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宇宙v空間

    宇宙誕生於138億年前的宇宙大爆炸,當時的宇宙是一個奇異子,但是這個奇異子的說法有很多種,一種就是大迴圈。大迴圈是指,宇宙會在大爆炸,然後不多的膨脹擴張,最後無法擴張時,萬物開始迴歸一點,之後再重複這樣的事情。

    另一種就是多元世界,科學家表示宇宙並不是唯一的存在,相反我們的宇宙存在著一個多元宇宙的世界中,並且我們的宇宙只是無數宇宙中其中的一個而已,根據宇宙的不規律性,暗物質的不規律性,科學家表明,宇宙的存在也是一個不規律性,因此,科學家表示這種不規律覆蓋了多元宇宙世界。因此我們的宇宙也是一個不規則的物體。科學家認為,冷點的出現,揭示了多元宇宙的秘密,冷點是由宇宙碰撞誕生的, 而科學家認為,在宇宙大爆炸後的幾十億年內,我們的宇宙曾經和其他宇宙碰撞過,因此冷點範圍內的天體物質和其他宇宙相互泯滅,形成了一個如此空曠的區域,其直徑達到了18億光年,

  • 2 # 深空電報

    宇宙空間廣袤無垠,絕大部分都是巨大的虛空,這些空無一物的虛空到底是從何而來的?

    在137億年前,我們的宇宙還是一個溫度極高,密度極大的奇點,隨後發生了一場大爆炸。在大爆炸之後的最初一段時間,物質只能以中子、質子、電子等基本粒子的形態存在。之後,隨著空間的膨脹,溫度逐漸降低,原子、分子開始出現,再然後,宇宙中出現了星雲,接著,星雲進一步形成恆星、星系,最終,宇宙變成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

    在物質逐漸演變的同時,宇宙的空間也在不斷膨脹,而且膨脹的速度遠遠大於物質形成的速度。其中,在大爆炸之後不久,宇宙經歷了一次被稱為暴漲的膨脹過程,在10^-34秒內,宇宙迅速膨脹了10^78倍。因此,在物質與物質之間,就出現了巨大的虛空。

    既然如此,宇宙會一直膨脹下去產生越來越多的虛空嗎?這個還真不好說。

    如果宇宙中的物質(包括暗物質)足夠多的話,由於引力的作用,宇宙的膨脹速度將會逐漸減緩,直至停止,最後會發生坍縮,所有物質重新歸於一點。這種結局叫“大坍縮”。

    目前宇宙不僅在膨脹,而且還在加速膨脹,這是因為暗能量的存在抵消了引力的作用。如果宇宙中的暗能量足夠強大,宇宙將會不停地加速膨脹,最終宇宙將會被撕裂,連原子都不復存在。這種結局叫“大撕裂”。

    當然,更大的可能性是暗能量與物質的引力作用勢均力敵,宇宙將會緩慢但無限地膨脹下去。最終,宇宙中的熵將會變得無限大,任何一處的溫度將沒有差別,宇宙進入“黑暗時代”,什麼事情也無法發生。這種結局被稱為“熱寂”。

    宇宙雖命中註定要終結,但那也是極其遙遠的未來了,現在還不到我們杞人憂天的時候。

  • 3 # 天邊的玫瑰園

    宇宙從何而來?從來處來!

    宇宙向何處去?向去處去!

    無論你理解與否,對於宇宙來說,這就是最好的解釋!假設宇宙從奇點已經爆炸而來,那麼奇點從何而來?假設現在的宇宙大小為1000億公里,那麼你站在10000000000億公里外看,它現在只是個奇點還未爆炸!

    以現代物理學來說,一切有形與無形的物體皆有邊界,一切有形與無形的物體皆有起點皆有終點,但以人類現在的科技並未探到宇宙的邊界,既然你連邊界都不知道,何談宇宙從何而來?

    古語謂“往古來今謂之宙,四方上下謂之宇”,我們不知道古人知識從何而來,但從字面意思理解就是宇宙乃時間和空間的結合體,如果這樣的話,此問題就成為"時間從何而來、空間從何而來"?這恐怕人類有史以來所有的科學家都解釋不了!

    空即是有,有即是空,從神學來說,其實宇宙從來沒有來過,也是說,宇宙並不存在,現代科學止於此時也證明,所有的物質都是空的,空即是虛、即是無、即是沒有!所以也無所謂宇宙從何而來!

