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軻閒聊
-
2 # 愛如陌路相逢
原因大致可分六點:途路艱難,運糧不便;蜀國智謀志士甚少;魏國勇將多於蜀國;蜀國後主聽信讒言;司馬懿智謀過人;天意難違!
-
3 # 深海小魚苗
正所謂人生最大的敵人是自己,無論諸葛亮有多少豐功偉績,但是他的性格本身都註定了,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
4 # 年少輕狂_8011
一、蜀道艱難,運糧不便。
去攻魏國,捷徑就是去攻長安,然而去長安的路除了陳倉外,其餘小路盤涉艱難。只要魏軍在陳倉艱守不出,就很難進攻長安。在諸葛亮二出祈山時,便是陳倉守將赫昭使得蜀兵不得向前,最終只有帶兵回漢中。
二、蜀國智謀之士較少。
大家一定聽過“孔明揮淚斬馬謖”這句話吧?當時諸葛亮與司馬懿相恃於街亭。蜀軍參軍馬謖自告奮勇要求去守街亭。馬謖這個人確是讀了不少兵書,平時很喜歡談論軍事,諸葛亮找他商量起打仗的事來,他就談個沒完,也出過一些好主意。但馬謖對兵法只會紙上談兵,沒有實戰經驗。而街亭是蜀軍咽喉之路(據點),被奪則蜀兵必敗,馬謖不聽勸告,在山上屯軍,被魏軍斷水且以火攻破之。不可不謂蜀中無人矣!且蜀軍後來也只有姜維這一智謀之士,何為不敗?
三、 魏將較多,而蜀將較少。
當時蜀中馬超、黃忠、關羽、張飛等猛將皆死,勇者只剩趙雲、魏延,但趙雲不久又死,魏延則早有反心。魏國卻又出現個司馬懿,他善用兵,及諸葛亮心腹之患,更兼張郃、曹真、郭準之勇,怎能輕易敗於蜀軍?而後又有鍾會、鄧艾、司馬昭、司馬師等一班文武雙全之人,竭力輔佐,魏國實難攻破。
四、 後主聽信讒言。
在諸葛亮第四次出祁山,苟安因途中喝酒怠慢運糧時間,被諸葛亮杖打八十,懷恨在心,便投降魏軍,當時魏軍正節節敗退,司馬懿便叫苟安去成都散佈謊言說孔明自倚大功,早晚必將篡國,後主聽後,使人差孔明回,又一次半途而廢。又一次即第五次出祁山時,都護李嚴因籌糧不濟,恐孔明怪罪,便妄奏天子,說東吳兵犯,後主便再次命孔明撤軍御吳,又一次壞了好事。這些都要歸結於“扶不起的劉阿斗”——後主懦弱無能,寵信宦官之故。
五、 司馬懿智謀過人。
在諸葛亮大破魏軍時,魏主曹睿讓司馬懿總領大軍。從此,諸葛亮就不再容易取得勝利了。正所謂“一生難得逢敵手”。諸葛亮和司馬懿各顯才能,各有勝負。可以說,若魏國沒有司馬懿早就被蜀國所滅了。
六、 天意弄人。
正所謂“天有不測風雲”,在諸葛亮與司馬懿最後一戰時,諸葛亮成功地誘司馬懿進入了上方谷,隨後以平生最擅長三大攻——火攻燒之,就當司馬懿已手足無措時,忽然狂風大作,黑色漫空,驟雨傾盆,滿谷之火盡皆澆滅。司馬懿因此逃過一劫。而諸葛亮也因此身染重病,不久於人世。可真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
5 # 星火之源
大勢所趨,當時魏蜀吳的各個國家的綜合國力來說,魏國最強。諸葛亮雖然七次北伐,實際上有三方面原因:其一,完成先帝遺願,還於舊都;另外,以攻為守,阻礙魏國的發展,為國內爭取生存空間:其三,國內採取高壓政策,轉移國內矛盾,統一對外。所以失敗是早晚的事。
-
6 # 青山與白雲
不管在新三國還是老三國中,諸葛亮的所有智謀計策都是按照原著來拍的,因此可以說諸葛亮是沒有出過什麼可以值得一提的錯誤的。
那麼六出祁山的具體失敗原因是什麼呢?我們一起分析一下。
