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485521992

    i澄江撫仙湖位於雲南省玉溪市澄江縣,撫仙湖是中國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陳江虎仙湖湖底有大量的人工建築,痕跡痕跡的,規模之大令人稱奇。有“百里湖光小洞庭,天然圖畫勝西湖”的稱譽。澄江撫仙湖總體商業化程度較低,景色很美,但可能是商業發展滯後的原因,旅遊設施不是很完善。

    撫仙湖最佳的出遊時間為夏季。夏季的氣溫也穩定在20度左右,所以不會感到很熱。特色美食有:玉溪米粉、冬瓜蜜餞澄、江藕粉。澄江撫仙湖為雲南省級度假示範區。撫仙湖沿岸有秀麗的奇峰,一時名山勝景,曾有很多文人墨客為其所傾倒。撫仙湖不僅風光秀美,而且特產豐富,湖中生息繁衍著抗浪魚和金線魚等世間稀有的土著魚種。

    周邊景點有:櫻花谷、太陽山。

  • 2 # 春秋風雲

    自從國家二級潛水教練耿衛發現撫仙湖底的古城之後,經過初步勘探,認定為神秘消失的古滇國遺址;也有人猜測為西漢時設立的俞元城。但是隨著中科院水下考古隊的進一歩探測,發現水下文物與古滇國的文化特徵完全不同,說明水下古城不是古滇國遺址;也不是俞元古城遺址,它的年代似乎更古老、更原始。那麼,為什麼說這些水下古城不是古滇國遺址呢?

    撫仙湖,湖水晶瑩剔透,清澈見底,古人稱為“琉璃萬頃”,位於雲南玉溪市澄江市、江川區、華寧縣之間。撫仙湖是中國最大蓄水量湖泊、最大高原深水湖、第二深淡水湖泊,屬南盤江水系。湖平面呈南北向葫蘆形,流城面積1053平方千米。海拔高程為1722.5米時,水域面積為216.6平方千米,湖長31.4千米,湖最寬處11.8千米,湖岸線總長約100.8千米,最大水深約158.9米,平均水深95.2米,相應湖容約206.2億立方米,水質為一類。

    撫仙湖的形成,大約起始於地質年代第三紀末,是雲貴高原抬升過程中形成的斷陷性深水湖泊。約300萬年前,因地殼大變動,喜馬拉雅山脈突起,引起一系列斷層貯水及岩石熔蝕,造成了雲貴高原群山中眾多的湖泊。

    據耿衛介紹:“在東北岸的一大片水域,我第一次潛下去的時侯,發現很多壘積的大石料,包括石板、石條,上面有非常厚的青苔。那些建築都是高臺式的,堆積都是非常大的石塊,非常規整:1.2米乘以1.2米,這種方方正正的石頭隨處可見!”。

    2005年12月,中科院水下考古隊透過進一歩勘測發現,古城中由八座建築組成的古建築群,其中一座高20多米,相當於十層樓高的類似於金字塔的建築最引人注目。這群古建築除了這座金字塔形的建築之外,還有一個底座寬為63米,高21米類似古羅馬“鬥獸場”的巨大建築。在這些建築群中間,還有一條300米長,7米寬的石板路,上面攜刻著精美的圖案,很可能是當年祭祀活動的場所。這一次水下考古隊還動用了“藍鯨號”潛水器,對水位較深的區域進行探測。“藍鯨號"潛水器可乘座四人,內設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和最先進的聲納掃描器,曾經多次進行深海探測。隨著潛水器進入遺址所在水域,考古人員發現大量散落湖底的形狀規整的石塊。隨著潛水器的推進,專家在聲納顯示器上發現一堵南北走向的石牆,與此同時,考古隊的潛水員在遺址的淺水區域,發現了一條石板鋪就的類似於街道的建築物。潛水員透過一段開闊的平地以後,一座氣勢雄偉的帶有臺階的高臺式建築映入眼簾,踏著佈滿青苔的石板拾級而上,這種建築曾經散發的那種莊嚴神聖感依然歷歷在目。

