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火夫

    龍角似鹿,頭似駝,眼似兔,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傳說中的龍可以上登九天,下潛四海。呼風喚雨。

    相傳在帝太昊伏羲時期確定了龍的形態。後來族人把中華民族稱作龍的傳人。

  • 2 # 文華知事

    龍何時納入十二生肖眾說紛紜,爭執不下,先從十二生肖說起。

    十二生肖的起源很早,考古發現的戰國末期睡虎地秦簡與放馬灘秦簡《日書》中已經出現配有干支的十二獸,在獸名、干支排列上與後世十二生肖總體相似,其使用方法、占卜邏輯也與後世生肖相類。由此可推測睡虎地秦簡與放馬灘秦簡《日書》中出現的配有干支的十二獸應是後世十二生肖的雛形。

    十二生肖紀年始於東漢時期。

    《北史·宇文護傳》中,記載了宇文護的母親寫給他的一封信,信中說:“昔在武川鎮生汝兄弟,大者屬鼠,次者屬兔,汝身屬蛇”。表明當時民間已有12生肖的用法了。

    那麼,龍何時作為生肖?

    戰國末年或秦漢之際儒家學者《禮記·禮運篇》:“麟鳳龜龍,謂之四靈。” 至少能說,若其加盟時間晚於戰國末年。

    注:十二生肖按天干地支排序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而辰者,三月之卦,正群龍行雨之時,故辰屬龍。

    綜上,龍殺入生肖十二獸的事發生在西漢初年至東漢之間。

  • 3 # 鑫翔命理

    河南濮陽西水坡遺址的貝殼堆成的龍形圖案就比紅山文化早了將近一千年。可以稱為中華第一龍,濮陽也因此被稱為龍城。

  • 4 # 全球漫聊

    談到“龍”這個生物,相信大家都沒有見過它具體是什麼樣子,目前在我們認知的世界裡它就是一個虛構的生物,有傳說古代帝王為了維護自己統治所虛構出來的。也有說因為當時處於落後的農耕社會,原始農業時期都是靠天吃飯,古代人渴望能控制一種水的能力,當時也沒有什麼先進的生產力,只能把希望寄託於他們創造的龍這種神話形象上。這些早期的龍形象應該是和蟒蛇、蜥蜴、水裡的大魚等生物有直接關係的。

    關於十二生肖中的“龍”,我們會發現,除了龍之外其他生物都是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只有龍這種生物現實中沒有發現過,有也只是存在一些神話小說中。

    據有關史料記載,龍的形象最早出現在石器時代,在中國家的好多省份都出土過與龍相關的文物。當然不同時期和不同地方“龍”的這個形象差異也比較大,沒有形成統一的塑形。直到商代龍的形象才有了初步的規範,據今也有3000多年了,這個應該屬於對“龍”最早認識了。

  • 5 # 一善本命堂

    在中國文化中,龍有著重要的地位和影響。從距今8000多年的新石器時代,先民們對原始龍的圖騰崇拜,到今天人們仍然多以帶有“龍”字的成語或典故來形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龍是中國等東亞區域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異動物,為鱗蟲之長。常用來象徵祥瑞,是中華民族等東亞民族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文化之一。

    1995年,遼西阜新縣沙拉鄉查海遺址,清理到一條長19.7米的紅石堆塑龍,距今約八千年。

    1971 年,內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出土了一件“C”形青玉龍,後經考古勘查確認該玉龍屬於距今約 7000 多年的紅山文化遺物。玉龍由墨綠色的岫巖玉雕琢而成,周身光潔,頭部長吻修目,鬣鬃飛揚,軀體捲曲若鉤。造型生動,雕琢精美,有“中華第一龍”的美譽。

    1987年,考古部門在位於河南省濮陽縣城西水坡一個墓室,中發現有用蚌殼精心擺塑的龍虎圖案。

    1987年河南省濮陽市為解決工業和城市居民用水,在濮陽縣城西南處修建了一座引黃供水調節池,施工中發現一處早期仰韶文化遺址。經國家文物考古工作者進行科學發掘,在仰韶文化第四層下出土了四組用蚌殼擺徹的龍虎等動物圖案。據專家測定,其年代距今6400年左右。

