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江湖百曉胡
-
2 # 金道論國學
古代的帝王,當了一國之君,並不滿足,還要四方征戰,擴大自己的疆土。戰爭帶來的禍害,首先衝擊底層人民。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老子說,天下有道,太平時期,馬兒得以卸下戎具,為耕田、畜牧所用,人民安居樂業;而天下無道,征戰時期,即使是懷孕足月的母馬,也被拉上戰場,可憐的母馬在郊外生下小馬。動物尚未如此,更別說人了。
有道和無道之間,是人的慾望。人能自控慾望,就是有道;人被慾望所控,就是無道。
禍害最大的根源,源自人性的貪婪,不知足,貪得無厭。
-
3 # 秋水長天H
《道德經》飽含人生智慧,其"無為”的思想深刻影響後世,指導人們以德為本,清淨無為,修身、養性、齊家、治國、平天下。
“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源與老子《道德經》中勸人“節制慾望"的重要思想。意思是大至一個國家,小到個人生存,最大的禍害是不知足,最大的過失莫過於貪得無厭的慾望。勸人知足常樂,凡是順應自然無為之道,盡心盡力去做為,但不要妄為,即"知足之足,常足矣!"
老子認為:不要過於在乎個人名利,而應該為道是求,必須保持恬淡無欲,歸真返樸、少思寡慾的思想,不為個人名利等外物所累,不為自己私慾而心神不寧,始終保持一種“知足常樂“的高尚情操。若人人信守此人生準則,則整個社會風氣將大大好轉,思想素質提高了,能更好地發揮人的聰明才智,體現人的真正價值,促進社會的協調發展。
知足的人,會減少貪求,順心自然,無憂無慮,泰然自若,遠離羞恥與侮辱之事,知道適可而止,就能減少危險,可以長生久安。
孔子也說:“不知天命,不為君子。"人要有自知之明,要在自己能力範圍內,滿足自己的慾望與訴求。否則,不切實際的慾望、不擇手段的侵掠,必定頭破血流、善心泯滅、道德淪喪,帶來人類的悲傷,文明的浩劫。
"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果報,如影隨行。"遵循自然之道,力行慈愛無為之德,節制私慾和貪婪,就能釋解冤仇,遠離災難。
所以,"禍莫大於不知足"是要求我們"知足常樂",是一種聰明的生活方式,是人生的幸福之源,決不是胸無大志的消極表現。
用陶淵明的詩做總結:"智者樂山山如畫,仁者樂水水無涯。從從容容一杯酒,平平淡淡一杯茶。"
-
4 # 蟹小魚
《道德經》,“禍莫大於不知足,”你認為揭示了怎樣的人生道理?
“禍莫大於不知足”的意思是禍患沒有比不知足更為嚴重的了。
一個人知道滿足心裡就會快樂,痛淡而且對於身心健康有利。相反則焦躁不安。
一個人如果受貪慾的支配,那麼將會萬劫不復,老子非常推崇“知足。”
知足是一種自控力,能做到知足的人才能平安富貴。知足的人才會常足.
