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海燕飛翔四方

    古人遇奇怪的病,在無醫無藥的時候,一般採取隔離措施,如蔓延開來,採取封閉措施。天花在近代產生的流行疾病,古代極少記載。

  • 2 # 春竹361

    天花是有史以來人類唯一宣佈已被消滅的病毒(1980年宣佈的),這是一種急性傳染且易致死的病毒,最早來源於動物身上,曾造成數億人死亡。而避免天花感染的唯一辦法就是在人體接種牛痘苗(牛身上一種病毒),最早採用這種方式的就是古代中國素有“藥王”之稱的孫思邈。他的方式很簡單,就是收集患有天花病人身上的膿液,塗在正常人的身上,以獲得免疫力。這種方法的缺陷在於,一旦掌握不好,可能正常人就會感染天花死亡。但效果是顯而易見的,到了近三百年後的北宋真宗時代,只有小孩感染天花,幾乎沒有記載在案的成年人病例。而到了清朝時,給小孩種接牛痘的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不過帶有一定的迷信色彩。比如康熙年間的安慶張氏,張氏治療方式承襲孫思邈,先收集天花病毒儲存在瓷瓶中,要種接的小孩需先提供生辰八字,燒香供奉在“痘花娘娘”的神案上,然後取一粒黃豆按方位埋在土裡,同時將天花病毒染在衣服上給小孩穿。三天後黃豆發芽,小孩子開始頭痛發熱,五天後豆芽長大,小孩子身上開始出痘,十天後豆芽枯萎,小孩子身上的痘瘡也隨之消退;如果痘出的不好,痊癒後的小孩子會一臉麻子,這就是“天花”的稱呼有來。據說,張氏種痘法從未出過醫療事故,顧客大都憂心而來,滿意而去。

  • 3 # 大國醫靳純正

    採用接種的方法:

    中國歷史上的名醫用取自天花口瘡中的膿液敷著在面板上來預防天花。到明代以後,盛行起來。

    一般有兩種方法,旱苗法和水苗法。 旱苗法就是取天花者的痘痂研成細末,加上樟腦冰片等吹入種痘者鼻中;水苗法就是將患者痘痂加入人乳或水,用棉籤蘸上,塞入種痘者的鼻中。這兩種方法的大概思路都是讓種痘的人先患上輕度的天花,出過疹子後精心護理,直至病症消失,就相當於已經得過天花了。

  • 4 # 一隻奔跑的魚

    歷史上天花大約奪取了10億人的生命,古羅馬因為天花日死2萬人,14天幾乎死光;

    16世紀墨西哥的阿茲特克被西班牙人帶去的天花滅亡了;印加帝國也是因為天花滅亡。

    我們國家也是天花受害的國家,由於中國醫學與天花打交道了幾千年,歧黃醫在其中做了巨大的,這裡注意一點中醫這個詞是在西醫出現之後才出現的,以前我們中國醫學叫歧黃醫學!

    歷史上只寫了是英國科學家愛德華詹納發明的種牛痘,但是華人早在宋代就開始研究這個病,在明朝還為這種烈性感染病專門設立了一個叫痘局的部門。

    英國當時發明的是先讓牛感染天花病毒,然後再將疫苗提取出來,所以叫種牛痘,而華人早就有種痘的技術,例如用痘衣,長痘的人穿過的衣服給健康的人穿上,讓健康的人輕度感染,感染的人發一天熱吃點中藥就好了。

    還有更絕的,那些長痘的人病好之後面板的痘結成了茄,拿下來,弄乾了之後壓成粉放在小瓷瓶裡,需要的時候弄一點在鼻孔裡,讓人輕度感染,打幾個噴嚏,有點感冒的症狀就好了,更直接就是將發痘人痘包裡的濃,抹一點在鼻孔,讓人輕度感染。

    甚至清朝皇室在選擇未來繼承人的時候都要選擇發過痘的,我們熟知的康熙黃帝當初被選擇為繼承人的時候就因為長過痘。他也在挑選繼承人前給自己子女種痘。

    後來他還把種痘的方法推廣到蒙古去,當時蒙古鐵帽子王就和族人說要求所有人種痘,否則就無法繼承下去。

    我們的種痘法後來透過俄羅斯傳到歐洲,又傳到了南美洲,大家都開始學用中國的這個方法!如果中醫不知道這個病又怎麼知道怎麼對付他,那時候還沒抗生素,中國的醫者多厲害!

    所以歧黃醫幾千年的與疾病的鬥爭,是寶貴的遺產,不能就這樣埋沒了!

  • 5 # 中醫健康調理宋弘

    幾千年來,天花到處肆虐,即便皇帝也不能完全倖免,清代順治帝就死於天花,康熙帝得過天花變成了“麻子臉”。

    天花最早記載於《肘後備急方》,起初叫“虜瘡”。中國原來沒有天花,是東漢時一個叫馬援徵的人到越南打仗,凱旋後帶回了一批俘虜,這些俘虜身上攜帶著天花病毒,從此天花在中國傳播開來。長期以來,人類對於天花病一直缺少有效防治方法,直到人痘接種術出現。

    古書上記載了四種種痘方法,一是“痘衣法”,取天花患兒貼身內衣,給健康未出痘的小兒穿兩三天,以達種痘之目的。一般在著衣9~11天時出現發熱則為種痘已成,此法成功率低。二是“痘漿法”,用棉花蘸天花患兒的新鮮痘漿,塞入被接種物件的鼻孔,以此引起發痘,達到預防接種的目的。因本法需直接刺破兒痘,病家多不願接受,故在古代亦較少用。三是“旱苗法”,取天花痘痂研極細末,置曲頸根管之一端,對準鼻孔吹入,以達種痘預防天花的目的。一般7天左右發熱則為種痘已成。此法因苗入刺激鼻黏膜導致鼻涕增多,往往衝去痘苗而無效,後多不用。四是“水苗法”,取痘痂20~30粒研細末,和淨水或人乳三五滴調勻,用新棉攤薄片,裹所調痘苗在內,捏成棗核樣,以線拴之,塞入鼻孔內,12小時後取出。通常7天左右發熱見痘,為種痘成功。此法為中國古代人痘接種法中效果最好的,可達到預防天花的目的,即便發病亦可減輕病情。

    後來在不斷實踐的過程中,有人發現如果用接種多次的痘痂製作疫苗,則起效的同時毒性會減弱。

    據記載,清代初期,安徽安慶有一位世代行醫的張姓醫師,沿襲人痘接種已有三代。他採取的方法是:採取患天花兒童的痘漿,貯藏於專門的小瓶內,埋在土裡待用,使用時將所貯藏的痘漿稀釋,用來染衣物,並讓小孩穿上。據說穿上三天後,小孩全身便會有痘疹萌芽,十日後痘瘡就逐漸萎縮,被接種的人也就痊癒了。

    人痘接種法的發明,有效地保護了中國人民的健康,而且很快傳播到世界各地。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俄國醫生來到北京學習種人痘的方法,不久又從俄國傳至土耳其,隨即傳入英國和歐洲各地。18世紀中葉,人痘接種法已傳遍歐亞大陸。1796年,英華人琴納發明了牛痘接種法,1805年傳入中國。因為牛痘比人痘更加安全,中國也逐漸用種牛痘代替了種人痘,並改進了種痘技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古代胭脂用的紙是怎樣的,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