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謝瑞麒麟

    近日,手遊《王者榮耀》被推上風口浪尖,原因是其讓不少中小學生沉迷於此,讓不少家長頭疼。然而,在媒體採訪中,一位小學生的話發人深省:“當我孤單的時候,我媽媽就把手機給我。”不禁讓人反思,中小學生沉迷網路,很大程度上是家庭教育出了問題。

      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孩子從一出生下來,父母就和孩子在一起,孩子的行為舉止的養成都受到父母的薰陶和感染,其影響作用是非常大的。因此,做好家庭教育對孩子身心健康成長是至關重要的。

      第一: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影響。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古代有“孟母三遷”,從“其舍近墓”到“遷居市旁”,最後徙居“學官之旁”,終於使孟軻在學官的影響下,成為學者。這說明人們很早就重視環境影響人的作用。

      第二:父母的榜樣作用。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孩子生活的第一環境,孩子的“啟蒙教師”是自己的父母!作為家長事事必須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起良好的榜樣,以堂堂正正的形象,留在孩子心目中。還要敢於在孩子面前認錯,那種認為認錯就意味著降低威信,於是強詞奪理硬辯,甚至以打駕手段鎮住孩子的作法是最愚蠢的,最失誠信的,在孩子心理會刻下失望、傷心和輕視。因此,要塑造好自己的形象,做好孩子的“啟蒙教師”。

      第三:父母必須重視孩子的教育。父母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僅僅是一些物質的簡單投入,而更多的包括對孩子心理的關愛和呵護。首先必須瞭解孩子的心理,遵循孩子心理發展規律。其次,在生活中要教育孩子正確認識自己,不自輕自賤,不自驕自傲,正確地為人處事。最後,要教育孩子正確面對失敗與挫折。世界上,沒有一條綴滿鮮花的路鋪在孩子面前,只待他去收穫一個又一個的果子,去體會種種成功的歡樂,誰也躲不開那生活中必然會有的失敗和挫折。

      總之,優秀的父母應該是掌燈人,照亮孩子前行的道路。他們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將決定孩子的接觸範圍。家庭教育對孩子習慣的養成、學習態度以及學習成績都有著重大的促進作用。家庭文化是傳統文化的堡壘,也是文化衝突的避風港。在人格塑造中,家庭以其血緣的聯絡產生著潛移默化而又深根蒂固的影響,健全的人格不能缺少家庭文化情感的內化及薰陶。家長應該不斷的進行自我學習,更新自己對孩子的教育思想觀念,提高自己對孩子的教育水平和能力。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得到真正健康的成長和發展。

  • 2 # 自我良知是怎樣練成的

    聽你說教育為主,相信你一定很重視教育。

    跟孩子一起的時間是開心快樂的,關照孩子的心情,覺察孩子真實需求,用心陪伴孩子足矣。

    孩子不愛寫作業是因為在寫作業的過程中感受不到成長和成就的快樂,

    孩子喜歡玩遊戲是因為現實生活被掌控束縛沒有自主空間和探索的雀躍,

    孩子不專注和拖沓是因為這不是他想要做的事情,或者他在這件事情裡找不到樂趣,

    ……

    每個行為背後都有個單純簡單的動機,每次衝突的情緒背後都積攢了很多的委屈

  • 3 # 千睦

    要注意孩子心理問題,相信當以孩子心理為主時,任何教育的輸入都不是問題!

    1.做到尊重孩子!肯定孩子

    2.不要貼標籤!往往教育對孩子說教時,是你的預言,把直接問題的預言,變成你肯定的希望。變負能量為正能量

    3.語音語氣!做到有效溝通。情緒失控時,請你靜靜再講話!那一刻只是在發洩你的情緒而已,做不到溝通與教育的最佳效果!

    4.要想孩子突破你的優秀!那就你先成長,你的形象必定是孩子模仿的模板

    5.模式之外有模式!允許孩子做TA自己,不是做你心中的人

    6.任何教育·孩子的興趣是根本!孩子自信才是動力。

    真正思考怎樣才能提高孩子的興趣,怎樣才能讓孩子在這方面倍感自信。

    *所有教育本身,是教育者的水平問題,不是孩子的問題,

    就像所以孩子的問題,都是家長的問題一樣!在一個Sunny快樂心理健康的家庭成長的,怎麼可能會出現憂鬱症的孩子。

  • 4 # 你渴望力量嗎

    自然是兩者兼顧。如果要比較哪個更重要?當然是心理!

    現在常說素質教育,育人先育德!我覺得心理問題也是育德部分,怎樣讓孩子擁有強大的內心?面對困難是勇於克服還是畏懼不前?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那麼應該具備怎樣的品質?顯然,光有文化教育是不夠的!

    勇敢而不魯莽,謙遜而不自卑,自信而不傲慢,善於思考且敢於行動,力量強大還應有存於心底的善良!

  • 5 # 怕冷的搶匪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兩樣東西就是歸屬感和價值感,歸屬感是心理層面的,價值感就是透過教育來實現。

    歸屬感源於父母無條件的愛,如果你問一個孩子的父母,你們對孩子的愛是無條件的嗎,他們會回答,當然啦!,但是他們的表達方式卻不是無條件的。比如:你要不聽話,我就不管你了!

