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武漢原諒帽銷售部
-
2 # 最大玄機
長子朱標,懿文太子,病死。
二子朱樉,秦愍王,病死。
三子朱棡,晉恭王,病死。
四子朱棣,明成祖,駕崩。
五子朱橚,周定王薨。
六子朱楨,楚昭王薨。
七子朱榑,齊恭王,暴卒。
八子朱梓,潭王,自焚。
九子朱杞,趙王,病死。
十子朱檀,魯荒王薨。
十一子朱椿,蜀獻王薨。
十二子朱柏,湘獻王,自焚。
十三子朱桂,代簡王薨。
十四子朱楧,肅莊王薨。
十五子朱植,遼簡王薨。
十六子朱栴,慶靖王,病死。
十七子朱權,寧獻王,病死。
十八子朱楩,岷莊王薨。
十九子朱橞,谷王,在獄中去世。
二十子朱松,韓憲王,病死。
二十一子朱模,沈簡王薨。
二十二子朱楹,安惠王薨。
二十三子朱桱,唐定王,病死。
二十四子朱棟,郢靖王薨。
二十五子朱(木彝),伊厲王,病死。
二十六子朱楠,夭折。
-
3 # 夏目歷史君
糾正下,朱元璋有記載的一共有26個兒子,並非24個兒子。我們最為熟悉的應該是太子朱標與燕王朱棣了,但其他的可能有些陌生,這裡我來為大家提及一下。
長子朱標,即後來建文帝的生父。他生性仁慈、敦厚,在兄弟、大臣們之中也很有威信,他很受朱元璋喜愛,朱元璋也很早就立了他為太子,確定了他為皇位接班人。可惜天妒英才,在公元1392,視察陝西之後,因風寒病逝,年僅三十七。
次子朱樉,被封為秦王。曾因在封地有過失,被召回京城,太子朱標巡視秦地回來後,從中調解,後讓其返回藩地。公元1395年,他受命征伐洮州叛亂,將其平定。但不幸的是,他在征伐過程中由於露宿山野得了瘴癘,沒過多久就因這個病影響去世了,年僅四十。
三子朱棡,被封晉王。他很受朱元璋重用,權力比較大,加上人比較驕縱,導致有人甚至上告他要謀反,幸得朱標保全。公元1398年,朱棡因病去世,年僅四十。
四子朱棣,這個大家應該很清楚,他被封為燕王,後成為皇帝,在他統治時期明朝越來越強盛,開啟了永樂盛世,公元1424年,朱棣在北征歸途中去世,享年64歲。
五子朱橚,被封周王,是個文化人,對醫學有研究,曾編著了有《救荒本草》等醫學作品,對當時的醫藥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他活了四朝,即明太祖、建文帝、明成祖、明仁宗四朝。他比較坎坷,曾因離開封地被朱元璋廢掉,建文帝時期因為是朱棣同母弟弟而被排斥,成祖時期又被指控謀反。好在他都撐了下來,於公元1425年去世,享年64歲。
六子朱楨,被封楚王,天資聰穎,為朱元璋所喜愛,曾在討伐西南叛亂時,不親蒞軍,被朱元璋所詰責,自此失寵。最終於公元1424年去世,享年61歲。
七子朱榑,被封齊王。性格殘暴,有野心。建文帝時期,被建文帝藉機削藩,廢為庶人。朱棣登基後,恢復其藩王。但因又想圖謀不軌,再被廢為庶人,從此一直被軟禁於南京,一直到死亡。公元1428年去世,享年64歲。
八子朱梓,被封潭王。因胡惟庸案被牽連,害怕被誅殺,一直焦慮不安。之後朱元璋召見他,由於害怕,他選擇了與自己妃子一起自焚而死。
九子朱杞,被封趙王。無重大事蹟,於公元1370年夭折,年僅一歲。
十子朱檀,被封魯王。因才華橫溢,禮賢下士,民聲不錯。但後來因作死服食金丹,導致毒發傷目而亡,年僅十九歲,這個屬於自己作死的。
十一子朱椿,被封蜀王。喜歡讀書,博學多才,在朝中有“蜀秀才”之稱。一直在蜀地兢兢業業,於公元1423年去世,享年53歲。
十二子朱柏,受封為湘王。建文帝時期,被人告發謀反,被召京師詢問時,選擇自焚而死,年僅二十九歲。
十三子朱桂 ,被封豫王,建文帝時期被廢為庶人。明成祖登基後,恢復王爵。公元1446去世,享年73歲。
十四子朱楧,先受封漢王,後改肅王。公元1420年去世,享年44歲,無重大事蹟。
