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顧涼涼_

    很多人詬病87紅樓夢裡的結局,認為不符合原著,但就我個人而言,我倒覺得,87紅樓夢的結局,倒是很符合作者本意的。

    賈寶玉夢遊太虛幻境時,聽到仙女們排練的紅樓夢的曲子,收尾便是飛鳥各投林,為官的家業凋零,富貴的金銀散盡,有恩的死裡逃生,無情的分明報應……看破的遁入空門,痴迷的罔送性命,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還有秦可卿死時給鳳姐託夢說的那句“三春去後諸芳盡,各自須尋各自門”,等等前情,無一不是說明了,賈府最後大廈已傾,再無庇佑之力。

    香菱的身世,跟林黛玉很像,從家世上來說,雖不及林府門第高深,但百年書香世宦也不是常人能及的,就像金陵的四大家族,前者以與高門大戶結衣連帶的關係為勢,後者以名望清貴為勢。甄士隱年近五十才有一女,與妻封氏愛若珍寶,並對於自己無子一事也能看開看淡,從不因此心懷頹喪消沉萎靡,這對於一個封建古代大家族的人來說,極為不易,而他對此事的放下看淡,也從不是表面,是真的覺得,有一女,足矣慰藉。他閒時侍弄花草,無聊邀人品酒賞月。

    只不過這樣的日子,在香菱三歲時,就沒有了。先是香菱被拐,後又一場大火將家業燒個乾淨,無奈去投奔岳父,又被嫌棄好吃懶做不會幹活,一重接一重的打擊,讓他嚐盡了世態炎涼人情冷暖,所以在聽到那首“好了歌”才能解的那樣透徹,才能說的那樣明白,才能毫無留戀說走就走。

    香菱從受盡寵愛的小姐,成為柺子的“女兒”,從此一無音訊,再聽到時,就成了薛霸王與人爭她打死人的人命案子,很多時候想著,如果沒有遇見薛霸王,跟著馮家公子的香菱,大概會過上那個時代平淡而又富足的生活吧。但是遇見了薛霸王,這隻貪花好色又男女不忌的混賬,只貪一時歡喜,待得手了,就覺得不過如此,扔擲一旁,不管不問。好在跟著薛寶釵,一起住進了大觀園,大概那是她最歡喜最開心的日子,可以讀自己喜歡的詩,可以不用費心伺候喜怒無常的薛霸王,可以廢寢忘食的作詩,念一念就覺得流香唇齒間的文字。

    在她三歲以後的歲月,我們不知道她曾經受過怎樣的苦難,可這些,沒有在她的心上留下更多的傷痕,她依然善良美好,依然熱愛生活,會為了一件剛上身的石榴裙歡喜,為了能寫更好的詩輾轉反側,在聽到薛霸王要娶正室,賈寶玉為她可惜時,會生氣不喜,她切切實實盼望著,以後唯奶奶命是從,只盼著奶奶也是詩人,大家好一塊作詩,真是個單純而又毫無心機的女子。

    正室奶奶當然容不下這個“似有東府蓉大奶奶品格”的妾,還是個過了明路擺了酒的妾,尤其是這正室奶奶還是夏金桂,有名的母老虎,薛霸王在她手低下都討不了好,更何況是夏金桂一意要壓服的美妾香菱呢,後面種種,不用再細說,都是正室鬥小妾的各種手段,而且使的光明正大,使的毫無顧忌。即使後來香菱跟了薛寶釵,卻又得了血幹之症,以夏金桂無事攪三分的個性,又怎會給她請醫問藥?

    從前她剛來時,周瑞家的問她,你多大了?家在哪兒?叫什麼名字?她通通不記得,大概心裡也是有些印象的,只是她不敢說出來,唯有死後,才能牽引著她回去生她養她的地方,才能讓她憶起她的名字她的故鄉她的爹孃。

  • 2 # 何心秋與紅樓夢

    用一篇我自己的舊文來回答,頗有顛覆,多多包涵。

    什麼?王熙鳳被休後,賈璉扶正的竟是她!

    何心秋

    這是何心秋的第四十八篇紅樓文。

    依然宣告,此文腦洞開得較大,不喜勿入,看後勿噴。

    此文大概講了以下幾點:

    1、薛寶釵為什麼不讓香菱學詩?

    2、賈璉為什麼捱打?

