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是因為不同種姓(高種姓和低種姓)間的通婚還是就是最初的賤民間的一代代繁衍產生賤民後代?那最初的賤民又是從何而來呢?
21
回覆列表
  • 1 # 餐飲人帥帥

    印度實行種姓制度。印度人有四個種姓代表了四個階級: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第一種姓僧侶,是婆羅門,地位最高,第二種姓王公貴族等,第三種姓商人,第四種姓農民,地位最低。在種姓之外還有一種人叫賤民。他們的沒有社會地位,最被歧視。賤民的來源已經無法查證:有說法是雅利安人征服了印度,印度本地土著居民被劃分賤民。生是賤民,世世代代為賤民。賤民不可以和其他種姓通婚,如果通婚的話,其後裔皆為賤民。賤民不能接受教育,賤民在街上也不可以穿著鞋子,在任何地方也必須站立,即使周圍有很多空的座位。在宗教意義上說,他們甚至不能算人。

    種姓是世襲的,賤民永遠是賤民。很長時間已來,種姓制度對印度人的生活和習慣影響很深,種族歧視至今仍存在,尤其農村情況嚴重。

    賤民有很多事情不能做,賤民在公交車上不可以座座位,只能坐三輪車,印度火車經常開掛的原因的在這裡可以得到解答。

    不可思議的是這種反人類的制度在印度持續3000年之久。沒有人能夠理解,很難想象在印度這個號稱世界上最民主的國家中,還存在著人種等級制度。

    要解決印度賤民問題,就要廢除印度種姓制度,廢除印度種姓制度是寫進印度憲法的,但實際上種姓制度依然存在,這是印度宗教的傳統,從觀念上很難改變。現在印度種姓制度是廢而不除,最主要的原因是人們根深蒂固的觀念。這種觀念,數千年的傳統並非一朝一夕可以廢除。

  • 2 # 煮酒漁樵

    印度的賤民,說白了就是打仗輸了,就成了賤民了!

    印度的歷史就是一部舊的侵略者與新的侵略者之間戰鬥的歷史!

    因為原住民都成為賤民了!

    雅利安人進入印度的時間很早,當雅利安人佔據了印度的領土之後,印度原住民就再也沒能揚眉吐氣,做了3000多年的亡國奴!

    後來比較出名的歐洲人入侵則是亞歷山大東征,中國是戰國時期,有人假設如果亞歷山大走錯路進了中國地界會是啥後果?

    答案很明顯:那時候的秦國正如日中天,亞歷山大那點人馬不夠大秦塞牙縫的!

    大概是公元前一千三百年前,吠陀經開始編撰,到公元前一千年至公元前六百年時出現了種姓的劃分。

    最早的種姓就是兩種:雅利安人種和非雅利安人種。

    而讓雅利安人痛恨的達薩人則被直接認為是非人,就是妖,這大概就是最早的賤民了!

    後來經過修改,分為了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

    劃分的依據為面板的顏色,即梵語中的“瓦爾那”!

    所以現在我們看寶萊塢電影裡面都是俊男靚女,純正的歐洲血統!

    按種姓制度來劃分的話呢:婆羅門是梵天大神口中出生的,從事宗教祭祀,以白色代表,級別最高!

    剎帝利由梵天大神雙臂生出,代表武士階層,以紅色代表。

    吠舍由梵天大神雙腿生出,代表手工業者和農民,以棕褐色代表。

    梵天大神的雙腳則生出首陀羅,代表達薩人和達薩人與雅利安的混血後代,以黑色為代表。

    大約在公元前五百年左右,種姓又開始了新的變遷。此次變遷增加了亞種姓!

    從此四大種姓又細化出四十五個亞種姓,增加了賤民階層。

    在印度十六國爭雄時期,雅利安人向南征服了當地的土著,這些被征服的土著全部被劃分到了賤民階層。

    就這樣印度本地土著居民由此就被劃分成了賤民。

    生是賤民,死是賤民,世世代代都是賤民。

    賤民不可以和其他種姓通婚,如果通婚的話,其後裔皆為賤民。

    賤民不能接受教育,賤民在街上不可以穿鞋,在任何地方都必須站立,即使周圍有很多空的座位。

    在宗教意義上說,他們甚至不能算人。

    種姓是世襲的,賤民永遠是賤民。

    很長時間已來,種姓制度對印度人的生活和習慣影響很深,種族歧視至今仍存在,尤其農村鄉下還是十分的嚴重。

    賤民有很多事情不能做,賤民在公交車上不可以坐座位,只能坐三輪車,印度火車外面掛著的那一堆人,就是賤民!

    印度賤民在印度語裡被翻譯為:“不可接觸者”!

    根據人口普查資料,印度目前有1.67億達利特人,佔總人口的16.2%!