    據司馬遷的巜史記》記載,戰國時期,楚國欲將勢力範圍擴充套件到西南,派大將莊蹻率領大軍來到滇地(雲南地區),征服了當地的少數民族。正當莊蹻欲班師回朝之際,偏偏趕上秦國入侵楚國,切斷了迴路。莊蹻索性在滇地稱王建國,史稱“莊蹻王滇”。到了漢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中央王朝把滇國所在地設為“益州郡”,下轄24縣,滇王成了名義上的統治者,古滇文明逐漸衰弱,融入中原文明。由於缺少文字記載,關於古滇國的一切逐漸湮沒,成了無人知曉的歷史之謎。

    至於俞元城,在有關史料中曾經記述,西漢王朝曾在撫仙湖一帶設立俞元城,可是在隋唐以後再沒有記載。澄江當地有個傳說,俞元城和人都沉到了湖底。因此,在第一次考古時,專家根據有限的資料初歩推斷這個水下建築,可能就是古滇國國都或者俞元古城。

    (沉到撫仙湖不腐的古臘屍)

    針對中科院水下考古隊探測的資訊,雲南大學考古研究中心主任李昆生和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劉慶柱認為,有關水下古建築群的疑點很多:

    第一,該建築群透過聲納探測掃描確定,其面積為2.4平方公里,那麼大的城市規模不是一般都城或郡縣所能達到。在漢代,一般的中國縣級城市僅0.25平方公里,郡0.64平方公里。

    第二,建築結構不一致。無論古滇國國都,還是俞元城的建築結構應為土木結構,而水下古城建築結構以石頭為主。

    第三,符號、圖案不太吻合。從澄江、江川等地各種墓葬群中出土的青銅器來看,兵器是古滇國青銅文化的重要標誌,在許多劍柄上都雕有奇特的動物造形,如變形的青蛙,呲牙的蛇頭,猴頭人身像等,這些圖案刻畫得較為清晰,而且表情可見。這次探秘發現的三道人工劃痕“O”“"1”符號、七個規律排列的石孔、一張人臉圖案及象徵太陽的圖案都只是簡單的勾勒,看上去更原始古老,二者在此表現的文化特徵不太一樣。

    既然撫仙湖下的古城不是古滇國遺址或者俞元古城,那麼古滇國遺址和俞元古城到哪裡去了呢?水下古城究竟是何人所建?何時所建?何時所沉?又因何原因沉入了水底呢?

    參考:百度百科。

  • 3 # 味哎兒

    有個故事,說:

    很久很久前,有個在群山圍包的裡有個大人群居住其內,山群內萬物盡有,只是水少,人們就撿最低處的易於積水的地方居住,所以白天上山採捕所需,晚間返回低處過夜。

    人口越來越多,漸成一個大城。

    城後有人上山採捕,有人收購再販賣,貧富差異越來越大。

    因而出現搶盜偷詐勒,人越來越壞。

    說,有一家寡母帶一孤六歲女相依維命,母眼瞎,是強盜搶財把其夫殺死,其身孕,躲過殺,但遺腹子生出,獨自一人奔波山上山下,悲哭哭瞎雙眼,養女至五歲可獨入山採野菜及柴草,減輕母不便的負擔。

    六歲後可隨鄰里入山採多些野蔬果,漸把各山轉完。

    小女孩善良,見打獵的勸其莫打,告蔬果也可吃飽人,殺動物沒必要。

    漸漸人們知小女孩人小,管閒事而遠離她。

    漸只有自己獨自進山了。

    有一天,返家時,有兩隻鳥攔路上,告訴她二天後將發大水,可把城淹掉,沒人可逃出來,不見這些日子動物都向山外逃嗎,快回家別說話,拉上母親趕快逃,不可告訴他人知,否則說完立刻變成石頭。