    3、呆香菱、呆霸王、石呆子,這三呆有什麼關係?

    4、賈璉才是真正的人生贏家。

    香菱是紅樓夢一書裡非常重要的角色,從對全書故事的起承和收尾這個角度來講,其重要性甚至不亞於黛玉、寶釵、鳳姐等這些主要女主角。

    曹雪芹筆下寫的第一個女性形象就是她。當時她還叫甄英蓮(真應憐),是帶出全書故事的甄士隱(真事隱)唯一的女兒。

    在高鶚的續書中,最後一個出現的女性角色也是她,這種前後呼應,應該說是至少八九分的還原了曹雪芹的本意。

    從甄英蓮到香菱最後再到秋菱,她一生經歷了三個過程,而“呆香菱”這個暱稱,則是在第四十八回因為她學詩入魔,薛寶釵送的。

    寶釵道:“何苦自尋煩惱。都是顰兒引的你,我和他算帳去。你本來呆頭呆腦的,再添上這個,越發弄成個呆子了。”

    學詩學到走火入魔,這種求學狀態,換到當代,妥妥的清華北大在讀,哈佛劍橋可望。

    可薛寶釵為什麼要找林黛玉算賬呢?

    原來是薛蟠自從被柳湘蓮打了後,一則思變,二則避論,所以準備出門雲遊,順便跟著家中的管家學學如何做生意。

    雖然香菱自從被薛蟠搶來後,就是按照小妾養成計劃的路線走的,但這次薛蟠並沒有帶香菱走,所以薛姨媽讓香菱搬去大觀園和寶釵一起住。

    原文:香菱道:“我原要和奶奶說的,大爺去了,我和姑娘作伴兒去。又恐怕奶奶多心,說我貪著園裡來頑,誰知你竟說了。”寶釵笑道:“我知道你心裡羨慕這園子不是一日兩日了,只是沒個空兒。就每日來一趟,慌慌張張的,也沒趣兒。所以趁著機會,越性住上一年,我也多個作伴的,你也遂了心。”香菱笑道:“好姑娘,你趁著這個工夫,教給我作詩罷。"寶釵笑道:“我說你`得隴望蜀"呢。我勸你今兒頭一日進來,先出園東角門,從老太太起,各處各人你都瞧瞧,問候一聲兒,也不必特意告訴他們說搬進園來。若有提起因由,你只帶口說我帶了你進來作伴兒就完了。回來進了園,再到各姑娘房裡走走。”

    這裡看得出來,雖然香菱三歲就被人拐走,但她對自己原本的大戶之家的生活還是深有印象的,所以才一直心心念念大觀園。

    而為什麼薛寶釵不肯教香菱唸詩寫詩,以致她最終找到黛玉學呢?

    從書中前面幾回,寶釵規勸黛玉可以看出,寶釵的理念是女子無才便是德,唸書寫詩什麼的都是外道,紡織針線才是女人的主業,儘管她平時其實也沒少看《西廂記》、《梅妃傳》這些書(詳見何心秋前作《為什麼薛寶釵一聽楊貴妃就抓狂?》)。

    黛玉聽不聽得進去她的話,她管不著,但香菱作為她家的丫鬟,這個就有義務也有權利管了,所以她沒有教,最後是由黛玉教香菱學詩。

    而香菱後來學詩學到大有“不瘋魔,不成活”之態,故寶釵才有了上述調侃,甚至是埋怨。

    香菱身上從此多了一個屬性:呆。

    香菱的關係倒好說,互為主僕嘛。那這個在同一回出現且只出現過這一次的石呆子,這麼突兀的出場,就只是為了帶出賈璉捱打一事,以及傳達賈璉還算不錯的訊號嗎?