    賤民在傳統的印度社會中只允許做被認為是非常卑賤的行業,比如掃街及清潔旱廁等。

    賤民被認為是骯髒的,並且這種骯髒還可以藉由接觸傳染給別人,因此他們要躲大家遠遠的。

    他們走路要避著人,不能讓自己的影子落到路人的身上;要帶著掃帚,邊走邊掃掉自己的腳印。

    他們為村子的人工作,卻不允許住在村子裡;他們不能到村子的井裡打水,小孩就算能上學也必須上專門的學校。

    今天在印度賤民在街上也不可以穿著鞋子,航班上如果有賤民其他人就會拒絕登機!

    印度幾千年來王朝更迭不斷,但是細算起來都是各種侵略者,新來的侵略者打敗了過去的侵略者,建立起來新的王朝,這就是印度!

    印度從來也沒有建立過真正的統一的王朝,現在的印度版圖是繼承了英國殖民者的遺產!

    英國殖民者在佔領了印度之後不但將原來散沙一樣的印度整合了起來,還擴充套件了不少!

    所以至今印度內部的統治力和凝聚力也沒多強,缺乏民族認同感!

    印度的種姓制度不只是人為的強行劃分,更是一種經濟上的關係。

    種姓制度是一個經濟性的關係,種姓低,經濟條件差,擁有的資源自然就少,還受歧視,也就世世代代沒有上升的通道,世世代代為賤民!

    這就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句話放之四海而皆準,真正的普遍真理!

    其實和美國的黑人情況差不多,即使林肯廢奴了,很長時間之內仍然需要依附白人獲取生產資料!

    至今大部分的黑人也是沒有辦法改變自己以及自己後代的社會地位和命運!

  • 3 # 澹奕

    雖然在印度脫離英國之初,就在法律中廢除了種姓制,但是種姓制畢竟在印度存在了上千年,根本無法輕易去除,直到如今依舊存在於印度的方方面面,也由此產生了很多不好的影響,極大阻礙了印度的發展。

    種姓分成高種姓與低種姓,而原本的低種姓,大多數都是印度土著的達羅毗荼人,還有其他淪為俘虜與奴隸的各族族裔

    由雅利安人建立起來的種姓制度

    古印度文明分成兩個階段,即印度河流域文明與恆河流域文明,前者是達羅毗荼人在印度河流域所建立,然而在公元前2000年前後,印度河流域文明突然莫名消失,隨即,來自中亞高加索一帶的遊牧族群雅利安人,越過了開伯爾山口進入南亞次大陸,征服了當地的土著,建立起了全新的古印度文明,即恆河流域文明。

    然而,雅利安人畢竟是外來族群,為了保持其自身的優勢地位,雅利安人在大規模傳揚婆羅門教的同時,還以婆羅門教的教義,建立起了瓦爾那制度,也就是種姓制度。

    在種姓制度之下,所有人被分成了四個不同等級: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

    最高等的婆羅門,乃是印度教之中的祭司,而剎帝利是世俗的君主,吠舍是普通的雅利安人,至於最末等的首陀羅,則並不是雅利安人,而是當年雅利安人侵入之時所征服的印度土著後裔,他們從事著工匠、僕從之類被認為低賤的工作

    而在四大種姓之外,還有個被稱作“達利特”的群體,也就是賤民,他們雖然與首陀羅一樣,同樣都是達羅毗荼人,但是卻處於邊緣地帶,被視作“不可接觸者”,而印度的達利特大多都是被征服土著形成的奴隸、戰俘等後裔。

    種姓制度的變味

    其實最初的印度種姓制度,主要目的並不是為了將所有人分成高低貴賤,更多的還是為了保持每個職業都有足夠的從業人數。

    印度的種姓制下,不同種姓都有自己固定的職業,這樣的職業也基本上都是世襲的,不能輕易改變,比如印度的聖雄甘地,其“甘地”的姓氏屬於吠舍,其家族本業主要的販賣蔬菜食物。

    隨著外族不斷入侵,尤其是近代英華人到來之後,這些外來族群為了方便管理與統治,開始帶入了各種其他的概念,對印度的種姓制進行改造,最終也就形成了高低等級非常森嚴的秩序體系,也就是如今我們所看到的印度種姓制。

    如此這般,印度的種姓開始有了明確的高種姓與低種姓的區分,而所謂的高低也都是相對的,並非絕對,像剎帝利相對於婆羅門,仍舊屬於低種姓,而吠舍相對於首陀羅、達利特,則屬於高種姓。

