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當代曹植

    湘軍在剿滅太平天國之後,因遭慈禧忌憚,被曾國藩裁掉大部分。

    此後,湘軍與淮軍又經歷了鎮壓捻軍、西北迴亂,以及抗法戰爭和甲午戰爭,甲午戰後,清廷開始編煉新軍,湘淮軍的重要性相對下降。

    《辛丑條約》簽訂後,清廷痛定思痛,加速建設新軍,而湘淮軍則編為巡防營作為治安軍存在。

  • 2 # 位卑未敢忘憂國

    稍微熟悉清朝歷史的朋友都知道,當太平天國崛起時,清朝八旗兵力已經是渣渣,很快就被太平軍擊敗,這時朝廷才想起要重新組建軍隊,於是曾國藩的湘軍就被組建起來,後來跟捻軍對壘過程中,李鴻章的淮軍也起了到了決定性作用。

    湘軍和淮軍是晚清時期重要的軍事力量,然而令人嘆息的是,這兩支軍隊原本很強大快,可惜最終都消失了,主要是因為中日甲午戰爭的慘敗,當時清朝又重新認識到,中西方武器的差距,打算重新建立一支軍隊,因為北洋水師和淮軍都在甲午戰爭中慘敗了。

  • 3 # 雲霧還是大山

    湘軍因曾大人不想造反,為了讓老佛爺放心主動裁軍。李中堂在曾大人的提攜下青雲直上,成了中興之臣,淮軍也名聲如日中天,後來變成了北洋之師了。湘軍大部分變成地主階級。

  • 4 # 小周愛寧寧

    長江後浪推前浪,他們為太平軍而生,完成自己使命攻成身退。晚清四傑為曾經為國家做出的貢獻都是震古爍今的 曾國藩 左宗棠 李鴻章 張之洞

  • 5 # 鑫鑫點樂

    湘軍和淮軍等都屬於勇營,不是經制軍,按照規定事畢即遣散。事實上,在之前即曾進行大規模的裁撤。但由於清軍疲弱,形同虛設,而湘淮軍等勇營戰鬥力較強,“誠為勁旅”,所以清廷不得以採納督撫大員的建議,在裁撤之餘,又保留一部分,屯駐在全國各通都要鎮和險要之地,改稱防軍,取代清軍,擔負起國防軍的作用,擔負起維護清朝統治的重任。

  • 6 # 隱者康司馬

    清朝的國家主力軍隊八旗軍和綠營軍隊軍紀渙散,戰鬥力很弱,為了鎮壓太平天國起義,清政府准許地方組織團練。

    湖南湘鄉大官僚曾國藩趁機組織了湘鄉地方武裝組織——湘勇團。專門從事鎮壓太平天國的運動,湘軍又有陸軍和水師之分。曾國藩以家鄉的湘勇團為基礎,招聘農民和無業的流民為士兵,當地的讀書人為軍官。編練成一支軍隊,稱為湘軍。湘軍的將領都是曾國藩的同鄉、同學或親友。而士兵們全部由軍官自行招募。士兵們只服從於軍官,全軍將領只服從曾國藩一個人。湘軍營制有步兵營制、馬隊營制和水師營制三種,都以營為紀基本單位。步兵每個營分為四個哨,每個哨由分為八個隊,每個隊為10人,再加上幫辦、醫生等,全營共505人。以軍為作戰單位,設統領一人,人數從兩三千到三五萬不等。馬隊每個營分五哨,每哨分五棚,每棚12人,加上軍官每個營319人。湘軍水師每個營設軍官一名,每船設哨官一名,每個營長龍船八艘,舢板二十二艘,全營有500人。都是曾國藩的私人武裝。

    曾國藩的學生李鴻章也在安徽組織淮軍,曾國藩的湘軍和李鴻章的淮軍與外國的反動勢力一起聯合起來鎮壓了太平天國運動,並虛張聲勢製造出曇花一現的清朝短嶄的*同治中興*的局面。

    太平天國運動失敗後,曾國藩怕清朝朝廷懷疑他,於是裁撤了湘軍,使之自消自滅;李鴻章為了洋務運動,接著繼續擴大淮軍,並派袁世凱訓練新式陸軍和北洋水師。淮軍派系以後成為北洋軍閥。

  • 7 # 二辻四畫生

    曾國藩和李鴻章在晚清建立的湘軍和淮軍,其本質是一樣的。曾國藩之所以要建立湘軍,是因為咸豐年間太平軍從湖南北出,攻克洛陽,成為清廷的心腹大患。當時曾國藩還只是禮部右侍郎,因為丁憂所以在家鄉湖南守制,咸豐就命他幫助湖南巡撫辦理團練。

