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好品玫瑰

    孩子孝敬父母的品德是教育出來的。孝敬父母的教育要從哪些小事做起呢?以下建議,供家長們參考。

      1、父母和孩子一起孝敬老人。父母去看望自己的父母(孩子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時,要帶上孩子一同前往,讓孩子親眼看看父母是怎樣孝敬父母的。那種“只愛自己的媽媽,不愛丈夫的媽媽”的現象,在年輕媽媽中相當普遍。我可以明確地告訴這些媽媽,在婆婆面前,你不稱呼“媽媽”,在婆婆背後,你稱孩子的奶奶叫“老東西”,總有一天,你的兒媳也會稱你為“老東西”。到那時,你的兒子肯定會覺得理所當然。

      2、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辛苦,要給孩子孝敬父母提供機會。在現在的不少家庭中,愛只是父母對子女的單向傾斜,而不能實現愛的雙向交流,那麼這種愛就是畸形的愛。孩子只有把父母給他的愛轉化為他對父母的愛,這種愛的種子才算在孩子的心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這種人間大愛正是這樣得以傳承的。當年幼的孩子學會了關愛父母之後,才有可能在她長大以後去愛國愛民,去尊老愛幼。

      3、要求孩子為老人做事時應理直氣壯。當家長生病或身體不舒服時,要理直氣壯地要求孩子做他應該做的事情,如端水送藥或陪同就醫,不要怕耽誤他學習時間。教育孩子孝敬父母,就要從引導孩子為父母做這些小事入手。當孩子對父母表現出不敬重的言行時,要給予適當的批評和懲罰,千萬不要認為:孩子現在還小,還不懂道理,不必多計較他的言行過錯,等他長大了,自然就知道孝敬老人了。這種認識肯定是錯誤的。

      4、讓孩子給爸爸媽媽過生日。讓孩子記住爸爸媽媽的生日,對於初中以上的孩子,完全可以讓孩子主持給爸爸媽媽過生日。家長不要只給孩子過生日,不給自己過生日,這對孩子並不好。

      5、從日常生活小事上對孩子提出要求。如外出時和父母道別,回家和父母打招呼;用餐時先讓父母入座,替父母盛好飯菜;和父母說話應恭恭敬敬,不能出言不遜。當父母不能滿足孩子提出的要求時,告訴孩子不能發脾氣,要體諒、理解父母的難處。家長千萬不要起初不答應孩子要求,孩子發脾氣了,家長讓步了,這等於鼓勵了孩子不斷提出不合理要求。

      6、讓孩子體驗到父母的辛苦。你不妨把你的日常工作向孩子說一下,或帶孩子去上一兩次班,讓他知道你每天都做些什麼事情,你的工作中有哪些困難。總之是讓孩子看到、體驗到父母的難處讓他聽父母說“我很辛苦”。

    尊敬長輩、孝敬父母,不僅是中華傳統美德,更是每位父母辛苦一生的最大回報。然而,孩子有無孝敬父母的習慣,不單單是孩子對父母的孝心,其實質是孩子是否有關心他人、感恩之心的品德。

    只有從小培養孩子尊敬長輩、孝敬父母的習慣,孩子長大後才能夠有關心同學、同事,為他人著想的品德,才能成為一個善良、有愛心的人。因此,千萬不可忽視了對孩子進行“孝行”的教育。

    如何培養孩子孝敬父母的習慣呢?

