。

    進宮的女子第一重任務是要得到皇上的喜歡為家族帶來榮耀,另一重便是要保重自身不讓自己的過錯連累家人,後宮的女子根本無法簡單的做自己,她們身後和家族是她們一生的束縛和牽絆。

    《如懿傳》富察皇后就是一生為了家族而活的人,她做的每個決定和每件事情都要為家族著想,她不敢犯錯不能任性,她做的每一件事情都要合乎一個皇后的標準和禮儀,甚至因為家族的壓力她連自己的女兒都保不住,只能夠讓她遠嫁塞外和親。

    入後宮的女子不管是貴如皇后,還是僅為平常妃子,她們的禍福都與家族緊密相連。家族的使命不能違背,她的落敗家族也只能夠一起承擔。賈府享受著元春所帶來的榮耀,那麼也必然要承受背後的艱辛和危險,賈家此時不管怎樣做都不可避免的會遭受牽連。

    第三,即便元春不死,賈家也涉世太深,早已無法抽身退步

    賈家的落敗,元春的關係是一方面,其自身的因素也佔據了很重要的部分。賈家雖是鐘鳴鼎食之家,可是積聚幾代下來也有了不少的積弊,大致知道一些內情的人都曉得賈家早已今日不同往日,可是他們卻沒有任何的改變,照樣奢華靡費的生活。

    冷子興說“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外面的架子雖未甚倒,內囊卻也盡上來了,兒孫也一代不如一代了。

    除了日常的花銷和講排場,賈家的內部還做了很多濫用職權等不好的事情。其中王熙鳳私下收受賄賂被人辦事,而且仗著權勢把公堂當兒戲,賈赦也曾經讓賈璉數次前往平安州辦不可告人的事情,賈家和賈雨村之流的交往,這些事情都為賈家的落敗埋下了禍患。

    即便元春不死,賈家的落敗也是遲早的事情。元春只是賈家所有政治活動的一個部分,雖很重要但是並不十分關乎大局,賈家涉世太深,早已無法抽身退步。

    總之,元春被殺後,賈家不是不想提前收手,而是早就已經來不及了。賈家藉著元春封妃的機會做了很多事情,這些事情恐怕早就超出了元春能夠涉及的範圍,元春不管死於不死,賈家都會受到影響,而且也涉世太深無法回頭了。

  • 8 # 鄉生

    元春是否不知道被殺,還不得而解。但是元春被殺,跟賈府還是有關係的,宮內幾次來要錢,賈府平時對外,行事作風差,得罪外面很多人,特別是人命案,再重要的是忠順府想要整他。但話說來,賈府揮錢如土,到了後期要用錢時,卻沒錢了,沒錢無法圓事,所以危機重重。紅樓夢是人生從低谷走顛峰,到大廈倒下,很有教育作用,特別是當官的人。或大家族,所以要常常引以為戒。

  • 9 # 吾天

    在《紅樓夢》裡,曹雪芹對於賈元春的判詞是:二十年來辨是非,榴花開處照宮闈。 三春爭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夢歸。

    這裡就已經預示著賈元春的歸宿了!判詞的第一句講的是預示著賈元春封妃時的各種祥和喜氣的徵兆。然而對於鼎盛中的賈府確實是錦上添花,但是對於正在衰敗中的賈府來說首先從經濟實力上已經無法與外界抗衡了!後面的一句的意思是其他的三個姐妹都無法和元春相比,同時朝廷裡皇帝和宦官的爭鬥,預示著出局的就是賈元春。

    元春省親時,聲勢浩大,大觀園裡景緻特別、一片繁華,元春為了避嫌將“天仙寶境”改成了“省親別墅”!看得出來,元春心思縝密!但是,賈府最終的沒落並不是賈元春一個人能阻止的。

    寧榮街上的寧國府和榮國府都是皇帝敕造的,他們賈氏一族的地位在一時之間是權傾朝野、榮華富貴,而賈家的衰落的關鍵還有幾個關鍵的人物,王熙鳳、賈珍、賈政!其中焦大已經講出了緣由,家風不正,不倫不類,“扒灰的扒灰”!這裡就不一一點評了!這才是叫做“禍起蕭牆”,即使收手,也難逃衰敗之命!