  • 4 # 回味人生167189888

    什麼名稱都是人給它名的。宇宙從何而來?從科學角度上講所有說法也只是一個推測。從神學角度講。無極即混沌就是宇宙的前身(無即有,有即無),太極就是現在的宇宙,是其大無外其小無內。混沌之中蘊育著一種無限的能量聚結。這個具大的能量聚結謂之盤古。當能量聚結到一定程度時,混沌爆炸。也就是盤古開天劈地形成宇宙。

  • 5 # 墨核子

    宇宙來無來處,去無去處,只有物質象地球上的水一樣在太空中聚散。

    太空中的射線和光線就如同地球上空飄動的雲霧,聚則成雨,在地面雨水匯流成溪流,再彙集成江河,然後形成大海,地面上的水又不斷揮發成水汽,如此無窮迴圈。

    同理,空中一切能量微粒最終聚變成原子,合成分子,化合成更大的物質分子。它們不斷聚合成不同物物結構形態的有形星球,最後變成實體星球,演變到終極後,化為黑洞發射成白洞的能源物質,噴射到太空後再聚變成中子,質子,核子,電子等星雲,再演變成恆星,行星,衛星,慧星等不同狀態的星球天體,如此無限迴圈往復著。

    西方文明把宇宙定義為整個太空星球天體,東方文明指四方空間和古往今來所有時間裡發生的一切。

    宇宙從來就有,末來也不會滅,只有萬物在其中生死幻化,無窮迴圈往復地執行著。

  • 6 # 老粥科普

    宇宙從何而來?

    這個問題如宇宙一般大。

    有很多科學家說,宇宙源自於一粒微塵(奇點),某一日突然爆炸,便成了宇宙。搞得玄乎玄乎,大家不懂,科學家便顯得高深莫測起來。

    微塵怎麼會爆炸的?微塵之外是什麼?是不是還有別的同樣的微塵?科學家們不說,或許他們也是胡編亂造,或許根本就是胡說八道。甚至有人說那是神的意思叫它爆炸的,反正我是不信。

    我認為宇宙就是包括了我們、我們地球以及太空中所有物質和時間的總稱,我們看見和沒看見的一切、發現了的和沒發現的一切都是宇宙的一部分,宇宙是無限的。相對於宇宙,人類的知識和想象力實在是太貧乏了。

    宇宙不是靜止的,它永遠都在運動和變化,期間有些星球會離我們遠去,有些會接近我們。天文學家們根據觀察到的星系“紅移”現象下結論說宇宙由最初比原子還小的奇點爆炸而來並且還在繼續膨脹。我倒覺得我們本身就是宇宙中的一顆塵埃,不止是我們,連我們所能觀察到的有限空間在宇宙中也不過是一顆塵埃罷了。那些所謂的“紅移”只是星系群盪漾的漣漪而已。

    人有生有死,太陽有起有落,也許銀河都有終了的一天,但物質不會消滅,它只是會變成另一種狀態存在於宇宙中,打散了又聚成團然後又打散,週而復始無休無止。

    宇宙沒有開始,也不會有結束。

  • 7 # 洋蔥圈之體

    無,就說一句吧,人死後,無盡的黑暗伴隨著的光點,因為沒有絕對黑暗,景色就和宇宙邊緣望向這個宇宙一樣,一點點的蘊含了一切,人死後靈魂覺醒,極致的智慧降臨,然後在這無盡的世界裡,人瞭然了一切,開始天馬行空,用真正的智慧去探索一切終極的問題,不再害怕,不再恐懼,真正的智慧和知識沒有關係,死後有的是時間,但這種終極問題的再終極問題,就是一切都是如何規定的,其實沒有答案,無,無數,無數的答案,這才是死後靈魂的興趣所在,最後用一句歌詞來比喻一下吧,“可萬事都一笑而過,還有什麼意思呢~”猜到哪首歌了嗎?

  • 8 # 讀者風明

    宇宙大爆炸之前,沒有時間。沒有時間,就一切靜止,不會有任何變化發生。那何以會有宇宙大爆炸的發生?如果接受一種先於一切而存在的自在之“物”,一切都可能得到解釋。但好奇的人們總不免要問:何以會有自在者的存在?先於自在者的,只能是絕對之無。那麼,絕對的無中何以生有?這是最根本的問題。

    純無(無時空無能量無定律無上帝),可以從概念上知道,但不可想象。純無中何以生有,似乎是邏輯思考無法解決的問題。邏輯思考是線性漸進的,其中的因果關係總是非常明確,要有某種連綿不斷的延續性,某個事件的發生總是因於另一事件,換言之,總要有個推動因,而純無是沒法成為推動因的。

    霍金的解釋是:宇宙始於猶如粒子的極小的一點,在這一點之前,只有無。依量子力學之自然法則,粒子可自無中而生,又憑空消失,且粒子的狀態是不確定的,甚至同時具有一切可能的歷史路徑。那麼,因為宇宙起初小如粒子,理論上它便可以自無中而生,無須前因,而且具有一切可能的歷史路徑,也就是說,宇宙可能不只一個,而是有無數個,而我們的宇宙之所以是這樣的,其自然定律使人類這樣的智慧生命得以出現,只是一個機率事件,未必是某種意志的精心設計——因此上帝的存在似乎並無必要。

