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不惑閒談
-
2 # 首席水軍大都督
長平之戰秦趙近百萬大軍對峙相持,糧草成為了重中之重。趙國國內糧草短缺,曾向齊國借糧,被齊所拒絕,從而破使趙國不得不與秦國進行決戰。
可以說,趙國在長平之戰中戰敗,齊國的拒絕借糧也是重要原因之一。那麼齊國為何不借糧給趙國呢?
其一,歷史恩怨。
眾所周知,樂毅率五國伐齊名動天下,致使齊國險些滅國,實力一落千丈,輝煌不再。而聯軍中除燕國外,最賣力的莫過於趙國了,而樂毅離開燕國後也是投奔了趙國。不僅如此,在長平之戰前趙國還攻佔過齊國的領土,齊國恨得咬牙切齒,又怎麼借糧給趙國呢?
其二,齊國昏昧。
齊復國以後輝煌不再,朝廷軟弱無能,只知固守偏安,對各國之事通常置身事外,不予理會。就連秦滅各國之時,也是無動於衷。
其三,外交政策。
秦國奉行遠交近攻的外交政策,交好拉攏齊國。此時齊國與秦國的關係要遠好於趙國,又怎會借糧幫助趙國呢?
其四,坐觀成敗。
長平之戰前,秦趙為當時最強大的兩個諸侯國。此時尚未分出勝負,而兩虎相爭必有一傷,讓秦趙相互消耗更有利於齊國。
-
3 # 司文郎中
齊國不借糧給趙國,是綜合歷史、現實、未來的多種因素做出的決定。如果瞭解到這段歷史,我們就會發現,站在當時的歷史環境下,齊國的決定或許並非不妥。
樂毅伐齊既是齊國陰影,也使齊國元氣大傷公元前284年,燕國上將軍樂毅率秦、楚、燕、韓、趙、魏六國聯軍大舉進攻齊國。聯軍破齊都臨淄,連克齊國七十三城。齊湣王倉皇逃到莒之後被楚將淖齒殺掉,王子法章繼位為齊襄王,名將田單經過多年苦戰才趕走侵略軍,助襄王復國。
這段屈辱的歷史給齊國蒙上了一層難以抹去的陰影。此後,齊國上下不願在經歷這種浩劫,齊國也很少再幹預東方五國之事。這種對他國的失望、怨恨和提防使齊國不得不考慮是否要援助趙國。
更現實的考慮是,齊國經過樂毅的打擊,儘管在齊襄王的經營下國力有所恢復,但總體上難以達到以前富強的程度。在秦趙的生死之戰中,以任何形式援助其中一方都可能遭到另一方的報復。齊國自然是無力抵抗秦國的入侵的,因此選擇中立、觀望,是個不得罪雙方、保全齊國國力的最好選擇。
秦齊交好,齊國沒有理由背叛秦國公元前266年,秦昭襄王任命魏人範睢為相。範睢向秦王提出了聞名歷史的“遠交近攻,與齊修好”之謀,即與遙遠的齊國結盟,大舉進攻鄰近的魏、趙等國。
在此背景下,秦國主動接近齊國,齊秦交好。公元前266年,齊襄王尚在位。這位依靠田單復國的君王在戰後與田單生隙,本身就不算一箇中興之君。其王后史氏(史稱君王后)的外交傾向更是在秦國和其他五國間走鋼絲(在她後來聽政時可以看出來)。齊國最高統治者的能力和態度,加上秦國的示好,決定了齊國沒有理由背叛秦國。
長平之戰中,並非齊國一國處於觀望態度長平之戰,從某種程度上說,是當時兩個超級強國的爭霸之戰。為了贏得這場戰爭,趙國出動四十餘萬大軍,秦國更是“發年十五以上悉詣長平”,將國家的未來賭了上去。因此勝方有極大可能一舉摧毀本來極具競爭力的敗方,從而稱霸天下。
另一方面,在長平之戰中,趙國曾派使者赴秦和談。但秦王故意隆重接待趙使,既拖延了時間,又讓別國在秦使臣一度認為秦趙關係緩和。試問誰在秦趙和好的前提下願意為其中一方出兵助戰呢?
