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做個會打扮的女人
-
2 # 娛樂領航
所謂的一言不合,有時候腦子空白不知道用什麼話語來說,發個表情包緩解一下情緒,在思考一下,怎麼回答。很多人應該都是這樣吧。
-
3 # 酷玩天下
人是視覺動物。一個幼兒在建立語言系統之前,就可以看懂圖畫了。
畫面能表達的內容,往往比語言要豐富的多,有趣的多。
尤其在網際網路社會,碎片化閱讀使人們對文字的理解力降低,因文字而產生的誤解也在增多。
同時,不可否認的是,人的語言表達也存在普遍退化的趨勢,大家變得越來越不耐煩。
那麼,一個表情包在這個時候恰如其分的充當了溝通的媒介:
1、當你不知道說什麼的時候,你可以發一個輕鬆的表情,化解尷尬。
2、當你不知道如何用文字來形容自己的心情時,會有表情替你解圍。
3、還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你要完成鬥圖的使命啊,它可是代表著你的審美和惡趣味。。。
-
4 # 辯白
前陣子,葛優躺火爆全網,朋友圈也莫名染上了頹廢風,全部都是今日:我是一條鹹魚, 今日:我還是一條鹹魚。 一言不合就扔來一堆葛優躺的表情包。於是一個葛優躺下去了,千萬個廢柴集體臥床不起,翻身都懶得翻一下。這清奇的畫風,這銷魂的躺姿也是沒sei了。
現在的小朋友啊,能用圖解決的的就不說話,表情包簡直是社會主義好青年的標配。葛優躺的表情包精確描繪了這種頹廢不想自救的狀態,所以甚得民心。畢竟這世界上沒有什麼事是一個表情包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兩個!
為啥葛優躺的表情包成了一大爆款?連京城四癱和京城五少都因為這種躺姿上了熱搜。這就不得不聊聊表情包的大妙用,且讓大白從傳播學的專業視角來發現一些不同尋常之處。 表情包從很大程度上,是我們對於符號的重新賦意,也就是一種使用既有工具和內容的再創造的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中其原有的含義可能發生變化,在圖片下面加上幾行字,一語中的,傳遞了更多更生動更準確的情感,可賣萌,可耍賴,可調侃,可嚴肅。
而表情包作為一種視覺符號,使用到網路聊天中,能夠對個體身份進行一種全新的建構,成為個體身份辨認的關鍵。因為個人使用的表情包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個體的一部分品味文化和性格特點。布魯默的符號互動理論核心就是考察以符號為媒介的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關係。個體間透過表情包這一符號的互動,能夠獲得一種群體的認同感。
此次的葛優躺也是因為其誇張的姿勢引發了全民的二次創作,對其進行了意義上的延伸。緊隨其後鹿晗易烊千璽大張偉張一山的集體上線,京城四癱的段子橫空出爐也是一次群體的狂歡,也促成話語體系更新,被添入新的內容和內涵。但這種創作並沒有深度,只是個體情緒的表達。用惡搞來調侃,用娛樂來戲謔,狂歡過後只剩一地雞毛。
表情包的時代是大浪淘沙,爾康韜韜早已成為過去時態,被後浪拍在了沙灘上,但他們曾經為網路對話做出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葛優躺之後下一個表情帝又會花落誰家?
-
5 # 雲鯉修圖
1、可以表白
2、可以祝福
3、可以省時間
4、表達了一種情緒
當然,也可以很好看!
回覆列表
陷呢?然而,每次被提醒收藏的表情到了上限,就必須忍痛割愛,重新篩選後宮,在此寶寶只想說,馬化騰爸爸,求提高表情包上限好麼?
老司機們,儘管你們閱盡世間各路表情,玩轉各大社交軟體,細數金館長、姚明、花澤香菜組成的“亞洲表情三巨頭”,可是你知道那些外國魔性表情的來歷嘛?古語云: 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所以讓我們一起看看那些被玩壞的表情都出自哪些意想不到的作品吧!
國外表情帝的來歷
第一名:金凱利
這張賤萌賤萌的魔性笑容出自金·凱瑞(Jim Carrey)主演的喜劇片《大話王》,電影講述一個愛說謊的律師因為許諾不再說謊,結果只能瞎說大實話的故事。下次你分數一不小心超越隔壁學霸王二,一定要發此表情好好嘚瑟一下!
