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史遇春之塵境心影錄

    近來讀《陶淵明集》,多有感觸,形諸文字者,皆不成篇章,故不敢貿然置於大眾廣庭之下。

    淵明集中,提及黔婁者兩次:

    《詠貧士七首》其四有云:“安貧守賤者,自古有黔婁”。

    《五柳先生傳並贊》贊曰:“黔婁有言,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

    看來,靖節先生對於貧賤如己之黔婁,是敬佩的,當然,亦是讚賞的。但是,今天我們不是說黔婁,而是要說說黔婁的夫人。

    對於這位婦人的敬佩,不是源於她甘與夫君守貧賤,而是他對丈夫的理解。天下能守貧賤的婦人多了去了,但是,能深得夫君之心,而甘貧賤若醴者,就寥寥。所以,我說——“娶婦當如黔婁妻”。這不是誇大其詞,也不是為了引人注目。

    有人說,劉向的《列女傳》,是婦人的枷鎖,我看未必,稱之為“女則”、“女範”,亦非過譽之詞。

    黔婁的夫人,就是《列女傳》中的人物。在漢人的眼中,她大概也是當日女界之楷模了。

    劉向《列女傳》卷之二《賢明傳·魯黔婁妻》即述其人其事。

    且聽我慢慢道來:

    《列女傳》中,黔婁夫人的名字沒有詳載,我們也無從查證。所以每稱必及黔婁,此並非重男人輕女子也。

    閒話休聒,且入正題。

    以吾臆之,黔婁夫人的美名,先生在世時,為其所沒,所以劉向《列女傳》也無著墨。

    黔婁妻是魯人黔婁的妻子。這話似乎是廢話,但是,對於一個無名無姓,只知道其夫君的女子而言,要去記錄她,除了如此說,大約找不到更合適的語句。

    猜想黔婁那時也是一方名士,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黔婁去世後,曾子和他的弟子前去弔祭。這個曾子,應該就是孔子的學生曾參。孔子周遊列國,名聞當世,他的學生中,有名的也多為人所知,曾子就是這其中的一員。黔婁以一介草夫,在死後,有孔子的學生親往弔祭,想必他一定是有些聲名的。

    曾子率領眾弟子前來弔祭黔婁,黔婁的夫人出去迎接,一見面,自然說些“節哀順變”、“保重身體”之類的話。喧慰間,黔婁夫人已領著曾子等人來到堂上黔婁先生靈前。只見黔婁先生的屍體就停放在窗戶之下的床上,身下鋪的是些稻草杆子,頭枕一塊土坯,麻布袍已經爛得有些無法蔽體,身上蓋了一床粗布棉被,這棉被無法將頭和腳全部蓋上。因為這布被比較短,如果蓋住頭的話,就遮不住腳,如果蓋住腳的話,就蓋不到頭。(古人死後,可能要將全身都遮蓋起來的。)曾子看到這種情況,心中難免酸楚,他倒是機靈,就對黔婁夫人說:

    “您如果斜著將被子蓋上去,那麼先生的頭和腳就都可以遮住了。”

    黔婁夫人答道:

    “曾先生您說的未嘗不是。但是,我覺得,斜著有餘,還是不如正著不足的好。黔婁先生活著的時候,就是因為不願意‘斜(可通邪)’,才會有今天這般看似淒涼的景狀。活著的時候都沒有‘斜(可通邪)’,死了卻因小事而‘斜(可通邪)’,這肯定不是黔婁先生的意思。”

    曾子聽了黔婁夫人的話,不知道說什麼好,於是就放大聲哭黔婁先生,他邊哭邊說:

    “先生啊,您故去了,不知道給您什麼諡號,才合適呢?”

    黔婁夫人聞言,即說:

    “以‘康’為諡吧!”

    曾子聽到這話,心中覺得奇怪,就住聲問道:

    “先生活著的時候,食不果腹,衣不蔽體;先生去世後,布被都無法遮蓋首足,沒有酒肉作為祭奠之物。活著的時候未得生活的美好,死了以後又不見有什麼榮耀,有什麼可高興的,還諡為‘康’?”