同時,即便秦趙未和,貿然出兵也是極其危險的。對五國而言,兩敗俱傷固然是好事,但如果自己支援的一方戰敗,而敵方尚有餘力,那無疑是自尋戰事。對結局的不確定促使包括齊國的在內的一眾國家不敢過早站隊。
(齊襄王之子齊王建影視形象,他是長平之戰時的齊王,但國政實際上由太后君王后處理)
但是,當勝負已定時,為了削弱勝方,其他國家顯然不會允許敗方滅亡。長平之戰後魏楚合兵救趙的邯鄲戰役就是證明。
結語綜上,我們可以看出,齊國不救趙,是有著深刻的歷史背景和現實考慮的。雖然站在我們後人的角度,任憑秦國壯大是齊國的敗筆,但如果站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下,誰又敢保證不救趙是個錯誤的決定呢?
-
4 # Mer86
兩方面原因。一是長平之戰前,秦、趙的實力都遠強於齊國,對於這場龍虎鬥,齊國打心眼裡不想摻和;二是秦國的外交工作做的比較到位。
長平之戰前,齊國因為“五國伐齊”事情,元氣大傷,國力衰退,無力再與秦國相抗衡。
而在這種大背景下,趙國又是當時關東六國中唯一還儲存有強大實力,能與秦國在軍事上硬鋼的國家。趙國的這種實力,讓齊國對它很是懷疑——懷疑趙國是不是也有秦國一樣的野心。
所以在這種一個超強(秦國),一個次超強(趙國),五個弱者(齊楚燕韓魏)的前提下,包括齊國在內的“弱者”們,對長平之戰都是抱著看戲的心態對待的。
比如當時的楚國,楚頃襄王重病,太子卻在秦國,若不能回楚,則一旦楚王死,王位必定落於他人。秦昭襄王對放歸楚國太子一事本來有疑慮,但春申君黃歇秘密派人護送太子返回了楚國,再加上範睢在一旁替楚太子說好話,於是秦昭襄王就默認了楚太子歸國一事。
楚太子歸國後,楚頃襄王果然去世,於是太子立即繼位,是為楚考烈王。考烈王考慮到自己新君登基,國內的局勢不太穩定,再加上秦王也沒追自己,默認了自己歸國。因此他也就抱著一種感恩的心態,沒摻和進長平之戰。
最後這場廷議的結果竟然是秦國伐趙有利於魏國,魏國不摻和長平之戰……
為此有人反問魏王,說秦勝趙敗,我魏國何利之有?魏王大言不慚的說:趙國的羞辱就是我國的福氣啊。(鄰之羞,國之福也)
十足的看熱鬧不嫌事大。
相比於被打怕了的韓國,曖昧的楚國,不要臉的魏國,齊國的態度比較特殊。其實齊國有救趙國的想法,比如長平之戰前,齊國就曾經救援過趙國(中學課本上的《觸龍說趙太后》就是講的這次事件)一次。
但是,還是前面提到的老問題。趙國實力強於齊國,而且趙國不知收斂,經常幹一些讓人懷疑它有野心的事,比如接納齊國叛逃的大將田單(擺火牛陣的那位猛人),還比如趙國主動收了上黨郡十七座城池,這都讓齊國對趙國很不放心。
再加上齊襄王死後,繼任的齊王建(最後一任齊王)年少,國事皆決於君王后,而君王后又是一個很謹慎的人,不想把齊國拖入戰火。因此在長平之戰期間,當秦趙雙方的規模越打越大,君王后害怕了,她怕齊國也捲入大戰。於是她就堅決拒絕了趙國的求援。
當然了,看戲歸看戲,各國也不傻,如果趙國玩完了,各國也要跟著倒黴。所以在長平之戰期間,各國之所以會坐山觀虎鬥,與秦國的外交斡旋以及趙國君主在決策方面的失誤,也有一定的原因。
長平之戰期間,為了斷絕趙國的外援,秦國先是忽悠了趙國,借趙孝成王派來媾和的使臣之嘴,大肆宣揚趙國主動來使,騙得其他諸侯國以為趙國已經和秦國談和,錯失了第一時間援救的時機;緊接著,秦國散盡財寶在各國內部運作,使得各國都有“看戲派”在搖旗吶喊,勸各國國君不要管閒事。
比如這些人就曾經跟齊國君王后說,齊國如果增援,秦國就會撤退。但秦撤軍的後果就是趙國兵不血刃拿下上黨地區,並坐得上黨十七座城。此事對齊國無益,只會白白便宜趙國。齊國君王后就是因此被說動了心,才下定決心不管閒事。
