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螺旋真理

    1.題目所指的是1970年10月陝西何家村出土的一批唐代金銀器中,金箔的重量變化問題。結論先置:最初稱重的時候沒有除乾淨金箔夾帶的水分,半年內3斤的水分蒸發了,金箔重量自然就減輕了。

    2.題目所指的金箔,是這個樣子的。

    黃金的延展性很好,可以打成很薄很薄的金箔。何家村出土的唐代金箔一片一片的疊壓在一起,中間並非緊實,而是留存了很多縫隙。一旦有水分藏在金箔之間的縫隙中,就會增加稱重的重點,年深日久水分一旦蒸發,自然重量就減少了。

    3.1970年10月5日,西安何家村文水巷在基建施工的時候,發現了一個唐代金銀器窖藏。其中發現了一個用一塊方玉遮掩住口的陶甕。方玉一下,摞有銀盤、銀碗。金盆、金筐寶鈿團花紋金盃、玉帶、銀盒和鎏金鸚鵡提樑銀罐等器物。其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鎏金鸚鵡提樑銀罐了。

    1970年10月12日,考古學家把這批出土器物帶回到實驗室研究,打開了鎏金鸚鵡提樑銀罐的蓋子,發現裡面盛有水,水上面漂著金箔,金箔上有12條小金龍,水面以下有各色寶石。引發這個問題的,就是這漂著的金箔,一共有四塊。

    4.金箔出水之後,考古學家等到金箔不再滴水之後,用天平稱量了一下金箔的重量,剛好重11斤。

    但是,如前所述,金箔不再滴水,不表示內部就沒有水分了,所以隨著時間的推移,金箔稱重重量也越來越小。1971年元月剩下8.78斤,1971年4月只有8.29斤,後來又稱了一次,就只有8.17斤了。

    少了3斤金箔可不是小事情,當時主要研究這塊金箔的考古學家韓偉先生受到了懷疑,認為他監守自盜偷走了3斤金箔。但是韓偉先生表示絕無此事。因為金箔登記之後就送展了,展覽工作人員表示金箔有滲水情況,大家開始懷疑是不是金箔內有積水。為了弄清事情的真相,陝西省委宣傳部聯合從西北大學物理系、化學系的專家,對金箔進行浸水實驗:將變輕的金箔浸入水中三個天后取離水面,由實驗人員雙手握住金箔,甩幹到剛好其不滴水,再進行稱重發現,正好11斤。這個實驗證實了金箔內部存水導致重量變化的猜測,洗清了考古工作者的嫌疑。

  • 2 # 味冷

    對於所有沒概念的噴子,告訴你天安門的城樓屋頂包金才用了6斤黃金箔,下面這個千佛山大佛高31米,用了24萬張金箔,估計也就40斤黃金。sb們看看這個能包多少噸水?

  • 3 # 石頭6757267

    3斤水,1.5升,專家們看看能藏在裡面嗎?或者泡下水,看看能恢復重量不,最好趕緊檢測下成份,再稱下重量,儲存好,不然過幾年再生點鏽,還要折個幾斤,再或者起皮了,原來是黃銅鍍金……

  • 4 # 予人之樂666

    少三斤說明磚家還有點良知!不然只給你剩3克,最後解讀為,古人水平就是高,金包鐵十幾斤居然只用3克黃金就做到了,完了開學術研究會,做各種分析論證,形成學術報告,鼓掌透過,大家發獎金,喝酒吃飯慶祝……

  • 5 # 痴者工良

    一群傻子,知道為什麼是金箔麼?不學無術,亂質疑,金箔比紙還輕,還薄!你拿你兒子的五斤草稿紙,試試能不能藏三斤的水?不能?那建議你不要兒子了,把你那種基因傳下去就是來搞笑。

