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光合作用的動物

    因為同是遊牧少數民族的原因,清朝成功收服了蒙古諸部,使得疆域面積得以向北大幅擴張,但其北方領土也是某種意義上的名義領土,因為蒙古諸部有一定的自治權,保留了自己的軍事力量,所以清朝政府實際管理並有效控制的疆域面積並不比明朝大多少

  • 2 # 咫尺天南地北月缺花飛

    明朝以漢族為主的政權,清朝是滿族建立政權,並聯合蒙古,所謂滿蒙共治理漢人。任何一個朝代都有興衰,武力取得政權遠遠不如後來的行使政權帶來的意義深遠,如同蒙古與兩宋,強大隻能說他所建立的文明。羅馬帝國的文明是他的貴族眾議院制度,並且傳播到整個歐洲。大英帝國的文明建立法制,美國文明在於傳播民主與自由。

  • 3 # 瓷間道

    明朝的開國皇帝是鳳陽人。屬於中原農耕民族。

    一般農耕民族的政治野心也就是統一中國,沒那麼大的侵略意圖。也比較珍惜民力。清朝其實本來是生活在西伯利亞的,後來明朝好像才收留了這個部落的。沒想到這個部落後來搶了整個明朝的江山。清朝女真族本來就是遊牧民族。相對來說比農耕民族要兇橫一些。打仗對他們來說就像打獵一樣。是一種興趣愛好。而農耕民族大多數沒這個嗜血的喜好。比如歷史上的蒙古曾經版圖橫跨歐亞非,不是說他們的野心有多大,而是他們本來就喜歡打仗。而且打仗比打獵得到的利益獎賞更多,也更刺激。還有一個就是西伯利亞作為女真人的發源地,女真人沒理由不奪回了吧。而明朝的版圖小除了統治者的小農思想作怪外就是明朝的將領不想把元朝殘餘勢力消滅掉。

    因為消滅了他們就等於送自己上斷頭臺。自古“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敵國盡,謀臣亡。”不過,雖然不滅了元朝,朱元璋還是照樣留不得這些謀臣。藉助文字獄大肆屠殺功臣。

  • 4 # 任正非騙了老子400米

    謝邀。首先,明朝稱不上遠比清朝強大,這個強大不管就gdp,還是人口數量而言都算不上。況且就一個農業國家來說,這種狀態的強大並不決定它的動員能力和動員水平。疆域的形成主要來自於帝國在主要壓力方向上的軍事水平,這種水平與區域性的動員能力關係更大。後金時期,努爾哈赤在有幾百萬包衣奴的情況下實現了八旗的三丁抽一,算下來大概是人口的20%。這在明代是從來沒有實現過的,即便是以能打著稱的秦軍也沒有。

  • 5 # 秦右史

    這個問題需要詳細解釋一下。

    第一,明朝遠比清朝強大嗎?不盡然,明代的帝國氣象確實很強大。公元1405年,明太監鄭和率船隊七次出航西洋,到達東南亞地區、南亞地區、中東地區、非洲東海岸地區。但是清代前期亦是泱泱大國,由於鴉片戰爭後國力的相對孱弱,大家對清代總是存有一個無能的帝國形象,這是一個誤解和不全面的評價。

    第二,疆土之大小是否就是衡量強盛與否的絕對標準。明代對於疆域的拓展,是一個過程。清代早期開拓邊疆,善於與周邊民族勢力聯合,宗藩體制發展到了極致。明清的疆土都很大,很難說以此為核心標準。

    第三,明朝疆土在極盛時比清朝小嗎?疆土面積是一個不斷變化的動態過程,很難有一個絕對精確的統計,只能是一個估計和範圍。在帝國極盛時,明朝的名義面積約為:1370萬平方公里;而清朝約為:1350萬平方公里。但是,以實際控制的面積而論,清代遠遠高於明朝,可見下表。