    小女孩返到家,收拾些必用的包起來,讓母背起逃上山,母問為啥不回答,母不走,才扯著母親硬走的。

    把母送過山那邊,安置好,返回城,手比劃及拉牽讓人向山上走,沒人聽她的,一天已過去,晚上上山者都返回了,咋比劃咋拉,只把人們弄煩了。

    第二天,清早原天晴無雲,太陽剛露山頭上,沒一會,風大起,烏雲滾滾壓過來,雨滴大如牛眼晴,由天上落下來。

    小女孩沒辦法,站到最高一臺崗上,向人們大喊,快逃上山那邊去,這裡要被全淹了,不見雨水太大了嗎。

    人們這時才明白過來,紛紛忙著往山上逃,先達山上的回頭看望,只見水跟著最後面的人也上山來了,人若走慢點,水就追上了。

    大家翻過山才靜下來,再找小女孩咋找找不見。

    多年以後水略退下點,有人開始到水上打魚了,水性好的紮下水裡,看到了化成石頭的女孩還在張嘴嘁呢。

    此故事應是這湖底城由來的傳說。

  • 4 # 公元前

    撫仙湖水清澈透底,被古人稱為“琉璃萬頃”。關於撫仙湖,確實有一個迷人的傳說,相傳神仙肖、石二人來到滇中巡邏,他們二人看見蕪撫湖清水碧波,銀光閃閃。湖中倒影的山水交錯在一起,真是一幅色彩怡人的山水畫卷!

    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神仙石、肖二人只顧著觀看和讚歎了,他們陶醉在這迷離的景色之中,後來不知道過了多久,兩位神仙變成了撫仙湖旁邊的兩座石峰,在撫仙湖的東南方,屹立著的兩座石峰,傳說就是石、肖二人變成的。而撫仙湖這個迷人的名字,也是由此而來。

    但是撫仙湖裡完整的古滇國建築,已經在湖底靜靜的躺了幾千年了,仍然完好無損。由此看見,當時古滇國的文明還是非常先進的。同時我們也感嘆撫仙湖的神奇讓古滇國的歷史得以延續。

    歷史就像一層抓不住煙霧,在不自覺中,籠罩著整個歷史,那麼古滇國的歷史傳說也就更加的亦真亦幻了,正如撫仙湖在亦真亦幻中存在了幾千年一樣。雲南的廣龍小鎮,就是古滇國文明的傳承。

  • 5 # 穿插游擊隊

    前段時間,《鬼吹燈·雲南蟲谷》中提到了古滇國。那麼,這個古滇國是否真實存在,它存在於哪段歷史時期,又有著什麼樣的歷史文化呢?

    古滇國的傳說

    《史記·西南夷列傳》是最早記錄滇國曆史的一份史料。

    在漢武帝時期,西南地區少數民族部落被統稱為“西南夷”,西南夷沒有形成統一的國家政權,而是由大大小小的部族組成。

    這些部族中有的比較先進,擁有君長,民眾結著椎形的髮髻,農業以耕地為主,其中較大的就有夜郎(在今貴州西部、雲南東南部和廣西西北部)、邛都(邛qióng,在今四川西昌、涼山及雲南楚雄、麗江)和滇國(在今雲南昆明一帶)。在他們之外,還有一些比較落後的部族,沒有君長,民眾結著辮子,農業以畜牧為主,在滇國附近有嶲人(在今雲南保山)和昆明人(在今雲南大理,東至楚雄、滇池一帶)。

    在這些部族中,滇國的出身頗為傳奇。當初在楚威王的時候,將軍莊蹻帶領軍隊順著沅水而上,奪取了巴郡、黔中郡以西的地方。莊蹻到達了方圓三百里的滇池,征服了當地的土著。正當莊蹻想返回時,巴郡、黔中郡被秦國攻佔,莊蹻無法通行,只好退回滇池,為了取得土著的支援,他順從滇人的習俗,改變楚人的服飾,稱王建立滇國。莊蹻本是楚莊王的後裔,所以滇國也是楚國的分支。

    古滇王莊蹻(qiāo)

    在戰國史料中,多次提到莊蹻這個人物。

    楚懷王二十八年(前301),楚軍在垂沙之戰中敗於齊、韓、魏三國聯軍, 楚國統帥唐眜被殺,而楚將莊蹻趁機發動叛亂,攻打郢都,導致楚國四分五裂。大儒荀子還把莊蹻與秦國的商鞅、齊國的田單和燕國的樂毅,並稱為善於用兵的名將。

    這就和《史記》不大對得上了:楚懷王是楚威王的兒子,年代當然在楚威王之後。莊蹻在楚威王時已經入滇,怎麼會在楚懷王時發動叛亂?

