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饞嘴肥貓鏟史官

    三國迷朋友們都知道,顏良、文丑是袁紹麾下武力最強悍的兩員猛將,位列“河北四庭柱”的前兩位。而張飛、趙雲兩人則屬於“蜀漢五虎將”,武藝高強,能征善戰。這四位在三國時代都躋身於“超級猛將”的行列,在戰場上威風八面,那麼,這四位的武力值如何排列呢?

    通常情況下,大家會將三國時代的猛將們分成幾個層次。巔峰期的呂布獨佔一檔,天下無敵,只有他具備以一已之力獨當兩員超級猛將而不敗的實力。而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顏良、文丑、典韋、許褚這九位屬於“超級猛將”,他們的武力值處於同一層次上,在奮力廝殺的狀態下,能夠在一定回合內與呂布繃成平手,但久戰之後必然落敗。

    這九位“超級猛將”由於武力相當,彼此之間交手通常情況下是以平局告終,比如典韋戰許褚、趙雲戰文丑、關羽戰黃忠、許褚戰馬超、馬超戰張飛等等。當然由於戰場形勢的變幻莫測,或者戰鬥風格的相剋相制,有時候他們彼此間也會產生勝負關係甚至斬殺,比如關羽斬顏良、誅文丑,張飛屢次欺凌許褚。

    正因為實力相近,所以就難免會生爭議,這九位猛將具體孰強孰弱,三國迷朋友們也各舒己見,還都能找到依據和理由。

    顏良、文丑、張飛、趙雲他們四人之間,只有趙雲和文丑兩人在磐河之戰中有過一次廝殺,結果是“大戰五六十合,勝負未分”。顏良、文丑、張飛三人則彼此間都沒有過交手,所以在討論起他們武力值的高低強弱來,還要從其他方面來尋找依據進行比較。

    筆者始終認為,在三國時代,以顏良的武力值足以進入前三的行列,白馬坡一戰,被關羽在萬軍中匹馬衝陣斬殺,連一個回合都沒頂住,完全是個意外。

    顏良和張飛都曾經與徐晃交過手。白馬坡之戰,顏良連斬曹軍兩將宋憲、魏續之後,徐晃掄斧出戰,“與顏良戰二十合,敗歸本陣”;張飛和徐晃交手兩次,一次是徐州城外,張飛率兵夜襲曹營,陷入埋伏,遭到八將圍毆,張飛左衝右突,前遮後擋,“正殺間,逢著徐晃大殺一陣”,樂進又圍裡過來,張飛殺開血路,奪路而走。另一次是葫蘆口之戰,張飛伏擊曹軍敗兵,許褚、徐晃、張遼三人合力阻擋張飛,一場混戰,三人脫身而去,“眾將多已帶傷”

    從兩人與徐晃的交鋒情況來看,顏良的表現很好,二十合打跑徐晃,戰績是實打實的。而張飛的表現也不錯,曾經在以一敵八的險境中全身而退,又在以一敵三的狀態下打跑過徐晃。從這方面看,顏良似乎略佔上風。

    這個世界上,衡量一個人的成就要看他的朋友,而衡量一個人的能力則要看他的對手,但判定你能力的最高點的永遠是最強的那個對手。

    衡量張飛和顏良兩人的高低,最有權力發表意見的人是呂布。大家都知道,呂布戎馬一生傲視天下,他最忌憚就是張飛了。張飛和呂布一共交手四次,不落下風,愈戰愈強,而且一次比一次表現好。張飛還是三國時代唯一一個單挑狀態下擊退過呂布的猛人。徐州夜襲戰,在張飛醉酒狀態下,呂布仍然“素知飛勇,亦不敢相逼”,可見他對張飛的忌憚程度。

    呂布對顏良的看法就遠不如張飛了。大家知道,李傕、郭汜亂長安,呂布兵敗逃出,他曾經投奔到袁紹那裡去混過一段日子,但呂布這人性情驕狂,“傲慢袁紹手下將士”,引起袁紹的憤怒,欲殺之,呂布率部出走。即然呂布對袁紹麾下將領都如此蔑視,想來也沒把顏良、文丑放在眼裡,說明在天下第一猛將呂布的心目中,顏良的份量還無法與張飛相提並論。

    徐晃,是三國猛將武力值的標杆。大家可以發現,徐晃的戰鬥含金量非常高,他遇到的強敵特別多。比較有意思的是,除了顏良、張飛以外,趙雲和文丑也都曾經與徐晃交過手。

    趙雲與徐晃有過兩次對陣,第一次是在烏林道伏擊戰中,趙雲攔截曹軍敗兵,徐晃和張郃聯手夾攻趙雲,被趙雲打跑。後來在米倉山之戰中,黃忠陷入重圍,趙雲匹馬衝陣,連斬曹軍兩將,救走黃忠。徐晃和張郃“心驚膽戰,不敢迎敵”,壓根就沒敢上,看來上次烏林道突圍中被趙雲打怕了。

    文丑與徐晃交鋒是在延津渡之戰中。文丑在亂軍中奮身獨戰,張遼和徐晃雙雙出馬夾擊文丑,文丑一箭射掉張遼盔纓,再一箭射倒其戰馬,張遼摔落塵埃,文丑回馬復來,徐晃“急輪大斧,截住廝殺”。原著中沒有寫具體的回合數,但嘉靖本中說是“三十回合”。徐晃並非力不能支而敗陣,而是看到敵方後軍趕來,“料敵不過”,拔馬而走。以此看來,無論殺傷力還是威懾力,趙雲都要勝過文丑。

    衡量趙雲和顏良之間的高低比較複雜。顏良曾經二十合擊敗過徐晃,震懾曹軍“諸將慄然”,無人敢戰;而趙雲是在戰場優勢情況下曾經以一敵二打跑過徐晃、張郃,漢中之戰在戰場劣勢情況下還曾經震懾徐晃、張郃不敢迎戰。

    穰山之戰時,趙雲在苦戰一夜,體力極度消耗的狀態下曾經匹馬衝陣,槍挑高覽,又三十合打跑張郃。如果在滿血狀態,趙雲應該不亞於馬超,二十合內能打跑張郃,若要擊退比張郃略強的徐晃,回合數應稍多些。從這一點上看,趙雲的攻擊力應稍遜於顏良。但趙雲防禦力超級強大,反應敏捷,警惕性極高,無論任何時候都不可能像顏良那樣犯下腦袋瓜子瞬間當機的嚴重失誤,這一點上趙雲要比顏良強得太多。

    透過以上分析,我們基本上對四位猛將有個比較。如果僅論攻擊力,按照從高到低的順序排列應該是:張飛≥顏良≥趙雲>>文丑。

    但是在戰場上,僅靠進攻能力強悍那是遠遠不夠的,還要有強大的防禦力,為什麼趙雲的戰績特別好,就是因為他攻守平衡,技術全面,警惕性高,有了強大的防禦做為支撐,才能保障自身安全,將自己的進攻能力發揮到淋漓盡致。