    明朝疆土的形成,經歷了很長一個時段。而清代就是在明代基礎上,開邊拓土,形成了當今的疆土格局。領土面積最廣時,北邊到達烏第河,東至日本海,西到新疆哈密,包括西藏,南到南海諸島。面積大約有一千六百萬平方公里左右。

    1368年,軍事戰略之敗,元順帝北遁上都(今內蒙古正藍旗東閃電河北岸), 明兵進入大都(今北京市),元作為中原的統治王朝至此結束。其殘餘勢力保據漠北,史稱北元,1402年後改稱韃靼族。

    繼之而起的明朝直接統治了原來的南宋、大理和西夏、金的地區,對新疆、外蒙古、松花江流域和吐蕃地區則採用羈縻統治的方式。

    公元1369年,北韓歸降明朝廷。公元1372年,西藏、琉球群島歸降明朝廷。公元1436年,越南歸降明朝廷。總體來說,明代對於邊疆的控制比較失落,基本都是間接統治的模式。

    明朝在今藏、 青、 川西置烏斯藏都司和朵甘都司,並分封闡教、闡化、輔教、贊善、護教五王;在今阿里和拉達克設有俄力思軍民元帥府,封建古格等三王。

    明朝前期滇省轄境很大,在今國境外的有緬甸、木邦、孟養、大古刺、底馬撒等宣慰司在今緬甸境內,有寮國宣慰司在今寮國境內,有八百大甸宣慰司在今泰國境內。

    1407年(永樂五年)又將宋元以來安南地(今越南北、中部)收入版圖,設定府州縣200多個,統以交趾布政使司,推行與內地完全相同的統治。當地於1427年(宣德二年)撤兵棄守,萬曆初期再次納入版圖。

    清代前期的兵鋒銳氣比較強盛。公元1636年,金汗努爾哈赤子皇太極稱帝,將金改為清。蒙古各部歸順清政府。1644年順治帝遷都北京,從此清朝取代明朝。公元1646年,清滅大西。

    清代統治者看重邊疆的直接控制。對於蒙古設立八旗及盟主制。公元1654年,琉球群島歸降清政府。公元1726年,清政府在雲貴五省實行改土歸流的政策。

    但是,由於尾大不掉,邊疆的實際難度等,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又和沙俄簽訂《尼布楚議界條約》。條約明確割讓外東北北邊大片領土給沙俄,從法律上確立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屬於中國領土,尼布楚地區成為爭議地區。

    雍正五年(1727年)又和沙俄簽訂《恰克圖條約》割讓貝加爾湖之南及西南約10萬平方公里國土割讓給俄國,聞一多先生在他的《七子之歌》中就表明了《尼布楚條約》是個不平等條約:“吾國自《尼布楚條約》迄旅大之租讓,先後喪失之土地,失養於祖國,受虐於異類,臆其悲哀之情,蓋有甚於《邶風》之七子”,中國的領土就這樣開始漸漸縮水。

    清代屬國制度發展到了很高程度。公元1769年,緬甸歸降清政府。公元1790年,越南歸降清政府。公元1792年,尼泊爾歸降清政府。

    1761年,清朝徹底平定了準噶爾汗國。同年,清朝平定了大小和卓割據政權,但並未派駐官員管理新疆。1875年,清朝陝甘總督左宗棠就任欽差大臣,討伐新疆。1881年收復伊犁,維護了中國的領土主權,收復了自明朝滅亡後脫離祖國的新疆,1884年設立新疆省,加強管理。

    1652年,藏傳佛教格魯派五世達賴喇嘛應召到北京覲見清世祖順治皇帝,次年受到清朝正式冊封。西藏和新疆在清朝臣服。

    18世紀中葉至19世紀中葉,即乾隆中葉至道光初期是清朝疆域極盛時期總面積可達1350萬平方公里。道光以後,外來帝國主義勢力的入侵,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訂立,遂使疆土日蹙,這是近代中國疆域變遷的一大特點。至晚清1908年縮水至1170萬平方公里。

    我們可以看出來,明清帝國皆很強大,疆土面積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但是從疆域的實際控制力來說,清代的確遠勝於明。這個題目的問法不準確。

