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天道酬之於勤
-
2 # 拾劍舞劍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是孟子說的,記述在《孟子離婁上》中。譯為:不孝順的行為有很多種,沒有盡到後代的責任就像父母不存在一樣的行為是最為不孝順的。《道德經》有啥逆反心裡,我是真不知道。老子成書是年紀也不小了,估計是過了叛逆期了。
-
3 # 馬振廷1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道生萬物,道德經主要講長生二字,盈盈之氣生生不息。如果都不生養後人亡家亡國,斷生。與長生背道而馳。不生不養子女看似貪圖享樂,其實是不願付出貢獻之類。儘管有些論調生子女不能給子女幸福不如不生。可就不知正是前輩們從困苦中養育了子女才有了現代人。都無後哪來當下的你我他她呢?所以不孝有三,斷子絕孫無後是最大的不孝。
-
4 # 明貞
人來這個世界是為了人類的延續並進化,不繁殖後代就違背了人倫的基本意義,所以儒學有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說法。這與道德經扯不上太大關係,道德經是教人認知並遵循自然規律的,是天道,而孔子人道的建設者!當然人道需以天道為依據,人是圓滿並遵循天道的!
人類是萬類的引領者,雖然並非是智慧並能力最高的生命,但卻正義良知的家族,雖然被私性並物慾等劣根扭曲,但正覺醒中,會為生命並宇宙的進步,做出巨大的貢獻!
-
5 # 李志勇LZY
以前的重複題,我早已答過啦,
人生孝以為先:古時不孝有三;
生萬多種方法;老時明智去前;
死無後顧憂大。先孝已排首位;
說成無後為大;無有意出誤解;
建議儘快糾正;就老人家健在;
及時多行好孝;死無後顧安心。
《道德經》中沒逆反文記;建議後人不借助文句表面字上,表面讀法去形而上學作文章,以上個人認為,請供大家參考。
。
-
6 # 九天攬月8
謬說!!!老子說的是時空結構之道。空間的一切都在其中!!逆之以為用,是說時空的轉換節奏點,何來“逆反心理”?
儒家的無後為大,一是在有限的環境下產生的。二是儒家用人類的倫理約束綁架道德,其心可誅!!!
所以不可以摘詞臆測
-
7 # 靜觀難
以我認知 中國歷史是以 孝 字展開的。 小孝養父母身,簡單來說就是要父母 吃飽穿暖。中孝養父母心 就是要父母高興沒有憂慮,孝順,以順父母心為主 孝順的由來,當然還要 家和 這就要考慮的方面就多了。大孝養父母志,就是父母有什麼樣的志向,你要去幫父母完成,又因為古代 男尊女卑 的緣故,就沒有子孫去完成祖宗志向,要是有男丁,我不行還有兒子孫子呢,這樣祖宗的志向與 德行 都可以延續。從我這裡斷了香火,自然我的罪過最大了。最起碼說明我沒有大的德性, 因為有德之家,必有餘慶。餘慶就是事事順心了。
-
8 # 揚光666
我們首先要弄清楚這兩種觀點的出處及理論背景,才能理解他們準確的含義: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出自於《孟子》,是儒家亞聖孟子所闡述的一段儒家思想。
“六親不和有慈孝”,出自於《道德經》第十八章,《道德經》是道家始祖老子的著作,
兩家思想主張雖看似有區別,但卻是從不同角度來論述“孝”,所以並沒有逆反、矛盾之說。
這兩家學說的思想觀點:
一、儒家思想是以人為本的“家文化”,是解決如何做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所以提出這樣的觀點。“孝”是屬於六書中的“會意字”,上面是一個“老”字,下面是一個“子”字,說明老傳遞著子,子承接著老,上一代還有上一代,下一代還有下一代,不僅是在延續子嗣香火上面,還包含著以家庭為最基本單位的人類社會責任、倫理道德的傳承和延續。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不是說不孝的行為有三種,沒有後代子嗣是最重大的不孝。而是說不孝的行為有很多種,後代沒有正確、合理的延續是最大的不孝,這個|“無後”,不僅是指沒有後代,同時也包含沒有繼承前代祖先的全部倫理道德、社會責任的意思。
從一個“孝”,儒家早已為我們揭示了古人早就認識到“孝”是合乎人的天性的一種自然而然的行為與現象,是一個人本來就應該做到的事情。
