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小小百科全書

    中國歷史上長情的皇帝雖然不多,但也絕對不少。尤其是對於那些和自己起於微末之間的妻子來說,很多皇帝都會為了對方鍾情一生。雖然不可能只娶對方一人。但一生之中最重要的女人肯定會是對方。比如馬皇后,她自幼就失去了雙親。後來被其父親託付給郭子興撫養。郭子興可憐馬皇后就把她收為了養女。教授她知識文化,郭子興的妻子張夫人也視馬皇后為己出,對馬皇后疼愛有加,馬皇后自己也爭氣,說話辦事十分得體,所以郭子興夫婦一直都想著給馬皇后挑一個好丈夫。

    郭子興響應劉福通在定遠起兵造反後,朱元璋前去投靠了郭子興,開始跟著郭子興造反打天下。朱元璋十分的聰明能幹,而且打仗勇猛屢立戰功。郭子興看出朱元璋是個人才,所以就想把馬皇后許配給他,一方面可以拉攏彼此之間的關係。另一方面朱元璋也算是一個良配,也不算入沒了馬皇后。而朱元璋和馬皇后也看對眼了,兩人互相之間也認可了對方。而且朱元璋娶了馬皇后之後,馬皇后不僅把家裡面的事安排的明明白白的。甚至於在很多朱元璋感覺頭疼的政事上都起到了輔助作用。

    歷史上朱元璋也是經過了多次的艱難坎坷。但馬皇后不僅不離不棄,還幫助朱元璋調集糧草兵馬,安撫後方,鼓勵將士作戰。多次幫助朱元璋走出困境。可以說朱元璋能打下天下,馬皇后居功至偉。歷史上朱元璋對馬皇后一直非常尊重和感激,對她的建議也往往能認真聽取和採納。朱元璋幾次要尋訪她的親族封官加賞,都被馬皇后勸止。對於朱元璋屠戮功臣宿將,馬皇后總是婉言規勸,使朱元璋有所節制。否則洪武年間的屠殺還會更加殘酷。更重要的是,馬皇后生活十分節儉,對於朱元璋其他的兒子和嬪妃都照顧的面面俱到。朱元璋甚至感嘆,能遇上馬皇后是他一生最大的的恩惠。所以朱元璋歷史上對於馬皇后可謂是鍾愛了一生。馬皇后死後,皇后之位就一直被空閒了下來。朱元璋終身也沒有再立皇后。以表達對馬皇后的尊敬。

    歷史上和朱元璋同樣長情的皇帝還有不少,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和皇后長孫氏。歷史上李世民和長孫皇后也是恩愛有加,長孫皇后還活著的時候,李世民絕大多數的時間都在長孫皇后那裡居住。要不是長孫皇后要求李世民區別的妃子那裡居住,李世民根本也不願意離開長孫氏。長孫死後,李世民也沒有再立皇后。還有漢宣帝劉詢,劉詢第一任皇后許平君就是和劉詢相戀於微末之間。許平君被害死後,劉詢甚至一度想要自殺和許平君一同離去,要不是許平君去世前要求劉詢好好活著。劉詢還真有可能自盡。所以說,皇帝好色這是肯定的。但真正對於自己的髮妻,還是有很多皇帝能鍾情一生的。

  • 2 # 靜說歷史

    朱元璋是元末亂世的一代梟雄,也是個狠人,說殺人如麻毫不為過,雖然他建國有功,但對待同患難的兄弟卻是冷酷無情的。胡惟庸案,誅殺三萬餘人;藍玉案,誅殺一萬五千人,是一個冷血的殺人狂魔。但這樣的人對自己的髮妻,卻是有情有義,生死與共的。奇怪的是馬皇后其貌不揚,還有一雙大腳,為何朱元璋卻對她寵愛有加呢?

    其實說寵愛不合適,應該是“敬愛”。在馬皇后病危之際,朱元璋痛哭流涕地說:“家之良妻,猶國之良相。”馬皇后怎麼就成了將相之才了?她到底有哪些過人的本事,是別人沒有的?

    馬皇后是歷史上少有的賢后之一。《明史》稱讚她:“從太祖備極艱難,贊成大業,母儀天下,慈德昭彰。”

    這樣賢能的皇后其實出身也是低微,她是郭子興的養女,她的父親本是郭子興的手下,郭子興揭竿起義時,他為其十分賣命,到處拉人投軍,可惜後來掛了,郭子興很傷心,於是將他的女兒收為義女。

    馬皇后十分聰明,從小不僅精通詩書,還擅長女紅,郭子興覺得這個女子將來必有出息,後來發現朱元璋也是一代奇才,透過摸骨算命,覺得此人是帝王之相,於是將馬氏許配給他。

    朱元璋娶馬氏侯不久,就與郭子興差點反目成仇,原來是有人嫉妒他,在郭子興面前說了他的壞話,幸虧馬皇后上下打點,還賄賂了郭子興的老婆張氏,朱元璋的日子才好過了些。

    有段時間朱元璋被郭子興弄下獄了,差點掛了,馬皇后心疼他,每天都偷偷帶大餅給他吃,因為想讓朱元璋吃到熱乎乎的大餅,她將餅放自己胸口暖著,肉都烤焦了,但面色如常,朱元璋很感動。