老子的《道德經》是從根本上修正一個人的思想和心態。
人們不知道珍惜現有的,過分追逐名利必然會招來災禍和不幸。
如果你不知足,人的慾望永遠沒有停止,不會滿足,永遠停在煩惱痛苦中。
人生應該在恰當的好處是要曉得剎車止步。我們要從老子的大智慧中獲得人生的真諦。
-
5 # 楊章林555
解讀文章中的某一句,必須從全文著眼。
原文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分析:老子在這一章以馬為例。有道的,馬服務生活;無道的,馬用於戰爭。戰爭的根源在不知足,在貪婪,而快樂的前提是知足。
譯:人類順應社會的發展規律,強壯的馬就會被用來為人們的美好生活服務;兵連禍結,馬就成為了戰爭的工具,效命疆場。不知足帶來的災難最為嚴重,罪魁禍首就是貪婪,因此懂得適可而止的人生活是快樂的,這樣的快樂會伴隨一生。
根據以上的分析和翻譯,這句話揭示的人生道理就是:貪婪是許多災難的根源,懂得知足就能遠離不幸。
-
6 # 費玉山
人生世上心莫貪,
貧富隨緣且由天。
非份之財據己有,
天災人禍到身邊。
-
7 # 陳皮皮的個人空間
題主好,小弟談談我的個人看法,從心態、危害、以及自我認知三個進行闡述:
第一: 不知足是一種心態,過了這個點就是貪。小貪可以理解也是人之常情,可是貪是沒有止境的,此心態一有則後患無窮。
第二:危害。不知足會引起別人不滿,利益面前最是顯露本性,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的故事數不上數,我就不多贅述。
第三:自我認知。自己缺乏對自己的清楚認識,不知道自己的邊界在哪裡,心裡沒數。是會吃大虧的。
陳述完畢,淺薄之間,僅供參考。
-
8 # 王警濱
謝邀:《道德經》禍莫大於不知足。你認為揭示了一個什麼人生道理?常言道:知足常樂,只有知足才會給自己帶來歡樂和幸福。在自己滿足的前題下,才不會有貪心,有損人利己,貪得無厭的舉動,在沒有貪慾的情況下就不會去傷害別人,相互之間不傷害就同時給別人也帶來歡樂知幸福。禍莫大於不知足:當一個人貪心過重時,慾望極度彭漲,不懂感恩,不注意別人的付出,把自己的需求全部寄託在損人利己的基礎之上,別人對他付出再多,再重要一概無視,在這種極端個人主義的思想指配之下,甚至達到了瘋狂忘我的地步,除了無限的慾望與索取,其餘別的什麼不考慮,在他無限的自私過程中,也為自己的貪賴埋下了禍根。有時就在他算計別人的時候,把自已陷入死地而全然不知,有時為了一已之利,目光短淺,看不到危急四伏,有時還會為自己的失敗而挖下陷井,而不自知。無限的貪慾將會埋下無限的禍端,這是正常人都應引以為戒的。
-
9 # 杜同文876
人生多少失敗都歸於一個貪字,下至黎民百姓上至達官顯貴,自古至今或身陷囹圄,或敗盡家財,身敗名裂,家破人亡者不計其數,前仆後繼,代有貪人出。或為名或為利,成為人生的信仰。古人云: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這是古人的大智慧,如今又有多少人能悟懂,即便悟懂又有多少人篤行。草民想當皇帝,皇帝想成仙,忘記了本位的價值與責任,忘記初心,爭名奪利成為人生輝煌的炫耀。但願人們找回那份本真,在一片乾淨、純潔、寬鬆的環境下生活,人生便是仙境。願人們--知足者常樂。
-
10 # 七鬥
讀了《道德經》,十分佩服老子,也十分認同老子。
就“禍莫大於不知足”這句話,豈止是揭示了人生道理,那就是對人類發展史敲響的警鐘,“貪婪”,早晚會讓人類自取滅亡,最大的禍端,就是人類的不知滿足慾壑難填啊!
人類自身總以高等物種沾沾自喜,天下萬物,唯其獨尊,萬物皆為其用,無所不用其極,作威作福,心安理得,嗚呼!不知大禍臨頭!
人心不足蛇吞象,為了吃飽穿暖,人們發展了生產力,吃飽穿暖了,又想吃好穿好,為了更高的享受,於是相互爭奪資源,戰爭開始了!
人類高速發展史,就是你爭我奪相互鬥爭的發展史。
從石器時代到冷兵器時代,然後火器,現在終於核武器了!
據說,現有的核彈可以摧毀地球十幾次!
但,人們還不知懸崖勒馬,仍然在你追我趕的製造更尖端的武器,嗚呼!不知大禍臨頭!