    有學者認為,入滇的莊蹻和暴郢的莊蹻是兩個人。學者楊寬則認為,入滇的莊蹻與暴郢的莊蹻是同一人,只不過莊蹻入滇應該是在楚頃襄王二十年(前279)。

    本年莊蹻戰敗秦將司馬錯,奪下黔中郡,進而一路向西發展。但在第二年,秦將白起又重新奪下黔中,並且攻克了楚國都城郢都。莊蹻無法返回,只好逗留在滇地稱王。

    當然,還有不少學者認為,莊蹻入滇之說是靠不住的。在《史記》之前並沒有這樣的說法,考古發現的滇文化與楚文化也明顯不同,古滇人連自己的文字資料都沒有。

    秦滅六國後,派遣常頞(è)開通五尺道,在西南夷地區設定了郡縣,納入秦帝國的版圖。但在秦朝滅亡後,漢朝又捨棄了這些地區,將巴郡和蜀郡作為與西南夷的邊界。

    漢武帝建元六年(前135),鄱陽縣令唐蒙出使南越,得到蜀郡出產的枸醬,南越人說枸醬來自牂牁江,而住在牂牁江上游的就是夜郎國。因為蜀郡商人與夜郎貿易,枸醬才流入南越。南越雖然是漢的藩屬,實際上卻算是盤踞嶺南地區的割據勢力。唐蒙計劃從牂牁江進攻南越,建議武帝收服西南夷族群,設定郡縣來管轄。不過因為道路開闢困難,西南夷屢屢反叛,武帝只能暫停對西南夷的經略。

    前122年,張騫出使西域,在大夏國居住時見到蜀郡的布和邛都的竹杖,得知來自邛都西面兩千裡的身毒國。由於大夏與漢朝被匈奴隔斷,武帝就派遣使者穿過西南夷去尋找身毒國。使者王然於、柏始昌、呂越人等人到達滇國,滇王嘗羌留下他們,並派人幫他們找道路,但卻被西邊的昆明人阻攔, 最終沒有找到身毒。不過使者卻對滇國風土人情有了瞭解,滇王也問使者:“漢朝和我們比誰大?”後來夜郎侯也這樣問過使者。

    雲南晉寧石寨山71號墓(復原場景),內有陪葬青銅器,雲南昆明市博物館青銅器展示區。墓主人為西漢中晚期古滇國一位貴族

    雖然滇王、夜郎侯系“夜郎自大”,但在西南夷中確實也算強大。使者彙報給武帝,認為可以招徠。等到南越國反叛時,漢武帝透過犍為郡徵調南夷土著,且蘭君發動叛亂,殺死使者和太守。漢軍徵發部隊,滅亡了且蘭(今貴州都勻、黃平)。前111年,南越國也被消滅。滅亡且蘭的漢軍又滅亡了漢朝和滇國之間的頭蘭,並且誅殺了不服的且蘭、邛、筰等君長,其他部族震驚,紛紛向漢朝稱臣,夜郎侯就在此時進京,被封為夜郎王。

    之後,武帝派王然於再次入滇國,勸說滇王稱臣。此時滇王部眾有數萬人,與東北的勞浸、靡莫兩國互相倚仗,不願意投靠漢朝。勞浸、靡莫兩國甚至還多次冒犯漢朝使者和士卒。前109年,武帝發兵滅亡了勞浸、靡莫, 面對壓境的大軍,滇王終於知道自己是“滇國自大”,舉國投降了漢朝。所幸滇王對漢朝使者一直較為友善,而且本身也具有實力,所以武帝雖然將滇國設定為益州郡,但仍然賜給滇王王印,讓他與夜郎王一樣,繼續統治部族。

    《史記·西南夷列傳》對滇國的記錄到此結束,《漢書·西南夷傳》《後漢書·西南夷列傳》也有滇國記載,內容與《史記》大同小異。在後來漢昭帝、王莽、漢光武帝時期,益州郡夷人多次發動叛亂,但也均被中央政府平定。滇人作為西南夷的一支,慢慢融入了華夏之中。

