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第四維蟲子
-
2 # 不白還挺瘦11986
記得第一次看是在上中學生的時候現在已經過去將近20年了,之前都是在網上找的資源看到2019年暑假將會在中國重新上映希望這次我去電影院子來回顧一下當年的感動!~
宮崎駿的動畫基本有兩個特點。一個是非常細膩,無論在人物和故事上都有很多細節;另外一個是,他的動畫裡你總能看到一些非常有象徵意義,並通常揭示人和自然關係的情節。
從《魔法公主》裡的鹿神和他代表的死亡和新生以及渴望自然力量的人,和《風之谷》裡面人和蟲的關係,再到《神隱少女》裡面受到汙染的河神,被填的琥珀川,不斷吃最後變成豬的人類,被湯婆婆帶壞的無臉男…
這些似有似無的隱喻總是在最不經意的時候輕輕觸動你的神經,讓人想去思考些什麼。
點點滴滴的掀起這種關懷的一角,卻不赤裸裸的點明,有著這樣深層次的主題和這樣爐火純青的表達技巧,就是宮崎駿的電影了。
影片裡面有很多非常精彩的細節,不但是在人物刻畫方面,還有情節方面的前後呼應,還有就是上面所說的隱喻了。
人物刻畫的細節- 白龍
令我印象很深的是白龍,像是在岸邊找到千尋時輕輕用雙手扶住她的肩,像是給千尋藥丸的時候說不會變成豬,然後用雙手拉住她的手。像是千尋被人發現的時候說「已經很努力了」,像是安慰千尋時候用一隻手扶住她的肩,這些細節通通都給人非常溫柔的感覺。
人物刻劃的細節- 千尋
至於千尋,她非常關心周圍人和物,從開頭拿著花因為別離而陰鬱,因為花焉了而心疼,注意風的方向,被石雕嚇到;到後來對無臉男的注視和關懷,想給河神沖澡,和吃飯糰時候留下的眼淚……
千尋很敏感也重感情,雖然幾乎面無表情,心裡卻明白很多事情。
故事裡前後呼應的細節
前後呼應的細節其實有很多。我印象特別深的是有16個……
1. 千尋進隧道之前看到的許多石嗣,媽媽說:是神明住的地方;千尋在河的這邊看到另一岸的燈火,華麗的船載來一片神仙。
2. 進隧道之前千尋看到過兩次半埋在地下的青蛙石雕。後來出隧道的時候也可以看到門口的石雕,但是已經看不出是青蛙了。
3. 結尾出隧道和進隧道的鏡頭一模一樣啊。瞬間有穿越的感覺。
4. 想回頭的千尋,咬了咬牙還是沒有回
5. 那些善良的小煤球們。當千尋需要一份工作的時候,他們寧願自己不幹變成普通的煤球,也要幫千尋。
6. 無臉男默默的點頭和小小的聲音。當千尋拒絕他時顫抖的手。吃人時的大口和喝咖啡時小口的對比。
7. 她的眼淚不住的向上飄,哭笑著說:真是神明的名字
8. 千尋離開的時候,白龍久久停放在原處的手。
9. 如果忘記自己的名字,就不知道如何回到原來的世界了
10.自己的事情只能自己解決
11. 記憶是沒有辦法抹消的,只是被忘記了而已
12. 千尋提到琥珀川已經被填了,上面還建了很多房子,突然想到多年前琥珀川同學曾經不惜一切想學習魔法。
13. 讓河神變得超級骯髒的是生活垃圾。
14. 無臉男給其他人的金子都化成了泥土。他說:金子我只給千尋一個人。
-
3 # 博芯的程老師
雖然已經記不得當時的情節,但那份純真的執著,善良的內心,毫不做作的行為,深深的打動了我,就如宮崎駿一貫所表現出來的那些一般,沒有那麼多的陰暗,沒有那麼多的生死,也沒有多麼驚心動魄的過程,或者諷刺型別的靈魂拷問,有的只是淡淡的卻能夠讓人自省的情感表達,那份赤子之心才是最為重要的地方,是許多人想要擁有卻早已丟失掉的神聖!