    建立和諧的長幼家庭關係

    這並不是封建社會的“長幼有別”的意思,是指父母要尊敬孩子的獨立人格,尊重孩子的意見和建議;同時,孩子更要尊敬長輩,聽父母的話,理解父母的辛苦。

    現在很多孩子在家裡就是個“小太陽”,大人都要圍著孩子轉,試想一下,把孩子培養成了“小皇帝”又何談讓孩子孝敬父母呢?因此,一定要讓孩子懂得自己與父母、爺爺奶奶等長輩的關係,不可長幼顛倒,亂了次序。

    培養孩子做家務的能力

    只有從小讓孩子做家務,才能讓孩子懂得感恩,理解父母的辛苦。只要讓孩子體會到父母為孩子和家庭所付出的辛苦,他才能心懷感恩的去關心父母,長大後才會為家庭分擔責任。

    週末時,讓孩子拖拖地,他才知道拖地有多累;讓孩子幫忙洗菜,他才知道做飯原來這麼複雜;平時要教育孩子主動關心家人,問候老人的身體健康;當家人要出門的時候,孩子還提醒家人多穿衣,注意天氣變化等。

    用親情故事感染孩子

    可以給孩子講講“二十四孝”,還有很多古今中外的孝行故事都可以經常讀給孩子聽,比如《子路借米》、《黃香溫席》、《駱駝媽媽的故事》等。

    或者用一些關於孝心得名言來激勵孩子:

    長幼有序。——孟子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孝敬父母經常可以代替最高貴的感情。——孟軻

    母親,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高爾基

    老人受尊敬,是人類精神最美好的一種特權。——司湯達

    你希望子女怎樣對待你,你就怎樣對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父母要做孝敬長輩的榜樣

    孩子對待父母的態度, 直接受父母對待長輩態度的影響。有些家長不僅不照顧自己的父母,反而和老人們的關係非常不好,這給孩子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響。

    父母不能只顧自己的小家庭,而忘了家中年邁的老人,如果因為工作關係不能照顧老人,那麼也要經常關心老人,並帶孩子去看望老人,為老人做做家務、聊聊天。久而久之,孩子耳濡目染,也會慢慢地養成尊敬老人、孝敬長輩的好習慣。

  • 2 # 吉林高速公安長春分局

    中國有句古語:“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說,孝敬父母是各種美德中佔第一位的。一個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難想象他會有多大的成就。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做人的起碼規範,不會孝敬父母的人,在社會上就不會寬容別人。連自己的父母都不能孝敬的人,一定是一個自私自利的人。

    那麼,家長該如何培養出孝順的孩子呢?

    1、讓孩子知道父母為孩子和家庭付出的辛苦

    讓孩子瞭解父母透過勞動給自己的一切是用心血汗水換來的,要百倍珍惜,並要有感激之情。父母應根據孩子的年齡,所提出的問題,決定讓他們瞭解家庭經濟問題到什麼程度。家境困難的,使孩子瞭解家庭的經濟狀況,懂得生活應該儉樸,與父母共同克服困難;家庭富裕的要讓孩子知道富裕更是父母辛勤勞動換來的,要在學習、品德上努力上進,珍惜父母的勞動所得。

    2、父母要以身作則,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父母要用自己的行動去教育孩子。父母怎樣對待長輩,孩子將來就會怎樣對待父母。當孩子明白他有為家人的歡樂、幸福出一份力,並能自覺地為維護家庭利益而努力,甚至限制自己的一些需要和願望時,孩子的家庭責任感就已經建立起來了。

    家庭責任感是社會責任感的基礎。社會責任感是一種高尚的感情,它要求個人處理任何事情都要考慮到對社會、對公共利益的影響,並自覺抵制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

    要把孩子的家庭責任感擴大為社會責任感,父母要以身作則給孩子做出榜樣。比如父母可以引導孩子關心爺爺、奶奶、伯父、伯母、堂兄妹、表兄妹等親屬,當知道他們當中有人生病了,帶上孩子去探望,當他們求助時,儘自己所能給以幫助。然後引導孩子尊敬老師、關愛同學、鄰居,進而關心幫助社會上不相識的人。

    3、讓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

    教育孩子儘早學會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並參與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這樣可以使孩子從中體驗父母的辛苦,減輕父母的負擔。

