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國際註冊諮詢師徐梵斌

    如果是在疫情之後,那就是大家對現金貶值擔心,所以才有這個判斷。

    說說黃金:黃金的價格取決於實際利率,實際利率下降,黃金價格上漲,實際利率=名義利率-通貨膨脹率,現在名義利率很低了,看 ppi 的話,似乎是通縮,看 cpi 的話,似乎又有可能走入通脹。黃金價格波動的節奏是,看名義利率和通貨膨脹率那個下降得快,如果名義利率下降快,那麼黃金就上漲,如果通貨膨脹率下降快,黃金就下跌。

    再說說房產:中國的房產以平均收入和租金來衡量,它已經不是居住功能,妥妥的是金融產品。從2015年去槓桿後,債務轉移居民債務,現在應該加槓桿有限。而且4月9日政府出臺的政策,推進要素改革,也會抑制房產繼續上漲。房產也只有一級城市一級地段有保值增值功能。

    所以,這話也就是擔心貨幣貶值,想找資產保值而矣。

  • 2 # 老郭正能量

    此疫以來,讓世界深刻認識到了,人們賴以生存的糧食才是重中之重!

    所以近期相繼部分國家,宣佈了禁止出國糧食的禁令!

    歷史上,大疫,大災之年的糧食貴如黃金,紙幣不如紙值錢,一提包,一麻袋錢,也買不了|斤糧食!

    所以,真正有大災,早災,人為戰爭災禍時,最值錢的不是什麼,黃金,房子,房產,而是保命的糧油,米,面,鹽!

  • 3 # MM變富之旅

    存錢肯定不是資產保值的首選,通脹會吃掉錢的大部分購買力。

    但是黃金比現金也強不了多少,黃金本身也不具備太好的投資屬性。

    投資地產的時代也已遠去,此時投資地產是風險較大,收益有限的事。

    所以您提到的這個有人,我估計是大眾的通俗想法,並不具備投資理財知識和判斷,建議您謹慎考慮。

  • 4 # 光伏魚家

    黃金是真金白銀,錢是廢紙一張,和平年代廢紙是真金白銀,戰爭年代物價的漲跌,房產是不動產物,三者之間都不可缺。看世界風雲如何變換,但是沒人看的明天如何,未來又是咋樣。

  • 5 # 小羊理財

    存錢:

    定期活期1-2%年收益,存錢等於貶值,存錢跑不贏印錢速度,存錢跑不贏通貨膨脹。30年前工資一兩百元,現在工資低則幾千多則上萬

    黃金:

    8-10%年收益,勉強跑贏通貨膨脹,10年前買黃金,放到現在仍然可以買到差不多的價值的物資

    地產:

    10-20%年收益以上,物價再怎麼漲,工資再怎麼漲,漲不贏房子。無論自住,投資,出租,都是上好的增值財產

  • 6 # 追風投資

    我認為存錢是不如存黃金,但存黃金並不一定不如存地產。

    把錢存在銀行,存活期的話一年只有0.3%的利息,存定期的話一年也只有2%左右。這是遠遠跑輸通貨膨脹的。而黃金長期來看,是能有抵抗貶值或者勉強達到保值的效果。

    所以,存錢長期來看比不上存黃金的。

    對於房地產而言,中國已經結束了樓市的黃金時代。一定不會像以前一樣,可以閉著眼睛選樓盤、躺著賺錢。未來的房地產是分化的,只有像北上廣深這些一線或者二線或者省會城市,這些有人口淨流入,有工業基礎,有經濟活力,醫療、教育、交通這些配套齊全並優質的城市,房價長期來看才會有上漲的動力。對於那些三四五線城市,那些人口淨流出,沒有工業基礎,沒有經濟活力的城市,房價長期來看是沒有上漲的動力的。未來這些城市的房價要麼在一個合理區域來回震盪,要麼就是慢慢的下跌,但下跌也是有底線的。

    所以,如果你投資房子,沒投對城市,投對地段。那麼房子大機率就砸在手裡了。剛需無所謂。

    所以,存黃金並不一定不如存地產。這要看你存的地產是什麼樣的。

  • 7 # 財智成功

    此一時彼一時,理財風向標一直在變。

    “存錢不如存黃金,存黃金不如存地產”這樣的觀點乍一看似乎有點道理,實際經不起分析,也不可能隨時都能行得通。

    先說存錢不如存黃金

    我們見到存錢的人無數,又有幾個人在家裡存放大量黃金的?