  • 6 # 張三鳴

    前些年流行一種吊墜,叫做金鑲玉,有金有玉,多好啊。有人會提出質疑,金是真的嗎,玉是真的嗎?都是真的,不過玉質量不行,金子特別薄。

    像翡翠金鑲玉,拿貨也就幾十塊錢,有一種叫做水晶金鑲玉的,有機玻璃中間夾層金子,批發只要六塊錢。裡面金子看著挺大一片,實際分量幾乎可以忽略,所以很便宜。

    金是延展性最好的金屬,一克金子就能鋪出半平方米大小的金箔。所以八斤多金子變成金箔,比表面積極其大。它吸水後的體積也絕不僅僅是同等重量的金塊那麼大。

    吸水厲不厲害,就看一點,比表面積,比如活性炭、沸石,都是比表面積特別大,所以常用作吸附劑。金箔堆在一起,比表面積還是很大的,八斤金箔吸水三斤很正常。

  • 7 # 文物考古聊歷史

    問題中所說的金箔出自何家村珍寶,這是最能代表大唐盛世的一批寶藏,在這批寶藏中有4塊“赤金箔”,發現時被浸泡在一件“鎏金鸚鵡提樑銀罐”中,銀罐中當時是有水的,所以當金箔不再滴水時,一位考古學家對這4塊金箔進行了稱重記錄,當時是用天平稱的,總重為11斤,這次的稱重時間是1970年10月12日。

    “鎏金鸚鵡提樑銀罐”

    何家村窖藏,恐怕也只有法門寺地宮能與之媲美。出土文物千餘件,其中,金器總重量298兩,相當於唐朝時全國三年的黃金稅。銀器總重量3900兩,相當於唐元和初年全年銀礦稅的三分之一。國寶“鑲金獸首瑪瑙杯”、“鎏金舞馬銜杯紋銀壺”等都出自何家村。

    “鑲金獸首瑪瑙杯”

    說回這些金箔,次年1月,另外一位考古學家,也是與這批文物接觸較多的一位,重新對金箔稱重。短短3個月,金箔居然少了近3斤的重量,此時4塊金箔僅重8.776斤。

    問題中所說的何家村金箔

    4月份,保管組再次對金箔稱重,金箔總重又少了,僅為8.296斤。去銀行復稱了一次,還是這個重量。但很長一段時間這個問題並沒有得到重視,因為,4塊金箔中的兩塊後來還去了外地進行文物展覽。

    當第四次對這批金箔稱重,重量又少了,總重為8.1686斤,所以,4塊金箔在半年少了將近4斤。這是怎麼一回事?

    相信很多人的第一感覺就是有人拿了金箔,事實上,沒人竊取金箔。還記得前面說的嗎?金箔發現時是被泡在水裡的。雖然說是4塊金箔,但因為金箔真的非常的薄,所以,實際上總重量為8斤的金箔,其長度是你無法想象的,表面上吸附的水分含量自然也就很多。

    為了驗證是否是因為金箔表面的水分蒸發才使得金箔重量減少的,所以,考古學家做了一個反向實驗,重新將這8斤左右的金箔浸泡在水中,當金箔含水達到飽和時取出金箔,在金箔不滴水時重新稱重,結果表明,其重量正好是11斤。所以,從金箔第一次稱重到最後一次稱重期間,金箔之所以一次比一次輕正是因為金箔內的水分在蒸發。

    請大家回想一下商家在回收黃金時為什麼要用火燒一下金子表面呢?一是為了鑑別真假,真金不怕火燒嘛,同時也是怕表面有灰塵或者有水,畢竟一克黃金就要400多元。所以一般都會在用火燒過之後再複稱一下金子的重量。

  • 8 # hello隔壁王叔

    11斤金箔為什麼少三斤,針對這個問題,我再次強調一下,不是我偷的,誰偷誰知道。下一個:有請當年挖到金箔的專家來回答一下

  • 9 # 最複雜的消費品

    南京的江寧有一個金箔廠,從明清開始就是給皇家做金箔的,很有名。他們拍的紀錄片裡面,打造金箔的時候,只能用嘴吹氣,不能用手觸碰。為什麼?因為金箔太薄了,手一碰就破了,只能用嘴吹氣,用一根竹籤子把金箔挑起來。這可是真的哦,金箔廠申遺的時候,南京電視臺播放的,我印象很深刻。這個時候才理解,為什麼教科書上說金是延展性最好的金屬。這一摞子金箔放在一起,含水能力估計不比紙張差到哪裡,而且比紙張含水時間更長,因為金屬不透氣啊。所以我相信官方說的是正確的,就是金箔水分蒸發後減重了。

  • 10 # 電視劇裡看歷史

    不說這個文化價值,就說這丟掉的3斤黃金,也就是1500g,按照現在的金價來說這可是375000元,一筆鉅款啊,說的不好這可是一個刑事問題那麼事情的真相究竟是如何呢?

