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有時候忙於做筆記,就疏於讀書,我總是糾結於這兩者的關係,所以近來有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讀書了。這樣的感覺很不好,希望能有一些具體的方法或者是不同的看法。
4
回覆列表
  • 1 # 王氏育青

    分享一個我做讀書筆記的方法吧,我這方法,不一定對每一個人適用,但我個人覺得還不錯,給您做個參考。

    手機畫圖,畫的有點渣,湊合看。

    我把一張紙分成了A、B、C三個區域。

    每個區域有它的用途,或許能幫您處理好學習與反思的關係,並且加強學習的記憶效果。

    A區域是最大的,這一塊,我會在初次讀書時,做摘抄使用,把書中把我認為有用的知識,完整的謄抄在A區域,我會透過序號,來分離各個知識點。

    B區域,是關鍵詞區域,把A區域的知識點,一一對應的凝結成關鍵詞,寫在B區域,當我記錄完這份筆記一段時間之後,我可以蓋住A區域,透過B區域去回憶、反思A區域的內容。

    C區域是思考區域,讀書當然要有自己的思考,把自己的思考、想法、拓展思維等,寫在C區域,這是自己讀完的收穫,寫完這部分,就自然而然的將書的內容轉化成為自己的東西了。

  • 2 # 茶小俠

    不清楚您為什麼要忙於做筆記,簡單的說一下我的建議:

    明確讀書的目的

    通常,我們讀書有三個目的

    第一種情況:遇到問題透過讀書來尋求答案(目的明確的讀書)

    比如在工作的過程中遇到難題了,沒有人指導,也不知道問誰,那麼通常我們會選擇透過讀書來尋找解答的方案。像PPT的字型怎麼調,顏色怎麼調,跟同事吵架了不好,想要學習一下怎麼更好的溝通等等。

    第二種情況:為了提高自己而讀書(目的不怎麼明確的讀書)

    我們也不可能總是遇到問題,這樣的人生也太悲催了一些。那麼,在平靜的時候可能有的人就會想到要提高自己。比如是不是有什麼更好的方法寫電子郵件,在化妝上是不是有什麼新的手法(針對化妝師),有沒有什麼好的工作方法等等。

    第三種情況:提高修養品味或打發時間而讀的書(完全沒有啥正經目的的讀書)

    這一類讀書,主要目的是為了消遣,像讀小說,個人認為沒有必要做什麼筆記。實在有必要,可能是遇到一些覺得好看的句子摘抄一下,而這應該不會浪費太多的時間。

    明確做筆記的目的

    做筆記的目的是為了及時瞭解全書的重點,方便運用書中提到的方法來解決問題,並進行反饋提高。一句話就是,筆記是為解決問題服務的,僅為解決問題服務,而不為了其它。

    我的方法

    通常,讀書的時候我會拿一張空白的A4紙和一支筆,在讀書前畫出問題、原理、解決方法、實操、反饋改進等專案,根據遇到的問題和書中提到的解決辦法填到相應的專案裡面去,如圖:

    這樣的方法我覺得不會浪費太多的時間,而且效果也不錯。至於相關原理中提到的推導過程什麼的,就沒有必要記筆記了,那只是一些論據,沒有什麼存在的必要,你知道了就可以了,沒有必要浪費腦子去記。每個人遇到的案例是不一樣的,你不能夠等著出現和書中描述的完全一致的情況出現再拿著原理去套,這不現實。

