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瀟瀟子

    “一問三不知”是哪“三不知”

    俗語常說“一問三不知”,當然大家都明白,它是說什麼也不知道。人們辦事情最怕碰到一問三不知的人,他(或她)不給任何指引,讓人如墮五里霧中而無所適從。

    “一問三不知”是怎麼來的呢?為什麼沒說一問四不知呢?這“三不知”指的是哪三件不知道的事呢?為什麼它可代表所有的事全然不明呢?它本來是出自《左傳》,據記載,晉國的荀瑤率領軍隊攻打鄭國,鄭國向齊國求救,當齊軍干預戰事並且迫使晉軍撤退的時候,齊軍陣營的荀寅(即歷史上的“中行文子”)卻在對戰局一無所知的情況下,誤判局勢嚴重被動而向齊軍主帥陳成子冒失進諫,受到陳成子的嚴厲批評。荀寅說道:“君子之謀也,始、衷(即‘中’)、終皆舉之,而後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難乎?”

    這段記載在古書中首先提出了“三不知”的說法。荀寅說話的大意是,仁人君子謀劃行動,是開始、中間和最後終結(即“始衷終”)都弄得了如指掌後才行動。現在我連這三部分都不清楚,就試圖向主帥提出正確的計謀,難道不是件很難的事情嗎?

    所以,從這段話可以理解,“三不知”指的是開始、中間、結局都全然不知。

    明朝人姚福在《清溪暇筆》一書中的說法也印證道:“俗謂忙遽曰三不知,即始中終三者,皆不能知也。其言蓋本《左傳》。”

    “一問三不知”是指對事情的始、中、終三階段全不知曉,它源自以上這位自作聰明的荀寅。

    故事全貌

    公元前468年,晉國的大夫荀瑤率大軍討伐鄭國。鄭國在春秋初年是個強國,後來日漸衰弱,成為一個弱小的諸侯國。鄭國君王抵擋不住晉軍的進攻,於是派大夫公子般到齊國去求救。

    齊國的君主平公不能容忍晉國吞併鄭因而更加強大,構成對齊國的威脅,就派大夫陳成子率軍前去救援。陳成子率軍到達淄水河岸的時候,天下大雨,士卒們不願意冒雨過河。鄭國的嚮導子思說:“晉國的兵馬就在敝國都城的屋子底下,所以前來告急,敝國的君臣,正焦急地盼望齊軍早日到達。如果再不行進,恐怕要來不及了。”

    陳成子披著雨篷,拄著兵戈,焦急地站在山坡上指揮齊軍過河。戰馬見了的舀滔的河水嚇得嘶叫,他使用鞭子狠抽,硬逼它們過河,經過一番努力,齊軍安全地渡過了淄水,準備與晉軍交戰。

    晉軍統帥荀瑤見齊軍軍容嚴整,心裡有點害伯,便對左右的部將說:“我占卜過攻打鄭國,卻沒有占卜過和齊國作戰。他們的軍隊排列得非常整齊,我們恐怕打不過他們。”部將們也贊成他的看法,主張撤兵。荀瑤一邊下令撤軍,一邊派一位使者去齊軍營地拜見陳成子。使者說:“我們的統帥讓我向您解釋:這次晉國出兵,其實是為了替您報仇。您陳大夫這一族,是從陳國分出來的。陳國雖然是被楚國滅掠的,但卻是鄭國的罪過。所以,敝君派我來調查陳國被滅的原因,同時間問您是否在為陳國憂愁。”

    陳成子聽了使者的活,知道這是荀瑤編造出來的說言,十分生氣他說:“欺壓別人的人絕沒有好下場:像荀瑤這樣的人難道能夠長久嗎?”齊國的使者走後,有個名叫荀寅的部將報告陳成子說:“有一個從晉軍來的人告訴我說,晉軍打算出動一千輛戰車來襲擊我軍的營門,要把齊軍全部消滅。”陳成子聽了嚴肅他說:“出發前國君命令我說:‘不要追趕零星計程車卒,不要害怕大批的人馬。’晉軍即使出動超過一千輛的戰車,我也不能避而不戰。你方才竟然講出壯敵人威風,滅自己志氣的話!回國以後,我要把你的話報告國君。”

    荀寅自知失言,後悔地說:“今天我才知道,自己為計麼總是得不到信任而一事無成了,君子謀劃一件事情,對事情的開始、發展、結果這三方面都要考慮到,然後向上報告。現在我對這三方面都不知道就向上報告,怎能不碰壁呢?”幾天後晉軍撤兵,陳成子也率軍回國。

  • 2 # 言勸

    "一問三不知"泛指對情況是一無所知。現在生產生活中常說“一問三不知"是形容那些不了情況或不負責任的人;還指那些在問題面前裝糊塗、假裝不知道或明哲保身的人;還有在大是大非面前裝"好人"的人和裝"啞巴"的人。"一問三不知"是貶義的,一般帶有訓斥之味。

    那"三不知"到底是哪三樣?最早出自《左傳.哀公二十七年》:“君子之謀也,始、衷、終皆舉之,而後入焉"。文中的"始""衷"和"終"就是那三樣。始,就是指開始;衷,和中一個意思,就是指經過;終,就是指結果。通俗點講就是前因、過程和後果。

    咱們​幹什麼事情都不能"一問三不知"喲!

