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李明老師liming

    外國的教育跟中國教育相比來說各有優略,所以我們不能以我們之短比別人之長,所以我們應該相互取長補短,使我們的孩子能夠享受到最好的教育

  • 2 # 學歷提升舒老師

    國外的教育各有各的好處,我們華人雖說有很多到國外留學的海龜,不是因為國外的教育好,是因為那裡有他們的需求,需要學習的東西,各有所需

    當然了,也有很多外華人到我們中國留學,原理是一樣的,國外的知識他們沒有,在我們中國卻有,之所以這樣才會有越多跨國學習的學生

    也希望在國外留學的中國同學可以完成自己的學業歸來,以後對祖國做出貢獻,儘自己的知識和能力,讓我們祖國因此變得更加強大

  • 3 # Montreal陪讀媽媽

    每個國家國情不同,教育體系也不同。主要看孩子的性格特點是否適合高考制度,如果太偏科,或者學習非常自覺的,出國學習也不失為一種選擇。國外歐美國家人口少,競爭壓力小。

    例如我在加拿大魁省,這裡沒有高考,但是中四中五的每次測驗,每次結業考試都很重要,他們升學還有一個計算公式,不管是打分高的中學還是打分低的中學,都不會有太大懸殊,還算公平。那麼孩子如果努力一些,考上排名比較靠前的好大學就相對容易一些。

    當然,成績不好,不願意學習的,去哪兒上學都考不上好大學。

  • 4 # 乖同學

    從古至今,給大家心裡的印象都是國外的東西始終比好,教育這塊更是這樣。所以大家往往都是有學問的都往國外跑。

    我們不能說哪個好 哪個不好,只能做比較

    現在就國內和美國兩國來說。

    國內外教育互有優勢,各有千秋,我們的教育不能排斥傳統經驗,不能拒絕正視我們的不足,更不能盲目照搬,最後邯鄲學步。那麼,國內外教育有什麼不同,又有什麼利弊呢?

    中國的教育相對應試成分更多,這也是與我們的國情有關,因為在中國,大部分選拔機制都還是應試成分,包括招聘,入學,提拔,職稱等等,所以,國內家長也最關注考試成績。這方面弊就是可能削弱素質成長,生活能力和社會意識的提升。而這種普遍觀念的統一,同時也讓中國的孩子不那麼兩極分化。

    國外以美國為例,教育高度自由,選擇性極強,造成美國數理化整體水平是差的,而且很多數理化科研甚至國防等科研人員,來自他國,比如華人。雖然出現了諾貝爾獎等優秀人才,但是渣子也多。沒有適當的強制性,他們很多人學習主動積極性並不那麼高,也浪費了很多可培養人才,放棄的更多。教育知識的均衡性更差。也就是普遍來說,國內教育知識文化高,但綜合素質差。都去,或不得不學習的機制,是美國所沒有的。而美國家長教育孩子,興趣為上,自主為高。

    中國教育相對於國外區別,還很大意義上存在於家庭教育,傳統觀念,中國家長對孩子比較寵慣溺愛,學習文化知識之外的東西,都不讓孩子考慮,只要不畢業,包括大學以上的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而美國家長從小就培養孩子自理自立,獨立的生活能力,社會生存能力。中國學校和家長對孩子管理比較嚴,有時候忽視甚至制約了孩子的興趣和其他潛力。但相對而言,美國的孩子安全性沒有我們好,青少年違法事件也居高不下,包括吸毒等!

    所以說,國內外教育各有利弊,相互借鑑但又不能盲目崇外,我們應該保持自己的優勢,還得完善孩子素質教育體系,提高孩子綜合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同時,也不能否認應試教育的貢獻和作用。

  • 5 # 早期教育Demi老師

    謝謝邀請,以下僅僅代表是我個人的觀點,我是一名中國公民,現在疫情時期我們很多人心中有國,在這種局勢之前與很多人聊起,也與不少的家長溝透過這個話題,我們面對的是學齡前的幼兒,很多家長從小過渡後小學就開始成為小留學生,或者還有很多已經是外國國籍了。在我們的未來,都是將要面臨著小考中考,高考或者是大考你是不是很羨慕國外的教育呢?是不是覺得國外的教育十分美好?很羨慕國外的學生的課外活動十分的充足,可以自由地培養自己的興趣,花時間在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上。把國內外對比之後,痛斥國內教育壓榨學生,膚淺地認為應試教育給我們的學生時代帶來了無盡的艱辛與折磨。甚至某些人偏激地認為是自己投錯了胎,有時還會開始“假如我的家裡十分富有,我一定要到國外讀書旅遊”一類的不切實際的幻想。但是國外的教育就真的那麼美好嗎?就那麼簡簡單單就能培育出高素質的人才嗎?