  • 6 # 木目矢口

    明朝的邊疆超過了清朝,所有嚮明朝進貢的都是明朝的小弟,如同現在的自治區,這些地方統稱為中華文化圈,還有一些地區是以中華文化為根本文化的(北韓,越南,琉璃等)。清朝的無能把中國的海疆丟了不少,現在太平洋上的馬來西亞有多少華人,如果清朝能像明朝一樣,現在的太平洋上會有很多中華文明。

  • 7 # 平凡者-粵

    這好比一個是爺爺,一個是孫子。爺爺正壯年時,孫子還沒出生或剛剛出生,孫子出生了長大成人了,爺爺老了。爺爺當年最富有,也不過是有幾石田地有所大房子而已,比起當時其他人家那是好得不得了;如今孫子再一般,也不用每日辛苦勞作,生活更是爺爺時代無法比擬!這種拿兩個不同時代的事情進行類比,根本就是胡言亂語!

  • 8 # 18847067308

    標題錯誤,清遠比明朝強大才是真的,只是時代不同,清朝趕上了工業化的大時代,而明朝沒有,清朝真的無能嗎?顯然清比明朝更有實力,兩者其實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領導者的目光都比較短淺,沒有世界的觀念,但那時領導者的錯誤,並非華人民的錯誤,民間來看,清朝遠勝明朝,

  • 9 # 長犄角的大尾魚

    領土的大小和國家實力沒有太過必然的聯絡。現在澳洲國土面積最大能說他是世界最強國嗎?古時候英國西班牙葡萄牙荷蘭國土面積都不大但卻強橫一時。遠的不說就說日本,國土面積小吧,但經濟軍事實力誰敢小視。漢、唐、明都是大一統的漢族主導的國家文化經濟都盛極一時世界上都沒有敵手為什麼沒有擴張版圖呢?因為漢之民族從骨子裡是愛好和平的,我們更多的是希望文化輸出,把我們先進的文化制度傳播到遠方而不是把仇恨與戰爭帶過去。西藏新疆現在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們需要維護他和抵制分裂。但那時候征服他們的過程必然也是血雨腥風伴隨著無數的反抗與鎮壓,這是不對的。而國土對於一個國家是不是越多越好呢?我認為不是的。打個例子,假如現在非洲多個部落說:中國爸爸,我們願意當你兒子,讓我們也當華人吧,可不可以。我認為是不妥的。國土,對國家有利的當為必爭之地(或有豐富的礦產資源或有天然的貿易地理位置要不就是戰爭的緩衝地帶)。國民,說一樣的語言寫一樣的文字生活習性和文化相同是為我之國民。非洲之地雖然物產豐富但距離過遠控制力度弱且是是非之地得之戰事將不斷。國民風俗人種語言文化都不相同也不可能和我們進行融合,不能得其民心。說白了就是來佔便宜的,那我們肯定不能兼併。明朝時候也一樣。西域的絲綢之路漸漸的已經被南洋貿易索取代走向沒落,蒙古之外也還沒有俄羅斯這個龐然大物,石油還沒有被發現實際的價值。南洋諸國又落後而且為明朝馬首是瞻。所以明朝國力強盛之時才沒有野蠻的擴張侵略。

  • 10 # 古金奇談

    首先,明並沒有比清強大,兩個王朝綜合來看,半斤八兩。個人認為明略強於清,但是這個略強只是1.1:1這樣的幾乎可以忽略的微弱差距。這個0.1的差距具體提現為鄭和下西洋。其餘的各方面,武功方面,清朝比明朝強些,明朝有永樂帝徵蒙古,清朝也有康熙鎮三藩。文化方面,明可以說完勝,清的思想禁錮太嚴重。制度方面,清承明制,清朝就是明朝的2.0版,所以兩朝是一丘之貉。

  • 11 # 付崊君

    談不上誰比誰強大,明朝已經很大了!清朝的版圖是在明朝的基礎上建立的,沒有明朝為基礎,清朝也會很小的!就像北韓一樣,沒有大的版圖作為基礎,他在擴張也擴張不了多少!所以今天的版圖是在清朝的基礎上建立的,而清朝的版圖是在明朝的版圖上建立的!也就可以說現在的版圖也是明朝的基礎上建立的!

