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板栗兒的微記錄

    學習是需要有效時間的,會學習的孩子不是時間主導他,而是他安排時間。特別三年級的孩子,在有效的時間裡完成有效的學習是不斷培養出來的。

    不是刷題量來提高孩子的掌握情況?要提高準確率,這個過程是循序漸進,舉一反三。一類題出現錯誤,一定要找出所關聯的知識點,反覆練習掌握,而不是做一堆毫無意義的題,又耗時又不能提高學習效率。

    讀書,需要家長幫助選擇好書,讀什麼書、怎麼讀好書。現在書籍種類繁多,根據年齡段選擇好書,讓孩子讀書後有所收穫。一些低劣書籍不要給看,怕誤導孩子的三觀。不是讀書了就是讀書,要用利用好時間讀有意義的書,而不浪費時間。

  • 2 # 二胎老師說教學

    孩子三年級,平時也很用功,但是成績不理想,這種情況我認為有以下原因

    1.學習方法不對,抓不住重點!

    從問題中可以看出這是一個比較乖巧的孩子,在家裡也能長時間學習。但為什麼學習效果不理想呢?

    我想問問孩子上課的時候聽課效率如何,有沒有認真聽講?有一部分學生,上課時不認真聽講,課下寫作業的時候就會出現不會做,很長時間也寫不完作業的情況!

    所以家長應該和老師溝通一下,看看他上課時的聽課狀態。

    2.看書做題時不用心,沒有及時分析總結錯誤原因。

    若孩子聽課時還算認真,但是依然不出成績,這就有可能是因為複習方法不對。

    複習不是簡單的做做作業,讀讀書就行了,還要及時的對自己做錯的題進行訂正總結。家長注意一下,孩子做完題之後有沒有認真及時的訂正,並總結錯誤原因呢。3.家長不要一心只盯著孩子的成績,不要給孩子太多的壓力,要尊重每個孩子的個性。

    對於乖巧的孩子,他們為了取悅自己的父母,會在很累或不情願的情況下,依然繼續學習。做父母的不能只盯著孩子的成績,給他們太大的壓力,畢竟智力有高低,發育有早晚,要尊重並接受每一個孩子的個性。

    4.超限效應,學習時間太長,腦子疲鈍,學習效率低下,要注意勞逸結合。

    當一個人面對的刺激、任務太多時,就會產生超限反應,也就是會消極對待任務。同理,當孩子學習時間太長時,他的大腦就會處在一個又累又遲鈍的狀態,學習效率會非常低下。

    這時候家長就要及時引導孩子勞逸結合,歇一歇,學習效率更好哦!

    5.注意培養孩子的興趣。興趣的開發,有利於大腦的發育,這樣很多事情就會水到渠成。

    孩子的發展應該是全面的,其他興趣的發展也有利於大腦的開發,例如,美術有利於學生立體概念的建立,樂高有利於孩子邏輯思維能力的提高,跳舞有利於孩子協調能力的發展等等。

    大腦得到多渠道開發,孩子的智力提升了,學習成績也就提高了!

    6.有的學生真的天生對學習不感冒,家長應該及時發現孩子的特長,及時開發,做好打算。

    這個世界除了因學習成績好而有所成就的人外,也有很多學習不好,但優秀的人。例如,李子柒、岳雲鵬等,他們的學歷就不高,但是他們找到了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經過一番努力之後不也有了一番作為嗎?

    再如著名的發明家愛迪生,小時候學習也不好,還被老師認為智力有問題,到最後不也成為發明家了嗎?

    孩子發展的道路萬萬條,不只學習這一條!總之,孩子在用功學習的情況下,成績依然不理想,家長一方面要幫助孩子找出原因,制定一個適合孩子的學習計劃;

    另一方面,也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要注意勞逸結合,尊重並接受自家孩子的個性發展!

    最後也要放寬心,成功並不只有學習文化課這一條路,發現並支援孩子的興趣愛好,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 3 # 肖水清

    我發明了快易準英語,攻克了不用國際音標準確朗讀英語的世界難題。製作了快易準英語影片教學片,已經被教育部列為政府採購產品。

    影片有正常語速和雙倍速語速,當您聽懂,能跟讀雙倍速的英語時,您的英語聽說能力將超過大學四級。朗讀英語難讀詞的能力超過美華人。

    教學片總時長9個小時,我分成幾十個小影片,每個英語音素一個小影片,不超過5分鐘,學會一個音素,多個舉例詞,一個句型,多個例句。學完50個音素後,就學會一千多個單詞,會說幾千句標準英語句子。英語水平迅速提高。

