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棗陽市農村生活

    感謝邀請。首先我想說的是,給孩子立規矩之前,家長請先學習幾本書《規矩和愛》、《怎麼說孩子才會聽 怎麼聽孩子才會說》和《規矩的背後是自由》這幾本書。

    家長的觀念必須要樹立正確的,需要有好的觀點指引。所以想給孩子立規矩之前,請家長自己先學習好為人父母。

    既不能放任孩子發展,也不能對孩子上綱上線,因此家長在立規矩時候要把握好這個度。推薦幾本為孩子立規矩的繪本:

    壹 引導型《我絕對絕對不吃番茄》

    這是一套神奇的習慣養成書,精裝3冊《我不困我不想睡覺》+《我絕對絕對不吃番茄》+《我太小 我不能上學》。

    這是英國凱特 • 格林納威大獎獲得者羅倫喬爾德作品。作者的創作風格獨樹一幟、機制靈動、幽默風趣。

    《我絕對絕對不吃番茄》:勞拉是一個非常挑食的傢伙,她不吃胡蘿蔔、不吃豌豆、不吃土豆,而且絕對絕對不吃番茄……查理哥哥想盡了辦法來哄她吃飯。有一天,查理哥哥告訴勞拉,胡蘿蔔是土星上的橘樹枝,豌豆是從綠色王國過來的綠色小圓球,土豆泥是富士山頂的雲朵……

    在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引導下,挑食的孩子也能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叄 啟發型《天天誦讀國學經典》

    為孩子搭建古代經典與現代生活無障礙閱讀的橋樑,引領誦者摩挲經典,瞭解傳統文化,培養國學素養。

    ①. 《三字經》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苟不叫,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

    ②. 《弟子規》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為康熙年間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內容採用《論語》“學而篇”第六條,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恪守的守則規範。

    〈總敘〉

    弟子規 聖人訓 首孝悌 次謹信 泛愛眾 而親仁 有餘力 則學文

    〈入則孝〉

    父母呼 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 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

    ③. 《顏氏家訓》、《朱子家訓》、《曾國藩全集》等

    《朱子家訓》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廬治家格言》。全書僅524字,精闢的闡明瞭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內容言簡意賅、對仗工整、朗朗上口。成為自清以來家喻戶曉的教子治家的家訓。

    其中一些警句,如“黎明即起,灑掃庭除;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宜未雨而綢繆,勿臨渴而掘井”等,至今任具有教育意義。

    《朱子家訓》以修身、齊家為宗旨,意在教人勤儉持家、安分守己的道理。

    為孩子立規矩之前,更為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的好習慣。而家規和家法則是給孩子樹立規矩必不可少的步驟。

    古語有云:“讀聖賢書,立君子品,做有德人”。由此可見,書讀好了,所謂品行自然就好了,那麼規矩是人定的,立規矩的目的是為了“自我約束”。如果孩子學會了自我約束,樹立規矩就不是問題了。

  • 2 # 慧寶媽媽說

    童書推廣人方素珍說:“繪本就像一帖中藥一樣,在慢慢地改變孩子的體質。”

    NO.1《圖書館獅子》:規矩也可以是有愛的

    這是來自美國的繪本。因為主角是動物,孩子更容易覺得親近,讓他們興奮。“規矩”的概念在這個繪本里,到處都是。

    啟發孩子:遵循規矩的好處

    一頭獅子,進入了圖書館。它在館裡走了一大圈,嗅嗅目錄盒,蹭蹭書架,趴在故事區睡覺,跟孩子們一起聽故事,不吵不鬧,人們都很喜歡守規矩的獅子,把它當館內最舒服的靠墊。守規矩的獅子,當然人人愛啦!