愛因斯坦發明了原子彈,在日本小試牛刀,威力無比,懲罰法西斯,是其罪有應得。但死亡那麼多人,確實觸目驚心。據說愛因斯坦後悔了,後悔發明了這殺傷力巨大的東西。
在對法西斯統一戰線上看,無疑,愛因斯坦功莫大焉,但,從整個人類以後生死存亡的大局來看,他其實是個罪人!
不知足的人類,總嚮往著更高更強,發達的工業,讓環境烏煙瘴氣,尖端的武器,讓戰爭水深火熱,人們挖空心思,脫貧致富,從田園生活搬進鋼筋混凝土裡,穿上化學合成的外衣,吃著轉基因的食品,坐在冒煙的汽車裡,真不知福兮禍兮。
老子的觀點,無為而治,小國寡民,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
可惜,人們再也回不到這理想的國度了,好像人類也不想回去,那豈不是開了歷史的倒車!
嗚呼,不知足的人們,就乘著科學的快車一往無前吧!
阿彌陀佛!
-
11 # 傳習
《連城訣》是金庸創作的武俠小說。
講述農家子弟狄雲因為生性質樸,屢被冤枉欺騙,在歷經磨難之後,終於看穿人世險惡,迴歸自然的故事。
《連城訣》是一部藏在武功秘籍背後追逐無價寶藏的故事,所有競逐在其中的人最終悲劇結局,往生極樂世界。
滾滾長江東逝水,對外部世界與慾望的追求沒有停止過。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又一代人參與在其中競逐無價寶藏。
故事的結尾,一位開悟的老者和一位書童,出現在城牆上俯視世人,說了一句話:“凡事未了又來了,難以不了了之”。
揭示了,那些所有不知足的人,最終命喪黃泉,寶藏背後竟是往生極樂。
故事開始從開茶館的根寶夫妻倆,私吞貪圖樵夫落下的斧子,意外得了一筆橫財,把茶館開到京城。根寶夫妻在客人喝茶時,得知寶藏下落,跟著人們一起來到寶藏所在地,在尋寶路上,根寶夫妻騎著驢,行腳很慢,一路上驚嚇住他們,地上躺滿互相殘殺的人,擋住前行路,發現曾經來往的官人和少爺慘死其中。當趕到寶藏地,所有的寶藏和尋寶的人一同沉入湖底,命喪黃泉,往生西天。
根寶夫妻見狀,立足腳跟,眼前只剩下一片茫茫湖水。
根寶夫妻倆,良久,慶幸自己撿回了倆條命。垂頭喪氣的回去了。
逢凶化吉,因禍得福,他們變賣了京城被焚燒的茶館,把茶館又開到了村子口裡,做著平平淡淡的小生意,過著安安穩穩的生活。
多年後,一群人經過茶館,進入茶館喝茶,傳說寶藏在西湖底下,一時間所有人一起趕往西湖。根寶倆夫妻得知寶藏所在地,他們互相磨合,我們去尋寶嗎!看著一群群人趕往西湖,這跟曾經的那一幕很像,夫妻倆會心一笑,感嘆道,還是不去了,然後傻里傻氣地說了一句“平平淡淡才是真,安安樂樂才是福。”
故事,結束。
喊話:“來喝茶,來喝茶咯。”
這個故事詮釋了“禍莫大於不知足”!
-
12 # 天道仙子
俗話說,知足常樂。
很多人把知足,當成一種安貧樂道。其實老子的本意,不是如此。
《道德經》說,“禍莫大於不知足”,懂得知足的人,才能常足。真正富足的人,常以知足心態行事!
