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鄂硒農技
-
2 # 天數茫茫A
蜜蜂是變溫性動物,氣溫對其生活的影響是十分巨大。蜜蜂對溫度的忍受力範圍,是非常有限的,當氣溫超過了其能忍受的範圍,輕者影響蜂群的正常發育,重者可令蜂群全部死亡。
雖然蜂群可以透過自身調控,來改善蜂群生活環境的溫度,但事實上蜜蜂的這種能力,在人工飼養的環境中,是很難發揮出什麼效果的。因此必須透過人工干預的辦法,來幫助蜂群應對極端的氣候條件。接下來要講的夏季,就是比較極端的氣候條件,那麼處在夏季的蜂群,我們又該怎樣管理呢?
夏季其實是比較糢糊的一個概念,從曆法上講夏季起於5月初的立夏,止於8月初的立秋。但我們幅源遼闊,南北氣候相差很大,可能北方還是白雪皚皚,而南方可能已經春暖花開了。因此判斷季節多以氣象條件來進行判定。一般來講中國大部分地區的夏季應在6月初到9月底的樣子。
當然這個時間的確定可能對養蜂沒有什麼實際的意義,而夏季對於養蜂來說,恐怕最有指導意義的就是一個“熱”字。其實除了熱以外,夏季在南方與北方還是有許多不同點的,南方夏季蜜源枯竭,而北方多數地方則蜜源較好,因此蜂群的管理也應有所不同。
北方地區(蜜源條件好的地區)的夏季管理北方夏季多數地區的蜜源植開始流蜜,當然南方地區也有蜜源好的地區,那麼象這種地區的蜂群管理,夏季就應即要注重生產,也要注意繁殖。
要注重生產,肯定就需要強大的蜂群,實踐證明,強群不但能有效利用蜜源,而且生產效率也遠比弱群高出很多,因此強群是獲得高產的首要保障。那麼就要求在夏季流蜜期到來時,蜂群要達到一定的規模,如春季做好繁殖,換王等工作,使夏季到來時,中蜂能維持在7~8脾,意蜂能維持在10脾以上。
要想獲得高產,肯定就需要取蜜,取蜜時不能看見蜂群有蜜就取,這樣取出的蜜,質量得不到保障,因此應取成熟的封蓋蜜,一般要求其封蓋率在90%時,我們才能對蜂群進行取蜜,這種情況下取的蜜質量才好。取蜜不能過度索取,一定要注意為蜂群保足口糧,否則蜂群就無法發展,嚴重時還會引起蜂群因缺食,而產生分蜂或飛逃。
除了及時取蜜外,在取蜜的同時更換掉老舊巢脾,這樣不但能刺激工蜂多釆蜜,而且還能刺激蜂王多產卵,以利蜂群繁殖。當然夏季給蜂群提供一個舒適的環境,對蜂群的生產與繁殖肯定都是非常有利的,因此給蜂箱遮陰防曬,以及新增繼箱,加大巢門開口,新增巢脾等。都是夏季管理不可缺少的工作,這些工作也是幫助蜂群,應對高溫的人工干預辦法。
此外要想既重視生產,又重視繁殖,最好的辦法就是,採取飼養主副群的辦法。即主群負責生產,而副群負責繁殖。具體做法是,在春季分蜂時,分出與生產群數量相等的分蜂群,分蜂群的蜂王產卵後,將它與生產群配好對。然後確定主群與副群,主群主攻生產,副群主攻繁殖。在生產旺季時,副群將繁殖的幼蜂或子脾,定期補充給強群,這樣強群就能長久保持旺盛的生產力。
南方地區(蜜源缺乏地區)的夏季管理在南方地區,一般夏季的蜜源不好,那麼就可能造成蜂群的食物出現缺乏,從而影響到蜂群的繁殖。因此在南方缺蜜地區,保持蜂群的群勢,就是非常重要的了,當然要保持蜂群的群勢,肯定就必須以注重繁殖為主,那麼怎樣才能使蜂群在夏季,保持良好的繁殖力水平呢?