    說起患難與共,恐怕沒人能比得上馬皇后,馬皇后十分會過日子,朱元璋行軍打仗缺糧,馬皇后就用乾糧醃肉,讓朱元璋隨時有一口吃的,自己卻“不宿飽”。馬皇后還將自己的首飾衣服全部變賣,把錢都給前線打仗的將士,極大了鼓舞了將士們的鬥志。

    在一次和陳友諒的作戰中,朱元璋身受重傷,情急之下,馬秀英背起朱元璋就跑。後來他們的兒子——朱標在捱打的時候,就拿出這幅畫像,朱元璋看後痛哭流涕,十分後悔,念及馬皇后對他的真心,就不捨得打她兒子了。

    朱元璋曾經說過:“惟後與朕,起自寒微,憂勤相濟。”

    馬皇后巾幗不讓鬚眉,在處理政務上馬皇后相當於老朱的秘書,朱元璋作戰的文書基本都由馬皇后起草的,一筆一筆,記錄得井井有條,朱元璋要查詢時,馬皇后——“即於囊中出而進之,未嘗脫誤”。

    朱元璋為人狠辣,馬皇后在世時,他沒這麼猖狂,馬皇后勸諫朱元璋在吏治上“不以喜怒加刑賞”,如此而得以“緩刑戮者數矣”,多少人因馬皇后而撿回一條命。

    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在南京登基,馬皇后成了正宮皇后,但她以身作則,嚴以律己,十分勤儉節約,為了省錢她自己織布,衣服也是洗了又洗,也捨不得扔,她賢惠如長孫皇后,也給后妃們做了典範。她對待皇子公主嚴厲而慈愛,這點很難做到,說明她具有教育天賦,在她的教導下,皇子和公主也都很爭氣。

    馬皇后與朱元璋在戰亂中成家,患難與共30多年,朱元璋對其感情深厚。洪武十五年,馬皇后病重,堅持不看醫生,結果早早去世,因為她知道如果看醫生,萬一看不好朱元璋會開啟殺戒,為了保住那些醫生的命,也是保住朱元璋的德,她寧可早早離開。馬皇后是一個非常偉大的女人,她不僅僅是朱元璋的妻子,也是整個國家的皇后,沒有她積德,大明未必有三百年。她死之後朱元璋十分悲傷,日日哭泣,“帝慟哭,遂不復立後”,從此沒立過皇后。

  • 3 # 劇透歷史

    明太祖朱元璋一生可以說爭議頗多,他既雄才大略、憐憫生民,但性格中又有暴戾殘忍、猜忌多疑的一面。

    在他的一生中,能夠善始善終得到他認可的人不多,不過有一個人例外,朱元璋對她的信任和依賴自始至終從未改變,那就是他的賢妻馬皇后。

    和朱元璋的苦出身一樣,馬皇后也有一個不幸的童年。

    她是安徽宿州人,父親馬公是當地的豪強,可能很早就喪妻了,所以馬公犯下殺人罪之後,把女兒馬氏託付給了好朋友郭子興撫養,自己則逃亡了。

    就這樣馬氏成為了郭子興的養女,開始了寄人籬下的生活。

    元朝末年,由於政治腐敗異常,再加上天災頻發,農民生活苦不堪言,以紅巾軍的名義紛紛揭竿而起造反,郭子興等亂世豪傑也試圖趁機有所作為。

    這時,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璋投奔到了他的帳下,並展現出了驚人的軍事才華。郭子興為了籠絡和牽制這員大將,於是把養女馬氏嫁給了他。

    朱元璋當然是欣然允諾,因為和郭子興建立翁婿關係,這有利於他在軍中地位的提升。

    馬氏雖然沒有念過書,長得也不算漂亮,但她的溫柔善良很快打動了朱元璋的心。不過真正讓朱元璋和她交心,讓夫妻倆因政治婚姻關係變成親密伴侶的,是這麼一件事。

    有次朱元璋被郭子興猜忌關起來時,連飯都吃不上一口。這時馬皇后偷偷把炊餅藏在自己懷中送給朱元璋,由於她想讓朱元璋吃上一口熱飯,所以炊餅燙傷了自己的胸部也不在乎。

    重情重義的朱元璋對妻子非常感激,這事讓他銘記終生,他當皇帝后,曾經對群臣稱讚馬皇后此舉是“蕪蔞豆粥”、“滹沱麥飯”的大義。

    不僅如此,馬皇后還善於利用自己的身份調停朱元璋和郭子興的矛盾。

    由於郭子興有性格暴躁、猜忌護短和無法容人等缺點,能力出眾又深得眾心的朱元璋在他手下很吃苦頭。由於朱元璋人緣好、做事周到,郭子興經常猜忌他,不給他好臉色看,甚至辱罵他。

    這時馬皇后就會拿出自己的私房錢,去買好東西討好和孝敬郭子興寵愛的小妾張夫人,讓她幫朱元璋說好話。

    大明王朝建立之後,朱元璋成為皇帝,馬皇后也妻以夫貴成為了大明皇后。不過這位賢淑的皇后並沒有被榮華富貴迷暈,她首先做的就是學習。

    做了皇后之後,馬皇后每天要求女官來教她讀書認字,並講解歷史上眾多有名的婦女故事給她聽。朱元璋平時喜歡記筆記,很多事情經常寫在便條上,馬皇后就充當了他的機要秘書,會幫他把這些東西細心整理,以便查詢。