    發現古滇國

    2000多年後,《史記》中記載的“滇王之印”,竟然被考古工作者發現了。

    1953年,雲南省博物館從一位古董商人手中買下了十幾件青銅兵器,這批兵器明顯有異於中原器物。雲南省文史館館員方樹梅說,在二戰期間,其家鄉晉寧縣出土了大批同類青銅器,被當地農民當作廢銅賣出。晉寧縣(今昆明市晉寧區)正是西漢益州郡治所在地。博物館的工作人員經過走訪探測, 鑑定出晉寧石寨山應當系這批青銅器的出土地。

    滇王之印,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從1955年開始,考古工作者對石寨山古墓地進行清理發掘,之後在1956年、1957年、1958年、1960年和1996年先後對石寨山進行共5次考古發掘,考古工作者清理出遺址面積約2300平方米,墓葬86座、文物3200多件。其中第二次考古發掘中,在石寨山6號墓出土了一枚金質的“滇王之印”。滇王金印為蛇鈕方印,印文為篆書“滇王之印”四個字,邊長2.4釐米、高2釐米,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經鑑定,這批墓葬的年代是在戰國至西漢時期。

    類似“滇王之印”的這種金印,在考古中屢有發現,比如1784年日本就曾出土一枚“漢委奴國王”金印,也系蛇鈕;1981年江蘇揚州也發現了一枚“廣陵王璽”金印;2008年長沙市公安機關又追回兩枚“長沙王璽”“長沙王印”金印,均系龜鈕。可見,石寨山墓葬就是滇國墓葬,滇國的存在得到了印證,漢武帝賜滇王金印也是信史。

    除了金印外,在石寨山6號滇王墓中還出土了一件玉衣,其中包括札片69片、坯片97片,玉質為和田玉,來自中原。這種玉衣在其他地方漢代諸侯王墓也有發現,最有名的就是1968年河北滿城中山靖王墓第一次發現完整的金縷玉衣。滇王墓玉衣的特徵與劉勝墓金縷玉衣相似,但穿孔內卻沒有金屬絲或絲線的痕跡,或許這件玉衣並非成品,只是玉衣的一種象徵。

    滇王玉衣,雲南省昆明市晉寧區石寨山遺址6號墓出土,現藏雲南省博物館

    石寨山1號墓出土一件正方形鈕座銅鏡,座外有篆書銘文“畜思君王,心思不忘”八字,四角有草葉紋圖案,邊緣為內向連弧紋。這樣的銅鏡,應當也是從中原傳入。

    除了晉寧石寨山滇國墓外,考古工作者又陸續在滇池區域和滇東南地區發掘了不少古滇國墓葬,如呈貢天子廟古墓群、江川李家山古墓群、安寧太極山古墓群、曲靖珠街八塔臺古墓群、昆明大團山古墓地、呈貢龍街石碑村古墓群、昆明羊甫頭古墓群、楚雄萬家壩古墓群等。其中楚雄萬家壩古墓群年代最早,系春秋到戰國初期的青銅文化遺存,屬於早期滇文化型別。

    整體來說,考古發現能夠印證文獻記錄,古滇國存在於滇池區域和滇東南一帶。

    古滇人的生活

    當然,滇王金印、玉衣都是中原文物,而更能體現滇文化的特色的,還是給古滇國自己鑄造的青銅器。目前,在古滇國墓地出土的青銅器達1萬餘件, 其中兵器類包括斧、鉞、劍、矛、戈、鑿、棒等,生產工具包括鋤、鐮、削、紡織工具等,生活用具類包括釜、洗、盒、馬具、酒器、案等,樂器包括銅鼓、編鐘、葫蘆笙等,裝飾類包括扣飾、杖首、飾牌和玉鐲等。其中最有地方特色的,就是貯貝器和扣飾,這是在世界其他地區都沒有出現過的。

    貝幣是商品經濟充分發展之前,人類社會流行的一種貨幣。在史前時代的青海馬家窯文化遺址就有發現,之後在夏、商、西周仍然是主要貨幣。這種貝幣並非來自中國近海,而是來自印度洋的海貝,這就保證了海貝作為貨幣的稀缺性。同時它的堅硬、零散等特點也保證了容易儲存、方便計量。在古代的雲南地區長期也把貝幣作為主要貨幣,青銅貯貝器則是貯藏貝幣的青銅容器。