    除非有人喜歡收藏,家裡存幾十捆鈔票,存一些金條、首飾、外幣之類,否則即便是富人,也不會把財富都變成黃金。

    我們常說盛世古董亂世黃金,是因為只有亂世時出現嚴重的通貨膨脹,貨幣購買力大大降低,黃金就成為硬通貨。如今亂世很遠,黃金很貴,顯然不是存黃金的時節。

    錢存在銀行有利息,雖然跑不贏通脹,但是也能越存越多,十年下來本息加起來增加50%也很正常。黃金呢,儲存需要費心費力,還要擔心買到會生鏽的假貨,存多少年也不會有利息產生。只要金價不漲,黃金比紙幣更跑不贏通脹。

    再說存黃金不如存地產。

    合理的房價是當地人均收入能買當地一平米房子,現在則是很多都是三四個月的收入才能買一平米房子。100平米建築面積的房子使用面積不過80平米,卻要300個月以上的收入不吃不喝來購買,顯然一個普通工薪階層只要吃飯消費,一輩子都買不起一套沒裝修的毛坯房了。

    衣食住行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房子只是其一,還要養育子女,在教育、醫療、養老上做儲備。當房價過高時,消費就要受到抑制,經濟增長就會減速,而這種影響已經越來越明顯。

    2020年的這場疫情是不期而至的黑天鵝,對經濟的影響極為深遠,國內多數人全年收入會減少20%以上,房價走勢會越來越明瞭。

    未來幾年,現金為王。錢多的話買點黃金無可厚非,房子就不要再買了。

  • 8 # 古雙月

    那麼對於黃金來說,黃金作為一個避險資金,從2008年的800多美元盎司/美元,漲到當前的1680盎司/美元,翻了一番,可以說如果一直持有到現在,確實是一大筆收益。

    另外,疫情在全球蔓延,不確定性越來越大,全球供應鏈面臨斷裂的風險;目前,全球經濟陷入大衰退已經成為共識,那麼在衰退的基礎上,全球經濟是否會發生大蕭條或是發生金融危機,其機率也不是沒有。

    在這種情況下,越是風險大的時候,黃金作為保值資產越受青睞。

    關於地產,在過去十來年的發展中,更是如此。看看北上廣的房價,或者對比下各個城市房價和收入的比值就知道了。

    不過在未來的發展中,房產是否能夠保持這種強勢的發展呢?未必!

    雖然中國還有20%的城鎮化空間,而且改善性住房需求不斷增多。但問題是城鎮化需要的是錢,對房子有需求的人,他們有足夠的錢買房嗎?這是關鍵。

    另外,在當前住房不炒的基本戰略下,房子大幅度上漲的可能性不大。

    不過從某種程度上,一線,新一線城市的房子仍有巨大的需求。

  • 9 # 經濟觀察哨

    很有道理,資料說話

    存錢的收益

    存款大致可以分為活期和定期,活期存款的利率只有0.35%,一年期定期的大部分在2%左右,如果是大額存單,可以到4%左右,這基本也就是存款能達到的最高的收益率了。

    黃金的收益

    找了近40年的黃金的價格資料,我們可以看到,近40年來,黃金有漲有跌,總體上來說是上漲的態勢,44年間黃金累計上漲超過了790%,複利換算一下,平均一年的漲幅為4.93%,基本是高於存款的收益率的。

