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0
回覆列表
  • 1 # 逸雲齋

    “精神”就是看不見而又起著至關重要作用的東西,就是有一種發自內心的能量在影響著我們。因每個人的思維方法不太一樣,學藝術的人更多的是注重感覺。 其實都差不多,只是思維和意境不一樣而已。

    人有高度本心,好的藝術品能啟發人的本心。真善美是人本心的要求,是出於內發,而不是外加的。藝術需要靠人的本心修養與感悟的深度。所以,藝術家觀察事物以本心、天心去看,境界則高;反之,以私慾心、人心去看,則生“障”,境界則低。

    現在所謂的藝術家太多了,可大多名不副實。思想境界還未達到與天地萬物一體的階段,就不能稱得上是藝術家。通常,能夠把他人的痛苦視為自己的痛苦,道德就高尚了。古人說:“始乎為士,終乎為聖人。”我們很難成為聖人,但要以聖人為進德修業的目標,藝術都是自己道德的體現。藝術家的心量應該是很大的,我們從一件藝術作品就可以洞見其心量的宏闊。

    “心中美也,託諸形物。”雖然時代變革帶來了全新的豐富事物,但是藝術家的追求仍是傳遞出對於生活、對於外物美的體驗。藝術是藝術家對自身精神世界的完善和表達。藝術要達到突破,就必須要從傳統文化的源頭去追溯,藉助傳統去提高藝術表現力,同時也應該廣泛地從現代的生活中汲取新的表現手法,重新造境,從而體現出一種厚積薄發的民族文化自信。

  • 2 # 小朱鋼琴

    搞藝術的人不都是精神富足的人,但是不搞藝術的人,精神絕對是貧瘠的。

    1.音樂、美術、舞蹈等藝術,要想彈出好聽的曲子、跳出優美自然的舞態、畫出震撼人心的佳作,都需要刻苦訓練。學藝術不想做數學題,方法回了就作對了,學藝術需要悟性、恆心,沒有這兩樣很難走的長遠。急需求成,勢必會欲速則不達。所以,所有從事藝術工作的人,都有良好的修養和素質,都有良好的性格,這樣傳達出來的藝術才是美的。

    2.對藝術不感興趣的人,很難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很難有健康的人生追求。一個人沒有藝術愛好,他的內心不可能滿足,每個人都需要心靈的滿足,都需要精神的充實,一個人不愛藝術,就會愛金錢、遊戲、工作、事業等,這些換來的只能是更加追求金錢、更加沒有良好的生活習慣、更加身心疲憊,所以沒有藝術相伴的人,是不可能有正確的人生價值方向的,因為藝術是“活”的,“活水”才能源遠流長,不是嗎?

  • 3 # 萬然然

    因為藝術不僅可以陶冶情操,更重要的富含了創造力,想象力,生活中所有的藝術都是精神食糧,搞藝術的精神世界裡只有創作,想象力豐富多彩,人生也是精彩?

  • 4 # 黃智637

    搞藝術的人精神世界都很富足,不如說藝術家的精神世界都很富足。藝術家的精神世界也可說是藝術家思想情感都很富足。藝術家的精神世界是極為豐富多彩的審美理想,為人們塑造出具有審美情感的藝術作品。

    二、藝術是以美的形象為人們提供審美的享受。藝術是表達藝術家的思想情感,體現出藝術家豐富的精神世界,所觸及創作激情而產生的審美情感。藝術能激發人們的情感,能被藝術魅力所感染,促使人們對美好的崇高的事物產生一種審美理想。

    三、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在改變,精神文化也不斷地提高,對藝術越來越產生越產生濃厚的興趣,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審美需要。藝術家之所以能創作藝術作品,是因為藝術家的精神世界很富足、很活躍、很幽默的個性氣質,具備藝術創作能力、豐富的社會生活閱歷、個性風格的特色性,為人們創作出藝術美的藝術作品。