    不好意思,此處又必須要列原文(略有刪減):

    平兒咬牙罵道:“都是那賈雨村什麼風村,半路途中那裡來的餓不死的野雜種!認了不到十年,生了多少事出來!今年春天,老爺不知在那個地方看見了幾把舊扇子,回家看家裡所有收著的這些好扇子都不中用了,立刻叫人各處搜求。誰知就有一個不知死的冤家,混號兒世人叫他作石呆子,窮的連飯也沒的吃,偏他家就有二十把舊扇子,死也不肯拿出大門來.二爺好容易煩了多少情,見了這個人,說之再三,偏那石呆子說:‘我餓死凍死,一千兩銀子一把我也不賣!’老爺沒法子,天天罵二爺沒能為。誰知雨村那沒天理的聽見了,便設了個法子,訛他拖欠了官銀,拿他到衙門裡去,說所欠官銀,變賣家產賠補,把這扇子抄了來,作了官價送了來。那石呆子如今不知是死是活。老爺拿著扇子問著二爺說:‘人家怎麼弄了來?’二爺只說了一句:`為這點子小事,弄得人坑家敗業,也不算什麼能為!"老爺聽了就生了氣,說二爺拿話堵老爺,因此這是第一件大的。這幾日還有幾件小的,我也記不清,所以都湊在一處,就打起來了。”

    這一段話包含的資訊很多。

    首先,來看賈璉為什麼捱打?原文中說的是賈璉為石呆子仗義執言,已經惹惱了他老爸賈赦,再因為前幾日的幾件小事,合在一起就一併打了,那這幾件小事是哪幾件呢?

    其他的並不知道,但有一件事是肯定有的。那就是賈赦想娶鴛鴦為妾而最終不得的這件事,因為他以為是賈璉和王熙鳳從中作梗(詳見心秋前作《鴛鴦暴力抗婚,尷尬的是整個賈府》)。

    其次,我們再來看看石呆子這個情節,像不像薛蟠打死馮淵強搶香菱那一幕?

    同樣的是強買,同樣的是仗勢欺人,更關鍵的是,同樣都是賈雨村來處理的。

    曹公如此提醒呆香菱和石呆子的關係,讓心秋不得不多看一眼,多思量幾回。

    但始終不得要領。

    最後,細細想來,落腳點竟然在在賈璉身上!

    是賈璉和香菱有關係!

    為什麼這樣說?

    一是兩個人的名字中都含有“連”字。

    二是因為這是香菱正式入住大觀園之後,發生的第一件事,很巧。而一般看來,書中的大多數巧合都是曹公的有意為之,名為巧合,實有另指。

    三是賈璉的反應。賈璉對石呆子是抱有同情心的,那對同樣遭遇的香菱呢?

    第十六回原文:

    賈璉笑道:“正是呢,方才我見姨媽去,不防和一個年輕的小媳婦子撞了個對面,生的好齊整模樣。我疑惑咱家並無此人,說話時因問姨媽,誰知就是上京來買的那小丫頭,名叫香菱的,竟與薛大傻子作了房裡人,開了臉,越發出挑的標緻了。那薛大傻子真玷辱了他。”

    初見心喜,後憐其人。

    香菱真名甄英蓮(真應憐),誰來憐?賈璉。

    四是在第八十回裡,薛蟠歸來後在香菱為妾的基礎上娶夏金桂為妻,正是這夏金桂反覆欺辱香菱,並強迫其改名秋菱,使香菱最終落下幹血之症。

    這一回原文裡有這麼一句話:薛家母女總不去理他,薛蟠亦無別法,惟日夜悔恨不該娶這攪家星罷了,都是一時沒了主意。於是寧榮二宅之人,上上下下,無有不知,無有不嘆者。

    賈府上上下下都知道了薛家發生的事,感嘆更多的肯定是關於香菱的遭遇,本就對香菱憐惜的賈璉可能更是大寫的感嘆!

    賈璉感嘆之餘會做什麼?

    眾所周知,曹雪芹的手稿止於前八十回,後四十回一般說法是已經散佚。所以,賈璉和香菱最終會發生什麼故事就不得而知了。

    但我們不妨來開一開腦洞。

    從曹公對香菱的判畫判詞來看:

    畫:一枝桂花,下面有一方池沼,其中水涸泥幹,蓮枯藕敗(也對照了心秋上面所說的賈璉的“璉”和甄英蓮的“蓮”)。

    詞:根並荷花一莖香,平生遭際實堪傷。自從兩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鄉。

    “兩地生孤木”,兩個“土”字加上一個“木”字,是夏金桂的“桂”字。夏金桂進門以後,對香菱反覆刁難,讓她落下幹血之症,也種下了香菱的死因,這沒毛病。

    但有一點,香菱在第八十回只是得了病,日漸消瘦,而沒有馬上就死,要知道,林黛玉從一開始就疑似得了肺結核都熬了近百回最後才死去,而香菱為什麼就不能再發生點什麼故事呢?

