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駙馬君

    唐末五代,中國進入割據分裂局面,軍隊間尤其盛行陣前挑戰,我想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一、藩鎮之間戰爭的特點

    唐末五代戰爭的一大特點就是藩鎮之間的戰爭十分頻繁,與唐代前期動輒以十萬大軍於境外作戰,有明顯的差別。藩鎮的私兵有限,戰爭的動員規模與作戰方式比較靈活。藩鎮用兵,重點在於部隊的精良及行動的敏捷,騎兵的奔衝廝殺能力,尤為決勝的戰爭工具。更為重要的是,由於各藩鎮私兵的力量相差不大,不易在戰事上取得壓倒性優勢,將領間傾向採取速戰速決的彈性策略。於是,一種在將領之間流行的對決方式蔚然成風,成為衝鋒陷敵前的序幕戰。

    二、騎戰文化的巔峰

    唐末五代藩鎮混戰,猛將輩出,從兩方對壘列陣,然後作出邀戰與迎戰,再發展到彼此大軍合戰,此時的戰鬥方式基本都有著一套戰鬥步驟,將武人的戰鬥禮儀推向高峰。戰場上,除了講求統軍列陣的嚴整外,個人戰技與應變能力,也足以構成當中的成敗關鍵。此時武將們喜歡在陣前挑戰,作為兩軍混戰前的序幕,充分表現爭霸過程中的英雄主義,與歐洲中古時期騎士對斗的精神有著相似之處。

    三、兩軍對陣,如何戰鬥?

    單騎決戰,常於兩軍屯駐、列陣對壘下進行,敵對雙方的將領以挑戰與應戰的形式,達至軍事勝負。在頻繁的戰役當中,騎將格鬥的手段更加多元化,或者以弓矢作中距離的對射,或者用槍矛棍棒為近距離的衝鋒,並備短刃隨時埋身搏鬥。此時的藩帥們,坐陣觀鬥,審視部下的戰鬥技巧,藉以鼓舞士氣,帶有些寓戰鬥於娛樂的尚武意味。

    唐末五代之際,割據與統一戰爭反覆、頻繁,陣前悍將善於、敢於對戰,挑戰之風盛行,成功地塑造了這一動盪時期武將們的尚武精神。

  • 2 # 紙上談法趙括

    唐末五代藩鎮據地稱雄,梁唐晉漢周的五代政權,基本上就是河南、山西及河北地區藩鎮混戰的結局。唐末以降,朱全忠建立的後梁,自始至終與沙陀部族的李克用父子周旋,時刻養兵蓄銳。後唐莊宗存渤、明宗嗣源以至晉漢間的石敬塘、劉知遠,無不繼承沙陀軍隊的好戰精神。在頻繁的戰役當中,藩鎮帝王和將領的軍事主從默契至為重要,藩帥立於中軍大陣,對魔下諸將臨陣作戰的表現特別重視。《新五代史》記載:“秦宗權攻注,歸霸戰數有功。張旺軍赤岡,以騎兵挑戰,矢中歸霸,歸霸拔之,反以射賊,一發而斃,奪其馬而歸。太祖從高丘望見,甚壯之,賞以金帛,並以其馬賜之。凡主帥必坐陣高丘,制置指揮,由左右偏將衝鋒陷陣。大本營鎮駐高丘,既易於觀戰定奪,眾將士能望之而團結,亦有統軍之利。秦宗權的部下張旺於赤岡挑戰,梁祖先遣善戰的張歸霸迎敵,是玉成二將決鬥。藩鎮用兵,講求部隊的精良及行動的敏捷,馬軍的奔衝廝殺能力,尤為決勝的戰爭工具。山澤河野的不同割據局面,令敵我之間行軍部署時,強調隊伍的結陣方式。由於各藩鎮私兵的力量相若,不易在戰事上取得壓倒性優勢,將領間傾向採取速戰速決的彈性策略。於是,一種在戰將之間流行的對決方式蔚然成風,成為衝鋒陷敵前的序幕戰。從兩方對壘列陣,然後作出邀戰與迎戰,再發展至彼此大軍合戰,將帥間固守著一套戰鬥步驟,將武人的戰鬥禮儀推向高峰。