  • 5 # 一個愛玩石的人

    提起這個話題,我想起兩個人,一個是文森特.梵高,一個是青藤徐渭。他們生前都是窮困潦倒,對藝術的痴迷都極致瘋狂。他們生前的作品都沒有人欣賞,死後卻價值連城。

    梵高從28歲執筆,到37歲逝世,短短九年的時間,創作了無數輝煌的傑作。難以想象,在那般艱苦的工作環境下,在作品不被社會認可的窘境下,藝術大師仍然筆耕不綴,出入田野鄉村,尋找素材。是什麼力量支撐著他們,堅持著他們的堅持?我想,這就是他們內心深處的吶喊。一個人可以窮到衣不蔽體,食不果腹,可以孤獨到這個世界只有他自己,可以病魔纏身,甚至無法自理,可是不能沒有信仰。對於搞藝術的人來說,這就是對藝術的執著。在世人的眼裡,他可能被冠以另類,癲痴瘋魔,大家避而遠之。可誰又會想到,在沉寂了幾百年、上千年之後的今天,他們的作品會被人頂禮膜拜?透過一件件作品,一道道筆觸,人們努力尋找大師內心深處的東西,在靈魂被深深震撼的同時,感嘆大師精神世界的富麗奢華。

    徐渭,號青藤,明代書畫家。其學富五車,才高八斗,卻屢試不第。雖一生命運悲慘,卻掩蓋不了曠世才華。他用極致瘋狂的筆墨,影響了國畫四個多世紀。他在家徒四壁、窮困潦倒的條件下,創造了中國水墨的神話,他的作品氣勢雄渾,痛快淋漓,每件都是孤品,無人可以複製。他被稱為中國式的”梵高”,是中國歷史上的曠世孤才。一代大師齊白石曾經這樣感嘆道:”恨不能生三百年前,為青藤磨墨理紙。”白石如此,可見青藤之高。翻開歷史中外文學藝術史,似梵高,青藤者也不乏其數,藝術作品也都名垂青史。說到這裡,我覺得時勢造英雄,越是烽火硝煙的年代,越是艱苦卓絕的環境,越是錘鍊人的意志,越能把人內心深處的能量,無限極的爆發出來,在藝術上來講,這些超常發揮的東西,堪稱絕品,無可替代。

  • 6 # 吳自強書畫藝術

    人生如白駒過隙,支撐人活一生的無非就是精神和物質。

    生活中讀書、信仰、聽音樂、跳舞、看歌劇、寫書法、畫畫、彈琴、旅遊等等。這些都是人們不可缺失的精神需求。而真正搞藝術的人,精神世界卻更加豐富多彩。他們的精力和時間用在藝術學習與創作上。″術業有專攻”使他們沒有功夫更沒有心思去揣摩人心、玩弄權術中去勾心鬥角,他們思想單純淡泊明志,清高正直中去注重德藝修身。他們更不會去不擇手段唯利是圖。他們每天、每月,每年都在自律的學習,在創作中不斷去積澱成長自己。他們從不屑與人去比房車,更不會去比人脈。他們只想在平淡沉靜中去享受藝術全身心創作的過程。他們精神充實內心強大,過著簡單而快樂的藝術人生……

  • 7 # 孫溥津KONGYUAN

    我認為,搞藝術的人精神世界都很富足這一點是能夠得到人們普遍認可的。也可以講精神世界不富足的人從事藝術創作活動比那些精神世界富足的人相對要少的多,我這樣講並沒有絲毫貶低精神世界不富足的群體,而是人本身就存在著個體差異,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記得年輕時,在一期連環畫報上看到過這樣一則漫畫,講的是:有一個人看到世上的人長得各個不同,有胖的,有瘦的,有個高的,有個矮的,有好看的,有難看的,於是,為了這件事情,他就一天到晚的很苦悶,他幻想著,如果人人都長得一樣,那該是多麼美好的一件事情啊!於是,他苦思冥想,終於有一天他想出了一個好辦法,這個辦法就是把許多年幼的孩子都放到同一型號的並且沒有底的陶甕裡養著,想著等孩子長大就會都變成一個模樣。他的這個創意很奇特,就彷彿現在玩核桃,玩葫蘆的人,在核桃,葫蘆未成熟時加一個模子方法一樣,哈,這樣說起來,他應該是這些種植異型核桃,瓠器的祖師爺才對。現在,再說說那些孩子長大以後變成了什麼樣子吧,估計我不說,大家也能夠想象的出來~結局是,他的異想天開最終以失敗而告終。

    囉嗦了半天,還是回到人的個體差異上來,搞藝術的人在某種程度上都具有天生的特質,說白了就是人們經常說的有“藝術天賦”,當然,藝術特質少的人同樣具有其他“天賦”,比如數學,哲學等等,就像前面故事中說的人有高矮胖瘦等個體差異一樣。

    搞藝術的人的個體特質是什麼呢?就是從小他就熱愛生命,敬畏生命,心思細膩,敏感衝動,多愁善感,感知能力強。對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充滿了好奇,他會孜孜不倦的去探求,來滿足他那顆躁動不安的心,而且,這種與大自然的互動是伴隨其一生的,這樣的例子很多,比如,大家都知道的白石老人,八九十歲的年紀還像一個孩童一樣,內心充滿了稚真童趣,在他的筆下,蝴蝶,魚蝦,鳴蟲都栩栩如生。試想,如果沒有他孩提時的細緻觀察和格物,對一草一木的熱愛,又怎麼能夠做得到呢?