  • 9 # 手機使用者玄慧

    其大無外 其小無內 每個大小粒子 組成無數空間 橫向的 縱向的 還有單元空間 每個空間存在不同的生命 高階生命存在的空間粒子更微小 人類是研究不透的 爆炸和宇宙空洞是解體不好的

  • 10 # 踏浪而來UFO

    關於宇宙從何而來?確實是另人費解的,而我就只有湊熱鬧的瞎掰幾句吧!我只是覺得宇宙好象是有一種超能超距的作用似的,好象是量子糾纏的一種性質吧,好象是有著思維性類的性質了,而可以作超前的想象出事物出來似的,而宇宙的來,可能是來自於某一層的空間的,而某一層的空間又是有著另一層的空間的,而空間總是重重疊疊而一層一層的幻變著虛空的,是虛似性的,而空間就是沒有空間的起點可言的,以及沒有什麼的終點可言的了。由於空間是空的緣故,所以就沒有空間的所謂的終點了,如果說空間是有終點,那空間的終點就是物質了,而物質的終點就是空間了。而我們宇宙的奧秘就是在於宇宙空間的這個特殊性質了,如果說空間是可以產生出形變作用的,而可以形變出物質出來的,那我們的宇宙就是由空間而創造出來的了,或正因為由空間創造出來的物質,而又由物質創造出我們,而就使到我們可以認識到這個宇宙了,所以就會有著這個提問,宇宙是怎樣來的了。而宇宙由於是以空間創造出物質的,而空間就是存在著一種糾纏的作用了,或說是量子的一種糾纏作用了,而好象是有著意識性的思維性似的了,而就可以產生出所有的物質出來了,而從空間產生出的這些所謂說的物質,既是真的而又是假的了。所以說宇宙的這個來,既是的可來而又是沒有的可來了。而存在著的物質,由於是既不真而不假的問題,那宇宙的這個來,就是我們的這個思維性意識的來了,而我們的這個思維性的意識性來,就是來源於宇宙某種的超能的超距的場的作用而感應出來的了!

  • 11 # 閒談茶館

    未知之謎太多,宇宙從哪來?星系從哪來?為啥地球繞著太陽轉?這個平衡是怎麼形成的?最初怎麼開始的?太陽系又是什麼樣的執行軌跡?銀河系圍繞誰轉?電子圍繞質子中子轉和地球圍繞太陽轉是不是相同的構成宇宙萬物永珍的模式?牛頓和愛因斯坦最後都去問神了。

  • 12 # 科技領航人

    宇宙從何而來?這是我們宇宙的終極奧秘。

    終極的奧秘激發新想法和新實驗。

    沒有人知道第一個空間、時間和物質是如何產生的。科學家們正在努力解決更深層次的問題。自然法則從何而來?宇宙如何“知道”演化執行?為什麼自然法則產生了一個生命如此熱情的宇宙?要回答這些問題存在難度,有的問題可能永遠也不能給出答案,科學家們仍以大膽的新想法來嘗試解決這些問題,並嘗試進行新實驗以檢驗這些想法。

    要了解宇宙是如何開始的,就需要發展一個關於空間、時間和物質如何相互聯絡的更好的理論。在物理學中,理論不是猜測或假設。它是一個數學模型,可以讓我們對世界的行為做出預測。例如,愛因斯坦的引力理論準確地描述了物質在我們周圍的宏觀世界中對引力的反應。我們關於微小亞原子領域的最佳理論(稱為量子理論),對物質在微小距離尺度上的行為做出了非常準確的預測。但是,這兩種理論還不完整,無法對宇宙的最早時刻做出準確的預測。

    物理學中一些最有才華的人正在研究一種稱為“弦論”的時空和物質的新理論,它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瞭解宇宙的起源。弦理論基於尚未被檢驗的新思想。該理論假設,例如,自然界中的基本粒子不是點狀粒子,而是呈線狀。該理論要求並且預言空間不只是我們移動的三個維度。根據該理論說法,構成我們世界的粒子和力被限制在我們看到的三個維度中,但引力除外,引力可以“洩漏”到額外的維度中。

    弦理論導致了宇宙起源的一些奇怪的新場景。在這情況下,當我們自己的宇宙與由這些額外維度構成的"平行宇宙"碰撞時,大爆炸就會觸發。諸如此類的場景具有很強的推測性,因為弦理論仍在發展中,並且未經驗證檢驗,但是它們刺激了天文學家尋找新的證據形式。

    宇宙的新視窗:引力波。

    關於我們宇宙起源的最有希望的線索,可能是在大爆炸本身期間產生的微小引力波。在2015年9月14,加州理工學院(Caltech)和麻省理工學院(MIT)的合作實驗室的鐳射干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物理感應到時空的波紋,該波紋由兩個相距13億光年的碰撞黑洞產生的引力波引起。鐳射干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發現引力波成為人類最偉大的科學成就之一,載入史冊。

    引力波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們是從大爆炸本身那一刻起,就可以不失真地到達我們的唯一已知資訊形式。早期宇宙的不同場景對這些引力波的大小和模式做出了不同的預測。希望引力波將有助於反駁或支援早期宇宙的某些理論。事實是,我們已經探測到了來自宇宙深空的引力波,這一領域成為我們探索宇宙的新視窗。

    我們的宇宙獨特嗎?