    無條件並不是溺愛,最重要的是要尊重孩子的感受,這個聽起來簡單,但大部分家長根本做不到,因為根本弄不懂原理。

    怎麼關注感受呢?

    舉例,孩子講:爸爸,我的玩具車輪子掉了,我覺得很難受!

    通常爸爸的迴應是:沒關係,反正就是個玩具嗎,不要緊,爸爸再給你買個新的。

    如果你總是用這種溝通方式,孩子可能就越來越不願意跟你聊天了,因為你沒理解他的感受!他會覺得反正你總說無所謂。

    正確的方法是你要說出他的感受:我知道你很喜歡這個玩具車,他的輪子掉了,這的好可惜!這叫說出感受!

    講出感受這件事不是僅僅在孩子身上才能用的,所有關係中的溝通模型都適用,比如兩性關係中,男女之間總吵架的原因就是無法識別對方的感受,因為無法識別情緒背後的感受,所以溝通進行不下去。

    包括在批評孩子時也要先講出他的感受,再提出要求,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感受到無條件的愛,也就是歸屬感和安全感,尤其孩子犯錯誤時,是塑造他行為模式的最佳時機。

    愛是無條件的,但教育是有條件的,因為只有他做對了,媽媽才回給他打對勾,所以要把無條件的愛和有條件的教育結合起來,而不是指望孩子在學校才得到真正的教育。

    尤其在教育的過程中,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和對讚揚要符合孩子的實際情況,很多家長都會講:寶貝你最棒!,但你期望的這個最棒與孩子的實際能力是有差距的,實際上他在學校的成績一般,在同學中也不是最受歡迎的,那麼這個差距就會造成他對自我的評價飄忽不定,也就是自尊水平的不穩定。

    其實如果搞明白這個兩個原理的父母,孩子得到的滋養就已經贏在起跑線上了,而不是把希望寄託在學校和老師,否則即使透過各種方法讓孩子上了很好的學校,孩子也會因為自尊水平的不穩定,在競爭性強的學校倍感壓力,從而造成自尊水平更低,還會在內心受到傷害!

  • 6 # 天空美食之都

    用我們以身作則來教育孩子。在教育的過程中去發現自身的不足加以改正,給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面對複雜的社會風氣,我們更要引導孩子不能以任何違法的方式走向歪路。

  • 7 # 始終142942699

    當然是以身作則,順其自然了………盡人事而聽天命。

    其中,以身作則,首在孝順父母、有感恩心……家長必須要給孩子做出榜樣來。

    而順其自然,則重在有平常心,別把文憑看得那麼重……換句話說,少點兒急功近利心,多點兒無私奉獻心,當知“人算不如天算”。

  • 8 # 鄉間稻穀香VIog

    針對子女的心理特點,我建議家長採用以下幾條溝通方式:

    (1)以平等的態度和孩子打交道,應痛快地放棄“命令式”的態度。

    (2)承認“代溝”,求同存異,互相尊重。對於孩子喜歡的一些好的事物,應積極鼓勵贊成。

    (3)提前教育孩子,把一切壞事制止在發生前。如果孩子一陷入“當局者迷”的境地,再跟孩子“針鋒相對”,只能讓孩子討厭你。

    (4)身教勝於言教

    (5)家長在教育子女上著重強調學會做人,不應在成績上施加過多的壓力。過分保護式的父母教養方式,指本來應該孩子去做的事情,父母包辦代替。

    過分干涉式父母教養方式,主要表現在父母對孩子的行動、孩子想法、孩子的行為意識,畫框框,定調調,把這些都納入父母的意願中。

    嚴厲懲罰式的父母教養,就是對於孩子的教育,偏向於嚴格的打罵,懲罰,易造成孩子心靈上的創傷。

    正常的教養方式是溫暖、理解、民主的教養方式,這種教養特點在於曉之以理,以事實為依據,使孩子從內心深處接受父母的教育。

  • 9 # 震三江

    第一在心理上,瞭解孩子所想,客觀的去了解,一定要和孩子相處成朋友,給他絕對的自尊心,時刻了解他的各個階段的心理變化,給他足夠的私人空間,保持距離感,不要讓他看著你就煩。

    第二,在文化教育上這個也要看重,我認為只要心裡健康的孩子,文化教育一定不差,因為他會了解自己的職責本身就是學生,學生的首要工作就是學習,至於學習成績如何提升或者其他,這個不在我所學犯愁之內。

    所以我建議以心理為基礎,打好心理的基石,再轉換為成績!兩個都要看重。

  • 10 # 創靈輕遠

    現在的教育環境真的很垃圾,只有學習好才是好孩子?但一個很現實的問題,現在都是學習為上的環境,我怕我孩子學習不好,在這樣的環境裡心理有問題。學校給他的壓力,家長不應該放大,而是應該引導,大環境改變不了,改變家庭環境,而不是隻盯著孩子,孩子已經很累了,嘗試著家長自己改變,中國也有很多家長,培養孩子很輕鬆,孩子也很優秀,問題可能不只是出在孩子身上,找找自己的原因吧!