    國外的教育具體有哪些比較好的呢?

    1.注重實用性。國外教育講求理論知識與實踐的緊密聯絡,也就是實用性。首先,注重孩子的動手能力。帶著孩子做電池,做飛機,栽培植物,飼養動物等等,因為孩子在動手的過程中,才能真正理解知識。其次,重視培養孩子的理財能力,他們會讓孩子去社會上調查,看看可以生產什麼賺錢,哪怕是拿幾個雞蛋去賣或是在圓珠筆增加花樣賣給別人也行,這就使學生將枯躁的商業科技變得越來越有趣,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溝通能力。這種實用性強的教育,哪個學生不喜歡呢?

    2.多元化的考評。考核學生水平不單一而論,比如美國,你想上大學,除了平時綜合學習能力外,還關注你平時課堂上的參與分,因為美囯學校課堂的參與分佔成績的50%,這是反映一個學生分析問題和獨到見解的能力。如果你只是個會答題的機器,頂尖大學是不會錄取的。

    3.注重創新能力。美國的課堂教學中,老師不會分析的無微不致,學生要想得到具體的解釋,必須自己動手查資料或與老師、同學一起探討,這也是與他們的課堂特色有關,鼓勵學生有自己的理解,鼓勵孩子自主學習。這種模式教育的學生,敢於想像,敢於驗證,敢於嘗試。因而有很強的創新能力

    4.上大學條件寬鬆。比如美國,美國沒有高考,只有SAT考試,美國有四千多所大學,多數大學不需要考試,有二年和四年制的,畢業後發放相應的文憑,如果是頂尖大學,需要考SAT考試,滿分1600分,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美國高考,但也有好的大學不強求分數。這也是中國高中留學生趨之若騖的原因!

    5.人沒有等級之分。首先,老師和學生之間關係融洽,老師和藹可親,平易近人,毫不講究什麼師道尊嚴,對學生都是以鼓勵教育,學生對老師沒有畏懼感,就像朋友,樂於交流。其次,國外學生的分數是隱私,是不對外公佈的,即使是同一班的同學,也不會知道別人的分數,這是對學生隱私的保護。也避免了人為製造的等級,什麼優秀生、中等生、差生等等,所以,學生不會因成績好壞而驕傲或自卑。

    另外,這種教育下培養的學生也很尊重別人,包括所從事的職業,無論你大學畢業後從事什麼工作,只要你願意做,哪怕是清潔工,也不用擔心別人瞧不起你,因為在大家眼裡,職業沒有貴賤之分。這樣的教育當然是學生喜歡的!

    喜歡一種教育,跟喜歡一個玩具一樣,都是有吸引人的亮點!你說呢?

    我們現在已經是創新的人工智慧時代,我們缺少的就是創新精神,我們是人口大國,應試教育也是好的一面,同樣的國外的教育也是不好的一面,我們結合國外的優點來彌補我們國內的教育。

  • 6 # 笑臥東山

    【國外教育水平整體不錯,留學生可謹慎選擇】

    一場疫情,把留學生群體一下子推到了風口浪尖。說實在話,你提的這個問題,有點大。不對,是非常大。一兩句話,根本說不清楚。說得太多,估計大家又不想看。

    不過,算你問對人了,我喜歡一針見血把問題說清楚。下面,結合工作體會,我來簡要談一談國外教育現狀。

    第一,國外基礎教育水平很一般。發達國家的小學教育的管理狀態,充其量等同與中國私立幼兒園大班的水平。一是課堂極其鬆散,可以說是放鴨子一樣,老師根本不會對學生有強有力的監督。二是老師授課比較隨意。我見過美國某小學的數學教學大綱,天啊,整整一個學期的教學內容,竟然只有一張紙。小學畢業時,連基本的方程式都沒有教。所以,我可以負責任地說,中國基礎教育的水平,遠遠高於國外。把小學生送到國外留學,除非為了拿綠卡,否則一點意義都沒有。