  • 12 # 火器工坊

    國家的強大不能和領土大小作等號。看的是經濟軍事政治文化國際影響力是否強大,這才是判定一個國家是否強大的根據。

    都說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難,明清的統治者是兩種性質不同的民族。大明是漢人,歷史悠久的農耕民族,對於土地的要求是必須能種地。所以像漠北、大西北、青藏高原、當時的東北這些地方不僅冷不適合耕種,而且由於農耕人少,人口也不那麼多。那以農耕為主的一個政府自然是不會過分關注這些領土,慢慢的也就放棄了。這是是大明的領土為啥從這個變成了後來的這個。

    而大清和大明情況不同,努爾哈赤的建州女真最早是漁獵民族,在吞併了西海女真和東海女真這倆遊牧民族之後,便開始和蒙古這個老牌遊牧大咖幹起來了。打敗了林丹汗之後,後金和蒙古開始不再平等,對蒙古進行了一定的控制,戰勝格爾丹之後,大清正式控制力蒙古東中。雍正乾隆兩代皇帝,又吞併了新疆和青海,安撫了西藏。這屬於遊牧民族的征服心理,為了他統治的中央得以安定,就必然透過各種手段並最終以吞併的方式控制其他遊牧區,所以大清控制了這麼大的領土。 當然,大明大清各有強大的時候,你總不能說明末或者明英宗時期比雍正時的大清強吧。

  • 13 # 鐵木真165163663

    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有一個問題,伴隨的明朝的建立元朝的覆滅困擾大明王朝有一個問題,始終讓大明王朝如做針扎,因為即使在大明王朝全盛的時期都沒辦法消滅掉蒙古草原上的北元殘餘勢力,一直以來都困擾的大明王朝的整個統治時期,因為大明王朝沒辦法解決蒙古草原上的少數民族與其他高原民族,縱觀大明王朝一朝解決少數民族與漢族之間的關係沒有搞好,民族之間矛盾對立,北元勢力還長期與明朝對立,曾經還發生了明英宗被也先俘虜的悲壯場景,差一點讓整個大明王朝土崩瓦解,在於謙的主持下大明王朝堅持沒有遷都抗戰到底,才保住了北方重鎮沒有丟失,但自從土木堡之變之後明朝元氣大傷開始走下坡路,大明王朝國力每況愈下,直到大明王朝的覆滅都沒有恢復以前的強大國力,都是大明王朝的民族政策沒有處理好,反觀大清王朝整個王朝在全盛時期與後期,一直保持與少數民族通婚的習俗,很好的處理北方民族與中原民族之間的矛盾,讓全國各民族都緊密的團結在大清王朝的統治之下,民族之間和睦安寧互相通商通婚,解決困繞中原王朝幾千年以來北方少數民族入侵中原王朝的困境,請朝做到了中華民族幾千以來全民族的成為了一個大家庭,安享的強大的祖國給他們帶來的穩定的生活與民族之間的大團結。

  • 14 # 963321

    明朝皇族自視正統,再加上宣揚三綱五常的思想。所以執政的壓力小,胡來的餘地大,出昏君機率高。而清朝是少數民族執政,客觀上存在者漢人多數的制約,搞不好,極易發生打著漢族旗號的起義!在這樣的制約下,清的統治者,必要張顯其執政的英明性、合理性,以贏得天下的擁戴。

  • 15 # 歷史觀

    明朝是漢族建立的政權,清朝是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漢族是農耕民族,滿族是遊牧民族。開疆拓土離不開戰爭。漢族要發動戰爭需要大量的農民轉為軍人,農民轉為軍人後無法參與生產,減少了國家的物質支撐,另外還需要提供軍餉消耗,不但減少了國家財政的補給,還增加了支出。而遊牧民族平時騎馬射大雕,打仗騎馬射敵人,全民皆兵。這樣就使得漢族軍隊供養的開支遠遠大於遊牧民族,漢族開疆拓土的成本也遠遠大於遊牧民族。