    所謂的大唐寶藏,其實就是在陝西省會西安的何家村發現的金銀遺器,當時有一名建築工人在何家村工作時,在工地上意外發現了兩個裝滿金銀製品的罐子,後來專家考察後發現這是大唐王朝時期的,專家還從罐子下方挖出了5.5kg重的金箔,只是後來,研究者發現這個金箔居然掉重量了,短短的2年就掉了近1500g。

    至於原因嘛,博物館並沒有任何被偷竊的痕跡,那麼只有可能是金箔自身發生了變化。也許是因為金箔在地底下埋了太久,有水汽,因此當其乾燥後這個金箔的質量會下降,也只可能如此了

  • 11 # 梁老師說歷史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11斤的分量半年後就少了三斤,這要是一堆破石頭到沒的說,問題這是黃金啊!

    所以一般的小夥伴一瞅,一準會想,這是不是讓那個膽大包天的傢伙給偷了吧?

    在這裡俺很肯定的告訴大傢伙,還真就沒被人偷,是老天爺和大傢伙開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玩笑,這玩笑好懸沒把一大幫子人給嚇懵了。

    那麼到底是咋回事呢?咋把這事給大傢伙嘮叨嘮叨。

    首先咱先說說這寶藏的事,給大傢伙打個底,然後咱在說少了三斤黃金的事。

    題主說的這寶藏不是啥墓葬,是一個窖藏,叫何家村窖藏。

    一說窖藏大傢伙也明白,就是富貴人家,擱地上挖一洞,然後把家裡頭的瓶瓶罐罐都藏裡頭,接著埋起來,就這麼個地,畢竟那會沒啥銀行不銀行的,自己家裡的東西自己收著,丟了以後,報官,找不找的還兩說呢?

    話說這窖藏可是相當的豐富,基本上都是金器或者銀器,要不就是寶石啥的,咱別提他的什麼藝術價值,或者什麼文物價值,單說他本身的物質價值,擱到唐朝那會這就是一千兩黃金啊。

    一千兩黃金這數字擱到小夥伴的眼裡似乎體會不到他的分量,這要是換算成銅錢的話,這就是三千八百三十萬錢,注意這是帶萬的,牛吧!

    一瞅這數字,估計小夥伴就會想,這家人一準是失心瘋了吧,這估計應該是家裡頭的所有的財物了吧,地主就算了,這就壓根就是一個老財吧!

    咋說呢?這家人還真不是啥老財,是一老官,唐朝時期的一個尚書,職位是租庸史叫劉震的傢伙。

    啥是租庸史呢?翻譯一下,這就是一管理國家稅收的官,肥差呀!

    這貨要不是也不會把這些個好東西刨坑給埋了,原因是遇到了涇原兵變,這傢伙事情鬧的太大了,皇帝都跑路了,結果被叛軍把皇帝給包圍了一個多月。

    您就說吧!守著一大筆財富的劉震能放心嗎?所以這傢伙就把自己家裡頭最值錢的財物給刨坑埋了。

    據說這些個東西很多還都是宮廷裡頭的物件,因為這其中很多東西跨度可以達到上千年,包括各個國家進貢的物品,你比方說光錢幣就有三十九種,什麼西域高昌國的,日本那天皇的,波斯的,就連東羅馬的這都有,這些個東西不僅時間跨度大,而且地域跨度也大,可不是啥官員就可以拿到的,這絕對是皇宮裡頭的東西,被這傢伙經手之後,瞅著皇帝都跑了,他自己留下來了。

    說道這裡估計有小夥伴就要問了:“後來這貨咋不把東西刨出來呢?”

    沒法子,這貨的膝蓋就軟,回頭就給叛軍服務去了,被官軍滅了之後,這家倆口子都被砍了腦殼子,所以這窖藏不窖藏的就沒人知道了。

    所以這裡頭的文物價值很高的。

    那麼這金箔少了三斤的事是咋回事呢?

