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東方國學

    因為“隨心所欲而不逾矩”雖是一種自由,但並不是指世俗意義上的呼風喚雨,所以實現了這種自由,並不等於實現了人生志向。

    “隨心所欲而不逾矩”出自《論語》,是孔子對自己不同人生階段的評價,這句話是孔子說自己到了七十歲時,就可以達到:跟隨自己的心意行動,但不會逾越規矩的境界。

    現實中“隨心所欲”往往會導致“逾矩”的結果,所謂“恣意妄為”正是對“隨心所欲”和“逾矩”矛盾關係的真實寫照,但孔子是怎麼做到既能“隨心所欲”,又不“逾矩”的效果呢?

    答案是孔子化解了二者之間的矛盾關係。在孔子那裡,“隨心所欲”並非通俗意義上不加節制的任情縱慾,而是長期“克己復禮”的結果,具體來說是從十五歲就開始了。

    孔子說自己“十有五,而志於學”,此“學”並非積累知識,而是“志於道”,這個道是人生最為終極的價值追求,可為之赴死的那種,就像他自己說的“朝聞道,夕死可矣”。

    要想得“道”可不能隨心所欲,需要苦行僧般的“克己復禮”、“吾日三省吾身”等自我約束,使每件事都符合禮的標準。日積月累,才能在三十歲“而立”、四十歲“不惑”。這些追求“道”的積累,終於在五十歲變成不需要刻意努力的隨心所欲。

    而這種隨心所欲,在外表現為不違反各種“禮”的“不逾矩”,外在的“矩”已內化為“隨心所欲”,所以二者之間不矛盾。

    不過他傾盡此生追求的天道和“矩”,終究不是他所在的那個霸道盛行時代的主流價值標準,只因他要實現的天道,不僅需要“隨心所欲而不逾矩”的主觀努力,更需要其他外在條件的配合。

    所以孔子雖能實現“隨心所欲而不逾矩”的自由,並不等於孔子在現實生活中實現了抱負;相反即便沒有實現理想,也並不妨礙孔子實現“隨心所欲而不逾矩”的自由。

  • 2 # 歷史是個大葫蘆

    蘆蘆哥也是比較直言的,有些話就說得比較直白了。

    這個問題本身顯然有些問題。

    “隨心所欲”和“不得志”有什麼聯絡嗎?

    應該是沒有的。

    前者是一種主觀心態,後者是客觀事實。

    有人可以說客觀能夠影響主觀。但是這裡我們要明白的是,被影響的主觀也還是主觀,變不成客觀。

    這個道理聽上去有點繞口,但是如果舉個栗子,就會非常容易理解了。

    比如高考結束,你告訴自己,如果成績不錯就獎勵自己一次你想了很長時間的旅行。

    接下來,至少就會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成績不錯,你滿心歡喜地遊山玩水去了。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成績不好,即使家人為了安慰你依然答應你帶你去旅行,但是你拒絕了,因為完全沒有這個興致了。

    在這裡,客觀成績確實直接決定了你有沒有旅行的主觀心態。

    但是要知道的是,即便你不想去旅行了,這個依然是你個人的主觀心態,你開始想旅行了後來又不想去了,這正是“隨心所欲”的表現,沒有人可以左右,因為這完全是你個人的主觀意識。

    現在回到題目中,即使孔子並不得志,在孔子晚年也知了天命,他也開始埋頭研究起了《周易》。

    這就是他的隨心所欲,和生前得志不得志沒有關係。

    是否得志只是決定了他會有一個什麼樣的生活狀態,但是不管什麼樣的狀態,他依然可以決定是否“從心所欲”。

    像是孔子這樣的聖人,即便生前得志了,他依然會在晚年說出“從心所欲不逾矩”這些的話。

  • 3 # 紅辰夢劫

    孔夫子的執政理念不適用當下的時代

    孔子不得志的主要原因是他所處的時代背景,春秋時期講究的是誰的拳頭大誰就是老大,而孔子推崇周禮,主張“仁、義、禮、智、信”,治理國家仍舊遵循禮教,在那個你方唱罷我登場的社會動盪時代,這一套是行不通的。