  • 3 # 斷劍寫春秋

    1、“一問三不知”,即:不知道事情的起因,不知道事情的發展過程、不知道事情的結果。

    2、語出《左轉》,《左傳·魯哀公二十七年》有載,晉荀瑤帶領大軍伐鄭,齊軍前去援鄭。齊軍中荀寅進諫不被主將採納,自我反省,他說道:“君子之謀也, 始中終皆舉之,而後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難乎?

    3、《左傳》中所說的“三不知”,就是是“始、中、終”三個階段都不知道,現在一般指什麼都不知道或什麼都不說、裝糊塗。

  • 4 # 鐵錘文史

    “一問三不知”的典故,它的原始涵義對於今天的職場人士非常有警示意義,它告誡我們在做事情,做決定或者向上級彙報工作的時候,必須要對事物發展的開始,發展與結果,這三方面都要考慮到,才可以行動。相應的,“三不知”就是不知道事情的開端,不知道事情的發展,不知道事情的結果。1 一問三不知的出處:

    《左傳·哀公二十七年》:君子之謀也,始衷(同“中”)終皆舉之,而後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難乎!

    簡單來說,故事是這樣的,公元前468年,晉國攻打鄭國,齊國擔心晉國強大,就派陳成子帶兵支援鄭國。

    有個名叫荀寅的下屬冒冒失失的向陳成子報告說:“有人告訴我說,晉軍打算出動一千輛戰車來襲擊我軍的營門,要把齊軍全部消滅。”陳成子罵荀寅說:“出發前國君命令我說:‘不要追趕零星計程車卒,不要害怕大批的人馬。’晉軍即使出動超過一千輛的戰車,我也不能避而不戰。你方才竟然講出壯敵人威風滅自己志氣的話 回國以後,我要把你的話報告國君。”

    荀寅捱罵之後反思自己,報告情況的時候太魯莽:“君子之謀也,始中終皆舉之,而後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難乎?”

    用今天的話來說:君子謀劃一件事情,對事情的開始(始)、中間的發展(中)、最終的結果(終)這三方面都要考慮到,然後才可以向上級報告。今天我對這三方面全都不知道就向上報告,難怪被領導修理。

    所以“ 三不知”就是指對於事物的開始,發展和結果都不瞭解。

    2 隨著時代的變遷,一問三不知在今天又有了更加豐富的含義。

    第一個新含義:當我們形容一個人工作不稱職的時候,可以說這個人一問三不知。

    第二個新含義:當我們形容一個人揣著明白裝糊塗,不關心與己無關的事情時,也可以用這個成語。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紅樓夢》中王熙鳳跟平兒評論一些住在賈府裡的人,談到林黛玉和薛寶釵時說:“一個是美人兒燈,風一吹就壞了;一個是拿定了主意,‘不干己事不張口,一問搖頭三不知’。”其實,薛寶釵並不是什麼都不知道,她是什麼都知道,但是比較世故和謹慎,不隨便說話而已。

    在你的身邊,有一問三不知的人嗎?他屬於哪一種三不知呢?如果是薛寶釵那一種,你要當心了。

  • 5 # 老慢

    不僅如此,按照傳統解釋,這三知其實是在做如實彙報,是探子的任務,可人家說的很清楚,是出謀劃策時必備的三知,是高參的任務,所以,傳統的解釋肯定是瞎掰。

    原文:君子之謀也,始、衷、終皆舉之,而後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難乎!

    始,女+厶+口。古文字中,女:好的,好事;厶:降生;口:天理,合理的;故,“始”字的造字本義是:因為特別合理(符合天理),所以好事來了,開始了。

    你給人家出謀劃策,肯定要講清楚怎麼做最合理,最容易產生最佳結果,這才是“始”,也是第一知。

    衷,衣+中。衣:貼身的,完全契合的;中:動態匹配的;故,“衷”字的造字本義是:當時大環境下最恰當的東西。訴說衷腸,身披衷甲等,都是“最恰到好處”的意思。

    所以,出謀劃策的第二知是:光講大道理不行,還要講清楚當前客觀環境下,最恰到好處的具體對策是什麼。

    終,糸+冬。糸:相關的一切;冬:越來越不匹配;故,“終”字的造字本義是:從此一切都越來越不匹配,必將走向終結。

    所以,出謀劃策的第三知是:大原理講清楚了,最恰當的對策也講清楚了,還要講清楚不這麼做的後果是多嚴重。

  • 6 # 科技文字翻譯師

    一問三不知意思是對一件事情一無所知。

    “三不知”出自《左傳·魯哀公二十七年》:晉荀瑤帶領大軍伐鄭,齊軍前去援鄭。齊軍中荀寅進諫不被主將採納,自我反省,他說道:“君子之謀也, 始中終皆舉之,而後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難乎?