第一次 第一次北伐在蜀漢建興六年(228年)春,他令趙雲等作疑兵,擺出由斜谷攻郿城的態勢,以吸引魏軍;自己則率主力向祁山(今甘肅隴南禮縣祁山堡)方向進攻,隴右的天水、南安、安定等郡相繼叛魏降蜀,又收服了姜維,一時關中大震。可是馬謖違背諸葛亮部署,為張郃所敗,丟了街亭;趙雲等出兵也不利,諸葛亮只得退回漢中。不久,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又叛漢附魏。在劉備託孤之時便問過諸葛亮馬謖此人如何,當時諸葛亮誇獎了一番馬謖,可是劉備卻說此人言過於實,不可重用。這應該算是諸葛亮的一個小錯誤吧,馬謖確實言過於實,說白點就是隻會紙上談兵,毫無實際作戰經驗,所以才會丟了街亭導致一出祁山直接失敗。
第二次,同年十二月,諸葛亮統軍數萬再度攻魏,出散關圍陳倉,攻城二十餘日不下,糧盡還師。
第三次,建興七年(229年),亮進攻武都陰平,打敗魏援軍,佔了這兩郡,留兵據守,自己率部回師。次年,魏軍進攻漢中,諸葛亮加強防守,又增調援軍,再由於連續大雨,子午谷、斜谷等道路不通,蜀軍撤退。
第四次,建興九年春,諸葛亮率軍四出祁山。魏大將軍司馬懿督軍迎擊。諸葛亮於上 邽擊敗魏軍,搶收小麥,充實軍糧後撤回祁山。魏將急躁,率軍尾隨追擊。
第五次,建興九年(231年),蜀軍包圍祁山,魏軍統帥司馬懿迎擊,諸葛亮準備決戰。司馬懿知蜀軍遠來,軍糧不多,憑險堅守,拒不出戰。諸葛亮想用退兵的辦法引誘敵人,但司馬懿追趕很謹慎,蜀軍一停,他就紮營拒守。此時劉禪聽信諸葛亮早晚欲稱帝的謠言,下旨令武侯退兵,加上蜀軍糧草將盡,諸葛亮只得班師,在歸途中以伏兵殺了魏國名將張郃。個人覺得第四次是最讓人心寒的,諸葛亮用反間計離間敵人,最後自己也因此中了反間計。而無能後主卻聽信謠言召回了諸葛亮。
第六次,建興十二年(234年)春,諸葛亮率十萬大軍出斜谷口,到達郿縣,在渭水南岸五丈原紮營。司馬懿也築營阻攔,不與蜀軍作戰,料知蜀軍遠來,糧草運輸困難,想把蜀軍拖垮。諸葛亮在出兵前曾與孫權約定同時攻魏,五月吳軍十萬攻魏,不勝,撤回江東,所以蜀軍只得與魏軍單方面周旋。在諸葛亮準備火山上方谷時因天公助曹,諸葛亮從此一病不起,最後於五丈原歸天。
諸葛亮“六出祁山”,一事無成,不是諸葛亮的能力差,而是當時不具備統一中原的條件。
第一:蜀漢內部不穩定。劉備集團、劉璋集團和蜀地本地集團表面上精誠團結,暗地裡暗潮湧動。同為託孤大臣的李嚴後來被貶為庶人,就是一個證明。
第二:蜀漢經濟實力弱小。蜀漢政權實際上只有一個州(益州),遠遠落後於東吳和曹魏。“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經濟實力最弱的蜀漢政權不可能完成統一。
第三:軍事實力落後。劉備去世之後,蜀漢的主要軍事將領只剩下趙雲和魏延。蜀漢人口少,兵員不足,將帥乏人。
第四:蜀漢地理條件限制。蜀漢地區山高路險,不利於大規模軍事行動,也不利於出其不意。糧草運輸也比較困難。
有人說奇兵出子午谷是諸葛亮的一次錯誤,其實出兵子午谷只能說是一次賭博,諸葛亮作為軍事專家,不可能不知道子午谷。但是諸葛亮賭不起,如果魏延失敗了,那麼第一次北伐便會因此失敗(不要槓說第一次不是失敗了嗎,因為如果諸葛亮同意魏延建議,那麼失敗的原因就在諸葛亮身上了)。而且諸葛亮從一開始就說魏延有反骨,所以更加不敢讓魏延去,如果魏延投降的話後果更嚴重。