    低種姓的境遇到底有多麼悲苦

    既然建立了種姓制,那麼雅利安人也並不像這樣的制度被輕易破壞,所以在種姓制之下,不同種姓之間通常都是禁止通婚生育的,不過也有兩種情況是例外。

    第一種就是高種姓女子若與低種姓男子通婚,那麼他們所生下的後代,就會直接淪為賤民也就是達利特,而並非跟隨其父親的種姓;第二種是高種姓男子迎娶低種姓的女子,如果這樣,那麼生育的子女則能夠跟隨其父親的種姓,不過,高種姓的男子往往不會迎娶低種姓女子,除非有巨大的收益,而這,也是印度形成了鉅額嫁妝現象的重要原因

    整體來說,印度的跨種姓婚姻之中,高種姓女子嫁給低種姓男子的現象並不是很多見。

    直到如今,印度的高種姓與低種姓之間,在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有明顯區分,尤其像是達利特這樣的不可接觸者,他們不被允許與其他種姓住在一起,只能住在村莊之外,不能與其他種姓共用水井,甚至連他們的影子都被視作不潔,不能觸碰

    高低種姓表面上比較難分辨

    雖然早期成為高種姓的,大多都是雅利安人,而雅利安人屬於白人,低種姓與達利特則基本都是屬暗色人種的達羅毗荼人,所以整體上,從膚色確實能夠粗略判斷出種姓高低。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南亞地區的獨特氣候環境,加上其他因素影響,印度也並非所有的高種姓看起來都很白,比如很多的婆羅門僧侶,他們雖然都是高種姓,但其膚色相對暗沉,根本看不出來像是白人

    由於種姓制下,所有的職業幾乎都是世襲制的,高種姓掌握了大多數的土地、財富與話語權,使得低種姓幾乎沒有辦法能夠向上,所以印度的低種姓千百年來,都很難徹底翻身。

    在如今的印度,大多數光鮮亮麗,接受過良好教育,生活水準比較高的都是高種姓,而低種姓,除了極少數之外,大多依舊生活在印度的最低層,印度各地的貧民窟之中生活的,也幾乎都是首陀羅與達利特

    總之,印度的低種姓,幾乎都是當年被雅利安人所征服的古印度原住民的後裔

  • 4 # 科技歷史說

    種姓制度實際上是一種血統的區別延續,人生來本沒有高低貴賤,但是因為時間、空間這一切都發生了變化,不同的地理氣候造就了不同的膚色人種,當然,不同的時間跨度也造就了非凡的人類文化,要說人類種族之間的差異,其最終不過是不同種族之間文化的較量。弱肉強食,優勝劣汰。

    這個真實的世界,真實到讓我們逐漸活成了連自己都討厭的人,印度種姓制度,其實不僅在印度國內有不良影響,而且也經常成為其他國家人們茶餘飯後詬病的談資,將人劃分3、6、9等,說白了就是種姓制度的內在本質,但是它究竟是如何產生的呢?

    目前最主流的說法,印度的種姓制度最早是由雅利安人創造,這本是位於俄羅斯烏拉爾山脈的一個古老遊牧民族,公元14世紀,他們南下到達了南亞,隨後在這裡定居,創造了吠陀文化,其實剛開始種姓制度的建立,初衷並不是為了劃分人的等級,一方面是為了確定當時亞利安人的統治地位,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分工明確,協調各個工作工種間的人數,後來在英國殖民印度期間,才逐漸演化,形成一套固定的森嚴階級秩序體系。

    種姓制度最高等級,被稱之為婆羅門,他們掌管著印度主流文化宗教,多為僧侶貴族,穩穩的統治階級,不僅享有極高的權力,而且負責制度的制定,優先壟斷各種社會資源,與此同時指導著全國文化教育、宗教信仰。

    婆羅門之下為剎帝利,儘管他們也是統治階級,但他們負責的主要就是行政以及軍事方面的主要職務,總體而言,他們還是要聽命於婆羅門,保護婆羅門,其實也算得上婆羅門的忠實守護者,畢竟他們的思想還要受制於婆羅門。

    接下來要講的也就是這個問題的關鍵所在,肯定是人都希望往高處走的,沒有一個人生來就甘願當賤民,那麼種姓制度中低種姓的人究竟如何誕生呢?吠舍和首陀羅作為最低的兩個等級,基本上都算是被統治階級,他們主要從事的都是社會的生產活動,需要交納各種賦稅,只不過二者最主要的區別就在於前者主要從事的是製造業,農業,而首陀羅主要從事服務業,成為各個高種姓家族中的傭人,工匠、廚師。

    其實吠舍主要就是那些當初比較普通的雅利安人後代,而首陀羅就是非雅利安人了,其實也就是當年被奴役的物件,這就結束了嗎?其實不然,相比較不能被納入種姓制度的人而言,以上種姓都太幸運了,通常將其稱之為第5種姓,也被稱之為賤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階級劃分?其實這個問題的關鍵所在,就是他們能夠為這個社會所創造的價值,同樣也體現了印度國內的一種價值觀。