    具體來說是指不知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即對事情毫無所知。

  • 7 # 戰鬥的青春亮哥

    1、不知道自己是誰?自以為是。2、不知道要自食其力,啃老族。3,兄弟姐妹為錢財,父母親遺產而反目成仇,忘卻手足情。不知道人生骨肉情親情是無價寶貴!那就是如今的三不知!

  • 8 # 亂答題

    自己不都不清楚的事情,硬要把它傳播出來騙人,當別人問出來由時,就一問三不知,神不知,鬼不知,自己也不知。所有的謠言就是一問三不知。

  • 9 # 口袋裡的喵

    一問三不知我想這個詞大家都聽說過,大致意思大家也都明白就是這件事情什麼都不知道。在工作中也有領導生氣訓斥下屬:你說你一問三不知,還能幹點什麼?這話大家聽著是不是也有點耳熟!

    那麼字面上的大致意思大家都明白,那為什麼是三不知不是一問四不知,五不知呢?這三不知又是哪三不知呢?

    一問三不知這個詞出自《左傳》 :君子之謀也,始、衷、終皆舉之,而後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難乎!

    從這裡可以看出來,這這裡的三不知是指:不知道事情的開始,不知道事情的經過,不知道事情結尾。

    對於這個詞語還有一個典故,公元前468年,晉國想要派兵攻打鄭國,鄭國的國君非常害怕,於是便派出了自己國家的使臣前往齊國去求助,齊國的國君怕晉國就此做大,便派出陳成子帶著大軍去支援鄭國,晉國此次的統帥見齊國竟然幫助鄭國感到非常奇怪,又見齊國的軍隊訓練有素,他怕打不過齊鄭兩國,於是晉國此次的統帥一面下令撤軍,一面派出使臣去齊國軍隊見陳成子去探虛實順便挑撥齊鄭兩國的關係,結果陳成子並沒有上當,且將使臣趕了回去。這時有一個叫荀寅的人對陳成子說:有一個晉國計程車兵跟我說,晉國準備要用一千輛戰車來攻打我們,將我們全部消滅。

    陳成子聽了荀寅擾亂軍心的話,大加斥責他說:你這是在長別人的志氣,滅自己威風,在出發前,國君就已經告訴過我,不要追趕零星計程車卒,不要害怕大批的人馬。即使晉國拍了大隊人馬,我也不能不戰。

    荀寅知道自己說錯了話,便很懊惱說出了:君子之謀也,始、衷、終皆舉之,而後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難乎!這句話。連一件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都不知道就這麼貿然上報,怎麼能不捱罵呢?

    當然一問三不知,也有裝傻的意思,有些人可能不願意捲進某件事情的紛爭,故意裝作一問三不知以求得自保。

  • 10 # D東哥

    “一問三不知”,這個成語我們可是經常使用,它的意思是指不論怎麼問都不知道,很糊塗或很無知。“三不知”,是指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一問三不知”,講的有的人是真的不知道,但有的人是知道而裝糊塗,目的是明哲保身。

    這個成語最早出自《左傳·魯哀公二十七年》:晉荀瑤帶領大軍伐鄭,齊軍前去援鄭。齊軍中荀寅進諫不被主將採納,自我反省,他說道:“君子之謀也, 始衷終皆舉之,而後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難乎?

    這個故事講的是公元前468年,晉國率軍攻打鄭國,齊國派兵援助鄭國,齊國參謀荀子出的計策並沒有被主將採納,這是他自我反省時說的話。荀子口中的“三不知”是指始、衷(中)、終這三個字,也就是整個事情的開始、發展和最後的結果。

    “一問三不知”這個成語就是後人從荀寅的講話中概括總要出來的。原意是表示對某一事情的開始、發展、結果都不知道,用來表示對實際情況一點也不知道。

    “三不知”講的很明白,就是對事物的始、中、終三段發展不知道。關於“始、中、終”我們應該知道。“‘始’,就是事物發生的起源和源頭、或開始階段。‘中’,就是事物在發展過程中中間的過程,這裡包含了事物上升或下降中的各種變化過程。‘終’,是事物發展變化的最終結果,是整個事物的終了,同時也是下一個新事物過程的再開始。

    “一問三不知”就是說一個人對事物的始、中、終三方面都不瞭解。後來經演變,“一問三不知”還指對事物內情有時裝糊塗。明代小說《二刻拍案驚奇》卷三說道:“桂娘一定在裡頭,只作三不知,闖將進去,見他時再作道理。這裡”用“三不知”來表示匆忙、冒失的情景。