十五子朱植,被封遼王。在建文帝與朱棣矛盾重重之時,他沒選擇與朱棣聯手,而是選擇赴京師討好建文帝。朱棣當皇帝后,對朱植當時不支援自己很不滿,對他的態度很不好。所以他的結局是不咋好的,作為一個王他只留下有校廚役三百人。最終於1424年去世,享年四十八。
十六子朱栴,封慶王。他勤奮好學,十分忠孝,一直有不錯的名氣,所以朱元璋才會讓他作為重要藩王,主持邊塞大局。後來因被很多人參奏不法,讓明英宗對他猜忌,導致朱栴鬱郁成疾,一病不起,最終病逝於王府,享年61歲。
十七子朱權,被封寧王。在靖難之役時,被朱棣綁架,被逼迫反叛建文帝。朱棣即位後,將其改封於南昌,對其進行迫害,朱權沒辦法,寄託於道教,最後鬱鬱而終,享年七十歲。
十八子朱楩,封岷王。建文帝時期,因被西平侯沐晟告發不法,被廢為庶人。朱棣登基後,雖被恢復爵位,但朱棣對他也不放心,將其他削除護衛、官屬,之後還曾將其從雲南遷至湖南。公元1450年去世,享年71。
十九子朱橞,被封為谷王。在助朱棣登基中有大功,於是居功自傲,驕橫霸道,被朱棣被廢為庶人,之後入獄,最終在獄中去世,享年四十九。
二十子朱松,雖受封韓王,但未就藩。無重大事蹟。於1407病逝於南京,年僅28歲。
二十一子朱模,封沈王。無重大事蹟。公元1431年去世,享年五十一歲。
二十二子朱楹,被封安王。無重大事蹟。公元1417年去世,年僅三十五歲。
二十三子朱桱,封唐王。也無重大事蹟。公元1415去世,年僅二十九。
二十四子朱棟,被封郢王。公元1414病逝,年僅二十六。
二十五子朱彝,封為伊王。為人殘暴,封地百姓深受其害。公元1414年病死,年僅26歲。殘忍之人,活的短,也算惡人有惡報。
二十六子朱楠,出生一個月後夭折。
以上就是朱元璋的二十六個兒子,總的來說還是長壽的還是比較多的,大多也屬於安享晚年的那種。
-
4 # 無聊看歷史
總體來說下場還算不錯,朱元璋最愛的幾個兒子,比如長子朱標,秦王朱樉,晉王朱棢都先他而去。如果不是這樣,他也不會把帝位傳給孫子了。事實證明,朱元璋並不喜歡燕王朱棣,這是造成後面靖難之役的悲劇原因。
-
5 # 朝代歷史
明惠帝(建文皇帝)朱允文,永樂皇帝之侄,戰爭開始前為皇帝,戰爭結束後失蹤。
明成祖(永樂皇帝)朱棣,建文皇帝之叔,戰爭開始前為燕王,戰爭結束後登極稱帝。
周王朱橚,朱棣之弟,朱允文之叔,戰爭開始前被朱允文削爵囚禁,戰爭結束後復爵。
齊王朱榑,朱棣之弟,朱允文之叔,戰爭開始前被朱允文削爵囚禁,戰爭結束後復爵。
代王朱桂,朱棣之弟,朱允文之叔,戰爭開始前被朱允文削爵囚禁,戰爭結束後復爵。
寧王朱權,朱棣之弟,朱允文之叔,參與朱棣陣營,戰爭結束後移封南昌。
谷王朱橞,朱棣之弟,朱允文之叔,戰爭之初參與朱允炆陣營,朱棣兵臨南京城下時獻城投降。
長子朱標,懿文太子,病死。
二子朱樉,秦愍王,病死。
三子朱棡,晉恭王,病死。
四子朱棣,明成祖,駕崩。
五子朱橚,周定王薨。
六子朱楨,楚昭王薨。
七子朱榑,齊恭王,暴卒。
八子朱梓,潭王,自焚。
九子朱杞,趙王,病死。
十子朱檀,魯荒王薨。
十一子朱椿,蜀獻王薨。
十二子朱柏,湘獻王,自焚。
十三子朱桂,代簡王薨。
十四子朱楧,肅莊王薨。
十五子朱植,遼簡王薨。
十六子朱栴,慶靖王,病死。
十七子朱權,寧獻王,病死。
十八子朱楩,岷莊王薨。
十九子朱橞,谷王,在獄中去世。
二十子朱松,韓憲王,病死。
二十一子朱模,沈簡王薨。
二十二子朱楹,安惠王薨。
二十三子朱桱,唐定王,病死。
二十四子朱棟,郢靖王薨。
二十五子朱(木彝),伊厲王,病死。
二十六子朱楠,夭折。
-
6 # nihaowoaining
這個嚴格來說不是下場不好!這個應該和明朝朱元璋定的這個兒子外省封王的這個制度導致
子孫自相殘殺!