    4、教會孩子同情、體諒和憐憫別人

    父母要從小教育孩子眼中有人,學會理解父母,讓孩子明白每個人都有權歡樂、幸福,孩子不僅應知道自己有需要和願望,還應想到父母和親人的需要和願望。

    父母要教會孩子對人有同情心,告訴孩子為了實現父母和親人的願望,可以適當地限制或放棄自己的部分需要和願望,比如父母應堅持讓孩子把好吃的先讓給長輩;與孩子一同上街購物,要求孩子幫助拎些東西;父母下班回家,應主動讓父母安靜休息,當家裡條件不許可時,限制自己的某些需要與願望等等。

    5、具體要求和訓練孩子孝敬父母的行為

    教育孩子孝敬父母不是抽象的說教,而是有具體內容的訓練。如教孩子學會根據性別年齡稱呼“叔叔”、“阿姨”、“老爺爺”、“老奶奶"等;聽父母說話時要認真,眼睛不東張西望,不插嘴;父母批評時不頂嘴,不任性;在家要當父母的小幫手;要知道父母的生日,主動為父母祝賀生日;有好吃的,先讓父母嘗等等。孩子從小事做起,天天訓練,就可以形成習慣。

  • 3 # 上古天真0303

    孩子未必是拿來教育的,很多時候是透過孩子來提升自己。孩子身上的問題往往反映的是父母的問題。

    培養孝心,說一百次可能也沒什麼效果,重要的是以身作則。孩子善於觀察模仿,你做一次,可能他就深深記住了,以後也就容易養成這種行為模式。

    還有就是營造好的家庭氛圍,如果父母都能做好,孝敬父母,這種環境下,孩子自然不會差到哪裡去。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

  • 4 # 欣妍語

    第一,從小父母要在孩子面前樹立權威,立下規則。讓孩子明白家裡是爸媽主導地位,有決定權。當然在孩子漸漸長大後,也可以參與家裡事情,並說出自己看法,但權衡所有利弊,最後決定權在父母。至於孩子工作成家後,自己工作、小家庭事情可以自我做主,但要聽取老人意見。因此,我們要讓孩子明白自己與父母的關係,知道父母是長者、是家庭生活的主事人,而不能顛倒主次,任孩子在家庭裡逞強胡鬧。

    第二要讓孩子知道父母工作、生活的辛苦。如果有機會,可以讓她參與感受自己具體工作內容。這不僅讓孩子體諒家長賺錢,生存不易,且讓她知曉付出辛苦勞動,才可以有收穫的真理。這讓她會珍惜付出的辛苦,從某種程度上可以激勵她好好學習。而不是養成吃好,玩好,任性,無理取鬧性格。

    第三,要從周邊小事情開始做起,訓練孩子動手勞動能力。即使她知道你不容易,但是如大人還是心疼她,從不沾染家務,那還是無用功。適當地鍛鍊她,比如,五歲起讓她洗自己飯碗;六歲,讓她幫忙掃地,七歲,讓她洗自己襪子等,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情。讓她明白自己在家有勞動的義務,而不是天天啥事也不幹,等吃,等喝。這樣她會養成勞動的習慣,將來走進社會也會更獨立、自主。

    第四,家長要以身作則孝順老人,孩子就會潛移默化以你為榜樣。節假日有空閒時候,帶著孩子去老家見見長輩,一家人融合在一起。孩子習慣了這種氛圍,以後自己成家後,也會不自覺地延續這種行為模式。千言萬語不及行動,這就是以身作則的力量!

  • 5 # 錢志亮工作室

    1.父母是最好的榜樣繪本《奶奶來了》中,有一位有阿茲海默症的奶奶單獨住在鄉下,後來爸爸把奶奶接了過來,母親的到來變成了這個家庭肩上外的重擔。孫女很想讓奶奶回到鄉下,爸爸告訴女兒:“不行,因為是媽媽。奶奶是爸爸的媽媽啊!”整個故事當中,爸爸媽媽的臉上沒有一點點的厭煩的神情,孩子是家庭中的旁觀者,看見爸爸怎麼樣對待奶奶。央視也有個特別經典的公益廣告,廣告中一位媽媽給兒子講故事,講完後,媽媽去給孩子的奶奶端水洗腳,當她回來房間時,發現兒子不見了,回頭一看,兒子正端著滿滿的一盆水,用稚氣地聲音說:媽媽洗腳。孩子的眼睛是照相機,耳朵是錄音機,嘴巴是復讀機。他們透過對最親近的人的效仿來認知建立自己最初的觀念。大家平時應多抽空帶孩子一起看望、陪伴老人,和他們說說話,或是一起外出散步、出遊等,讓他們不覺得寂寞。家中的老人過得舒心,孩子便也會懂得孝敬老人的重要性。