蜀漢政權在劉備死後,在諸葛亮的治理以後存在40多年,足見諸葛亮的偉大。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但是,歷史決定了三國的形勢,所以在三國演義裡,為什麼諸葛亮總是不能成功,主要原因就是歷史不能被改寫,這就是網友口中的“歷史光環”。諸葛亮,也無法改變。
-
7 # 另類視角看歷史
諸葛亮最大的錯誤,在於他沒有處理好和李嚴等名臣的關係,這也導致了他六出祁山(史書稱五出祁山)的失敗。他設計排擠了〝東州派〞的李嚴,建議劉備殺死了〝元老派〞的劉封,設計處死了名將孟達,重用嫡系馬謖。尤其是他排擠李嚴的派系,對蜀國的政治生態和對外戰爭,都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
下圖:李嚴的影視形象。
劉備在世時,諸葛亮鮮有獨自帶兵的機會,他主要管軍隊的後勤和蜀國的外交。陳壽在《三國志諸葛亮傳》中說〝(亮)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也〞,又言〝(亮)治戎為長,奇謀為短〞,意思是他治理少數民族地區有一套,但打仗出謀劃策不是他的強項。所以,劉備把內政外交放心交給諸葛亮打理,但從不給他獨立帶兵的機會。
所以,劉備白帝城託孤,兩個託孤大臣,一個是諸葛亮,一個是李嚴。封諸葛亮為丞相開府治事,並益州牧;封李嚴為中都護,假節統內外軍事。劉備意思很清楚,讓諸葛亮主政,李嚴主軍。這個安排也是劉備經過長期觀察,根據兩人彼此的能力作出的安排,是符合實際的。當然,不排除劉備有用李嚴來制衡諸葛亮的想法,但劉備一世梟雄,身經百戰,他不可能拿自己的家業開玩笑。他把李嚴安排到這樣重要的位置,顯然是有他道理的。
我們知道蜀漢國內有四大派別:1,元老派(劉關張等為代表,最早追隨劉備的人)。2,荊州派(諸葛亮張良為代表,荊州過來的人)。3,東州派(代表人物法正李嚴,劉焉父子原部下)。4,益州派(益州土著)。
李嚴這個人,本是荊州人,早年又在劉焉劉璋手下做官,所以他同荊州派和東州派都過往甚密。他和諸葛亮早就認識。他曾是荊州太守劉表的部下,因感覺不被重用,就投靠了劉璋。而諸葛亮和劉表是親戚,諸葛亮的岳母是劉表的姨妹。作為一個荊州派和東州派都能接受的人,劉備對李嚴的安排顯然是經過深思熟悉的。
下圖:電影《三國演義》劉備臨終託孤。沒有李嚴,顯然不符合實際。
諸葛亮掰倒李嚴,可謂步步為營,招招見骨,當然不排除李嚴有反制,有見不得光的部分。這也說明,諸葛對李嚴的關係沒處理好。
劉備一死,諸葛亮就把李嚴外派永安,讓李嚴遠離權力中樞,說是防禦東吳。李嚴本是中書令(相當於政府秘書長),但李嚴一離開權力中樞,他中書令的官職,就等於廢了。同時,由於當時吳蜀友好,戰爭的可能性不大,讓李嚴駐紮在永安枯耗,肯定是巨大的人才浪費。
諸葛亮和李嚴撕破臉皮,在於第四次出祁山,讓李嚴運糧草,因天雨,導致前線糧食無法賙濟。蜀國的戰爭,最麻煩的一向就是糧草輸送,因為蜀道艱難。所以換誰送糧草,遲早都會出問題,可見,這就是諸葛亮給李嚴挖的一個坑。結果諸葛亮以此為由,把李嚴貶為平民。從此,李嚴這樣一個帶兵治世卓越的蜀國精英,就消失到蜀漢的歷史長河中。
李嚴很會打仗,內政能力也不錯,有盛名。有一年郪縣幾萬人的大起義,劉備派李嚴去鎮壓,李嚴用了五千精銳,砍瓜切菜般取了匪首馬秦高勝的首級,把起義軍殺得大敗。《三國演義》中曾寫到,當年劉備攻打劉璋進攻錦竹時,李嚴和黃忠鬥了五十回合不分勝負。黃忠可以和關羽打個平手,儘管《三國演義》多有虛構,可見李嚴的功夫不差。
