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百里不同俗”旅行中你遇到過哪些食物會讓你驚呼“他們怎麼會喜歡吃這個”?
3
回覆列表
  • 1 # 靈動無限之頭號

    OK,說說我覺得在旅行途中想不明白“他們為什麼會吃這個”的食物吧。

    TOP3、溼炒粉,姜花——新加坡

    新加坡的第一餐,在BUGIS,我住的5 foot way斜對面的一家小餐館“Happy Crab”。我點了海鮮炒飯,朋友點了海鮮炒粉。

    首先是那個炒粉要吐槽下,溼的,溼的炒粉喲。興化粉就這樣浸在不多不少的湯汁中,實在和以前吃過的炒粉差距甚大,暗自慶幸我沒有點。當然愛嘗試的我還是試了下,覺得味道還行,就是溼度令人崩潰,多吃兩口就膩。

    接下來要說的是真正的未解之謎——姜花。

    看我炒飯吃得香,老闆之一跟我說絕對要試試當地的特色姜花,配著炒飯一起很好吃。我自然開心滴點頭啦。

    於是,姜花上場了。

    乍看居然想到了哪吒,呵呵。

    老闆幫我摘了幾片花瓣下來,我呆住了,不知道是這種狀態呀,怎吃?無解。一陣懵逼。

    還好老闆接著說:“直接配飯吃。”

    老樣兒,挺會看臉色的嘛。

    要形容嗎,酸,真TM的酸,外加有點澀,酸汁直接充斥口腔,忍不住打個顫。單吃的話一口就廢了,不過就著炒飯其實還不錯,酸綜合了油和鹹,解膩,且別有一番風味。(這樣看來,我好像突然想明白他們為什麼吃這個了吧。)

    吃了一瓣後,我就一直慫恿朋友吃,她就是死不鬆口,一會兒說會拉肚子,一會兒說腸胃不好,一會兒說。。。。。。這真是,讀書時怎麼沒認識她,藉口一套一套兒的。

    OK,再來張福利圖,姜花和店裡的主打菜——Happy Crab!~

    TOP2、嘎巴菜,麵茶,老豆腐,回頭——天津

    興沖沖地趕早從北京殺去天津,就想在那兒吃一頓當地特色的早餐感受下。到了,也找到了“滿天紅”,人山人海啊,尤其是外面的煎餅果子攤,排了長長一隊伍。

    店裡異常擁擠,我就事先看了菜牌,把幾個覺得名字好玩兒的,介紹說當地特色的都給點了。

    然後發現,旁邊的狗不理已經不再名副其實,而這邊的“滿天紅”,更讓我情何以堪。天津的朋友,對不起,不是你們的小吃不好吃,實在是我這南方的口味無法適應。

    先說嘎巴菜,也叫鍋巴菜,菜牌上是鍋巴菜,看著挺有食慾的,吃了後發現,嘎巴被泡軟了,另外真可能福州人炒菜都加糖,所以我吃的時候,就覺得糊,鹹味兒,沒啦。吃了幾口特別膩。

    麵茶,味道差不多,糊,鹹味兒,沒啦。口感剛開始還能想象成芝麻糊,吃著吃著味道不對,就放棄了。

    老豆腐,味道差不多,糊,鹹味兒,沒啦。開始還覺得豆腐腦挺嫩,可是那味道,太接近了,不過這碗我是吃光了。

    素合子,果子,餡餅,油條什麼的還不錯,不過那個啥,回頭,我也不記得是不是了,看圖片應該沒錯兒,也是有點無法適應的。

    這一桌,還差倆兒果子還排隊呢,再次對不住天津的朋友們,真的是南北方口味差距挺大的,我去山西時也吃得特別不習慣,在北京時對於當地對青菜的煮法也挺難接受的,不過去西安倒是很適應,奇怪了。

    TOP1、Brohok Ktis——暹粒

    其實去高棉,之前的每頓正餐都覺得挺不錯的,不管是充滿西方風情的小餐館,還是當地特色十足的路邊簡陋小店,我都吃得津津有味。什麼Amok,柬式火鍋,豆芽春捲,米線,烤大蝦,火腿法棍,三明治,咖哩米粉等等等等,直到最後一個晚上進了老市場的一家“Khmer Food”,點了一份“Brohok Ktis”。呵呵~~

    我不知道怎麼翻譯這道菜名,只是菜譜上有圖片和食材的介紹,所以我覺得好像很當地,應該不錯。

    .