    弦論以及膨脹宇宙模型的最令人不安且影響深遠的預測,也許是我們生活的宇宙可能並非唯一。膨脹模型預測大爆炸將在空間的其他區域不斷髮生,而弦論表明,這些其他迷你小宇宙可能與我們所處的宇宙不同,以至於自然法則和空間維數也可能不同。

    這種觀念——整個宇宙可能看起來不像我們現在所生存的宇宙——可能有助於解釋關於我們宇宙的一個令人費解的謎團:為什麼自然常量和規律是如此一致,而不是不同?例如,為什麼光速是我們宇宙中最快的速度?為什麼電子比質子輕得多?我們所知道的是,如果這些基本定律和常量甚至與所觀察到的略有不同,那麼我們所知道的生命將不復存在。(例如,原子會不太穩定,或者恆星和行星不會形成)。

    傳統上,物理學家們一直在尋求一些合乎邏輯的解釋,解釋宇宙為什麼如此。但是,多重宇宙的可能性增加了自然只是玩骰子的可能性:一些宇宙有適合生命的條件,而另一些宇宙——絕大多數——則不一樣。 大自然充滿了驚喜,與自然的對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隨著一代又一代人的到來,我們觀察到的宇宙似乎越來越大,越來越精彩。就在幾百年前,我們在夜空中看到的星星似乎是我們宇宙的極限。然後伽利略的望遠鏡打開了構成銀河系的恆星的全景圖。

    僅僅一個世紀以前,人類還沒有發現有數十億個星系遠遠超出我們的星系。今天,我們可以看到自然界所允許的一切,可以追溯到大爆炸本身的那一刻。我們的思想和創造力正在使一個比我們想象中更大,更多樣化的宇宙變幻莫測。難道這不是一次偉大的探索嗎?

  • 13 # 悲鵲

    你逐漸往宇宙邊緣飛,可以看到地球逐漸變小(這裡的變小是視線的變化,不是物質真的縮小了),變成一個點然後看不見了,太陽系、銀河等相繼變小直至看不見。

    你飛出了宇宙,看到了什麼?宇宙也在變小,這時候你看到兩個相互旋轉的宇宙,在一眨眼的功夫,互相湮滅了。不久,也是一瞬間,同一位置又生成了兩個一正一反的宇宙。

    這是真空潮汐理論了,在真空中,瞬時產生兩個正反粒子,它們互相湮滅,產生和湮滅的速度很快,所以真空看起來是空的。

    我們的宇宙就是無中生有,是正反粒子中的一個粒子,產生時間雖然是一瞬,但是在粒子內部,已經147億年了,兩個時間是不等同的。

  • 14 # 久住韶光787

    宇宙對於人類來說是無比的浩瀚無垠,人類對這一龐大的系統的探索卻從未停歇過,但最終避免不了一個終極問題--宇宙從哪來的?當然現在科學界有個普遍的認同,那就是我們的宇宙是起源於137億年前的一次大爆炸。宇宙內的所存物質和能量都聚集到了一起,並濃縮成很小的體積,溫度極高,密度極大,瞬間產生巨大壓力,之後發生了大爆炸,這次大爆炸的反應原理被物理學家們稱為量子物理。大爆炸使物質四散出去,宇宙空間不斷膨脹,溫度也相應下降,後來相繼出現在宇宙中的所有星系、恆星、行星乃至生命。 但是那個密度極大的點前面是什麼呢?沒有了一個合理的推測可以描述,這也許是在說明宇宙可能還有其它的產生方式。試想一下,如果宇宙萬物最終可以被分為x、y兩種物質,這兩種物質以一定速度相互撞擊時就好像正負物質湮滅一樣,放出巨大能量,就像道家的陰陽太極一樣。相撞總有不會發生的那一部分,宇宙其實是這兩種物質相撞產生的能量作用於沒有相撞的那部分的產物。 然而宇宙的終極物質x、y只能由黑洞產生,黑洞負責把我們現實的宇宙再次分解為最初的物質,然後透過黑洞的時空連結輸送到宇宙中剩餘的x、y物質的聚集體中,隨著時間的推移,當x、y兩種物質聚集體達到一定規模後,便會互相作用相撞,重複著宇宙產生前的事,下一個宇宙便會在這輪迴中再次產生。