    古代戰爭體力、騎射技術和馬匹是戰鬥力的關鍵。遊牧民族吃牛肉、喝牛奶,長得人高馬大;騎馬射箭是他們的生存和生活方式;馬匹是他們養得最多的牲口和遠途奔襲的交通工具。遊牧民族在戰爭中具有先天的優勢。

    漢族人以素食為主,補充的營養沒有遊牧民族多,體格也就沒有他們壯。單兵的戰鬥力不及遊牧民族計程車兵。漢族人生活的土地上適合耕種而不適合養馬,無法大規模形成具有強大戰鬥力的騎兵軍團。加上經過禮樂文明教化之後漢族失去了尚武精神,不會去主動侵略別人,最多被侵略的時候反抗一下。

    漢族作為一個農耕民族,活躍在蒙古高原以南,青藏高原以東,幾乎佔據了亞洲最好最肥沃的一塊土地,其他地方的土地不適合耕種,所以漢族王朝對開疆拓土並不是很感興趣。而遊牧民族居住的地方是荒漠和草原,惡劣的環境促使他們要開拓更多的領地來獲取資源。

  • 16 # 納蘭談史

    這個問題好像就有爭議,有兩點有待商榷。

    1.明朝比清朝強大嗎?

    明朝是漢人締造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作風是公認為最有骨氣的王朝。清朝是滿人締造的,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加之清朝晚期經歷了一系列喪權辱國的歷史事件,所以很多人都認為清朝懦弱無能,這種觀點就相對片面了。

    客觀來講,從歷史貢獻來看,清朝也深刻影響到了中國乃至世界發展程序。和明朝一樣,清朝也是當時世界上超級大國般的存在,起碼按照強大程度來看明清兩朝是不分伯仲的。

    2.強盛與否和領土大小有必然關係嗎?

    首先,不得不承認版圖大小是成為大國、強國的必備要素之一。而且從疆土上來看,明朝巔峰時期和清朝巔峰時期掌控的地盤分別為997萬平方公里、1316萬平方公里,領土面積相差300萬平方公里。

    按照歷史背景來看,明朝主要以驅逐異族守土為本,而清朝採取的是武力擴張策略,領土多寡自然會有差別,在性質上也是不盡相同的。

  • 17 # dream4129

    強大並不一定要領土大,漢人農耕為主,不能耕種的地方興趣不大。明朝大部分時間都不落後西方,高贊答主有點褒清,清朝作為一個少數民族政權,其政策基礎就是要防漢,限制火器發展,文字獄,閉關鎖國等等,導致落後於西方,這點清朝難辭其咎,就不要把明朝拉上墊背了!

  • 18 # 靜夜史

    這個問題有瑕疵啊。

    關於明朝和清朝到底誰強大的問題,或者說這根本就不是一個問題。因為清朝必定比明朝強大!

    首先,清朝比明朝晚建立200多年,是站在明朝技術積累的基礎上,它只要不是連年戰亂,四分五裂,怎麼能比明朝還弱小?清朝有鐵甲戰艦明朝卻只有木帆船,這就好比讓今天的人拿著衝鋒槍和古代拿長矛的武士去比武,差距是想而易見的!

    所以清朝一定是比明朝要更強大的,說明朝和清朝誰更強大本身就是一個不公平的比較形式!

    很多人認為縱向的比較對明朝不公平,所以拿著明朝和清朝最鼎盛的時期分別對應世界上的各大力量。這是一個非常客觀的表現形式,不過因為面對的對手情況完全不同,所以從橫向維度上比較似乎也不容易得出結論。

    不過,這裡的所謂國家實力和疆域的面積有直接的關係嗎?

