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內蒙農夫
-
2 # 歷史吃瓜客
非常榮幸回答您的問題。
首先,劉備屬於進攻一方原來疲敝,最大的問題就是糧草供應。陸遜正是看中了這一點,堅守不出以逸待勞,將蜀軍銳氣耗盡。
劉備700裡安營紮寨正是蜀軍疲憊至極之時,處於進退兩難之際。劉備此時的心境和當年曹操喃喃自語“雞肋”時差不多。
此時,陸遜抓住機會採取火攻,蜀軍防無可防,所以一觸即潰。
總而言之,劉備發動這次戰爭就是錯誤的,當時魏蜀吳三足鼎立之勢已經形成。劉備要攻打東吳,後背就暴露在曹魏面前,難免瞻前顧後。劉備的唯一可能就是速勝,如果北方來犯儘快回身。但是陸遜也是軍事奇才,抓住蜀軍命脈堅守不出,劉備不但沒能速勝,還落得狼狽而竄,最後在白帝城一命嗚呼。
-
3 # 胖寶學歷史
第一,這次戰役劉備傾盡舉國之兵,所以兵敗以後留下的就是個爛攤子,已經無力採取軍事行動了。
第二,劉備已經是個六十開外的老人,他已經不再像年輕時那樣承受的起連續失敗帶來的打擊。先是折了關羽,丟了荊州三郡,使隆中對成了泡影,接著又一戰喪失了幾乎整個蜀國的精銳。
-
4 # 大理小哥生活日記
一夷陵之戰是劉備輕敵和驕傲造成的,劉備在關羽和張飛都死後把怒火發給東吳孫權,不顧諸葛亮和群臣的苦苦相勸。劉備征討東吳剛開始時打下了東吳大片土地,開始驕傲起來不願和東吳講和,劉備萬萬沒想到在夷陵遇到了陸遜,被一把火燒得損兵折將,自已也在白帝城陏陏而終
-
5 # 劍仙楊十三
夷陵之戰,陸遜火燒連營七百里,劉備慘敗,所帶軍隊幾乎全軍覆沒,這一次的失敗也導致蜀漢逐步走向衰落,最終滅亡。世事難料,英雄可惜,興於火,亡亦於火。劉備兵敗回白帝城託孤了,不僅因為是夷陵之戰的慘敗,還有背後的潛在原因。
1.夷陵之戰的慘敗:
這場大戰,在這場戰爭中劉備失去的不僅僅是在戰場上士兵的幾乎全軍覆沒,更大的損失是有318名官吏投到了敵方的陣營。這無論是對於蜀國發展還是劉備來說都是非常沉重的打擊。損失二十一位大將。其中,有七人奮戰而死,如傅肜、沙摩柯、馮習、張南等人。另外,有五位大將歸降了敵方。其中黃權、史郃、龐林三人加入了曹魏陣營,而杜路、劉寧兩人則是投降了東吳。還有一位大將陳式蹤跡全無,生死不明。僅此一戰,就讓蜀漢損失那麼多良將。剛建起來的蜀國也因這一大敗導致了動盪的局面。
2,失敗之後政權的動盪
劉備所建立的蜀漢政權剛剛建立,當時的局面之中,統治階層有原來的土著,還有劉璋的老臣,還有自己帶過來的人,可謂是錯綜複雜。而這次變革的不徹底最後一定會給劉備政權帶來很多麻煩。其實在劉備比較權勢的時候還沒有這麼多麻煩,因為這些人知道自己打不過劉備,就只能夠順著他的意思去做事。但是這劉備一旦打了幾場敗仗,這些人就開始給他雪上加霜了。即比如說夷陵戰役慘敗之後,這蜀地紛紛亂亂的大叛亂就開始了,短短几十年之中竟然出現了將近十次。
劉備一生中最為重要的戰爭有兩個,其一是赤壁一戰,讓劉備擁有了真正屬於自己的地盤,從而讓自己有了問鼎中原的實力。其二是夷陵之戰,如果這一戰能夠成功,那麼劉備有可能就不是蜀漢的皇帝了,因為很有可能在之後打敗東吳和曹魏,成為一統天下的霸主,但遺憾的是,這場對他來說極為重要的戰爭卻以失敗告終。
-
6 # 良人執戟2
【快速瀏覽】 陸遜的“一把火”兵敗劉備是結果。也是陸遜“忍耐、等待”的艱苦過程。
劉備被“火燒連營”兵敗夷陵,是他忘記了“夫戰,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用兵常識,另外的嚴重錯誤是水軍上岸,幾萬人馬駐紮于山下林密之處。
弱者用情緒來左右行為,而強者用行為來控制情緒。冷靜的人是永遠的勝者。建安24年(219)劉備奪取漢中,關羽想以奪取樊城來一個錦上添花,在曹吳聯手下,關羽兵敗麥城,十二月,他和兒子在臨沮縣章鄉(今湖北省當陽市東北)格殺當場。荊州全部落入孫權之手,諸葛亮在隆中設計的兩路夾擊中原的計劃永遠無法實現了。
幾乎同時,張飛奉命率一萬精兵討伐孫吳,在出發前夜,變生肘腋,被自己的貼身警衛張達、範強刺殺,一代名將死於宵小!