最後,秦國又派兵守住各國通往趙國的隘口,比如秦軍提前佔領垣雍這個戰略要點,讓魏國無法支援。就這樣,趙國的外援徹底被秦國斷絕。
總的來說,長平之戰期間,如果齊國答應救援趙國,秦國是很有可能退兵的。但是以齊國代表的“五弱國”出於坐視秦趙廝殺,想漁翁得利,並且也不想讓趙國白撿上黨十七座城池的心態,最後都沒有援趙。
-
5 # 讀春秋思無忌
長平之戰,趙國向齊國借糧,齊國為何不借?因為齊國的末代國君田建即位了。
齊國早已風光不再樂毅率領六國聯軍討伐齊國,齊國本已奄奄一息,田單又憑藉著他的聰明才智將燕軍逐出齊國,光復齊國的大好河山,並擁立田建的父親齊襄王即位。後來,田單遭到國人排擠,去了趙國。
齊湣王遇害後,齊襄王曾經流落民間,做過一段時間的傭人。從那時起,田齊早已沒有了當年的高貴和霸氣,即便齊襄王被田單迎接回宮後,受過驚嚇的他,稍微有點風吹草動,便夾緊尾巴做人。
齊襄王早逝,其子齊王建繼位時不過16歲。於是,大小事務都由其母君王后代為處理。君王后處理國際關係與齊襄王一般,同樣是謹小慎微。本著不得罪其他各國的原則,加上齊國特殊的地理位置,她只希望齊國能夠長期置身於戰事之外就行了。
田齊不敢得罪秦國《史記·田敬仲完世家》關於齊王建,雖然其在位40多年,然而所記載的事情不過3件。第一件就是長平之戰拒絕向趙國借糧,第二件是去秦國赴酒會,第三件就是向秦國投降。如果將這三件事情連起來看,不難發現齊王建對秦國的態度倒是自始至終的阿諛奉承。
長平之戰爆發,秦、趙兩國對峙兩年多,大量的青、壯勞力被困於前線,使得農田歉收,國力透支,尤其是趙國,糧食供給難以為繼。而由於優越的地理條件,加上置身於戰事之外多年,因此,齊國倒是糧多草廣。此時秦國也在觀望,如果齊國救趙,那麼秦國退兵,不然就進攻。所以,彼時齊國的態度非常重要。
這時,齊國的大夫周子就勸告齊王建,趙國是齊國重要的屏障,一旦趙國滅亡,禍患馬上就到齊國,所謂唇亡齒寒啊!齊王建不聽勸諫,45萬趙軍因此在長平之戰慘遭屠戮。
總的說來,那時還很年輕的齊王建不願借糧食給趙國,想必這也是其母君王后的主張。一是借糧給趙國就得罪了當時最強大的秦國,相當於引火燒身,萬一趙國失敗,秦國馬上進攻齊國,到那時可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二是秦國的遠交近攻策略迷惑了這對短視的母子,以為站對隊伍,就能換來齊國長久的平安;
三是六國伐齊的陰影還沒消退,對齊國來說,那六國都不是什麼善茬。齊國更樂意做壁上觀,看著六國互相功伐,也能消除一些往日的心頭之恨。
可是,事實是殘酷的,當其它五國相繼倒下後,秦王政並沒有停下他統一六國的腳步。雖然齊王建因阿諛秦國而享受了40多年的安寧日子,但是當他被迫向秦國投降的那一刻,不知道是否還記得當初長平之戰時齊大夫周子的勸諫呢?
-
6 # 月夜讀春秋
秦趙長平之戰,趙國四十五萬大軍被秦軍包圍,糧草斷絕,為了解除危機,趙國向齊國借糧,由於齊國與趙國之間的新仇舊恨,以及齊國從自身的戰略利益考慮,拒絕了趙國的借糧請求。
周赧王五十三年,秦趙之間由於韓國上黨郡的歸屬問題,爆發了規模宏大的軍事衝突,秦國大將白起用計謀將四十五萬趙軍包圍在長平,並斷絕了趙軍的糧草供給。長平之戰
為了挽救長平戰役的頹勢,趙王向齊國借糧,以便供給長平四十五萬趙軍持續作戰。但齊國權衡再三,拒絕了趙國的借糧請求。最終,趙國在長平的四十五萬大軍由於糧草斷絕無法繼續作戰,全部向秦國投降,由於秦軍也無法供給趙軍俘虜糧食,秦軍將趙軍全部坑殺!