    當然有,比如自身強大了就可以吊打周邊少數民族,然後成倍拓展疆土。如果實力不濟,比如宋朝,就只能被周邊輪番吊打輪流叫爸爸。

    但是,實力強不代表就一定疆域大!除了綜合國力,還和國家的內外政策、面對的國際形勢有直接的關係。比如明清兩朝,雖然都是各自時代的超級大國,但是因為面對的情況完全不同,所以最後兩朝的盛世疆域也不盡相同。

    1、明清統治階級的不同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漢人建立的大一統王朝,是帶有強烈漢文明特徵的王朝。

    為何這麼說呢?明朝的建立,實際上是1279年崖山海戰後漢人的一次成功的復國運動。漢人終於重新成為這片土地的主人。

    但是,朱元璋作為漢人中最貧寒的階層,在當上皇帝后,對於高階層的大政方針不可避免地要產生牴觸,於是朱元璋對大明帝國進行了重新的設計。包括:

    廢除“重商主義”政策,重拾“重農抑商”,國家稅收由倚仗財稅改為倚仗農業;

    撤銷市舶司,全面推行禁海政策;

    繼承元朝的“諸色戶”制度,將大明社會的活力進行大規模扼殺;

    推行八股文,扼殺讀書人的思想;

    廢除丞相制度,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

    恢復殘酷的人殉制度等。

    難怪胡適會推薦他的學生從《明史》中學習中國封建社會的發展歷程,因為明朝太過典型。

    明朝的本質,是典型的漢本位制度,不過在恢復漢人地位的同時,明朝對周邊的關注就小了很多,比如北方的蒙古。

    長期以來,包括秦漢隋唐等強大王朝都對北方遊牧民族頭疼不已,朱元璋也沒有頭疼藥,所以也很難過。

    雖然秦漢唐等少數民族不斷髮動對遊牧民族的反擊,但是因為遊牧民族來去如風,最後效果都差強人意。明朝也是如此,由於沒有找到有效治理蒙古地區的手段,所以明朝的手段只能是打,或者修長城守。

    而這樣的做法只能讓受到明朝打擊的蒙古迅速恢復實力,併成為明朝的心腹大患。雖然明朝一直將蒙古看成蠻夷,但是蒙古從來沒有自暴自棄,搶劫明朝從來很賣力。

    但是,蒙古問題最終在清朝手中解決了。之所以能夠達到這一奇蹟,主要就是一句話:

    清朝也是蠻夷!

    既然大家都是蠻夷,所以自然知根知底,降服蒙古不費勁!

    因為自己的蠻夷身份,清朝和蒙古人在一起特別親切,特別是清朝和漠南蒙古,組成了牢不可破的政治同盟,這是清朝能夠成功入主中原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清朝比明朝疆域多出的部分,是漠南、漠北以及西域和青藏地區等漢地十八省之外的區域。而這一區域,基本都為蒙古部落所佔據。所以清朝解決了蒙古問題,也就意味著清朝將整個蒙古地區納入了自己的版圖。

    而且因為自己蠻夷的身份,清朝很快找到了壓制蒙古的辦法,那就是:

    盟旗制,將各部落固定在一定區域,使其無法隨意遊走,斷絕了他們形成強大勢力的可能;

    黃教,在草原上大建喇嘛廟,並吸納大量人口出家為僧,使蒙古地區人口大量減少;

    政治聯姻,清朝和蒙古各部之間相互聯姻,透過血脈姻親鞏固上層聯絡;

    經濟掠奪,鼓勵晉商等深入蒙古低收高賣,使蒙古各部更加貧窮,不得不依靠清朝;

    戰爭,清朝靜看蒙古抵抗沙俄,相互間的仇殺,然後充當仲裁者;

    透過以上的方式,使蒙古成為清朝牢不可破的一部分。

    所以,得到蒙古地區的清朝疆域面積遠遠超過了明朝!