    高鶚應該是察覺到了這一點,所以他也沒有讓香菱馬上就死,而是還安排了夏金桂想毒害香菱結果反而毒死自己這麼一出。

    不過,在心秋看來,這應該不是曹公的本意。

    心秋姑且在這裡大膽的猜測一下:

    在尤二姐死後,本就已經很不爽王熙鳳的賈璉,看見香菱也遭受了不幸,於是,早已同情心氾濫一直傷懷的他把目光投向了香菱,此時,薛家正因為薛蟠的一妻二妾鬧得不可開交,賈璉把納香菱為妾的想法給薛蟠一說,薛蟠自然樂見其成,夏金桂更是願意香菱離開,在那個時代妾室送人又是常事,所以大家一拍即合。

    此後香菱就跟了賈璉。

    但跟著賈璉,香菱的日子也不好過,內有鳳姐善妒,外有賈府敗落,加之幹血之症長期困擾,難免“蓮枯藕敗”,最終被甄士隱攜其“香魂返故鄉”。

    如果想法再顛覆一點,在這個過程中,說不定被扶正的不是平兒,而是香菱呢。。。。。。

  • 3 # 無我有我之間

    香菱的身世結局比秦可卿的還神秘,紅樓以香菱家為開篇,非常詳細地介紹了她的家世情況,香菱的命運應該是紅樓的重要線索,也應該給四大家族的敗落有重要關係,要不開頭的濃墨重彩沒有意義。

  • 4 # 明月清風高樓望月

    香菱自小命運多舛,生於富貴之家,被人拐賣,受盡折磨,因她,馮公子死於非命。被薛蟠強行佔有,又被金桂折磨。雖然聰明靈利,卻紅顏薄命。薛蟠整日不物正業,沾花惹草。金貴苦於有苦,有恨無處發洩,只能柿子挑軟的捏。香菱長期著受非人待遇,最終被折磨至悽慘死去,死不瞑目。

  • 5 # 半瓣花上閱乾坤

    八十回中,香菱被夏金桂設計,遭受薛蟠毒打之後,就跟著寶釵去了。然後後面還有這樣一段:

    自此,香菱果跟隨寶釵去了,把前面路徑竟自斷絕。雖然如此,終不免對月傷悲,挑燈自嘆。雖然在薛蟠房中幾年,皆因血分中有病,是以並無胎孕。今復加以氣怒傷肝,內外折挫不堪,竟釀成幹血之症,日漸羸瘦,飲食懶進,請醫服藥不效。

    筆者百度了一下什麼叫作“幹血之症”,發現有兩個解釋:

    1.可能是貧血病,由子宮肌瘤引起,初患病時,經期是提前,血量越來越大。待到嚴重貧血時,經期推後,血量變少,離死不遠了。

    2.幹血癆:指虛火久蒸而致幹血內結、經閉不行等虛損病症。出《金匱要略》。多由五勞所致,虛火久蒸,幹血內結,瘀滯不通,至於新血難生,津血不得外榮所致。症見經閉不行,骨蒸潮熱,身體蠃瘦,不思飲食,肌膚甲錯,面目黯黑等。

    依照原文出處,這裡的幹血之症應該是第二種。總之,這兩種病症無論是哪種,都不利於有孕。而且文中也明確說香菱跟了薛蟠這幾年之所以沒有懷孕,就是因為她本身“血分中有病”。所以,後面即使像高鶚續寫的那樣,香菱被扶正,重獲恩寵,恐怕也是不可能有孕的。畢竟,前八十回是曹雪芹本人寫的,曹雪芹早就已經論斷了的事,是無法推翻的。

    還有一個很鐵的證據,就是在寶玉遊太虛幻境的時候看到的關於香菱的冊子裡,寫的是:

    根並荷花一莖香,平生遭際實堪傷。自從兩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鄉。

    這裡面的“兩地生孤木”正好合成一個“桂”字,可見香菱在遇到夏金桂的時候,就已經註定距離“返故鄉”不遠了。而且畫冊中畫著桂花,下面一方池沼,其中水涸泥幹,蓮枯藕敗,也正印證了香菱的結局。夏金桂一來,就把“香菱”改作了“秋菱”,秋天時候水涸泥幹,自然不利於蓮花的生長。“返故鄉”一說,香菱已無故鄉可返,連她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是誰了。那麼,這個故鄉,自然就是指“太虛幻境”了。

    可憐的香菱!願天堂裡與公子馮淵重逢!雖然“逢冤”,卻也有緣!