首先要保證蜂群有充足的蜂糧,如果不能保證蜂群的蜂糧,蜂群不但不能繁殖,甚至還會出現分蜂或者飛逃的情況。為此如果所在地夏季蜜源不好,就應該進行人工飼餵。人工飼餵除了保證足量的糖漿供給外。還應保證供給充足的花粉,花粉是蜂群蛋白質的來源,其功能是蜂蜜所不能替代的。另外給蜂群供給充足的飲水,在夏季也十分重要。因為水不但是蜂群代謝的必須之物,也是其夏季防暑降溫離不開的必備之物。
蜂群要想在夏季繁殖發展,肯定就必須將蜂箱的溫度,控制在適合蜂群繁殖發育的溫度內。那麼為蜂群遮陰防曬,或者是將蜂箱搬到比較陰涼的地方,肯定是十分必要的。當然加大蜂箱,加寬蜂路,加大巢門開口等措施,更是必須要做的基本工作。而且還可以考慮,將蜂群分蜂發展,待進入生產期後再進行調整合並。
夏季的病害預防夏季是蜜蜂天敵多發的季節,我們在夏季比較常見的天敵很多,如蠟螟,胡蜂,蜘蛛,蟾蜍等。這些天敵不但能大量的捕食蜂群,還能讓蜂群產生飛逃的情緒。因此應重點防除。
蠟螟的預防主要是保持蜂群蜂多於脾,或蜂脾相稱,加固蜂箱不讓其成蟲進箱產卵等。而胡蜂的預防,則重點在於清除周邊環境的胡蜂巢穴。蜘蛛的預防則要蜂箱周圍環境乾淨,不留可供蜘蛛結網的條件等。預防蟾蜍則需要清除蜂箱周圍雜草,墊高蜂箱等。當然也可釆用誘捕的方法對這些蜜蜂天敵,進行誘捕清除。此外由於夏季可能出現缺蜜的情況,那麼蜂群就容易出現盜蜂,盜蜂對蜂群的影響很大,因此缺蜜地區應嚴密注意,飼餵與管理的規範操作,特別注意中蜂群與意蜂群的安全距離等。
夏季也是農作物病蟲害的高發季節,施用農藥是比較頻繁的。而有些農藥對蜂群的危害很大,因此夏季預防蜂群農藥中毒,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為此我們平時應在蜂群的活動範圍內,多瞭解詢問一下農作物施藥的基本情況,以便極早做出應對措施。
-
3 # 會fly的魚兒
夏天到了,蜜蜂採蜜期基本過完了,因為前期採蜜的高強度工作,蜜蜂的壽命會減少,蜂量也會減少,這時候養蜂人都稱之為蜜蜂的“度夏”時期到了。
俗話說的好“寧過三冬不願度一夏”由此可知蜜蜂度夏是很懂要的。如果管理不好很可能會導致多數蜜蜂的逃跑和死亡,會嚴重影響蜜蜂秋季的採蜜。那麼,我們應該怎麼管理呢,下面是個人的一點建議:
第一點,夏季溫度很高,蜂巢內的溫度就更高了,而且還是個密集的群體。為了減少蜜蜂工作量我們可以給蜂場灑水,給蜂巢遮陰。也要注意溼度控制,可以用家裡面的毛巾弄溼平鋪在蜂巢外表面,這裡注意不能全部蓋住,至少留下三分之一的外框,以便於良好的痛風避免蜜蜂受悶。為蜜蜂在這個時期的生產和繁殖創造適宜的溫度和溼度。第二點,換新蜂王度夏,有的老舊的巢脾需要換為新的巢脾。在蜂量不多的蜂群也要減掉多餘的巢脾,一定要多於巢脾,這樣蜜蜂可以護住巢脾。度夏的時候一般是不缺蜂蜜而是缺少花粉,這時候可以適當補充花粉。還要防止天敵的侵擾,像巢蟲,蜘蛛,胡蜂等。胡峰危害會造成蜜蜂逃跑和蜂王的死亡。第三點,防止蜜蜂感染熱病。因為蜂巢內蜜群密度太大,少不注意好蜜蜂就會得熱病,這些得病的蜂有許多都是飛到外面死去,就為了減少工蜂老力和清巢。可見蜜蜂雖小也有高大之處。在我們那養蜂人有時候會用魚腥草熬水給蜜蜂說是可以消暑,抗菌。總之,蜜蜂雖小可也是大自然界的生物,有著生命所在。在蜜蜂度夏時期多去注意,認真管理。我們在享受著用蜂蜜做出來的各種美食時,也不要忘記蜜蜂採蜜時的辛苦勞作。 -
