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線上靈童

    謝邀!《道德經》的指導意義很明確:1,如何面對現實問題,2,如何解決煩惱問題,3,如何改變自己,4,如何超越自己,5,如何認識自然的結構,6,如何認識自然的性質,7,如何認識自然的規律,8,如何實現天人合一,9,如何歸家(即回到原點)。

  • 2 # 南頭包子鋪

    道德經是老子寫的。

    回答問題之前先想談一談我們讀的道德經。

    老子是誰?

    不同於孔子拘泥禮法,老子的“道”是相當的灑脫無為。

    而我們現在常看的道德經裡面,很多語言太“墨守成規”了,這很不“老子”。

    為什麼會有這個情況。

    我告訴你,你看到的道德經根本不是老子寫的,是後人篡改過的。

    是漢武帝之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按照儒家學說篡改的。

    我有證據嗎?

    當然有,馬王堆出土了先漢時的陪葬品,好巧裡面也有當時已經成為經典的道德經,和傳世版本很多地方大相徑庭。

    比如傳世版:“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道”。

    而馬王堆版:“執今之道,以御今之有道”。

    古和今這麼大的差距可別說是手抄版抄錯了,分明是故意曲解。

    為什麼有故意曲解?

    歷代皇權都會對古籍做刪改,因為道家不講究甚至不尊重中央集權,所以道德經也不可能倖免於難。

    -----分割線-----

    回答正題,道德經中的道理可以說是玄之又玄,恰如那句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每個人都可以有不同的理解。

    以現在的眼光看(當然,能以歷史的眼光看問題就更好了,可是我們大多人都做不到,)最有指導意義(現實主義)的話之一是:

    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

    這個對偶句子看起來整齊醒目,聽起來鏗鏘悅耳,便於記憶和傳誦。

    講著最簡單卻有最難做到的道理。

  • 3 # 邊緣隱士

    《道德經》中最讓我感受深刻的一句是:‘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私,故能成其私’。這句話把道的核心特性說了出來,後面的上善若水等篇章都是在進一步闡釋道大公無私,而天地,水的無私正是在效法道。能夠淡化小我,而造福天地自然及人類,應該就是上善的具體目標了。

  • 4 # 順其自然逍遙遊

    道德經讀通了就是無字真經 一有文字 世人就會執著 老子本來什麼也沒說 不得已寫了五千多個字 就是為了描述一種境界叫道~

  • 5 # 有德司契

    我認為《道德經》裡最重要還是第一章。因為這在第一章中,老子就充分表明了其以悟道行道為核心為方法論的全息宇宙觀了。

    如“道可道,非常道。”就說明了此“道”是可悟之行之的,因它不是普通的道(實指天地萬物賴以生存與發展的根及規律與規則)。

    而“名可名,非常名。”則是指他所命名的道,也不是普通的名(實指哲學範疇中形而上的概念)。而“無名,天地之始。”是說“無”這個哲學概念,是指開創天地的始祖。而“有名,萬物之母。”則是說“有”這個哲學概念,是指產生萬物的母親。又如“常無,欲以觀其妙。”是說我們常以“無”,來觀察領悟其道的奧妙(即應從天地的執行中領悟出其定式定規及行為精神來)。而“常有,欲以觀其徼。”是說我們常能以這些領悟出的“有”(即其客觀的規律與規則)的運用,來觀察與檢驗“以輔萬物之自然”發展的成效是否真理。及“其二者同出,而異名。”是說“無與有”雖同出於“道”,但哲學概念是不同的(如其“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實則是“道”未悟出前稱“無”,悟出後稱“有”。“同出謂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則是說這同出於道的“有生於無”的理念就是探索今生與古始(即各種價值觀、人生觀與宇宙觀與治國及宇宙演化論)等等的奧妙之門。

  • 6 # 淘書齋

    “道可道,非常道。”這句話非常深奧,很難理解,因此也有好幾種解釋。我曾經對它也頗有研究的興趣,也做過一番考證,也試圖給出一個自以為是的立論。後來一想,雖然學者們的說法各有差異,但不過是一些門戶之爭罷了,因為他們中的任何一種解釋對於原文都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其中一個被普遍接受的解釋是:“可以說得出的道,就不是永恆的道。”

    “道”為什麼說不出呢?