    而馬皇后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應該是她擅長在朱元璋手底下救人。因為朱元璋脾氣火爆,一旦動怒喜歡殺人,這時只有馬皇后能刀下留人。

    這也符合中國傳統家庭中嚴父慈母的定位,皇帝嚴厲、皇后仁慈,寬嚴相濟,相輔相成。

    比如有個鎮守和州的參軍郭景祥鎮,有人找朱元璋告密,說郭的獨生子對父親不孝,拿著槊追趕他。盛怒的朱元璋決定殺了這個不孝子,馬皇后卻勸住了他,並分析道理:“郭景祥就這麼一個兒子,可能會嬌慣一些,但應該不至於到這個地步。何況你殺了他就會讓郭景祥絕後,別人告密的也一定都說的是真話,為什麼不先考察下真假呢。”

    朱元璋覺得有道理,後來果然發現這個孩子是被冤枉的,於是感嘆道,幸虧聽了皇后的話,不然無故讓郭景祥絕後了。馬皇后類似這樣刀口救人的事情,可以說數不勝數。

    馬皇后還有一個值得稱道的事情,就是她為明朝太學生定下了“紅板倉糧”制度,解決了他們生活的後顧之憂。

    於是在馬皇后的建議下,朱元璋不僅增加了太學生補助,並給其妻兒發放了一筆生活費,還籌集錢糧建設了二十多個紅倉,定名“紅板倉糧”,用以供養太學生的妻兒生活。

    馬皇后雖然是後宮女性,但從來不把自己的思想和視角禁錮在後宮,她用自己的仁愛善良儘量為國家和生民做好事,因此得到了所有人的衷心愛戴。

    洪武十五年她生了重病,生命垂危時還不肯吃藥,因為擔心朱元璋會遷怒太醫。

    正是因為她的悲天憫人,所以馬皇后得到了一個實至名歸的諡號“孝慈高皇后”。她去世後朱元璋傷心得大病一場,他為馬皇后舉辦了隆重的喪事,並終生不再立皇后。

  • 4 # 讀歷史很好

    第一:馬皇后多次援救過朱元璋性命,使得老朱對他感恩戴德

    朱元璋小時候家裡很貧窮,經常連飯都吃不上。由於生計的原因被迫當過遊方和尚,回來的時候曾經的夥伴湯和寫信給他邀請他來參軍,此時他已經當上了千戶,管著千把來人。參加起義軍最開始朱元璋不過是一位普通士兵,濠州城大帥郭子興覺得這個人是個人才把他提升為親兵,相當於警衛班長的職責。為了更好籠絡朱元璋,郭子興把他的養女馬氏嫁給他,這就是日後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布衣皇后馬皇后。

    郭子興這個人雖然能賞識人才,不過有一個特點耳根子軟嫉妒心強。他的兒子郭天敘是個典型的無用之徒,多次在郭子興面前挑唆他兩的關係。有一次,郭子興把朱元璋關起來。他們也不弄飯給老朱,馬皇后得知後連忙從廚房裡拿了兩個滾燙的燒餅揣在懷裡,等到朱元璋手上的時候馬皇后胸口的肉都燙爛了。郭子興陸陸續續有過幾次懷疑朱元璋的舉動,都是馬皇后在身邊緩和兩父子之間的關係。

    第二:馬皇后雖然是一介女子,朱元璋想提拔她的親戚,遭到嚴詞拒絕

    馬皇后和朱元璋被稱為布衣皇帝和布衣皇后,馬皇后不要看她是一介女子,她對歷史前車之鑑頗為了解。早在打天下的過程中,朱元璋從和州渡河到太平的時候,兵士的家眷便是被馬皇后指揮才能丈夫兒子相聚在一起。

    打完天下後,朱元璋心裡想馬皇后家鄉肯定有親戚,於是派人去查還真找到了。要知道那可是國舅,於是想安排一官半職給他。馬皇后言辭拒絕,說道:“臣妾曾經觀看歷史,漢唐是歷史上的輝煌時期。可是也出了呂雉,武則天這樣的人物。自古以來外戚專政國家肯定好不到哪裡去,再者說他們也沒有為洪武新朝建功立業,這麼一來怕士兵不服!”