二、道家思想:
道家思想是講人與自然萬物的關係。本來道是無法言說、無法形容的,為了方便解釋,寫出了一部《道德經》。道德經第一章就開宗明義,指出道無法說,無法解釋命名。為了方便,無奈之下說出“無”和“有”,然後再逐一展開論說。
《道德經》既然是給人看的,那就必須迴歸到“人本的境界”,否則所說的內容人看不懂,那就失去了他在人世間的意義,也就必須說到以人為本的“孝”。
人的孝與慈本來就是天生的,自然而然的事情,人如果不順從自然的規律而行,出現了違背規律的行為,那就是不孝,為了“損有餘而補不足”,天下才會出現“孝慈”的現象。
說到最後,這兩家在“孝”這個問題上,在某種意義上是統一的,而不是矛盾的。
-
9 # 寂靜之聲秦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是儒家濟世思想,和當時所處的社會時代背景密不可分。中國古代社會,生產力落後,醫序技術條件差,人的出生率,平均生存年齡都非常低,這樣的人口生存發展狀況適應不了當時經濟生產和國家人員需要所以把生育繁嗣拔升到社會道德水平。
說巜道德經》逆反心理我感到不解,道德經是哲學反對以人為中心的主觀意識形態標準,包括孔子提出的“仁″。老子提倡人該合天道一切“自然″。“不尚賢使民不爭″,“六親不和有孝慈″,“大道廢有仁義″等都是反對人為的標準規範。可見《道德經》不是逆反是旗幟鮮明的反對。
這個問題一個是意識形態一個是唯物論,不把它們分清楚是不會有頭緒的。
-
10 # 我心你聆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出自《孟子·離婁上》。
原文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
《十三經註釋》中在“無後為大”下面有注云:“於禮有不孝者三,事謂阿諛曲從,險親不義,一不孝也;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無後為大。”
用白話文來解釋就是:一味順從,見父母有過錯而不勸說,使他們陷入不義之中,這是第一種不孝;家境貧窮,父母年老,自己卻不去當官吃俸祿來供養父母,這是第二種不孝;不娶妻生子,斷絕後代,這是第三種不孝。
-
11 # 中文宣魏良鵬
我們知道,道家思想是中國最為重要也是最有影響力的哲學思想之一。道家思想的起源很早,傳說中,軒轅黃帝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一般來說,公認第一個確立道家學說的是春秋時期的老子,老子在他所著的《老子》《道德經》中作了詳細的闡述。道家思想其他的代表人物還有戰國時期的莊周、列禦寇、惠施等人。
《道德經》又名《老子》,文約義豐,雖僅五千言,卻包含著十分豐富深刻的哲學思想。老子哲學的核心思想是“道生萬物”的宇宙生成說,把宇宙看成一個自然產生、自然演變的過程,天地萬物是依照自然規律發展變化的,而“道”是世界的本源。老子哲學的精髓是他的樸素辯證法思想,認為天地萬物都是相反相成的。
“道”。認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統治宇宙中一切運動的法則。道家因崇尚自然高遠,鄙棄狹隘功利主義,而常常走向極端,主張絕對虛無,反對一切作為,甚至進而反對一切人類文化、知識和技術的進步、否定文明的價值;因反對權威和社會的等級秩序、批判社會弊端而放棄社會責任、淡漠參與意識、不信任甚至完全拒絕任何具體實際的社會改革措施,等等。應該看到,道家思想中的這些歷史侷限性和消極面,的確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了許多不良影響,也對中華民族精神具有一定的腐蝕性。但是,道家思想是中國最為重要也是最有影響力的哲學思想之一。道家思想的起源很早,傳說中,軒轅黃帝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一般來說,公認第一個確立道家學說的是春秋時期的老子,老子在他所著的《老子》《道德經》中作了詳細的闡述。道家思想其他的代表人物還有戰國時期的莊周、列禦寇、惠施等人。
-
12 # 華繼善
它,為甚麼無後?為甚麼不孝?