    小說《金瓶梅》十三回裡有“那西門慶三不知正進門,兩個撞了個滿懷。”可見,“三不知”同時還具有突然、一下子的用法。清代無名氏所作《定情人》中寫道:小姐一見彩雲,就問她:“我剛與若霞說的幾句話,怎就三不知不見了你,你到哪裡去了這半晌?”,這裡“三不知”只表示對情況一無所知、不瞭解了。

  • 11 # 有風的夏天裡

    ”三不知”指的是開始、中間、結局都全然不知,出自荀文子:“君子之謀也,始衷終皆舉之,而後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難乎。”

    我理解所謂一問三不知,不是真的一點都不知情,是不願意說。因此更是一種埋怨情緒,猶如老師對學生回答不上問題時就會說:一問三不知,真是是這樣嗎?那只是老師生氣了對學生的一攬子否定,是一種恨鐵不成鋼的批評。

    對於成人,在遇到棘手問題怕引火燒身時,就來個一問三不知,有閉口不說明哲保身的意思,如果撬不開他的嘴巴,就應了那句話:遇事最好的答案就是”不知道”。

    ”三”不僅是指事物的全過程,也有多的意思,反正不管你咋問,問來問去我都是不知道。

    呵呵,如果你遇到這樣的對手,估計只有抓耳撓腮隨後只剩下想打人的心情了吧!要不,拿一把鉗子還能把他嘴撬開,得到的又是一副油腔滑調的不知道怎麼辦?

    我們家鄉把這種人叫”滾刀肉””一吊子”

    ,你們那裡咋叫?

  • 12 # 有書共讀

    “一問三不知”是指對事情的開始、發展、結果都不知道。

    1 “一問三不知”這個典故的溯源:

    《左傳,哀公二十七年》中記載,晉國的荀瑤率兵圍攻鄭國,齊平公怕對齊國構成威脅,派陳成子率軍援救。

    荀瑤見陳成子部隊軍容整齊,擔心打不過遂命使者前去遊說,誰知被陳成子識破,荀瑤更是猶豫不定。

    晉國使者走後,有個叫荀寅的部將報告:“有個從晉軍來的人告訴我,說晉軍打算出動一千輛戰車來襲擊我軍營門,準備把齊軍全部消滅。”

    陳成子正顏厲色道:“即使晉軍派出一千輛以上的戰車,我也不能避而不戰。你竟然講出壯敵人威風滅自己志氣的話,回國以後我會報告國君。”

    荀寅自知失言,後悔地說:“今天我才知道,自己為什麼總是得不到信任而要逃亡在外了。

    君子謀劃一件辜情,對事情的開始、發展、結果這三方面都要考慮到,然後才會向上報告,現在我對這三方面都不知道就向上報告,怎能不碰壁呢,7幾天後晉軍撤兵,陳成子也率軍回國。

    後人遂根據此話概括出“一問三不知”一詞。

    《左傳》中所說的“三不知”很明白,是始、中、終三階段三方面都不知道。

    鄧拓在他的《變三不知為三知》一文中,對“始、中、終”做了很詳細的闡述:

    “‘始’,就是事物的起源、開端或創始階段,它包括了事物發展的歷史背景和萌芽狀態的種種情況在內。

    ‘中’,就是事物在發展中間的全部過程情形,它包括了事物在不斷上升或逐步下降的期間各種複雜變化過程在內。

    ‘終’,這就是事物發展變法的結果,是一個過程的終了,當然它同時也可以說是另一個新過程的開始

    所以“ 三不知”就是指對於事物的開始,發展和結果都不瞭解。

    2 “三不知”還有突然、一下子的用法。

    明代小說《二刻拍案驚奇》卷三說道:“桂娘一定在裡頭,只作三不知,闖將進去,見他時再作道理。”用“三不知”表示匆匆忙忙、冒冒失失。

    《金瓶梅》十三回裡有“那西門慶三不知正進門,兩個撞了個滿懷。”可見,“三不知”還有突然、一下子的用法。

    清代無名氏所作《定情人》中寫道:小姐一見彩雲,就問她:“我剛與若霞說的幾句話,怎就三不知不見了你,你到哪裡去了這半晌?”而到現代,“三不知”就只是表示對情況一無所知了。

    3 “一問三不知”在今天的新含義。

    第一個新含義:當我們形容一個人工作不稱職的時候,可以說這個人一問三不知。

    “一問三不知”的典故,它的原始涵義對於今天的職場人士非常有警示意義。

    它告誡今天的我們在做事情,做決定或者向上級彙報工作的時候,必須要對事物發展的開始,發展與結果,這三方面都要考慮到,才可以行動。

    相反的,“三不知”就是不知道事情的開端,不知道事情的發展,不知道事情的結果。

    第二個新含義:當我們形容一個人揣著明白裝糊塗,不關心與己無關的事情時,也可以用這個成語。

  • 13 # 寧靜致遠11804

    一問三不知出自《左傳》,字面意思是怎麼問都說不知道。用來表示對實際情況一點也不知道。三不知指對某一事情的開始、發展、結果都不知道。

    據《左傳·哀公二十七年》記載:君子之謀也,始、衷、終皆舉之,而後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難乎!