    第三:馬皇后曾經給丈夫朱元璋提建議,有了明朝的預備倉制度

    1368年朱元璋登基為帝,國號大明,建元洪武。馬氏自然成為皇后,長子朱標為太子。有一次,馬皇后問朱元璋:“現在的老百姓過得還幸福嗎?”朱元璋是個很強勢的人,對於政治的話題比較敏感,於是說道:“之前咱們說好了,你只要負責管理後宮的事情即可。”馬皇后說道:“陛下,你既然封我為皇后,天下百姓如同我們的子民。您就相當於他們的父親,我就相當於他們的母親。”

    朱元璋頓時說不上話來,皇后的確說的很有道理。於是說道:“現在他們過得還算不錯!”馬皇后接著說:“你看到的只不過是表面現象,外面很大地方都還不知道!”趁著新朝開國還算富裕的時候,為什麼不儲存一點糧食以觀後效呢?朱元璋一聽很有道理,於是逐漸形成了後面明朝的預備倉制度。

    第四:朱元璋很喜歡殺人,馬皇后多次勸諫導致殺戮停止

    熟讀明朝歷史的人都知道明朝歷史上殺人最多的皇帝莫過於朱元璋,光是洪武四大案就牽連了幾十萬人。朱元璋打天下的時候,碰到有人說和州守將不孝順父母,朱元璋聽到大怒就要把他殺掉。馬皇后說道:“別人說的不過是一面之詞,你又沒有親眼見到。還不如先派人把事實調查清楚,於是調查果然冤枉。”

    再有一個很有名的例子就是馬皇后救宋濂,宋濂的孫子牽連到了胡惟庸案子當中去。按照明朝法律宋濂也要跟著被殺,馬皇后當天晚上不吃飯。這可把朱元璋急壞了,問道:“妹子,你這是鬧哪樣?”馬皇后問:“你現在要殺的可是大明朝的開國功臣,太子朱標的老師。我要以絕食為他祈禱。”無奈之下朱元璋只好改變了原來的主意,把斬刑改為流放。雖說他死在了流放途中,不過這可是馬皇后的功勞。

  • 5 # 楊木耳

    她是朱元璋的原配,跟他一起經歷苦難挫折。她深刻地瞭解對方,很多時候,為他排憂解難,算是他的知音。所以儘管後來朱元璋有後宮佳麗三千,卻仍然不忘並且寵愛馬皇后!

  • 6 # 聽龍姐說故事

    馬皇后曾多次冒著危險救他於危難中,用自己的優良的作風影響中朱元璋!

    一次朱元璋被郭子興關了禁閉,並斷了他的飲食。馬皇后得知此事後,偷來剛烙的餅給他送去,後來他才知道,為了讓丈夫吃上熱乎的烙餅,馬皇后把它放在胸前捂著,白嫩的面板都被餅子燙傷了一片。

    有一次陳友諒兵臨城下,朱元璋的軍隊大亂陣腳,不少百姓官員都準備出逃或投降,這時馬皇后站出來,將自己的珠寶首飾拿出來安撫人心,組織婦女為軍隊縫補衣裳;

    還有一次,朱元璋在打仗時受傷了,為了保證朱元璋的安全,馬皇后竟然親自揹著朱元璋,用自己的一雙大腳儘可能地帶他逃離危險,保護著自己的男人。

    不僅如此,馬皇后在朱元璋得到皇位,她仍然保持著自己優良的作風,勤儉節約,善良淳樸,寬厚待人!這也是朱元璋寵愛她的原因,一個能在患難中支援她、保護他的女人;在他成功後依舊在身後默默地支援著自己。

    或許朱元璋對她,更多的是欣賞、感恩和陪伴,而不是愛,但這對於二人在亂世之中,卻是彼此最溫暖的存在。

  • 7 # 歷史三日談

    朱元璋好妒猜疑,有人曾說春秋戰國時期的越王勾踐只能共苦,不能同甘,其實這話說在朱元璋身上一樣合適,朱元璋誅殺功臣,歷史聞名,這事不用辯解。

    但是唯一能讓朱元璋言聽計從並始終如一的人就是馬皇后,不管馬皇后長相如何,能達到讓自己家男人乖巧的十年如一日的對自己好,這本身就是一個女人最成功的地方。

    馬皇后對朱元璋也不是可有可無的人物,在朱元璋發跡的早期,在郭子興手下,馬皇后就是朱元璋與郭子興之間的粘合劑,如果沒有馬皇后居中調節,朱元璋恐怕也不可能在郭子興手下順風順水。

    郭子興雖然器重朱元璋,對他委以重任,但郭子興這人器量並不大,耳根子也軟,經常冤打屈罵朱元璋,朱元璋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但卻也不是毫無脾氣之人。

    因此每當二人矛盾激化之際,都是馬皇后出面,替朱元璋說軟話。

    後來朱元璋掌舵南下,馬皇后則成了朱元璋事業上的好幫手,甚至朱元璋與各地的書信,都是馬皇后收拾整理,這種戰鬥友誼自然又加深了朱元璋對於馬皇后的感情。

    即使在朱元璋承繼大統後,馬皇后也依然做為女人發揮她的特長,把後宮治理的井井有條,萬一朱元璋亂搞把宮女的肚子搞大了,馬皇后還負責善後,這樣的通情達理的馬皇后,朱元璋豈能不愛。

  • 8 # 不會迷路的綠藻頭

    朱元璋是倒插門,一開始朱元璋啥也沒有,吃不上,喝不上,最後投奔郭子興,郭子興乾女兒馬秀英看上朱元璋,朱元璋這才開始了開掛之路。

    沒有馬秀英就沒有後來的朱元璋,這就是事實,朱元璋是個知恩圖報的人,馬秀英又是個智慧又賢惠的女人,她的體貼,讓15歲就失去父母的朱元璋獲得了久違的溫暖。更重要的是,她對朱元璋一往情深、死心塌地。

    朱元璋皇位來之不易,受到的苦,受到的冷眼,受到的排擠,造就了朱元璋的心狠。當了皇后的馬秀英,不僅把後宮搭理得井井有條,而且經常規勸朱元璋,讓他少了很多殺孽。朱元璋曾親口對群臣說,馬皇后是一代賢后,可與唐太宗李世民的長孫皇后相比。

  • 9 # 半介男流

    其實 四個字即可概括:(忠貞仁德)。前者於己,後者於國!作為內心空洞,對人對事又極不信任的皇帝更是難以擁有的,對於馬皇后朱元璋不只是寵愛更多了一份敬重!