    黔婁夫人答道:

    “先生活著的時候,國君曾想將國家大事交給先生處理,讓他作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國相,先生拒絕而不願意接受,這是先生高貴有餘的明證;國君曾經給先生賜粟三十鍾,先生辭謝未曾接受,這是先生富裕有餘的事實。黔婁先生,對於平淡甘之如飴;黔婁先生,對於卑微安之若泰;黔婁先生,不因為貧賤而憂愁哀傷;黔婁先生,不因為富貴而忘形得意。先生求仁得仁,求義得義,諡他為‘康’,不是很合適麼?”

    曾子聽完黔婁夫人的話,感嘆道:

    “只有這樣優秀的男人,才會有這樣優秀的妻子啊!”

    天下婦人之知夫君能如黔婁妻者,有幾人歟?

    所以說:

    娶婦當如黔婁妻!

    https://www.toutiao.com/c/user/6134662558/#mid=6134493673

  • 2 # 齊桓與晉文

    大家好,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歷史上除了樂羊子妻外還有很多賢妻,下面我舉三個例子說明。陶侃的母親湛氏、晉文公的妻子姜氏、劉智遠的夫人李氏。

    1、陶侃的母親湛氏

    鄱陽的範逵以孝聞名,被舉為孝廉。一次他投宿在陶侃家,正好遇到連日冰雪,陶侃家中空無一物,而範逵隨行僕從和馬匹很多,湛氏對陶侃說:“你只管到外面請客人留下來,我自有打算。”湛氏剪下自己的長髮,做成兩套假髮,賣出去後買回來幾鬥米,再將屋柱砍下作為柴薪,然後將睡覺用的草墊一割為二,作為馬匹的飼料,就這樣準備了豐盛的饌食,周全地招待了範逵主僕。範逵後來知道了這件事,感慨地說:“沒有湛氏這樣的母親,是生不出陶侃這樣的兒子的。”到了洛陽之後,他對陶侃大加讚賞,極力推薦陶侃,後來陶侃終於出人頭地。

    2.晉文公的妻子姜氏

    晉公子重耳出奔齊國,齊桓公把宗族中的姑娘嫁給他為妻,並且還送給他二十輛馬車,重耳安然接受了。重耳在齊國住了五年仍然沒有想離開的意思。隨行的家臣趙衰、咎犯等人聚集在桑樹下商議,這時正好有養蠶的女奴在樹上採桑葉,偷聽到了他們的計劃,就將所聽到的告訴了姜氏。姜氏將養蠶女給殺了,並勸重耳離開齊國。

    重耳說:“人生求的就是安樂,何必去管其他的事情呢?”姜氏說:“夫君是一國公子,被迫出奔到齊國,追隨夫君的臣子個個都願意為夫君效死命。夫君如果不急於重返晉國奪位報答臣子,只是一味留戀妻子和貪圖享樂,臣妾實在是為夫君感到慚愧。現在如果不回晉國,那什麼時候才會有成功的一天呢?”於是姜氏和趙衰等人合謀,把重耳灌醉抬到車上,離開了齊國。

    3、劉智遠的夫人李氏

    劉智遠到晉陽之後,想要讓百姓按人口交納捐錢來犒賞將士。夫人李氏勸諫他說:“陛下憑藉河東而擁有江山。即位初期,還沒有恩惠百姓的措施,就先要剝奪他們的財產,這恐怕不是一位初登帝位的天子拯救百姓的做法。臣妾建議陛下使用府庫中的資財來犒賞三軍,雖然賞賜不算非常豐厚,但是這樣做不會招致百姓的怨言。”劉智遠採納了夫人的建議,朝廷內外都非常高興。

  • 3 # 知行史話

    歷史上賢妻很多。我這裡說一個並不那麼有名的吧。

    晏子是齊國的宰相。他有一個馬伕,以自己是宰相的司機而自傲。

    有一天,馬伕載著晏子外出辦事,經過鬧市的時候,正好被馬伕的妻子看見了。馬伕的妻子看見丈夫坐在馬車上,洋洋得意,神氣活現,把馬鞭揮得很響,好不張揚。妻子很生氣。

    馬伕回到家裡,見妻子正收拾東西,要離開他。馬伕急了,連忙問妻子原因。妻子說:“晏子雖然身高不到六尺,但畢竟是堂堂宰相,名聞諸侯。可是今天我看他坐在馬車上,低頭沉思,神情謙虛,毫不故作尊貴;而你雖身高八尺,但只不過是個馬伕,卻不知道謙虛,趕車時的樣子竟那麼趾高氣揚,就好像你是宰相一樣。我不願和這麼驕傲自大的人過日子!”