    負責文化教育宗教信仰的為最高等級職業,從事這一職業的也為最高等級人群,接下來就是行政管理事務層,其次便是生產者,接下來是各行各業服務者,最後就是遊離在種姓制度之外的其他邊緣職業,低種姓的人如何產生,想必大家也基本明白了,其實很大程度上都與歷史原因有關,一方面是當時居住在印度境內的土著,其次也包括那些普通的殖民者。當然還有一種比較奇葩的現象,那就是如果低種姓的男子娶了高種姓的女子,生下來的孩子直接被定義為賤民。

  • 5 # 冥蝶讀書

    印度賤民,印度語翻譯為:“不可接觸者”,是印度種姓制度中不屬於任何四種種姓的人,他們被看做是低於任何四種種姓。他們自己自稱為“被壓迫的人”,即達利特(Dalit)。

    根據人口普查資料,印度目前有1.67億達利特人,佔總人口的16.2%,賤民在傳統的印度社會中只允許做被認為是非常卑賤的行業,比如掃街及清潔旱廁等。

    傳統上,達利特被認為是骯髒的,並且這種骯髒還可以藉由接觸傳染給別人,因此他們要躲大家遠遠的。一位女子只是因為向一位達利特人給了一杯水,而被家公家婆帶到河裡脫光衣服,並被送到廟裡接受酷刑和悔過。父母雙方只要有一個是達利特,那麼後代必然是達利特。

    他們走路要避著人,因為他們不能讓自己的影子落到路人的身上;更有甚者,有的人帶著掃帚,邊走邊掃掉自己的腳印。他們為村子的人工作,卻不允許住在村子裡;他們不能到村子的井裡打水,小孩就算能上學也必須上專門的學校。

    即使現在,賤民在街上也不可以穿著鞋子,在任何地方也必須站立,即使周圍有很多空的座位。有人因為航班上有賤民而拒絕登機,導致飛機延遲起飛。

    印度種姓制度非常古老,源於印度教(早年叫婆羅門教,後來經過商羯羅的宗教改革後,成為印度教)。印度教的核心就是種姓制度。根據《梨俱吠陀·原人歌》所繪的瓦爾那等級:婆羅門是原人的嘴、剎帝利是原人的雙臂、吠舍是原人的大腿、首陀羅是原人的腳。至於賤民,則被排除在原人的身體之外。

    眾所周知,印度是一個宗教國度,而印度教徒佔大多數,數量超過10億。印度教本身也非常古老。宗教在古代就是統治的工具。在宗教國家,除了生產活動,人們會在宗教祭祀上花費非常多的時間,整個國家的生產和生活都是圍繞拜神為中心展開的。因此婆羅門作為祭司,就成了人和神的媒介,擁有最高的地位。而剎帝利則是保護婆羅門的武士。吠舍是工商業者和農民,負責供養婆羅門和剎帝利。首陀羅是被雅利安人征服的土著,他們主要是負責伺候婆羅門和剎帝利,類似奴隸。

    只要所有人都相信印度教的核心教義(因果報應和祭祀萬能),這套制度就能很好的維持下去,事實也維持了3000多年。

    在這套體系下,最大的懲罰莫過於被踢出體系,賤民其實就是被踢出這套體系的人,他們被剝奪了參與這套體系的權利。我們可以很容易猜測到什麼樣的人會被踢出這套體系。

    首先就是那些企圖推翻這套系統的人,也就是這套體系的敵人,無論是內部的反叛者(印度一直缺乏反叛精神也可以視作這套體系的成功)還是外部的敵人(當然是指被打敗的敵人)。

    其次,就是觸犯了這套體系內部規定的人,比如一些罪犯,權力鬥爭的失敗者,不按規定通婚的人等等。

  • 6 # 魯巍

    中國改朝換代時前朝的男人女人們能跑的掉嗎?幻想能躲到深山老林裡報著本李鬼偷來的族譜就能翻身?印度難道會只有一次朝代更替?關鍵印度人謙虛敢自己說古印度外面已經消失。

  • 7 # 味論天竺

    首先提個問:為啥一個村落裡的巡查者一般是賤民?答案在回答的結尾揭曉。

    根據公元2世紀左右的《摩奴法論》,賤民的產生應該是和通婚有關係的:

    10.12. 首陀羅與吠舍姑娘、與剎帝利姑娘和與婆羅門姑娘所生的 是雜種姓阿約格弗、剎德利和人中最低賤者旃陀羅 。

    10.24 諸雜種姓產生的原因在於諸種姓間的通姦、娶禁止娶的女子和放棄本業。

    種姓制度對社會各個階層最典型的隔絕,體現在對婚姻上。在現代印度社會,尤其是在德里、加爾各答等大城市,不同種姓的人可以共餐,可以共同工作,但是不同種姓之間通婚的障礙還是沒有消除。