    房產的收益

    中國的房產近些年漲價的幅度比較大,不能看近幾年的資料,我們找了近19年的資料總體來看,19年間,平均銷售價格累計上漲了338.81%,用複利換算一下,平均一年的漲幅為7.02%,再加上大約2.5%左右的租金收益,房產的收益率大約為9.52%,房產的收益是大於黃金的收益的。

    總結

    從收益的角度來講,房產>黃金>存款,但是作為投資,還要考慮另外i的兩個方面,風險和流動性,從風險的角度來講,房產>黃金>存款;從流動性的角度來講,存款>黃金>房產。投資的時候一定不能只盯著收益率,也要綜合考慮其他的方面,尋找適合自己的方案。

  • 10 # 惠德投資

    這句話存在一個錯誤,存錢,存黃金,存地產是三種不同的投資方式。在不同的時間,他們的收益不同。他們全部都存在週期性,沒有一個可以保證達到你的投資預期,且不同預期不同結果。

    對於存錢,他依賴於政府的基本利率,在不同時間存錢的利率不一樣,不同週期的利率也不一樣。只是存錢是屬於直接損失風險最小的方式。什麼是直接損失風險呢?其實就是直觀看到損失的風險,存錢看不到直觀損失。但是通貨膨脹會讓存錢在一段時間後的購買力下降,其實也就造成了間接損失,這種間接損失幾乎是100%。

    而黃金是一種硬通貨,他的漲跌不以一個國家意志為轉移。通常是看美元指數,國際形勢等因素,可能十年不漲,也可能二十年連續漲。在1980到2000這個階段就是持續漲,而在去年到現在隨著國際形勢變化,也在漲。不能拿黃金做賭博,但是長期可以抵禦政治局勢風險。

    對於房地產,則十分依賴人口遷移和人口結構以及國家政策。難以說他必然會一直漲,尤其是未來十年。

    所以說這句話太片面,沒有什麼邏輯性,最好不要拿來參考。

  • 11 # 好飯換壞飯好煩

    錢、黃金和地產這三者關係如下。

    黃金已經不再作為貨幣定值標準;廢除黃金官價,會員國可以自由在黃金市場按市價買賣黃金。

    黃金邁上了非貨幣化的道路。在社會經濟發展和執行中,如果某一國家或地區出現了惡性的通貨膨脹、劇烈的匯率波動或嚴重的地緣政治衝突,其發行的信用貨幣(紙幣)將存在很大的風險。

    這是因為信用貨幣是以國家信譽和承諾變現的資產。這時,黃金作為唯一不以國家信譽和承諾變現的資產,其貨幣屬性將被充分啟用。黃金的價格將會走強,顯現其保值和投資價值。

    2000年美國新經濟泡沫破裂啟動了美元對主要貨幣匯率貶值的序曲,隨後2001年爆發的"9·11"事件及先發制人的反恐戰略,使國際地緣政治關係走上了動盪的邊緣。2002年以來,持續上升的全球資源性原材料價格(美元價格),又給美國和緊盯美元匯率的國家帶來了通貨膨脹的壓力。於是,信用貨幣風險和黃金的貨幣屬性被雙雙啟用。在某中程度上黃金是可以用貨幣來兌換的。

    地產的保值性體現在社會經濟的穩步發展,通貨膨脹不嚴重的社會環境下,一旦出現社會動亂,經濟發展遭到巨大的打擊,則地產價值就會下跌,所以地產是不保值的,至少其保值增值是不穩定的。

    黃金是最保值的,任何社會黃金都可以變現,可以直接兌換任何的幣種。“盛世的古董,亂世的黃金”,黃金到了什麼時候都是硬通貨。

  • 12 # 順風逆勢講道理

    存錢和存黃金是普通人進行財富積累的常用方式,但是雖然存款的收益一向非常穩定,僅僅透過定期利率,手上的錢始終跑不贏通貨膨脹。所以對比現金來說,具有交易市場的黃金是更好的選擇。