    孔子是魯華人,在魯囯做過大司寇,併兼任代理相國,後因為魯定公不理朝政,沉迷於女色,孔子失望下辭官而去,之後周遊列國,在東周拜見過老子,請教學問。

    隨心所欲不逾矩

    這句話不是別人評價孔子的,而是出自孔子之口。

    “隨心所欲不逾矩”出自《論語·第二章·為政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隨心所欲但是不逾越規矩,試想人活到七十歲了,生命已經快要走向終結,還不趕緊做自己年輕時想做而還沒有做的事。人年輕的時候總是面對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慾望,生活的艱難,家庭的負擔和對權力、金錢的執著,到了晚年一切都該放下了。

    生活不只有形形色色的慾望,還有詩和遠方。而且孔子說的隨心所欲而不逾矩,不是說你老了就可以隨心所欲地擺脫道德的約束或者逾越法律的界限。人只要活著就要遵循規矩,道德法律也好,天地自然大道執行的法則也好。比如,人就是吃五穀雜糧和家禽、家畜的,如果為飽口腹之慾去吃野生動物,那非吃出事來不可。

    結語

    孔夫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開教育模式的先河,孔夫子之前學問都是依靠師承或者家傳。

    孔子晚年回到魯囯開設私塾,有教無類,門下弟子達到了三千人,其中著名的便是“七十二賢士”。七十二人中有很多成為了各國的高官棟樑,也為儒家思想的傳承和發展打下了結識的基礎。

  • 4 # 國學子才

    謝悟悟邀。

    “從心所欲不逾矩。”是夫子自己七十歲之後說的。

    因為子曰:“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

    “狂者”知道該做什麼事,“狷者”知道不該做什麼事。

    夫子乃為天地制定規則之人,夫子既聖矣,七十歲了,從心所欲有何難哉?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心懷天下。只問對不對,該做不該做。至於得志不得志和結果,不在夫子

    考慮的範圍。

  • 5 # 文史醒言

    孔子生前不得志,所謂的“不得志”僅指孔子一生未能實現他的政治理想——恢復周禮,行仁王之道,實現天下大一統。西周實行分封制,起初的目的是想讓諸侯們在國家有難時能夠匡扶社稷,但隨著諸侯實力的日益增強,慾望也就變大了,逐個想自立門戶,稱王稱霸,並且付諸實踐了。這個時候出於利益的需要,諸侯間的戰爭就不可避免,社會和民生就沒有保障。孔子生在這樣的亂世,長在周公的封地,一生想秉承周公的禮制,最終卻未能如願。孔子是一個人性大師,並不是不知道復禮難行,但他的偉大之處也恰恰在此,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黑暗中的燈火總能照亮一片天地,引人前行到達善境。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是孔子自評的話。主要是指孔子晚年在經歷了人生的種種磨難後,對人事、禮樂、道德等等已領悟到了化境,他可以隨心可以做到他的核心主張——中庸(即不偏不倚,時時事事合於規矩)。

    天下不是孔子所能左右的,所謂“天命不可違”,故其“不得志”。道德醇厚和行事合規是自我可以實現的,達到一定境界後自然可以“從心所欲不逾矩”。

  • 6 # 2分鐘看世界

    首先,從哪裡感覺孔子生前不得志?

    其次,隨心所欲而不逾矩跟得不得志有什麼關係?

    然後,“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是說七十歲能隨心所欲而不越出規矩。“不逾矩”指不越出規矩。

    完全不理解,問題到底想說啥。。。

    這裡大膽猜測一下,

    題主是不是想說,

    如果一個人“得志”,就是有錢了,

    有錢了,就可以為所欲為,不受約束了?