關羽、張飛雙雙遇難,昔日的追夢兄弟呵,你們就這樣棄我而去嗎?
劉備橫下一條心,紅著二隻眼,傾全國之力,劍指巴東!
而諸葛亮與眾多心腹大將大臣的勸阻,無濟於事,劉備決定御駕親征。
當時能夠參加討吳之戰的兵力,應該在五萬左右。
歷史上蜀國對出三峽奪江東是有戰略地理優勢的,千里川江,奔騰不息,千里江陵一日還,順流而下,勢不可擋。
司馬遷巜史記》載:“蜀地之甲,乘船浮於汶,乘夏水而下江,五日而至郢。”《三國志》亦載:“今因平蜀之勢以乘吳,吳人震恐......。”
地利佔有了,人和呢?劉備身先士卒猶如一劑興奮劑,國家剛立,國王披堅執銳,與士兵“擊鼓鏜鏜”,在美好的吞併它國的夢幻中,蜀漢士兵的心在飛,血在燒!
這時,兩國的國界在巫山附近了,長江三峽成為兩國之間的主要通道,劉備派遣吳班、馮習為前鋒,瞬間奪得秭歸。
年己62歲的劉備沒有年輕人的張狂,大意,他畢竟身經百戰,是馬背上奪得的江山,為了防備北方曹魏襲擊側背,他命令鎮北將軍(益州土著將領)黃權駐守長江北岸。
“蒙至都,權問:“誰可代卿者?”蒙對曰:“陸遜意思深長,才堪負重,觀其規慮,終可大任......”一一《三國志.陸遜傳》
孫叔力排眾議,重用陸遜為東吳統帥,這也是孫吳唯一的王牌了。
陸遜原名陸議,字伯言,吳都吳縣人(應該是今天的江蘇蘇州吳江市)。官宦世家子弟。他的年齡小孫權一歲,二十一歲才為孫權效力,兩年前,就是陸遜協助呂蒙,白衣渡江,攻殺關羽。孫權基於此,才將軍國大權放在年輕的書生型督帥陸遜肩上。
魏黃初三年(公元222年)正月,蜀軍直逼猇亭,吳軍不敢再退,雙方在此對峙。由於吳軍是邊退邊打,時間一久,蜀軍成了疲軟之兵。
但是,陸遜仍然釆取守勢,而且堅決不分兵救援另一處被蜀軍圍困的劉桓。
陸遜深知老軍頭劉備的計謀,毫不為所動,堅決用有限的兵力堅守不動。
夷陵之戰的對峙從正月間的春節,持續到紅太陽高照的六月,長江流域的那個熱呵,猶如土灶燒水般悶熱,炎熱灼燒著大地,酷暑炙烤著兩岸山林,空氣彷佛在燃燒,沒有一絲江風,四大火爐都在長江沿岸,這是地理位置所致。
“福兮禍所伏 禍兮福所倚”盛怒之下的劉備可能腦子出現短暫空白,他把世間萬物的相生相剋關係遺忘了!
遺忘的後果很嚴重,蜀軍士兵哪裡經歷過如此的酷署,想起每年這個時候已經避暑青城山、峨眉山,是何等幸福,今天在這裡卻受到如此煎熬。
依山傍林,百里連營,“火燒赤壁”一幕即將上演陸遜的作戰計劃透過七百里加快送到孫權手中,陸遜在報告上說:“......尋備前後行軍,多敗少成。推此論之,不足為戚。臣初嫌之,水陸俱進,今反舍船就步,處處結營,察其佈置,必無它變。伏願至尊高枕,不以為念也。”
孫權當即批示:“.....(劉備)今住己久,不得我便,兵疲意沮,計不復生,掎角此㓂,正在今日。”(《三國志.吳書.陸遜傳》)
接到批准進攻的命令後,陸遜利用一次佯攻,得知了劉備中軍主帳的位置後,一聲令下:“放火給我燒!”