    你對待父母的樣子,就是孩子將來對待你的樣子。

    2.不大包大攬有朋友說:“每天為孩子打理好一切,甚至早上的牙膏都為他擠好,但是好像他一點都不知道心疼我?”其實,孩子不知道心疼父母。而是在父母那裡,要求總是能得到滿足,日子久了,孩子反而覺得理所當然。孩子很小就有了獨立自主意識,然而有的父母心疼孩子,不捨得孩子自己動手、吃苦,總是替孩子打點好一切。最後的結果是,孩子大事都小事都依賴你,孩子動手能力差。稍不順意,就耍小脾氣,甚至對媽媽惡語相向。等到哪天,父母沒有做到孩子對他們的要求,孩子反而會怨恨。

    別以愛之名,成為孩子獨立的阻礙。

    3.懂得示弱想要孩子知道疼人,媽媽們偶爾也要懂得“示弱”,孩子一點愛他人的機會,讓孩子感受到被大人需要。《媽媽是超人2》胡可就經常向兒子“示弱” ,讓兒子安吉和小魚兒幫自己克服一些困難。在胡可眼中:“男孩子的媽媽一定要懂得示弱,讓你的兒子有機會成長為一個真正的男子漢。”有時候,不是孩子不願意體貼父母,而是父母從未給過孩子機會,控制不住一顆大包大攬的心。讓孩子幫你買買菜、倒杯水等等,這種被媽媽信任和依賴的感覺,是給予孩子最好的成長禮物。

    有個懂得適當示弱的媽媽,孩子會漸漸懂得身為男子漢的責任感。

  • 6 # zamwin5203134

    每個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什麼都不會,都需要父母的照顧,需要父母精心的呵護才能成長,所以每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當中也都要去學會感恩自己的父母,因為有父母,所以才有了我們。

  • 7 # 監控門禁大全

    可以拜讀朱子家訓,治家格言,以身作則,你要孝順你的父母,孩子自然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孝順,不必是撼天動地的大事,也可以是細枝末節的小事。古有《二十四孝》的典故可以讓孩子當做課外書看看,孝順不必刻意培養,中華文化處處提現已經融會貫通家風正就上行下效。

  • 8 # 甜甜一方淨土

    應該以身作則,“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要求孩子學會孝順,大人首先自己就要做出孝順老人的榜樣,並抓住各種孝順的典型事例和故事來教導孩子。例如;只要聽到中央電視臺公益廣告“媽媽洗腳”那聲充滿稚氣的廣告語,千家萬戶的父母都會感動,千千萬萬個家長都會明瞭孝順的根源意義。  

    年輕的父母如果想讓自己的父母或者孩子幫助自己做什麼事時,要說“請你……”而不是說生硬無感情的命令句;如果父母或者孩子幫我們做完了某件事,我們要禮貌地說聲“謝謝!”如果我們要做的某件事情,可能會影響到孩子和老人時,應該用商量的語調詢問:“我們想……好嗎?”父母身體力行地尊重別人,替別人著想,孩子看在眼裡,自然也就學會了尊重別人。

  • 9 # Gy良良

    1.注重陪伴父母。 孝順不一定要作出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只要多陪伴父母,就是一種孝順,...