    正如整個繪本里,圖書館館長一直在問:有沒有人違反規定?為什麼要有規矩呀,是為了大家都能好好看書。

    如果破壞規矩了呢?要接受懲罰。

    有一天,發生了一件事,安靜的獅子不顧一切地大吼起來……獅子就要被趕出圖書館了。

    因為在圖書館這樣的公共場合,任何人都不能大聲喧譁,包括獅子。獅子卻在大聲吼叫,驚擾了所有人。因此,破壞規則的獅子理應受到懲罰,儘管它不是故意的。

    人們懲罰獅子,不代表不愛它!

    獅子為什麼突然吼叫呢?原來是因為有個人摔倒受傷了,獅子在向他人求救,所以吼叫,他是善意的。當大家都知道這個原因後都很感動,終於圖書管理員在一個雨天找到了蹲坐在圖書館門口渴望進門的獅子。

    (引導孩子)就像爸爸媽媽給寶貝立規矩,有時候發脾氣了,或者批評寶貝了,都不代表自己不愛寶貝,其實是為了保護寶貝!

    發現有愛的小細節:

    引導孩子,情緒低落、挫敗每一個人都會遇到,但是隻要有愛,事情一定會變好的!

    《圖書館獅子》的扉頁就有故事:一頭獅子來到圖書館門口,好奇地向裡張望。注意門口的兩頭獅子的嘴角,全是威嚴地向下撇著。

    到繪本最後一頁,注意門口的石獅子的嘴角明顯向上翹起來,喜滋滋的樣子,隱約可以看到圖書館裡面有一條快樂地翹著的獅子尾巴,原來經過誤會和暫別等周折,獅子重新回到了圖書館裡來了。

    啟發孩子,獅子為什麼笑了呢?引導孩子進一步思考。

    成人的世界固然是規則的世界,然而,規矩的立意之本是遵循善意的。因此,爸爸媽媽別忘了鼓勵孩子像大獅子一樣,不論遇到什麼誤會和不公,都要堅持,別害怕,霧霾總會被Sunny衝破。

    在這個繪本基礎上,額外對父母說兩句。

    父母平日裡給孩子立規矩,但並不代表規矩一定是一成不變的,正如圖書館為了獅子可以進行規則上的調整一樣。

    比如在特殊情況下,也可給孩子一些例外的獎賞。

    孩子的成長階段不同,規矩也需要有調整。因為我們必須要記得,規矩的設定,不是為了限制孩子,讓孩子來恨父母的,而是為了讓孩子明白,什麼事情在什麼情況下可以做,學習把握分寸和尺度,以便更好地調整自己和適應社會。

    NO.2《大衛,不可以》,在哈哈大笑中消化平日裡的壞情緒,學習理解並遵守規矩

    這是一本榮獲美國凱迪克大獎的繪本,畫風乖張,文字極簡。雖然未有什麼臺詞,但全書都是在講規矩。

    看看大衛,土豆一樣的腦袋,桀驁不馴的眼神,三角形的鼻子,尖尖的牙齒,對什麼都充滿好奇,對什麼都想嘗試,把牆塗花,打破碗和花瓶,光屁股光腳亂跑,洗澡玩水戰,將一切東西敲得叮噹響,睡前發上了人來瘋……

    這不正是父母們嘴裡不斷在抱怨著的“熊孩子”的典型形象麼?

    “不可以”是大衛聽到的最多的一句話,也是很多孩子們聽到的最多的一句話。因為體驗如此之深,所以,當我們的寶貝看到有另外一個小孩跟他們有一樣的經歷,一定會覺得很親切,也很好玩兒,容易有共鳴。

    因此,在讀《大衛,不可以》的時候,父母可以帶著孩子在哈哈大笑中,幫助消化平日裡因為被限制而積累下的諸多情緒。

    有一點需要提醒一下,如果父母只是按部就班地把這本繪本讀給孩子,不少孩子極有可能並不喜歡,而且還會讓孩子覺得,搗亂是應當的,因為大衛也這麼做呀?