    其實曾國藩的湘軍就連軍隊性質也和曹操的軍隊差不多,都是有著嚴格的封建個人隸屬關係,士兵由營官自行招募,每營計程車兵只服從營官,營官又由曾國藩指定,所以全軍就只服從曾國藩一人,就連清廷也調遣不動。

    湘軍在鎮壓太平天國後,因為曾國藩怕引起清廷猜忌,又因為湘軍此時也開始出現各種腐敗問題,所以他大量裁撤直系部隊,留下的支系則負責在安徽、河南、山東等地鎮壓捻軍。另外湘軍分為陸軍和水軍兩種,水軍後來改建成了長江水師。所以雖然還有湘軍,但已經不是清朝的主力部隊。

    淮軍的建立則是因為曾國藩將李鴻章派去保護江南,李鴻章就在安慶招募和組建了淮軍。在鎮壓完太平天國後,淮軍也進行了一定的裁撤,不過人數尚有五萬多。之後在安徽、河南、山東等地也和湘軍一樣鎮壓捻軍,不過淮軍成為了主力部隊。等到鎮壓完捻軍,李鴻章以淮軍勢力為基礎,掌握了清朝的外交、軍事等大權,成為晚清政壇上的重要人物。在他的帶動下,淮軍的主要將領丁汝昌、劉銘傳、葉志超等人,形成了淮系軍閥。

    不過隨著1884年中法戰爭和甲午中日戰爭淮軍的失利,淮軍勢力開始衰弱,特別是袁世凱建立了新式陸軍後,淮軍就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

    當然湘軍和淮軍雖然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中,但它們還是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影響。像上面提到的,李鴻章靠著手中的軍權,成為了晚清政壇上的重要人物,其實不只是他,其他很多將領都開始實行這一軍制,將國家軍隊變成了個人的武裝勢力,比如袁世凱的新建陸軍就是照葫蘆畫瓢,最後成為了他野心勃勃的助推力。還有像哥老會這樣的民間組織,快速滲透在軍隊中,最後隨著湘軍和淮軍的解散,大量的無業遊民極具增加,使得哥老會的勢力迅速發展,遍及全國各地,並且掀起了此起彼伏的起義活動。

  • 8 # 歷史軍魂

    感謝邀請!清朝的經制兵是八旗和綠營,在鴉片戰爭和太平天國起義中,八旗和綠營對外不能禦侮、對內不能鎮壓起義。在這種情況下,禮部侍郎曾國藩在湖南辦團練,後來成為了湘軍。湘軍是由曾國藩直接物色水陸各軍將領,各軍將領又利用宗族、師生、親友、同鄉的關係,各自去招募各營官,各營官又各自去招募百長……這種層層的隸屬關係,使得原來的兵為國有變成了兵為將有,湘軍成為了近代軍閥的鼻祖。

    1861年,曾國藩命令其得意門生李鴻章到老家安徽去招募另一支軍隊。李鴻章根據湘軍的營制加以改編,於1862年成軍,被稱為“淮軍”。

    湘淮軍成為鎮壓太平天國的主力,以曾國藩和李鴻章為首的漢族地主在鎮壓太平天國的過程中開始崛起,成為了清政府不得不依靠的地方實力派。但是清政府不甘心大權旁落和失去對地方的控制,湘軍首領曾國藩不得不裁撤湘軍。剩餘的湘軍被分散駐防於較大城市和戰略要地,稱為“防軍”,並於“練軍”並存。

    湘軍被裁撤之後,由於李鴻章屬於地主買辦性強,加上他本人熱衷於興辦洋務。李鴻章的淮軍以及後來的北洋海軍成為了清朝的武裝支柱。甲午中日戰爭時,湘淮軍及北洋海軍不堪一擊。在這種背景下,清政府在全國社會輿論的壓力下,為了維持自己的統治,開始了新軍的編練。原來的湘淮軍被改編成巡防隊或巡防營。

  • 9 # 小武書記官

    前言

    戰爭是財富的粉碎機,軍隊就是財政的吞金獸。

    晚清統治者對於軍隊的吞金的瘋狂感受尤為深刻。從第一次鴉片戰爭到辛亥革命爆發的70年間,帝國的裱糊匠們一直在體制、軍制、、財稅乃至政體之間輾轉,苦苦尋覓破局之法。清帝國對於軍隊的首次嘗試就是湘淮軍的建立。

