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曠野易得月

    涉及數學知識和美學知識。

    2019年高考一道數學題,探討人體分割比例之美,將美育教育融入數學教育,是典型的跨學科綜合知識考察,展示數學之美的試題。

    在美學中,黃金分割比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甚至有考生身為藝術類——美術生,竟然沒做對這道題而感到懊悔,可見黃金分割在美術、美學中是一個基礎又相當重要的概念。

    黃金分割比例是指將整體一分為二,較大部分與整體部分的比值等於較小部分與較大部分的比值,其比值約為0.618。這個比例被公認為是最能引起美感的比例,因此被稱為黃金分割比例。

    黃金分割比例被認為是一種具有非常嚴格的和諧性、比例性、藝術性的數字,並且其中蘊藏著非常豐富的美學價值,因此這個數值在繪畫、雕塑、音樂、建築等藝術領域,以及管理、工程設計等方面都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學術上的腿長並不包括腳踝到足底的高度,但是一些明星的身體資料之中的腿長指的是下肢長度(包括了腳踝到地面長度),至於腿長的上部位置在哪,從肚臍到胯部,指哪的都有。而我們生活中一般認為的腿長是從腰胯到腳底的距離。

    這個高考題目之中可以確定的是腿長105CM肯定不是肚臍眼至至足底的長度。所以透過腿長能計算出一個下限值169.89CM(直接105×1.618)。

  • 2 # 古曦

    解析:

    用李澤宇三招第一招翻譯:

    將頭頂到咽喉的長度表示為a,咽喉到肚臍的長度表示為b,肚臍到足底的長度表示為c,頭頂到肚臍的長度表示為d。

    再用李澤宇三招第三招盯住目標,我們的目標是估計斷臂維納斯的身高。

    聯想身高的定義

    此題在計算時可以用0.62,計算量會減小哦

    如何學好數學—維納斯的身高題目分析

    這道題目看似新穎,事實上就是考察了黃金比例有關的知識,只需要進行李澤宇三招翻譯和盯住目標這兩步驟,是可以在很短的時間解決這道題目的。但是這道題目也有不嚴謹的地方,比如腿長如何定義並不是很明確。

  • 3 # 天地一沙鷗1

    維納斯的身高其實涉及的是數學問題,即黃金分割問題。

    維納斯,是古代羅馬中愛與美的女神,維納斯的雕像在公園前4世紀時雕成,後來在戰爭混亂中,雙臂被砸斷,因而,我們知道的維納斯是斷臂女神,就是這麼來的。

    其實維納斯的美,體現在哪兒呢?維納斯之所以美,是因為她身體的結構符合黃金分割,正是因為數學,才體現出她的美。黃金分割的定義是這樣的:有一條線段AB ,上有一點C ,BC :AC =AC :AB ,其實在現實社會,很多作品或自然現象都符合這個比例。如比薩斜塔,達芬尼的蒙娜麗莎畫像,達芬尼作為一個科學家,在他的繪畫作品中自然而然隱藏著科學的影子。蒙娜麗莎的微笑這幅作品中,實際上有大量的黃金分割存在的。

    自然現象中,人體的頭頂到咽喉的長度到肚臍的長度之比正好是黃金分割比例。

    黃金分割體現了數學的美,數學也是美學,數學的美,既體現在數學本身,也體現在根據數學原理所構造的藝術作品中。

  • 4 # 江南錦衣公子

    這事得從2019年全國高考數學卷說起,因為去年的高考數學非常難,還曾一度上了微博熱搜。其中之一就是與維納斯相關這道題是根據人體“黃金比例”來計算題目中給出的某人身高。

    而這裡只是用“斷臂維納斯”舉例用來說明黃金比例和人體黃金分割點,但大部分同學不知是調侃還是看錯了題。開起了猜測維納斯身高的玩笑。

    其實,黃金分割本身就是一個古老的數學方法。關於它的起源,大多認為來自畢達哥拉斯學派。約公元前4世紀,古希臘數學家歐多克索斯研究了這一問題,並建立了黃金比例理論。後來,他的理論被數學家歐幾里得瞭解並得到了進一步發展。黃金分割自身具有的比例和美學價值被認為是建築中最理想的比例,它對於喚起人們對美的感知有重要作用。

    重點來了:

    將一條線段的頭尾兩點設為A點和B點,然後線上段中設定C點,較長的AC段與整條線段AB的比值和較短的CB段與較長的AC段的比值相同,這個比值就是黃金分割比例,而C點就是黃金分割點。該數值表示為( -1)∶2,近似值為 0.618。

    不僅如此,黃金比例還廣泛存在於我們的生活當中,在很多設計和藝術創作中加入數學的概念及黃金比例和數列法則,能讓作品在視覺和設計邏輯上達到和諧與平衡。在此不再贅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遊戲的“畫質”重要還是“最佳化”重要,比如說“絕地求生”它的配置要求960,是最佳化不好還是畫質好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