    據肖明華《論滇文化的青銅貯貝器》一文統計,在滇文化墓葬中出土青銅貯貝器90件,另外有1件採集品,其中石寨山墓地就出土了51件。貯貝器分為銅鼓、銅鼓形、疊鼓形、桶形、洗形五種型別,從春秋晚期一直延續到西漢晚期,東漢以後不再出現。不少貯貝器的表面上有弦紋、齒紋和圓圈紋等裝飾圖案,有的也有敘事性圖案,一些器蓋上還飾有圓雕動物或人物活動場面,這些裝飾內容是反映滇文化社會生活的真實寫照。

    出土於石寨山12號墓的一件“殺人祭柱場面銅貯貝器”,表現的是殺人祭柱的祭祀場面,是目前已出土貯貝器中人物最多的一件。其中共有127個人物,每個人高3—6釐米。又有一長方形樓房,高17.5釐米,無牆壁,以兩圓木支撐,有兩架梯子上下,類似後世壯族巫師祭祀的祠。樓上正中坐著一位婦女,比身邊人體型大,旁邊有8個人進食,還有1個人手捧食物上樓。樓下有待宰殺的豬、馬,還有用蛇喂孔雀和飼養老虎的人。

    殺人祭柱場面銅貯貝器,1955年雲南省晉寧石寨山古墓群出土,現藏雲南省博物館

    在老虎與房屋之間又鼓架,懸掛著一面鼓和一件鋍,1人在敲打。房屋對面是村社中心,有一個柱子,柱子上盤有兩條蛇,一條蛇吞入一個人的下半身,上半身仍在蛇口外。柱子旁邊的木牌上還綁縛一人,另有一個戴枷鎖的人,都應當是祭品。還有一些人抱著魚、頭頂籮筐、坐著交談、騎馬趕來, 應當都是參與祭祀的人,此外還有身穿異族服裝的外來人。在要殺的人牲旁邊有兩個與人同高的巨大銅鼓,在器蓋兩邊,也各有一個大銅鼓。

    柱、蛇和鼓應該都是被祭的物件,蛇在南方少數民族中地位很高,柱代表國家社稷,而銅鼓也是南方少數民族常用的打擊樂器。

    然而,雲南地區出土最早的銅鼓並非是單純的樂器,而是一種較大的炊具,約共四五十人一起食用。因為食物是氏族成員生活的基礎,大約就在這個時候,銅鼓被賦予了權力的象徵,人們對它有一種恐懼和崇拜心理,類似中原的鼎。儘管後來銅鼓的食器功能被銅釜取代,而成為一種專門的樂器,但人們對它的心理仍然沒有變化。石寨山20號墓中,就出土了一件“殺人祭銅鼓貯貝器”;另外在石寨山墓葬還出土了一批直接用來盛放貝幣的銅鼓。

    除了祭祀場面外,石寨山出土的貯貝器還涉及了滇人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6號墓出土了一件戰爭場面的銅貯貝器,該器身高53.9釐米、直徑33 釐米,蓋上鑄22人(現存18人)與5匹馬,滇人將領頭戴兜鍪,身穿鎧甲,腰束佩劍,赤足騎馬,作衝殺狀。其他的戰士有的拿著矛、劍進攻,有的拿著盾牌防禦。戰敗者為辮髮之民,應該就是《西南夷列傳》的昆明人。他們有的被打倒,有的被刺殺,有的跪地求饒。貯貝器將一場惡戰描繪得淋漓盡致。

    上圖/戰爭場面疊鼓貯貝器,西漢時期滇國青銅器,出土於晉寧石寨山,發現時器身已殘,只餘一個器蓋尚存,反映了滇國將士在戰場上與昆明人交戰的場景;