    但是一個事物的產生,往往原因是很複雜的,不能只從一個角度去理解。我個人認為,賤民階級的形成與職業的分化有關係的。印度的種姓制度除了有瓦爾納(Varna)制度,即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這四個階級的大體劃分之外,其實還有闍提(Jati)制度,即每個階級內部都包含著無數個小的副種姓,這些種姓都和職業有關。

    賤民的不潔淨,是宗教意義上的。印度教認為凡是和屍體、糞便,還有來歷不明的人打交道的職業,都是很不潔的,會讓從事這個職業的人變得不潔淨。於是一個不淨的人,大家就應該理他遠點,以免使自己也變得不潔。於是所有低賤的、骯髒的,和殺生有關的種姓,都被劃入了賤民。

    闍提製度對現今印度社會的影響,其實是比瓦爾納更深的。它的分化非常細緻,細緻到連在一個村裡當警衛的應該是什麼種姓,掃廁所的應該是什麼種姓,都規定得清清楚楚。它也非常地固化,結果掃廁所的人就世世代代地掃廁所。於是這個種姓的賤民永無出頭之日了。

    回到開頭提的那個問題,因為村落的巡查者要跟各種來路不明的人,還有其他賤民打交道,所以自己也被汙染成賤民了。真是悲壯啊......

  • 8 # 歷史雜貨鋪

    稍微瞭解一點歷史的都知道,在印度實行的是種姓制度,分為高階種姓和低階種姓,有人可能以為賤民就是低階種姓,其實不然,賤民是在低階種姓之下的。值得一提的是,在印度的種姓制度裡面,賤民還要細分幾個等級,目前根據資料來看,在印度有25%的賤民,他們的生活是非常悲慘的。

    賤民在印度人看來,永遠只能從事最卑賤的行業,一般情況下賤民只能幹以下幾個工作,打掃街道,清潔廁所,理髮,洗衣服,捕魚,收拾皮革。這些在印度人眼中就是低賤的職業,只有賤民才能從事。至於賤民是如何產生的,所有的歷史學家都會回答三個字:不可考。

    因為歷史太過久遠,沒人知道賤民到底是怎麼選出來的,不過歷史專家們的猜測大致分為以下幾點,第一個賤民可能是印度最早的原住民,這些人犯了罪,便被算成賤民,第二個那就是他們是戰爭中的戰俘。在印度種姓等級不同雙方是絕對不能接觸,更不能結婚的,如果結婚的話即使是最高階的種姓,只要他的另一半是賤民,那他們這家人世世代代都是賤民。

    在印度人眼中種姓制度非常重要,曾經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低階種姓人家的女子,因為看不下去賤民如此勞累,就去為其倒了一杯水,被其公婆看到後,將她帶去河裡不停的洗滌身子,然後送往神廟讓其懺悔,即使現在,賤民在印度也是非常悲慘的。

    現在的賤民即使有錢,都不允許穿鞋子,在印度沒人會去接觸他們,舉個例子,在公開場合,賤民永遠只能站著,哪怕周圍都是座位,他們也沒有權利坐下去。曾經有人去採訪過賤民,問他們的理想是什麼,他們的回答是希望下輩子投胎去高階種姓。隨著印度的獨立,賤民已經可以接受教育,這是他們改變命運的機會,可惜的是,基本所有賤民都因為現實的原因,無法去上學,真能改變命運的寥寥無幾。

  • 9 # 玄坤文史

    印度的賤民是由印度種姓制度產生的,這是一種愚昧的以血統論為基礎的社會體系,其實他影響的範圍很廣,並不單單只是印度,在孟加拉。斯里蘭卡等地也存在,但是在印度最為普遍。怎麼理解這項制度呢,大概就是“老子英雄兒好漢,老子反動兒混蛋”這樣荒唐無稽吧。

    其實從本質而言,印度的種姓制度,不過就是統治階層推出的一種鞏固自己地位,神話自己階層權力的一種政治手段罷了,種姓制度最早起源於印度教,隨後慢慢發展完善形成的,從時間上說,這也算得上一項古老的制度了,大約已經有三千多年的歷史,我們熟知的是印度種姓制被分為四個等級: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每個階層都有對應社會地位,權力,職業和義務。

    這項制度發源於宗教,在最高等級婆羅門主要是僧侶貴族階層,教育文化宗教解釋的權力在他們的手上。之後是剎帝利,這個部分主要就是由軍事,行政這些方面的貴族組成,這個階層掌管著軍政大權,也要負責保護婆羅門,然後是吠舍,這個階層主要是雅利安人組成,曾經印度被雅利安人征服,雅利安人其實就是波斯人,也就是伊朗人(注意,不是日耳曼人)其實這個階層主要是平民商人之類的,也是要供養上面的兩階層,最後才是首陀羅,這個階層簡單說就是非雅利安人,以土著居民為主,主要是傭人,工匠,農民等。