    2、明清面對的國際形勢不同

    明朝建立時,明朝是當時世界上的超級帝國。此時的西方還未開始大航海時代,鄭和的27000人的船隊在西洋各地遊蕩,從來沒有碰到一個值得一打的對手,一個都沒有。

    鄭和麵對的最大的危險就是活捉錫蘭國王,而者只是鄭和航海生涯的一個小小插曲。可以說,當時的鄭和,以及整個大明帝國,都是獨孤求敗的存在!

    直到鄭和下西洋停止60多年後,西方的哥倫布才帶著4條破船踏上了尋找大元帝國的道路。

    此時明朝的麻煩主要是東南沿海的倭寇,不過因為此時是明朝前期,政治清明,國力強盛,這些倭寇並不能掀起大風大浪。

    概括起來,因為幾乎沒有外來勢力能夠撼動明朝的霸主地位,所以明朝的疆域擴張完全取決於皇帝們的態度和心情。

    像明太祖朱元璋這樣的勞模,自然是為大明帝國殫精竭慮,夢裡都在想著為子孫留下更多的疆土。

    明成祖朱棣,雖然勤奮程度差一點,但是同樣取得了五徵漠北,打擊韃靼和瓦剌。並且,在東北設定了奴兒干都司,派亦失哈九上黑龍江巡邊;在南部征服了安南,將大明的疆域大大擴張。

    在以往的中華帝國藩貢圈中,從來都是以中原王朝為中心,建立起包括中原王朝和周邊小國的藩貢體系。

    在這個體系中,中原王朝是當之無愧的老大,類似於春秋時期的幾大霸主。周邊小國跟著大哥混,自然是好處多於壞處,這種好處除了能從朝貢中得到比進貢多幾倍的賞賜,還能得到他們發動戰爭都不一定能得到的好東西——土地。

    1392年,李成桂發動政變推翻了高麗王朝,建立了李氏北韓。此時的明朝已經驅逐了元朝,李成桂及時調整策略,將工作重心從北元轉移到明朝,事實證明這一招非常正確。

    在李成桂發動政變前,這位將軍正在帶領高麗人準備進攻半島北部的明軍。自知不敵的情況下李成桂才發動了政變。而成功建國後的李成桂及時就給朱元璋拍了馬屁,請求將鴨綠江以東地區賜予北韓。而志得意滿的朱元璋則大手一揮,從此鴨綠江以東地區徹底成為李氏北韓領土!

    可以說,天下之中的地位決定了明朝在疆域觀念上並不很強!

    但是清朝不一樣,因為清朝遇到了更大的麻煩——沙俄來了!

    沙俄的到來絕對不是為了做客,而是想要屠殺當地人民,奪取當地的財富,是名副其實的強盜。然後,沙俄遇到了清朝!

    從1582年沙俄越過烏拉爾山開始,1600年沙俄就已經到達了貝加爾湖,1639年到達鄂霍次克海,1643年侵入黑龍江。

    因為一直想要溫暖的出海口,所以沙俄不斷南下,蒙古岌岌可危。

    如果蒙古全部被沙俄侵佔,清朝就只能依託長城對沙俄進行防禦,成就清朝版的“天子守國門”,這對於清朝北疆極端不利。

    所以清朝開始積極和沙俄展開了激烈的爭奪。從1689年的《尼布楚條約》,到1727年的《恰克圖條約》,再到1755年消滅準噶爾汗國,清朝穩紮穩打,沒有給沙俄機會。

    因為有這樣的國際和危機意識,清朝奪得了大部分的蒙古地區,為清朝奠定了超過1300萬平方公里的廣闊區域!

    所以,清朝疆域比明朝大絕非偶然!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 19 # 笑似花解語ID

    12萬多明朝官兵被日本50多個賊寇嚇得不敢出城,倭寇從浙江打到武漢直到南京城下,燒殺姦淫擄掠至死5000餘人,老百姓自發抵抗慘遭屠村,事後官府殺老百姓充功湊數,這就是明朝?