    第一個原因:“道”是一種體驗。

    體驗是無法傳達的。如果你不知道什麼是愛,當有人為愛獻身的時候,你會覺得不可思議。你可以在字典裡找到這個“愛”字,但你會理解不了它的意義。如果你真的愛過什麼人,你就知道“愛”這個字的意義了。意義來自於體驗,當你有了體驗,它就變得有意義了——否則它就是空洞的。

    文字可以被傳達,但文字只是一種容器。如果你沒有體驗,你拿到的就只是一個空洞的容器。當你看到它、或者聽到它,你會用你的體驗去理解它。許多人一輩子都沒有愛過,他們一輩子也不能理解“愛”這個字的意義,當他們聽到有人為愛獻身的時候,他們會覺得那個人很傻。儘管字典裡也在解釋這個“愛”字的意義,但他們理解不了,他們只能姑妄聽之。

    “道”是一種體驗。你只有透過親身體驗才能理解它,沒有人能夠代替你,就像沒有人能夠代替你吃飯和戀愛一樣。

    第二個原因:“道”是在寧靜中被感悟的。

    “道”是一種體驗。儘管你也和別人一樣吃飯、穿衣、睡覺、撒尿,但別人能夠從吃飯、穿衣、睡覺、撒尿的過程中體驗出活著的意義,而你只知道活著就要吃飯、穿衣、睡覺、撒尿。你只是在經過一種形式,你並不理解什麼是生活,哪怕你擁有更豐富的食物、更漂亮的衣著、更豪華的床榻和馬桶,你也只是在經過一種形式。如果沒有體驗,你就沒有真實的生活。

    你只有透過生活的喧囂才能找到那種體驗,才能找到那種被感悟的東西。同樣地,你只有透過文字的喧囂才能理解老子,理解他所說的“道”。

  • 7 # 天山雪蓮開滿山

    給予為人給予有,給予與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

    人之道,為而不爭。

    不爭天下莫能與之爭。

  • 8 # 老朽求是

    過去對道德經沒有學習過,只是最近偶爾涉獵了點滴,深感其內容對點化人生,認識人世間之大道頗有深意,受益匪淺。

    我對道德經裡的以下幾句話覺得似有少許心得。

    宇宙永珍,變化莫測。如: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合;前後相隨。我的粗淺的認識是:世間萬物之間都是互相依存的,都是相互相成而共生的,是矛和盾相互對立而統一的共同體關係。世間任何東西都不可能單獨獨立的存在的。如人為的破壞了這些原則、規矩,大自然也必然報復於人類。

    聯絡到今天的社會,人與大自然是相互依存的關係。現在大家公知:大氣變暖的溫室效應,破壞生態平衡等已給人類的生存環境帶來了無數的災難。例如由於二氧化碳無限制的排放,全球氣溫逐年升高,北極的冰和喜瑪拉雅高山之冰正在融化,海平面繼續升高,島嶼已有的消失。(民間傳說:該冷不冷人受災行,即病毒細菌得不到抑制會爆發而現瘟疫。)再者,人類亂捕殺野生動物,致使生態平衡遭到嚴重破壞等等,它們也會同樣的報復人類。

  • 9 # 問道黃老

    我認為《道德經》最有指導意義的章節是第二十五章,若非要說最具指導意義的話,那就是“域中有四大,而王處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二十五章全章內容: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我理解的指導意義是:作為老子思想的核心,“道”到底是一種怎麼樣的狀態樣貌?我們應該如何看待天地萬物及其關係?人應該如何與天地萬物,包括不同人群相處?王,或者領導到底有什麼特殊地位和意義?

    而第二十五章就把這些問題全給解決了,更重要的是,老子告訴我們,“王”和地、天、道並列為“域中”“四大”,“王”雖為人間“主”,但人間只是茫茫宇宙萬物中的一個族群,是“道”無窮盡成員中之有靈性卻極小的一個族群,王在“四大”中處於末位,他應該法地、法天、法道自然,不可恣意妄為。否則,“萬物無以生,將恐滅(第三十九章)”。

    這一章從開頭到“遠曰反”可以算做第一層,這一層主要論述虛無但實存之“道”的體與用,“道”的執行狀態和規則;餘下部分可視為本章的第二層,主要論述“道”與萬物之間的關係,並教人取法“道”之自然。

    中國歷史文化中,君王的權威是不可撼動的,周武王克商時,依然惦記著商王是順天而生的,是代表天意的,重大決策前依然要占卜問卦。姜子牙則是一個現實主義者,看準了機會立馬行動。可見包括武王在內的古代人,內心深處有一種獨立於人類之外的“天帝”在主宰者人類的一切。

    宋明兩代,更是把“天”看做統御一切的主宰,主張“存天理,滅人慾”、“君權神授”,把統治者抬高到與天神一樣的高度,把各級官員說成帝王的家臣,這是人性惡性膨脹帶來的必然結果。而天下百姓無權無勢,只能接受“天命”,逆來順受。

    老子的思想之所以不被統治者所接受,就是因為老子提出了“道”的哲學觀念,而道是清靜無為的,帝王作為人中最大者,也是貪慾私念的集大成者,他一朝權在手,怎麼可能無為呢?他要維護權威,打擊異己,他要天下獨尊,政出一己,怎麼可能接受老子的主張呢?