    意思是說,聰明人謀劃一件事情,對事情的開始、發展、結果三個方面都要考慮到,然後才向上報告。現在我對這三個方面都不知道就向上報告,怎能不碰壁?

    《左傳·哀公二十七年》記載的故事大概是這樣的:

    公元前468年,晉大夫苟瑤率軍伐鄭。鄭抵不住晉的進攻,於是派大夫公子般求救於齊。齊平公害怕晉並鄭後日益強大,構成對齊國的威脅,於是派大夫陳成子率軍前去救援。

    陳成子率軍抵淄水河岸,天降大雨,士卒不願冒雨過河。鄭子思說:“晉兵馬在敝國都城屋子底下,故前來告急,敝國的君臣急盼齊軍抵達。若再不行進,意恐不及。”陳成子披雨篷,拄兵戈,站在山坡上指揮齊軍過河。戰馬見滔滔江水嚇得嘶叫,他使用鞭子狠抽,硬逼它們過河,經過一番努力,齊軍安全渡過了淄水,欲與晉軍交戰。

    晉苟瑤見齊軍軍容嚴整,心懼便說:“我占卜過攻打鄭國,沒占卜過和齊國作戰。他們的軍隊排列得非常整齊,我們恐怕敵不過他們。”將士贊成他的看法,主張撤兵。

    苟瑤下令撤軍,並派使者去齊營拜見陳成子。使者說:“我統帥讓我向您解釋:晉出兵,實乃替您報仇。您一族是從陳分化出來的。陳雖被楚滅實為鄭之罪,故敝君派我來調查陳國被滅的原因,亦問您是否在為陳國憂愁。”陳成子知這是苟瑤的說詞他怒說:“欺壓別人的人絕沒有好下場,

    苟瑤豈能久?”齊使走後,部將苟寅報告陳成子說:“一晉兵告訴我說,晉欲出千乘襲擊我軍,欲全殲我軍。”陳成子嚴肅他說:“君令我不要追趕零星計程車卒,勿怕大批的人馬。晉軍即使出動超過千乘,我也不能避而不戰。你方才竟然講出壯敵人威風,滅自己志氣的話!回國以後,我要把你的話報告國君。”苟寅自知失言,後悔地說:“今天我才知道,自己為什麼總是得不到信任而要逃亡在外了,君子謀劃一件事情,對事情的開始、發展、結果這三方面都要考慮到,然後向上報告。現在我對這三方面都不知道就向上報告,怎能不碰壁呢?”幾天後晉軍撤兵,陳成子也率軍回國。

    這個典故告訴我們:為避免一問三不知,對事物要有充分了解。有調查才有發言權。只有觀察、瞭解、掌握了事物的發展規律,才能做出正確的決策,才會有立即執行的行動力。當我們對事情沒有全面的認識時確實不要妄下結論,以免以偏概全,下錯定論。

    隨時間後推移一問三不知又賦予了新的含義:

    1)不關己事時揣著明白裝糊塗,假裝不知,也可以用這個成語。例如《紅樓夢》中王熙鳳跟平兒談到林黛玉和薛寶釵時說:“一個是美人兒燈,風一吹就壞了;一個是拿定了主意,不干己事不張口,一問搖頭三不知。”其實,薛寶釵並不是什麼都不知道,她是什麼都知道,但是比較世故圓滑、說話謹慎,敏於言慎於行,不隨便說話而已。生活中遇到城府很深的人,更得全面瞭解事情的開始、發展、結果才能說話和行動了。

    2)另一新義是什麼也不知道:學習不認真,什麼也不懂;工作不稱職,什麼也不會幹,我們都會用這人一問三不知來形容。例如學生上課不專心,站起來回答問題時,啞口無言,老師便會批評學生一問三不知。電視劇《渴望》中大姑子王亞茹說劉慧芳不懂什麼叫課題,文化水平低,就說她一問三不知。據這個意思,我們更應該好學上進,學會觀察、瞭解、掌握事物的規律,做一個有學識的人。

    無論是原始含義,還是現代賦予的新的內涵,一問三不知都是一個泛義詞,我們千萬不要做一問三不知的人!