    第二,國外高等教育整體水平比較高。為什麼強調整體水平呢?因為國外大學分類挺複雜,有大學,有學院,有社群大學,還有軍事院校,甚至還有不少野雞大學。專業也是五花八門,什麼都有。平心而論,國外正規大學的教育水平真的不錯,學校大都採用學分制,授課老師要求很高,有時候,為了成績合格,通宵達旦學習也非常正常。拿英國的伯明翰大學來說,中國本科留學生普遍抱怨,工作日從來沒有在深夜12點前上過床。當然,如果不小心進了社群學院或者野雞大學,那就完蛋了,還不如咱們國家的函授大學。

    第三,國外的研究生教育良莠不齊。和咱們中國類似,國外的研究生教育也分成學術型和實踐型,時間1-2年不等。國外的研究生教育資源大都集中在大學、科研機構和大型跨國公司。對咱們中國學生而言,國外工程技術類研究生專業可選範圍比較大,也比較正規,如果跟著導師真心學,絕對能學到真東西。但是,國外研究生教育的雞肋和糟粕也很多。國際貿易、金融、計算機等這幾類專業都是野雞研究生教育的重災區。很多不知名的大學,只要交錢,隨便上上課,就給金融或貿易專業研究生學位。建議離這些機構遠一點。

    老祖宗早就說過,“師夷長技以制夷”。整體分析,目前國外教育還是比較好。我們中國留學生出國留學,就是為了學習國外的先進知識,學到真本事,無論學成後是否歸來,都是祖國的人才,留在國外奮鬥,是一團火,歸來建設祖國,是一座山!

  • 7 # yangyangyang媽媽

    我覺得各有利弊,就看你要把孩子培養成什麼樣的。我也去國外住過一段時間,國外的基礎教育我個人認為沒有我們的好,從幼兒園到初中基本上是以玩為主,他主要是開闊孩子的思維,拓展想象力。要求孩子多閱讀書,到了高中你就可以按照你的興趣來選擇學習的方向。到了大學是很嚴格的,是按照你的高中學習成績來申請,大學是寬進嚴出。考試論文都是很嚴格的,幾乎週週考試,在國外上大學能學到東西。在國內基礎教育很紮實,每個家庭也很重視。到了上大學,要是211985的學校還可以,一般的大學就是畢業了到單位又在工作中學習。再者到國外上學孩子的獨立性強不依靠任何人,啥事都自己做。這就是我的看法。

  • 8 # 落基山村夫

    不能簡單的說哪種教育好,其實各有利弊。我們國內的教育模式是先緊後松,小學甚至幼兒園,家長就為學生報很多課外班,興趣愛好和基礎教育一手抓,隨著孩子的年齡的增長,興趣愛好的配養的時間不斷地被基礎教育擠壓,直到最後放棄。然後所有的時間全部投入到各學科的培訓中,一切以考試為目的,從小就全力為高考做準備。這種方法學生的基礎教育功底非常紮實,但是孩子沒有童年。等到上了大學後,家長學生全部鬆了一口氣,家長不在管學生的學習,大部分學生養成了應付考試的習慣,對於該學的知識則是考完就忘。歐洲的教育我不清楚,北美的教育是小時候基本什麼都不學,全力專注於學生的興趣愛好培養,尤其是公校學生只要在學校不出事就可以,各種比賽,各種玩,目的是讓學生找到自己喜歡的行業和專業,儘可能的把愛好變成專業,這種教育容易發現孩子的天賦,容易培養創造能力。到了高中開始學生的學習開始加重負擔,一直到大學畢業之前,學生的學習一年比一年緊。會發生很多大學生無法畢業的情況。所以我們的教育贏在大學之前,國外的教育贏在大學階段。這就是為什麼大部分家長會選擇在國內讀完高中然後到北美的大學繼續深造的原因。這是我個人的體會,學出來供大家參考。

  • 9 # Lucky的日記

    國外的教育和國內的教育好壞,分兩方面來講比較中肯:學習成績方面和育人,以及如何適應社會謀生方面.