    白馬坡之戰,顏良殞命於關羽的青龍偃月刀下,確實是個意外。很難想象,一個實力遠在徐晃之上的猛將居然連關羽一個回合都撐不住。延津渡之戰,文丑也是敗在心態,奮身獨戰,再鬥張遼、徐晃兩將,在連續廝殺的情況下又驟遇力大刀沉的關羽,戰鬥意志瞬間崩潰,又末防“赤兔馬快”,結果栽了。

  • 2 # 庭州行者

    顏良和文丑,可以說是三國時期最悲催的武將。按照純實力而言,這對河北名將雙子星可以穩居第一檔,但二人最終的結局卻相當“難看”——顏良被關二爺一刀秒殺,甚至連抵擋的機會都沒有;文丑為給顏良報仇,上前線和曹軍交戰,但很不幸,幾個回合之內也成了關二爺的刀下亡魂。“河北四柱”中最強的兩位用自己的生命,成就了關二爺的一世威名。

    但關二爺斬顏良誅文丑從場面上看,是在是有些不地道。對陣顏良之前,顏良已經把曹營名將嚇得心驚膽戰。曾經呂布帳下的八虎之二宋憲和魏續率先出戰顏良,顏良手起刀落,不到五個回合先後幹掉了這兩個炮灰。徐晃見狀,掄起自己的大斧子便向顏良看了過去——徐晃對自己的戰鬥力是相當自信的,畢竟他曾經與號稱虎痴的許褚大戰五十回合不落下風。但二十回合之後,徐晃倉皇敗歸本陣。曹操實在沒有辦法,不得已叫人從許昌請關二爺前來幫忙,於是便有了白馬斬顏良:

    河北軍如波開浪裂,關公徑奔顏良。顏良正在麾蓋下,見關公衝來,方欲問時,關公赤兔馬快,早已跑到面前;顏良措手不及,被雲長手起一刀,刺於馬下。

    顏良“方欲問時”,關二爺仗著赤兔馬快已經到了他面前,一刀“刺”顏良於馬下。可見,當時顏良並沒有做好準備應戰,關二爺打了顏良一個措手不及;而關二爺的武器是八十二斤的青龍偃月刀,一般而言應該以劈砍為主,但此處卻用“刺”,可見關二爺本身也是比較急的,他在儘可能避免給顏良反應的時間。可以說,顏良的結局十分狗血。顏良之死,手下士兵是要負責任的,按理說顏良的位置在重兵拱衛之下,應當十分安全,但河北軍隊見到關二爺氣勢如虹,居然“如波開浪裂”,生生給關二爺讓了一條路出來,比較靠譜的解釋是袁紹軍隊的紀律和組織程度是真的差。

    文丑被斬的過程也差不多,關二爺憑藉赤兔馬的優勢打了文丑一個措手不及,由於沒有做好準備,幾個回合之後文丑便“力怯”,此時文丑改變策略,想透過放暗箭的方式來解決關二爺——在此之前他已經用暗箭擊傷了張遼。但他實在是低估了赤兔馬的速度,他還沒來得及彎弓搭箭,關二爺已經到了他身後,一刀結果其性命。

    由此觀之,顏良文丑並不是在正面一對一的作戰中被關二爺堂堂正正擊敗,關二爺在兩場戰鬥中多多少少存在些“取巧”的意思。作為武將與敵人交手,取巧是沒問題的,畢竟武將的職責就是用盡一切辦法置敵人於死地。但如果就此來斷定顏良文丑戰鬥力不行,那實在是說不過去了。按照純戰鬥力而論,顏良文丑的實力只是稍遜趙雲而已,與張飛相比也只差半籌。

    趙雲曾經與文丑交過手,當時趙雲是個初出茅廬的青年將領,而文丑已經是袁紹手下最受信任的大將之一。文丑欲斬公孫瓚,在即將得手時趙雲拍馬殺出與文丑交戰,二人激鬥五六十回合不分勝負,文丑見幹掉公孫瓚已經沒戲,便引兵退去。此一戰中趙雲與文丑雖然是平手,但由於文丑在之前已經帶兵與公孫瓚軍隊作戰許久,且後來又長途追擊公孫瓚,因此體力損耗不小,而趙雲則大體上是以逸待勞,如此看來,青年的趙雲與文丑相比要稍微弱一些。但人是不斷進步的,到了長坂坡七進七出時,趙雲的戰鬥力已經強過了巔峰的顏良和文丑。

    至於張飛,則更加強大。三國之中唯一令呂布有所忌憚的武將也只有張飛張三爺。呂布與張飛總共交手四次,除了第一次張飛可能稍佔下風之外,其餘三次呂布均不能勝過張飛,甚至第二次在張飛醉酒的狀態下,呂布也不敢前去“痛打落水狗”。因此,張飛的實力也是要勝過顏良文丑的。

    但張飛和趙雲都是世所罕有的戰神級別武將,顏良文丑不如他們並不丟人。實際上,顏良文丑的實力在三國時期,肯能僅次於呂布、張飛和趙雲,勝過關羽、黃忠和馬超這三位虎將。至於曹營的一干“名將”,那是真不夠顏良文丑打的,包括以勇猛著稱的許褚,也根本不是顏良和文丑的對手,以徐晃為參照,徐晃與許褚打了五十回合有來有回,但 在顏良和文丑手下,連二十回合都堅持不到,這就是差距。

    因此,顏良文丑二人,可以競爭三國武將前四前五的位置。

  • 3 # 大飛熊騎士

    關羽,顏良,文丑,張飛,趙雲都是小說裡的超一流高手,關羽能斬殺顏良,文丑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是武藝進入鼎峰期,天下無敵以及能陣殺名將的屬性。所以,要問張飛和趙雲對比顏良,文丑的武藝如何,也必須從鼎峰期和他們的屬性入手,否則不夠客觀,一一來分析下。

    顏良:出場即鼎峰,河北四庭柱之首,戰績雖然不多,但是足以判斷他的武藝和特點,比如說:秒殺韓馥部將耿武;白馬之戰,不三合秒殺原呂布八健將之宋憲;隨後秒殺另一八健將,替宋憲報仇的魏續;又二十回合敗徐晃,造成曹營諸將慄然的震撼力;宋憲,魏續實力再不濟,也是和曹軍作戰多年,併成功存活的武將,武藝至少在一流,徐晃更是強一流的標杆性人物,所以,顏良的武藝毫無疑問在超一流,而且和四人交手殺三人,刀法純屬利落;缺點是戰場銳力不強,關羽是因為第一次騎赤兔馬失速,都衝入軍中了,顏良卻一點也沒覺察,這是戰場大忌;