    總結:不是為了做筆記而做筆記,而是為了解決問題做筆記。

    希望對您有幫助,祝快樂。

  • 3 # 李楠的學習樂園

    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可見從幾千年前,古人就已經意識到“學習”和“思考”的關係了。這句話就是在揭示“學”和“思”的關係,即使學了再多的東西,但是如果不思考,不去內化為自己的東西,一切都是徒勞!如何學的更快?網際網路時代有兩個重要能力:1.如何迅速攝入資訊2.如何進行好的輸出,如演講、說服對方、寫作等等。再有,要有領導能力。根據學習的金字塔理論,不同的學習形式,學習的效率有非常大的差異:(學習完畢,一週以後的剩餘量)1.僅僅去聽的時候,5%2.僅僅去看,10%3.音訊+文字,20%4.看到一個人的示範,30%-50%5.與他人討論,50%-70%6.踐行是極其高效的學習方式,它能讓所有器官介入到學習的過程。7.教別人90%,是最高的。很多人不懂這學習效能金字塔,總覺得花時間去記筆記、跟別人討論、實踐或者分享給他人,這些事很浪費時間,不願意在這上面下功夫,用想著用什麼方法能一下子快速成長起來。殊不知“快就是慢”,急於求成反而事與願違,學習的東西不能內化,始終留於表面。的確,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最大的時間管理,不是苛責自己的時間。而是精準的選擇方向,精準的用最好的學習工具,持續的用最好的方式來學習!

  • 4 # 盒子魚英語

    學與思的關係和筆記的做法,上邊幾個回答已經說很多了。這裡我做幾點補充,主要針對上英語課做筆記有困惑的同學~

    當然啦,題主這樣讀課外書的也可以借鑑一下~乾貨滿滿,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啊~

    首先回想一下自己在英語學習中是否存在以下兩種情況。

    情景一:上課時,筆記的速度跟不上老師講課的進度,不僅上課吃力,課後還要佔用大段時間整理。

    情景二:自學時,用字典查到某個單詞,發現例句不錯想抄下來,用法詳解很全也想抄下來,固定搭配也很有用......漸漸把整個書都抄到本子上,不僅耗時,抄完發現只是機械式的搬運,是一種不思考的走馬觀花。

    如果你被其中一項困擾,甚至兩種情況都有,那你一定要耐著性子看完下文!!!

    因為後面都是乾貨!!

    美國一項實驗證明,聽課時動手寫筆記的同學與聽課時看課程內容但不做筆記和聽課時只單純聽講的同學相比,在記憶測試中取得了更好的成績。這就是記筆記在英語學習中的重要性。

    那我們該如何做好英語筆記呢?

    // 根據上課的內容 //詞彙:只記最主要詞彙的重要用法,最多不超過三種,幫助理解的例句有選擇性地記,要留下空白,以備需要補充時用。文章:一定要記重要的搭配,短語,適當記一些例句,以加深印象。建議用彩色筆在這些部分劃線,使它們特別醒目。因為掌握了這些搭配和短語片語,就等於掌握了課文的精髓。語法:重點是聽懂,清晰地瞭解這種語法現象,作簡單的記錄,課後參考語法書的有關章節,思考以後作一個專題性筆記最有效。匯入課、聽力課、口語課:一般不必刻意做筆記。可以根據老師提到的重點片語講解適當筆記。// 筆記的幾種方式 //

    以下幾種做筆記的方式,我認為大家可以各取己需~不一定只能用在上課做筆記上~

    乾貨來了,快拿好小板凳坐好~

    康奈爾筆記法

    記筆記時,在左端較窄的列裡記錄關鍵詞或問題,起到幫助掌握大框架的提示作用;

    在右端較寬的列裡記錄與關鍵詞或問題相對應的內容,要儘量簡潔明晰;

    最下端的空白處不需要在課堂聽講時使用,而是在聽完課程後的24小時之內完成,主要用於根據筆記內容進行總結,幫助記憶和理解。

    提綱筆記法

    把最籠統的分級從頁面的最左邊寫起,然後根據分級依次縮排;

    使用數字、字母大小寫或符號等輔助分級。

    導圖筆記法

    由一個原始問題、概念或想法發散出來的觀點都可以作為下一個發散內容的起點;

    筆記的內容更形象,各項內容之間的關係比較清楚,便於進行後期整理和編輯。

    讀書時時間比較緊張的話,我推薦列標題和提綱,以及導圖記憶法。畢竟對規範格式沒有太高的要求。

    其實讀論文,我平時也是列標題提綱比較多,具體就看題主喜歡哪種。

  • 5 # 胡國健1

    其實應從內心最深處去思考,不斷練習加深記憶理解,把知識吃透,這樣從你心中的知識自然流露出來。有人會說,在回答是否原諒你的父母時候很驕傲啊,確實內心深處每個人都是驕傲的,我只是沒有包裝而以,你如說有人悲觀失望,那是他對人生,記憶理解不夠,平時沒有練習,對生活體驗太少了,就記憶很少。