-
4 # 哪裡能吃
宮崎駿的動畫片都是很貼近生活。很多場景都能引起共鳴,千與千尋裡最打動我的是千尋在一個陌生殘酷的環境頑強生存下去的勇氣,她的那份堅持令人感動,值得我們學習。
-
5 # 漫貨鋪
千尋去找回自己的名字過程中需要搭乘一輛列車尋求湯婆婆的妹妹去幫忙,列車途中匆匆的人很多但人的臉都是模糊的。人生也不如此嗎?人生就像一輛駛向終點的列車,上上下下很多人,能陪到最後的,無非是自己形單影隻的影子。接納自己,瞭解自己,學會獨處,傾聽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想法,大路艱辛,無畏向前。
當小白龍被千尋解救後回想起了自己的名字,相信很多人都被那一段感動了。確實,一開始誰不是對自己的未來信心滿滿,以為自己就是全世界,科學家、企業家、藝術家......可是隨著時間的打磨我們漸漸忘了自己最初的夢想,忘了自己的名字,只是一味地把自己打磨成更加契合這個社會的螺絲釘,疲於奔命年復一年。當時的一腔熱情都去哪了?自己最初的夢想還記得嗎?
-
6 # 認真的劉老二
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認清生活的真相,並且依然熱愛生活。——羅曼·羅蘭《千與千尋》從配色到配樂都有一種淡淡的感覺,但是卻有這份真正的英雄主義。就算無臉男,也值得活一生。
《千與千尋》中的無臉男,給我印象比男主白龍還要深刻。表面上看,無臉男是一個吃人和動物、吐出金子的怪物。他戴著白色的面具,永遠看不見面具下的表情,在湯屋裡,他發現金子能夠換來人們的善意,於是他和別人,都變得越來越貪婪。但是這種貪戀換不來幸福,最後大家還是躲著他。
這時,短短几個鏡頭卻暴露出了他的內心,他哭著對千尋說,我很寂寞,真的很寂寞。
千尋沒有嫌棄無臉男,給了他一點善意,哪怕僅僅是留著後門,路人級別的善意,也溫暖了無臉男。於是他要將金子都給千尋——透過金子讓別人接納自己,這是無臉男學到的處世規則。他就如同一個小眾又邊緣的人,自卑憤怒,容易情緒波動,一直渴望著被接納。但是千尋拒絕了他的金子,因為不需要。
千尋的拒絕,無臉男又起了情緒波動。他一邊因為千尋給他的丸子狂吐,一邊追著千尋。然後在草原海上,千尋和小玲說:“無臉男其實心地很善良,但是在湯婆婆那裡,他會變壞的。”於是,拿著鍋爐爺爺的電車票划著船到了車站。
無臉男和大嬰兒也跟了過來。千尋問:“你也想去沼底麼?”上車的時候,檢票員問無臉男要車票。千尋問:“這個人和我一起的!”於是給了那張40年前的車票,坐上了電車。在電車上,他們像同伴一樣坐在一起,無臉男從這一刻開始變得平靜了。
千尋沒有嫌棄他,接納了他。在錢婆婆的家裡,錢婆婆關心的要大家坐下,特別對無臉男說:“你也請坐下吧。”然後無臉男喝咖啡的樣子,不再是貪婪了,而是小口的喝著。他不再著急了。
最後千尋要離開錢婆婆的時候,回頭看他,無臉男正在錢婆婆哪裡織毛衣。
在宮崎駿的動畫,既有一種悲傷的色調,又有最終的善意。就算是無臉男,也值得有人關心,有人陪伴的度過一生。
-
7 # 楓雪燕歸人
當千尋離開湯屋,在碧海藍天中走向站臺,身後跟著吐盡汙濁的無臉男。這一幕好似脫離繁華喧囂的紅塵,走向淡然素淨的自然,兩個為回饋善意的人坐上列車,行駛中有一種心靈安定之感,最是動人。
-
8 # 小晴天不喝酒
經常說喜歡一個人,始於顏值,陷於才華,忠於人品,放在這裡同樣適用。
《千與千尋》,打動人的地方,首先肯定是它的畫面,吉普力工作室出品的動畫電影每一個都是精品,而《千與千尋》是吉普力最為成功的電影,畫面精美,聲音效果棒。久讓石的音樂也讓電影更加出色啊。
《千與千尋》展現出來的日本文化
首先是背景,故事的背景是90年代處於經濟泡時期的日本。
看下這張圖片,是昭和年代日本經濟發達的時期,感覺很懷舊,有沒有,也是暗示來到另外一個世界。
關於千尋的父母吃的太多變成豬,日本人吃東西是吃完一樣,再上一樣,所以你去日本本國的日料店吃東西,東西少,吃完再上一個,而且都會吃完,千尋的母不顧一切大吃大喝才會變成豬。
關於日本民間的神,在日本有“八百萬神”這一說法,日本處處是神。
關於其中的象徵意義
首先是無臉男,象徵著人們的慾望
進入湯屋之前還是瘦瘦小小的,進入湯屋之後就要吃人了,暗示環境可以改變一個人。
白龍,也是琥珀川,為了學習魔法忘掉了自己的名字。
人類為了自身利益汙染環境。
千尋父母過度放縱自己變成了豬。
千尋只是個小女孩,卻要承擔起拯救父母的角色。在湯屋,如果不工作就會變成豬(現實世界呢),所以千尋和湯婆婆立下約定,湯婆婆狡猾的把荻野千尋改成千尋。在劇中如果忘記了自己的名字就不能回去了,白龍在千尋的幫助下記起自己的名字,重新拾取記憶。在這裡,名字就相當於你的初心,如果忘記初心,不懂得剋制慾望,就會永遠迷失自己!