    文丑:出場即鼎峰,河北四庭柱裡僅次顏良,戰績有:秒殺韓馥副將關純;十餘回合擊敗公孫瓚;秒殺公孫瓚四驍將之一;和趙雲大戰六七十回合平手;延津之戰,射中張遼坐騎,數合讓徐晃料之不敵;文丑的戰績雖然少,但是十餘回合敗公孫可以和呂布數合敗公孫瓚一比,文丑顯然還是有些差距的,至於和趙雲打平,後者初出茅廬;還有和徐晃一戰,雖然回合數不用顏良的二十回合就退走了,但是很明顯徐晃這次是比較狼狽的,所以才諸將慄然,比較被動;而和文丑一戰,徐晃是主動撤退,並救走張遼,從容多了。所以,文丑略遜顏良,優點是戰鬥經驗豐富,缺點是心理素質不好(和關羽不三合力怯);

    張飛:在小說中有幾個方面是頂級的,第一,勇猛是頂級的,從未懼怕過任何名將,包括前期武藝第一的呂布,而且一次比一次出色,最後呂布都避戰張飛;第二,武藝也是頂級的,徐州和呂布打一百回合開始,武藝就進入鼎峰期,並且持續時間相當長,瓦口關單挑戰平張郃,主要因為較量的是綜合的軍事素質,而非武藝;第三,張飛的絕技“獅子吼”天下一絕,估計是前期打呂布一口一個“三姓家奴”練成,後大放異彩。比如說,和紀靈十餘回合,大喝斬殺;長坂橋三喝,喝死夏侯傑,喝退全陣容武將的曹軍;陣前一喝,零封來挑戰的金旋等等;所以,張飛可以說是小說裡的單挑王,最頂級武將之一;

    趙雲:也是小說裡最頂級的武將之一,首先第一,趙雲陣殺過的武將最多,單單長坂坡七進七出,就殺了淳于瓊,晏明等五十多位曹軍將領;第二,趙雲的突圍突襲能力最強,比如說穰山之戰,長坂坡之戰,漢水之戰,夷陵之戰等等;第三,趙雲曾經逆風之中,一箭射中東吳追兵的蓬索,這種箭法足以和呂布轅門射戟,黃忠射中關羽盔纓,鼎足而三;除此之外,趙雲也是小說裡槍將當中,槍法最是靈動的,小說裡唯一一次對槍法的具體描寫,就是出自漢水之戰,鼎峰期的趙雲;

    所以,這四位超一流的高手都是各有特色,但是差距也很明顯,先說張飛對比顏良,顏良的武藝再高,也不會超過呂布,單單汜水關時,袁紹還能說得一人不懼華雄,到了虎牢關,袁紹就不敢說了。雖然白馬之戰,顏良震撼過曹軍,但是對比長坂坡的張飛,還是小巫見大巫;文丑和關羽打了不三合就力怯,而鼎峰期關羽即便斬殺了顏良,還對曹操等人說,張飛的武藝更厲害。所以,張飛的武藝在顏良文丑之上,正常情況下不會出百合,張飛就得勝出。問題是張飛有強大的獅子吼,顏良和文丑各有致命的缺陷,所以,一旦張飛發動,顏良文丑敗得很快,甚至被有一定的機率被張飛陣殺;

    再對比趙雲,如果是非鼎峰期的趙雲,和顏良,文丑單挑的話,可能一百回合之上都會平手,畢竟文丑就曾經和初出茅廬的趙雲打了六七十回合平手;但是,如果遇到鼎峰期趙雲,徐晃加張郃都不敢接戰,此時的趙雲實力超過顏良文丑,百餘回合之內,趙雲能勝出;另外,如果客觀環境允許的條件下,不排除顏良,文丑會被鼎峰期趙雲秒殺,因為顏良戰場敏銳力太差,一旦趙雲發動突襲,顏良未必能反應過來,所以即便沒有被趙雲陣殺,負傷而逃也是必然的;文丑面對突襲的趙雲更麻煩,本來心理素質就不好,又沒有反應過來的話,被陣殺幾乎是必然的。

  • 4 # 漢時明月

    歷史上的顏良是被關羽所殺,文丑則是在與曹操軍隊交戰的時候,死於亂軍之中。這在《三國志》當中都有記載,應該是比較真實可靠的。《三國演義》則是說顏良文丑都死於關羽手上,是為了襯托關羽的勇猛無敵而已。

    關羽“斬顏良誅文丑”的背後隱情

    常言道:藝高人膽大。大凡作戰,一靠武藝,二靠膽量。 尤其是單兵對接,同等武藝的情況下,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取得最終勝利的決定性因素。反之,倘若技不如人而一味膽大往往也會適得其反。搞不好,還會有丟掉性命的危險。因此可以肯定的講,作戰技術和心理素質是相輔相成的,只有完美結合,才能取得戰鬥效益的最大化。

    在《三國演義》中,武藝上乘者很多,關羽關雲長就是其中的一個。關羽的特點在於,不僅武藝高超,而且心理素質也非常過硬,一般人甚至是與其武藝相當的人根本不在其眼中,臨陣對敵往往是一招制勝,絕不拖泥帶水。當然,對待像呂布、黃忠那樣的對手往往就要另當別論了。

    關羽之勇,早在剿滅黃巾軍時就已經嶄露頭角了。當兩軍遭遇,先是張飛將程遠志副將鄧茂刺於馬下,接著關羽又“躍馬舞刀直出”,搞得程遠志是“心膽皆碎,措手不及”,結果被關羽一刀砍為兩段。很顯然,程遠志的武藝和心理素質都屬一般,一見關羽,先自害怕,手忙腳亂,稀裡糊塗就成了人家的刀下鬼。

    這一戰,其實只是對黃巾軍作戰中很小的一次,並沒有讓關羽聞名於天下,顯達於諸侯。而真正讓其名聲大震並從此為之驕傲的,自然還是後來跟隨劉備討伐董卓的那場戰鬥。當年,董卓亂政,曹操發出矯詔,十八路諸侯共同討伐董卓。

    不料出師不利,剛一開始就遇到了勁敵,各路諸侯手下數員大將連連被華雄斬於馬下。危急關頭,關羽自告奮勇,及時上演了一幕摧枯拉朽式的大劇。華雄可謂勇將,但面對技高一籌的關羽卻顯得力不從心,眨眼功夫就被人取了性命。“溫酒斬華雄”,一下子將關羽的勇猛形象躍然紙上。

    還是華雄技不如人,被關羽斬於馬下也在情理之中。但後來關羽又連續斬殺河北名將顏良、文丑,就顯得有些出乎意料了。當年,關羽為報曹操大恩,在曹操連連敗陣的情況下,“奮然上馬,倒提青龍刀……飛奔前來”。

    見關羽到來,顏良竟然沒做任何反應,就被關羽斬於馬下。剛開始看這一節的時候,總是搞不明白。想那顏良本是武藝高強之輩,怎麼會不經一個回合就被斬於馬下呢。其實這裡面有一個細節,那就是顏良見關羽前來,“恰欲問之”。

    這下問題就出來了,兩軍對陣,顏良不小心應對,還要問什麼呢?