    這金箔是在一個銀罐裡頭髮現,當時開啟之後,裡邊有水,打這水裡頭撈出四塊金箔,這金箔下邊就是一堆寶石啥的。

    撈出來你的稱稱分量不是,所以先吊起來把水給弄乾了,這有誤差可就不好說了。

    那麼水不再滴下的時候,上秤一秤,這就是十一斤。

    這畢竟是文物,而且是價值很高的文物,反覆的檢查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第二年一月份一秤,俺了個去變成8.78斤,一幫子考古隊員大眼瞪小眼,這就見了鬼了,咋回事?這很容易讓人想偏了,或者是當初秤錯了?

    所以到了四月份又秤了一次?俺了個去,又少了變成8.29斤。

    這傢伙讓大傢伙很受打擊啊,誰幹的?咋回事?後來又秤了一次8.17斤。

    被人偷了,監守自盜,不可能啊!就為這事,大傢伙拍了照片啥的,前後對比大小,形狀都沒有變,就是重量變了。

    前後一調查,就有工作人員說,這金箔有滲水的情況,你比方說展覽完了,回頭就能發現這展臺上有水痕。

    大傢伙就明白了,這是不是金箔裡頭還有水,於是把這金箔擱到水裡頭泡了三天,然後拎出來讓他不再滴水,接著上秤一秤,果然又變成了十一斤,大傢伙一顆心才揣肚子裡頭去了。

    說道這裡俺瞅著有些小夥伴說:“這不可能呢?四張金箔,能有多大?金子還吸水?這不開完樂呢嗎?”

    這您就不知道了吧,這發現的金箔他可不是巴掌那麼大,也不是展開的,而是像疊被子一樣的給疊了起來,您要知道一克黃金這要是打磨好了能打成一百平方米的面積,就這那比紙還薄還輕,說不好聽話,吹口氣的功夫金箔飛起來了,紙還擱地上趴著呢?

    八斤分成四塊,每塊兩斤,這要是展開了是多大面積,然後把他疊在一起,這中間的縫隙,那就成了天然的含水層了。

    所以金子是不吸水,但這金箔疊在一起就不一樣了,超出大傢伙的認識了吧!

  • 12 # 炒米視角

    我是炒米,我來回答。

    唐朝有一個叫劉震的租庸使(上中學我們都學過,唐朝的賦稅制度就是租庸調製,所以這個租庸使相當於唐朝的財政部部長),因為遇到歷史上有名的“涇原兵變”,就挖了坑把當時唐朝皇宮裡傳承了上千年的一些個寶貝全埋了。

    唐德宗都被叛軍圍了一個月,劉震就投降了叛軍,結果劉震運氣不好,叛亂被平定了,他也就被砍了腦袋,而這些寶貝被一埋就埋了上千年。

    歷史上也找了上千年,很多人都懷疑這只是個傳說。結果1970年10月5日,西安何家村水文巷一個收容所搞基建,誰也沒有意識到,又不是墓葬坑,又不是古民居的,盡然挖出來無數的金銀寶貝。

    此次出土文物一共1000餘件。按類可分為金銀器皿271件,銀鋌8件,銀餅22件,銀板60件,金、銀、銅錢幣466枚,瑪瑙器3件,琉璃器1件,水晶器1件,玉帶10幅,玉臂環1對,金飾品13件。另有金箔、玉材、寶石等。金器總重量達298兩,約14900多克,銀器總重量3900多兩,約195000多克。財寶之多,見證唐朝曾經的輝煌。

    其中有一個著名的銀罐子挺沉,這罐子的學名叫“鎏金鸚鵡提樑銀罐”,裡面更是內藏玄機,開啟蓋子之後發現裡面都是水,水上面飄著4塊金箔,金箔上有12條小金龍,水面以下有各種保溼。

    金箔在實驗室裡面被取出來之後,更是引發了一場轟動,因為當時把水分瀝乾之後,稱是11斤。

    但是入館後,到了1971年的元旦稱的時候,就只剩下了8.78斤,然後到了4月份又繼續稱,只剩下了8.29斤,最後一次稱就只有8.17斤,金箔竟然憑空消失了3斤多。