    朱元璋出身社會的最底層,連最基本衣食住行尚且難以顧暇。最後又臨天災官府剝削遭至全家餓死!之後的從軍之行。(朱元璋功蓋其主)從得起義軍高管郭子興賞識到後來的猜忌,以置有殺身之禍! 身受囹圄之時! 作為妻子的馬皇后也作為郭子興義女的馬皇后不嫌棄出身貧賤的朱元璋而反悖其父, 冒險將滾燙的食物藏於胸口來給朱元璋送飯! 與陳友諒的戰爭中帶頭捐獻全部家當,設身處地同民女為兵卒逢織, 以此種種。千人欺萬人損的朱元璋自然感慨良多! 哪怕之後做了皇后之位依然保持不驕不恃不奢的良範之風!晚年的朱元璋噬殺成性,馬皇后後又以他皇帝國家角度極力苦心勸諫。從他的屠刀之下救得一個個人臣!哪怕最後自己病危之際,不願朱元璋降罪責殺治理不利之人索性不接受治療! 試想如此偉大之奇女子,齊具忠貞仁德之質美。怎能不受得擁有她的人的愛?

  • 10 # 麻辣一加一

    用“寵愛”來表述朱元璋對馬皇后的感情和態度是不準確的,朱元璋對馬皇后是“敬愛”。

    馬皇后病危之時,朱元璋掰著手指頭訴說馬皇后幫助他創基建業的一樁樁事蹟,並深有感慨地說:“家之良妻,猶國之良相。”比喻極為貼切,在某種情況下,“良妻”因為和皇帝的特殊關係,還可以起到“良相”所不能起到的作用。

    馬皇后是歷史上少有的賢后之一。《明史》稱讚她:“從太祖備極艱難,贊成大業,母儀天下,慈德昭彰。”

    馬皇后是值得書寫的,因此這篇回答字數會稍長,請各位看官耐心看下去,對馬皇后做一個全域性性的瞭解。

    打天下時:起自寒微,憂勤相濟。

    馬皇后年幼時父母就去世了,父親的好友郭子興收養了她。郭子興起義時,朱元璋投奔而來,並且得到郭子興的賞識,於是郭子興夫婦就把養女馬皇后嫁給了朱元璋。

    馬皇后“聰明出人意表”,“好詩書”,“精女紅”,在朱元璋創業平天下的過程中,她是很得力的賢內助。

    朱元璋曾經說過:“惟後與朕,起自寒微,憂勤相濟。”朱元璋在郭子興軍中嶄露頭角時,就有人因忌恨而向郭子興進讒言,郭子興開始對朱元璋不高興。打仗後,其他將領都要拿一些掠來的財物獻給郭子興,而朱元璋卻分給部下,郭子興認為這是對他不尊敬。馬皇后於是就暗中打點郭子興的老婆張氏,為朱元璋圓場。以後,只要朱元璋和郭子興出現了裂痕,馬皇后立刻設法彌補。這樣,朱元璋才不斷得到郭子興的提拔與信任。

    朱元璋出身卑微,在成為獨立的領袖之前,所經歷的讒言、謀害、坎坷,要不是馬皇后為他排除障礙,未來的事業是不堪設想的。

    當朱元璋率眾弛騁天下的時候,馬皇后也勤於協力。朱元璋軍中的公文、書信,都交付她保管。軍需供給困難時,馬皇后寧願忍著飢餓,也得設法儲備些乾糧,保證朱元璋“無所乏絕”。朱元璋在前線指揮和陳友諒的激戰,馬皇后則盡發宮中金帛衣服,犒賞戰士, 極大地鼓舞了將士。可以說朱元璋奪取天下,馬皇后是有一份不能忽視的功績的。

    得天下時:家之良妻,猶國之良相。

    朱元璋開國以後,馬皇后勤於內治,她既不出頭露面,借勢嚇人;也不搞結黨營私,朋比為奸。她雖也留心政事,但所過問的只是百姓疾苦和朱元璋的過失。

    馬皇后來自民間,她非常關心民間疾苦。有一次,他問朱元璋:“今天下民安乎?”朱元璋不許她過問。馬皇后反詰道: “陛下天下父,妾辱天下母,子之安否,何可不問?”遇到旱年,馬皇后和妃子們以蔬菜為食;若是凶年,便吃麥飯。雖貴為皇后,馬皇后的生活卻比較節儉。平時,她穿的是粗絲織的衣服,而且洗了再穿,穿了又洗,衣被破舊了也捨不得更換。宮裡每次縫製衣服,她把剩下的邊邊角角都收拾起來,縫成被褥,不捨得丟棄。