    2.做好榜樣作用。 我們應該給孩子做好示範作用,給他們做孝順父母的榜樣

    3.要多給講道理。 我們應該多給孩子將道理,對他們進行一些傳統方面的教育。

    4.培養孩子禮儀。 我們家長應該更加註意孩子的行為教育,注重禮儀方面的培養和指導

    5.多讀國學書籍。 我們應該讓孩子多學習國學方面的知識,看國學方面的書籍,這樣的書籍很多

  • 10 # 喝茶的胖子

    先自己對父母長輩孝心即可。

    如同清明,冬至,過年時拜祖先一樣,其實我們是在做給下一代看,是在做榜樣。因為以後,我們也會受人拜。哈哈!

  • 11 # 媽媽科學育兒

    家庭是塑造孩子心靈最重要的場所,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師。孝,是一切教育的開始。那麼我們該如何培養孩子的孝心呢?

    1 讓孩子體會父母的艱辛。讓孩子學會感恩,感恩源於良心、良知、良能,這是孝心的親情基礎。父母有意識地讓孩子體會自己的辛苦,體會掙錢養家的不容易,體會對孩子的愛,,體會自己也同樣需要孩子的關心和愛。

    2 從小抓起,從小事做起,讓孩子養成孝敬父母的好習慣,要從一點一滴的小事著手塑造和培養。如:給奶奶倒水,幫媽媽倒垃圾,給爺爺捶背。孩子只有在親身實踐中和體驗中才能體會到父母的辛苦嚐到為別人付出的快樂。

  • 12 # 使用者94058489198

    孝心不是教出來的。

    我用我自身的經歷說下,我父母是農民,對教育沒什麼能力。母親也希望我長大對他們孝順,但是她用的方式我到現在回想還是不認可。

    我小時候媽經常強調她對我如何好,問我長大是不是孝順她。

    而我小時候最煩的就是母親問我的這種問題。

    小時候我不知道我為什麼厭惡母親的這種問題,經常說‘‘你快別叨叨了,煩不煩呢。’’

    現在我回想父母的這種行為包含了兩個意思,一是父母對自己孩子的不信任,生怕孩子不孝順他們;二是讓孩子覺得父母對自己的有明顯的目的性,功利性,而不是因為愛。父母的這種行為給孩子很大的壓力,因而孩子會討厭這類話題,嚴重的可能就真的不孝順父母了。

    所以,培養孩子的孝順真不是嘴上天天掛著‘’我對你多好,你欠我的,長大一定要孝順我‘’這類話就能教育好孩子,而且恰恰相反會起到反作用。

    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孝心呢?

    一是培養孩子具有愛心,同情心。培養孩子熱愛生活,關愛弱小。這樣的孩子天生的就有愛心,即使你不告訴孩子如何是孝,孩子長大後對你是充滿愛,會關心你,愛護你的。這不是孝的表現方式嗎

    二是言傳身教。自己對老人關心愛護,逢年過節過生日,記得跟孩子一起給老人買禮物,體現出自己的愛,孩子自然而然的長大後也會對父母愛護。

  • 13 # 能媽和崽

    我們的祖國是有幾千年文明歷史的大國,自古就有百善孝為先的說法。從這可以看出古人是多麼崇尚孝心。

    在人類發展到今天,孝心依然非常重要。

    在教育孩子要有孝心方面,我是這樣做的:記得我孩子小的時候,喜歡吃巧克力,每次買一塊巧克力都先給奶奶掰一半,他自己也吃一半。一開始孩子不願意,當給奶奶那一半時他不捨得鬆開手,我就從他手裡拿過來給奶奶,讓老人家吃。當他看到老人家吃下去以後,他深深的嘆口氣。然後再吃自己的那一半。呵呵,我知道孩子那是心疼巧克力讓奶奶吃了。經過一段時間,總是這樣讓他自己送給奶奶,他習慣以後,買了東西只要他想吃,就掰一半主動送給奶奶吃了!