    所以,建議父母與孩子融入情景,以及角色扮演,來讀這本繪本,這樣就能將規則建立更好地融入其中。

    比如,大衛站在凳子上,想要去夠餅乾桶的這個畫面:

    “寶貝,小哥哥在幹嗎呀?”

    “他去拿餅乾桶。”

    “你看,他夠得著嗎?”

    “夠不著”

    “那夠不著怎麼辦?要是你也夠不著一個東西,你怎麼辦呀?”

    “我有辦法了,我搬個凳子!”

    “好!可是,你看到沒有,大衛這樣子,危險不危險呀?”

    孩子也許說危險,也許是搖頭。父母這是可以鼓勵孩子:“來,咱們去搬個椅子,你也試試。”

    這樣,就從繪本閱讀,進入了角色扮演、進入情境中去思考的階段了。然後,父母引導,原來透過椅子也不一定能夠解決問題的。

    於是,答案揭曉:寶貝,以後要是你想要什麼東西,先要跟爸爸媽媽說。

    這樣整個過程中,孩子懂得了,可以爬高,但是要保護好自己;發現問題,可以使用工具;想要一樣東西,可以有很多中方式:比如自己獲取;自己能力有限的時候,藉助工具;工具也不行的時候,要向身邊的人求助。另外,有需求可以直接跟父母說。

    NO 3.《手不是用來打人的》

    手是用來打人,還是用來幫助人?語言是用來傷人,還是用來讓彼此高興?這套書一共分四冊,分別是:《手不是用來打人的》《語言不是用來傷人的》《細菌不是用來分享的》《尾巴不是用來扯的》。用直接有趣的故事幫助寶寶糾正不正確的習慣:扯寵物的尾巴,寵物就會受到傷害;不及時清潔身體,細菌就會侵害兒童。童年如白紙,一些小小的道理,一些細微的糾正,都會有一生的用途。

    No 4 《不睡覺世界冠軍》

    睡覺時間到了,可是黛拉的玩具夥伴們櫻桃豬、霹靂鼠、豆豆蛙還都很清醒呢。他們一點兒都不想睡覺!黛拉怎麼才能讓他們變成最快睡覺的世界冠軍?!現實的場景和幻想的畫面交替穿插,時而活潑、童心童趣,時而抒情、悠揚雋永。屋外是深邃的夜幕,屋內是一片暖光烘托出的溫馨愜意的睡前時光。伴著那些美妙動人的童謠,聽故事的孩子們一定會慢慢進入溫柔而甜蜜的夢鄉。有個媽媽分享說,《不睡覺世界冠軍》閱讀結束後,對寶貝說:“不對,他們才不是不睡覺世界冠軍,妞妞才是”,小姑娘立刻大叫:“不是,我才不是”,然後撲到在枕頭上,閉眼睡覺…..哈哈!立竿見影的效果啊!

    No 5 《別這樣,小乖》

    克里斯·霍頓對自我控制做出了更具深意的詮釋——所謂自由,是能夠自由掌控自己內心和情緒,這並不是說人沒有了慾望,而是能夠不被慾望控制。

    怎樣才能做到?前提條件就是自我認識,認識自己的情緒和內心。

    那麼,孩子對自身的認識是從何而來的?請往下看:

    我們的孩子都像書頁上這隻有著巨大的長鼻子、耳朵忽上忽下、眼睛滴溜溜圓、名叫“小乖”的小狗一樣,在不能很好地處理自己的慾望之前,自然也無法更好地做到自我控制。

    小乖在廚房裡看到蛋糕!

    “我說過我會非常乖,”小乖想,“但是我最愛蛋糕。”

    小乖會怎麼做呢?