    原來,顏良辭別袁紹的時候,投靠袁紹的劉備曾經叮囑顏良:“吾有一弟,乃關雲長也,身長九尺五寸,須長一尺八寸,面如重棗,丹鳳眼、臥蠶眉,喜穿綠錦戰袍,騎黃驃馬,使青龍大刀,必在曹操處。如見他,可教急來。”有此囑咐,因此顏良見關羽前來,還以為是來投奔呢。沒打算迎敵,結果被關羽輕易取了性命。顏良死得冤枉,其始作俑者就是劉備。

    後來延津誅文丑就更富有戲劇性了。本來顏良被斬,文丑就對劉備有意見。結果文丑前去迎敵的時候,劉備不顧文丑的極力反對,又要跟著同行。最後文丑沒辦法,只好與劉備分兵前行。等文丑與曹操的先頭部隊接觸之後,張遼、徐晃首先出戰。文丑見二將前來圍攻,先是一箭射掉了張遼的盔纓。張遼再趕,又被文丑射中座下戰馬。

    見張遼危險,徐晃急忙來救,與文丑戰了幾個回合,因見“文丑後面軍馬齊到”,徐晃慌忙撤退。就在文丑率兵追擊之時,關羽突然出現,攔住了文丑。見關羽突然殺出,文丑倉促應戰,結果不到兩合,“文丑心怯,撥回馬繞河便走”。這一走不要緊,關羽因為騎得是赤兔馬,比文丑跑得快,腦後一刀,將文丑斬於馬下。

    要說文丑,剛開始一人力敵張遼、徐晃二將尚且從容自如,毫不畏懼,今拒一人反被要了性命。事實就是,張遼、徐晃的武藝一點不比關羽遜色。更何況,當年磐河大戰時,趙雲與文丑也只是打個平手。而今天,面對武藝與趙雲一般的關羽怎麼反而力不從心了呢。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其實,文丑之死,一者是受顏良被斬的影響。因為關羽名氣漸大,武藝也被無限誇大了,有此陰影自然對文丑心理上產生了巨大的壓力;二是文丑不該逃跑。兩軍相遇勇者勝,一逃跑就失去了主動權。而關羽騎得又是曹操剛剛賞賜的赤兔馬,幾步趕上,文丑也就成了刀下鬼了。

    從此中可以看出,顏良、文丑死得的確有些窩囊,也有些不明不白。而關羽,當然逃脫不了投機取巧的重大嫌疑。但事實終歸是事實,顏良、文丑就是被關羽斬首的。或許正是這樣的結局,才使關羽的勇猛形象更加突出,儼然成了無敵於天下的人物了。

    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顏良、文丑至死都不明白,一身的好武藝,因了不同的機遇和情形,讓事情變得如此糟糕。早知道關羽武藝並不比自己高強,沉下心來放手一搏,鹿死誰手還不一定呢。一時疏忽大意,直叫豎子成名。此時,九泉之下的顏良文丑恐怕腸子都悔青了。

  • 5 # 中孚鑑

    所謂亂世出英雄,在東漢末年戰亂之時,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其中就出現了不少勇猛之將,比如關羽、張飛、趙雲、顏良、文丑、呂布、馬超、許褚等。

    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在《三國演義》中為五虎大將,是深受人們的喜愛和熟悉的。當然他們的武力值也是很強的,在當時絕對都是萬人敵的猛將。而他們各自的武藝也是都在伯仲之間,彼此是很難分出勝負的。

    顏良、文丑則為袁紹賬下名將,也都是當時的上將人員。他們的武力值是不容小覷的。退一步說,若以真實自身實力,顏良、文丑聯手,普天之下能勝過兩人聯手的還真不多。

    顏良、文丑在《三國演義》中是並稱的,既然是並稱,就是說明他們兩人的武藝平分秋色。而他們在書中的戰績也都很高。

    比如,文丑曾和蜀漢五虎大將之一的趙雲大戰六十回合不分勝負,趙雲的武藝之強是得到認可的,而文丑能和趙雲大戰六十回合尚不分勝負,由此則可反映出文丑的戰力。

    而文丑和顏良並稱,那顏良的實力也是不弱於文丑的。而且他們還曾敗過徐晃,徐晃為曹營中名將,而徐晃尚不是敵手而敗走,亦可看出顏良、文丑的實力。

    文丑和趙雲六十回合不分勝負,顏良和文丑並稱,趙雲和張飛同位列於五虎大將之中。換句話說,顏良、文丑的武力是堪比張飛、趙雲的。

    但是,熟讀《三國演義》的都知道,勇猛的文丑、顏良最終卻被關羽分別輕易斬殺。關羽和張飛、趙雲武藝在伯仲之間,為什麼顏良、文丑會被關羽所殺呢?

    其實,顏良、文丑之所以會被關羽所殺,主要是體現在一個快和出其不意之上,這讓顏良、文丑措手不及,所為會被關羽輕易所殺。當然若是顏良或文丑與關羽以真實實力公平對決,雖然關羽縱然不會落敗,但是他想要輕而易舉的斬殺他們卻並非易事。

    下面簡單的看下顏良、文丑被關羽斬殺時的情景。

    在顏良和曹操對陣時,顏良打敗曹營將領,讓曹營諸將粟然,後關羽出現於陣前,他看到顏良所在之地,於是關羽就騎著赤兔馬衝向顏良,赤兔馬的速度很快,加上關羽神勇,所以關羽很快就衝到顏良面前。

    當關羽來到顏良面前時,顏良還沒有來的及反應,勇猛的顏良就措手不及被關羽斬殺了。

    而關羽斬殺文丑是在文丑和曹營將領對陣時,那時曹將敗退,文丑去追趕,然而文丑在追趕的時候,關羽卻突然殺出。不管關羽和顏良的實力相差多少,不可否認一點的是顏良終究是關於所殺,這讓文丑心中多少有這顧忌。故而在關羽突然出現時,文丑和關羽交手幾個回合就心怯欲走,結果就被關羽所殺。

    所以,武力堪比張飛、趙雲的顏良、文丑會被關羽斬殺。從而也有了《三國演義》關羽斬顏良、誅文丑的故事。

  • 6 # 愛尚文史

    對於顏良、文丑的武力值,一直以來爭議不斷。我認為他們還是挺厲害的。從戰績表現來看,這二人應該有蜀漢五虎的實力。

    畢竟顏良二十合擊敗徐晃,威震曹營,諸將盡皆慄然不已。說明顏良的武藝,應該在許褚之上。而許褚的競技水平,相比五虎來說,最直觀的體現就是與馬超一戰。半斤八兩,伯仲之間,差距並不是那麼明顯。

    而文丑則實打實的打平過趙雲,雖說是初出茅廬的趙雲,但文丑也是經過長時間廝殺,並不是滿狀態。之後擊敗張遼、徐晃聯手,同樣能證明文丑的頂級高手身份。

    所以!顏良、文丑的競技水平,沒什麼好懷疑的,都是頂級高手。

    那麼?既然二人都是頂級高手,為什麼又會被關羽雙雙秒殺呢?