    這裡我們就要強調下,上面四個階層無非是高等點,或者低等點,但是至少還被當成人看,在印度還有第五種姓,達利特這個階層就是真正的賤民了,又被稱為不可接觸的人,從事的工作也是最為卑微的工作,但是這群人主要就是被征服的原著民的後代,也就是奴隸,被雅利安人壓迫,禁止他們反抗,把這群人透過宗教渲染成會傳播汙穢的人,其實這是非常荒誕的,達特在印度語翻譯中,意為被壓迫的人,在今天的印度還有1.67億達特人。

    雖然今天的印度已經廢除了種姓制度,但是就如前面我們說到的,這項制度已經存在三千餘年,有的東西已經成為傳統融入到社會之中,並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清除的,所以即便是現在印度“賤民”達利特其實在社會中也還是容易受到歧視。

  • 10 # 七追風

    2001年7月25日,印度“土匪女王遇刺事件”,震驚了世界各大媒體。這個被刺殺的傳奇女性,就是一個“賤民”。

    她的名字叫普蘭戴維,咱們先聽聽她的故事,再來說說印度的“賤民”吧。

    1963年,普蘭出生於印度北方邦的一個最貧窮的村莊裡。因為出生在花神節這一天,所以“普蘭”這個名字,其實是“花神”的意思。不過,普蘭從一出生就是“賤民”,生活並沒有這麼美好。

    普蘭家原本有一塊地,後來被堂兄搶走了。倔強的普蘭大罵堂兄是竊賊,希望要回自己家的地。但是,堂兄把普蘭賣給了一個喪偶的中年男人,換來了一頭牛和一輛腳踏車。這一年,普蘭才11歲。

    飽受虐待和毆打兩年之後,普蘭逃回了家。她希望透過法律的手段,把自己的土地要回來。但是,堂兄賄賂了法官,普蘭反而被丟進了監獄。

    在監獄裡的一個月,普蘭被犯人和獄卒輪番侮辱,痛不欲生。

    16歲那一年,普蘭被一幫土匪搶走了。剛開始的幾個月,普蘭被土匪任意羞辱蹂躪,直到一個匪首愛上了她,普蘭才擺脫困境。之後,普蘭和這個匪首維克拉姆一起打家劫舍,尤其是高種姓的富人。

    後來普蘭回憶說,維克拉姆是她一生中唯一尊重她、愛過她的人。

    但是,好景不長。因為被匪徒出賣,維克拉姆死了,普蘭也被關進了一個叫做貝麥的高種姓的村子。

    在被關押的一個月裡,普蘭每晚都被村民和土匪輪番侮辱,生不如死。

    後來,兩個土匪救出了普蘭,帶她離開了。普蘭發誓要報仇,她重建了匪幫,聚攏了很多低種姓的人,開始向高種姓展開瘋狂報復。從富人手裡搶來東西之後,普蘭還會分給低種姓的人,很快她就聲名遠揚,被稱為土匪女王。

    1981年2月,普蘭回到了那個日夜遭受侮辱的貝麥村。她要求村民交出所有曾經侮辱過她的人,被拒絕後,全村二十多名男子都被槍殺了,普蘭還一把火燒掉了村子。

    高種姓村子被低種姓人屠殺,整個印度震驚了。政府派出大量的軍警追捕普蘭,懸賞15萬盧比買她的人頭。因為熟悉地形和低種姓人的保護,普蘭一直沒有被捕。

    後來,印度政府決定和普蘭談判。經過協商,普蘭在上萬人面前進行了投誠儀式,她頭扎紅巾,跪在聖雄甘地像和印度女神像面前,雙手舉起了自己的毛瑟槍,正式向政府投降。

    雖然被指控了多項罪名,但是在巨大的民意下,印度政府沒有審判,只是一直關押著她。在獄中,普蘭因為卵巢腫瘤,被摘除了全部子宮。

    11年後,1994年2月,在印度議會低種姓代表的呼籲下,普蘭終於被釋放了。

    此後,她積極參與政治,當選國會議員,努力爭取低種姓窮人的權利。但是,印度社會根深蒂固的種姓觀念,沒這麼容易被動搖。

    2001年7月25日,普蘭在家門口遇刺身亡,年僅38歲。

    她死後,眾多低種姓擁護者舉行了大規模的罷工和集會,譴責殺人兇手。但是,高種姓人卻彈冠相慶……

    印度的種姓制度由來已久,至少有3000多年的歷史了。當初雅利安人入侵印度,開始劃分高低貴賤的社會階層。隨後的入侵者們不斷的調整和鞏固這一制度,尤其是英華人殖民印度的時候,更加把種姓制度固定化。