它,就不怕恥辱?它天生無情?
………………
既講忠孝、又說延後,它難道無家?它難道生無出處?
………………
這語言地真用、究竟在怎麼開口?
是文字地如實、到底該怎麼落墨?
請問人心何用、它在或是不在呢?
-
13 # 玄沙
孟子說這話也有兩千多年了,一直沒人對“無後”的解釋有什麼異議。
近幾年以來,則屢屢有人說這句話被曲解了多少年,比如知乎有個帖子 哪一句名言誤人最深? 裡,隔三岔五就有人把這句話拉出來鞭打一頓。
我搜了一下,把“無後”解釋為“不盡後輩的本分”最早的說法,大概出自一位叫李守力的先生在2007年1月21號發表的博文 李守力《孟子》新得:“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李先生在博文中寫到
我們分析原文不難發現,孟子的本意並非是我們平常瞭解到的含義。我認為更中肯的解釋應該是:不孝的表現很多,但以不盡後輩的本分為最。舜在取妻的時候沒有稟告健在的父母,是沒有盡後輩的本分。但君子認為舜做到了稟告的本分(因為舜取妻是在堯考察了舜的德行後決定把女兒嫁給他的,而此時,舜的父母對舜還有偏見和敵意,所以不便稟告。況且堯作為帝王是天下人民的父母,完全可以代替舜的父母)。看內容正是曲解論的源頭,知乎那個帖子裡基本也是直接抄這篇文章的內容。
李先生以為“無後”被曲解源於數百年後的趙岐,大謬。
《孟子·離婁上》:孟子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
《孟子·萬章上》:萬章問曰:“《詩》雲,‘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信斯言也,宜莫如舜。舜之不告而娶,何也?”孟子曰:“告則不得娶。男女居室,人之大倫也。如告,則廢人之大倫,以懟父母,是以不告也。”萬章曰:“舜之不告而娶,則吾既得聞命矣。帝之妻舜而不告,何也?”曰:“帝亦知告焉則不得妻也。”
孟子的兩段發言是一致的,都是給舜不告而娶做開脫。“男女居室,人之大倫”跟“無後為大”都是指婚姻生子乃大事,若告父母則不得娶妻,從而“廢人之大倫,以懟父母”是為“不孝”。趙岐注孟子,也是源於此意。若將“無後”解釋為“不盡後輩的本分”,上下文怎麼也不可能解釋通順。
至於“三”,古文中可做多解,確實不必拘泥於趙岐所說的三項。“為大”也不一定要作“為最”解,但無後肯定是不孝中很嚴重的一種。古人重祭祀,若絕嗣則父祖先人都無人祭祀,自然是大不孝。這是“無後為大”的緣由。古人對繼嗣的執著,不是人際關係變淡薄的現代人能理解的。
關於無後,可以看一下時間相近的《左傳》記載,都是比較明確指沒有後嗣。
莊公十六年:鄭伯治與於雍糾之亂者。九月,殺公子閼,刖強鉏。公父定叔出奔衛。三年而復之,曰:“不可使共叔無後於鄭。”使以十月入,曰:“良月也,就盈數焉。”
公父定叔為共叔之孫,出奔於衛,則鄭國沒有共叔之後。
莊公三十二年:公疾,問後於叔牙。對曰:“慶父材。”問於季友,對曰:“臣以死奉般。”公曰:“鄉者牙曰慶父材。”成季使以君命命僖叔待於針巫氏,使針季鴆之,曰:“飲此則有後於魯國,不然,死且無後。”飲之,歸及逵泉而卒,立叔孫氏。
季友以無後來威脅叔牙,叔牙喝了毒酒,才立叔孫氏,也就是“有後於魯國”。
僖公十一年:天王使召武公、內史過賜晉侯命。受玉惰。過歸,告王曰:“晉侯其無後乎。王賜之命而惰於受瑞,先自棄也已,其何繼之有?禮,國之幹也。敬,禮之輿也。不敬則禮不行,禮不行則上下昏,何以長世?”