    八旗綠營枉費軍餉

    大清帝國對於軍制改革的根本原因是因為缺錢。清帝國的正規軍最初是源於部落兵制的八旗軍。入關之後,又將歸順的漢族軍隊整編為綠營已補充八旗軍的不足。綠營在清朝中前期尚有一定的戰鬥力,但是到了嘉靖初年鎮壓白蓮教起義時就已經展露出戰力的疲態。到了道光年間,綠營兵變成了戰鬥力為負數的渣渣,但是依然耗費著國家鉅額的軍費。

    以第一次鴉片戰爭為例,這場戰爭打打停停一共打了26個月,清朝戰時的軍費開支高達2871萬兩白銀。而興師動眾跑到中國挑事的英國最後只索取了1200萬銀元,摺合當時840萬兩白銀,連一半都不到。

    在當時,政府可沒有財政預算這一說,當時的清朝一年收入4300萬兩白銀,刨去開支還能結餘1100萬兩,只夠打半場仗的。英華人在《南京條約》一共索賠2100萬時,清政府竟有一種如蒙大赦的感覺,不打仗就行,打仗就是燒錢啊!

    第一次鴉片戰爭雖然打醒了沉睡的帝國,也暴露出了八旗綠營的無用。歷來中國王朝缺乏變革的決心,一切穩穩當當就行啊,於是繼續維持現狀。

    1851年,太平天國起義開始。面對拿著落後武器的太平軍,八旗綠營的表現如同國足一樣穩定,一敗塗地,一潰千里。仗是沒打贏,錢可沒少花!到1853年春,兩年時間裡,經戶部撥款的軍需銀兩為2510萬兩!至1853年6月,戶部庫存陰涼只剩下22.7萬兩。

    這眼看就要國家破產了,咸豐皇帝不得不重拾嘉靖年間對付白蓮教的老路子,興辦團練。所謂團練就是由地方鄉紳出錢組織的民兵隊伍,所有的費用都是有地方自己籌集。此後朝廷前前後後一共認命了43名團練大臣,其中一位前往湖南招兵的團練大臣就是曾國藩

    湘軍,盡職盡責的“臨時工”

    曾國藩之所以成功因為他壓根就沒按照朝廷的指示去辦什麼“團練”。打一開始,曾國藩就瞧不起烏合之眾的團練,他曾經指出“經過各省,從未見有團練能夠專打一役,專守一城者。”他認為與其招募一幫子無組織無紀律的社會閒散人員拼湊成團練還不如自己組建一支新軍,這就是湘軍。

    曾國藩指出八旗綠營之所以效率低開銷大就是因為他們是終身制的國家公務員,雖然平時只有1-1.5兩的薪水,但是一旦開戰外出打仗外加差旅費就漲到了5兩。平時工資太低,大家只好四處打散工來養家餬口,自然不會勤加操練。再加上軍官的貪腐,吃空額喝兵血,軍隊就等同於烏合之眾!朝廷多花了冤枉錢還不停地打敗仗,這分明就是體制的問題,必須改!

    湘軍不分平時戰時,一律每人每月4.2兩,到了戰時每千人包括將官一共支出5700兩,相對於綠營的7000兩,省了一大筆了。至於平時綠營比較省錢這件事,在湘軍那裡根本就不是個事,仗打完了,部隊解散!“臨時工”本來不是端鐵飯碗的嘛!

    在曾國藩的努力之下,1852年底,一支以湘勇為名的隊伍正式誕生。之所以稱為“勇”而不是“軍”,就是為了和正規軍區分。12年之後,這支臨時工軍隊攻上了太平天國都城天京的城頭,完成了其草創時的目的。至於花費,12年間總共花費了不到3000萬兩白銀,而這支隊伍從最初的1.7萬人發展到最高峰的12萬人。

    湘軍的裁撤

    就在湘軍將太平天國鎮壓之後,曾國藩卻做出了一個出乎眾人意料的決定:裁撤湘軍。在清朝的軍制中,湘軍一直不是帝國的正規部隊,而屬於臨時招募的團練部隊,是為帝國平定內亂的臨時工。現在仗打完了,湘軍也就沒有了存在的理由,裁撤湘軍也就不難解釋了。

    12萬的軍隊掌握在曾國藩手裡,朝廷對他的戒心也是很大的,曾國藩為了自保,避免出現狡兔死走狗烹的悲慘局面,擺在曾國藩面前有兩條路:

    1.取清廷而代之

    在當時曾國藩身邊其實不乏支援謀反的人,比如他的九弟曾國荃就私下勸曾國藩稱帝。曾國藩手下大將彭玉麟也曾試探:“東南半壁無主,老師其有意乎?”但是這些人只看到了清帝國此時的虛弱,卻忘了一件事:曾國藩當年是利用什麼招的兵?在太平天國打出驅逐滿人的旗號之後,曾國藩利用“忠孝”來招募士兵。如果曾國藩反了,這在政治上站不住腳。此外,曾國藩手裡佔有兩江四省的地盤,實在不足以養活這12萬軍隊。至於在其他各省的門生故舊,在戰時協助作戰雖然給力,但是真要人家隨你反抗朝廷也未必是全力支援。一生謹慎的曾國藩自然不會走這條路。

    2.主動裁撤,向朝廷表忠心

    這一策略很是穩妥,但是也有風險。湘軍裁撤之後,自己的勢力全無,難保朝廷中的敵對勢力不會群起而攻之。為此曾國藩很早就為自己謀劃了一條退路。在湘軍的鼎盛時期,曾國藩就開始培養自己的得意門生李鴻章,幫助李鴻章建立了一支與湘軍猶如孿生兄弟的軍隊——淮軍。淮軍在草創之初只有6500人,有半數是曾國藩直接從湘軍中劃撥過去的。這樣的話,即使湘軍被裁撤,還有一支淮軍可以依靠。

    淮軍的轉正

    當湘軍被裁撤後,清帝國其實並不太平:西北迴民起義,捻軍在中原地區越來越強勢,各地的太平軍餘黨也在蠢蠢欲動,一副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態勢。此時帝國“正式工”們還在混混度日。1865年5月,帝國唯一能打的蒙古親王曾格林沁在山東菏澤高樓寨被捻軍設伏擊敗,本人掉了腦袋,蒙古騎兵全軍覆沒。

    看著正規軍如此不堪大用,曾國藩極力推薦李鴻章的淮軍全面接手對捻軍的圍剿。淮軍也是不負曾國藩的企望,1868年在山東擊敗捻軍主力,捻軍起義被鎮壓。接著這次大勝,淮軍得到了朝廷的肯定。在此後的二三十年間,清朝東部防線全部交由淮軍防守。此時淮軍的身份也發生了原則性的轉變,由臨時工轉正為帝國的正式軍隊“勇營”,與八旗和綠營並立。

    湘淮之爭與淮軍的敗亡

    當曾國藩為了自保裁撤湘軍之時,並不是所有的湘軍將士都滿意,一般計程車兵領取一定數額的遣散費用遣散回鄉,而那些武將則成為了朝廷的“候補官員”,此後潦倒不堪,生活難以為繼。而曾經同為“臨時工”的淮軍卻轉正了,湘軍舊人自然心中不服,此後湘淮兩系在利益鬥爭中摩擦不斷。

    1875年,左宗棠率領一支湘軍舊部進入新疆平叛,引起了湘淮兩系的激烈衝突。湘系主導的新疆平叛需要錢,而淮系的海防建設也要花錢,此時朝堂上開始爭論有限的經費要用在哪頭。

    當時湘系的勢力要遠遠大於淮系,同時朝廷受傳統的大陸戰略影響更深,所以這場爭論最終湘系取勝。左宗棠在新疆平叛七年花費5230萬兩,而李鴻章此後10多年一共拿到了762萬兩。清帝國從此退出了蒸汽鐵甲時代的海洋角逐,但是好在新疆留在了中國的版圖。

    1883年中法戰爭爆發,此時的淮軍已經在戰場上表現的極為吃力。鎮南關大捷雖然勝利,但是在這場大戰中淮軍的表現的確讓人不敢恭維。1真正摧垮淮軍的是1894年的中日甲午戰爭。在陸地上,以淮軍為主力的駐北韓清軍在戰場上一潰千里,沒有拒敵於國門之外,讓戰火延伸到了中國國內。而李鴻章依賴的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清帝國洋務運動的成果化為烏有。

    甲午戰敗表明無論湘軍與淮軍都已經不足以“執干戈以衛社稷”。軍事上的慘敗表明了當時的中國軍隊與外國侵略者在技術上存在難以消除的技術代差,清王朝體制的先天不足直接造成了此次軍事改良的徹底失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米、樂視同尺寸電視為什麼價格差那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