    1994年,在湖北黃梅縣白湖鄉焦墩遺址,清理到一條長4.4米的卵石擺塑龍,距今約六千年。

    安徽凌家灘白玉龍。距今五千年左右。首尾相聯的扁環形,雞骨白色泛綠斑,此龍除背環一週明確的脊鬣,尤為形象的是龍首呈牛頭形,頭上兩支微翹的彎角,直觀就是當地水牛頭上的雙角。

    從數千年前無信史可考的文化時代到殷商、西周,再到戰國先秦,關於龍形象的器皿、紋飾一向層出不窮,有翼、無翼,有角、無角,更有良渚文化的獸身龍、查海遺址的蛇形龍,其形象也多有不同,故而有學者認為,龍的起源、源頭眾多。

    西漢時期的龍形象身體細長,似蛇形,身尾不分,末尾有鰭。頭部似鱷魚,整體較瘦長。分為有翼、無翼兩種。有的角似牛角,細長,前端略帶弧形。上下顎等長,上下唇分別向上下翻卷。分為有無兩種,翼為鳥翅形。獸腿,短粗。足部分為獸、鷹足兩種,三趾。

    而到了東漢,龍體粗壯,似虎形,身尾分明,個別有鰭。 角似牛角。角下都出現突起的稜,頂端前卷,也有類似鹿角的。 且都有翼。獸腿較長。 以虎的形象為主,其他動物形象輔之。

    東漢王充《論衡》曰:“世俗畫龍之象,馬首蛇尾。”

    東漢班固《漢書》:“臣以為龍又無角,謂之為蛇又有足,跂跂脈脈善緣壁,是非守宮即蜥蜴。”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載:“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

    在《三國演義》中,羅貫中透過曹操之口,概述了龍的特點:“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於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方今春深,龍乘時變”。

    建安至魏晉(十六國時期)的龍體較細長,似虎形,身尾分明。頭角略似鹿角。羽翼分有無兩種,有翼的龍形狀仍舊為鳥翅形。腿為獸類,長。

    南北朝至隋時,龍體細長,似虎形,身尾分明,頸和背上出現焰環。龍翼依舊分有無兩種,出現飄帶形翼,鳥翅形尚存。四肢上飄,有長的獸毛。

    唐代時期出現分叉鹿角,前期略似鹿角尚存。 上唇很長,頂端成尖形,下唇短而不再下卷。 龍翼已經都為飄帶形。 宋時出現四爪的足,後肢和尾常交叉盤旋。

    宋朝時期,體粗壯豐滿,回覆到蛇體,身尾不分,脊背至尾都有鱗,宋代時尾上則有一圈鰭。吸取了獅子形象的特點,圓而豐滿,腦後有鬣。

    而宋代畫家董羽則認為龍“角似鹿、頭似牛、眼似蝦、嘴似驢、腹似蛇、鱗似魚、足似鳳、須似人、耳似象。”這是21世紀得到認可較多的說法。

    龍在《說文解字》中曾載:"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

    辭書之祖《爾雅》提到了鳳凰的形象,關於龍卻隻字未提。宋人羅願為爾雅所作的補充《爾雅翼》中,卻有"釋龍":"角似鹿、頭似駝、眼似兔、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同為宋人的書畫鑑賞家郭若虛在《圖畫見聞志》中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

    明朝時期,龍紋的造型基本上保持著元代龍紋的形狀。其特徵概括為頭小、頸細、身體細長、少毛髮、三四爪。永樂、宣德時期,改變了前朝那種身細、頭小的幼稚龍形態,龍形變得形體高大粗壯,威武兇猛。那時,龍首較元代的大,上顎比下顎長而高高突起,有張口和閉嘴之分。張口的伸舌(早期較長如戟狀,後期略短微微上翹),閉嘴的上唇似如意狀,鼻的兩側有對稱的長曲須,下顎多有兩束或三束的疏須,頭毛是一束束的疏毛,前期發少,後期的發多。