    2萬7千明朝海軍打臺灣島荷蘭500人,最後明朝傷亡9000多人,荷蘭死傷不過百,最後臺灣島上沒有糧食,荷蘭投降了。

    明朝和元朝,打到北京城下,城北是元朝,城南是明朝,蒙古人進關燒殺搶掠,十幾萬明軍不敢放一箭,待其搶奪姦殺之後出來收拾殘局。

    敵國殺了明朝2萬5千餘人,並且執信明朝皇帝,等於打中國的臉,而明朝皇帝卻表現出殺了2萬多頭生口一般,你不經過我允許,擅自殺了那麼多人,以後別這樣了,朱元璋為有這樣的子孫是否感到恥辱?

    明朝打大清,大清鐵蹄區區不足20萬人嚇跪了1.2億明朝官民,北京城外60萬大軍不敢動,沒有人敢救崇禎,乖乖投降大清。

    用鰲拜那句話說,就和殺小雞崽子一樣,一刀一個,一刀一個。被大清嚇的,崇禎要逃跑,城門侍衛不給他開門,他心灰意冷掛歪脖樹自殺了。

    另外一個南明皇帝喊外華人來打華人,失敗了,跑緬甸去,被人家當(豬)一樣五花大綁送回來的。

    東林黨人在領袖錢謙益的帶領下,跪在南京城門,迎接滿清騎兵入城。那一刻,所謂的骨氣何在?當投降形成風氣,江北四鎮紛紛投敵時,本應殺敵報國的百萬軍隊迅速成為滿清征服南明的爪牙,這難道不諷刺嗎?

    沒有大清帝國,就沒有今天的中國版圖。換個角度來講,如果把清朝打下的領土都劃出去,不要黑龍江省了,不要遼寧省了,不要吉林省了,,不要內蒙了,不要外蒙了,不要新疆了,不要西藏了,不要福建省了,不要雲南省了,不要廣西省了,不要臺灣了等等,不要不要全不要了。只留下明朝的300萬國土,你願意嗎? 其他的都是你口中的”韃虜”。記住:做人不能忘恩,忘祖,難道你的祖宗沒留過辮子嗎?

    南宋計程車大夫崖山跳海,而明只因”水太涼”

    宋朝當年被遼,西夏,金,蒙古虐成狗,明朝是宋朝的翻版。

    翻開歷史書看看對比一下兩個朝代會發現他們有很多共同點。

    1,重文輕武 還出了好男不當兵的段子

    2,黨爭 朝廷大臣為了爭權奪利不幹正事

    3,政治腐敗 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

    4,一個腐朽老化的壟斷集團遇到了創業階段積極進取的新興集團挑戰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娘則國娘。一隻羊來帶領一群獅子打不過一隻獅子帶領的一群羊。

    看到這裡,你還覺得黑暗的明朝強大嗎?

  • 20 # 野豬皮割皮人

    因為明朝作為漢人農耕民族對他來說已經夠了。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漢人覺得那些窮山惡水不毛之地是給犯人發配去的地方,漢人都是佔據著資源最好最適合人居的地方,就這一點就已經說明了漢族的強大,不強大現在漢族就是在邊疆不毛之地。古代漢族把那些蠻夷驅趕到那些不毛之地自己佔據著最好的地方。看看現在人口分佈 在看看西北漢人東北漢人也在回遷這是為什麼 因為那裡環境惡劣。對於古代漢人來說 不需要那裡的土地,佔了也沒人願意去,更喜歡收貢,也就是收保護費,那些土地不足以支撐定居生活,只能遊牧,一路搶劫,古代為什麼北方長期部落形式存在,那是因為他們是一個又一個強盜團伙,互相劫掠當他們完成吞併那倒黴的就是南方的農耕民族 因為他們不互相劫掠了 ,組團南下搶劫來了。當被中原王朝打回北地會發現 他們很快又分裂成各部落土匪團伙,因為他們要靠遊牧搶劫才能維持生計。這就是為什麼南下有說打秋風。不搶他們在那個冬天就得餓死。這就是中原王朝看不起他們的原因,因為他們就是一個又一個土匪團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說用華為手機的人智商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