  • 6 # 最強抗塔

    謝謝邀請,香菱本名甄英蓮,是甄士隱的女兒,也算是大家閨秀。作為紅樓夢中第一個和最後一個出場的奇女子,香菱的結局是:夏金桂害人不成終害己。應該是遭夏金桂虐待致死的。在書第五回,只見畫著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幹,蓮枯藕財敗後面書雲,根並荷花一莖香,平生遭際實堪傷。自從兩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鄉。香菱最終悲劇結束。

  • 7 # 山有木兮木有枝6699

    香菱是甄士隱的獨生女兒,也算是樂善好施的書香門第,卻僅位於金陵十二釵副冊中。“根並荷花一莖香,平生遭際實堪傷。自從兩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鄉。”

    香菱一生坎坷,幼時瘋癲道人曾斷她“有命無運累及爹孃之物”。原名甄英蓮,暗喻“真應憐”,自幼被人拐賣。幾經轉手,得遇小有資產的馮淵,買了英蓮,以為正妻,料是個善處,誰承想“薄命女偏逢薄命郎”,碰上了“呆霸王”薛蟠,出了命案。甄士隱扶助救濟過的賈雨村為官審理此人命官司。他毫無知恩圖報之心,竟然昧著良心,只顧自己的仕途經濟,胡亂結束此案。“真應憐”香菱就這樣成了薛蟠的妾室,進入人生遭際的另一篇章。

    香菱進入薛家,正應了當初瘋和尚那句“菱花空對雪澌澌”,雪即薛也,薛蟠初始對香菱尚有溫存,娶了夏金桂之後,香菱飽受待,“自從兩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鄉”,兩地生孤木,就是“桂”字,香菱的最終結局就是被夏金桂百般刁難、折磨致死。

    高鶚的後四十回續寫,有懲惡揚善的思想,夏金桂本想毒害香菱,卻陰差陽錯,反把自己毒死,香菱被扶為正室,後因難產而死。這也不是曹公本意。

    香菱一生,初時備受父母嬌寵,之後跌入谷底,萬劫不復。她人生最美麗的時候,就是在大觀園裡,以黛玉為師,痴迷寫詩的時光。

  • 8 # 劉爽開講啦

    香菱,就是甄士隱的女兒甄英蓮。其名“英蓮”,脂批曰“設雲應憐也”。

    甄英蓮是金陵十二釵“副冊”中的人物,命數薄命司,因此英蓮的命運註定是非常悲慘的。英蓮本是書香門第家的大小姐,後被人販子拐賣給薛蟠為妾。而自家又因一場大火徹底敗落,父親甄士隱出家,母親回孃家艱苦度日,從此再無和父母團聚的可能。

    然而,英蓮真正悲劇命運的開始是從薛蟠娶夏金桂開始的,英蓮的最終命運也是被夏金桂折磨而死。依據就是英蓮判詞中的“自從兩地生孤畝木,致使香魂返故鄉。”“兩地”就是“兩個土”,“孤木”就是“一個木”,合起來就是夏金桂的“桂”字。

  • 9 # 萍風竹雨123

    高鄂續本中香菱的結局是:夏金桂誤服毒藥而死,薛蟠出獄後被扶為正室,卻因生子難產而去世。照應了道人為其下的“有命無運,累及爹孃”的譖語。但事實上,香菱是不可能被扶正的,原因是條件不夠。

    在封建社會,雖然有“三妻四妾”的說法,但實際是一妻多妾,為了防止男人們寵妾滅妻,政府也為正妻提供了一定的保障,那就是“妾通買賣”,扶妾為妻者官府是要定罪的,也有的朝代對扶正的制度寬鬆一些,但也是隻有良籍出身的所謂的“貴妾”“良妾”才可以。就如賈璉的二房“尤二姐”,她雖然為妾,但地位身份比趙姨娘之類高貴的多。如果王熙鳳去世,她有資格成為正妻。