    下圖/四牛鎏金騎士銅貯貝器,西漢時期滇國青銅器,晉寧石寨山10號墓出土,為典型的束腰圓筒形的貯貝器

    還有12號墓出土的一件上倉影象貯貝器蓋,蓋直徑50釐米,中央有一投貝的圓孔,孔周裝飾牧豬、羊圖,蓋周裝飾上倉圖,人們把臨時糧堆的糧食,用頭頂筐運送到木倉房中。木倉房頂呈人字形,身呈井字形。比較有特色的還有出土於10號墓的一件鎏金騎士銅貯貝器,器高50釐米,蓋徑26釐米, 蓋中央置一小銅鼓為座,上立一柱,柱端平臺上矗立著一位鎏金的騎馬執韁騎士。周邊環繞著四牛,鼓耳呈虎作攀登狀,張開大嘴欲吞噬。

    除此之外,青銅貯貝器還有表現畜牧活動、紡織活動、趕集(或進貢)活動、行船活動、狩獵活動以及各類圖案和動物,生動表現了滇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青銅釦飾也是滇人的一種特色器物,因其背上有一個鉤狀扣而稱,也被稱為牌飾、飾件。據肖明華《青銅時代滇人的青銅釦飾》一文統計,滇文化墓葬出土的扣飾有658件,時代從春秋到西漢晚期,從形狀來看可以分為圓形、長方形和自然形。出土的圓形扣飾超過一半,一般是置放在死者胸腹,應當是繫於胸腹的裝飾品;長方形和自然形扣飾出土時粘有絹絲和漆皮,可能是一種掛飾或者飾於專門的器具上。

    石寨山13號墓出土了一件雙人舞盤鎏金銅釦飾,高18.5釐米,寬12釐米,背面有矩形齒扣,正面鎏金,有兩男子雙手各執一圓鈸,腰佩長劍,展臂屈腰,雙膝彎曲,作跳躍狀。兩人均赤足,左腳與後跟相抵,腳下共踏一蛇, 蛇張口咬住右邊人的右小腿。值得一提的是,這樣的鈸舞,在山東沂南畫像墓和四川畫像磚也曾出現。此外,還有6號墓出土的一件四人縛牛銅釦飾,高9.6釐米,寬16釐米,表現四個人將一頭牛綁在柱子上即將宰殺。

    除了這類表現社會生活的扣飾外,也有不少表示動物圖案的,最具特色的是一種動物搏鬥扣飾,比如71號墓出土了一件鎏金二豹噬豬銅釦飾,長16釐米,寬10釐米。其中一豹撲於豬背,後爪抓住豬後腿,前爪抓住豬肩腹, 張口咬住豬背,另一豹鑽到豬腹下,抓咬豬腹。造型生動,栩栩如生。還有13號墓出土的一件長方形狐邊銅釦飾,高5.7釐米,寬9.2釐米,正面鑲嵌白綠色瑪瑙管珠及綠松石,邊緣一週雕刻首尾相接的狐狸,也非常有特色。

    石寨山古墓群經過五次發掘,清理戰國至漢代的古墓86座,出土文物近5000件,有青銅器、金器、銀器等。其中的青銅器鑄造精良,表現了滇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濃厚的地方民族特色 :1 Kuga紋銀帶扣 ;2 鎏金二人盤舞銅釦飾 ; 3 獵首紋銅劍 ; 4 吊人銅矛 ; 5 鎏金二豹噬豬銅釦飾

    除了貯貝器和扣飾外,其他青銅器雖然並非滇人獨有的種類,但也具有自己的風格特色。比如兵器就比較喜歡以人物或動物裝飾。

    可惜的是,滇華人並沒有自己的文字。在石寨山13號墓出土了一塊刻有圖形符號的銅片,似乎蘊藏著一些資訊,有學者認為這可能是古滇國的圖形文字,但這樣的符號發現太少,也難以作更多的解讀。不過,目前石寨山的發掘尚未結束,神秘的古滇國還有不少秘密,等待我們進一步去探尋。

    參考文獻:

    黃懿陸:《滇國史》;張增祺:《滇文化》;雲南省博物館編:《滇國尋蹤——青銅鑄成的史詩》;肖明華:《論滇文化的青銅貯貝器》;肖明華:《青銅時代滇人的青銅釦飾》等

    END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弟弟下個月結婚,用什麼酒比較經濟實惠,大家有什麼推薦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