    一方面,如果從學習成績的角度來講,國內的教學頂呱呱是數理化的成績,最能拔尖的是數學,只要你來自於國內的留學生,你數學成績的突出是有目共睹的.國外的學子要追上你的數學成績還有很大的距離.因為國外的學校,在孩子大學以前都是放羊式教學,任由小孩子自由地無憂無慮地快樂成長,學習壓力幾乎沒有,孩子的功課不多,學校鼓勵家長帶著小孩子去旅行,開闊視野,如果你的旅行計劃和學校的期末考試時間有衝突,學校會優先旅行,回來再補考.這在國內是天方夜譚,學生的壓力不會來自於學校,通常來自於家長,當然只是華人家長會給小孩子壓力,特別是新移民的家長.

    但這並不是說國外的教學水平有問題,國外的大學入學門檻不高,但是你要想畢業就難了,很多家長都說,不管18歲以前的小孩子有多懶散多不喜歡讀書,一旦進入大學或者是職業學校,立刻和自動變成另外一個好學上進的大孩子,因為18歲後,家長並不負責學生的學費,學生揹負著國家提供的學貸,畢業以後5年內無息歸還,5年後就要付利息了,這就是大學生的責任和學習的動力,一旦有學科不及格,馬上就要重讀,要多付一次的學費,也耽誤了出來社會工作的時間,每一個小孩都變得非常努力地學習,你爭我趕地獲得高額的獎學金,完成學業才有將來.在大學結束前至少在企業實習3個月,這一點和中國的大學有相同之處.所以在大學期間大孩子的精力和時間都會放在功課和工作實習當中,談情說愛並不是風氣,不像在國內的大小孩,歷經了艱辛萬苦才考入名牌大學,卻轟轟烈烈地談一場戀愛就畢業的人大有人在.國外的大學生往往是到了社會上工作幾年,發現自己的不足或者發現自己新的發展方向,才重新回到大學讀研究生和博士,這些懂得不足的人或者知道自己有需求學習的人,多半是思想非常成熟的特殊人才.

    另外一方面,如果從育人,如何適應社會謀生的角度來講,國外的學校教育很明確地告訴小孩子,18歲以後你就是成年人了,你的一切行為要對自己負責.16歲後就能考駕照,國家鼓勵16歲以後的小孩投入社會,賺取自己的零用錢,而企業要留出規定的名額接受這些小孩子工作並且獲得減稅優惠,所以你在很多地方看到16歲以上的小孩工作的身影,到了17歲的小孩子如果你還沒有投入社會生活當中,對不起,學校會安排小孩到圖書館和合法的公司行號無償工作,這是18歲成年以前必修的學分.18歲是一個分水嶺,孩子的工作有最低的薪資保障.所以國外的小孩幾乎沒有媽寶,自己獨立生存的能力相當強.這是在國內一味追求升學率是不一樣的教育.有一些根本就不愛讀書的小孩,你真的不需要為他們擔心,天生我才必有用,只要你不偷懶,往往一個砌磚的泥水工人的薪資都比一位教授還要高,一位醫生的丈夫是油漆工,收垃圾的人員是公務員,大樓管理員和保潔員可以住在別墅HOUSE裡面,一個理髮師的老婆是澳洲的總理沒什麼稀奇.在國外工作沒有貴賤,只是分工不同的最佳表現.這點國內的小孩子就辛苦多了,大學畢業後怕找不到工作繼續讀研究生,一直讀書躲在學校裡不敢出來社會競爭的大有人在.

    我由衷地希望自己的祖國繁榮昌盛,一切從改革教育開始,保留自己好的一面,學習和改進自己欠缺的一面,這樣才能以一個國強民富的大國屹立在全球上,我們在海外的華人,以自己為華人而驕傲!