    先說顏良:

    顏良的死因比較簡單,不提防是最主要原因。

    且看:

    公奮然上馬,倒提青龍刀,跑下土山,將盔取下放於鞍前,鳳目圓睜,蠶眉直豎,來到陣前。——參考,“演義”羅本

    在關羽跑馬一節,羅貫中特別交代了,關羽跑下土山之後,解甲放於鞍前的舉動。

    關羽為什麼解甲過陣?自古兩軍對壘,在什麼情況下,敵將才會解甲過陣。第一,投奔;第二,談判。所以關羽解甲的舉動,也是顏良放鬆警惕的原因之一。

    由於關羽的解甲,引起了什麼樣的誤會?且看:

    河北軍見了,如波開浪裂,分作兩邊,放開一條大路,公飛奔前來。——參考,“演義”羅本

    河北軍的舉動,明顯是誤會關羽了。他們沒有主動上前攔擋,也沒有萬箭齊發,相反!他們是放開一條大路,放關羽去見顏良。

    顏良的舉動……

    顏良正在麾蓋下,見關公到來,恰欲問之,馬已至近。雲長手起,一刀斬顏良於馬下。——參考,“演義”羅本

    顏良在哪?麾蓋底下,既然迎敵,怎麼會坐在麾蓋底下呢?而且還一動不動,等待關羽來砍自己的頭。只能說明,顏良壓根就沒打算迎戰關羽。

    顏良開口要問,他問什麼?且看:

    原來顏良辭袁紹時,劉玄德曾暗囑曰:“吾有一弟,乃關雲長也,身長九尺五寸,須長一尺八寸,面如重棗,丹鳳眼,臥蠶眉,喜穿綠錦戰袍,騎黃驃馬,使青龍大刀,必在曹操處。如見他,可教急來。”因此顏良見關公來,只道是他來投奔,故不準備迎敵,被關公斬於馬下——參考,“演義”羅本

    原來是劉皇叔的鍋!!!

    顏良辭別袁紹的時候,劉備暗自囑咐,說關羽是他二弟,必在曹操處,如果見到關羽,叫他趕緊過來。

    原文也說了,因此顏良只道他來投奔,故不準備迎敵。

    所以顏良之死,就簡單的三個字——不提防

    再看文丑:

    文丑的死因,羅貫中給了“心怯”兩個字。也就是說,文丑死於心虛,缺乏自信。

    為什麼心虛,缺乏自信呢?

    1.關羽一合秒殺了顏良。顏良的武力值相比自己如何?文丑心裡肯定是清楚的。因此給了文丑足夠的心理負擔。

    2.文丑後方沒有軍士跟隨,孤身一人,追擊徐晃過猛,已經追過陣了,高阜處曹軍無數。文丑像一隻離巢的孤鳥,撞進了人家的地盤,故而心怯。

    3.關羽方除了自己,還有十餘親隨,外加猛將徐晃。就算文丑打贏了關羽又怎樣?他走得掉嗎?所以無心戀戰。

    4.關羽的武力值高強,特別是他前面幾刀的攻勢,力度非常之恐怖。文丑被動接招,已深知關羽之勇,更加增加了他的恐懼心理。

    綜合來說,文丑之死因,“心怯”二字最為貼切。從始至終,文丑都沒有想跟關羽過招。而是關羽沿河衝過去,截住文丑廝殺。

    草草攔擋二合之後,文丑即無心戀戰,火速拔馬而走。在奔走的過程中,沒有關羽的赤兔馬快,被關羽趕上一刀砍死,頭都沒來得及回。

    ☞腦後一刀,將文丑斬下馬來。

    論硬實力的話,文丑即便贏不了關羽,也不至於被二合斬殺。

    總的來說!河北顏良、文丑二將,有五虎的實力,但沒有五虎的命。戰錯了隊伍,沒有爭取到主角的身份。二十四名將歌的“雖勇無奈命太悲”形容得非常貼切。

  • 7 # 羽林輕騎

    一、首先探討顏良、文丑的武力是否堪比張飛、趙雲

    對武將進行比較,最直接的證據是兩人有過面對面的較量,而且在沒有外界干擾的情況下進行單挑,但是這樣的情況只能發生在演武場,敵對雙方不可能做到,在實際情況下,兩軍陣前的單挑是最公平的。如果兩將在萬馬軍中混戰,也是看不出武功高低的,因為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比如旁邊突然飛來一支箭或者刺過來一支槍等等。如果兩人沒有直接照過面,就要透過第三者或者第四者來對照比較。

    《三國演義》中這方面的直接證據並不多,但還是可以進行一個大致的比較。

    1.        先比較顏良和趙雲的武功,二人沒有直接交過手,可是可以透過許褚和徐晃為中間人來進行推斷

    1)       顏良和徐晃在白馬單挑,“徐晃應聲而出,與顏良戰二十合,敗歸本陣。”

    2)       曹操帶著漢獻帝到高陵,徐晃和許褚交鋒,“刀斧相交,戰五十餘合,不分勝敗。”

    3)       許褚的武功,可以在他和趙雲單挑中得到證明:劉備襲擊許都,“操大怒,教許褚出戰。玄德背後趙雲挺槍出馬。二將相交三十合,不分勝負。”

    三國演義中,如果兩將能戰五十回合,基本可以說明兩將武功不分上下,因此徐晃和許褚武功相當。

    徐晃在顏良面前過不了二十回合,說明顏良的功夫高於徐晃,自然也就高於許褚,但是許褚和趙雲能交手三十回合,所以說顏良的功夫是高於趙雲的。

    2.        再比較顏良和張飛,這兩人也沒有直接交過手,可以引入張郃參照

    1)       曹操在潼關和馬超作戰時,“張郃出迎,戰二十合亦敗走。”說明張郃和馬超戰不過二十回合;

    2)       張飛和張郃在閬中作戰,張飛“挺矛躍馬,直取張郃。兩將在火光中,戰到三五十合。”說明張郃可以和張飛打三十回合以上;