    另外對於外界來講,首當其衝的就是和賈府關係一向非常好的北靖王爺,最終受到彈劾下臺,而在賈府最需要幫忙的時候沒有扯上半點關心,只能協助朝廷將三小姐探春姑娘送出去和親!

    金陵城裡的四大家族也是盤根錯節,相互之間都是親戚關係,一家出問題,都會收到牽連!賈家最開始受牽連的就是賈母的孃家史家的經濟問題,史家的金銀財寶轉移到了賈家保管,最後被賈雨村所利用,順理成章的牽扯到了賈府。

    元春死的時候,正是賈府各種問題凸顯的時候,即使做最快的處理、及時收手也是無濟於事,大樹欲傾,無力迴天!

    這也反應了封建王朝政治制度和黨爭的惡習!

  • 10 # 餘生心靈

    賈元春是賈政和王夫人之女,賈寶玉的親姐姐,自小外貌風清玉潔、如花似玉、知書達禮、才華出眾,在十幾歲時就被選入宮做女史,由於其能力超群,在二十多歲時,就晉升為鳳藻宮尚書,後又得到皇帝的賞識,封為賢德貴妃。

    賈元春在封妃沒幾年,就卒死於宮中,致於是被殺,還是病死,在《紅樓夢》中也沒有詳細記載,作者給後人留一團迷霧,有很多種猜想,對於她死後,賈府為何不收手有以下幾方面。

    一、賈府中沒有能力超群的繼承人。賈母作為德高望重的老前輩,也年世已高,無能八面擋風;賈赦不務正業,整天和妻妾酒中尋樂,和其弟賈政算來算去,鬥來鬥去,把賈府弄成一團亂泥,無一點向心力和凝集力。俗語說:“家和萬事興。”,家庭內部不團結,自然想要興旺發達,那是不可能的,也只會為衰敗埋下伏筆。

    賈府裡年輕一代,王熙鳳算能力強的,但其目光短淺,只會為自己私利,能貪就貪,像條濁蟲,不斷的浸濁老祖宗留下的骨頭,最後落得一敗塗地。賈寶玉為愛所困,無大將風度,自然也不行。這樣,曾經輝煌的賈府自然也就會衰敗,無掌舵者。

    二、宮廷內部的明爭暗鬥是間接的禍根。

    自從賈元春進宮以後,憑藉其美麗的外表和優秀的才華,一步步走到了賢德貴妃,可以說是步步堅辛,裡面隱藏著多少明爭暗鬥痕跡。首先我們看賈元春的《恨無常》

    喜榮華富貴,恨無常又到;

    眼睜睜,把萬事已拋。

    盪悠悠,芳魂銷耗。

    望家鄉路遠山高,故向爹孃夢裡尋告。

    兒命已入黃泉。

    天倫啊!須要退步抽身早。

    從賈元春的這首詩中,“喜榮華富貴,恨無常又到。”此句說出了她的心聲,她作為萬人之上的貴妃,應該是要什麼有什麼,但為何還要恨無常事?說明在高牆之內的皇宮中,看似風光,實際上是爭鬥得激烈,才會恨。

    首先是貴妃和貴妃之間的爭鬥,為了得到皇帝的 寵愛,她們姐妹之也就互相爭鬥。其次是貴妃和皇后之間的爭鬥更是不一般,賈元春可以說是敗在和皇后的拼搏中輸得一敗塗地,為什麼這樣說呢?在《紅樓夢》中,皇后雖然沒有親自露面,但她的大太監夏守忠幾次的出現,第一次是向賈政要賞錢,沒有皇后的支援,他絕對不敢向國舅開口;第二次是抄賈府也是他。從而,可以說賈元春是敗在皇后的手裡,自然賈府也是敗在皇后手裡。還有代表著賈府的北靜王爺和皇上爭奪皇權,也就更讓賈府走向衰敗埋下隱患。

    三、一個家族由弱――盛――衰是自然的必然性。

    縱觀古今,任何一個家族的發展,不可能一直強盛,也不可能一直弱小。俗語說:“花無百日紅,家無百代昌。”從而,賈府由弱變成強大的榮國府,再到頂盛的大觀園,再到衰敗成平民,是自然的發展規律。還有一點,樹大招風,風必摧之。