4 # 蜂博士
外界溫度高,老蜂消耗快,內部又沒有新蜂補充,如果這個夏季太長,它們真的能平安
度過嗎?這就要看不同地方夏季的溫度和蜂友們如何幹預了。
在蜜蜂飼養管理上,高溫期可分為兩種情況:尚能哺育幼蟲和不宜哺育幼蟲。而這兩者的分界點在於外界氣溫是否長時間超過30℃,若沒有,只要透過人為干預,蜂王還是能正常產卵,並做到巢內蜂子健康發育的。
首先,確保箱內空間大,空氣流通速度快。
除了最常說的遮蔭防曬,只有當空間足夠大,且有交換空氣的通道,才能確保箱內空氣交流迴圈通暢,才能避免蜂群受熱、受悶。這也是為什麼在提及蜂群有分蜂熱的時候,就有人會透過新增空繼箱、開啟通風口等方式來緩解蜂群的分蜂熱。
為了實現這一點,我們可以稍微拉大巢脾的間距、新增空繼箱、將箱內多餘的老舊巢脾取出以及開啟蜂箱的上下通氣孔等。
其次,造、換、貯脾同步進行,以新脾育子。
據龔鳧羌老師等人觀察,“蜜蜂在溫度較高時期從事撫育、造脾、釀蜜等幾項活動的耗蜜量少少”。因此,此期可利用最少的蜜量或較低濃度的糖漿獲得蜜蜂快速造脾的效果,進而達到以新脾換舊脾的目的。
此時可以採用水蒸發吸熱的原理以及蜜蜂進新蜜時更易造脾的習性,對中蜂群連日喂以低濃度的糖飼料。這樣既能為蜂群補充水分,又能調動蜜蜂工作積極性。需要注意的是,意蜂不適於處於高溼環境下,易患病,此法意蜂群慎用!
巢房作為最貼近蜂子的溫度屏障,在高溫期能及時傳導散熱,才能有助於蜂子更好地成長髮育。但由於老舊巢脾中的巢房堆積了數代蜂子的繭衣,並不利於熱量的傳導,所以在高溫期採用還未撫育過蜂子的新脾是最合適不過的。
最後,壓縮產卵空間,儲存蜂群實力。
大量的實驗研究表明,蜂子的最適生長溫區在34.5~35.5℃之間。因此就溫度來說,普遍認為這一時期最適合育子,蜂王也會開始隨意產卵。但相比外界來說,蜂箱屬於一個近似封閉的空間,加之有蜜蜂的活動、呼吸作用,蜂箱內部的溫度也會普遍高於外界,進而超出最適溫區。
此外,高溫期的成蜂撫育積極性會顯著降低,此時蜂子的分佈廣,更不利於成蜂的集中撫育,撫育效率十分低下,出房的新蜂體質更是不佳,並不利於蜂群發展。
此期應將蜂箱中多餘的巢脾提出,縮小蜂王的產卵空間、範圍,也可分割槽飼養,限制蜂王的活動區域在1~2框。
當然,如果沒有大量繁蜂任務,如需要大量的採集蜂進行大型蜜粉源的採集工作等,還是以少撫育為好。特別是在氣溫已明顯接近或是超過蜂群最適溫區溫度時。
總的來說,當高溫期蜂群出現停產現象時,無論是否有育子需求,首要的遮蔭避暑促空氣流通,是我們必須要做到的。對於蜂王的產卵,可根據蜂友們當下的外界情況以及生產需求做出相應的決定。
-
5 # 蜂部落
實際上,意蜂夏季的管理與中蜂並沒有什麼不同。夏季的時候我們同樣需要把蜂箱墊高,但是這個在意蜂養殖上並不怎麼適用,中蜂一般都是主箱養殖,而意蜂一般都是主箱加繼箱養殖方式,所以意蜂蜂箱的墊高沒有多少蜂農會像中蜂一樣給裝上腿,大多都是墊上水泥磚之類的,然後上面的覆布需要遮光透氣這是相同的,對於螞蟻、蟾蜍之類的一般還是依靠網狀隔片來進行阻擋,遮陰降溫方式與中蜂相同。
對於夏季來說,如果天氣實在太熱,我們還需要注意觀察蜂王是否衰老,實在不行就換掉,透過調整蜂群飼養強群、如果飼料不足的情況下要記得飼料獎勵,同時與中蜂一樣要注意降溫,可透過臨時增加蜜蜂的飲水處、禁止開箱檢查,如果有必要也要放到傍晚或者早上。
-
6 # 秦子風
蜜蜂越夏階段如何管理?