    但香菱沒有資格,雖然讀者都知道她是甄士隱的獨生女,是千金小姐,但是她後來被人販子拐了,是被薛蟠買回的下人,不管主人有多愛重,都擺脫不了賤籍的烙印。所以高鄂給她扶為正室的結局是成立的。不僅是她,平兒,秋桐,趙姨娘等,甚至那個名為“嬌杏”的幸運姑娘都沒有資格。

    我覺得很有可能她在夏金桂死前就已經香消玉殞了,這樣,才能應了她的“自從兩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鄉”。

  • 10 # 穿越時空的經典

    香菱本名叫甄英蓮,其父甄士隱,原是一個地方鄉宦,雖不十分富裕,在本地也算數一數二了,其母封氏,性情賢淑。甄士隱夫婦膝下無子,只有這麼一個女兒,視若珍寶。正常情況下,生在這樣家庭,英蓮應該很幸福,長大後找個門當戶對的夫婿,生兒育女,過著甜蜜的小日子,也是可以預見的。然而,天有不測風雲,那天是個元宵佳節,到處花燈社火,熱鬧非凡,小英蓮被家僕霍啟抱了去看熱鬧,誰知不小心就給拐賣了,這時的英蓮才三歲。可憐甄士隱夫婦得知後日夜啼哭,卻也找不到孩子的蹤跡。

    書中再次寫到英蓮時,她已經長成一個十一二歲的小姑娘,雖未成年,但已經是個美人胚子。原來那時的柺子,拐賣小孩後並不馬上賣掉,而是偷偷養上幾年,看其相貌再做打算。果然,英蓮這個美人胚子一下就被一位馮公子看上,約定三日後的好日子接過門去,雖說是被買去做妾,但得到這樣的重視,英蓮脫離苦海也算有點希望。誰知,那柺子為了多賺銀子,又把英蓮賣給薛蟠,英蓮的命運再次發生了轉折。薛蟠仗著勢力,不但把英蓮從馮公子手裡搶過去,還把對方打死,之後像個沒事人一樣,一走了之,帶著家人及英蓮去京都,至此,英蓮被賜名為香菱。

    薛家乃四大家族之一,家中有百萬家財,香菱在那也算過了幾年好日子。雖說是買來的,薛姨媽和薛寶釵卻沒把她當下人。薛蟠對她也算和氣,且自從跟隨寶釵住進大觀園後又認了黛玉為師,學習作詩,那一年的日子應該是她被拐賣後最快樂的一年。在大觀園中,她收穫了友誼,學會了作詩,可惜好景不長。一年後薛蟠從外地回來,在外認識了夏金桂,便央著薛姨媽做主娶了進來。

    第五回,香菱的判詞非常明顯的預示了她的命運。“自從兩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鄉。”這夏金桂嫁到薛家後看香菱姿色勝過自己,心中十分嫉妒,於是使用奸計唆使薛蟠毒打香菱,可憐香菱弱質女子,怎能禁得起,幾次虐待之後,身體已經吃不消,落下了病根,好在薛姨媽看不過眼,把香菱帶到自己那邊去了。然病勢已成的香菱哪能支撐多久,終究是魂歸故鄉。

    一個小康家庭的掌上明珠,論容貌,不輸寧國府的大美人秦可卿,論聰慧,一年就能學會作詩,並有模有樣。可惜其命運卻因被拐賣而改變。不但失去了父母的疼愛,還失去了人身自由,淪為奴婢,最終被虐待致死。其命運一前一後,可謂天壤之別。其父甄士隱丟失女兒後身體也被擊垮,加上家中失火等變故心灰意冷最後出家去了。其母封氏只能一個人孤孤單單的寄居在孃家,承受著勢利父親的白眼。

  • 11 # 江上神思者

    《紅樓夢》是一部奇書,猶如一面“風月寶鑑”,正面是描寫寶黛釵三人的愛情糾葛,背面則是寫明清更替大背景下的歷史史實。這裡面的主要人物都能在明清更替那幾十年中找到他們的影子。

    具體到香菱,她的原名叫做“甄英蓮”,諧音“真應憐”。周瑞家的曾說她的模樣很像秦可卿。香菱還曾拜林黛玉為師學習寫詩。因此可見,她與秦可卿和林黛玉都有某種聯絡。最後,“自從兩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鄉”,她被夏金桂折磨致死。