    所以,最後我想說,不是搞藝術的人精神世界都富足,而是精神世界富足的人隨著年齡的增長會走上藝術道路或一直熱愛著藝術,有動手能力的人會用自己的作品來表達他對這個世界的看法,而那些動手能力弱的人,他會欣賞別人的作品來撫慰自己的內心。

  • 8 # 小白雲愛畫畫呀

    這個問題我深有體會,談一談我的想法吧…

    我是一個繪畫愛好者,嚴格意義上不能算搞藝術的,但是對繪畫這門藝術很熱愛,它帶給了我很多能量。

    我對於繪畫我從小就非常熱愛,還記得小時候小學有美術課的時候,每次老師畫出來的花花,房子,小動物,我都非常快速的畫出來,積極的去教作業。

    當老師給我畫的小房子,小花花,小動物的作業本上,打上一朵大紅花的時候我心情激動的比收到禮物還興奮。這也許就是我對於畫畫骨子裡的熱愛吧!

    後來初中,高中,學習壓力變得越來越大,作業越來越多,導致我們的美術課,音樂課都被主課替換了,或者改成了自習課。

    我也是老師和父母眼裡重點衝刺好高中好大學的尖子生,當然不能讓老師和爸媽失望丫。好好學習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直到後來,上了大學,找到了不錯的工作,也結婚了,一切都穩固下來的時候,我總覺得生活缺少點什麼,總是在忙碌眼前的工作和生活,少了點精神世界的慰籍。

    於是呢,我就決定重新拿起畫筆畫畫了,自從開始畫畫,每天過的開心和充實。

    現在呢,我也開了自己第一次的9天主題打卡小課程,把我的所學,和繪畫的快樂,帶給大家,和大家一起學習畫畫。

    今早一起來,就被畫友們的用心作品包圍了,滿滿的感動和驚喜。

    這些驚喜是繪畫的藝術帶給我們的,同學們從零基礎開始,愛上畫畫,我們一起,溫暖陪伴,共同進步。

    這就是我這個初步踏入藝術領域的愛好者,體會到的精神富足。

    那我想,那些真搞藝術的,要比我們精神富足很多倍吧!

  • 9 # 男孩子的美

    因為他們敢於追求自己內心的自己。把自己內心表達出來,所以以前就有很多的文化革命。還有藝術的啟蒙運動。你們學過歷史都知道了。都是一些畫家來反映這個社會反映自己內心世界還有精神世界。很大膽的把自己最真實的情感表達出來。就像我們現在大眾的藝術家也一樣。無論是歌手還是演員。都是從生活中,反映社會的一些現象。所以現在很多電影都會講一句話。從真實中改編。

  • 10 # 牆繪人遠彬

    那是因為搞藝術的人是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並且藝術的創作是需要大量的靈感,靈感的來源就是生活跟思想,只有一個生活豐富,精神世界富足的人,才能產生靈感,如此遍一個迴圈!搞藝術的人精神世界會越來越富足,並且創作出自己喜歡的作品,會有更大的滿足感,這也會產生精神上的富足,其實要說搞藝術的人精神富足,是因為搞藝術是一件非常難堅持下去的事,堅持下去的,都是喜歡藝術的那撥人,所以搞藝術的人精神世界富足,那是因為他們熱愛自己所在做的事,當你你喜歡修車,你堅持下去了,你的精神時間也是富足的,當你喜歡賽車,你堅持下去了,你的精神世界也一定是富足的,所以這個問題,我的回答是,因為熱愛,所以富足

  • 11 # 手工木雕愛好者

    對一件事物發生了濃厚的興趣成為半個專家後,就能以此謀生不必去替別人打工了。

    非玩物喪志是玩物養志。

    ——蔡瀾《看得開,放得下,才是人生》

    首先,搞藝術的人大多數都是對藝術有濃厚興趣、真正熱愛藝術的人——沒有內在的興趣愛好去驅動,是很難取得藝術上的成就的;其次,藝術家大機率都是不必去替別人打工的,也許在金錢上並不一定富足,但他為了做出自己滿意的作品,願意不斷吸收各種文化藝術的知識,因此在精神世界裡,他一定是富足的

