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royal江田園

    從飲食角度,山珍海味長久食用必令人生膩,而淡飯清茶反而長久伴隨著我們的飲食,不經過分加工的天然珍味食材,更能體現人世間最有的歡樂滋味。從人生的角度,大起大落、大喜大悲,轟轟烈烈、策馬揚鞭的追求只是人生長河裡的浪花,洗盡鉛華,返璞歸真才能真正享受人生的樂趣,最值得品味的歲月,是清新淡雅的人和物,是兒女成長的點滴,是親朋歡聚的交融,人間有味是清歡。

  • 2 # 樓蘭落日1

    我感覺人只有在有閒的時候,才能真正體會到生活的美好。當然現實生活中的我們大都非常繁忙,因此很難體會悠閒的好處。

    清歡是人的一種情懷,是一種態度。古人已經給我們很好的借鑑。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當許清閒消永夜,唯圖淡雅度今生。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這種種意境都透出一個淡字,一個閒字。所以清歡是自我可以掌控的一種逍遙。你會有時間欣賞百花的嬌豔,古寺的靜謐,山風的險峻,觀白雲飄過,聽山風鳴於耳畔。泉水的清浪,此時能夠感受大自然的恩賜是那樣富足。人生是那樣美好。踏光陰而行,與天地萬物為伴。清歡,是一種出脫的淡然。與朋友一同聽一段走心的音樂,品一壺茶,茶可濃可淡,不計較色香味之濃烈,只求泥壺的溫暖,小杯的質樸。綠茵下,享浮雲流過,看落日紅霞。

    清歡,是一壺溫暖的淡酒,無需濃烈,只要清香四溢就好。與朋友或紅顏知己,一同輕飲淡品。談古說今。看白月東昇,看群星由明亮轉為暗淡。夜風輕拂樹葉的爽利沙沙聲響,與蟲鳴一同悠然的暗香飄過。這一切都只有在靜後,才能體會,只有閒時,才能享受與把玩。清歡是發自內心的一種靜,一種淡,那是人生另一種滋味 ,無靜的人不懂,不甘清淡的人無法看見。

  • 3 # 謝小樓

    「人間有味是清歡」這一句詩,是出自蘇軾的一首《浣溪紗》,「人間有味是清歡」,寫出了人生快樂的真諦。

    浣溪沙

    蘇軾

    元豐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從泗州劉倩叔遊南山。

    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詞的序言中寫道,元豐七年也就是1084年十二月二十四日的這一天,蘇軾與泗州劉倩叔遊南山。這首詞就是寫這次遊山的細節。

    詞的上片寫景。

    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細雨斜風,天氣微寒,雨後天晴,煙雲淡淡,楊柳蕭疏,在水灘邊沐浴著美好的晴暉。寒冬裡,難得一個放晴的好天氣,無怪乎此時蘇軾要與好友遊山。

    入淮清洛漸漫漫,在山上,可以看到眼前的清澈的洛水,漸漸流向遠方。

    詞的下片寫野炊。

    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在山上,蘇軾與好友搞起了野炊,喝的是乳色雪白的好茶,吃的是新鮮可口的野菜。

    人間有味是清歡。在這次遊山賞景中,在這次清淡野炊中,蘇軾品味到人生不一種清淡的歡愉,這種清淡的歡愉,才是人生真正的味道。

    人的一生,歸根到底,追求的無非就是快樂。

    然而,有時我們會捨本逐末,忘記了快樂的目的,費盡心力去追求那些自以為能給我們帶來快樂的東西,結果迷失在求不得的痛苦之中。

    而有時,我們又會迷失在現代社會的過度刺激之中,喪失悼了感受快樂的能力。

    你看,蘇軾在一次普通的遊山野炊中,感受到了山川風物的美好,品味到了簡茶野菜的可口,體會到了人生清淡的歡愉。

    所以,人生的快樂不是來自於燈紅酒綠,不是來自於山珍海味,不是來自於倚紅偎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過度的刺激,只會令人麻木,從而讓人失去體驗快樂的能力。