    秦可卿影射了明朝在位時間最短的泰昌皇帝朱常洛,朱常洛有兩個兒子都當了皇帝,分別是天啟皇帝朱由校和崇禎皇帝朱由檢,他還有個侄兒做了南明永曆皇帝,他就是朱由榔。

    朱由榔這個皇帝當的別提多落魄了,一直在清軍的追擊中苟延殘喘,最後逃到緬甸,還被吳三桂索回,逼死在昆明。

    最後,揭曉謎底。林黛玉即是影射了崇禎皇帝,香菱影射了永曆皇帝,香菱被夏金桂折磨死,而這夏金桂就是影射了平西王吳三桂,用一個“桂”字提醒著讀者。

  • 12 # 佔禮雜談

    原著《紅樓夢》裡香菱的結局最後到底是什麼?

    那麼我的回答,只有兩個字:死亡。

    《紅樓夢》第五回,賈寶玉神遊太虛境 警幻仙曲演紅樓夢裡對香菱的判詞是這樣的:

    “根並荷花一莖香,

    平生遭際實堪傷。

    自從兩地生孤木,

    致使香魂返故鄉。”

    “根並荷花一莖香”就是指香菱。“平生遭際實感傷”表示香菱的命運非常令人傷感。“自從倆地生孤木”是個“桂”字,指的就是薛蟠娶夏金桂。“致使香魂返故鄉”就是指香菱的死亡。

    這四句判詞明顯就告訴讀者,香菱死於夏金桂之手。香菱是妾,夏金桂是妻,夏金桂想治死香菱不是太難的事。

  • 13 # 明月照紅樓

    香菱這個女子自離了父母后就開始悲慘的人生歷程,儘管高鶚在續書中把香菱的結局寫的不那麼悲慘,夏金桂因害香菱反把自己給治死,最後薛姨媽等把香菱扶了正,似乎過上了好日子。

    但事實上這也是高鶚的痴心罷了

    紅樓夢開篇中有香菱的判詞:根並荷花一莖香,平生遭際實堪傷。自從兩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鄉。脂評中點明“兩地生孤木”是拆字,也就是“桂”字,那薛蟠的混帳妻子正是夏金“桂”,也就點明香菱是死在夏金桂手裡的。

    再看紅樓夢中八十回中的描寫:自從以後,香菱果跟隨寶釵去了,把前面路徑竟一心斷絕。雖然如此,終不免對月傷悲,挑燈自嘆。本來怯弱,雖在薛蟠房中幾年,皆由血分中有病,是以並無胎孕。今復加以氣怒傷感,內外折挫不堪,竟釀成幹血之症,日漸羸瘦作燒,飲食懶進,請醫診視服藥亦不效驗。寫到此,雖未明寫去世,實際上她的結局已完了。就像寫甄士隱的結局時明寫的是他和一僧一道走了,實際上僧道本就是來索命的,是超渡的意思!

    香菱的命運實在是太悲慘了,讀了讓人慾哭,那高鶚等估計也是太可憐她了,又給她在後四十回後加了很多戲分,實也是憐香惜玉之意,也只是安慰自己及眾多讀者罷了,是當不得真的!

  • 14 # 使用者69152465481

    香菱在《紅樓夢》中也是一個相當重要的人物,她與其父甄士隱的遭遇,就是以榮寧兩府為代表的四大家族盛極而衰,變故迭生,以至徹底崩潰,灰飛煙滅的預兆與縮影。香菱原名甄英蓮(諧真應憐),出生於富貴之家。小說中指明其家在姑蘇閶門,最是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流之地。甄家雖不甚富貴,本地也推他為望族了。在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流之地的望族雖不甚富貴,顯然有些自相矛盾,不過是與賈史王薛比較不甚富貴罷了。香菱為甄家獨生女,自幼嬌生慣養,但不幸被騙子拐賣,幾徑周折,最後落入呆霜王薛蟠之手,隨薛家進京,得以邂逅於大觀園,總算不幸中之大幸。作者曹公對香菱這個人物是寄予深深的同情的。在大觀園中,香菱作為薛蟠的侍妾,地位介於姑娘小姐與丫環僕婦之間,雖然薛蟠是個淡情寡義之人,但婆婆薛姨媽和小姑寶釵都還得去,所以香菱這一段的生話還是比較悠閒自如而順心適宜的。在大觀園中,她的人緣也很好,她不僅與小丫環們折花鬥草,玩笑嬉戲,還能與上層的姑娘小姐們隨意往來,談文論詩。但多景不長,"自從兩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鄉″,說得明明白白,就是薛蟠娶了夏金桂後,香菱被廹害致死,魂歸故里。八十回後續書寫夏金桂企圖毒死香菱反而毒死自己,香菱被薛蟠扶正,完全違背了作者原意。似乎是懲惡揚善,實則把作者透過香菱之死揭露社會的黑暗與不公,變成了佛道的因果報應,大大降低了小說的社會意義。