    馬伕聽完後,知道了自己的毛病,羞愧不已。從此以後,馬伕十分檢點自己的行為舉止。慢慢地,他終於改掉了那個壞毛病。

    對馬伕的變化,晏子感到有些奇怪,於是便問他是什麼原因使他的態度轉變得這麼快。馬伕以實相告。晏子稱讚這個馬伕能夠從善如流,後來推薦他當了大夫。

    人貴有自知之明,無論什麼時候都不能依仗別人的勢力耀式揚威、驕傲自大,應該謙遜平和,擺正自己的位置。

    在那個男尊女卑的時代,一個在別人眼裡是粗人的馬伕,能聽得進妻子的勸說,很不容易,確實值得晏子提拔他。

    而女人在家從夫的年代,馬伕妻子能明白事理,並能對丈夫出言相勸,實在是應該讓人記住她。

  • 4 # 從來去留

    秦五羖大夫百里奚的妻子,百里奚家裡很窮,妻子無怨無悔跟隨,知道丈夫心懷大志,不忍在鄉里默默無聞,了度人生,便將家裡的一隻雞殺掉給丈夫送行,讓百里奚雲遊各國實現抱負。最終百里奚成為秦國大夫,儘管已經七八十歲的高齡了,後來妻子前往秦國,最終夫妻團聚,成為一段佳話。

  • 5 # 風的使者F

    鮑宣之妻

      《後漢書》

      渤海鮑宣的妻子,是桓氏的女兒,字少君。鮑宣曾經跟隨少君的父親學習,少君的父親為他的清貧刻苦而驚奇,因此把女兒嫁給了他。(少君出嫁時)嫁妝陪送得非常豐厚,鮑宣不高興,就對妻子說:“你生在富貴人家,習慣穿著漂亮的衣服和裝飾,可是我實在貧窮低賤,不敢擔當大禮。”妻子說:“我父親因為您修養品德,信守約定,所以讓我拿著毛巾梳子(服侍您),既然侍奉了您,(我)聽從您的命令。”鮑宣笑著說:“(你)能這樣,這是我的心意了。”少君就全數退回了那些侍從婢女服裝首飾,改穿(平民的)短衣裳(漢代貴族的衣服是深衣,就是長衫),與鮑宣一起拉著小車回到家鄉。(她)拜見婆母禮節完畢後,就提著水甕出去打水,修習為婦之道,鄉里的人對她非常稱讚。

      梁鴻之妻

      孟光

      “舉案齊眉”就是東漢賢士梁鴻的妻子孟光的故事。相傳孟光隨梁鴻至吳地為人傭工。梁鴻歸家,孟光每為具食,舉案齊眉,以表示對丈夫的敬重。但這位賢婦的模樣卻“粗陋無比”,“肥醜而黑”,能“力舉石臼”。據說梁鴻未婚前,就名氣很大,許多人家都要把女兒嫁他,他都不答應。孟光未嫁時,有人給她做媒,她都不肯嫁,說是“必嫁梁鴻”。

      夫婦婚後第二天,孟光就脫去新娘綺羅之服,換上粗布衣衫,操持家務。後隨梁鴻隱居霸陵山中,男耕女織,吟詩彈琴,夫婦唱和,過著清貧而和諧的生活。

      司馬相如之妻

      卓文君

      卓文君,西漢臨邛(屬今四川邛崍)人,漢代才女,她貌美有才氣,善鼓琴,家中富貴。她是漢臨邛大富商卓王孫女,好音律,新寡家居。司馬相如過飲於卓氏,以琴心挑之,文君夜奔相如,同馳歸成都。因家貧,復回臨邛,盡賣其車騎,置酒舍賣酒。相如身穿犢鼻褌,與奴婢雜作、滌器於市中,而使文君當壚。卓王孫深以為恥,不得已而分財產與之,使回成都。事見《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又據《西京雜記》載,文君作司馬相如誄文傳於世;又載相如將聘茂陵人之女為妾,卓文君作《白頭吟》以自絕,相如乃止。後世常將卓文君事用為典故。

      卓文君喪夫後許多名流向她求婚,她卻看中了窮書生司馬相如。司馬相如能彈琴作詩,長得又帥(《史記》曰:甚都),卓文君從中領會到他的才華和情感,一心相愛。司馬相如家裡一無所有,卓文君隨他私奔後,就開了個酒鋪,親自當掌櫃,文君當壚賣酒,相如則作打雜,不怕人譏笑。後卓王孫礙於面子,接濟二人,從此二人生活富足。後來司馬相如終於成名天下。而文君夜奔相如的故事,則流行民間,併為後世小說、戲曲所取材。