    這兩者比較,說明張飛是打不過馬超的,而曹操和馬超對壘時,“許褚拍馬舞刀而出。馬超挺槍接戰。鬥了一百餘合,勝負不分。”

    注:雖然張飛和馬超在葭萌關單挑過,也打了兩次近兩百合,可是張飛和馬超作戰時,佔有了天時地利,“關上張飛恨不得平吞馬超,三五番皆被玄德當住。看看午後,玄德望見馬超陣上人馬皆倦,遂選五百騎,跟著張飛,衝下關來。”說明馬超是人困馬乏,張飛是精神正旺,兩人的單挑是不公平的,因此不能得出兩人棋逢對手的結論。

    說明許褚的武功又在張飛之上,可以得出結論,顏良的功夫高於張飛。

    3.        再看文丑和趙雲

    公孫瓚和袁紹在冀州大戰,趙雲和文丑二人單挑,“趙雲與文丑大戰五六十合,勝負未分。”說明趙雲和文丑能打五十回合以上。

    而在延津,徐晃和文丑也交過手,“文丑回馬復來,徐晃急輪大斧,截住廝殺。只見文丑後面軍馬齊到,晃料敵不過,撥馬而回。”這次徐晃敵不過文丑,並不是文丑人多勢眾, 文丑軍本已經大亂,事先並無準備,而張遼和徐晃是趁亂出擊,可是徐晃和文丑面對面單挑時,徐晃立刻認識到自己不是對手,主動認輸。

    說明文丑武功高於徐晃和許褚,和趙雲不相上下。

    4.        再看張飛和趙雲武功的對比

    趙雲有兩次對徐晃和張郃進行一對二PK的經歷。

    1)       在赤壁之戰,趙雲打曹操的埋伏,“操教徐晃、張郃雙敵趙雲,自己冒煙突火而去。子龍不來追趕,只顧搶奪旗幟。曹操得脫。”

    2)       趙雲在漢水救黃忠時,“那槍渾身上下,若舞梨花;遍體紛紛,如飄瑞雪。張郃、徐晃心驚膽戰,不敢迎敵。”

    說明趙雲武功遠高於張郃和徐晃,也遠強於張飛。

    這樣就可以得出結論:

    顏良、文丑的武力並非堪比張飛、趙雲,而是顏良武功高於張飛、趙雲;文丑和趙雲不相上下;張飛功夫最差。

    二、探討顏良、文丑被關羽斬殺的原因

    顏良、文丑被關羽所殺,完全是因為關羽佔了馬快的便宜。

    1.        顏良被殺的場景和原因

    “顏良正在麾蓋下,見關公衝來,方欲問時,關公赤兔馬快,早已跑到面前;顏良措手不及,被雲長手起一刀,刺於馬下。”

    關羽殺顏良時,兩軍並沒有進入交戰狀態。顏良在麾蓋下持刀立馬,他的前面是一排排的軍卒,這樣的陣勢,主要是等待曹軍將領出來進行一對一的單挑,按照顏良先前斬殺宋憲和魏續的邏輯,是曹軍將領先出陣後,他再拍馬舞刀出陣相迎。

    可是,關羽並沒有遵守這樣的遊戲規則,他沒有陣前挑戰,而是直接破陣殺到顏良面前。這個時候其實顏良還有機會,可是他的經驗害了他。

    顏良久經沙場,經驗豐富,當關羽一出現在他面前,他就從關羽和他之間的距離,再透過對普通馬匹的速度判斷出時間,這樣的判斷讓他認為他有足夠的時間發出話去要對方通名報姓,如果對方不理,他再操刀相還不遲,可是關羽的赤兔馬實在太快,完全超出他的經驗之外。這使得顏良白白喪失了機會。

    2.        文丑被殺的場景和原因

    在延津,文丑殺退徐晃後,正在後緊追時,關羽帶了十餘騎進行攔截,這時的場景是:

    “關雲長大喝:‘賊將休走!’與文丑交馬,戰不三合,文丑心怯,撥馬繞河而走。關公馬快,趕上文丑,腦後一刀,將文丑斬下馬來。”

    文丑被殺有兩個客觀原因:

    1)       文丑知道關羽在曹操處,有將關羽帶回袁紹處的任務

    袁紹知道顏良死在關羽手,本來要殺劉備,劉備說他可以勸關羽過來投奔,因此袁紹就命令文丑和劉備一同向延津進發,可是文丑嫌劉備總打敗仗,所以先走了一步,這說明文丑帶有說服關羽來投袁紹的任務,並不想和關羽發生戰鬥。

    2)       顏良的死,讓文丑心存膽怯

    兩將相鬥,如果一方沒有了鬥志,戰鬥力會急劇下降。

    顏良被殺,讓文丑對關羽心存膽怯,再加上關羽騎著快馬,輾轉騰挪非常靈活,戰鬥力得到極大加強,又不給文丑說話的機會,文丑只能下意識的逃跑,結果被關羽的快馬追上丟了性命。

     

  • 8 # 不沉的經遠

    在《三國演義》裡顏良、文丑無疑是兩個悲劇人物,正常狀態下他們至少也能和關羽打上百十個回合,結果卻直接被關羽秒了,成為關羽揚名的踏腳石。

    顏良、文丑雖然出場時間不長,但是表現卻非常驚人:

    顏良、文丑第一次出現在書中,是虎牢關華雄逞威之時,袁紹感嘆顏良、文丑不在身邊,不然根本不怕華雄。之後在袁紹和公孫瓚之戰時,顏良和文丑也有不錯表現,特別是文丑,先是擊敗公孫瓚,再殺散他手下四健將,最後遇到趙雲都戰成平手。

    而在之後袁紹和曹操的交戰中,顏良先後斬殺了宋憲和魏續,又二十回合擊敗徐晃,殺的曹軍諸將無人敢敵。文丑則是在中計全軍大亂的情況下射倒張遼,擊敗徐晃,硬是以一人之力扭轉敗局。

    徐晃是此時曹營中第二勇將,僅次於虎痴許褚。顏良和文丑能這麼快擊敗徐晃,他們的武藝還在許褚之上,在《三國演義》裡也是屬於超一流的水平了,正常情況下面對關羽即使不敵,也不是短時間內會戰敗的。

    然而顏良在面對關羽時過於大意,被關羽直接衝到了面前,顏良又反應太慢,被關羽一刀刺死。文丑雖然沒有大意,可是心理素質不過硬,因為關羽斬殺了顏良對他造成的壓力太大,才打了三個回合就覺得膽怯逃跑,結果被關羽追上一刀砍死。