  • 10 # 蘭臺

    我個人看法,如果你不認為你孩子是天才的話,那麼最好等大學畢業再把你家孩子送到國外的讀書。

    這是因為國外的義務教育階段並不崇尚“技能培訓”,而是專注於“品德培訓”,換言之就是寬鬆且快樂的教育。

    真不誇張,我在澳洲留學的時候,班上有高中全家移民到澳洲的華裔同學,他就給我講,他轉學到澳洲學校第一節數學課就傻了:

    如何求長方形的周長和麵積。

    這是他在澳洲高中所學的第一節數學課,當時他整個人都傻了。

    雖然確實近些年,世界不少大學教授都認為國內學生缺乏創造力,甚至不少知名教授還不願意收國內學生。

    但是,這些教授其實是想找自己學術上的接班人,或者說能在學術上帶給他新想法,新刺激的新鮮血脈,他可不管學生將來找工作什麼的。

    國內學生確實在創造力以及寫大論文上遜色於國外學生,但是國內凡是受過完整大學教育的學生,在讀寫計算這些方面基礎那比國外學生強太多了。

    我一點兒不誇張,有朋友吐槽說他在美國最好的統計學專業讀博士,結果他還要代教授給美國本土大學生補數學,因為美國本土大學數數學功底太差了。

    即使是被吐槽為專門為華人開設的哥倫比亞大學統計學碩士課程,那也是因為大多數美國學生數學沒有好到可以考上哥倫比亞大學統計學碩士。

    雖然確實哥倫比亞統計學碩士比較水,但是據我所知,好歹平均收入都在8萬美元/年,這也遠遠超過美國平均線了。

    換言之,西方寬鬆教育對於天才是很友好,但是對於普通人來說,還是國內在“讀寫計算”方面基礎打得牢。

    當然,西方教育模式不是沒有優點,但是這些優點其實都不利於留學後在當地“找工作”的人。

  • 11 # 媤無邪

    1、“國外的教育”這個詞很籠統,從層次分為國外的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從受眾分為國外的公辦教育和私立教育(貴族教育)。2、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公辦基礎教育都是免費的公眾掃盲教育,分化為藍領較多,也有優秀的進入一般的高等教育;私立基礎教育非常系統且嚴苛,課程全面,正牌素質教育,不是有錢就能就讀,最後經考試和推薦,升入國際一流大學。3、國外高等教育也分公立和私立,主要參考QS、USNEWS、TIMES三類世界大學排名。排名越靠前越頂尖。寬進嚴出,能順利畢業就很優秀。4、國內基礎教育是非常公平的,是普世教育,多數省份地區的公辦教育集中了優質資源,相對公平;個別發達城市有優質的私立學校,但主要優質教育資源仍集中在公辦教育。5、國內老牌的985、211工程的大學,現在的雙一流大學,面向國內所有學子開放,只要能被錄取,就能上。嚴進寬出,能力水平更適合國內。6、綜上所述,國內外教育各有優劣,沒有好與不好的區分。取決於你在哪個階層,能把孩子送到哪類階層的學校,想把孩子培養成哪個階層的人,你想讓孩子擁有怎樣的生活,你的孩子的執行力能否完成你定的目標,他(她)想擁有怎樣的人生。

  • 12 # 老太爺者

    取消中考,普及高中教育。讓大學培養培訓各類社會主義建設人才。

    這應該是中國社會主義公平公正教育的方向。

    教育必須徹底的改革。

  • 13 # 北歐餘博

    不好用好與不好來界定!拿丹麥的情況來說吧。只是羅列一些實際情況供判斷。

    1)小學階段

    小學共6個年級,跟中國一個樣。但有兩個明顯的不同點:一是從來沒有所謂的家庭作業,絕對沒有,而且是一點兒都沒有!下午放學都很早,基本在兩點到三點之間吧。週五甚至一點半就放學了!放學後小朋友有的回家,但大多數都會去各種不同的俱樂部,足球、手球、游泳、音樂、畫畫、手工等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而不同。

    小孩子有大量的時間去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去發現自己喜歡什麼,這對他們將來的職業發展可能至關重要!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就是我的大女兒。從小就去音樂學校學鋼琴,開始只是興趣愛好,但慢慢地開始喜歡上了,最終一‬學‬到‬底‬,獲得了丹麥國立音樂學院的鋼琴博士學位,而成了一名職業鋼琴家!而且她從未上過音樂附中,一直都是普通小學、普通高中,完全是做完數理化家庭作業後用業餘時間練琴,就是因為喜歡!考上音樂學院後發現她是唯一一個沒有上過音樂附中的“非‬科班‬”學生!