  • 14 # 我的教育觀

    教育孩子有孝心是所有家庭都要面對的一個問題。我個人認為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進行感恩教育。“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孩子不知父母的辛苦,優先佔有家庭一切優秀資源成為習慣,這樣的孩子很容易以自我為核心,孝心不易養成。家長應該互相配合進行感恩教育:媽媽教育孩子爸爸辛苦,爸爸教育孩子媽媽辛苦。讓他體會父母的不容易,懷有一顆感恩的心。

    2.榜樣的示範作用。古代二十四孝的故事,可以分期分批講給孩子。發現身邊有孝道較好的例項也可作為孝心教育的題材。烏鴉反哺,羊羔跪乳等等,都可作為教材教育孩子。

    3.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經常帶著孩子回家看望爺爺奶奶,買些營養品,幫著做做家務。自己先孝敬父母,在孩子面前才有偉大形象。

    4.閱讀經典,涵養正氣。在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為什麼會重視國學?國家意識到了道德的缺失,能彌補的辦法就是多讀聖賢書。家庭教育當然可以更好的利用這個資源。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需要代代傳承。誠心希望大家共同努力,讓孝成為社會風尚,深入人心。

  • 15 # 兔子侃大山

    百善孝為先,中國是一個注重孝的國家,歷史淵源流長。教育孩子要有孝心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

    環境的薰陶,一個有孝心的家長往往能培養出一個有孝心的孩子,家長的模範作用,潛移默化的會紮根於孩子的腦海。誦讀經典,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有很多國學經典滲透著民族的偉大智慧。一起感悟經典,從經典國學滲透孝文化。遊覽孝文化聖地,讓孩子在遊玩中感受孝文化的源遠流長。我的家鄉就是孝文化遊覽勝地,王祥臥魚,孝河,值得一去。可以講王祥臥魚的故事給孩子聽。孝河盛產一種蓮藕,它比平常的蓮藕多了一個眼,這是王祥的孝心眼。

    孩子孝心的培養需要家長長期培養,切不可操之過急。

  • 16 # 穗末初霜

    我記得中央臺很早之前有這樣一個公益廣告。大概是一位母親給自己的小孩洗完腳以後,然後去給自己的婆婆洗腳,小男孩不小心看到了這一幕,然後轉頭去衛生間打了一盆熱水,當媽媽回到臥室的時候,小男孩端著滿滿一盆水對媽媽說:“媽媽,洗腳。”當時媽媽很感動,欣慰的點頭。

    其實上面的例子說明什麼,作為父母不管是教育孩子要有孝心也好,其他方面也好,言傳身教才是最有效的方法。其實,再多的話都是蒼白無力的,你不需要對孩子說一堆大道理,也不需要常在孩子面前說,爸爸媽媽對你這麼好,長大以後有錢了要給爸爸媽媽花啊!如果經常這樣對孩子說,只會讓孩子覺得父母的愛是有目的的,是要回報的。

    但是如果父母自己做到了對自己父母的孝順,對孩子付出愛。這比什麼都管用,孩子也會學習,體會父母的付出和用心,他自然而然就會去孝順父母和長輩。

  • 17 # 魔術五哥

    百善孝為先,孝可以說是國幾千年傳統文化的精華,孝強調的是幼敬長、下尊上,要求晚輩尊敬長輩,子女孝敬父母,使父母頤養天年,享受天倫之樂。

    對於怎麼教育孩子盡孝,我要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你平時對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對孩子有很大影響,對於小孩不能只講大道理,要讓他學會在家裡如何關心和愛護父母,在外尊敬愛戴長輩,慢慢地就會成為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作為中華孝道,被西方稱為古老的東方文明,不反是中華民族的美德,也是一個人的道德基礎,不管社會如何發展,時代如何進步,中華孝道都應該大為弘揚,使其發揚光大。

  • 18 # 凌崖的江湖

    所謂“家和萬事興”,而在父母與子女之間,子女是否有孝敬之心也便成為了一個直接關乎到家庭是否和睦的重要問題。不過,這個問題雖很重要,但在這裡還是想先提出一個前提,那就是“父慈”(包括母親在內),因為人與人之間必然是相互的,哪怕是父母與子女之間。