這是對晉侯的不滿,認為他會無後,“何繼之有”“何以長世”都是對無後的描述。
宣公四年:其孫箴尹克黃使於齊,還,及宋,聞亂。其人曰,“不可以入矣。”箴尹曰:“棄君之命,獨誰受之?尹,天也,天可逃乎?”遂歸,覆命而自拘於司敗。王思子文之治楚國也,曰:“子文無後,何以勸善?”使復其所,改命曰生。
令尹子文之孫。
宣公十二年:欒武子曰:“楚自克庸以來,其君無日不討華人而訓之於民生之不易,禍至之無日,戒懼之不可以怠。在軍,無日不討軍實而申儆之於勝之不可保,紂之百克,而卒無後。訓以若敖、蚡冒,篳路藍縷,以啟山林。
三監之亂,紂子武庚被殺,封微子於宋,以代殷後而非紂後,紂後嗣已絕。
成公八年:六月,晉討趙同、趙括。武從姬氏畜於公宮。以其田與祁奚。韓厥言於晉侯曰:“成季之勳,宣孟之忠,而無後,為善者其懼矣。三代之令王,皆數百年保天之祿。夫豈無闢王,賴前哲以免也。《周書》曰:‘不敢侮鰥寡。’所以明德也。”乃立武,而反其田焉。
重新立趙武為趙衰、趙盾之後。
昭公十五年:籍談不能對。賓出,王曰:“籍父其無後乎!數典而忘其祖。”
這裡指責籍談忘記祖先,日後也沒有後人會記得他。
昭公二十八年:是鄭穆少妃姚子之子,子貉之妹也。子貉早死,無後,而天鍾美於是,將必以是大有敗也。
早死無後。
哀公十七年:冬十月,晉復伐衛,入其郛。將入城,簡子曰:“止。叔向有言曰:‘怙亂滅國者無後。’”衛人出莊公而晉平,晉立襄公之孫般師而還。十一月,衛侯自鄄入,般師出。
無明確指向。
左傳中“無後”共九處,從用法來看,無後肯定有“沒有子孫後代”的意思,但又不限於此。比如趙武雖在世,但沒有田邑,沒有士大夫身份,不認為趙衰趙盾有後。
回覆列表
道德經中提到“六親不和有孝慈”,因為人和人的六種關係不和諧,才提倡要孝順,要慈愛,所以真正的孝順不是為了要顯示孝順而去做孝順的事!
家庭和諧,夫妻和睦,尊老愛幼,合道有德之人本該就能做到,所以道德經提到,講孝順就已經落到下乘,但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那回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句並不是道德經的內容,但也可以用道德經來回答。道德經是規律之書,所以從修行能量的層次來說,孝順的人,也是有德之人,修有德、厚德、玄德的過程就是證道過程,那是人生境界的前進和昇華;而不孝之人,其實就是缺德之人,缺德之人,能量往下走,往往會遇事不順,身心不和諧,家庭不和睦,人生境界往後退。所謂無後為大,這個後可以理解為退步,往後的意思,而大的意思,就是要警覺的意思,這句話連起來,就是不孝順的人,因為人生境界會退步,所以要知道警覺。這也是修佛之人提到的缺德之人在六道輪迴時會跌落到畜牲道、重點是提醒人要重孝道是一個意思!
希望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