-
7 # V587累
朱元璋是真正意義上的勞模皇帝,他比任何一個皇帝做的事情都多,每天忙過來忙過去,當年他在位的時候殺了不少官員。雖然這些官員很多都是罪有應得。但是這些官員死了以後誰來幹活呢?全部都是朱元璋來的,可見朱元璋的精力旺盛。
朱元璋一共生了有二十六個兒子,還有十六個女兒。朱元璋沒想到每天忙的要死居然還有這麼多精力。以下重點說一下其中的幾個兒子。
第一個兒子就是朱標,也就是朱元璋最喜歡的兒子,他媽是馬皇后,朱標就是嫡長子,朱元璋也非常喜歡這個兒子。還給他請了時最厲害的大儒宋濂對他培養。朱標相比於朱元璋來講,朱元璋是一言不合就殺人,朱標反而很溫和。很可惜朱標在洪武25年的時候感染風寒病逝。
第二個叫做朱樉,也是馬皇后生的,但是朱樉在39歲的時候就死了,然後被封為秦王。
第三個叫朱棡,也是馬皇后生的,在1370年的時候被封為晉王。但是這貨不是什麼好東西,性格驕縱,被人告上去想要謀反,還是朱標救了他一命,然後朱元璋就把他分到邊塞。1398年的時候,朱棡死了,享年40歲。
第四個就是朱棣,大家都知道就是明成祖,後來發動靖難之役,在1402年的時候稱帝,遷都改革,親征蒙古,收復安南,史稱永樂盛世。
第五個是朱棣的弟弟朱橚,先是被封為吳王,後來又分為周王,這個也是多才多藝,還寫過醫書,後來在1425年的時候死了,享年64歲。
第七個兒子朱榑,在1370年的時候,被封為齊王,還參加過北伐,也是一個性格驕狂的人,結果在文帝登基後,直接把他廢為庶人。明成祖上來後,把他王爵恢復了,但是幾年之後,又把他廢了,最後軟禁致死,1428年的時候朱榑死了,享年64歲。
給十個兒子朱檀,也算是一個很有文采的人,但是喜歡吃那些金丹,最後毒發身亡,年僅20歲。
重點說一下第十七個兒子,這個人叫朱權,被封為寧王,當時靖難之役的時候,朱棣要造反。但是自己力量很弱就去找朱權借兵。但是朱權怎麼肯給啊,他還想坐山觀虎鬥呢。於是朱棣就用計把他騙出來。成功的把朱權綁在了自己身上。最後成功後,把朱權封到了一個荒涼的地方——江西,那個地方在明朝就是很荒涼。後來朱權的子孫造反,結果四十二天就被王陽明給平了。
其他的要麼就死的早,要麼就沒啥事蹟。也就懶得寫了。就前面那幾個打醬油的我都不想寫,實在是生的早,好歹給個露臉的機會!
-
8 # 夏慈史
《生兒子生了個足球隊的勤勞皇帝-作者老龍》旁白:老朱我可是認真貫徹落實了人口就是生產力的遠大目標啊,這是我朱元璋的故事而不是一本歷史書摘要!