  • 6 # 鵝媽媽講閱讀

    分享一下個人讀小說的經驗。

    按兩條線展開做筆記:一個是我會記錄關鍵詞和關鍵句,或者我自己喜歡的一段話;另一個是我會按照人物出場順序列出人物關係圖。

    然後一本書下來,對著人物關係圖,捋順故事的節點和矛盾衝突。

    相對於多讀不思考來說,我更建議少讀多思考。

  • 7 # 伊伊影象思考

    我覺得有兩個維度:

    第一種:抓取關鍵詞記錄下來,後續再來補充,擴充自己的思考即可。

    第二種:用大綱或思維導圖等形式提取老師的課程主幹框架,之後透過自己的記憶一步步擴充和延伸思考,既是複習,也是創新的過程。

  • 8 # 笑薇讀書

    這個問題太適合我回答了,我本人就是一個重度讀書愛好者,也因為掌握了正確的讀書方法深受裨益。

    根據你的困惑,我認為,要解決讀書速度和記筆記的問題,其實有兩個步驟,一是學習快速閱讀,二是學會如何做筆記。

    我本人從去年開始就在研究快速閱讀,所以在這一塊不敢說非常資深,但也算是摸索出了一些自己的經驗和技巧,在這裡將我自己的一直在使用的閱讀方法分享如下:

    一、快速閱讀步驟:

    1.快速瀏覽一遍文章。用兩三分鐘的時間快速瀏覽所有文字,知道大概內容在講什麼,初步瞭解大綱,以便找出作者寫作重點。

    這裡要先關注目錄,目錄是一本書的內容框架,也是作者寫作的思路和大綱,透過閱讀目錄,可以大概把握全書的重點,以及作者想要解決的問題。

    2 邊閱讀邊標記。重點將全部文章再看一次,並用筆記快速標記出關鍵詞,但不要為了選擇關鍵詞放慢閱讀速度。

    古人說,不動筆墨不讀書。讀書一定要做筆記,哪怕只是簡單的標記,卻有助於我們再詞閱讀的時候直奔重點。

    3. 將所標出的重點重讀一遍。視點只落在第二遍時所標出的關鍵詞上,其餘文字皆不看。

    真正的讀書高手,會根據內容重要性的不同調整自己的閱讀速度,重點部分需要花更多時間閱讀。這就好比司機開車會根據路況的不同調整不同的速度,走平路的時候,速度會快一些,但如果走的是山路,那就肯定得慢速前進了。

    4 憑藉腦中印象,用影象式筆記記錄。將書合上,試著回憶書中內容,有多少印象就寫多少,實在寫不出再回頭翻閱關鍵詞。

    這就是快速閱讀的一個基本流程,當你一步步按照這個方法去讀書的時候,你讀書的速度不僅僅會大大提升,更重要的是你對全書整體的感知和核心內容的理解也會更深刻。

    做筆記是為了幫助我們更好地讀書,但做筆記並不是把所有內容都記錄下來,不然這樣是很耗時間的,重要的內容才需要做筆記,一定要記住這一點。分享一下做筆記的有效方法:

    二、記筆記的技巧:

    1.三色圓珠筆方式做筆記

    三色是指紅藍綠,三種顏色,在書上劃線畫圈。將三種顏色分別是功能,不斷記錄下自己讀書時的感受,當你回頭重讀他們是便會一下子豁然開朗。

    首先是紅色,紅色標記的是最重要的部分,把最重要的部分畫上紅線就行,有這個地方集中體現了文章的主旨。

    接下來是藍色,覺得比較重要的部分畫下來寫,這個部分不是主觀性的,而是一般而言,大家都可能認為是比較重要的。它大致會成為內容概要。

    最後是綠色,在自己覺得有意思的地方畫上圈。綠色的地方代表是是自己的主觀感受。

    2,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

    這種讀書筆記法是日本作家奧野宣之在《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 中提出來的,也是被無數人證明的一種行之有效的的記筆記的方法。