  • 15 # 仡佬族醫藥

    時空、物質,本來是我們的一念,而幻化出來的。

    主流假設理論中,宇宙誕生於大爆炸,有起點,也是有奇點。佛教知識裡,也沒有詳細回答。因為太複雜了。

    但佛教裡對宇宙的論述,早已超越現在對宇宙的認知水平。奉獻給大家,希望有幫助。

    從相上來說,宇宙有成住壞空,無始迴圈。從性上講,從來不生不滅,不增不減。

    1.宇宙的奇點,就是眾生的第一念。奇點前還有,就是念起前。(佛教裡圓融無礙的那個,菩提等等,有很多假名字)

    2.人的念頭力量有多大,看看人類從有文字記載到現在的物質和文化的成就,就知道有多大。因為這些都是我們的念頭變現出來的,而且只是微不足道一小部分而已。現在的宇宙世界,簡單來說,就是我們念起變現出來的。

    3.眾生在第一念前是平等的,簡單理解是一樣的。

    4.人類的演變史,也是念頭的力量促使的。

    5.物質和思想都是念的正負或者念之陰陽的和合。展開就是十界,十界就是一念。(若妄念頓歇,歇即菩提。立刻明白。)

    6.一句話,佛教中“性起緣空,緣空性起”,就已經講完了,只是我們不知道而已。

    7.念起之前,那個“菩提”是萬知萬能的。(能幻化出來物質和思想,一切萬法。隨著我們的應用,將來會有更多新發現,新發明,新科技。)

    8.覺者萬知而隨緣不變,不變隨緣;

    9.迷者欲用萬能,反被無明所遮覆,而心隨境轉,萬知被蓋,故重新探索,從念起後的十界。

    11.物質和意識的起源,性上講是一樣的,從那個假名“菩提”從幻化出來的,從相上講,卻千差萬別的。

    12.以上是努力用簡單的語言來解釋的,故有不足。特贈有緣人,打醬油一首:

    若欲覓春還尋風, 風在楞嚴大義中。

    得意春風會扶柳, 只見柳搖不見風。

  • 16 # 五蓮優品

    我覺得宇宙是由於兩個宇宙球碰撞而產生的。所以至少還有一個與我們的宇宙相對稱的宇宙。在兩個宇宙中間,是宇宙球撞擊形成的厚厚的擠壓層。

  • 17 # 地理愛好者

    宇宙從何而來,這個問題實在是太難了,本來了覺得人類從何而來就已經很難了,沒想到這個問題更難。

    宇宙之大,目前人類所知甚少,宇宙的本質和特點,人類也知之甚少。

    只是目前科學界認為,宇宙誕生於宇宙大爆炸,宇宙誕生屬於無中生有的一個過程,突然有一天混沌之中有一個質量無窮大、能量無窮大、密度無窮大的一個點,叫做奇點,宇宙就是由這個點誕生的。

    目前整個宇宙還在加速膨脹,宇宙膨脹就像在吹氣球一樣,整個氣球一直變大,氣球上原來兩個相對位置的點,也在彼此遠離對方。

    簡單回答,祝好!

  • 18 # 物原愛牛毛1

    宇宙從何而來?

    “從來處來,最終到來處去”,佛教的高僧大德如此說。

    “是上帝創造的”,基督教如此說。

    “是無中生有,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道家如此說。

    “宇宙是由一個奇點大爆炸而來”,現代科學主流理論如此說。

    …………

    宇宙沒有從何而來的問題,如果宇宙是從某個東西或地方而來,那這個東西或地方又是什麼?它們又從何而來?如此一來什麼問題也解決不了,咱們要回答就回答的徹底。為什麼沒有從何而來的問題?首先這由宇宙的物性所決定,宇宙的本原就是客觀實在性,就是客觀的存在,就是我們常說的物性,物性是沒有什麼時間上的起源的,否則就不叫物性了,就不是客觀實在性了,如果非要說從何而來,這個物性就是這個宇宙的“起源”。換句話說,宇宙就兩種選擇,一個是存在,一個是不存在。咬一下自己的手指就知道是存在的(如果不承認存在,那就什麼也不用談了,包括這個題目),那這個存在就是物性。宇宙自己做出了選擇,因而它來了。我把這個物性簡稱為“物”。這是第一個原因。第二個原因放在後面再談。