    看圖片挺不錯的HO~,好像很好吃的樣子吧,尤其是中間那個豬肉煮的澆汁拿來拌飯肯定好吃HO~就像第一天的Amok那樣給人無比快樂的滿足感HO~

    呵呵~~

    先喝兩口冰啤壓壓驚。

    我一直是一個敢於嘗試的人,這頓飯,米飯OK,豬肉澆汁偏鹹,品嚐這味道應該是加了福建沿海的愛用的蝦油或者蝦膏,反正東南亞一帶好像都有這調料。然後~~

    空心菜,淡,什麼淡,根本無味好嗎!

    捲心菜,淡,什麼淡,根本無味好嗎!

    豆子,淡,什麼淡,根本無味好嗎!

    另外三種,淡,什麼淡,根本無味好嗎!尤其有籽的那兩個,不但無味,還很澀!哇擦,不但無味,澀,我還根本不知道它們是什麼好嗎!~

    好吧,我還是把它們吃完了,真是虐心,當做小食吧,解膩解鹹用的。當然我的吃光光也成功地吸引來了餐廳的老闆。

    簡單介紹下這家餐廳,“高棉美食”暫且這樣翻譯吧,不是那家很多人介紹的高棉廚房,不過老市場上這樣的餐館太多了,不存在特別的差距問題,而且大部分針對歐美旅者的。這家店,我們吃飯的時候沒有看到華人,身邊都是金髮碧眼絡腮鬍大長腿。

    老闆,看特徵,應該是義大利大叔。我們落座後,旁邊一桌是一老頭和一美女,也先入為主地認為是義大利人了,老闆不時過來和他們談笑兩句。他們抽菸的時候還問我們是否介意,哎呀,真心介意,算了,一頓飯時間,還可以忍受。

    本來老闆是不會過來和我們倆兒說話的,都是問其他老外對菜品的感受如何,結果看我把這套餐給吃光光了,於是,應該是忍不住了,過來了。

    “噢,你喜歡這道菜嗎?”

    “NO!”(我是不是太直接了點,肯定的啊,老闆愣住了,哈哈哈,好尷尬呀!~)

    “可是你把這道菜吃光了。”

    “是啊!”

    “大部分人都吃不慣這道菜。因為覺得口味很奇怪。”

    “是啊,味道很特別。”

    “可是你吃光了,我以為你喜歡。為什麼呢?”

    “呃,因為食物嘛。。。。。。”

    我本意想說食物不能浪費,不過英文水平有限,加上幹了一大杯高棉冰啤下去,腦子暈乎乎的,所以就在那兒一直翻手。

    老闆微笑著點頭,離開了,他到底明白沒有嘛。

    其實我還想說“因為這是當地的特色菜,估計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了,現在不吃,回國或者去其他地方也吃不到,還不如心平氣和地幹掉它們。當地特色嘛!~”

    其實拌飯時候還蠻好吃的啊!~就是旁邊的蔬菜,實在太強大了。

    提到奇怪的食物,怎麼能少得了神奇的貴州呢!!

    1、黔東南的牛癟(重口味鎮樓)

    這盤綠色液體浸泡的東西,是我在肇興飯館點的一道菜,名字是“牛癟炒牛雜”。

    同行的人不敢吃,我一個人消滅了整盤。

    為啥會不敢吃呢?嘿嘿嘿嘿……嘿嘿嘿嘿……(以下高能提醒)

    官方說明:牛癟,又被稱為“百草湯”,是黔東南地區獨特的一種食品,深受侗族苗族人民喜愛,被黔東南少數民族視為待客上品。“牛癟”的製作工序複雜,人們將牛宰殺後,把牛胃及小腸裡未完全消化的內容物拿出來,擠出其中的液體,加入牛膽汁及佐料放入鍋內文火慢熬,煮沸後將液體表面的泡沫過濾後食用。

    概括一下:牛癟 = 牛的消化殘渣+消化液 ≈ 牛屎

    它在做菜之前長這樣:

    當我說明完牛癟的製作過程,並且點了一份牛癟之後,朋友們的表情如下:

    然後,我就默默地一個人吃完一整盤牛癟……

    下面說明牛癟的味道:

    我覺得,如果喜歡羊羶味的話,其實會覺得還挺好吃的,牛癟放大了內臟食材的鮮味。

    一旦接受了這種設定,還是可以的嘛……嗯…

    2、黔東南的血紅(重口味再臨)

    血紅是黔東南侗族逢年過節都要做的一道美食,又叫“紫血肉”,主材料是豬肉和豬血。豬血一定用腹腔的血,因為這裡的血不會凝固。做法是用煮熟的豬肉和生豬血拌在一起,不但肉看起來血紅血紅的,而且容易吃得滿嘴是血。

    製作過程是這樣的:把肉和血拼命混合,變成一鍋血肉模糊的物體……

    別問我味道怎麼樣,我只在岜沙青年旅館聽過驢友的評價:“無敵腥味”。

    我自己真是不敢吃。能接受牛癟的我,遇到這盤神物之後,真的是慫了……

    3、通殺貴州的折耳根

    這盤東西叫涼拌折耳根。相對於前兩項,這貨其實沒啥重口的,而且大家都很熟悉。它的另外一個名字叫魚腥草,喉嚨發炎的時候有時會拿它煮藥喝。

    但是!你萌要不要各種食物裡面都加折耳根啊!

  • 2 # 搜歌

    TOP3、溼炒粉,姜花——新加坡

    新加坡的第一餐,在BUGIS,我住的5 foot way斜對面的一家小餐館“Happy Crab”。我點了海鮮炒飯,朋友點了海鮮炒粉。

    首先是那個炒粉要吐槽下,溼的,溼的炒粉喲。興化粉就這樣浸在不多不少的湯汁中,實在和以前吃過的炒粉差距甚大,暗自慶幸我沒有點。當然愛嘗試的我還是試了下,覺得味道還行,就是溼度令人崩潰,多吃兩口就膩。

    接下來要說的是真正的未解之謎——姜花。

    看我炒飯吃得香,老闆之一跟我說絕對要試試當地的特色姜花,配著炒飯一起很好吃。我自然開心滴點頭啦。

    於是,姜花上場了。

    乍看居然想到了哪吒,呵呵。

    老闆幫我摘了幾片花瓣下來,我呆住了,不知道是這種狀態呀,怎吃?無解。一陣懵逼。

    還好老闆接著說:“直接配飯吃。”

    老樣兒,挺會看臉色的嘛。

    要形容嗎,酸,真TM的酸,外加有點澀,酸汁直接充斥口腔,忍不住打個顫。單吃的話一口就廢了,不過就著炒飯其實還不錯,酸綜合了油和鹹,解膩,且別有一番風味。(這樣看來,我好像突然想明白他們為什麼吃這個了吧。)

    吃了一瓣後,我就一直慫恿朋友吃,她就是死不鬆口,一會兒說會拉肚子,一會兒說腸胃不好,一會兒說。。。。。。這真是,讀書時怎麼沒認識她,藉口一套一套兒的。

    OK,再來張福利圖,姜花和店裡的主打菜——Happy Crab!~

    TOP2、嘎巴菜,麵茶,老豆腐,回頭——天津

    興沖沖地趕早從北京殺去天津,就想在那兒吃一頓當地特色的早餐感受下。到了,也找到了“滿天紅”,人山人海啊,尤其是外面的煎餅果子攤,排了長長一隊伍。

    店裡異常擁擠,我就事先看了菜牌,把幾個覺得名字好玩兒的,介紹說當地特色的都給點了。

    然後發現,旁邊的狗不理已經不再名副其實,而這邊的“滿天紅”,更讓我情何以堪。天津的朋友,對不起,不是你們的小吃不好吃,實在是我這南方的口味無法適應。

    先說嘎巴菜,也叫鍋巴菜,菜牌上是鍋巴菜,看著挺有食慾的,吃了後發現,嘎巴被泡軟了,另外真可能福州人炒菜都加糖,所以我吃的時候,就覺得糊,鹹味兒,沒啦。吃了幾口特別膩。