大多數禍害的根源,源自人性的弱點:貪得無厭。
《道德經》第四十六章說: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
古代的帝王,當了一國之君,並不滿足,還要四方征戰,擴大自己的疆土。戰爭帶來的禍害,首先衝擊底層人民。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老子說,天下有道,太平時期,馬兒得以卸下戎具,為耕田、畜牧所用,人民安居樂業;而天下無道,征戰時期,即使是懷孕足月的母馬,也被拉上戰場,可憐的母馬在郊外生下小馬。動物尚未如此,更別說人了。
有道和無道之間,是人的慾望。人能自控慾望,就是有道;人被慾望所控,就是無道。
禍害最大的根源,源自人性的貪婪,不知足,貪得無厭。
知足,是一種自控力,能做到知足的人,才能平安富貴。
有的人說:“我一點都不物質,每天下午能吃上一塊抹茶點心,加一杯咖啡,就很知足了。為什麼別人還說我物質?”
我調侃說:“抹茶點心和咖啡,也是一種物質。”
這個案例,是告訴大家,知足,是一種心態,是一種自控力,不是別人對你的評價。每個人的看法都不同,無論你怎麼做,都有人對你不滿意。
每個人,把自己月收入的30%,花在吃穿行住上,是一個正常的生活指標,也是應該的,否則,就會變成人見人嫌的摳門鬼,也無法促進經濟增長。
問題在關鍵,在每個人的收入不同。
有的人月薪3千,有的5千,有的1萬,有的3萬,有的更多……
那麼,每個人花費的30%,金額就不同。
收入是每個人的隱私,所以,你的言行和慾望,是否知足,是否自控,只有自己最清楚,別人是不知道的。
筆者吃飯的時候,親耳聽到旁邊一個美女打電話抱怨。
她每月收入5千,卻把3千花在美容院,2千用來買衣服、鞋子、包包;然後每個月都月光,還要家人補貼;而且她認為女人要美,天經地義,不認為自己花錢的方式有問題。
這樣的人,這樣的理念,就是失控,就是不知足。長期下去,一定會捲入財務的危機。
筆者認識一個朋友,她在網上貸款3萬做生意,結果是個坑,現在利滾利,已經滾到十幾萬。非常可怕!她到處低聲下氣求人,借錢還債,焦頭爛額,錢和債務的糾纏,把她變成鬼,什麼事都能幹得出來。
有些涉世未深的學生,被慾望驅使,走上歧路。一開始只是想貸款幾千塊,買一個名牌手機,結果還不上,利滾利,貸款幾千元,最後變成幾十萬,還不起,就被人惡意催債,最後選擇自殺。這樣的新聞,網上經常爆出。
老子說:“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
活生生的案例,都不足以讓人覺醒,可見人迷失有多深。我再強調一次,每個人,都必須重視:
知足,是一種自控力,能做到知足的人,才能平安富貴。
真正富足的人,常以知足心態行事,小心駛得萬年船。
老子說:“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真正知足的人,會常足。
如何理解這個概念?
知足的反面,就是不知足,貪婪。因為貪婪而導致投資失敗的案例,舉不勝舉。本來很有錢的人,因為瘋狂的擴張,盤子做得太大,風險也大,一敗如泰山倒。
日常生活中,知足的人,可以控制自己的收支平衡。長期入不敷出,那樣的生活,是很艱苦的。沒有錢,可以憋死英雄。
常以知足心態行事,小心駛得萬年船。
人的一生,無論做什麼事,根本上,都圍繞一個“錢”字。只有把賺錢和花錢的關係,捋清楚,理念對,方法對,你才能控制錢。否則,人都會被錢驅使,財務不自由,人就得不到自由。
老子《道德經》,是從根本上,修正一個人的思想和心態。這個過程,古人稱之為修道。
修道,並不是點支香,打坐,不聞不問。
修道,是用正確的理念,做正確的事,事關每一個人的日常。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要修身養性,才能平安富貴。
回覆列表
最近覺得老子的《道德經》很神奇,大概揭示了人的本性,越來越慾望使然,社會最終將被無休止的慾望耗盡毀滅,所以他提倡"無為"是絕對有道理的,回溯到最簡單的生活方式,最清淨的心,認真充實的每一天,就是實際上的意義,慾望就像塑膠氣球,越吹越大,直到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