蜜蜂越夏管理得好壞,直接決定蜂群的活力和秋季繁殖力。給據我們蜂場的養殖經驗,分享一下,僅供大家參考。
1、度夏準備。6月底至8月底野外蜜粉源缺乏,持續高溫,這個時期為度夏期。度夏前應合併2框以下的弱群,每群應調整到4~5框群勢,清除箱內或巢脾上的巢蟲,群內應有1~2框封蓋蜜脾。
2、降溫管理。應將蜂箱移至樹蔭或屋簷下,或搭涼棚遮蔭,中午高溫時可在蜂箱四周灑水降溫,開啟通氣窗和擴大巢門,以利於蜂群降溫。
3、定期喂水。當室外氣溫超過35℃時,給蜂群及時喂水。喂水辦法:每天下午五點以後,在飼餵器中加入清潔、乾淨水源,水的深度不超過二釐米,第二天下午,把頭一天盛水倒掉,放入新的水源,以免水質變壞。
4、勤觀察。高溫天氣應以箱外觀察為主,防止蜂群產生飛逃“情緒”。若發現工蜂出勤少,應選擇傍晚開箱檢查,及時改善箱內生活條件。
5、保持安靜。暑天切忌經常開箱檢查,這樣會擾亂蜂群安寧而引起盜蜂。一般每週檢查一次,而且檢查時動作要輕、時間要儘可能地快,溫度高時,不易檢查。
6、天敵防治。夏季高溫時,應墊高蜂箱,同時在地面撒石灰粉,以防蟾蜍、螞蟻為害蜂群,並經常捕打胡蜂、馬蜂、蜘蛛等野外天敵。
7、貯足蜜。夏季蜂群蜂蜜消耗量很大,在不妨礙子脾發展的前提下,巢內應儘可能多貯蜜,對貯蜜不足的應及時獎勵飼餵。
8、越夏後檢查。越夏後期,野外出現零星蜜源,蜂群開始繁殖,應及時全面檢查,調整群勢,清除巢蟲,合併弱群並進行獎喂。
回覆列表
蜜蜂度夏期間,夏季是蜜蜂的主要採蜜期,這時除少數分蜂群和弱群外,多數是強群。因此。夏季管理實際上是流蜜期的管理。
夏季蜜蜂流蜜期的重點管理工作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一是主要採蜜期前期的準備工作,二是主要蜜源期的管理。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
同為了保證主要蜜源期奪取蜜漿高產,應該儘量使蜂群內的大批工蜂處於積極工作狀態,集中力量採集花蜜生產王漿。而這方面的工作,在主要蜜源期做是來不及的,必須根據養蜂生產的計劃、當地的條件、主要蜜源開始的日期和各種蜜源的銜接情況,充分做好準備工作。
1.哺育適齡採集蜂:按照工蜂的發育日期,哺育更多的適齡採集蜂要在主要蜜源期前二個半月就開始;更換老王,選用產卵力高的新王;加強飼養管理,促進蜂群繁殖,培養強群。
2.修造巢牌,及時加繼箱:在主要採蜜期,每個生產群都要有16張以上的巢脾供蜂王產卵和貯備粉蜜用,這些巢脾要在主要蜜源到來前利用輔助蜜源早造、多造。根據蜜蜂一般不把花粉裝在新脾上的特點,儘可能地多造多用新脾,也是防止老脾貯存花粉壓縮產卵圈而使蜂群易產生分蜂熱的好辦法。當巢箱的蜂數比較擁擠,蜂數在7~8框以上,巢脾大部分被子脾和蜜粉佔用時應加第一繼箱。加繼箱加巢脾的方法有多種,一般將巢箱內2個帶蜂的封蓋子脾提入繼箱,再用空脾填補巢箱空位,巢箱上加隔王板,繼箱內子脾放在中間,兩側分別加一個蜜脾及一個空脾,外夾隔板。