    總上所述,不管賈元春死還是不死,賈府都已來不及收手,只會走向衰敗。

  • 11 # 謝金澎

    世間的事情,每一件事情都不是孤立的。

    “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週以後引起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

    每一個看似不相關的細枝末節,其實都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絡。到了元春被殺時,賈府已經大廈將傾,危機四伏,山雨欲來風滿樓了。

    人的本能反應不是去做終極思考,能夠做終極思考的人就不會在乎興衰榮辱、萬千繁華。所以,賈府越是感到危機迫近,越不會去思考如何停止下來,而是想做最後的瘋狂去挽救。

    但是,人力爭不過天命,往往越是各種因彙總要產生果的時候,你越想停下來就越停不下來。那個時候,颶風已成形勢,人的意志只不過是風中飄擺的落葉,無論如何掙扎,都是徒勞而已。越掙扎厄運就越興奮,只會加速業報而已。

    看似歷史上有很多力挽狂瀾的案例,但是要是結合大勢你就會發現,所謂憑藉一人之力扶大廈於將傾之際,其實都是假象而已。千絲萬縷,都是歷史之必然,那一個人,只是被推到了風口,執行了諸多業力的果報而已。要知道,把一頭豬放在風口上都會被吹上天的。

    也就是說,他不過是業力的一個樞紐、一個環節沒有姓張的就有姓李的,誰扮演那個角色根本不是問題。所以,不是賈府不收手,是根本收不了手,形勢逼人,不得不被裹挾著往前走。

  • 12 # 卡季奇文化

    元春,賈政和王夫人的女兒,賈寶玉的親姐姐,從小賈母身邊長大,十多歲就被送到宮中,從女史做到了賢德妃的位置上。這在別人看來豔羨的地位,元春肯定是苦不堪言,她在省親的時候說的:不該把她嫁到那見不得人的地方。只此一句話就已經暴露了元春的疲憊和無奈之情。對家族她的內心是失望的,賈府整個家族沒人能夠有作為,給她一點支撐,這才讓她勢單力薄,如履薄冰。

    元春傾盡全力維持著被蛀空的賈府,“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之盛,也不過是瞬間繁華。沒有人能夠認清問題的實質,即便秦可卿託夢說得那樣明白,鳳姐也還沒能做些準備,賈珍、賈璉、賈赦等人還在想著尋歡作樂,只能是作死。

    一、賈府皆是坐吃山空之輩,沒有能力和遠見

    冷子興對賈雨村是這樣談論寧榮二府:“生齒日繁,事物日盛,主僕上下,安富尊榮者盡多,運籌謀畫者無一,其日用排場費用又不能將就省儉,如今外面的架子雖未甚倒,內囊卻也盡上來了……如今的兒孫,竟一代不如一代了。”一代不如一代這是根本,祖上打下來的江山到了賈赦這一輩就玩完了。他們不務正業,過得是聲色犬馬生活,整個是爛泥一堆,已經難扶上牆了。他們不是不知道江河日下,而是沒有任何抵禦能力,簡直就是巨嬰一片。

    若說把賈璉、賈寶玉看作後起之秀,那同樣也是讓人失望,賈璉有些能力,偏偏也是好色;寶玉單純一些,與世俗格格不入,不求功名,同樣對家族沒有幫助。王熙鳳在賈府算是個有能力之人,眼界還是窄了點,把心思多用在斂財、吃醋問題上。女孩子裡面也就是寶釵、探春能幹些,可寶釵是個明哲保身的姑娘,探春有遠見又沒有權利。主子們坐吃山空,下人們勾心鬥角,無事生非,這樣的一幅場景失敗收場是必然的。

    二、賈元春離世太突然,這讓賈府無所適從

    賈府衰敗的時候,元春被封為賢德妃,這給賈府又帶來了一線生機。如果家中能夠利用這難得的好機會,重整家風,做些防備也許還能長久一些,至少不至於被抄家後連吃住的地方都沒有,可惜了,沒人能懂。這個問題賈母和賈政應該思考過,那時候已經明顯覺得賈府是岌岌可危了。

    賈政過生日,宮裡傳來聖旨,讓賈政入朝,全家都惶惶不安。若是元春平時得寵的話,家人心裡應該是踏實的,元春也經常給家裡報平安。說明元春封妃來的很突然,甚至元春自己也並沒有提早得到訊息。直到賈政傳回訊息,大家這才歡欣鼓舞。