    真正的快樂,是來自生活的細節,來自那些常常被我們忽視的人生時刻,真正長久的快樂,是人生清淡的歡愉。

    所以——

    要想獲得人生的快樂,就要用心去感受世界的每一個區域性;

    要想獲得人生的快樂,就要用心去體會生活的每一個細節;

    要想獲得人生的快樂,就要用心去體驗人生的每一個時刻。

  • 4 # 養心

    人間有味是清歡,結合當時蘇軾被貶黃州的情境,指的是人生在世最有味的是清心寡慾的淡雅,隱居山水之間的閒適,與官場名利、熱鬧紛擾撇清了關係。

    就好像人間是一場描金繡鳳的浮世繪,歡樂場,熙熙融融,皆為利來,皆為利往,只有心豁達了,超脫了,才能體會人間至味何嘗不是寡淡呢?

    離開世間紛紛擾擾,縱情山水之間,結三五友人,喝酒,賞月,唱歌。在院前種菊花和青菜,夕陽西下時,望著南山,吃素菜,沒有山珍海味卻才知素食是人間真正美味。迴歸自然又豈能是山珍海味能比?

    與自然在一起久了,做人也天真率潔,不尚雕琢,超脫自然。這樣的日子以霓為衣,以風為馬。彷彿神仙中人,逍遙自在,早已忘卻眼角深沉的淚水和曾經痛苦的心,此刻,心是自由的。

  • 5 # 老街味道

    怎樣理解“人間有味是清歡”?這句詩是從杜牧的詩中化用而出,意思也基本一樣,淡泊名利,追求人生本質享受無爭之歡愉。不過東坡詞更淡,表面少了杜牧的沉鬱,其實更含蓄幾乎不露痕跡。

    蘇軾博覽群書,對唐人作品瞭然於胸,信手拈來稍加修改,便可放入自己的作品裡。他有一首《定風波》就是櫽括的杜牧《九日齊山登高》。

    對比一下兩首詩詞,可以看出杜牧的影子。

    將赴吳興登樂遊原一絕 杜牧 清時有味是無能, 閒愛孤雲靜愛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 樂遊原上望昭陵.浣溪沙 蘇軾 從泗州劉倩叔遊南山。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杜牧的沉鬱

    杜牧說天下清平,像我這“無能”之人,日子頗有興味;愛孤雲之逍遙,喜老僧之閒靜。遠去之時,遙望太宗的昭陵。戛然而止,沉鬱而含蓄,拳拳之心,藏於“樂遊原上望昭陵”之中。

    其時牛李黨爭,藩鎮割據,杜牧“清時”二字是反意。無能其實是自嘲和無奈。

    東坡的含蓄

    東坡詞通篇寫景,結尾一句:人間有味是清歡。不敢再有杜牧“望昭陵”那麼明顯的暗示。原因是東坡因反對新法,在元豐二年遭遇烏臺詩案後,詞裡不敢再有明顯的表露。

    而當時讀書人都知道這句是化用杜牧的詩,杜牧與東坡在所謂“清時”都選擇離開政治中心,所以東坡無需直言,此處化典無痕,避開“清時”這個帶有嘲諷的詞,不至於招惹是非。

    東坡這首詞寫於元豐七年,第二年神宗駕崩,由太皇太后高氏垂簾聽政,全面廢除新法。反對新法的蘇軾不久即被啟用,登上其宦途高峰。不過他又與舊黨不和,最終又外放了,這是後話不提。

    人生有味是清歡,背後和杜牧一樣,其實也是一種無奈。古代哪有讀書人不想報效朝廷、建功立業呢?