  • 4 # 學習力教育視點觀察

    這種問題在中小學生中是非常常見的,也就是孩子其實學習還是非常刻苦努力的,但是成績卻並不理想。

    我們一般來說對孩子努力的評價標準就是孩子花費了很多的時間在學習上,並沒有去玩,所以我們就把它定義為努力。而事實上,絕大多數家長學生都忽略了另一個重要的變數,就是孩子的學習效率。在學習時間上做大量的突破是非常困難的,畢竟每一個人每一天的時間都是24個小時,除去睡覺休息,用餐等這些必須的時間以外,所剩的也最多十來個小時。而學習效率確實可以有大幅度的提升空間的,甚至學習效率差可以達到十幾倍幾十倍。可以說幾乎所有成績不理想的學生,都是被學習效率這個問題給羈絆的。

    以孩子看書為例,同樣的時間有的孩子可能看了,比如說10頁,而有的孩子只看了5頁,並不意味著看了10頁的孩子學習效率比看了5頁的更高。如果看了5頁的孩子對這些知識的掌握和理解更多,那麼其實我們更應該倡導的就是孩子去看5頁而不是去走馬觀花的看10頁。

    孩子做作業也是如此,我們更多的是強調完成老師佈置的任務,而不是真正對知識的掌握,這本身就是背離教育的基本規律的。

    其實中外的學生都普遍存在脆弱知識症的問題,也就是說絕大多數學生缺乏深度學習能力,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都是非常脆弱的,所以考試的時候就會充分的表現出來。

    作為家長一定要注重孩子學習能力的培養,有效的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效率,才能夠改變學習效率低下導致的學習問題。

  • 5 # 絲雨潤春風

    孩子三年級,看書做題的時間都不少,可為何成績還是不理想,這到底是為什麼?這個要綜合素質考慮,成績好與壞不能單純的看看書和做題時間,多看書多做題固然是好事,但是方法不對,努力白費。

    孩子學習也是要講究方式方法的,如果時間是用來看書做題,而沒有去思考總結,那就成了死讀書、讀死書,就沒有意義了。

    主要原因應該歸結於以下幾點:

    一、蜻蜓點水式學習。

    有句話是你看上去很努力,只是看上去很努力而已。學習沒有效果,只是蜻蜓點水式的學習,看出只是蜻蜓點水式的瀏覽了,多看的內容並沒有牢記於心,可能看完了,自己都不知道看的是什麼。做題也是為了做題而做題,就像完成任務一樣,只要把任務完成就行,至於做的是什麼題,不知道,不關心,讓我做我就做。

    二、課本知識沒有掌握,大量讀書做題增加負擔。

    很多人有個誤區,認為只要多看書,多做題就行了,成績肯定好,但是忽略了一點,課本知識沒有掌握,看再多書,做再多題,都是做無效功,浪費時間,增加負擔。

    我曾經有一個學生,我帶他的時候是四年級,成績不理想,家長說題也沒少做,每天一張卷子,可是還是什麼都不會。後來透過他做題發現,課本基本知識很多都不會,就連乘法口訣都快不記得了,很多簡單基礎的生字不會寫,口述可以,一寫準歇菜。所以說,基礎知識不牢固或者懦弱,做題看書沒有意義,是無用功,捨本逐末。

    三、方法不對,努力白費。

    學習中方法是至關重要的,沒有方法,死讀書,讀死書,沒有有用。在讀書,做題是要尋找適合自己的方法,要善於總結,善於歸類,在做題中尋找技巧,不然做一萬道題和做一道題的結果是一樣的。

    四、知識遷移能力差。

    多年的教學經驗,讓我發現一些孩子有個可怕的現象,就是死讀書,知識遷移能力太差。一個題放在這裡講完了會做,換個地方,或者換個數字,我的天,那就不會了,和新的題一樣,這類學生就是知識遷移能力太差,只擅長死記硬背,死讀書。

    五、主動學習和被動學習。

    看很多書,做很多題,這個得看孩子是主動看主動做,還是在家長的強迫壓力下做的,還是孩子積極主動配合做的,兩種情況結果截然不同。

    六、光學習不玩耍聰明孩子也變傻。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但是長期看書做題,可能導致孩子沒有時間玩耍,導致孩子心裡不願意學習,而又不得不學習,就成了機械式學習,學習效率變低,即使花大量時間,效果反而適得其反。

    除此之外,也可能是家長過於看中分數,孩子心裡有壓力,面對考試怕考不好,家長批評,越是害怕壓力越大,考試越會發揮失常,長此以往可能會心裡壓力大,害怕考試。

    總結:當孩子學習出現問題時,要及時發現問題,找到根源,方法效率最重要,勞逸結合,畢竟年齡小該放鬆還是要放鬆,勞逸結合,方法得當效果才能達到最佳。

  • 6 # 豬扒界娛樂

    都說三年級就是一個坎兒,我家也是親身經歷過。三年級是個坎兒,孩子上到初中後,學習上會有更明顯的不同。這一點家長也需要注意。

    結合我家上三年級後的情況,具體談一談。

    一二年級的孩子,只要把拼音和一些生字搞定了,成績都會很好。

    而且很多孩子上過學前班,提前就把小學一年級的拼字字詞都搞定了,所以一二年級看不出來孩子有什麼區別,家長稍微用點心,孩子門門課程都能達到優秀。

    不知道別的省市是什麼樣子的,北京是90分以上屬於優秀,老師不告訴孩子分數,不過期末評價手冊裡會有是優還是良。

    上了三年級之後,優的標準就變了,改為85分以上就是優了,一二年級都可以拿到100分的,上了三年級基本很難拿到了,數學和英語還可以拼一拼,語文是肯定都沒有的;