    從黃金的優勢上來看,首先,黃金具有保值性。黃金不僅具備貨幣屬性,還是最常見的保值和避險工具。貨幣在經過一段時間後必然會貶值,現在一百元的購買力恐怕還夠不上二十年前五塊錢的購買力。而黃金則不同,在通貨膨脹時期,存黃金的保值價值要遠高於現金儲蓄。

    其次,在經濟環境不確定的前提下,黃金的投資價值非常有增值空間。現在國際金融形勢複雜,在疫情和石油戰的雙重夾擊下,後續中東和歐美之間的衝突少不了。此時投資現金、國債等隨時都有貶值的風險,黃金作為避險工具的作用更為明顯。

    當然黃金也有其劣勢,貨幣的流通性更強,銀行存款可以隨時取出,即使是定期存款、大額存單或是國債等有固定期限的存款產品,也可提前支取,變現能力很強。而黃金的流通性則相對較弱,實物黃金較難變現是比較麻煩的,很多銀行都不支援回收黃金,即使支援也有一定的限制條件。

    所以是選擇存錢還是存黃金要根據個人需求來決定,在市場穩定的前提下持有現金不見得不如黃金,而在金融環境複雜的情況下,以避險為主要目的,投資黃金會更合適。

    至於樓市,目前在經濟下行趨勢當中,居民購房需求會出現大幅下滑,在樓市調控政策不放鬆的情況下,很難出現房價大幅上漲。而且一線二線城市房價已經處在高位,上行空間非常有限,房維持震盪並且下行的機率較大。而且投資房地產要求投資人有一定的積蓄,至少有幾百萬的資產傍身,否則加槓桿投資,遇到風險虧得傾家蕩產也是非常不划算的。

    因此,就目前的國際經濟形勢來看,相比現金和樓市,投資黃金是更好的選擇。簡單的儲蓄始終跑不贏通貨膨脹,投資樓市,其升值需要的時間週期會很長,不如投資黃金。

  • 13 # 大國財經

    此一時彼一時,理財風向標一直在變。

    存錢不如存黃金,存黃金不如存地產”這樣的觀點乍一看似乎有點道理,實際經不起分析,也不可能隨時都能行得通。

    先說存錢不如存黃金

    我們見到存錢的人無數,又有幾個人在家裡存放大量黃金的?

    除非有人喜歡收藏,家裡存幾十捆鈔票,存一些金條、首飾、外幣之類,否則即便是富人,也不會把財富都變成黃金。

    我們常說盛世古董亂世黃金,是因為只有亂世時出現嚴重的通貨膨脹,貨幣購買力大大降低,黃金就成為硬通貨。如今亂世很遠,黃金很貴,顯然不是存黃金的時節。

    錢存在銀行有利息,雖然跑不贏通脹,但是也能越存越多,十年下來本息加起來增加50%也很正常。黃金呢,儲存需要費心費力,還要擔心買到會生鏽的假貨,存多少年也不會有利息產生。只要金價不漲,黃金比紙幣更跑不贏通脹。

    再說存黃金不如存地產。

    個人認為,按照2020年的收入水平,房價回到2015年之前才更為合理。就當下而言,房產已經完全失去了投資價值,不僅不會保值增值,還有可能大幅度縮水。

    合理的房價是當地人均收入能買當地一平米房子,現在則是很多都是三四個月的收入才能買一平米房子。100平米建築面積的房子使用面積不過80平米,卻要300個月以上的收入不吃不喝來購買,顯然一個普通工薪階層只要吃飯消費,一輩子都買不起一套沒裝修的毛坯房了。

    衣食住行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房子只是其一,還要養育子女,在教育、醫療、養老上做儲備。當房價過高時,消費就要受到抑制,經濟增長就會減速,而這種影響已經越來越明顯。

    2020年的這場疫情是不期而至的黑天鵝,對經濟的影響極為深遠,國內多數人全年收入會減少20%以上,房價走勢會越來越明瞭。

    未來幾年,現金為王。錢多的話買點黃金無可厚非,房子就不要再買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如何看待那些神話劉國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