    到了成化、弘治、正德年間,龍型失去了前朝張牙舞爪、叱吒風雲的雄姿,表現出一副性情溫順的神態。常見的一種閉嘴龍,多在花間、蓮池、海水彩雲中出現。除了閉嘴龍,也有少量張口龍、螭龍。而嘉靖、隆慶、萬曆年間,龍紋則以行龍為多。有雙龍相對的,有張牙舞爪的,有兩龍爭珠、回首而望的,也有龍鳳對舞的。有行於花間、舞於彩雲的龍形,也有遊於海濤之中的蛟龍。此時的龍紋,亦分張口和閉嘴龍。在工藝上,龍紋大不如前。常見畫工簡單草率,有的把龍鱗畫成簡單的網格紋,神氣也差。有的顯得瘦弱,失去駕雲行海叱吒風雲的神威。

    在《本草綱目·翼》雲:"龍者鱗蟲之長。王符言其形有九似:頭似駝,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鯉,爪似鷹,掌似虎,是也。其背有八十一鱗,具九九陽數。其聲如戛銅盤。口旁有鬚髯,頷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鱗。頭上有博山,又名尺木,龍無尺木不能昇天。呵氣成雲,既能變水,又能變火。

    雍正、乾隆年間,龍型的角分叉成山字形,龍的眼睛顯圓,龍的爪已不似明代鷹爪,五趾相靠成“風車”狀。這時的龍爪拇趾與食趾相距較大,趾甲顯得細小,沒有了元、明時期三角形的那種鋒利感。所以,清代龍爪給人以有形無力之感。清末的龍紋,其精神大不如之前的威武、健壯,顯得腰硬,老態龍鍾,四肢無力。對比發現,之前的龍體盤曲度大,有三波九折之美。而清末時盤曲少了,故顯腰體硬直之感。

    清代袁枚則在《子不語》中寫到“雷雨晦冥,龍來哀號,聲若牛吼。”

    概括起來,明代龍紋及造型粗壯,威武生猛,龍首魁梧,有怒髮衝冠之氣勢。龍趾呈三角形,略微內彎,鋒利剛勁。明中期時龍首扁長,上唇呈如意狀,龍爪緊靠呈風車狀。明晚期時,仍以游龍居多,龍的頭部略圓,鬃毛成蓬,有上衝之勢。這時的龍型上顎端肌肉高高突起,呈如意狀,形如豬嘴,人稱“豬嘴龍”。而清代龍紋顯得華貴精巧,富麗堂皇。

    以上基本上是各朝各代對龍形狀的記載,隨著朝代的更換,對龍的形象描繪越來越生動。

  • 6 # 李長諭
    中國是龍的故鄉,中華民族是龍的傳人。龍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權勢、高貴、尊榮的像徵,也是幸運和成功的標誌。龍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化凝聚力,已深深地紮根在炎黃子孫的靈魂深處,在人們的生活中烙下了深深的烙印。

    龍,作為華夏民族的圖騰,在中華文化中是永遠不會被忽視的社會現象。它是溝通天地人的祥瑞,是影響自然規律的神獸,也是預示吉凶禍福的一種文化符號。

    在遠古時代,龍蘊含著人們對神靈的敬畏,也是古人希望與天地溝通的精神寄託。封建社會把它作為帝王的像徵,是統治勞動人民的理論武器。現代社會,龍是祥和、喜慶、希望的代名詞。自古至今,龍的形象廣泛運用於建築、藝術、文學、宗教、雕塑、繪畫、服飾、剪紙、瓷器等各種領域,寄託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

    龍的形象開始於什麼時候呢?根據有據可查的考古資料顯示,龍的形象應該形成於距今六千年前。

    從商代以後各年代出土的文物看,由於不同年代的文字符合不同,很難對其作出準確的判斷和結論。商代的主要標誌性物件是鼎和玉,從這兩種物件的紋路看,當時的圖騰還不是龍,大多是獸頭、鳥頭和玄武之類的圖案,而這些圖案在自然界找不到相關的參照物。但它又有一些相似之處,應該認為當時的龍,就是一些具有動物特徵的取捨、組合、變化而形成的。

    從近代考古情況看,具有傳統龍的特徵的,約在距今八千年前。

    1994年,在遼寧阜新的新查海遺址,發掘出一條距今八千多年石塊堆塑龍。這條龍用大小均等的紅褐色礫石擺塑,長19、7米,龍頭最寬處約2米,呈昂首張口,彎身弓背狀。

    也有人認為,目前發現最早的,能準確無誤地表現龍的形象的文物,就是1987年,由濮陽文物工作隊發掘於濮陽西水坡古墓遺址的龍圖案。此龍由蚌殼擺成,龍長1、78米,昂首、曲頸、弓身、前爪扒、後爪蹬,狀似騰飛。此古墓距今約六千年前。