  • 15 # 待鹿車

    香菱原名甄英蓮,是甄士隱的女兒。幼年被拐,長成被賣,未過門時買家馮淵又被薛蟠打死,自己被強搶薛家,寄居於賈府。由此印證“甄英蓮”者“真應憐”也。馮淵致死案即賈雨村所判之“葫蘆案”。可以說英蓮的命運在葫蘆案處有一次轉折,而賈雨村是她命運的關鍵人物之一。

    賈雨村出場處有脂硯齋批語:【又夾寫士隱……直灌入“慕雅女雅集苦吟詩”一回】即《四十八回》。這一回講了兩個故事,石頭呆子和香菱學詩。前一個是賈雨村用誣陷的手段強搶了“石頭呆子”的二十把扇子,送給了賈赦。

    其實這段故事是化用的米芾拜石的典故。相傳“米芾”有一塊南唐後主“李煜”的山形硯臺,即可作為“山子擺件”又可做墨池用來研墨,名為“靈璧研山”。此石後被宋徽宗知道,於是讓“蔡京”去索要。米芾不從,蔡京就栽贓陷害將他投入大牢。“米夫人”只好將硯山獻與徽宗皇帝,換得米芾平安。以此解“米芾”素有“石痴”雅號,可以對應“石頭呆子”,“宋徽宗”則對應“賈赦”,“雨村”對應“蔡京”。“靈璧研山”是石頭擺件亦稱“山子”,諧音為“扇子”。“二十把扇子”諧音為“二十八山子”,“二十八”可組合為“米”字即“米芾山子”。

    第《四十八回》的下半部分的故事是講香菱學詩,稱“香菱”為“慕雅女”。回目中有與之相對的“濫情人情誤思遊藝”即“石頭呆子”。脂批 “甄士隱直灌入”此回,是以甄士隱對應石頭呆子。如果“石頭呆子”的命根子是“扇子”,那麼“甄士隱”的命根子即是“香菱”。如果以作者時代解讀則“米家山子”亦可解為“朱家山子”是用“山子”對應明朝的江山,則“賈赦”對應大清攝政王“多爾袞”,而把朱家江山搶過來送給“多爾袞”的人是“李自成”和“吳三桂”。

    第《四十八回》中:“平兒咬牙罵道:‘都是那賈雨村什麼風村,半路途中那裡來的餓不死的野雜種!認了不到十年,生了多少事出來!’”明朝末年天災不斷,饑民四方揭竿而起。李自成於崇禎二年(1629年)起義,崇禎九年被推為闖王,至1644年3月18日,李自成攻克北京。1644年5月27日,吳三桂與李自成在山海關決戰,李自成兵敗。李自成起義到戰敗為15年,自稱闖王起算只有九年。平兒的“餓不死的野雜種”是指“饑民”造反,“認了不到十年”是指李自成稱王九年,“生了多少事出來”是指明朝亡於“李”手。如此看來“李自成”對應“賈雨村”,則“甄士隱”後文對應“崇禎”,“英蓮”對應“明朝百姓”。

    賈雨村住在甄士隱的隔壁葫蘆廟,脂硯齋批點【“隔壁”二字極細極險,記清。】解 “極細”者“極長”也、“極險”者戰亂也。“隔壁”者分隔之牆壁也。【記清】諧音為“截清”即阻截清朝,如此可知“隔壁”是指長城。“隔壁葫蘆廟”即長城邊的“葫蘆廟”,是指邊關小城。賈雨村“原系胡州人氏”,“胡州”諧音為“糊粥”。以“李自成”解對應其祖居“米脂”,亦為“糊粥”。此亦解英蓮之旁證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接連三次經歷創業失敗欠債10萬,是繼續,還是找份工作慢慢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