    老子認為,天地萬物千姿百態,本原為一,即“道”,萬物無不出於道,王與民一樣是人群中的一份子,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只是職業各有不同,不管什麼職業,都要尊道貴德,君王違道就要天下大亂,百姓違道就要遭受坎坷。這是君權神授的顛覆,不光將高高在上的帝王拉下馬來,就連打著帝王旗號徇私舞弊的各級官員也一同拉下馬來,所以,老子是封建政治倫理的顛覆者,因此不為官府所歡迎。

    然而,這正是老子的偉大處,所以千百年來備受人民推崇,他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根植於民眾心中,不斷動搖著封建的倫理秩序,推動著社會的文明進步。

    如今,老子的“道法自然”思想早已被世界各國所吸收和遵循,德國明斯特大學教授赫伯特·曼紐什把老子莊子和古希臘的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並列,說他們才是這個世界的精神孕育者。美國科學家威爾杜蘭認為老子的道法自然超過了世界所有哲學家的境界,他甚至說:除了《道德經》,我們將焚燬所有的書籍。

  • 10 # 國學書舍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你認為《道德經》裡最有指導意義的話是哪句或者哪幾句?

    我們首先來糾正一點,就是對待任何的學問和智慧,都不應該從其中找尋一些片面的觀點去理解,如果只通過整篇智慧中的一句話兩句話來學習和理解,容易曲解原意,對於求學論道更是一大忌諱。

    所以,要養成通讀全文,理解全篇的學習方式,融會貫通整個篇章,才能真正的理解智慧的核心。

    而且對於《道德經》這本經典著作來說,《道德經》之中的每一句話,都有著不一樣的指導意義,都是我們立身治世應該學習和秉持的根本。

    既然這樣,我們不如換一種角度來回答這個問題,從“道為何物?”,“道的存在狀態”以及“道對於人生的作用”三個方面,探討《道德經》的核心智慧和思想內涵。

    一:道為何物?

    《道德經》第一章就說:道可道,非常道,能用言語表示的道都不是永恆的道。

    道並不是一種物體,不是一個單獨的存在,它是一種精神。我們不能依靠自己的身體去觸控“道”,而是需要靠自己的心去感受。

    在天地尚未形成之前,道就已經存在,道塑造了天地,生成了萬物,道大到無窮大,小到無窮小,無所不在,無所不主導,正所謂“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天地萬物,沒有任何一件事物的規律,能逃脫道的主導和作用,可以說道是一種精神,道是一種信仰,道是一種起源。

    所以再結合“道可道,非常道”這一句話來看,我們應該用心去感受道的存在,感受道的精神以及力量,而不是停留於表象去認知道,這就是“道為何物”的答案。

    二:道德存在狀態

    《道德經》第四章說:

    道衝,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其誰之子,象帝之先。

    這一篇章的意思就是說:道本身是中虛真空的,而使用起來卻是無窮無盡的。深髓啊,它如同萬物的本源,去掉它的鋒芒,消解它的糾紛,收斂它的光耀,混同於塵世。幽隱虛無而又實際存在,我不知道它是誰孕育生成的,在萬物的法象締結前它就存在了。

    這一篇章講述的就是道的存在狀態,道是天地萬物本源,收斂自己的光芒,混同於塵世之中,它主導著萬物的規律,任何事物都在它的驅使之中存在,並且受它的影響,這就是道的存在狀態,道與自然合二為一,也存在於自然之中。

    三:道對於人生的作用

    《道德經》這一篇章的核心是以道為原點,闡述治身治世的智慧,都是圍繞著這兩個字“無為”。

    “無為”就是不以自己的主觀妄為,順應萬物的自然發展。

    《道德經》中有這樣一句話,叫做:上善若水,意思就是人生最高的品德,是如水一樣的智慧。

    在《道德經》之中,老子把水比作了世間萬物最接近道的一種物體。

    道孕育萬物,生成萬物,但是它沒有以自身為主導,而是順應萬物去成長,這就好像水的姿態一樣,養育了萬物,但是並沒有以自身為主導,不以自己的主觀去妄為去主導外物,這便是無為的精神。

    “無為”也是我們應該學習和秉持的處世態度,更是一種順其自然的精神,把這種精神運用到自己的生命之中,便是道對於人生的作用。

  • 11 # messia999

    大麴若直,大智若愚。有些事看似是反的,其實是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機會總是在轉角,只是要等到那個拐點出現。

  • 12 # 大鵬同風

    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或許這句話也可以這樣理解: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古代是沒有標點符號的,是後人新增的,如果按照“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個斷句,那麼意思也就截然不同了。

    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我所理解的“上善若水”是這樣的:做人如水,你高,我便退去,決不淹沒你的優長;你低,我便湧來,決不暴露你的缺陷;你動,我便隨行,決不撇下你的孤單;你靜,我便長守,決不打擾你的安寧;你熱,我便沸騰,決不妨礙你的熱情;你冷,我便凝固,決不漠視你的寒冷。與人相交,從善如流,隨緣從眾,上善若水,不過如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五月天是偶像還是“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