    從“龍”字的發展變化看,“龍”字是華夏民族共同崇拜的圖騰。

    在甲骨文中,龍字一般寫作

    據不完全統計,甲骨文中共有十一種不同形狀的“龍”字。其共同特點是:頭清角明,口大齒利,身軀彎曲綿長。從今天的角度看,這些特徵似乎更接近於蛇。甲骨文的十一種“龍”字屬於象形字,由此一些學者推斷,先民對“龍”這種想象中的神奇動物,應該是極為熟悉的。也有一些學者認為,甲骨文的“龍”字,也許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恐龍。不過,按現代科學研究的成果,造字時代的先民們,當時並不瞭解早已在中生代末期,恐龍早已經滅絕了。所以,更多的學者傾向於甲骨文中的“龍”字,可能是在民間傳說的基礎上,受到當時“龍”圖騰的信仰,才創造出來的。

    許慎在《說文解字》中介紹:“龍,麟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從肉,飛之形,童省聲”。

    實際上,許慎的這種描寫,並非杜撰,更像是民間傳說中常常提及的那種靈異的三棲動物。在遠故時代,許多部落的動物圖騰崇拜各有特色,“龍”,更像是蛇、羊、虎等眾多動物圖騰的變形,並最終成為華夏民族崇拜的圖騰。由於可見,龍的形象應該在六千年到八千年就已形成。

  • 7 # 傳統文化小神嘆

    “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徵,也是華人的精神圖騰。我們自稱“龍的傳人”,但是“龍”形象的出現,遠比“中華民族”這一文化共同體的形成要早。最早的龍的龍的形象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在考古上又有哪些重大發現呢?

    “龍”字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就出現了。從字形來看,有頭有角有大嘴巴,還有彎曲細長的身子。

    先秦文獻《左傳》中也有關於龍的記載,說魯昭公29年,晉國都城郊外發現龍。此外《左傳》中還記載了關於訓龍的各種傳說,如五帝時代,董父幫帝舜馴養龍,帝舜賜給他一個氏族名,叫“豢龍氏”。夏代,劉累為孔甲馴養龍,孔甲賜給他一個氏族名,叫“御龍氏”。

    除了文獻中的關於龍的記載,考古中也有很多關於早期龍形象重大發現。

    8000年前的龍:

    遼寧阜新查海遺址發現的石堆塑龍,用紅褐色礫岩堆放而成,長19.7米,寬1.8~2米,被認為是目前發現時代最早、形體最大的龍。

    6000年前的龍:

    河南濮陽西水坡遺址發現的屬於仰韶文化時期的龍,遺址45號墓葬中埋了一個男性,身高約1.84米 ,仰臥,頭南足北。人骨的右邊用蚌殼擺塑了一條龍,頭朝北面朝東,昂首弓背,尾巴作擺動狀。人骨的左邊用蚌殼擺塑了一隻老虎,頭朝北面朝西,二眼圓睜,張口齜牙。

    5000年前的龍:

    遼寧赤峰紅山文化遺址和安徽含山凌家灘遺址中均有發現。

    其中紅山文化遺址中發現了C形龍和玉豬龍。C形龍身體蜷曲,吻部前伸,略向上彎曲,嘴緊閉,有對稱的雙鼻孔,雙眼突起呈稜形,有鬣。玉豬龍,一般為豬首龍身,龍身蜷曲,首尾相連。豬首大眼闊嘴,吻部前突,口微張,露出獠牙,面部以陰刻線表現眼圈、皺紋,背部有一可穿繩系掛的小孔。

    關於龍的形象起源,有不同的說法。如聞一多先生,在40年代即提出龍的形象源於蛇。當然也有學者認為龍的形象來源於鱷魚,比如衛聚賢先生。還有一部分學者認為龍的形象是馬、蜥蜴等幾種動物的綜合體。但不管怎樣,中國龍的形象在8000年前就開始形成,並且不斷髮展完善,到漢代基本定型,漢代的四神之一為“青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種過烤煙的地荒了一、兩年,再次種植烤煙,怎麼才能防止病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