    馬皇后也常常勸誡朱元璋和教育皇子、公主,不要忘記昔日的貧賤,莫忘本。因此朱元璋算得上是帝王裡比較節儉的皇帝,他也曾感動地說:“皇后能同心憂勤,天下國家所賴也。”

    馬皇后常常勸諫朱元璋任用賢能。朱元璋曾準備給外戚授官,馬皇后堅決不同意,理由是:“國家官爵,當與賢能之士,妾家親屬,未必有可用之才。”她主張用人當舉賢而不能舉親,所以有明一代,沒有出現象漢、唐時期的外戚之患,這與馬皇后“不私妾家”是有很大關係的。

    馬皇后勸諫朱元璋在吏治上“不以喜怒加刑賞”。朱元璋是一個烈性子人,好發脾氣,龍顏勃怒弄不好是要殺人的。遇到這情況,連大臣們也不敢吭聲。朱元璋每朝罷還宮,馬皇后只要見他面有怒色,就婉言勸諫,如此而得以“緩刑戮者數矣”,等於從朱元璋的刀下救了不少條命。

    馬皇后其實也看出朱元璋性格中狠辣的一面,當朱元璋把她比作唐太宗的長孫皇后時,她藉機勸說朱元璋效法堯舜的仁政。她臨死前還在勸諫朱元璋:“陛下既不忘妾於貧賤,願毋忘群臣百姓於艱難。”臨死前還在叮囑朱元璋能善待功臣和天下百姓,這樣的皇后確實是歷史上難得的賢后。

    馬皇后與朱元璋在戰亂中成家,於富貴中相處,憂樂與共三十年,互相之間始終是有深厚情感的。洪武十五年,馬皇后病死,年五十一歲。朱元璋十分傷心,“帝慟哭,遂不復立後”,這是朱元璋對馬皇后的敬愛之情的真實表現。

  • 11 # 無有所依

    馬皇后和朱元璋相識於微末

    大家都知道朱元璋開始時受盡苦難父兄等親人都在其年少時去世,因此朱元璋極其重視親人。朱元璋去投奔郭子興時一無所有,在這裡朱元璋認識了馬皇后。一開始朱元璋可能只是把馬皇后當成臨時搭夥人,但在朱元璋被構陷下獄時馬皇后不顧危險積極營救他,在朱元璋沒有食物時馬皇后不顧滾燙把食物揣在懷裡送過去。朱元璋這時應該是感動的,在心裡把馬皇后當成親人。你若不離不棄我必一生不負你。

    馬皇后和朱元璋相知於危難

    在朱元璋與陳友諒爭天下時,馬皇后在朱元璋身旁默默支援激勵,在其大決戰時馬皇后可以把後方經營的井然有序,讓朱元璋無後顧之憂。有妻如此,夫復何求。

    馬皇后和朱元璋如此深厚的感情,讓朱元璋如何不寵愛。

  • 12 # 墨香存世

    寵愛一個女人,並不一定是那個女人需要國色天香!

    知道這點的人很多,但能做到的人很少。而朱元璋,不僅僅做到了,而且寵愛了一生,在朱元璋和馬皇后的愛情上,朱元璋做的非常成功。

    看看朱元璋是怎麼和馬皇后相識的。根據史書上說的,朱元璋小時候那叫一個窮啊,窮的沒地種,窮的沒飯吃,於是爹孃餓死了,兄弟也餓死了。可能我們朱元璋同志天生就是要幹大事的人,沒餓死。可是也沒錢,更沒有一寸土地能把親人屍體安葬。最後求人才用破席子一卷,把爹孃親人埋葬好後,朱元璋也顧不得悲傷。總得活著,於是跑去當和尚(當時和尚地位待遇還是不錯的),可是當和尚人家也排擠他。沒辦法,朱元璋同志順應當時的歷史潮流,也造反了!

    到了軍營,我們朱元璋同志和馬皇后的姻緣也就在這裡誕生,而朱元璋同志的事業,也從此開始!

    這個馬皇后,就是當時朱元璋同志的哪隻部隊元帥的義女。看上了朱元璋!可是呢,這個元帥沒有魄力,這與我們要幹大事的朱元璋格格不入,有好幾次都想殺了朱元璋,是因為馬皇后的求情,朱元璋才能犯了以下犯上的罪任能在軍隊過下去。但是,禁閉是免不了的,而且不給朱元璋飯吃,也是馬皇后每次偷來烙餅,放入懷中,給朱元璋充飢。為此,馬皇后燙傷是常有的事!

    這種情意,是什麼?用現在的話來說,純潔的革命情意啊!

    他朱元璋落魄時,是馬皇后替他求情,幫他一步一步走出困境。這份情,作為農家出身的朱元璋,是永身不忘的!

    後來,朱元璋一步一步把天下打了下來,是馬皇后幫他把身後的爛攤子處理的,要不然,家裡的事情都忙不完,朱元璋那還有心情去衝鋒打天下?