老朱我農民出生,有句話那我是理解的透透的“人民就是生產力”,記得小時候別人家孩子多,有的餵豬有點養蠶,他們老子就在竹椅子上一坐!美滋滋啊!就算我老朱做了皇帝,我也要多生娃,天下這麼大這個兒子管一塊,那個兒子封一片,我老朱就坐在龍椅上美滋滋!於是我生了二十六個兒子,只要還活著的我都讓他們出去(封王)可惜的是我老朱這麼做害死了自己那單純的孫兒啊!
寡人驕傲:我的兒子被選為了歷史上最完美的太子人選!老朱我也不廢話:挑幾個我最喜歡的兒子給大家說道說道! 我是皇帝嘛,那我最喜歡的肯定是我的大兒子了,朱標這小子從小就被我立為太子,想當初我還只是個吳王的時候,我就明確表態了!這孩子是我的繼承人,他是真好啊,文治武功可謂最完美的兒子和接班人了,陪著我辛辛苦苦打理了國家十幾年,可是我的孩子啊,你怎麼讓寡人白髮人送黑髮人啊,你說讓我照顧好允炆,那好你做不了接班人你兒子來做,可是你兒子還年輕這些老兄弟們能服他嗎?我只有殺光他們了喔!寡人後悔:分封兒子,補償兒子,居然害死了孫兒!老四這孩子我也是很喜歡的,他殺伐果斷是最像我的兒子了,老大走了寡人就安排他來輔佐朱允炆這孩子吧,可是寡人看出來了,他不服氣,老大在的時候他服他大哥,老大走了他不服他侄兒,可是都是寡人的兒子,寡人就把他趕走趕到遠一點的燕地去吧,這孩子心氣高,寡人就多給他一些地盤補償一下他吧! 寡人沒有想到這個決定又害了自己得孫兒喔!寡人痛啊:老馬撒手人寰我老朱居然都沒有照顧好!老二老三是我和老馬的孩子,大腳疼愛的很,可是老馬走的早,沒有孃親得照顧這兩個命苦的孩子死在了寡人得前面啊!大腳啊!寡人沒有照顧好孩子們!那天我來找你的時候你打我罵我我還和以前在老郭手底下做事兒時候一樣我不還手!朱元璋的其他孩子們至於其他孩子沒有學老四造反,有點孩子夭折了,有點孩子早逝了,老五老六老七算是最平庸最幸福的吧,詳細的大家想知道的話翻那些後人寫的歷史書吧,寡人是講故事的又不是抄歷史書的那種手藝人! -
9 # 談古論金
朱元璋有26個兒子,一一說來太繁複,考慮到下場有一點負面的詞彙含義,我們就說說朱元璋兒子中幾個結局相對不好的吧。
朱元璋第七子朱榑受封齊王,就藩青州,建文年間因罪而被削藩,廢為庶人,禁錮在京城,靖難之變後,明成祖恢復其王位,可是數年後再度因罪而被廢為庶人,從此被軟禁在南京至死。
朱元璋第八子朱梓受封潭王,就藩長沙,洪武二十三年(1390),因為岳父受到胡惟庸黨案件的牽連,害怕之下,與王妃一起自焚而死。
朱元璋第十子朱檀受封魯王,就藩兗州,洪武二十二年(1389)服食金丹,毒發傷目而薨,諡號“荒”。
朱元璋第十二子朱柏受封湘王,就藩荊州,建文元年(1399),有人告發朱柏謀反,建文帝詔命其赴南京詢問,朱柏性子剛直,自焚而死。
朱元璋第十九子朱橞受封谷王,就藩宣府,永樂十五年(1417)因罪被廢為庶人,宣德三年(1428)在獄中去世。
這幾位有的是自己生活方式上不作不死(朱檀),有的是政治上不作不死(朱榑、朱橞),有的是陰錯陽差,有點冤(朱梓),有的是受迫害而死(朱柏),原因各不相同,但是多少都可以說是不幸的。
回覆列表
朱元璋在位的時候那24個兒子肯定是舒服的不行,他死了以後,先是朱允炆大肆削藩,這時24為王爺就死的死,廢為庶人的廢,自殺的自殺,然後朱棣上位又來了一次,簡直是一波未起一波又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