    從後來元春突然離世才想到,元春的封妃是帶有政治色彩的,皇帝是為了平衡各方勢力,才有了短暫的盛寵。因此,元春離世後,賈府的暴風雨才來的這麼猛。眾人大多猜測是秦可卿的葬禮過分奢華,不符合身份,而且葬禮上出現了太多的王公貴族,引起皇帝忌憚,所以才臨時起意封了元春賢德妃。想想也是,家世家族一沒重臣、二沒戰功、元春年紀也大了,封妃是不會輪到她頭上的。所以秦可卿託夢已經預示著這個結果了。

    三、賈氏家族沒能足夠意思到元春的死因,還抱有幻想【恨無常】喜榮華正好,恨無常又到。眼睜睜,把萬事拋。盪悠悠,把芳魂消耗。望家鄉,路遠山高。故向爹孃夢裡相尋告:兒命已入黃泉,天倫啊,須要退步抽身早!

    元春的“恨無常”把她痛苦深沉的遺憾表露無遺。已經知道自己將面臨死亡,也知道父母親人將面臨災難,可自己出不了宮門,也沒有人敢通風報信,只有在夢裡說給爹孃,早做準備。可惜,元春的痛苦絕望父母沒能夠夢見,也不能夠斷定女兒死於非命,沒有從最壞處打算,對皇權還抱有幻想。不認為祖輩打下來的基業會說沒就沒了。

    實際上,從太監常來打秋風就已經預示元春不得寵,可這些情況賈母知道嗎?每次都是鳳姐在處理這些事,她讓丫鬟去當首飾給錢太監,也沒有去問賈母要錢,說是為了不讓賈母操心。若真是這樣,鳳姐就太短視了。這也就能夠理解了賈府為什麼沒有防備。如果說是賈母知道太監常來敲詐這回事,她是具備判斷能力的,雖不能挽回敗局,但做些準備還是可以的。

    這樣就壞在了王熙鳳身上,包括秦可卿託夢,他要是能夠和賈母說到這一切,也許賈母就會把事情聯絡到一起,能夠分析出來厲害關係,相信她不會一點不作為的。

    王熙鳳雖然能幹,但不具備眼光。再一想,賈母雖然睿智,但教子無方,過於享受,自己過完幸福一生,把嬌慣出來的寶玉也害了。至於賈珍賈赦那是咎由自取。想想我們在分析這些問題的時候,也真的是會杞人憂天。所以樹倒猢猻散,是必定的結局。

    <END>

  • 13 # 靈媒達芙妮

    賈府上下只有王熙鳳賈母探春,這幾個人還可以用。薛寶釵是一個不管事的,它是屬於看破不說破的,所以單單憑著這些女孩子也是無法扭轉局而,即使有節省節儉的政策,對賈府也沒有任何幫助,而在外面的賈珍賈鏈,還有賈府的各大老爺他們已經生活糜爛習慣了。

    生活習慣已經成為習慣之後,一些其他的官府之間的金錢利益的走動以及宮內宮外的各種銀兩的打點,這些都加上,還有各種冤情錯案的涉入所以賈府要想收手是不能夠及時收得回來的,生活方式已成定局,習慣已經養成,這是一時誰也改變不了的。

    就像探春說的,從外面殺來是一時殺不死的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的道理是一樣的,如果一時想制止住全面的局勢,上上下下這麼多人是無法把自己家裡內內外外清洗乾淨的。這就比喻了當時的政府所處於的狀態內,上上下下大小,官員都是互相庇護,相互之間有利益關係的,這樣的社會是無法有很好的結局,這也預示了當時政權的一個最大的悲哀。

  • 14 # 小白的文化之旅

    對於元春的結局,在《紅樓夢》第五回中關於她的判詞同她的曲詞中已經透露的很明顯了。

    只見畫著一張弓,弓上掛著一香櫞。也有一首歌詞,雲:

    二十年來辨是非,榴花開處照宮闈。

    三春怎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夢歸。

    〔恨無常〕喜榮華正好,恨無常又到。眼睜睜,把萬事全拋。盪悠悠,芳魂銷耗。望家鄉,路遠山高。故向爹孃夢裡相尋告:兒命已入黃泉,天倫呵,須要退步抽身早!