    猜的不對請提示。

  • 7 # 四千金AY

    因為“隨心所欲而不逾矩”雖是一種自由,但並不是沒約制,沒相對性的,所以既便實現了這種自由,並不等於實現了人生志向。

  • 8 # 苗政4

    從心所欲不逾矩,不是能做到自己任何想做的東西,而是能接受自己改變和控制不了的現實與無奈,與自己和解,接納自己。

  • 9 # 邊緣隱士

    首先要說明一下,‘’從心所欲不逾矩‘’’可不是別人對孔子的評價,而是《論語》中弟子記載孔子的原話: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段話是孔子對自己一生學習,實踐生涯不同階段的總結。

    孔子的前半生確實顛沛流離,不得志。甚至最慘的時候自嘲為喪家之犬。但這種不得志,只是世人所看到的表面現象,這段周遊列國的人生經歷,何嘗不是孔子從一個普通的政治從業者轉變為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的磨練歷程呢?我們一生可能都需要經過無數次破壁,失敗,才能知道自己真正最擅長的,能夠把自己才華淋漓盡致發揮出來事業,也就是孔子說的知天命。

    ‘’十五而有志與學……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段話只是孔子根據自己的人生經驗劃分的不同階段,每個人其實所處的各方面因素不同,每個階段也不盡相同。‘’但從心所欲,不逾矩‘應該是人生修煉的最終目標。

    何為‘從心所欲‘’’?它與‘隨心所欲’有何不同?我們經常聽到別人說,喜歡隨心所欲,想幹嘛幹嘛,想吃吃,想睡睡,想玩就玩,遇到不開心的事就任性亂來。這叫隨心所欲,因為你的心是跟著慾望在走,你並不能控制你的情緒和貪婪。這種隨心所欲的處事風格是經常以傷害他人,自己快活,別人買單的狀態,收穫的一定是更多的苦惱。孔子所說的‘’從心所欲‘,是在一個人修身達到‘’止於至善‘’後的境界,擁有良知良能,與自然,與社會,與他人和睦相處,不會去透過坑害別人,破壞環境來滿足個人私慾,隨其本心,所以根本不會逾矩。這是聖人對自己人生修煉的終極目標。

    世上有絕對的自由嗎?回答:沒有。孟子曰: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但規矩是為了限制那些為個人私慾而破壞社會和諧的行為,之所以我們還不能感知自由,是因為自我的心性還有待修煉,只有當本性的良知迴歸,才是獲得內心自在的根源。

  • 10 # 軒窗聽雨古詩文

    之所以說“隨心所欲不逾矩 ”也是對孔子某個時段的狀態的評價。

    這句話出自於《論語》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在那樣的時代,孔子的閱歷不可說不豐富,對人生的感悟也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認識到事物發展的規律。每個年齡段有每個年齡段的積累,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隨著年齡的增長,思想境界逐步提高,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也逐漸趨於成熟,形成了一套自己的體系。“隨心所欲而不逾矩”這是一種自由灑脫而又合乎情理的心境。

    我們都知道孔子周遊列國實際是因為他並沒有一直受到待見,世人對其高度認可的論語也是徒子徒孫根據其生前言論整理彙編而成。可想而知其生前過得並不如意,政治理想也難以實現,可謂是空有一番抱負,卻難以施展。

    不過,也正因為他看透了世態炎涼,看遍了繁華一幕,閱盡人世滄桑,所以他更加懂得凡事都有自己發展的規律,一切都應順應自然。而他自己也正是因為高壽,雖然政治上不得意,但一生大部分精力還是放在了教育事業,門下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為各國培養了大批的人才。能取得這樣成就的人,無論如何也是會感到自豪的吧。作為一代教育家,為人師表,自然也是不會逾矩。聯想當今,又有哪個名人會樂意老來還會惹出諸多是非來。