    總體來說,馬皇后在剛開始的時候,給予朱元璋的是物質上的幫助,慢慢的,馬皇后更是成為了朱元璋的精神依靠。多疑的朱元璋,稱帝后害怕這害怕那,可在馬皇后哪裡,依然開心的像個小孩子。

    以至於馬皇后去世的時候,朱元璋痛哭不已。情至深切,時隔歷史,依然能感受到朱元璋對馬皇后的深情。

    縱觀馬皇后一生,跟著朱元璋跑東跑西,毫無怨言。還給予朱元璋莫大的精神支援。這樣的情誼,怎麼不值得朱元璋去寵馬皇后一輩子。

  • 13 # 嘟嘟讀讀

    女人好看就能吃的開是人類社會最大的謊言;相信容貌真的能傾國傾城的人更是不成熟;這個社會是看臉的,三分靠打拼,七分靠顏值,剩下的九十分靠女人的內在。馬皇后算不上容貌出眾,但是人家就是能拴住朱元璋的心:因為美女可以有替代品,但是同患難的妻子沒有替代品。最關鍵的是——朱元璋不是傻瓜,也不是渣男。

    如果你得老公被誣陷了關進了死牢,還是你土豪爸爸關得,你是趕緊和他撇清關係還是救他?

    人們最大的誤解是:男人是用下半身思考。但是人們忘了,男人只有在荷爾蒙憋不住的時候會用下半身思考——還是低智商男人。一般男人只是在第一下用下半身思考,後面的思考都會經過大腦:誰是家,誰是玩伴;分的一清二楚。對不起,話糙理不糙。

    更何況是皇帝朱元璋,這是一個智商爆表的男人,從乞丐到皇帝,朱元璋深深的知道對於一個人最根本的是——生存,而不是好看。朱元璋選美女的時候,首先是解決了生存問題,而馬皇后就是幫助他解決生存問題的人。

    選男人就好比投資,光靠臉會讓你賠的得褲子都沒有,這是一個靠智慧得過程,靠毅力堅持得成果。

    我們如果只從投資學的角度來講,選男人就好比投資,如果你選的是現成的,對不起,這就等於你到了人家上市才跟進,拿到的股份當然不是原始股,而且佔的比例也很小。甚至有接盤的可能性。如果你選的是個窮小子,那麼就會有很高的風險,首先你得有很好得眼光,選中那個能夠成功得窮小子,就能拿到更多得原始股,中國社會從古代就不準休掉共患難得妻子——皇帝也不行。這可不簡單,不單單是眼光,還有運氣。你會現在選一個還是打工仔得人做老公還是選一個已經是總經理得人當老公。

    但是馬皇后還是少女得時候,嫁給了士兵朱元璋。婚後沒多久,朱元璋被誣陷關進了牢裡,當時得牢頭接到指示,故意不給朱元璋飯吃,想餓死他。於是馬大腳就把剛烙得餅要偷偷拿去給朱元璋,結果有人來,馬大腳就趕緊把剛烙得餅揣在懷裡,燙得胸口起泡。給牢房裡得朱元璋送去。直到朱元璋出獄。這種事情,如果沒有膽識,尋常女子誰能做到?

    後來朱元璋打天下,和陳友諒打仗得時候,大臣們都要跑,就連自己得小老婆也想跑,畢竟自己只有20萬,人家陳友諒有60萬。這時候,馬皇后站出來,發動了婦女們捐出來了首飾充當軍餉,並且組織人成立醫療隊,解決了朱元璋後顧之憂。

    馬皇后這一系列行動,眾人都看在了眼裡,在諸多功臣眼裡,在朱元璋眼裡,朱元璋不是一個人在打天下,是夫妻二人打天下。所以當時馬皇后得兒子立為太子,沒人反對。

    朱元璋性格暴躁,也只有馬皇后的話他聽;朱元璋要殺朱文正,馬皇后說那是你侄子,於是朱文正活了;朱元璋要殺劉伯溫,馬皇后去看望了,劉伯溫免了多次挨刀的機會;朱元璋要殺宋濂,馬皇后說,百姓家尚且尊重老師,更何況帝王家,於是宋濂活了……

    一個女人好看決定了陌生男人想不想搭訕她,一個女人的內在決定了男人想不想跟她一直說話。男人永遠離不開的女人是他媽,這個誰也替代不了。如果一個女人越像他媽,越能給他歸屬感,歸屬感是人性中底層的東西,朱元璋的歸屬感就在馬皇后那裡,這個東西誰也替代不了。最後馬皇后病逝的時候,沒了馬皇后的庇護,朱元璋近乎瘋狂,殺了大批的功臣。

    所以,單單靠臉蛋是收不了一個聰明男人的心的;雖然好看很重要,但是女人千萬不要相信好看能打敗一切的鬼話。

  • 14 # 一枚明粉

    眾所周知,洪武皇帝朱元璋是一個傳奇,作為平民帝王,早年殘酷的經歷塑造了他殘暴乖戾的性情,因而在他登基後,對跟隨他打江山的元勳功臣大肆屠戮,無情無義令人髮指。在登基後的屠殺中,唯有馬皇后,也就是他的結髮妻子得到了他毫無保留的信任,箇中緣由不是用寵愛能夠輕描淡寫一帶而過的,這個乞丐帝王對馬皇后的感情更多的是敬重。

    (恩愛夫妻)