    宋神宗趙頊死於1085年4月1日,真巧,今天是他的祭日,而東坡這首詞寫於933年以前。

    2018-4-1

  • 6 # 萃辰天心書院
    印安說:蘇東坡貶官黃州時,一日遊到南山,友人以蓼茸蒿筍等野味款待,東坡不勝其樂,寫出了“人間有味是清歡”的名句,這難得的清歡與清福,恐怕只有清心之人方能享受。印竹說:最近網路上流行一個詞叫:油膩中年。這人只要一貼上“油膩”的標籤,必無法體會到“清歡”了。因為膩是粘著與過度,而清是淡雅與簡單……

    說到“人間有味是清歡”這個話題,讓我想到了多年前看到的林清玄的這篇同名文。今天,節選其中精彩的句子與大家分享。林清玄說:

    清歡,是一種生活姿態,是一種尋找自我的方式,它不需要遠離我們熟悉的生活,不需要逃離固有的環境,它並非來自別處,而是來自我們對平靜、疏淡、簡樸生活的追求和熱愛。

    當一個人可以品味山野菜的清香,勝過于山珍海味,體會靜靜品一壺烏龍茶,比在喧鬧的晚宴更能清洗心靈,這就是“清歡”。

    人生最美好的擁有,莫過於清歡。

    以清歡之心與世界相處,與他人相處,與自己相處。無言中氣質盡顯,清靜中歡喜自生。

    五柳先生陶淵明,在彭澤當縣令時,因為不肯獻媚於朝廷派下來的官員,長嘆一聲:

    “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邪!”

    便掛冠而去,離開只當了83天縣令的職位,回家種田去了。

    在蒔花弄草澆水灌溉之餘,寫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詩句,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就是他當時生活的真實寫照。

    讀著他的詩句,眼前總會浮現出種種畫面:

    人生在世,不過短短几十載,遠離塵世的喧囂和紛爭,找一片屬於自己的空間,做自己喜歡的事,享受一份清歡,實在是一種福分。

    可是,這樣的人太少了,畢竟這需要超常的膽識和智慧,一般人做不到。

    特別遺憾的是,更多的人走著走著,連自己都不知不覺變成了油膩中年。人一變得油膩了,有時連自己都不太喜歡。所以,還是留一份清歡給生命吧!

  • 7 # 姚華興

    喜歡“人間有味是清歡”詩句,做人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有快樂、歡喜陪伴你,也就是寡慾多歡、多樂,清了做人簡單、做人輕捷,走得動、走得快、辦事不累贅;做人如果濁了,那就蜀道難難於上青天,揹負不應有的重負,寸步難行,包袱越大步履越艱難。“清”了歡樂多多、高興多多,人間味道多多,此詩句具有人生哲學味,我喜歡。雜感。

  • 8 # 芝麻video

    “人間有味是清歡”出自蘇軾的《浣溪沙·細雨斜風作曉寒》。

    “人間有味是清歡”這一句帶有哲理性的詩句,是全詩的“詩眼”,給人無盡的思索。

    何謂“清歡”?遠離喧囂的城市,遠離官場的爭鬥,忘卻名利慾望,走進山林,感受農家素樸的清茶淡飯生活,這就是“清歡”。“清歡”者,清淡的歡愉也,不是大歡、狂歡,更不是貪歡。無可否認,蘇軾的“清歡”論有一定的侷限性,隱含著他經受險惡仕途官宦之後,產生的一種隱退的消極思想和曠達的人生態度。

    《浣溪沙》

    元豐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從泗州劉倩叔遊南山。

    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 9 # 蘆薈79545

    此句出自蘇軾《浣溪沙·細雨斜風作曉寒》的詩,以下全詩內容:

    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人間有味是清歡”意為人間真正有味道的還是清淡的歡愉。表達了作者的審美意趣和曠達的人生態度,具有很深的哲理性,讀者可以細細品味。

  • 10 # 童勁松

    “人間有味是清歡”這句話最近挺流行,好像既有同名書又有同名的電視劇。大家都知道這是蘇東坡《浣溪沙》裡的名句。但這首看似平淡的詩句裡,卻有著不為人知的玄機。

    很少有人知道,這句話是蘇東坡化用杜牧的詩句。無論東坡的詞,還是杜牧的詩,意思也基本一樣,淡泊名利,追求人生閒靜享受無爭之歡愉。不過東坡詞更淡,表面少了杜牧的沉鬱,其實更含蓄幾乎不露痕跡。