    從三年級開始孩子們開始慢慢分化了,原來都差不多的成績,現在也開始拉開距離了。

    1.語文

    語文多了閱讀理解和作文

    最重要的一點,很多閱讀理解題目出的很是似是而非,家長有時候看起來都拿不住,我和老師探討過這個問題,老師說,有時候老師都拿不準,因為語文知識確實是博大精深,裡面涉及到方方面面問題。

    還有作文問題,很主觀。兒子寫作文,我基本沒怎麼指導,我希望他想到什麼寫什麼,寫出真情實感來,不要過早地寫套路文。但是後來發現,任由他自己寫,經常不符合要求,比如他的文字風格很幽默,因為他平時看各類幽默的書籍比較多,我覺得也蠻不錯,很有趣,但是老師往往說,這個跑題了,或者說不符合要求。

    沒辦法,還得需要規範化。

    應對方法:

    三年級的閱讀理解和作文是兩大難關,閱讀理解要靠平時多讀書,孩子在三年級之前可以多讀課外書,因為“課外書讀的多的孩子後勁大”,可以給孩子選擇不同種類的書籍讓孩子儘可能地多讀,多讀,多讀;

    作文這一塊,我在每天接孩子放學時,在車裡讓他用語言,說出自己的一天見聞,因為一二年級的孩子小,寫字也慢,也不喜歡寫很多字,不妨找能語音輸入變成文字的輸入法,讓孩子每天練習說上一小段。

    這樣不僅鍛鍊了孩子的口才,也訓練孩子的組織邏輯能力,同時你還可以大致瞭解孩子這一天發生了什麼。

    2.數學

    數學方面就是題量突然變大了,很多孩子有點吃力了。而且作業也開始留的多了,北京這邊,一年級時要求不留作業,2年級會留一些作業,3年級作業還是蠻多的。很多孩子還有課外班,等趕回家再寫作業,基本上都沒啥時間寫了。所以很多老師要求課堂上就寫。

    應對方法:

    找準孩子弱項,有針對性地訓練

    比如有的孩子,計算總是馬虎錯誤,那就不妨每天讓孩子練習3道題,全對就通關;不對就再來3道,等孩子大一點,可以增加到10道,也不要讓孩子感到厭煩。

    學會挑選代表性題目,建立錯題本

    有的孩子應用題總是不明白,其實這裡面也涉及到語文的閱讀理解問題了,讀書多的孩子應用題理解能力也好,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建立錯題本,同時家長幫助孩子挑選一些易錯的經典題目,這種能力慢慢要教會孩子,特別是孩子到初中,高中時,那時候搞題海戰術也未必能成功,被淹沒了,刷一千道題不如總結100道經典題目,就是這個道理。

    3.英語

    英語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其實就是一種語言能力,很多孩子,尤其是男孩子,英語不好,因為男孩的語言能力水平確實不如女孩。

    而且三年級之後英語考試也會涉及到一些語法,過去式,有時候還需要寫一小段話,這種對於沒在課外班學過的孩子,還是很吃力的,因為他們沒完整系統地學過語法,甚至連BE動詞都不太懂,填寫is,are,有時候都會搞混。

    應對方法:

    1.多聽

    英語要聽說讀寫,最重要的是聽,聽的多了就會有語感,這一點其實在孩子小的時候就可以做,如果之前沒有做,孩子上三年級了開始,那就要學會見縫插針式,比如早晨聽20分鐘,下午回家再聽上20分鐘。

    2.說

    說這一塊,家長如果有基本英語基礎,不妨在日常和孩子說一說,就是日常的吃飯,睡覺,情景式教學,如果家長不能做,可以讓孩子每天自己練習三句話,積少成多;

    3.讀和寫

    讀只要每天大聲閱讀就好,寫這一塊我是建議給孩子找一些英文繪本,讓孩子能看得津津有味的就學習了,單純背單詞很容易忘掉,或者以新概念為基本讀本,如果新概念全部背下來,那孩子成績就基本沒問題了。

    其實,這裡最主要的就是家長的用心和孩子的堅持,還有一二年級時,是養成好習慣的時候,有的孩子一二年級不是很突出,但是三四年級就逐漸“異軍突起”,因為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大量的閱讀好習慣,穩打穩紮成績就會慢慢起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古代曹衝稱象,大象是從哪裡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