  • 3 # 樸實的青年

    唐末五代藩鎮混戰,猛將輩出,戰場上除講求統軍列陣的嚴整外,個人戰技與應變能力,亦足以構成當中的成敗關鍵。變革期內武人每喜以騎斗方式,作為兩軍混戰前的序幕,充分表現爭霸過程中的英雄主義,與歐洲中古時期騎士對斗的精神有著相似之處。唐宋之際,中國進人割據分裂局面,透過無數戰事完成統一,軍隊間的短賓相接,幾成為解決糾紛的共通方式。其間,作戰理論正不斷深化,與實戰經驗互相印證,促使戰爭文化邁向高峰。單騎決戰,常於兩軍屯駐、列陣對壘下臨時啟用,反映兩軍權衡利害,以挑戰與應戰的形式,達至軍事勝負。學者研究唐宋戰爭,素來重視行軍與兵法的理論方面,較少從動態角度探析騎鬥于軍事戰略中的意義,本文冀於此問題上略作補白,以作為變革期內軍事文化的一個側面考察。

      一、唐代的軍陣理論與騎戰的勃興

      唐代重視戰陣部署,代表著中國中古軍事至成熟的階段。春秋戰國,隨著鐵器廣泛使用於兵器戰具上,車戰的主力逐漸由騎兵和步兵取代,無論是左中右三軍或前後左右中五軍的佈陣,馬隊均配置於前列及兩側位置,參雜步兵,負責急擊行動,並作為居中主帥和後勤軸重的必然掩護。隋唐行軍列陣的心得,繼承自漢魏南北朝,史稱唐代名將李靖創置的花軍陣,即從諸葛亮的八陣變化中加以改良而來,加速馬步軍之間的成熟配搭。六花陣法,就是以馬軍為作戰主體,將馬步兵種相夾於六個方陣之內,即右虞候軍、右前軍、右後軍、左虞候軍、左後軍、左前軍,連同置中的中軍,構成流動行軍時隨時可開列的七軍形態。在(李衛公問對》一書內,且提及李靖認同曹魏治騎兵的理論,主張作戰時應以“戰騎居前,陷騎居中,遊騎居後”,至於“回軍轉陣,則遊騎當前,戰騎當後,陷騎臨變而分”的三個互為庇護的層次。而戰騎一陷騎一遊騎的職分,使中國中古時期的馬軍日趨精銳,成功建立起前線作戰的階梯。

      唐太宗以輕騎掃除群雄,顯示馬軍的機動應變能力,有效作為突襲奇兵的一股新力量。為應付突厥人侵,武則天於萬歲通天二年及聖歷二年,于山東、河南、河北等處成立武騎團,以加強國內馬軍實力。這些地方的馬兵團,加上各種城傍兵及步兵種類,最終演為藩鎮團結兵的基礎。就河朔三鎮的軍力而言,大曆十二年(777)的魏博七州和恆冀七州各擁兵五萬,而平盧十五州則有十萬之眾,與建中四年(783)幽州十二州的兵數相約,已經是較強的藩鎮。小型藩鎮如襄陽六州(777)、鳳翔一府一州(830)和澤潞五州(765)等,兵員約二至三

  • 4 # 勇戰王聊歷史

    這個陣前挑戰,俗稱罵戰,跟《三國演義》裡面的單挑是兩碼事。

    在春秋之前,流行“致師”:派一個勇猛的人架著戰車衝到敵陣前挑戰,炫耀下車技和武術。(主意,這可不是讓一輛戰車去敵軍陣地送死,就是鬥技。或者,故意挑釁。。。)敵軍一般不會示弱,也會派出少量士兵出來鬥技,或者打跑他們。

    (三國演義中的戰車)

    《逸周書·克殷》:" 周車三百五十乘,陳於牧野(今河南省新鄉市北) ,帝辛從。 武王使尚父與伯夫致師。"

    後來,隨著戰事發展,兵種也多了,弓箭和火炮也開始大量普及。此時,陣前挑戰就成了“罵戰”。站在敵人弓箭和火炮射程之外,開罵!目的就是提升士氣。劉邦和項羽就曾在陣前搞“罵戰”,結果,劉邦沒算好弓箭射程,被項羽射了一箭。(象棋中,將帥不能相見,也是出自於此。)

    但是,在《三國演義》中,大將跑到陣前單挑廝殺,小兵後面看熱鬧的事,歷史上基本沒有。這都是演義小說虛構的。不過,領兵的將領帶頭衝鋒的事,歷史上很多。這是因此,將領就是幹“兄弟們跟我上”的活。而負責指揮的主帥,就要老老實實留在中軍高地,俯瞰全場,指揮作戰。當然,主帥衝鋒的也有,大都是因為自己不佔優勢,必須鼓舞士氣。

    例如:明朝猛人張定邊、常遇春、朱棣,都是帶頭衝鋒的猛人!常遇春本來就是先鋒,肯定要帶頭衝鋒,他乾的就是這個活。朱棣搞謀反,手下兵力處於劣勢,必須自己帶頭衝鋒。(他還有建文帝給的護身符,開掛了)。

    騎兵作戰,主要是騎射!