-
9 # 隔壁老王的家庭影院
千與千尋感動我的地方有以下幾點:
1.堅強的千尋一個人為了拯救自己的父母,在婆婆的店裡做著工作,時刻冒著變成豬的風險,憑著自己金子般的心和單純善良的性格,最終成功解救了自己的父母,將婆婆的孫子帶了回來,千尋身上的優秀品質感動了我。
2.感嘆於千尋做工的時候,身邊有很多好人幫助千尋,煤球爺爺還有小玲都很照顧千尋,還有溫柔善良的錢婆婆,也很喜愛千尋,人性的美好的一面也在感動著我。
3.感動於千尋和白龍之間的友誼,白龍在千尋小的時候救過千尋,在千尋落難的時候捨身相救,幫助千尋救回父母,而千尋則幫助白龍找回自己的名字,幫助白龍恢復健康。
-
10 # y動漫
很多次被場景震撼到,這座小鎮漸次點起燈時,夜晚的繁華綺麗,黎明燈漸次熄滅時的靜謐,彷彿身臨其境,甚至黎明那個場景我感受到冷冷的晨風,還有雨後出現的那廠片海,海中開過的電車,在配上當時的背景音樂,真的只能用唯美來形容了。
千尋來到油屋的世界,象徵初入社會職場,這段總讓我想起我自己,千尋父母變成豬,自己被迫工作,油屋眾人把她當最底層,她沒有怪任何人,而是用一顆善良的心去面對,只是勤奮工作,她記得自己的初衷,把父母帶回去。
然而到影片快結束時,他們在天上飛著手拉手,千尋記起了兒時掉進湖裡被白龍救起,白龍因此想起了自己的名字琥珀川,這時千尋大顆的眼淚湧出向上空飛去,我無端被這眼淚感動,這一刻這眼淚是珍貴的,純潔的。
再說,千尋她是一個堅定自己原則,善良寬容的女孩,她勤勞,誠實只拿自己應該的到的,不依賴別人,這就是為什麼打動我的地方。
-
11 # 小清影視
最打動我的地方是千尋在神靈的世界從一個完全不懂事的小女孩慢慢成長為一個可以完全獨立面對各種困難的千尋。
宮崎駿的世界中沒有迪士尼式的絕對的好人與壞人,它更似乎是真實世界的隱喻。千尋在百般不情願中,不得已被父母帶入的這個神靈的世界,還是個小女孩的她不得不逐漸面對的成人社會嗎?在這個世界中,每個人都必須透過工作找到自己的價值和位置;每個人必須變得勢利而且世俗,才能填滿慾望而生活。
湯屋中唯有千尋能夠抵制慾望的誘惑,原因就在於她沒有忘記自己的名字。而湯婆婆就是利用奪取人們的名字讓他們忘記了自己的本質。千尋也差一點就忘記了自己的名字不是嗎?這不像極了那些剛剛羽翼豐滿的年輕人,被物慾迷住了眼,忘記了本來的夢想和信仰,在慾望的歧途中漸行漸遠?