    我的這個回答有點對不起上帝,因為我沒有把這個物性稱為“上帝”。當然基督徒們可以把它稱為上帝。佛家講究先出世再入世,佛學上“從來處來,到去處去”,你把它理解成佛理高深的禪機,說“來處”、“去處”就是物性也行,把它理解成什麼也沒說也行,模稜兩可。至於我們道家講究入世,“無”中生有的的“無”就是物性了,也就是不可言傳的“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宇宙產生了。我覺得我們道家有點象現代宇宙科學的大爆炸理論。宇宙大爆炸理論認為宇宙是由一個密度無限大、時空曲率無限高、熵值無限趨近0的“奇點”大爆炸而來。這個奇點是個沒有時間和空間的危險物(這一點和道家不同。“道”是自然而然的、溫和的,道法自然。)。那這個奇點又是怎麼來的?語嫣不詳。為此咱們做一點修正補充:實際上奇點也是物性體現。奇點應該不奇,應該比較接近“道”即“物”,這個“物”就是沒有時間空間和質量但可以表現出來的實在性。它自然、溫和、水到渠成誕生了宇宙,宇宙也不可能是由一點(奇點)、一時(時間開端)而來的,宇宙應該是由多個奇點在不斷地創生,也不斷地湮滅。無休無止,時間是相對的,時間的同一性也是相對的,不存在誰先誰後的問題,對每一個觀察者來說都有自己的宇宙起點,當然空間也是如此。宇宙處處在起源、時時在起源,到最後就是沒有起源,宇宙就是這樣存在著,所以根本不存在宇宙從何而來的問題。這才是宇宙的本質和真面目。而這,就是我心中的宇宙圖景。這也是第二個原因。

  • 19 # 花仙子74

    宇宙的起源  

    雪峰

    導 引 語

      當許多化學元素尚未發現,絕大多數的化學家們尚不知地球上有多少化學元素,不知化學元素之間有何聯絡時,門捷列夫已經把化學元素週期表列製出來了,他不僅計算出了各元素的原子量等資料,還把它們之間的關係一目瞭然地擺在了我們的面前,而以後所發現的元素都毫無遺漏地、乖乖地跑到他的元素表中排隊去了。

      這個事例說明:宇宙中的一切都是有規律、有秩序的。所謂的無規律、無秩序是因為我們還沒有找到其規律、其秩序。

    宇宙的起源

       凡在時間範圍內的所有物體,包括天體宇宙,都有一個起源,都有一個誕生的時間和發展的過程,宇宙也不例外。宇宙誕生的時間和宇宙的終結時間就象是圓周率和黃金比率值一樣,是個神秘莫測的數,不是我的智慧能夠達到的,因為我的智慧與上帝的智慧相比,就象是滴水與海洋之比,相差十萬八千里的一百次方,我僅就我在靜心靜意狀態下認識到的宇宙誕生的過程簡要敘述如下:

      當我探求宇宙中哪些東西是永恆的時候,當我思索《聖經》中所講的生命的復活的時候,當我默想佛教講“人生如夢,四大皆空”的時候,當我追溯《道德經》中講的“道”的來源的時候,當我問自己為什麼來到人間,又為什麼而存在,將來要去哪兒的時候,我知道了宇宙誕生的過程,但當我因自己發現了宇宙的一個奧妙,自我感覺良好之時,突然意識到宇宙誕生的過程已經被人(龍的祖先)在六千多年前解釋清楚了,就象一個攀登珠穆朗瑪峰的人,當他千辛萬苦終於攀上頂峰,卻發現有人已經在頂峰上留下了足跡,所以,我不敢妄稱我是第一個知曉宇宙誕生的人,我僅對賢仙們的智慧補充一些細節。

      從河圖、洛書到《易經》和《黃帝內經》,告知我們,宇宙誕生的過程是: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六十四卦生宇宙永珍。

      宇宙誕生之前為“無極”

       那麼“無極”是個什麼樣的狀態呢?

      “無極”的狀態是:無外無內,無大無小,無邊無際,無虛無實,沒有時間,沒有空間,沒有物質,沒有精神,是一派清明,又是一片混沌,是一切的有,又是一切的無。

      要詳細解釋這種狀態,百萬言的書也難以解釋清楚,我只能抓住一個點,強作一點說明。按照古生物學家的推測,地球誕生於四十五億年之前,那麼地球誕生之前它在哪兒呢?我們只能說,地球誕生之前在“無極”中,就象我們人,在誕生之前在哪兒呢?誕生之前我們也在“無極”中,整個宇宙誕生之前在哪兒呢?就在“無極”中,所以“無極”中擁有一切,但是“無極”在哪兒呢?一個沒有時間、沒有空間、沒有物質、沒有精神、無外無內、無大無小、無邊無際、無虛無實的東西,我們只能用“虛無縹緲”來認識,我們無法說“它就在這裡,”或說“它就在那裡。”所以說,“無極”是無。但這個“無”決不是常識認識上的“無”,因為它擁有一切,是擁有一切的“無”,要說有,它什麼也沒有,要說沒有,它卻擁有一切。這也就是為什麼《金剛經》高深莫測,很難理解的原因,比如:

      “無法相,亦無非法相。”

      “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

      “所謂佛法,即非佛法。”