    1、父慈方有子孝

    很多時候我們要讓自己避免進入一個誤區,那就是不要總是覺得強硬要求孩子有孝心,將來要對自己盡孝那是理所應當的事,而是先要觀察看自己是否已盡到了為人父母的職責,是否對孩子真的付出了應有的“慈愛”。

    如果我們自身先對孩子做到了慈愛(注意不是溺愛),又何愁孩子將來不會反過來對我們報之以“孝敬”之愛呢?因為所謂“孝”、所謂“敬”,它除了先天的帶有一種血緣上的親近和感恩外,究其本質,仍還是一種“愛”。而“愛”與“愛”之間,那是因相互感應、相互感恩而產生的。

    有真誠愛子之心,不愁將來無子女真誠之孝。

    2、父母要率先垂範、以身作則

    這個也算是老生常談了,但也真有一些父母,他們自身並沒有做到對自己父母的孝敬,卻反過來一味要求子女對自己一定要孝敬,這是什麼呢?那真的只能是無比的自私。

    這樣自私的人首先因其發心便不正,教育子女盡孝也只因擔心將來自己老了之後沒有人照顧,加之在孩子整個成長的過程中,孩子所看到與被要求的剛好是相反的,那麼其心中必然會有許多的困惑乃至抗拒——“你說的那麼好,為什麼我沒有看到你在盡孝呢?你要求我盡孝,可為何你自己卻沒有做到?”

    在這種情況下,本來是對父母、子女雙方雙雙成全的美好真誠的“孝”,就變得無比的虛偽,而其間所有所說的那些說教式語言,也就愈發顯得無比的蒼白。

    所以作為父母,在教育子女要有孝敬之心的時候,首先自己對自己之父母,一定要先真誠地做到這一點!

    3、經典的薰陶

    有人認為我們的國學經典,就是對人性的壓抑、束縛與捆綁,甚至有些時候演變為殘酷的壓迫,不可否認,歷史上的確不乏這種情況,乃至現代一些家庭也存在。

    但要知道,無論是父母對孩子有慈愛還是子女將來為父母盡孝道,這都是一種對雙方的成全,真誠的相互這樣做的時候,雙方的心裡都會感覺到無比的快樂,而如果不這樣做呢?事實上無論對哪一方而言,其心中都會是無比痛苦的,因為此心不安。

    所以教育孩子“盡孝”沒有任何疑義的那就是為孩子好,不過還是上面那句話,家長要首先做到,國學經典在這裡只是充當一個教材和引導的作用。

    至於說自身尚未盡到孝道的家長朋友,還是應當首先務本,先讓自己做到這一點,然後再去帶著孩子去學習體悟這類經典為好。

  • 19 # 紫滕王樹

    要培養孩子的性格,把孩子變成一個有孝心的,有愛心的人,那麼父母就應該以身作則。

    父母是孩子的老師,孩子小的時候很多動作都是跟父母學的,父母應該透過自己的行為去慢慢的引導孩子。

    孩子在幾歲的時候可塑性是最大的,自己獨立思維不強,但是又能獨立的思考,這個階段就需要父母以身作則的同時對孩子進行語言上的教導。當然這樣的教導應該循序漸進,不能急。

    還有應該多帶孩子出去走走,出去看看,讓孩子能夠擁有一個良好的心境,不會刻意的與父母作對。

    總的來說,對於孩子的培養不應操之過急,循序漸進才好,不然孩子的逆反心理很可能起到負面作用。

  • 20 # 綠草香蘭

    謝邀請,個人認為首先我們自己要過得充實快樂,這是前提,孝是一個廣義的話題,離開了現實,談孝是空淡,在我們認知的過程中對孝的理解各有所出入。重要的我還是認同這樣一句話,父母對我們好孝不難,父母對我們不好孝方賢。古人說的話非常深刻並有教育意義。我們處處時刻要反思自己,做得怎麼樣?自己表率做到位了,孩子不孝順我認為不可能吧?謝邀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經期長痘有什麼方法解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