有的只在繼箱的一側加4~5張巢脾,其中有2~3張適於蜂王產卵的空脾,外側放粉蜜脾,隔板外加保溫框,不用隔王板,這在離主要蜜源時間較長、氣溫較低的地方適用。一般加繼箱後的5~7天要作一次全面檢查,毀除改造王臺,調整蜂巢,視群勢陸續新增巢脾或巢礎框。
1.調整蜂巢:強群的採蜜量遠遠高於弱群,在主要蜜源期,一個蜂場可以人為地調整好蜂群和蜂巢,組織部分強群採蜜,比每群都採蜜的產蜜量要高得多。除了流蜜期前弱群合併方法外,比較簡便易行的是主副搭配法,方法是並列的兩箱蜂,將副箱移開,使外勤蜂投入主箱,主箱群採集蜂集中,視群勢加脾或加第二繼箱(放在巢箱與第一繼箱中間,調脾方法與加第一繼箱相同,巢箱上放隔王板),而移開的副箱群,雖採集蜂減少,但哺育蜂不少,有利於繁殖,可為下一個蜜源採蜜創造條件。
為了解決採蜜和繁殖的矛盾,在組織採蜜群時應掌握“強群取蜜,弱群繁殖”“新王群取蜜,老王群繁殖”、“單王群採蜜,雙王群繁殖”和因時因地制宜的原則。採蜜群在釆蜜期前抽出部分子脾,在採蜜期中補充封蓋子脾,以延續群勢等調整蜂巢的辦法也是常用的。採蜜期結束要及時調整蜂群,抓好恢復和增殖工作。中蜂群勢過強,易起分蜂,雖群勢小也能採蜜,但產量很低,因此般用5~6框足蜂,8~10張脾的強群採蜜。
2.加強通風:流蜜期應加強蜂巢的空氣流通,加速蜂蜜中水分蒸發,以減輕蜜蜂的釀蜜工作。可以將巢門全部開啟,箱蓋和箱身通氣,窗門也要開啟,放寬繼箱內粉蜜脾的距離,擴大蜂路,巢箱中可留二三張巢脾的空位,以利通風。如果沒有盜蜂和敵害,還可以把繼箱向前錯開20毫米。
3.適時取蜜:蜜蜂採集的蜜汁要經過釀製,蒸發水分後才成熟。未成熟的蜜含水分多,營養成分少,還易發酵酸敗,不能久存。若不適時取蜜,工蜂會怠工。適時取蜜,能刺激蜜蜂積極採蜜,保證蜂蜜的質量。蜜蜂把蜜房封蓋約1/4或相當一部分蜜房收口呈魚眼睛狀,且在抖蜂時,下部未封蓋蜜房蜜汁不飛濺,這是蜂蜜成熟的標誌。主要流蜜期一般每3天取蜜1次,分別抽取蜜脾,換入空脾。為了方便工作,養蜂人員要準備空箱,內裝空脾,逐群用空脾換取成熟蜜脾。在主要蜜源的大流蜜期,也可整繼箱的換取蜜脾。巢箱中的貯蜜也應定期採收,讓蜂王增加產子。
帶封蓋子的蜜脾,應先進行搖蜜,搖蜜時要小心,不可碰壓脾面,並及時歸還蜂巢保溫。帶幼蟲的蜜脾,取蜜時容易將幼蟲分離出來,應暫緩取蜜,否則,要特別小心輕搖。取蜜的時間一般都在早上進行,在蜜蜂採蜜最繁忙的時侯取蜜會干擾蜜蜂的工作,還易混進當天採集的未成熟蜂蜜。
4.其他管理工作:流蜜期每隔5~7天要對巢箱全面檢査一次,發現王臺和臺基應即譭棄,不能疏忽遺漏。應結合取蜜削棄雄蜂巢房。發現盜蜂、分蜂熱、病敵害、中毒等突發事情,要及早處理,避免蔓延擴大,造成損失。在流蜜期結束前,巢內要留足飼料蜜,以備天氣不好或轉場時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