    結合元春的判詞和曲詞,不難看出,元春最終於宮中死去,並且死的極為突然,毫無預兆,因此,賈府根本不清楚元春的真正死因,也就無從談收手一說了。

    對於元春的死,在《紅樓夢》裡,有兩點可以說明她死於宮中的內鬥。

    其一:是她的曲詞,兒命已入黃泉,天倫呵,須要退步抽身早!

    試想,若是元春正常死亡,在她的判詞中,又為何為留下這樣一句呢?

    其二:是王熙鳳所做的那個夢

    昨兒晚上忽然做了一個夢,說來可笑:夢見一個人,雖然面善,卻又不知姓名,找我說,娘娘打發他來,要一百匹錦。我問他是那一位娘娘,他說的又不是咱們的娘娘。我就不肯給他,他就來奪。正奪著,就醒了。”

    在《紅樓夢》第一回中,曹公就特意點出,凡文中夢幻字眼,都是關鍵;而在王熙鳳的這個夢中,那個並非是元春的娘娘,自然代表的是宮中的另一個勢力了。

    她所要的一百匹錦,預示的是賈府興衰百年的富貴,如今,又來奪,自然意味著這一股勢力真正想要對付的是賈府。

    元春的突然死去,誠然是賈府無法及時收手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除此之外,這兩個原因,也是關鍵

    第一:賈府經濟空虛,無力打理宮中的勢力,也自然,它及時想要全身而退,也沒有這個能力了

    賈府,為元春省親修建大觀園,掏空了最後的積蓄;而元春的晉封,又絲毫未為賈府帶來實質性的地位,因此,可以說,正是元春的晉封,加速了賈府的衰亡。

    到了賈府後期,經濟拮据更加嚴重,王夫人等不得不考慮對賈府下人們進行裁員;同時,面對宮中太監來打秋風,賈府也顯得無力招架;內部的空虛導致了內部矛盾的激發;外部的無力周旋,則導致了賈府在朝中的勢力瓦解,因此,在這種局面下,賈府想要全身而退,已經不可能了,試想,那些一直敵視著賈府的政治對手,會放棄打壓賈府的最佳時期嗎?

    第二:賈府長房與二房的不和;寧國府與榮國府的不和,也導致了賈府這個大家族不能齊心協力

    賈府,從寧榮二公起家,歷經百年,人員眾多,即使要收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比如,賈府內部領導班子的意見就不和。

    在榮國府裡,長房賈赦與二房賈政的矛盾根深蒂固,也許,這一切,在二房掌握榮國府的管理權就埋下了;所以,當賈政看出賈雨村此人小人的形象,漸漸遠離時,賈赦卻是同他走的火熱。

    在寧國府裡,賈珍也是如此,表面上同榮國府一片和氣,但本質上卻是矛盾不斷;在榮國府裡,賈政等人一直同北靜王關係友好,秦可卿去世時,北靜王甚至親自參與她的葬禮;但到了賈府後期,我們會發現,當烏進孝給賈府送年禮時,下人回稟賈珍,說北靜王前來拜訪,賈珍卻是直接避而不見。

    可見,在賈府中,賈赦、賈政、賈珍這三個主子的關係並不和諧,在這種局面下,賈府的各種決定,似乎都很難達到一致。

    對於賈政而言,他早有歸隱之心;但賈赦、賈珍一貫享受,他們能接受這樣的決定嗎?

    小結

    其實,對於元春而言,不僅她的死非常的突然;對於她的晉封,也同樣顯得突然,當日,原是賈政的生日,宮中太監突然來訪,卻對元春晉封一事一字不提;而自宮中老太妃去世後,文中對元春更是一字未替。

    老太妃去世,與賈府關係密切的甄家突然被召上京,沒多久,又被吵架,聯絡這一系列的變化,不難猜測,宮裡的老太妃、與賈府關係密切的甄家,應該是元春宮中最大的支柱。

    也因此,可以這麼說,元春的去世,相比於,老太妃去世、甄家被抄,對賈府的影響更為重要,也因此,在沒有這些外力的幫助下,賈府即使想收手,也沒有機會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兒七歲了,一直鬧著想學小提琴,給點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