    所以說這兩人死的都有點冤,不是藝不如人。

  • 9 # 李沐茗

    如果要選出袁紹陣營裡最厲害的武將,顏良和文丑當仁不讓,他們和張郃、高覽並稱“河北四庭柱”,基本代表了河北武將的最高水平。

    在大多數人對《三國演義》的記憶力裡,顏良和文丑均是關羽的刀下亡魂,尤其是顏良還落下一個“插標賣首”的“美名”。

    但是《三國演義》畢竟是文學作品,羅老為了塑造關羽“武聖”的形象,對關羽的戰績有所誇大。顏良是關羽所斬殺不假,但是文丑之死卻和關羽沒多大關係。

    真正的三國曆史中,關羽斬殺顏良得益於一個人,並且文丑的死也是出於這個人的謀劃,這個人就是被曹操稱為“謀主”的荀攸。

    計斬顏良

    建安五年二月,袁紹派大將顏良攻佔白馬坡。四月,曹操親率大軍北上,欲解白馬之圍。

    當大軍正向前進軍時,隨行的謀士荀攸認為,袁紹實力強大,敵我兵力懸殊,不能和顏良正面對抗。他分析了當時的敵我形勢,隨後提出了聲東擊西、解救白馬的作戰方略。

    他認為袁紹兵多,應使疑軍分散其兵力。於是荀攸建議曹操引兵先到延津,偽裝渡河攻袁紹後方,使袁紹分兵向西應戰,然後再派輕騎襲擊進攻白馬的袁軍,攻其不備,一定可以打敗顏良。

    曹操聽了他的這一番話,覺得十分有道理,就依計而行,袁紹果然分兵延津。曹操乘機率輕騎襲擊白馬。顏良不及防備,於是被關羽斬殺。

    所謂“謀定而後動”,關羽在斬顏良的過程中更多的只是一個執行者,真正的謀劃者是荀攸。

    計斬文丑

    曹操解白馬之圍後,率六百騎兵押送糧草輜重沿黃河往西撤退。軍行不久,與袁紹五六千追兵相遇,為首大將正是文丑。

    諸將見敵眾我寡,都感到很害怕,勸曹操退守大營。此時荀攸又站了出來,他深知敵人的弱點,就說:“這正是殲敵的好時機,為何要退呢?” 曹操立馬心領神會,與荀攸對視而笑。

    曹操在荀攸的建議下命令士兵解鞍放馬,丟棄輜重,以此引誘袁軍。袁軍逼近後,果然爭先搶奪輜重,此時曹操突然命令諸將上馬,迅猛發起攻擊,最終大破袁軍,騎將文丑也死在亂軍之中。

    由此看來,文丑之死和關羽半毛錢沒有,而又是荀攸看透了袁紹軍軍紀不整,誘敵而殲之,最終斬殺文丑。

    計定河北

    在隨後的官渡之戰中,荀攸繼續妙計百出,先是派徐晃燒袁紹糧草,接著力勸曹操採納許攸之計奔襲烏巢,然後又力勸曹洪接納張郃、高覽,最終使得曹操在官渡大敗袁紹,徹底扭轉了天下局勢。

    官渡之戰後,袁紹一命嗚呼,荀攸力排眾議,主張曹操消滅袁紹諸子,徹底平定北方隱患。曹操採納,終成統一北方的霸主。

    謀主荀攸

    荀攸,被曹操稱為“謀主”,妙計百出,算無遺策,擅長靈活多變的克敵戰術和軍事策略。

    荀攸、賈詡,庶乎算無遺策,經達權變,其良、平之亞歟!——《三國志》

    同時,荀攸為人又經權達變,極為低調,曾設奇策十二策,但是卻只有好友鍾繇一個人知道,大部分的功勞都算在了曹操的頭上,所以深得曹操信任。所以即使在荀彧被賜死之後,作為荀彧侄子的他,仍然能得善終,荀攸的做人之道確實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公達,非常人也,吾得與之計事,天下當何憂哉!——曹操總結

    歷史上的顏良和文丑其實都是死於“謀主”荀攸的謀劃,關羽更多的只是一個執行者。

    荀攸的謀劃深刻地體現了“兵不在多而在謀”這一軍事真理。顏良文丑雖然都有萬夫不當之勇,但卻都“四肢發達,頭腦簡單”,以短取敗,令人不免嘆息!

  • 10 # 小曄談歷史

    知道三國志和三國演義區別的朋友們都知道,兩者對於三國這段歷史的記敘方式是不一樣的。三國志比較客觀公正,是主要從曹操的角度去寫的,沒有過度美化和貶低那些歷史人物;可是三國演義就不一樣了,曹操典型的反賊,而劉備絕對的皇家正統。所以大家認為的關羽一刀斬死了顏良和文丑完全是三國演義的誇張。

    先看顏良和文丑的武功到底如何,小編就算不看三國曆史,就按照對於人的正常理解和歷史的正常走向,一般鎮守邊疆的不是武功超強的武將,就是神機妙算的文官。可是三國演義中顏良和文丑一刀就被殺死了,這難道說關羽這麼厲害?為什麼這麼厲害還會被陷害致死?我可以理解關羽也是害死顏良和文丑的嗎?

    所以說,顏良和文丑的武功絕對的厲害,能在三國曆史上排前十,如果二人合作,可以說前三妥妥的,關羽在正面和顏良、文丑對戰,很可能被殺。而歷史上顏良和文丑都是可以和趙雲張飛打的不相上下的。

    再看關羽,說得難聽點就是個泥腿子出身,說他武藝高超可能是真的,但是要說他人品像聖人一樣,我認為不切實際,畢竟在那個年代,沒有正統的教育,很難有什麼良好的品質。而且一個向曹操要求贈送一個人妻的人,你認為人品能好到哪裡去呢?

    所以歷史上比較正統的解釋是,顏良和文丑不知道關羽是來逃亡的,還以為他還是丞相曹操的人是自己人,不注意下,被關羽拿下了雙殺。

  • 11 # 爛泥伯伯

    顏良、文丑皆是萬人敵,但離場較早,咱們先來看下他們的經典戰績:

    1、白馬一戰,顏良不到三合斬宋憲(與張遼同為呂布八健將之二,後降曹),二十合擊敗徐晃,曹營其餘將領均慄然。

    2、冀州一戰,文丑久戰之後偶遇趙雲,兩人大戰五六十回合,勝負未分;延津一戰,張遼、徐晃兩人拍馬迎戰文丑,還未近身,張遼先被文丑射翻,徐晃戰不過文丑,撥馬回走。

    無論在《三國演義》中,還是其它史料記載,顏良文丑兩人大都相提並論,武力應當差相彷彿,故以下假設顏良和文丑武力相等。

    從上述戰績中,可以看出,能與許褚五十回合不分勝負的徐晃,根本不是顏良文丑的對手,而徐晃和許褚屬於曹營最頂尖的戰力,可見顏良文丑武力明顯在曹營眾將之上。

    而久戰的文丑遇到剛出山的趙雲,五十回合未分勝負,兩人的戰力應當處於同一層次,至於到底誰上誰下的,那就無法判別了。

    而關羽、張飛和趙雲同為蜀漢的五虎上將,雖未交手,但大眾普遍認為,三人戰力基本處於同一層次,誰上誰下,也是無從判別。

    所以,可以推論得出,顏良、文丑、關羽、張飛、趙雲武力處於同一層次,遠勝曹營一流武將。

    但為何顏良和文丑卻窩囊的被同一層次的關羽斬殺呢?