-
12 # 腐眼看人基333
最打動我的是白龍帶千尋回家飛在天空中,千尋想起了撿鞋子意外落水白龍救她的時候,想起了那條琥珀川的名字,讓白龍想起了自己的名字,也想起了過去,想起了自己是誰
-
13 # 知行正己心
《千與千尋》是宮崎駿作品中我最愛看的一部,就是因為打動人的情節比較多,細細歸納起來有這麼幾點:
1.主人公千尋的人物設定就讓人感動。
首先,千尋是個感情細膩、善良純真的孩子。能懂得感知自然萬物的存在,比如她會觀察到花朵、石雕、風向、河流等的變化,而大人則不在意這些。在救回父母的過程中,能真誠地對待、幫助、信任別人,比如白龍、無臉男、河神等,也正是如此,小千也得到了大家幫助,這種友愛的氛圍換作大人就會顯得虛偽,而且她的爸媽就是由於傲慢無禮、貪婪、佔便宜才變成了好吃懶做的豬。變成豬等的設計,多像在諷刺或暗喻人類對自然資源及生態,無情掠奪和肆意破壞、不知感恩的後果。
其次,千尋又很堅強勇敢、不忘初心。當大人不能再保護弱小的她時,她鼓起勇氣,克服恐懼,找尋生機和希望。在湯屋辛苦工作,克服重重困難,始終堅定自己的信念,逐漸變得成熟、強大。如她幫河神洗清汙濁,與湯婆婆對質,讓白龍和無臉男找回自我等。
2.白龍與千尋的感情童話般美好、純潔。白龍在千尋最無助的時候出現,一直在幫助、鼓勵她。當時就覺得他們早就應該認識,因為白龍與湯婆婆簽訂了契約,忘記了曾經的自己。白龍終於在千尋幫助下,找回自己名字是賑早見琥珀主,也記起曾經救過千尋,兩人在空中的鏡頭讓人感動。最後,白龍不顧個人命運,再三叮囑千尋不能回頭,這無私的純愛就是想讓千尋安全回到現實世界。
3.小玲真摯、可貴的友情。千尋剛開始不熟悉湯屋的工作,基本上都是小玲在幫助她。比如,讓鍋爐爺爺帶千尋,幫她幹活,擋怪物等,就像一個大姐姐一樣時刻保護著她。
4.無臉男的孤獨、敏感,又能默默守護。這個人物比較自卑又很單純,是被人忽視的存在,只有千尋讓他感到了溫暖。開始的時候他不敢靠近,默默地觀察她,當千尋讓他進門避雨後,他就像跟屁蟲一樣粘著她,並拿藥牌討好她。千尋想要自己工作,拒絕了他的幫助,他的心態就開始崩了,變成了一個什麼都吃的大怪物。最後,在千尋的真心關懷下,他找回了自己,並有了開心的工作,即錢婆婆的助手。
最後就是,環保、愛護自然等人文主題的滲透,這都是宮崎駿作品經常想表達的思想,倡導人類和自然應該和諧相處。不知道大家還有哪些觀點?可以一起交流,探討!
-
14 # 七葉蓁蓁
昨晚跳完舞去看了千與千尋,第一次看,記錄一下自己的感受。
最初千尋遇到困難的時候,就已經有很多人幫助他了,白龍,鍋爐爺爺,小靈,無臉男還有胖胖的白鬍子仙人。永遠要相信世界上是有愛和希望的。
世界上總有一個人在等待陪伴你,就像無臉男的存在,千尋為他留了門,請他進來,就向前面,其他人對千尋的照顧一樣,愛和善意是可以傳遞的。
人生,免不了要一個人奔波,一個人不安,但是世界的溫柔不就在於,在你睡著時會有人默默為你蓋上那一方毯子。
剩下的路你要一個人走,記住,不要回頭。
其實,電影裡有很多切合當下社會的問題,也是我很覺得棒的一點,但是更多的是又讓我相信了這個世界的美好。
回覆列表
小千剛剛到湯屋的時候,總是那麼膽小怕事哭兮兮的樣子,像極了剛出社會離開父母你我的樣子,在湯屋做工的時小千自身的變化像極了你我在社會上摸爬滾打的樣子,透過一顆保持不變的初心結實了鍋爐爺爺、小玲、白龍、無臉男等朋友,到最後返回湯屋救出父母贏得滿堂彩時的樣子,這不僅是小千的成長史也是我們每一個人成長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