  • 12 # 水彩線上

    真正的藝術家藝術融入了自己的生活,一個真正的畫家倘若不讓他畫畫,他會感到生活失去了意義。內心世界很豐富,精神很滿足,才會顯得年輕活力。 所以搞藝術的人精神世界永遠是很豐富的。

  • 13 # 飄渺的雲彩

    我從小喜歡畫畫,由於文革浩劫,無緣去美術院校就讀而抱憾終生,打工之暇,偶爾也拿起筆畫畫,只有此時,我才忘卻人世間的一切煩惱,而沉浸在藝術的世界裡。以下這二幅是我塗鴉之作。

  • 14 # 黔人東子

    也不一定是從事藝術活動的專業人士才可以有豐富的精神生活,其實只要是有藝術愛好的人就不會很空虛。

    音樂也喜歡,而且口味很雜,從古典音樂的西貝柳絲小提琴協奏曲到廣西農民音樂家岜農的壯語民謠我都覺得百聽不厭,泰國的木琴哈薩克的都塔爾蒙古的馬頭琴也是韻味悠長……

    畫畫水平很爛,只能是自娛自樂,有時候也發表出來忽悠一下小朋友,去年在美國一個網站混得一個微小的獎勵,獎金只有區區十美元,能吃幾個盒飯?

    音樂和美術還有書法就佔據了我大把的業餘時間,精神上想不豐富都難。

  • 15 # 長流水中的白石頭

    他(她)的愛好精湛藝術使心境,心胸,大腦象影影片時刻演釋精彩節目,又當導演又當演員又當觀眾,健康快樂的心態心無雜念憂慮是非。邪,歹,歪,劣,次,會繞過他(她)

  • 16 # 銀河淘玉

    沒發現他們的精神世界哪裡富足了,很多人精神上走火入魔,成精神病者了都。還有些搞藝術的人裝逼賣傻,道德敗壞,齷齪不堪。人們在遇到搞藝術的人時,要千萬小心

  • 17 # 藝往情生

    ‘為什麼搞藝術的人精神世界都很富足’,這話是誰說的,有啥依據嗎?……嗯,也不是不可能,搞藝術的人富得只剩下了精神,足啦,歐耶

  • 18 # 靜若幽蘭77

    搞藝術的人,無論身處何地,無論境遇如何,心中都會存有那份對藝術的痴狂追求。

    或是一幅幅山巒疊嶂的美景,或是一首首Teana之音,或是一幕幕精彩的演出,都是無數藝術追求者的夢……

    在搞藝術人的心裡,永遠都會有一個夢想,他們會活在自己編織的夢中,不懈努力,終有一天會實現夢想。哪怕不能實現夢想,他的心中也會擁有很多美麗的景象,成為一生中永遠難以忘卻的記憶。

    搞藝術的人精神世界一定是富足的,這是他藝術創作的靈感源泉,也是他通向藝術巔峰的牢固基石。

  • 19 # 關2323

    藝術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要讓自己的作品成名,藝術家們付出了許多。他們要閱讀無數優秀大作,要深入生活取材,要將提材昇華,整個人都沉浸在作品之中。他們對優秀藝術作品的閱讀,對生活的閱讀,對歷史的閱讀,對文學的閱讀,自然積累了豐富的知識,整個人的素養得以提升。他們的精神世界,文學世界,創作世界都非常富足。

  • 20 # 吉星柔光

    藝術屬於形而上的烏托邦,對於熱愛藝術的人來說,就意味著一切,這是藝術具有的魅力所決定的。藝術的審美功效作用人腦中的多巴胺,會留下難以磨滅的愉悅印記,猶如鴉片一樣的揮之不去。藝術能超越物質的存在,它能彌補人們精神上的漏洞與缺失,是能人們精神訴求的一個重要媒介。因此從事藝術工作的人,其精神當然也是富足的。縱觀人類的藝術發展史,許多畫家因為自己在藝術上的不懈追求,而傳為佳話。宋徽宗執戀於藝術的完美,超越他對江山社稷經營;梵高對於藝術的渴望,勝過對生命的堅守;雷諾阿晚年雖然受手疾困擾,卻依然筆繪不輟;莫奈晚年雖患色盲卻依然能畫出璀璨的《睡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魔獸世界:“狂人與風”今日復播,50萬玩家怒噴:“火抗鞋燒完了?”如何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