  • 14 # 有書課堂

    一問三不知是一個漢語詞彙,現指的是怎麼問都說不知道。

    三不知是指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一問三不知也有裝糊塗,假裝不知道,故意不告訴對方的意思,有明哲保身的意味。

    還有不知其然,不知其所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意思。

    句子出自於古代春秋末期魯華人左名明的《左傳》。《左傳》是中國第一部敘事完整的編年體歷史著作,為“十三經”之一。

    一、典故

    公元前468年,晉國的荀瑤率兵攻打鄭國,齊國為防止晉國強大,就派陳成子帶兵援鄭。

    兩軍對壘之際,有個名叫荀寅(中行文子名寅,晉國貴族,中行氏卿族的最後一人,又作荀寅。彼時,其投奔在齊。)的人報告陳成子說:“有一個從晉軍來的人告訴我說,晉軍打算出動一千輛戰車來襲擊我軍的營門,要把齊軍全部消滅。”

    陳成子聽了大怒,罵道:“出發前國君有令,不要追趕零星的幹卒,不要害怕大批的人馬。

    晉軍就是出動1000輛戰車,我也不能避而不戰。你剛才的話壯敵人威風、滅自己志氣,回國後我要報告國君。”

    荀寅自知失言,於是感慨說:“君子之謀也,始中終皆舉之,而後人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難乎?”

    意思是說,聰明人謀劃一件事情,對其的開始、發展、結果三方面都要考慮到,然後才向上報告。

    而我對這三方面都不知道就向上急忙報告,難怪拍馬屁拍到蹄子上,不會有好結果。

    二、含義演變

    《左傳》中所說的“三不知”很明白,是始、中、終三階段三方面都不知道。

    鄧拓在他的《變三不知為三知》一文中,對“始、中、終”做了很詳細的闡述。

    始,就是事物的起源、開端或創始階段它包括了事物發展的歷史背景和萌芽狀態的種種情況在內。

    中,就是事物在發展中間的全部過程情形,它包括了事物在不斷上升或逐步下降的期間各種複雜變化過程在內。

    終,這就是事物發展變法的結果,是一個過程的終了,當然它同時也可以說是另一個新過程的開始。

    “三不知”從最初的始、中、終三方面都不知道,逐漸產生了別的意思。

    後來用“三不知”制對內情一無所知,有時指裝糊塗。

    明代小說《二刻拍案驚奇》卷三說道:桂娘一定在裡頭,只作三不知,闖將進去,見他時在做道理。

    用“三不知”表示匆匆忙忙、冒冒失失。

    《金瓶梅》十三回裡有:那西門慶三不知正進門,兩個撞了個滿懷。

    可見,“三不知”還有突然、一下子的用法。

    清代無名氏所作《定情人》中寫道:小姐一見彩雲,就問她,我剛與若霞說的幾句話,怎就三不知不見了你,你到哪裡去了這半晌?

    而到現代,“三不知”就只是表示對情況一無所知了。

  • 15 # STEAM教研室

    1、從小到大,常會聽到父母或老師教育一些學生說一問三不知,這一問三不知究竟是哪三不知呢?是不知道怎麼回答、如何回答嗎?以下我來對這個問題進行一個解答。

    2、首先,一問三不知,它是一個漢語詞彙,現指怎麼問都說不知道。這裡的三不知,應該指的是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即事情為何發生、發生了什麼、導致了什麼,泛指事情的發展歷程。用來比喻對實際情況瞭解甚少。此外,一問三不知也有裝糊塗,假裝不知道的意思,有明哲保身的意味。

    3、“三不知”出自《左傳·魯哀公二十七年》,講的是晉荀瑤前去伐鄭,齊軍前去援助,而齊軍的荀寅進諫卻不被採納,於是他說道:“君子之謀也,始中終皆舉之,而後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難乎?”於是“一問三不知”就從荀寅的話中概括了出來。“三不知”最初是從始、中、終三方面來解釋,到了後來用“三不知”來比喻對內容情況的一無所知。因此在《左傳》中的勸告是,才智佳人,在謀劃一件事時,就必須考慮到開始、中間和結局。三不知就採取行動,當然難有所成。始中終以“始”為本。要改正有始無終的壞習慣。

    4、對於“一問三不知”的原本含義可以在鄧拓的《變三不知為三知》中得到詳細的解釋以及闡述。另外“一問三不知”在不同作品中還有不同意義,如《三刻拍案驚奇》中“桂娘一定在裡頭,只作三不知,闖將進去,見他時再做道理。”這裡就用“三不知”表示匆忙和冒失。

    5、“一問三不知”的同義詞有一無所知,而反義詞為無所不知、有問必答。關於它的歇後語有“傻子問路------一問三不知。”還有一個關於它有意思的謎語答案為龍,這又是為什麼呢?

    學號:153010029

  • 16 # 幸生

    小時侯,我們經常會聽老師要求,複習功課,不然,老師課堂提問了,"一問三不知",同學們的目光,會讓自己很難為情;

    長大了,應聘工作,總是提前做準備,瞭解應聘中相關資料和基本要求,唯恐考官提問時,"一問三不知"。

    實際上,心中還從來沒細想過,"一問三不知",究竟是哪三個"不知"?