    麵茶,味道差不多,糊,鹹味兒,沒啦。口感剛開始還能想象成芝麻糊,吃著吃著味道不對,就放棄了。

    老豆腐,味道差不多,糊,鹹味兒,沒啦。開始還覺得豆腐腦挺嫩,可是那味道,太接近了,不過這碗我是吃光了。

    素合子,果子,餡餅,油條什麼的還不錯,不過那個啥,回頭,我也不記得是不是了,看圖片應該沒錯兒,也是有點無法適應的。

    這一桌,還差倆兒果子還排隊呢,再次對不住天津的朋友們,真的是南北方口味差距挺大的,我去山西時也吃得特別不習慣,在北京時對於當地對青菜的煮法也挺難接受的,不過去西安倒是很適應,奇怪了。

    TOP1、Brohok Ktis——暹粒

    其實去高棉,之前的每頓正餐都覺得挺不錯的,不管是充滿西方風情的小餐館,還是當地特色十足的路邊簡陋小店,我都吃得津津有味。什麼Amok,柬式火鍋,豆芽春捲,米線,烤大蝦,火腿法棍,三明治,咖哩米粉等等等等,直到最後一個晚上進了老市場的一家“Khmer Food”,點了一份“Brohok Ktis”。呵呵~~

    我不知道怎麼翻譯這道菜名,只是菜譜上有圖片和食材的介紹,所以我覺得好像很當地,應該不錯。

    看圖片挺不錯的HO~,好像很好吃的樣子吧,尤其是中間那個豬肉煮的澆汁拿來拌飯肯定好吃HO~就像第一天的Amok那樣給人無比快樂的滿足感HO~

    呵呵~~

    先喝兩口冰啤壓壓驚。

    我一直是一個敢於嘗試的人,這頓飯,米飯OK,豬肉澆汁偏鹹,品嚐這味道應該是加了福建沿海的愛用的蝦油或者蝦膏,反正東南亞一帶好像都有這調料。然後~~

    空心菜,淡,什麼淡,根本無味好嗎!

    捲心菜,淡,什麼淡,根本無味好嗎!

    豆子,淡,什麼淡,根本無味好嗎!

    另外三種,淡,什麼淡,根本無味好嗎!尤其有籽的那兩個,不但無味,還很澀!哇擦,不但無味,澀,我還根本不知道它們是什麼好嗎!~

    好吧,我還是把它們吃完了,真是虐心,當做小食吧,解膩解鹹用的。當然我的吃光光也成功地吸引來了餐廳的老闆。

    簡單介紹下這家餐廳,“高棉美食”暫且這樣翻譯吧,不是那家很多人介紹的高棉廚房,不過老市場上這樣的餐館太多了,不存在特別的差距問題,而且大部分針對歐美旅者的。這家店,我們吃飯的時候沒有看到華人,身邊都是金髮碧眼絡腮鬍大長腿。

    老闆,看特徵,應該是義大利大叔。我們落座後,旁邊一桌是一老頭和一美女,也先入為主地認為是義大利人了,老闆不時過來和他們談笑兩句。他們抽菸的時候還問我們是否介意,哎呀,真心介意,算了,一頓飯時間,還可以忍受。

    本來老闆是不會過來和我們倆兒說話的,都是問其他老外對菜品的感受如何,結果看我把這套餐給吃光光了,於是,應該是忍不住了,過來了。

    “噢,你喜歡這道菜嗎?”

    “NO!”(我是不是太直接了點,肯定的啊,老闆愣住了,哈哈哈,好尷尬呀!~)

    “可是你把這道菜吃光了。”

    “是啊!”

    “大部分人都吃不慣這道菜。因為覺得口味很奇怪。”

    “是啊,味道很特別。”

    “可是你吃光了,我以為你喜歡。為什麼呢?”

    “呃,因為食物嘛。。。。。。”

    我本意想說食物不能浪費,不過英文水平有限,加上幹了一大杯高棉冰啤下去,腦子暈乎乎的,所以就在那兒一直翻手。

    老闆微笑著點頭,離開了,他到底明白沒有嘛。

    其實我還想說“因為這是當地的特色菜,估計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了,現在不吃,回國或者去其他地方也吃不到,還不如心平氣和地幹掉它們。當地特色嘛!~”

    其實拌飯時候還蠻好吃的啊!~就是旁邊的蔬菜,實在太強大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PDD直播翻車,因播放1部“美食片”慘遭封禁,水友:超管路走寬了,如何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