    無論是《三國演義》還是其它史料,均有提到,顏良去白馬前,曾被袁紹/劉備叮囑,關羽正在曹營,可能會來投奔,果然顏良在亂軍之中瞥見關羽提刀騎馬而來,剛欲張口詢問,結果關羽馬快,一刀把他斬了。這顏良死的冤不?誰能想到這關羽不是來投奔哥哥,而是來和他幹架的?

    再說文丑。延津一戰,文丑射翻張遼,戰敗徐晃,然後碰到了關羽。關羽剛剛參戰,而且之前不久殺了與文丑齊名的顏良,正是體力最佳,信心爆棚,氣勢正盛之時;反觀文丑,剛力戰張遼徐晃,又見到能夠斬殺顏良的關羽,未戰先怯,掉頭就走,被關羽追上從後斬殺。同層次間交手,一方信心十足,一方未戰先怯,那結果就可想而知了。

    不過,對於關羽斬文丑一事,在史料中並未見到,甚至關羽是否參加了延津之戰,都不得而知。爛泥謹慎懷疑,關羽斬文丑是《三國演義》為了拔高關羽形象,杜撰而來。

  • 12 # 大獅

    在曹袁兩家大戰延津之時,文丑曾身先士卒,一箭射翻名將張遼,又大戰徐晃二十餘合,徐晃見難敵文丑,於是敗陣而去。

    各位,張遼、徐晃都是出了名的厲害角色,結果都敗給文丑,由此可見,文丑絕對是個厲害角色。

    至於顏良,書中著墨不多,畢竟他與文丑都是攢雞毛湊撣子的“死跑龍套”。但能跟文丑齊名,想必也是高手。

    可為何這兩位高手在關二爺眼裡就成了“土雞瓦犬爾、插標賣首爾”,而且“咔嚓、咔嚓”全被青龍偃月刀給剁了呢?

    說起來並非關二爺武藝多高,而是“只因二爺耍奸猾,才斬顏良文丑於馬下”。

    當時關羽正在曹操麾下吃閒飯,以其高傲的性格,不露點臉顯擺顯擺自然是不行的。再者吃人嘴軟、拿人手短,白吃白喝不立點功勞,讓別人也看不起。

    但是有一點很關鍵,要想“露臉”必須“保險”,萬一不是人家對手,“露臉”就變“丟臉”了。於是二爺瞅準機會,來了個出奇制勝之法。

    他有赤兔馬,這可是整個三國演義之中最好的馬匹,可謂第一寶馬,十六缸加渦輪增壓,一個字——快!

    馬快是關鍵,刀也要快,鋒利為第一快,動作為第二快,兩“快”合二為一,變成了“賊快”。

    就這樣,依仗馬快刀快,關二爺乘其不備到了身邊,還沒等對方喊出“吾乃河北名將顏良,你是何人?”這樣的經典臺詞,關二爺就一刀刺死了他。請記住,是“刺”而不是“砍”,刺比砍更快。

    可憐的顏良連對方紅臉蛋子都沒看清,就一命嗚呼,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而文丑也是個悲催的傢伙,打敗徐晃之後異常興奮,就在興高采烈追打落水狗的過程之中,關二爺突然竄了出來。

    文丑此事已經精疲力盡,結果半路殺出這個紅臉漢子,他縱使武藝高強,體力不支也難是對手,結果關二爺讓他到了黃泉跟顏良見面,繼續作對好基友。

    縱觀關二爺兩場戰績,你不認為他“耍滑”嗎?

    當然,這是羅貫中改編的,實則顏良文丑都不是關羽殺了,把他兩人寫成被關羽所殺,不過是為了彰顯關老二的威風史罷了。

  • 13 # 唐古看今

    顏良,文丑對戰張飛,趙雲,我認為顏良,文丑要在對戰一百回合以後才合落敗!下面來說一下我的觀點!

    顏良,文丑是河北名將,是東漢末年最大的諸侯袁紹麾下大將,跟張郃,高覽並稱為“河北四庭柱”,但是論武力值而言,顏良,文丑要比張郃,高覽強!而張飛,趙雲是三國時期蜀國的“五虎將”,戰鬥力在當時屬於頂尖水平,這兩方四位猛將雖然沒有成對的正面進行過較量,但我們可以透過他們的戰績來比較一下!

    先來看看袁紹陣營的兩位猛將!

    顏良在白馬之戰時曾三回合斬原呂布帳下八健將之一的宋憲於陣前,一回合斬殺大將魏續,二十回合戰敗曹操五子良將之一的徐晃,非常厲害。再說文丑,十回合戰敗公孫贊,一人勇鬥公孫瓚手下四員健將,並擊殺一人,擊退三人,又和趙雲大戰五六十回合,敗走。延津之戰,曹操要捉文丑,張遼,徐晃爭功去戰文丑,結果被文丑一箭射翻名將張遼,又大戰徐晃二十餘合,徐晃見難敵文丑,於是敗陣而去。

    蜀五虎將陣營的兩位猛將!

    張飛曾單挑過三國第一猛將呂布,並與他大戰一百回合不見輸,還曾十回合挑死袁術手下第一大將紀靈,面對許諸,張遼,徐晃的三人圍攻毫不示弱,至於曹操手下的于禁,張郃等大將都是張飛的手下敗將!而趙雲,曾擊退過文丑,七進七出曹操百萬大軍,以一對二戰敗徐晃和張郃的聯手!

    由以上資料可以看出這四個人都曾與徐晃交過手,顏良,文丑各自二十回合戰敗徐晃,而張飛,趙雲都是大戰徐晃與別人聯手的攻擊, 在我看來戰與人聯手的徐晃要比單挑有難度,而顏良,文丑也不是泛泛之輩,張飛,趙雲想戰勝他們估計要一百回合以後!

    至於說為什麼兩人都被關羽斬殺,我認為只是羅貫中為突顯關羽而往關羽臉上貼金而已,兩個人被關羽一刀一個,難道他們的實力就這樣不濟嗎?順便說一下,在正史中這兩人是被孫堅所殺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特斯拉優勢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