    印度的種姓主要分為: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他們嚴格按照等級制度,從事不同的職業,享受不同的權利。

    但是,除了這四個種姓之外,還有更加低賤的一群人,那就是“賤民”。他們主要由罪犯、戰俘或是跨種姓婚姻者及其後裔組成的。賤民是最受歧視的人,幹著最卑賤的工作。他們聚居在一起,世代無法翻身。高種姓的人就算看到賤民,都覺得是骯髒的、不可接受的。

    賤民走過的足跡都要被撫平,連影子都不能和其他種姓交疊,甚至被打和被殺害,高種姓兇手都不會受到懲罰……

    雖然,1947年種姓制度就被廢除了。但是,根深蒂固的思想沒有被動搖,賤民的生活依然非常悲慘。

  • 11 # 純野生的坦克

    賤民產生的具體時間已經不可考證,但是賤民產生的原因只有一個:征服者對被征服者的奴役。先來說是印度的特色——種姓制度。稍微懂點歷史的人都知道,在元朝的時候實行過一個“四等人”制度:一等人是蒙古人、二等人是色目人、三等人是漢人、四等人是南人。為什麼蒙古人要搞這個四等人制度呢?因為蒙古人是遊牧民族,屬於落後民族;遊牧民族征服農耕民族屬於落後征服先進!所以元朝的統治者們一沒有先進的文化制度,二沒有強大的文明屬性。所以,為了方便統治這些被征服的先進文明同時也是為了穩固自己的權力就簡單粗暴的“四等人”制度,直接用血緣來確定你的社會地位。印度的種姓制度跟蒙古人的“四等人”制度一模一樣(我都懷疑蒙古人是不是直接抄的印度種姓制度)。3000多年前,屬於遊牧民族的雅利安人入侵了當時屬於農耕民族的印度,也是屬於落後征服先進;於是也是出於和蒙古人一樣的心態制定了種姓制度。

    那賤民有是怎麼來的呢?中國的元朝時間很短,只有150年不到,所以元朝的“四等人”制度沒有在中國留下什麼太大的影響。但是,印度不一樣印度被征服的歷史長達3000多年!而且是被多個民族征服!今天雅利安人來了搞了個種姓制度,明天馬其頓人來了一看:這個制度不錯,就繼續搞。但是,馬其頓人是征服者他肯定要把自己定為第一種姓。其他的種姓就要一級一級往下降;再後來,蒙古人又來了,蒙古人又要成為第一種姓,其他的種姓又要往下繼續降一級!再再後來,英華人又來了…………這原來的種姓階層已經不夠用了(´;︵;`)

    其實,所謂賤民的產生就是因為印度這個地方被征服的次數太多,造成了一大批被多次征服的被征服者被擠出了種姓階層!成為了被所有階層都看不起的“賤民”!

  • 12 # 學者張蓓

    印度的“賤民”(Dalit),又稱“不可接觸者”是來源於印度的種姓制度。印度種姓制度將人分為四個階層,第一是僧侶階層,第二是武士,第三是商人,第四是工匠。每個種姓內部也是有階層劃分的,這就是所謂的“次種姓”,次種姓的數量非常多,很難一一列舉。在這個四個種姓之外,就是所謂的“賤民”。

    由於印度的種姓制度與宗教有著密切的聯絡,比如說印度教認為種姓決定於前世的作為,根據這種理論種姓是無法改變的。

    印度獨立後已經立法取消了種姓制度,但是與種姓相關的社會土壤遠未消除。所謂“榮譽殺戮”(跨種姓甚至跨亞種姓的婚姻在印度都十分困難,一些人為了維護“家族榮譽”殺害自己的親人)仍然很常見。

  • 13 # 五味社

    四大種姓之外的人,便是賤民,被視為“達利特”或“不可接觸者”。

    在古代印度,一個人的地位,職業方方面面都與他的種姓有關。

    印度種姓制度是在雅利安人入主次大陸時期出現的社會制度,最初並非劃分階級,而是確保雅利安人的執政權。隨著伊斯蘭教的入侵,加上英國殖民者的殖民需要,最終形成等級森嚴的階級體系。

    雅利安人征服印度後,由雅利安人構成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前三等種姓,而被征服的土著達羅毗荼人構成首陀羅,後來從首陀羅中分化出“賤民”。

    “賤民”的出現是根據社會發展需要產生的。賤民的產生分兩種:一種是原來的四大種姓者因為生活所迫離開原來的種姓和職業,淪為新的職位而成為賤民;另一種是原本為劃入四大種姓制度的部落,因為失去棲息地,而不得不依附於四大種姓而成為賤民。

    賤民的產生,一方面是上層統治者提高個人地位,畢竟賤民從事的職業,統治者是不願意去做的;另一方面以低廉的方式攫取賤民的勞動力。

  • 14 # 巴山夜雨涮鍋

    印度賤民主要就是不同種姓之間通婚產生的,是用於標誌不同種姓通婚後代。

    或者說,設定這四個種姓之下的第五個種姓,正是為了威懾民眾,迫使他們遵從種姓制度:別以為你們你們第四種姓就可以光腳不怕穿鞋,還有比第四等級更差的呢!