    蘇軾博覽群書,自然對杜牧的詩作了然於胸,佳句信手拈來稍加修改,便可放入自己的作品裡。對比一下兩首詩詞,可以看出杜牧的影子,更可以體會到二人異曲同工的妙處。

    先看東坡詞《浣溪沙》

    從泗州劉倩叔遊南山。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

    入淮清洛漸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一般書本都會這樣解釋:透過……表現東坡對平靜的疏淡而簡樸生活的一種熱愛和嚮往。

    真的是這樣嗎?元豐七年,蘇東坡四十八歲,遠沒有到“約它年、東還海道,願謝公雅志莫相違”的年齡。古代哪有讀書人不想報效朝廷、建功立業呢?

    再看一下杜牧的《將赴吳興登樂遊原》

    清時有味是無能, 閒愛孤雲靜愛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 樂遊原上望昭陵.

    杜牧說天下清平,像我這“無能”之人,日子頗有興味;愛孤雲之逍遙,喜老僧之閒靜。遠去之時,遙望太宗的昭陵。

    其時牛李黨爭,藩鎮割據,杜牧“清時”二字是反意。無能其實是自嘲和無奈。詩的結尾戛然而止,沉鬱而含蓄,拳拳之心,藏於“樂遊原上望昭陵”之中。

    東坡詞通篇寫景,結尾一句:人間有味是清歡。不敢再有杜牧“望昭陵”那麼明顯的暗示。

    為什麼?蘇軾後來有一首絕句就是答案: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原因就是吃一件長一智,東坡因反對新法,在元豐二年遭遇烏臺詩案後,詞裡不敢再有明顯的表露。

    當時讀書人都知道這句是化用杜牧的詩,杜牧與東坡在所謂“清時”都被排斥在政治中心之外,而東坡更是身陷囹圄險些喪命。此處化典無痕,避開“清時”這個帶有嘲諷的詞,不至於招惹是非。

    東坡這首詞寫於元豐七年,第二年神宗駕崩,由太皇太后高氏垂簾聽政,全面廢除新法。反對新法的蘇軾不久即被啟用,登上其宦途高峰。不過他又與舊黨不和,最終仍舊被外放。東坡一生宦海沉浮,正如自己所言: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繫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人生有味是清歡,背後和杜牧一樣,隱藏的是不甘表達的是淡泊,其實更是一種無奈。

    宋神宗趙頊死於1085年4月1日,真巧,今天是他的祭日,而東坡這首詞寫於933年以前。

  • 11 # 妞拗783

    此話出自宋代詞人蘇軾的:《浣溪沙·細雨斜風作曉寒》原文:

    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意思是:細細的雨和斜斜的風讓天氣變得寒冷,淡淡的煙霧和稀疏的柳樹讓海灘更加明媚。入了淮水的洛河水勢更加浩大。乳色鮮白的好茶伴著新鮮如翡翠般的春蔬,這野餐的味道著實不錯。看來人間真正有味道的還是平淡的幸福。這首詞作品充滿春天的氣息,洋溢著生命的活力,反映了作者對現實生活的熱愛和進取的精神。好像與愛情無關,充其量是對美好的生活的熱愛及嚮往。

  • 12 # 快樂神秘園

    有部電視劇劇名。

    清歡就是清淡歡愉,用清淨的心去看待世界,用歡喜的心情過好生活。講的一種心態和境界。

  • 13 # 我在路上110884388

    東坡居士信手拈來的一句詩,卻點明瞭一種人生態度。人生有味,說得多好!酸、甜、苦、辣、鹹,五味雜陳百感交集,可不正是有滋有味嗎?至於清歡嘛,柔和春風拂面掃去心頭煩躁,喜則喜矣卻絕不狂熱,一如明前清茶清冽入口,眼角眉梢跳動地欣然,那綿延的茶香,唯有靜坐,獨處,心沉下,才能嗅到那縷穿透碧紗的清香。