    馬皇后在跟隨他打江山治社稷中的過人才能是她能夠贏得這個殘暴皇帝的敬重的重要原因,而這絕非一件輕鬆容易的事情。

    首先,在跟隨朱元璋打江山時,馬皇后是一位難能可貴的賢內助。朱元璋最初跟隨郭子興起義並得到了後者的賞識,因而後者將自己的養女馬秀英(即馬皇后)許配給了他。隨著朱元璋勢力的壯大,郭子興聽信旁人腹誹,越來越不待見朱元璋,甚至有一次將其抓起來準備殺掉,是馬皇后一次次設法給牢獄中的朱元璋送吃食,也是馬皇后一次次充當潤滑劑,暗中打點郭子興的老婆,化解朱元璋與郭的危機,這樣,朱元璋才得到了郭子興持續的信任與提拔。

    (歷經磨難的一對)

    在朱元璋後期奪天下時,軍中的公文、書信,都交付馬皇后保管,而她總是打理的井井有條。在軍需供給上,馬皇后還號召婦女省吃儉用,縫衣做鞋,甚至拿出自己的錢財犒勞勝利計程車兵,以鼓舞士氣。

    在朱元璋建立大明後,馬皇后依舊不改艱苦樸素的作風,吃穿用度與先前無異,連朱元璋都跟著她一樣節儉起來。

    (馬皇后)

    馬皇后還關心民間疾苦,主張“不以喜加賞罰”,“不私妾家”,公正嚴明,賢良淑德。

    總之,馬皇后是朱元璋家庭的的賢內助,政治的好幫手,且溫良恭儉讓無不符合,是一位值得朱元璋敬重的好皇后。

    (朱元璋)

  • 15 # 大秦鐵鷹劍士

    雖說最是無情帝王家,但是帝王夫妻也還是有真愛,比如大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與皇后馬秀英就是恩愛夫妻的典型。自古宮中婦人以色娛君,色衰則寵盡;以情侍君,情盡則恩絕;以才奉君,才微則功斷。馬皇后不僅以色、情、才侍奉朱玩璋,更以德以法侍奉朱元璋,是朱元璋不可或缺的髮妻,是朱元璋靈魂的導師,更是朱元璋的糾錯的監察人。

    馬秀英是紅巾軍首領郭子興的義女,為江南水鄉美女。世人都說馬秀英長得不好看,其實作為江南女子的馬秀英也是芙蓉出清水,賽過牡丹花,雖非傾國傾城,也算端莊秀麗。馬秀英從小就乖巧懂事,舉止從容談定,談吐優雅得體,識大體明大局,是郭子興的掌上明珠,用一個詞來形容就是秀外慧中。之所以馬皇后的畫像不美麗,我認為是畫師故意為之,這個可以看朱元璋的畫像有多猥瑣,就明白了。

    朱元璋窮苦家庭出身,家裡父母兄弟多數餓死了,他靠當和尚才保住了一命。後來朱元璋投靠郭子興的紅巾軍,慢慢走上了帝王之路。朱元璋在紅巾軍中小兵一個,但是作戰勇敢,又身先士卒,所得戰利品都上交,戰功都給兄弟們,因此朱元璋在部隊中有了名望,同時也受到郭子興的器重。後來郭子興將愛女馬秀英許給朱元璋,一名小頭領能娶上如花美眷,對於朱元璋來說是天賜之福!馬秀英與朱元璋婚後夫妻十分恩愛,夫唱婦隨,先後生下了五個兒子兩個女兒,可以說馬皇后在心理與身理上是完全滿足了朱元璋的。

    馬秀英在朱元璋完全取代郭子興一事上居功至偉,這讓朱元璋有了自己的嫡系部隊。在後來的征戰中,馬秀英全力輔助朱元璋,很多文書工作、穩定軍心工作、招攬人才工作都是馬秀英親自完成的。朱元璋的幾員心腹大將都對這位大嫂敬佩有加,那並不是因為馬秀英長得漂亮,而是因為她做人做事公道又有人情。馬秀英的存在穩定了朱元璋的軍心,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明朝的建立,也確保了馬秀英在朱元璋集團的穩定地位。

    明朝建立後,馬秀英被冊封為皇后,這是眾望所歸的事!馬皇后為人賢明不嫉妒,不反對朱元璋娶妻納妾,也不迫害其它嬪妃;對待朱元璋的所有子女包括養子女都視同已出,一視同仁;因此馬皇后在後宮中的地位十分高,人們對她又敬且愛,後宮和諧無宮鬥!馬皇后為人節儉,不鋪張浪費,管教子女十分嚴格,嚴禁他們奢靡;馬皇后又反對將孃家人封官賜爵,不培養外戚勢力。馬皇后的賢德被明朝人比作東漢的明德皇后(漢明帝唯一的皇后,伏波將軍馬援的三女兒)。

    正是因為馬皇后的賢明不爭,有母儀天下的賢德,所以朱元璋對她十分寵愛,這不僅是結髮夫妻之情,更是對馬皇后德行的充分肯定。馬皇后薨後,諡號為孝慈高皇后,朱元璋如喪考妣,十分的悲痛的罷朝三月,從此再也沒有立皇后,自己死後與馬皇后合葬孝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新賽季更新,完美戰士夏侯惇該如何定位?最新出裝銘文如何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