  • 11 # 藿香101

    看到抖音以及各種社交媒體裡曬的各家神獸回來,因為孩子作業、和家務等問題家長的各種雞飛狗跳,我曾經也是這樣的,看著孩子磨磨蹭蹭做作業,還把我認為最簡單的作業做錯的時候,那簡直就是氣得我血壓上升,對著孩子狂躁謾罵~我想我們那一刻的表情在孩子眼裡絕對是最邪惡可怕的,在有一次我心平氣和的給他指導作業的時候他就說:媽媽我做錯了作業你別那麼兇好不好,讓我好害怕,這樣我會越來越笨的,腦子都不好使了。你好好給我講我就會了。我突然覺得孩子說的有道理,因為每次罵完之後他做作業是越來越慢,錯題越來越多,慢慢的我就改了我這強勢教育,想通了孩子只要心裡健康,身體健康,會認真讀書就好,能考上什麼學校也不是很重要了,我們大人只要給他豎立好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就行。

  • 12 # 奇堯最棒

    教育是一門深不見底高深而神聖的學問。其影響將是永恆的,誰也無法估計會有多麼深遠。

    身教勝於言教,教育者的人格就是教育事業的一切。愛、啟發、點燃一把求知慾的火、是教育者的偉大本領。

    終身之計,莫如樹人。教育的目的在於培養人的個性、是在製造成人、尊重生活、培養人對前途的希望、心中有愛的品行、心智上能力的發育、人類文明的傳遞、所以說,教育家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 13 # 少年阿翔

    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心理技巧確實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我們要把孩子分為兩種,一種是幼年時期的孩子;一種是青春期叛逆的孩子。

    首先是幼年時期的孩子,這時候的孩子更多的需要長輩的引導。

    孩子還小,這時候的他們對外界充滿了好奇心,不懂是非對錯,所以需要我們諄諄教導。這時我們需要保持的心態有三點。

    1.耐心。

    耐心是教育孩子最重要的一環。試想一個幾歲的孩子,他的情商和智商等都是日出階段,這時候的幼兒教育,我們要保證自己有耐心教,一遍不行二遍三遍。家長的情緒小孩子看的到,你的不耐煩很有可能會影響孩子日後的脾氣。

    2.讓孩子學會思考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時會陷入一個誤區裡:孩子什麼都不懂,讓他聽我的準沒錯。

    一個孩子在家長身上學到的,很多是有明顯邊界的錯對問題。

    插座有電,你不能碰。這個問題家長應該明確說。

    你要好好學習,孝敬爸媽。這是對的,家長也應該明確說。

    但如果你給孩子報興趣班呢?有的家長會直接替孩子做了選擇。“彈鋼琴吧,有前途。”結果孩子並不喜歡鋼琴,到最後也是半途而廢。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帶著孩子去琴行,讓他自己去嘗試一下所有的樂器,再問他:“你覺得哪個適合你?你對哪種樂器感興趣?”學會讓孩子思考,永遠比你帶著他走重要。

    3.讓他自己承擔後果

    當然,這裡的後果是試探性,並不是一切都由孩子來揹負。

    爸媽痛愛兒女,把他們視作掌中寶,是正常的,但我們不能什麼事都選擇幫他們兜底。

    在一些小問題上,我們要讓孩子懂得“這個決定是我做的,所以結果要我來承擔。”從小培養這種意識,到了叛逆期才不會釀成大錯。所以我們要學會適當的放手,心態要保持平和。

    那對青春期的孩子而言,溝通是最重要的。

    十幾歲的孩子,往往對事物有了自己獨特的見解。我們知道他們的很多觀點是偏激的甚至是錯誤的,但是直接地指出他們的錯誤,無疑是不理智的做法。

    有自己獨立思想的孩子,需要他人的認可。我們的心態要保持穩定,要說服自己跟孩子處於一個平等的地位上進行溝通,在這時你若以命令者的口吻跟孩子交流,很容易激發孩子的叛逆心理。

    孩子的教育問題是個大問題,三言兩語很難說明白。除了以上心態,家長應當調整自己的心態,試著從孩子內心深處去想他所想,很多問題自然迎刃而解。

  • 14 # 悅納生命

    溫柔有邊界,平和而堅定,平衡好愛和規則,區分人和事,建立並保持良好的親子關係,評估孩子不同階段的身心發展能力,協助孩子樹立成長的階段性目標,不輕視和誇大孩子的挫折,協助並鼓勵孩子去分析,去尋求支援,去想各種應對問題的能力,這樣的孩子才是生命力得到真正綻放的孩子!

  • 15 # 非一般111

    以身作則,我們經常會跟孩子說:要像其他誰誰家孩子一樣優秀,甚至捧著名人傳記講像優秀者學習。忽略了應該自身去努力,自己在公司有沒有努力,如果努力了,可以跟孩子自信的說:要像爸爸媽媽一樣優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甄嬛傳》中皇帝究竟對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