陸遜在蜀軍拼死抵抗中,集中優勢兵力,專攻中軍大帳,同時夷道的孫桓、也率兵投入戰鬥,連破敵營四十座。斬殺張南、馮習、沙摩柯等蜀軍將領。
劉備輕視吳軍,在突如其來的打擊下,終於堅持不下去了,在無法集結部隊的情況下,命令全軍撤退。
陸遜緊咬不鬆口,雙方又在馬鞍山交戰,但是,兵敗如山倒,將士們保護著劉備,夜晚突圍,在石門巴東,驛站守備用殘兵留下的裝備,封鎖了道路,劉備才順利逃入永安城中(白帝城)。
順便說一下,陸遜完全可以乘勢攻擊白帝城的,但是,曹丕在孫吳前綫有了入侵跡象,於是,停止了這次軍事行動,陸遜大勝。
-
7 # 史學長空
夷陵之戰,又稱“猇亭之戰”,是三國最著名的以少勝多的三大戰役之一。劉備為報關羽之仇,率兵攻打東吳,陸遜以少勝多,在夷陵火燒連營七百里,劉備率領的兵率幾乎覆滅。他逃往白帝城,惱羞夷陵之敗,一病不起,眼看自己時日不多,才託孤諸葛亮,李嚴等人。223年四月,病死在白帝城。
1、 蜀漢內部意見不統一劉備對失去荊州不甘心,對關羽被殺耿耿於懷。在他稱帝不到一個月,就準備東征東吳,為關羽報仇。
當時蜀漢文武大臣都認為時機不對,紛紛進言勸止,而劉備一意孤行,執意東征。他任信的趙雲進言:“國賊是曹操,非孫權也。且先滅魏,則吳自報。操身雖薨,子丕篡盜,當因眾心,早圖關中,居河、渭上游,以討凶逆,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不應置魏先與吳戰,兵勢一交,不得卒解也。”趙雲對劉備的進言,完全是從大局出發,但劉備並不採納。諸葛亮早在《隆中對》中,就把“聯吳抗曹”定為國策,劉備東征,諸葛亮雖然沒有諫阻,實際上是不同意的。原因是疏不間親,諸葛亮自知,劉備與關羽關係,是自己不能及的;另外劉備東征,有點向群臣“示威武自強”。如果此時諸葛亮勸諫,挫了劉備的威武,這種責任是諸葛亮承擔不起的。
蜀漢文武大臣大部分都是反對此次東征,不利於蜀漢聯吳抗曹,有違背蜀漢國策。而劉備一意孤行要東征東吳。造成了蜀漢意見不統一。
2、 軍隊缺乏名將張飛率兵萬人,準備到江州與劉備的部隊合會,在出發前,被部下張達、範強殺害。
劉備派遣將軍悶馮習、吳班、張南等人率兵,為先頭部隊,擊破吳軍李異,劉阿部,佔領秭歸。蜀漢這些將軍不是名將,在作戰方面沒有特別的軍事才能。
東吳孫權任陸遜為大都督,統帥朱然、潘璋、韓當、徐盛等名將,抵禦蜀軍,這些名將在作戰方面,經驗豐富,軍事才能突出。同時孫權向曹魏稱臣修好,避免兩線作戰。從這點可以看出孫權在用人方面與軍事策略方面要比劉備佔有優勢。
孫權任陸遜為大都督,用人得當。深得主將呂蒙的信任,曾參與討伐關羽的戰爭。在軍事名聲不顯的陸遜,矇蔽劉備,讓其輕敵,上當。
在陸遜率軍抵達夷陵時,劉備也自秭歸率軍進至夷陵界以擊吳軍。治中從事黃權為保證蜀軍安全,向劉備建議:“吳人悍戰,又水軍順流,進易退難,臣請為先驅以嘗寇,陛下宜為後鎮。”
劉備不僅不聽,反而認為黃權干預他的指揮方略,把黃權調為鎮北將軍,駐守當陽,使督江北諸軍。黃權被調走後,劉備“自秭歸率諸將進軍,緣山截嶺”,駐軍於夷陵猇亭,於平地立數十營以挑戰。
陸遜在夷陵與蜀軍相持半年之久,徹底摸清蜀軍底細後,有了取勝的把握,全軍出擊,用火攻攻擊蜀營,連破蜀軍四十多個營帳,斬殺了蜀將張南,馮習等人,蜀軍瓦解。劉備深夜逃脫,最後進入白帝城。
東吳在將軍與軍事上佔到優勢力,再加上劉備輕敵,導致最後兵敗,逃往白帝城。