在趙國四十五萬大軍被圍,糧草斷絕之際,面對趙惠文王的借糧請求,為什麼齊國卻拒絕了呢?一、齊國曾經被趙國入侵,差點亡國,齊國無法釋懷。五國伐齊
在燕國的唆使下,戰國七雄中得五國聯合一起發動了對齊國的戰爭,這其中就有趙國的一份。更要緊的是,這五國聯軍的統帥樂毅就是趙國的趙王冊封的。在樂毅的統領之下,五國聯軍擊敗齊國主力,連陷齊國七十二城,齊國幾乎亡國,就剩下兩座城池頑抗。雖然齊國最終絕地反擊擊敗了燕國軍隊,奪回了所有失地,但這場戰爭對齊國的毀滅,齊國上上下下依然歷歷在目,無法忘卻的。趙國作為五國攻齊的一份子,齊國是無法釋懷的,五國攻齊的組織者之一的趙王厚著臉皮向齊國借糧,遭到齊國的斷然拒絕,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二、齊國從自身的戰略利益考慮,並不希望趙國能打贏長平之戰。
合縱連橫
到了戰國時期,戰國七雄為了自身的利益,紛爭不斷,頻頻伐交,都在爭取自己最理想的戰略環境,“合縱連橫”就是這一時期的具體表現。按照齊國的設想,如果趙國在長平之戰中打贏了秦國,那麼,按照歷史週期律,趙國必定繼續用兵攻打鄰國,擴大領土,問鼎中原。而如果秦國在長平打贏了趙國,趙國實力自然大損,自然不會再對齊國造成威脅,這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打贏後的秦國即使再強,齊秦之間還隔著一個趙國,也不會對齊國構成什麼威脅,這就註定了齊國不願趙國能夠打贏這場戰爭,齊國不出借糧食給秦國,自然說得過去了。
三、齊國自身實力不濟,想幫也幫不了。
齊國在五國伐齊的戰爭當中,經濟生產遭受了重創,農業生產設施遭到破壞,國庫糧倉遭到劫掠,數年的征戰,不僅耽誤了齊國的農業生產,人口的大量傷亡,還導致了齊國勞動力的缺乏。齊國雖然收復了失土,但國力從此一蹶不振,齊國軍民糧食生產自給自足都難,又哪來的糧食借給曾經的仇人趙國呢?從這也可以看出,趙國已經是病急亂投醫了。
趙國因為長平之戰被圍向齊國借糧一事,從表面現象看只是單純的借糧事情,但是,卻涉及到國家戰略利益這一深層次的問題。當今國際社會,國家之間外交聯絡密切,但左右國與國之間的關係,以及國家每次做出的外交決策,無不是出於國家的利益考量。
-
7 # 使用者遠志
秦趙長平之戰的起因,秦昭襄王令武安君白起攻韓上黨,上黨降趙,秦因攻趙,趙發兵救上黨,秦趙戰於長平。
趙惠文王遣廉頗為上將,統兵而拒秦,廉頗深知秦兵志在必得,堅壁而避戰,疲秦而擊之。趙王躁而急,國竭而民乏,令趙括而代廉頗,趙括邈敵而冒進,為秦將白起所破。
趙以上黨之地,代韓受兵,利令智昏,輕用民死,坑於長平者過四十萬。
齊趙因糧,謀義相異耳。
回覆列表
當時齊國在位的是齊王建,但執掌國政說話算數的是太后君王后。
公元前284年樂毅率五國伐齊,不僅齊都臨淄被攻破,而且國君齊閔王還被楚國大將淖齒殺害,齊國也只剩兩座城池沒被攻破,當時各國都薅了一把齊國的羊毛。
雖然後面田單橫空出世收復了齊國失地,但齊國怨恨諸國的落井下石,自此之後對各國事務不管不顧。
加之當時秦國實行遠交近攻政策,這與齊國不謀而合,與秦國交好,齊國四十餘年未遭受戰亂。
因此當在長平支撐不下去的趙國向君王后借糧時,君王后拒絕了。
也許四十年後齊王建在快餓死的時候會後悔當年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