    在農耕政權,騎兵大都是輕騎兵,一般屬於“側翼”。軍隊的“中軍”是步兵方陣,主帥都在中軍。此時,騎兵的作用就是依靠機動性,攻擊敵軍的側後方,打亂敵人陣型,追擊敵人。

    北宋官修《武經總要》盛讚道:“所以挫馳突之銳,明堅重之威,循明摘實,知神謀之有在矣”。

    例如:《武經總要》記載的“平戎萬全陣”,將陣型分為五部分:前鋒、殿後、中軍、左翼及右翼組成。

    中軍:每陣各方5裡,周長20裡,計7200 步;3陣之間皆相隔1裡,陣面共寬達17裡;

    左右兩翼為騎兵:左、右翼軍陣各兩列,前列125 隊,每隊50騎,共6250騎。後列125隊,每隊30騎,共3750騎。

    前鋒負責進攻和抗住敵人攻擊,在此陣中,前鋒主要是防禦;中軍穩住陣型;側翼騎兵尋機攻擊敵人中軍或者騎兵。騎兵可不是直接衝著敵人陣型過去就完事了,要先用弓箭射擊,嘗試打亂敵人陣型。然後,再看是撤退,還是持續騷擾,還是衝入敵陣、追擊!

    《三國演義》中,主將們(騎兵)在馬上拿著兵器對打,真是不合理。馬跑得這麼快,很容易撞一起。這麼快的速度,武器相撞一下,很容易連人帶兵器一起摔下馬。而且,騎兵失去高速移動性,被步兵圍住不動以後,真就處於被宰的地位了。畢竟,武器長度有限,步兵只要不靠近騎兵,騎兵就拿步兵沒辦法。而步兵卻可以從四面尋機殺傷騎兵。所以,騎兵要一直奔跑作戰,避免在步兵面前停下來。

    如果是遊牧政權,都是騎兵的時候,就要比騎射了。

    遊牧騎兵戰術最出名的就是“曼古歹戰術”,古羅馬人稱為"安息人射箭法":假裝潰逃,然後一邊跑一邊回頭射箭,打擊追兵士氣。追兵撤退時,再回頭追擊,追擊的時候也射箭。如次反覆。蒙古人就是靠這種戰術,橫掃歐洲,把大個子歐洲人給射程了刺蝟。

    騎兵衝鋒互砍也是一種作戰方式,也跟步兵一樣要分軍陣衝擊。這是最考驗騎兵的。除了砍殺技巧要實用,沒有花裡胡哨的動作外,馬也要聽話。不然,馬一吃驚,把自己掀翻倒地,就麻煩了。

    騎兵衝擊步兵陣地的,一般是用重騎兵。依靠盔甲對馬匹和人的保護,一路直接踩過去、撞過去。而且,騎兵高速移動的刀砍下去,肯定比步兵的刀更有殺傷力。也是因此,步兵在野戰時,遇到騎兵就需要用戰車圍在外圍,抵擋騎兵衝擊。

  • 5 # 半生身老心閒

    對這個瞭解不多,說點兒粗淺的看法。中國軍隊重戰陣,或者說重視諸兵種配合作戰,應該始於唐,經宋、元兩代發展,至明中期的戚家軍達到冷兵器時代的巔峰。之後,於外由於國家周邊政治地理環境的長期穩定,在東亞地區形成對周邊勢力的絕對壓制(東亞朝貢體制);於內清代滿洲入主中原後,遊(漁)牧與農耕這中國兩大競爭勢力都採取了妥協的態度,進行深度融合。單以軍事角度而言,無論內外均缺乏軍事技術和理論進步的動力,亦缺乏實踐機會。從而在熱兵器時代的軍事技術和理論的發展上中國遠遠落後于軍事競爭激烈的西方。以現代軍事理論的觀念去理解唐末五代戰爭的陣前挑戰行為,應該是心理戰與宣傳戰的雛形,是一場戰鬥的一部分而不是一種完整的戰鬥模式!其出現與盛行(作者語)與內戰的戰爭性質具有莫大關聯,根本原因在於內戰目的更多的是佔有利益與資源(甚至包括軍隊本身)而不是人員的殺傷。

    另外,內戰雙方的矛盾主體多為雙方對立集團(所謂的軍閥)的利益衝突,而基層軍官兵士的矛盾相對和緩,這種情況下爭取戰鬥中的心理優勢(威懾與道義)顯得尤為重要。而雙方參戰官兵統一的國家認同感和錯綜複雜的人事關係也為這種“軟”戰鬥提供了可能性。唐代就不說了,藩鎮與中央是很複雜的關係。不止是名義上要承認中央管轄權,只要不撕破臉,對於藩鎮的大部分官兵,中央也是有能力調動的。這樣說來,大家都是唐軍,搞不好今天刀兵相見,明天一個桌上吃飯,犯得著你死我活嗎?。即使到了五代,梁唐晉漢周,大家也在爭一個正統,說白了就是咱們還是一華人,爭的只不過誰是兵誰是賊。