    金子也會縮水?3斤金箔是什麼概念?蘇州園區重元寺那座高33米,用了80噸青銅鑄造的觀音像,全身貼金箔,用了不過36斤金箔。

    這絕非小事,而且特殊年代,這事很容易上綱上線。但是最終科學還了工作人員的清白,考古學家將金箔重新泡回水中,然後瀝乾水分,再上秤的時候,金箔重量再次回到11斤。

    雖已千年,仍然驚歎於古人的技藝,金箔被最大限度延展面積,金箔與金箔之間的縫隙竟然能鎖住3斤的水分, 這種技藝千年前古人已經做到了。

  • 13 # 歷史它很有趣

    哦,說的應該是1970年在陝西何家村挖出來的文物吧。

    當時出土的鎏金鸚鵡提粱銀罐,專家們帶回實驗室打開發現,裡面裝滿水,水上還飄著金箔,等水蒸發以後。稱得重量11斤。

    不過第二年在稱,就只有8斤多了,這個看管的工作人員一度還被懷疑是不是偷了金,畢竟太奇怪了。

    但是3斤的金子,也沒啥值得冒著風險去偷的。其實是金箔長時間放在水裡,縫隙裡有水,當時稱重時縫隙裡水還在,時間成了,完全蒸發乾淨,重量就下來了。

  • 14 # 愛米

    金銀玉。這種東西價值一般般吧,書字畫才更有歷史的研究價值,比如海昏侯裡挖出來的那才是價值不可估量。我去陝博何家村的也就一看而過。

  • 15 # 山海仁愛

    1.題目所指的是1970年10月陝西何家村出土的一批唐代金銀器中,金箔的重量變化問題。結論先置:最初稱重的時候沒有除乾淨金箔夾帶的水分,半年內3斤的水分蒸發了,金箔重量自然就減輕了。

    2.題目所指的金箔,是這個樣子的。

    黃金的延展性很好,可以打成很薄很薄的金箔。何家村出土的唐代金箔一片一片的疊壓在一起,中間並非緊實,而是留存了很多縫隙。一旦有水分藏在金箔之間的縫隙中,就會增加稱重的重點,年深日久水分一旦蒸發,自然重量就減少了。

    3.1970年10月5日,西安何家村文水巷在基建施工的時候,發現了一個唐代金銀器窖藏。其中發現了一個用一塊方玉遮掩住口的陶甕。方玉一下,摞有銀盤、銀碗。金盆、金筐寶鈿團花紋金盃、玉帶、銀盒和鎏金鸚鵡提樑銀罐等器物。其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鎏金鸚鵡提樑銀罐了。

    1970年10月12日,考古學家把這批出土器物帶回到實驗室研究,打開了鎏金鸚鵡提樑銀罐的蓋子,發現裡面盛有水,水上面漂著金箔,金箔上有12條小金龍,水面以下有各色寶石。引發這個問題的,就是這漂著的金箔,一共有四塊。

    4.金箔出水之後,考古學家等到金箔不再滴水之後,用天平稱量了一下金箔的重量,剛好重11斤。

    但是,如前所述,金箔不再滴水,不表示內部就沒有水分了,所以隨著時間的推移,金箔稱重重量也越來越小。1971年元月剩下8.78斤,1971年4月只有8.29斤,後來又稱了一次,就只有8.17斤了。

    少了3斤金箔可不是小事情,當時主要研究這塊金箔的考古學家韓偉先生受到了懷疑,認為他監守自盜偷走了3斤金箔。但是韓偉先生表示絕無此事。因為金箔登記之後就送展了,展覽工作人員表示金箔有滲水情況,大家開始懷疑是不是金箔內有積水。為了弄清事情的真相,陝西省委宣傳部聯合從西北大學物理系、化學系的專家,對金箔進行浸水實驗:將變輕的金箔浸入水中三個天后取離水面,由實驗人員雙手握住金箔,甩幹到剛好其不滴水,再進行稱重發現,正好11斤。這個實驗證實了金箔內部存水導致重量變化的猜測,洗清了考古工作者的嫌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很多人罵謝娜而娜姐的微博卻快破億了,這是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