    當他在廚房看到自己最愛的蛋糕時,它做了一番思想鬥爭,“我說過我會非常乖,但我最愛蛋糕。”

    有意思的是,在小乖吃蛋糕的時候,旁白君在一旁提醒:“別這樣,小乖。”這可以看做是小乖內在心聲的外化。

    這種情況在學齡前孩子身上很普遍,他們在做某件事的時候,會不自覺地將自己的所思所想說出來,語言對他們不僅僅是社會交往的工具,更有指導和糾正行為的作用。

    雖然最終,小乖沒能控制自己,將蛋糕全都吃光了,但這個過程本身對孩子來說不失為一次關於自我控制的練習機會。

    別這樣,小乖!

    同樣,在面對喜歡的小貓與泥土時,小乖也一再對自我失去了控制。在旁人看來它失敗了,做了錯事,連它自己都覺得“我有一點也不乖。”

    是不是跟我們的孩子很像?

    有時,我們會氣憤於孩子的調皮搗蛋,甚至想要懲罰他。這時,你要先控制自己的情緒,因為我們要引導“小乖”從這個過程中掌握自我控制的訣竅。

    教育的目的是什麼?是教給孩子為明天的生活做準備的可能。因此,我們不僅僅要看到孩子正在做的事,更要看到孩子的努力——“我說過我會非常乖,我希望我可以很乖。”併為這個努力而嘗試改變教育的方向和方法。

    “我說過我會非常乖,”小乖想,

    “我也希望我可以很乖,但我一點兒也不乖。”

    小乖會怎麼做呢?

    如小乖的主人哈利所做:

    在小乖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並充滿歉意時,不是過多懲罰,而是寬容以待;給予孩子足夠的信任,讓孩子從中去發現從內心湧現出的向上力量;

    讓孩子從後果中反思,去感受自己的行為對他人造成的影響;透過愛的理解與有效溝通,與孩子達成平等對話,幫助孩子更好成長。

    自然,你就會看到孩子的進步。

  • 3 # 愛心輔導媽媽

    給孩子立規矩,不用繪本,我給你推薦一本小學生版的《弟子規圖說》這本書真的很好。

    小孩子雖然很小,但記憶力不可小覷,尤其是朗朗上口的東西,孩子記得更快。家長教孩子背誦弟子規,剛開始是機械記憶,慢慢的孩子就會理解弟子規的含義。當孩子理解其意義時,孩子就會懂得約束自己的行為,也知道該怎麼去做才是一個有規矩的人。

  • 4 # 飛快寫手工作室
    <多了>——教孩子極簡主義,少的可貴。《最重要的事》——誠信《每一個善舉》——關愛他人與自己的內心有關係《不是這樣的,是那樣的》——換位思考《搖搖晃晃的橋》——互利共贏

    一半的繪本,都有關於遊戲規則的;如何挖出這些規則呢,與父母自己對規則的選擇與認同有關係吧。

    胸中有規則,無處沒方圓。

  • 5 # 靜待書香花開

    給孩子樹立規矩的繪本故事有很多,比如獅子圖書館,大衛不可以,等等很多,而且一些國學書籍也是很好的故事書,最典型的就是弟子規,建議家長給孩子讀讀,讓孩子理解一下里面的內容,我記得孩子班的一個孩子家長講過一個故事說,孩子的姐姐不願意給父母拿東西,這個孩子就給姐姐講了弟子規的故事,家長很受感動。

  • 6 # 萌寶家園

    繪本閱讀對語言發展的作用一直是國內外研究的熱點,也是普遍認同的繪本閱讀的最大價值。繪本閱讀不僅可以增加幼兒的詞彙量,還可以增強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其中培養良好的閱讀興趣是最重要的。繪本故事的作用:

    繪本故事是從孩子視角看世界,符合孩子的天性和認知,可以很快吸引小讀者。

    繪本故事畫面精美,可以提高孩子的藝術鑑賞能力。

    繪本故事都是教育專家或者文學家創作的小小故事,從道德,自信,勇敢,社交等各角度展示一個鮮活的故事,有利於孩子提高自己的閱讀和認知水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誰能告訴我這是什麼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