    丹麥的小學還有一個特點:從來沒有考試,更沒有排名!這是明令禁止的!主要是怕傷害小孩子們的自尊心!

    小學階段的數學也很簡單,六年級畢業時的水平可能只相當於大陸的三年級(頂多三年級!)。

    2)中學階段

    七、八、九三年級。七年級(初一)開始有一點點家庭作業,但很少,不會超過一個小時的量。但仍然沒有考試和排名!八年(初二),開始有考試,也不排名,考試的成績主要是為上高中作準備。九年級(初三),有考試和所謂的升學考試。之後將八年級和九年級的所有考試成績作為上高中的參考。初中畢業的數學水平估計最多相關於國內的初一吧!

    3)高中階段

    課程難度係數大增,很多人不適應!高中一開始就分不同的方向。有側重工程技術的高中(將來上工科大學)、有側重商業的高中(將來上商科大學)、有綜合類高中(各種大學都可以上),而綜合類高中又分為理科為主或文科為主,而且分‬得‬很‬細‬,比‬如‬是數學為‬主‬、物理為主、化學為主、生物(生物技術)為主或資訊科技為主(計算機相關),相當於中國的文理分科,但‬更‬細‬、更‬有‬針對性!

    4)大學階段

    大學跟‬中國一樣專業分得很細,不同的是大學只有三年!第三年級也有畢業論文設計。

    5)碩士研究生階段

    研究生不用考試,自己想上直接申請!一共兩年。一年半上課,半年做論文。

    6)博士研究生階段

    也不用考試,直接與導師申請,導師說OK就行了!一共三年。帶全工資而‬且比較高‬的工資,有‬養‬老‬金‬!博士沒有發論文的硬性要求!不過一般都有論文發‬表‬,否則導師的專案不好交差!自己也不好意思,因為畢竟拿著專案的工資!

    7)博士後階段

    一般是自己與導師商量,可以在同一個學校、同一個組把博士論文再做細一點,也可以去其它國家、其它學校,期限為兩年。

    丹麥的教學從小就開始培養孩子們的思辯能力,這一點與國內十分不同!從小教孩子們的是一種學習方式,怎麼選題、怎麼開展(找資料)、怎麼展示、怎麼組織材料、歸類、總結、怎麼去表述(答辯)。而且鼓勵孩子們團隊協作、多多發表自己的意見,多‬辯‬論‬、哪怕是錯的!這種習慣一直會延續到工作階段。

    我曾經與丹麥的華人教授聊過丹麥的教育問題,他覺得大部分的學生都不突出,但偶爾會有一兩個十分拔尖的,而且是十分突出,其‬能力(分析綜合能力)明顯比其他同學高出很多!這就可以解釋國外的諾獎得主的成長‬歷程。他們往往就是那一大堆平庸者之中的拔尖者,而且是十分另類的拔尖者!是帥材!其實這樣的人一個國家有幾個就夠了!不用太多!這也符合數學中的“高斯分佈”!

    國外的教育最主要的理念就是“興趣導向”,有興趣就去學,而且會學得很好,因為喜歡!沒有興趣就乾脆不學,學了也是白學,因為不喜歡,所以學不好,白白浪費時間!還‬不‬如‬去學其它‬自己感興趣的!各種專門學校非常多,只要你有興趣,都會找到對口的學校,不一定是上‬大學!技工學校,培訓中心都是讓人成材的地方!他們堅信的是“天生我材必有用!”不浪費個人的任何一個有用的技能或天賦!這也就是他們從小不排名的原因,因為孩子在這方面不行,而在其它方面可能很行,因此排名是毫無意義的!我的大女兒從小彈鋼琴就很厲害,但在手球俱樂部裡與其他人相比差別明顯,於是乾脆不學手球了,專門學鋼琴,也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教育這種東西與國情有關,外國的這一套搬到大陸也‬不一定適用,因此還是要謹慎對待!找到適合自己國情的方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體重200,穿歐文6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