3、 戰術失策從戰術上講,劉備舍船登陸是一大失誤。劉備既然決定東征,就該利用身處上流之優勢,居高臨下,率四萬大軍水陸並進,向前猛攻,打東吳一個措手不及。
從陸遜給孫權的上疏中可知,陸遜最怕的也是蜀軍水陸並進的戰術。誰知劉備自秭歸兵抵夷陵之後,則是舍船登陸,將軍隊散開,沿江岸紮營四五十座,與吳軍相持半年有餘。
劉備本是久經沙場的老將,怎麼會採取這種愚不可及的戰術?這說明劉備東征並不是成竹在胸,只是一時激動而發。對此,就連經歷戰爭不多的曹丕聽說劉備東征、樹柵連營七百里時,也對群臣說: “備不曉兵,豈有七百里營可以拒敵者乎!苞原陰險阻而為軍者,為敵所禽,此兵忌也。”不久,劉備就被陸遜火攻打敗,狼狽逃回白帝城。
4、地理環境從成都至夷陵,多崇山峻嶺,進軍困難。雖有長江順流之便,但蜀居上游,易進難退,所以當劉備從陸路進軍時,只能“緣山截嶺”,才至夷陵猇亭安營紮寨。
劉備最不應該的是放棄水陸並進的戰略而棄船登陸、設定幾百裡連營。黃權建議願為前驅為他探路,劉備拒而不聽。在夷陵之戰失敗後,因黃權在江北,回四川之路被吳軍切斷,又不肯降吳,而歸順於魏。
有人謠傳,說黃權家屬已被蜀國收斬,黃權不信。其實在蜀國確實有人建議劉備收斬黃權家屬,此時劉備頭腦已經清醒,他說: “孤負黃權,權不負孤也。待之如初。”可惜,悔之晚矣。夷陵草木繁盛,易於火攻,劉備陸地紮營,又不重視防備,因此大敗,這是劉備昏聵所致。
這就是陸遜一把火,連燒七百里,蜀軍兵敗,劉備逃往白帝城,自感羞愧,鬱郁致極,他發現自己大限將至,最後在白帝城託孤諸葛亮與李嚴,223年病死在白帝城。
-
8 # 張鐵軍158
夷陵之戰,敗在糧草不濟,而非火攻。劉備即使用石頭建營壘,也得失敗,沒有糧草也沒用。
第一,留諸葛亮保障後方,接應糧草。“先主外出,亮常鎮守成都,足食足兵。”《三國志 諸葛亮傳》。
第二,可是,這次失敗恰恰在於沒有“足食足兵”,諸葛亮沒有盡到責任。“夫廟算勝者,得算多也;廟算不勝,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無算乎?”劉備在關羽被殺兩年後(221-222)發動夷陵之戰,這期間,劉備應當有機會做好基本的物資準備,但結果是不充分的,從而導致戰略戰術雙重的失敗。
第三,顯然,夷陵之戰上策應該是水路進軍,可以速戰速決,又可因糧於敵。而最終戰線和時間拉長,根本原因是沒做好預案,最終因糧草不濟而敗,而非結營不當。。。
這說明,諸葛亮沒有幫助劉備做好戰略戰術的謀劃,也沒做好後勤保障,究其原因,有能力問題,也有態度問題。
毛澤東讀盧弼《三國志集解》卷五十八《吳書·陸遜傳》的批語說:“土石為之,亦不能久,糧不足也。宜出水流域,直出湘水以西,因糧於敵,打運動戰,使敵分散,應接不暇,可以各個擊破。”。
回覆列表
夷陵之戰,為什麼說陸遜會戰敗劉備呢,我認為主要有三點,一)劉備有些自傲,認為東吳無對手矣,接連戰勝東吳,便產生了這種心理,有驕兵必敗之因素在裡面,況且,雄兵近百萬之眾,戰將有關興,張苞等,二)佈陣有誤,綿延八百里,己犯兵之大忌,為兵敗埋下伏筆。三)因天時地利之因素,正值秋草枯萎,給陸遜提供了有利之機,要不是有諸葛的八陣圖石陣,恐會更慘,不知我的回答對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