    看到這個問題,我認真地查閱了相關資料,終於搞清楚,知道了正確答案,現在與大家共享。

    "一問三不知",出自《左傳.哀公二十七年》:君子之謀也,始、衷、終皆舉之,而後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難乎。"

    譯成現代文,意思是:聰明人,謀劃一件事情,對其的開始、發展、結果三方面,都要考慮到,然後才向上報告;

    而我對這三方面,都不知道,就向上面急忙報告,難怪拍馬屁拍到蹄子上,不會有好結果。

    這裡有個故事:

    公元468年,晉國的荀瑤,率兵攻打鄭國,齊國為了防止晉國強大,就派陳成子帶兵援鄭。

    兩軍對壘時,有一個叫荀寅的人,報告陳成子說:"有個從晉軍來的人,告訴我,晉軍打算派一千輛戰車來襲擊齊軍的營門,要把齊軍全部消滅″。

    陳成子聽了大怒,罵道:

    "出發之前,國君有令,不要追零星的千卒,不要害怕大批的人馬,晉國出動1000輛戰車,我也不能避而不戰,你剛才的話,壯敵人威風,滅自己志氣,回國以後,我要報告國君"。

    荀寅自知失言,感慨說:"君子之謀,開始、中間、結果三方面都要考慮到,才向統領報告,今天我三不知就急忙來報告,統領不罵死我才怪呢!″

    "三不知"是指:事情的起因不知、經過不知、結果不知。

    "一問三不知",是一個漢語詞彙,平時經常會被使用,現在也指怎麼問都說不知道,對內情一無所知。

    比喻對實際情況瞭解太少。

    比如小說《二刻拍拍案驚奇》卷三中:"桂娘一定在裡頭,只作三不知,闖將進去,見他時再作道理"。

    "一問三不知",現在還被指有裝糊塗,假裝不知道,明哲保身的意思。

    比如清代無名氏所作《定情人》中寫道:"小姐一見彩雲,就問她,`我剛去與若霞說的幾句話,怎就三不知不見了你,你到哪裡去了這半晌?′

    古代文化中通俗詞彙很多,讓我們成為有心人吧,多去探清它們背後的故事,以便讓人們能夠更加準確地去使用,併發揚光大!

  • 17 # 決勝網

    有句話叫“一問三不知”,我們都知道這句話是全然不知的意思。但也有人是知道但假裝回到說不知道,所以這句話也側面說明這個人裝糊塗,明明知道情況卻不告訴對方。那這三個“不知”,是指哪三個呢?為什麼不是四不知、五不知呢?

    先來說說“一問三不知”的相關典故。據記載這句話出自《左轉》,晉國的荀瑤率領軍隊攻打鄭國時,荀文子認為,不可輕舉妄動,他說道:“君子之謀也,始衷(即"中’字,三代"衷’字有“中心”一解)終皆舉之,而後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難乎?” 從這段話可以理解,“三不知”指的是開始、中間、結局都全然不知。

    後來用“一問三不知”來含糊回答別人的提問,裝糊塗來明哲保身。明代小說《二刻拍案驚奇》卷三說道:桂娘一定在裡頭,只作三不知,闖將進去,見他時在做道理。

    而如今這句話多數用來回答全然不知道的意思,不僅僅是對事情的開始、經過和結尾,而是事情都不知道。比如課堂上,老師提問學生課程問題,學生可能因為不會就回答:不知道,這時老師會說:學習不好好學,一問三不知。這裡的意思就是單純的不知道的意思。

    無論是真的不知道還是某種原因而假裝不知道,都可以引用“一問三不知”這句話。瞭解這句話的典故以後,就知道三不知不是特定的指三個不知道,而是虛數。常用來表示對事情全然不知情,或者裝作不知道來達成某種目的。

  • 18 # 霸王課

    平時我們經常會說“一問三不知”這句話,那麼這“三不知”具體指的是什麼大家知道嗎?

    “一問三不知”的典故其實出自《左傳》。相傳公元前468年,晉國的苟瑤率大軍攻打鄭國,齊國非常害怕晉國強大後對自己造成威脅,於是便派名將陳成子帶兵暗中幫助鄭國。

    有一天,一名屬下向陳成子報告說:“有一個從晉軍來的人說,晉軍打算出動1000輛戰車來襲擊我軍的營門,準備將我軍全部消滅。”

    陳成子聽了之後勃然大怒,罵道:“出發前國君有令,不要追趕零星計程車兵,不要害怕大批的人馬。晉軍就算出動了1000輛戰車,我們也不能避而不戰。你剛才的話無疑是漲敵軍威風。滅我軍志氣,回國後我要報告國君。”

    該下屬自知失言,於是感慨說:聰明人謀劃一件事情,對其開始、發展、結果三方面都要考慮到,然後再向上報告。而我對這三方面都不知道,就急著報告,難怪拍馬屁拍到蹄子上,必然是沒有好結果的。