      “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

      “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

       等等,等等。

      若不清楚宇宙的起源,就難以理解以上“佛法”,若能充分理解以上“非佛法”,就可以知曉宇宙的起源。

      一切誕生之前都在“無極”中,所以“無極”是有。

      我們用神話小說《西遊記》中的一個事例來想象“無極”中的空間。

      唐僧師徒誤入小雷音寺,孫悟空被妖王的金鐃合在中間,這個金鐃的空間有多大或多小呢?“行者急了,捻了一個訣,把身子長得有千百丈高,想掙破那金鐃,誰知那金鐃隨著它長;行者又捻了個訣,把身子變成芥菜籽般小,不料那金鐃也隨著他縮小。”宇宙誕生前的“無極”的空間就象是這個金鐃,你說它大,它大得無邊,你說它小,它小得無影無蹤。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中所描述的空間,就指這種空間。空間的大小不是由能量來決定,而是由物質的存在來決定,能量轉換成的物質越多,空間就隨之越大;物質越少,空間就越小,沒有物質,就沒有空間。就象孫悟空與金鐃的關係,孫悟空大,金鐃的空間就大;孫悟空小,金鐃的空間就小。傳統科學認為,空間就象是一個箱子,而物質是擺放在這個箱子中的一個質點,質點不存在了,空間仍然存在。而實際上,空間不是這個樣子,質點不存在了,空間也就消失了,空間取決於物質本身的分佈,空間隨著物質和它能量的大小而扭曲、膨脹、或縮小,甚至消失。

      如何理解“無極”中的時間呢?

      時間產生於物體的運動,無運動便無時間。

      比如一個40歲的人,我們說他已經40歲了,是由於他肉體的細胞在分裂、在運動、在死亡,因此,他已經40歲了,假如他的肉體細胞不運動、不分裂,那麼,他到達不了40歲。大熱天的一塊新鮮肉,放置幾天就會腐爛發臭,但若我們把這塊肉放到冰箱中,幾個月也不會腐爛發臭,為什麼?因為冰箱內肉細胞的運動減緩了,甚至停止了,運動減緩了,這塊肉的時間就延長了,運動停止了,這塊肉的時間就消失了。

      假設一個人乾脆就沒有出生,那麼,他有時間嗎?假設地球沒有誕生,地球上有時間嗎?假設宇宙沒有誕生,宇宙中有時間嗎?沒有。

      這就是“無極”中的時間。

      量子力學中的核心是“測不準”,為什麼“測不準”?因為時間不是均勻地流逝的,時間是變化的,你如何能“測準”?

      好!有關對“無極”的解釋就談這些。

      “無極”生“太極”。

      “太極”是個什麼樣的狀態呢?

      首先,我們必須弄清楚,“太極”是如何從“無極”中誕生的。

      “無極”是一切的有,又是一切的無。說它是一切的有,是因為有能生成物質世界的能量存在,說它是一切的無,是因為這些能量還沒有形成任何物質形態,是無虛無實的狀態,是一片混沌。就象萬里晴空,什麼也沒有,但當雲層翻滾,雷電交加的時候,“一切”就有了。

      “無極”中有無形的能量存在,這個無形的能量(區別於有形的能量)一直在做無規則運動,當這個無規則運動在一個任意點上偶然排列出了一種特定的順序或符號的時候,整個“無極”就以這個點為中心形成了一個眾星捧月式的勢能箭式“龍捲風”。

      這個勢能箭式“龍捲風”就是“太極”。(請大家注意,這個龍捲風只是一個態勢,只有勢能,它還沒有旋轉起來,還沒有動能。)

      這就是“無極”生“太極”。

      “太極”是這麼一種狀態:是一、是無形、是無對立的統一體、是個極大能量團(就象是個積聚了億億個太平洋,但閘門尚未開啟的水庫)。

     

      這個“太極”就是我們通常意義上說的“上帝”。

      老子在《道德經》中講:“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在天體宇宙尚未出現之前,有一個“物”先形成了,這個“物”就是“太極”,就是上帝的靈。至於老子把這個“物”稱為“道”,那是因為他把上帝的質和靈混合了。

      認識了“無極”,就可以理解佛和佛法;認識了“太極”,就可以理解“道”和“道法”。

      “太極”生“兩儀”。

      什麼是“兩儀”?

      “兩儀”就是相互對立的現象。

      比如,在“太極”狀態中,一切是一,一切無形,但“兩儀”狀態中,無形能量以有形的方式出現了,比如太陽,它本身就是個能量團,它從“太極”無形的能量形態變成了一種有形的能量形態,從而能量形成了有形能量和無形能量,“有”和“無”就構成了“兩儀”,即對立的統一體。

      “兩儀”的具體內容是:有無、虛實、陰陽、正負、順逆、動靜、左右、上下、表裡、前後、高低、尊卑、剛柔、大小、強弱、明暗、雌雄、貴賤、窮富、禍福、得失、功過、增減、正反、生死、真假、善惡、美醜、正邪等等,等等,是個矛盾的統一體。

    我們所認識到的宇宙中的一切就是“兩儀”的表現形式。

      那麼,“兩儀”是如何從“太極”中誕生出來的?