    孔子一生追求天道,追求禮矩,自然是年復一年堅持著克己復禮。所以我們狹隘的認為他的“隨心所欲”就是恣意妄為,而是這麼多年來,日復一日的積累,領悟到了“天人合一”,而流露出的無慾無求,因此又怎會有逾矩之為呢。

  • 11 # 九諼草

    題目中含有兩個命題:

    1、孔子的政治理想沒有實現。

    2、孔子的修養已到聖人境界。

    首先說第一點孔子的政治理想並不是作君主,也不是當個大夫之類,他的理想是透過恢復一種社會秩序。因為孔子所處東周時期,大體是春秋後期,諸侯之間領土之爭激烈,葵丘會盟,齊桓公的霸主地位得以確認後,周朝分封制瓦解,而後晉、宋等五霸輪流坐莊,東周王朝已經混亂不堪,所佔領土遠小於諸侯國,中央號令,諸侯不從,所以孔子稱為禮壞樂崩,僭用天子之禮時有發生。這種社會背景,作為知識分子的孔子,提出“仁”道,其本質是為了建立和平統一的政治秩序,人民的和平。他對管仲九合諸侯有極高評價,說“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 如其仁, 如其仁!”充分說明了,孔子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在人民的生死存亡問題上。孔子讚歎管仲,還蘊藏著一個觀點:孔子對周王室也充滿了失望,所以齊桓公稱霸也好,怎麼樣也好,只要國家安定,人民安康就可以,所以孔子說復禮,並不是說復周朝。子曰:吾說夏禮,杞不足徵也。吾學殷禮,有宋存焉;吾學周禮,今用之,吾從周。這是因為當時還有比周朝更優越的禮樂制度,能影響諸侯放下領土、土地之爭嗎?當然,孔子找不到更好的答案,只有以其學說去影響各諸侯國,但諸侯都不看重他的思想。諸侯不看重,還有個原因。《史記》記載:孔子56歲死後,任魯國大司寇,誅殺亂政者少正卯,齊華人聽到很害怕,說:“孔子為政必霸,霸則吾地近焉。”史傳孔子弟子三千,七十二賢人,按當時人口總量計算,孔門弟子比例很大的。諸侯不重用孔子、不用其思想,這個也是因素之一。反之,孔子並無稱王的意圖,從他著易傳就可以瞭解到,孔子是素其位而行的。後被稱為“素王”。以上,孔子不得志。不得志指的是:為人民謀求和平的仁道思想沒有得到諸侯的重視,不是自己的職業前途。再說第二點說孔子“隨心所欲而不逾矩”,是指他修養的境界。這個是達到的。先澄清一下,孔子說的是“從心所欲”而不是“隨心所欲”,二者是不同的。從心是保持本心出發,隨心則沒有本心這個“體”。因為孔子思想不是僵化的,它是在一個原則下,靈活發揮的,也就是個人的自由是有範圍的,這個原則就是“仁”,所以有很多人找孔子問仁、問政、問孝、問君子,問事鬼神都有。而孔子的回答都是不同的。問仁就是指人生之路怎麼走。孔子十五歲立志做學問,經過人生的起伏,幾十年瞭解做人做事的道理,一生修養到這個境界。孔子這句話是在72歲左右,去世前說的。後來被弟子編在論語的為政篇,目的並不是說孔子多高,而是暗示從政者要學習這種精神。看來,孔門弟子把老師的教育方法完全掌握了。孔子的教育方法是多變的,因材施教,但中心是不變的,就像他的思想。最後結論命題中所說孔子生前不得志,還能“從心所欲而不逾矩”,二者有對立,又有統一。說對立,是假定的孔子的志向,在修養上和職業上是對立的,如上所證,第一個命題是不成立的。說統一,是建立在孔子志向在建立“仁”道,跟自身修養當然是統一的,而且孔子也完全得以證實,達到聖人境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原油價格能回到原來的價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