    一問三不知,現指怎麼問都說不知道。“三不知”指不知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大多在警示的語境下使用。比如,人們常說:“一定要好好準備,不要到時候別人一問三不知。”另外,一問三不知也有裝糊塗,假裝不知道的意思,有明哲保身的意味。

    在生活中,其實我們也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在沒有好好準備的情況下,確實容易被人一問三不知。這種時候無疑是令人尷尬的。所以,做任何事情前一定要做好萬全的準備,多儲備一些知識。如果你什麼都不知道,別人也很難信任你。

    生活中可能也會遇到一些總愛裝糊塗的人,你問他什麼問題,他都是一問三不知。總喜歡藏著掖著,那麼這樣的人,最好不要深交。

    看了以上這些,是不是覺得漢語真的是博大精深呢,很多典故都是值得我們去探究的。要記住:知識就是力量。多學一些,總是有好處的。

    ——END——

    責任編輯|一二三你說撒

  • 19 # 淡看天上月

    一場戰爭引發的思考

    一問三不知是一場戰爭引發的思考,先來說說這場戰爭。時間已是春秋末期,這是晉國和齊國最後一次爭霸主地位,期間晉國和齊國之間進行了大大小小許多場戰爭。其中一場戰爭是齊國救鄭的戰爭,這時候晉國準備出動大量的戰車來攻打齊軍營地,荀寅打探到了這個訊息就立馬去稟報當時齊軍的主將勸說避而不戰。

    始、中、終也

    荀寅不經大腦思考就去勸說避而不戰的行為當然惹得主將的一頓大罵,也是經過這番被罵,荀寅醒悟了過來。知道自己有三不知,即不知道對方為什麼要這麼多戰車進攻;然後用什麼樣的具體方式進攻,我們有沒有方法應對;最後贏了或者輸了對雙方各自有什麼後果。這些都沒有去認真的分析就得出結論就去說避戰當然就被罵了。所以這所謂三個不知就是始、中、終也。

    一問三不知最開始是指事情的起因,然後可能會有什麼樣的過程,最後是可能導致什麼樣的後果。但是隨著時間發展,也有了其他的意思,比如明明知道,卻裝作一問三不知。或者是問什麼都不知道等等,這就是隨著應用場景改變而衍生出來的意義。

  • 20 # 歷史簡單說

    “一問三不知”這句話,如果用在現在,那就是問了好幾個問題,都不知道,用來比喻,工作、學習不認真,對於應該掌握的知識或者情況,卻完全不瞭解。那麼“一問三不知”最開始的意思並非如此,這裡面的三不知,是對一個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不知道。

    “一問三不知”這句話出於《左傳》。公元前468年,晉國的荀瑤(智瑤,後來魏趙韓三家滅了智氏,然後再三家分了晉國)率領晉軍攻打鄭國,此時的鄭國相比晉國來說,當然是比較弱小的,當時能跟晉國相抗衡的只有楚國、齊國、秦國。

    鄭國自然不是晉國的對手,鄭國國君就就派了公子般到齊國求救,公子般見了齊王,跟齊王說:如果晉國滅掉了鄭國,那邊實力會大漲,會對齊國不利的。齊王認為公子般說得有道理,就派大夫陳成子(田成子,田氏代齊)率齊軍跟著公子般前往鄭國。

    齊軍到了淄水河邊的時候,天降大雨,齊軍士兵不願意冒著大雨過河,鄭國的嚮導子思知道,如果齊軍等大雨過後再渡河,那麼鄭國都城就有被攻破的危險,就一直勸陳成子渡河。

    陳成子也知道事情的緊急,就命令齊軍必須冒著大雨過河,最終齊軍渡過淄水河,來到了晉軍的面前。齊軍的出現讓荀瑤感到很意外,荀瑤看到齊軍陣型嚴整,他對身邊的部將說:我們可能打不過齊軍,我們還是撤軍吧。

    荀瑤派使者去拜見陳成子,想去離間陳成子與鄭國之間關係,陳成子直接把這個使者給趕走了。這個時候有一個荀寅過來跟陳成子說:有一個人從晉軍那邊過來,跟我說,晉軍打算出動一千輛戰車來襲擊我們齊軍的兵營。

    陳成子怒斥他說:我來的時候,齊王交待我說,不要怕晉軍,要勇於跟他們作戰。即使晉軍派了一千輛戰車來,我們也不能避而不戰。你怎麼可以說出這樣長他人士氣,滅自己威風的話呢?

    荀寅十分慚愧,他感嘆的說:一個聰明人考慮一件事情,應該要對一個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要十分的清楚,然後再向上級彙報,而我呢,對這三方面都不知道的情況下就向上級報告,自然是要碰壁的。幾天之後,晉軍撤軍了,齊軍自然也撤軍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意蜂春繁到底該不該保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