    用這種方法記讀書筆記需要注意以下三項資訊:

    一是寫讀書筆記的日期;二是名單;三是作者名。

    這三個要素足夠讓你想起原來那個時候我讀過這本書。

    此外還可以加上以下兩個要素:

    1. 摘抄對自己來說重要的內容;

    接下來就可以寫讀書筆記了。

    摘抄部分用○表示,運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感想和補充說明。

    最後,讀書筆記應該儘量從簡從速,儘量縮短記述的篇幅,但也要全面地反映文章的精髓。用一句話,記錄自己的感想,讀書的重點是把自己認為最重要的部分徹底消化。

    當你真正掌握了讀書方法和做筆記的精髓之後,這些困惑相信都能迎刃而解。

    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是讀書筆記的一種基本形式,目的是證明自己讀過好書。但並不是所有的閱讀都可以用這種方式,比如像檔案整理技巧一類的純實用技巧書,我們就可以可以不用去摘抄知識,標記訊號,並總結要點。

    如果是小說等休閒的讀物,可以直接分條書寫自己對這本書的感想。最主要的是要選擇對自己來說比較方便的筆記方法。

    我是笑薇——一個從帝都回歸四線小城,靠讀書寫作月入過萬,實現自由生活的姑娘。

  • 9 # 若見Smile
    我對讀書的看法

    我覺得讀書就是一個“輸入----內化----輸出”的過程。

    而什麼是輸入呢?那就是閱讀;內化呢,就是把從書中獲取到的知識,加入自己的思考,整理結合的過程;輸出則是把內化完的成果,應用出去。比如讀書寫書評,或者用書中知識解決某個具體問題,等等,形式很多。

    那筆記是屬於哪部分的?我覺得根據閱讀方法來說的,其實說它是哪個部分的都行,因為它可以穿插於各部分。輸入階段,筆記就是配合閱讀,把書中知識記錄下來;內化階段,就是可以把想法和書中知識結合的過程,記錄在筆記裡;輸出階段,因為筆記本身也是一種圖書文體,透過整理加工,做成一份別具一格的筆記也是很棒的作品,比如有些同學喜歡用手繪的形式做一份漂亮的讀書筆記,而有的同學則喜歡做成PPT形式的讀書筆記,這些都是很不錯形式和創意。

    我的讀書筆記是怎麼樣做的

    通常我會在通讀階段,在書標記重點內容,然後精讀階段時,把它們整理到筆記裡。這裡我會把標記的那些內容在筆記裡進行分類,比如哪些是具體案例,存到我的案例素材庫以備後用;哪些是作者引用的資料、名言等也分類儲存備用;然後把書作者的所有觀點、主題等整理到一起。注意,如果在閱讀時有臨時想法,我會直接寫書裡相關內容旁邊,後面再一起整理到筆記裡。最後,閱讀完一本書就寫一篇書評,而筆記就是我寫書評的參考素材。

    我對於筆記是怎麼看的筆記與讀書來說就是一個工具,不用糾結。它可以是我閱讀輸入時的輔助工具,也可以是思維內化的載體,更能是一個完整的輸出作品。要明白我們讀書的目的,是想要獲取知識,還是要收集資訊?筆記只是我們更好地達到閱讀目的的一個工具或手段,只要能達到更好的效果,至於筆記是什麼形式,不重要。最後,我想說別人的做法或者效果再好,也只是對於他來說的。同樣的方法不一定適合於你,有興趣就去嘗試,自己親身體會下,適不適合,自己最清楚。適合就用,不適合就改。

  • 10 # 凡了字改之

    王陽明所說的知行合一,個人認為是學思悟行,理論應用於實踐,讀書和筆記只是學習與總結的過程,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說的有點空,本來思考和領悟就是學習重要的一個環節,也是指導下步行動的準則,時間總不夠只是拖詞而已,個人觀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寧願把喜歡的電影再重複看一遍也不願意看新電影,這是什麼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