      樂羊子妻

      《樂羊子妻》譯文 :

      河南郡樂羊子的妻子,不知道是姓什麼的人家的女兒。

      樂羊子在路上行走時,曾經撿到一塊別人丟失的金餅,拿回家把金子給了妻子。妻子說:“我聽說有志氣的人不喝‘盜泉’的水,廉潔方正的人不接受他人傲慢侮辱地施捨的食物,何況是撿拾別人的失物、謀求私利來玷汙自己的品德呢!”羊子聽後十分慚愧,就把金子扔棄到野外,然後遠遠地出外拜師求學去了。

      一年後樂羊子回到家中,妻子跪起身問他回來的緣故。羊子說:“出行在外久了,心中想念家人,沒有別的特殊的事情。”妻子聽後,就拿起刀來快步走到織機前說道:“這些絲織品都是從蠶繭中生出,又在織機上織成。 一根絲一根絲的積累起來,才達到一寸長,一寸一寸地積累,才能成丈成匹。現在如果割斷這些正在織著的絲織品,那就會丟棄成功的機會,遲延荒廢時光。您要積累學問,就應當‘每天都學到自己不懂的東西’,用來成就自己的美德;如果中途就回來了,那同切斷這絲織品又有什麼不同呢?”羊子被他妻子的話感動了,又回去修完了自己的學業。

  • 6 # 聊史說今

    首先說下樂羊子妻這個成語,它透過兩個小故事,讚揚了樂羊子的妻子高尚品德和過人才識,其實在我中華泱泱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賢妻良母者比比皆是,有溫柔賢惠勤儉持家的卞夫人,輔佐曹操成就霸業,有善惡分明,敢於直言的長孫皇后,助唐太宗成就千古一帝,到今天我要重點說的是歷史上少有的賢內助,明太祖朱元璋的馬皇后。

    公元1352年,朱元璋和馬氏結婚後,從此夫妻二人同甘共苦,馬皇后一直跟著朱元璋打天下,可謂是患難夫妻。

    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後,馬氏被冊立為皇后。當了皇后的馬氏,仍親自操辦朱元璋的飲食起居,並親自過問皇子皇孫們的飲食穿戴,還帶領嬪妃、公主們紡織、刺繡,保持簡樸的作風,將後宮治理得井然有序,深得人心。

    《明史》評價說:“仁慈有智鑑,好書史。後勤於內治,暇則講求古訓。母儀天下,慈德昭彰。”

    我們知道稱帝后的朱元璋大肆殺戮,每當朱元璋暴怒濫殺無辜之人時,馬皇后就看不下去委婉勸阻少殺人,朱元璋每每聽取勸阻。明朝開國元勳宋濂因受孫子的株連,按當時的法律應被處死。對此,馬皇后對朱元璋說:“老百姓家為兒孫延請老師,還知道一生禮待老師,何況天子呢?況且宋濂已因老返鄉了,肯定不知道他孫子的事情。”但朱元璋還是不聽,於是馬皇后與朱元璋一起吃飯的時候,既不飲酒,也不吃肉,朱元璋就問為什麼。馬皇后說:“妾為宋先生作福事也。”朱元璋聽後,沉默好久,於是第二天就赦免了宋濂的死刑。

    馬皇后也是一個節儉的人,她平時穿的是粗絲織成、洗過多次的衣服,雖然已經有些破損,但仍然捨不得換掉。據說在她臨終前,群臣請以祈禱祭祀、尋找良醫的辦法來挽救她的生命,都被她拒絕了。

    公元1382年,洪武十五年,馬皇后突然抱病逝世,年51歲。馬皇后病逝後,朱元璋非常傷心,從此再也沒有立過一個皇后。所以,我們發現賢內助都有一些共同的特點:為人、做事都很得體,都持家有方,注重節儉,不僅是賢妻,還是良母,以身作則,教育子女。甚至都能替夫君分擔工作上的煩心事。這樣的一些賢內助,現在的女生真應該好好學學,其實,家庭最重要的是和睦,只有互相支援、關心、付出,家庭才會幸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世上真有待你像親閨女一樣的婆家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