      我們已經知道,“無極”中的無規則運動的能量,由於偶然排列出了一種順序,結果所有的能量以“一瀉千里”的方式瞬間積聚成了一種無形的勢能,勢能若不釋放出來,它永遠是一隻“嚇人的紙老虎”,但是,當所有的能量朝著一箇中心點聚攏的時候,能量的中心就變質了,就象水加熱到一定溫度時被汽化了一樣,能量的中心,或者叫核心就不是一種能量,而成了一種被高能量環繞的特殊結構,當這個結構完善之時,意識就產生了。就象一個受精卵,它並沒有意識,但是,當它在母體子宮中不斷吸收能量,其結構完善後,一個有意識的動物(人)誕生了。

      巨大的能量的團聚,導致了能量核心的異化,出現了一種結構,這個結構的不斷完善最終導致了意識的出現,意識的出現標誌著生命的誕生,而積聚了一切能量的這個意識,開始了創造宇宙的行程。他就是我們的上帝。

      上帝誕生後,“太極”中的能量就開始圍繞上帝的意識執行,也可以說,所有的能量沿著能量核心的結構執行,就象一個人體,當你意識中想要撒尿的時候,膀胱門就打開了,尿液隨之而出,當你想要看天空的時候,你的頭就自動抬起來,眼睛自動睜開看了,當你想男女交媾的時候,你的陰莖就開始充血,膨脹起來了......

      上帝誕生後,“兩儀”出現了,天體出現了,天體的執行開始了,空間無限度地出現了,時間開始了,一切進入了生死迴圈的執行軌道。

      “兩儀”生“四象”。

      “兩儀”的出現,帶來了“四象”的產生,從方位上講,就有了東西南北之分,從位置上講,就有了前後左右之別,從發展上講,就有了生、長、衰、亡之差,從函式圖象上講,就有了第一、二、三、四四個象限。。。。。。

      “四象”生“八卦”

      由於有了東西南北,所以就出現了東、東南、南、西南、西、西北、北、東北八個方位,其卦名為乾兌離震巽坎艮坤,每一個方位都有它特殊的含義,而氣機的變化在不同的方位上有了不同的內涵,具體到一個人,若他在南方身體健康,到了北方有可能就難以適應,若他在東方一塌糊塗,到了西方有可能一路順風,“醜小鴨”有可能是“白天鵝”。即使一棵小草,在不同的地方會有截然不同的生長方式和開花結果的時間。

      乾兌離震巽坎艮坤的相互排列組合衍生出了六十四卦

      這六十四卦對應著宇宙中的64個因子,具體是哪些因子,已經牽扯到宇宙的全部奧秘,不是普通人要掌握的,即使《封神榜》中的周文王,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中國道家中的個別大隱也只知幾個因子,釋迦牟尼最多也只掌握了一半,耶酥掌握的比釋迦牟尼只多了幾個因子。

      常聽人說“天機不可洩露”,所謂的“天機”就全部隱含在64卦中,64卦的相互交合,導致了宇宙中的永珍的誕生和消失,一切的不可思議之事,也只是64個因子中某兩個因子的組合而已,耶酥的神通,全在於他掌握了這個因子之間的“配方”。

      宇宙永珍的誕生和消亡、宇宙中無窮的奧妙、一切的神通變化皆在64卦的排列組合(配方)之中,“來無來,去無去,時空盡,顯原形。”

      這就是宇宙誕生的簡要過程。

    (生命禪院)

  • 20 # hertggh

    回答宇宙從何而來,首先必須承認,我們的宇宙固有存在,現實世界的出現是宇宙的一個屬性,宇宙必然是固有存在的。

    否認固有存在,即認為宇宙產生於超級虛無,而超級虛無也是一種存在形式,超級虛無產生宇宙也是一種存在形式,一種固有存在的屬性,所以,固有存在無法被否認。

    既然承認固有存在,那麼不得不承認因果律具有適用範圍,超過這個範圍因果律失效——固有存在意味著沒有任何原因導致了固有存在,所以,探討宇宙本質,必須放棄使用因果律。

    存在是一個抽象概念,固有存在更是超越了人類的認知範疇,”科學盡頭是神學”這句話也並非信口空談。

    從另一角度我們可以探討:我既然能夠思考,證明思維和意識是宇宙固有存在的其中一個屬性,從現實世界我們觀察到,這個現實世界具有明顯被設計過的痕跡,從這一點推測,我們宇宙會不會是一個固有存在的超級思維所構建起來的虛擬世界呢?我們起始便是這個固有超級思維的一部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向文科生淺顯易懂的講解薛定諤的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