    下面簡單說說印度早期文明和種姓制度產生:

    早在距今4000多年前(中國炎黃五帝時代),印度河谷便出現了青銅時代的城市,最著名的是哈拉巴文化。

    哈拉巴文化遺址

    在公元前2000-1500年時期(夏商時期),大批印歐語系的金髮碧眼白種人從中亞入侵印度,征服了當地的黑面板達羅毗荼人。這些入侵者自稱“雅利安人”,意為高貴者。經過幾個世紀的擴張,雅利安人逐漸征服了整個北印度。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鐵器出現了。雅利安人原本的氏族部落制度也開始解體。大傢伙的貧富差距拉開了,首領和僧侶權力增大,形成權貴階層甚至世襲國王;一般部族成員成了窮人,甚至賣身為奴。

    在宗教文化方面,雅利安人把自己的部族信仰和印度本地宗教結合,創造出了“婆羅門教”(在公元2世紀左右發展為印度教),僧侶稱為“婆羅門”。

    為了更好地保證權貴階層騎在窮人脖子上,也為了保證雅利安人能對本地達羅毗荼人佔優勢,印度統治者們搞出了種姓制度(瓦爾納制度)。簡單說,他們把全華人民分為四大種姓: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其中前三個種姓是專屬於征服者雅利安人的,最後一個首陀羅屬於達羅毗荼人。

    地位最高的是僧侶、祭司即婆羅門,所謂“最接近神的人”。第二的剎帝利是君王、武士、官員,掌握著世俗政權。這兩個高階種姓高高在上,大權在握,家財萬貫,勾結起來作威作福,好不痛快。

    第三等級的吠舍就是平民,包括農民、工匠、商人,一般是雅利安人中的中下階層,要向國家納稅。第四等級首陀羅主要是被征服的人,從事奴僕、佃農等“卑賤”職業,社會地位極其低下,實際上等於奴隸。

    當然,實際上第三等級和第四等級在的職業分工並不那麼涇渭分明,比如種地、工匠,裡面既有吠舍也有首陀羅。

    印度王公們還頒佈了一部《摩奴法典》,規定各個種姓等級的權力義務。其中第四等級首陀羅最慘,他們不能積累私人財產,不能對高階種姓有任何不敬。各個種姓之間發生衝突,懲罰也完全不一樣。

    低階種姓的人如果傷害了高階種姓的人,那麼,動手的要砍手,動腳的要砍腳。而高種姓的如果殺死一個首陀羅,則只需要賠償牲畜就可以了。

    婆羅門罵首陀羅罰款12元(12帕那銀子),罵吠舍罰款25元,罵剎帝利罰款50元。相反,剎帝利罵婆羅門要罰100元,吠舍罵婆羅門罰200元,首陀羅敢罵婆羅門,就要被滾燙的油灌入嘴巴和耳朵。

    印度的種姓制度極為森嚴。這四個種姓不能呆在同一個房間,不能同桌吃飯,不能同飲一口井的水。四個種姓的職業世襲,而且互相不許通婚。

    換言之,你如果是吠舍,那麼不但你一輩子是吠舍,而且你的結婚物件也只能是吠舍,你的子子孫孫,都永遠是吠舍,真是“永世不得翻身”。

    那麼,假如真有人膽敢冒天下之大不韙,不同種姓之間通婚,那生下孩子該怎麼辦呢?隨父親?隨低的一方?

    你太小看印度權貴的手段了。不同種姓之間通婚,生的孩子算作第五個額外等級“賤民”,比最低等的首陀羅還要低賤!

    賤民只能居住村外,不能與婆羅門接觸,只能從事最低賤的職業,走在路上還要佩帶特殊的標記,口中要不斷髮出聲音或敲擊器物,提示旁人及時躲避。

    印度“賤民”

    古往今來的社會,階級壁壘或大或小,也只有印度的能做到“出類拔萃”,一絲不苟。在這套制度下,印度的貧富貴賤完完全全、永生永世被固化了。作為一個有著幾千年文明史的大國,印度長期發展遲緩,種姓制度“功不可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沒有對於【人生目的】【愛】【幸福】【自我】這類問題探討的書籍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