    至於騎兵的作戰模式,後唐李氏因其出身特殊(沙陀人首領,突厥別種),先天具備較為充裕的騎兵資源,從而較為重視騎兵獨立作戰。李存勖以騎兵孤注一擲,冒險迂迴偷襲開封而滅後梁。但騎兵獨立作戰損耗極大,後面的晉漢已經喪失了騎兵獨立作戰的能力。總體而言,因唐末五代戰爭的終極目標多為佔領城池,戰爭還是以步兵為主,騎兵的運用多為衝鋒(陷陣),迂迴包抄,騷擾等。

  • 6 # 漩渦鳴人yy

    這個嘛,其實說起來的話,大家都小看了古代突擊,在一個支點上撬動整個地球的作用。

    其實說到這個很多人都不會去做中國歷史,畢竟中國歷史對於戰爭的描寫他們也不瞭解太多,總之對於他們來講說什麼都是騙人的,那我們就說一下國外的歷史吧,大家應該還得記得亞歷山大吧,對於亞歷山大來講,他需要對付的最主要的敵人當然就是波斯帝國,在最後的一場戰役裡面也就是高加米,他的所有的步兵部隊!就是他軍隊的主體都在正面硬扛著波斯帝國前面將近幾十萬大軍的衝擊,而最後時刻完成致命一擊的就是他所帥的基友騎兵!

    可以想象的就是整個壓力山大遠征軍45000人,其中的大部分也就是4萬多人,全部都是楊工,而真正完成最後致命一擊的就是來自於亞歷山大的這一支騎兵部隊,由此可見主帥帶領自己的軍隊進行突擊,這個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甚至於在某種意義上可以決定一場戰役的勝利!

    當初馬奇諾防線法國和英華人吹的天上地下唯我獨尊,可被德華人找到個補缺口以後瞬間突破,接著馬奇諾防線就成了最大的笑話!古代的戰場雖然有各種各樣的因素制約,但是並不是說像一個鐵桶陣一樣滴水不漏的,還是有能夠突破的縫隙!

    有如此巨大的利益誘惑,當然在某些擅長使用這樣攻擊節奏的軍隊裡面,這種作戰模式自然而然就成了一個主要選擇的作戰模式!很顯然,大唐王朝時期冷兵器的發展使得野外突襲作戰的能力大大提高,在這種情況之下,很顯然五架更加願意用這種突進型的小股部隊騷擾大股部隊,甚至最後完成致命一擊的這樣的作戰模式來決定整場戰爭勝負!

    這裡面我們得說到兩件事情,第一大唐王朝時期冷兵器達到了一個巔峰,但是不同於宋朝時期防具和貢獻達到一個巔峰,此時大唐王朝冷兵器的巔峰主要凸顯在野外做展示!也就是雙方打遭遇戰的時候,這個時候雙方的陣腳尚未穩定,而此時兩支軍隊突然相遇,這個時候考驗的是軍隊的臨場反應以及武器裝備!這個時候以各種各樣優秀的近戰冷兵器開始層出不窮的出現!並且制霸了一個時代,比如說唐朝的唐劍,陌刀或者是馬槊。

    在兩支軍隊相遇了以後,此時對於指揮官來講打敵人於懵逼狀態,這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這個時候雙方之間尚未把陣型徹底拉開,任何一方,都不能夠保證自己百分之百能把敵人的突擊力量給防禦下來,在這個時候,有一支軍隊突襲敵人的心臟,徹底癱瘓敵人的指揮系統,這種做法不僅能夠有奇效,而且還能夠收穫英雄般的崇拜和英雄般的掌聲,能夠鼓舞事情何樂而不為呢?雖然我有賭的成分,但是有的時候,真的能賭對了!

    古代這種猛將還挺多的!比如說三國時期曹操的名將樂進,張遼,還有就是明朝時期的常遇春!這些武將都有過在戰場上面率領少量不對,並且衝鋒在前,帶領自己的軍隊徹底擊潰對手的這樣的案例!

    很顯然,崇尚武力的唐朝更加不可能放棄這種戰場模式!同時在這種模式之下能夠獲勝的武將能夠獲得更多的崇拜和尊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談了五年的男朋友,突然說要跟他初戀結婚,大家覺得我這個時候應該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