    “人間有味是清歡”。這一帶有哲理性的詩句,是全詩的“詩眼”,給人無盡的思索玩味。何謂“清歡”?遠離喧囂的城市,遠離官場的爭鬥,忘卻名利慾望,走進山林,感受農家素樸的清茶淡飯生活,這就是“清歡”。“清歡”者,清淡的歡愉也,不是大歡、狂歡,更不是貪歡。無可否認,蘇軾的“清歡”論有一定的侷限性,隱含著他經受險惡仕途官宦之後,產生的一種隱退的消極思想和曠達的人生態度。

  • 14 # 三秋樹老

    “ 人間至味是清歡”出自蘇軾的《浣溪沙、細風斜雨曉作寒》一詞。

    蘇軾一生坎坷,年輕時金榜題名,抱負不凡,以為可以一展青雲之志。但現實使他處處碰壁,土途一貶再貶。而這使他遠離了官場的爭鬥,看淡了功名利祿,得以走進百姓的生活。

    泡上一杯浮著雪沫乳花似的清茶,品嚐山間自然中的農家春盤素菜,他才體會到人間真正有滋味的還是清淡的歡愉。

    有先哲說,悠長之趣,不得於釀釅,而得於啜菽飲水,惆悵之恨不生於枯寂,而是生於品竹調絲。故知濃處味常短,淡中之趣獨真也。這也說明人間至味是清歡英雄所見略同。這是一種高層次的思想境界。

    蘇軾在生活的體驗中,得出的人間至味是清歡,對我們現實的生活也有啟示之義。我們在追求物質生活的同時,不貪非分之獲,不貪非分之福,不好高騖遠,不慕虛榮去追求不切實際的東西。福生於清儉,平平淡淡的生活那才是人生的本真。

    淺見理解,謝網友和讀者。圖片來自全網,侵刪。

  • 15 # 杜象應

    “人間至味是清歡”什麼意思?

    “人問至味是清歡”,此詩句出自於蘇軾《浣溪沙.細雨斜風作曉寒》中:

    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至味是清歡。

    這首詞是蘇城在元豐七年十二月二十日,從泗州劉倩叔遊南山時的感受,其中總結語“人間至味是清歡”是蕩氣迴腸的切身體驗,也是本詩詞中的“詩眼”。

    “人間至味是清歡”的意思很明確:“雪沫乳花”茶伴同“蓼茸蒿筍”菜,這就是人世間最有味道和滋生出的歡愉。

    那麼針對“人間至味是清歡”,我們又該如何理解?

    蘇軾的這首詞是他被貶黃州四年後再遷移到汝州時寫的。這裡面多多少少都受到了仕途不順影響,漸而心生歸隱之臆念,由此,他才說出“人間至味是清歡”。

    何謂“清歡”?在蘇軾看來,遠離官場爭鬥紛憂,避開鬧市城鎮的噪雜,拋棄名利追逐,走進深山農家,去品嚐那最樸素又普通的清茶淡飯。

    所以說,人生一世不要慾望過大,企求什麼大富大貴,而應該腳踏實地亨受生活帶來的樂趣。即使少魚缺肉,也能將粗茶喝得有滋有味,淡飯吃得可口香甜。

    至於“愛過的你明白麼?”

    這樣的提問,是一種借梯上樓的升級版,倒不如將此詩句改成“人間至愛是清歡”就好了,與事與理都不為過分。

    “愛”是什麼?坦丁說:愛是美德的種子。愛,是人間最美好的字眼,它溫潤如玉、燦若桃花、暖勝春風。

    有的人一旦愛起來時就轟轟烈烈、不知疲倦,但終經不起風雨洗刷,枯萎而倒下了。這種愛雖然名噪一時,但不是“清歡”。

    真正的“人間至愛是清歡”就是一起在燃燒生命之火焰的同時,相互包容體涼,像粗茶淡飯般地生活著細水長流。不論驚濤駭浪,亦或是風平浪靜,都始終能“執子之手,白頭偕老。”

    總之,“人間至味是清歡”,意寓濃濃的鄉味,是一種純真而古樸的農家樂。清歡有味,愛也如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老乾媽為什麼沒有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