第二名:小李子
這段鬼畜的舞蹈出自小李子的《華爾街之狼》,此段是男主在拉維加斯婚禮上一時興起的靈魂伴舞。自從黴黴收了抖森,全世界的迷妹都哭著說:談戀愛不如跳舞~全都不如跳舞!
第三名:教皇
此段民間盛傳的邪魅狂狷的神秘微笑出自職業摔角選手德安傑洛·德內羅(D"Angelo Dinero),綽號“教皇”,曾在WWE、TNA參與比賽,因在TNA比賽獲勝後的一組表情圖走紅網路,真是人生如戲,全憑演技啊!
第四名:The Roxbury Guys
這段洗腦搖搖搖出自美國電視節目《週六夜現場》的搞笑短劇“The Roxbury Guys”,短片沒有臺詞,講述三個屌絲男整晚都在跟著音樂搖擺,搖擺著去各場所體驗夜生活。什麼叫划船不用槳(全靠浪), 寶寶們讓我們浪起來吧!
第五名:麥金雷
這個魔性的笑容出自約翰·C·麥金雷(John C. McGinley)參演的美劇《實習醫生風雲》,講述一批醫學院的學生來到聖心醫院從實習到轉正的苦逼升職記。這個笑容,你值得擁有。
第六名:阿斯泰爾
第七名:巴特勒
這個氣勢磅礴的動圖來自傑拉德·巴特勒主演的《斯巴達300勇士》。這是一部戰爭題材的電影,講述的是歷史上最慘烈的戰役之一:波斯希臘溫泉關之役。鬥圖的時候用上它,定會增加本隊士氣!
第八名:尼克揚
最後不得不提火遍網路的???。不少網友表示已經深深中毒,現在看到黑人頭像就會忍不住腦補出一堆問號。這位小哥叫尼克揚,他的真實身份是NBA洛杉磯湖人隊球員(沒錯,是科比那隊哈哈哈)。這個表情其實是來自一段採訪影片——《透過鏡頭第4集:尼克楊的日常生活》,非常搞笑,看完你就會明白什麼叫渾身都是戲。
俗話說,沒有什麼尷尬是一個表情包化解不了的,如果不行,那就兩個。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大家漸漸形成了凡是能用表情包說明白的就不要打字的默契。對錶情包的運用已然成為了年輕人的社交必備技能。表情包文化作為主流文化不僅在中國廣泛流行,它也跨越了世界成為了全球人民的剛需。
各國表情包文化
2015年牛津詞典評選出的年度熱詞是一個【笑cry】的emjoi表情。7月17日也被認定為【世界Emoji日】,目前索尼影業已經開始籌拍以emoji 為主角的大電影了,emoji這些個風格迥異的小小微表情已經是無處不在了。
其實emoji走向巔峰主要歸功於蘋果ios5系統,後來無論是聊天還是發簡訊我們再也離不開這些呆萌的小表情了。當然除了emoji外,美華人民也有它們自己專屬的表情包。比如日常調侃一下在任總統,黑一黑NBA明星,惡搞一下美國網紅等等。
除了美國的emoji之外,最令大家熟悉的莫過於日本的熊本熊。這隻賤萌的熊,其實沒你們想象的那麼簡單。熊本熊是日本熊本縣的官方萌物,隨後它迅速躥紅,它的形象在日本四處可見,從糕點到鑰匙圈,從飛機到錢包,都有他的蹤影。有網友爆料稱熊本縣政府為了讓熊本熊這個形象深入中國,投入了 1.8 億人民幣的營銷預算(真是下了一盤大棋啊)。
日本有熊本熊,南韓有Line表情包。Line作為風靡日韓的主流社交軟體跟微信最重要的一個區別之一就是有自己鮮明的形象。布朗熊和可妮兔的貼圖形象簡直是老少通吃,男女通殺,也為Line帶來了大筆收入。早在Line 2013年的季度財報中,表情貼圖的收入就達到了1700萬美元,佔總收入的30%,成為僅次於遊戲的第二大收入源。如今布朗熊和可妮兔遍佈很多亞洲大型商場,成為了Line的形象代言人。表情包變成印鈔機,真是太有商(pian)業(qian)頭(fang)腦(fa)了!
(本文摘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