在內政治理上,李嚴亦有過人之處。李嚴做犍為太守時,在當地興土木,修江湜,井井有條,當地士紳皆稱善。李嚴還是制定《蜀漢法典》的五人團成員之一。由此可見,李嚴亦學識淵博,並非單純丘八。
下圖:《三國演義》劇照
按劉備的託孤時的安排,讓諸葛亮在後方主持內政外交,讓李嚴在前方帶兵作戰,應該是蜀漢最理想的狀況。但諸葛亮為了奪李嚴的軍權,選擇了自己沒有經驗(但李嚴很有經驗)的部分,卻把對後勤沒經驗(諸葛亮很有經驗)的李嚴放到了後方。
之後的諸葛亮重用馬謖,把李嚴魏延趙雲這樣的名將放在一邊。他五出祁山,一事無成,虛耗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蜀國的狀況進一步惡化。由於任人唯親,種下張儀(諸葛亮嫡系)對魏延殘殺的種子,導致人才青黃不接。他死後的蜀國,一盤散沙,魏國的一支輕兵,就可以讓蜀國一擊而潰。
軍事行動上毫無成果,內政上搞散了人心。都與諸葛亮的用人有極大關係,尤其是對李嚴的使用上,他違背了劉備的臨終囑託。
-
8 # 義烏小劉
大家好,感謝各位評委。 在新三國裡面,諸葛亮六出祁山失敗的原因。個人看法是有四點的。 當時在吳國蜀國魏國。,蜀國的實力是最弱的。蜀國到魏國的路是不好走的, 1點
荊州不在蜀國手上,要是有荊州的話,蜀國勝算會大很多。蜀國到魏國不說其他人運糧食的很不方便。諸葛亮帶著兵將首先要經過陳倉,都是很難走的小路。 2點
蜀將較少,老將得力干將關羽張飛都已死去。勇將趙雲,張包,魏延,關心,等人 3點
魏延說走《子午谷》騎襲魏國,雖然路程艱難,有風險性。要知道打仗本來都是冒險的。諸葛亮沒有采用。 4點
-
9 # 斌哥居丹霞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正面形象表現的比較多,神機妙算、戰略計謀樣樣趕在司馬懿之上,其實在領兵打戰中缺乏一些的指揮調配才能。
當年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實際上讓他做軍師,簡單明瞭是讓他出謀策劃,尤其在後勤和政務管理上形成一套有效的措施,這也是諸葛亮的優點所在。當然,正常的領兵作戰綜合考量一個帥才,統籌調配和作戰策略執行應變上,這是它的缺乏點。不然就不會出現劉備在白帝城託孤,讓他主內政,讓李嚴管軍事,這種分派模式。
六出祁山,這時蜀國已經有了國力衰退的跡象,由於長期發生戰爭,損員太大,國力財力跟不上,兵源缺乏等這一系列的問題,就是蜀國的短板。一些著名的老將都漸漸逝去,中青年名將青黃不接,剩餘的太少,各地都缺少將才,外來資源進不來,內部培訓機制跟不上,總體來說,這都是制約蜀國國力衰退的跡象。
在這種狀況下發動向外征討,天時、人和最重要的兩項,顯然佔不到。接下來說說地理,關羽把守的荊州已經丟失,東大門已被吳國、魏國堵死是出不去。只能選擇走隴右,走陳倉、奪長守,進入關中,道路狹窄,崎嶇難行,淄重和糧草運輸困難是老問題。幾次的遠征失利問題都出在糧草運輸,損耗接濟不上。
蜀國內部管理混亂,先是諸葛亮和李嚴兩個人的內鬥,諸葛亮先把永安軍事基地的防守人馬慢慢調入南中之戰,打擊後方勢力,待鞏固後方後,把部隊調往益州。接下來,在和東吳採取結盟的方式, 永安防備壓力減弱,把李嚴手裡兵馬調配其它方向,使其架空。
其實朝廷內部也是暗流湧動,派別勢力林立,益州派,、東州派、元老派需要統籌和懲治。諸葛亮採取兩手抓,一手是向內製定整治嚴法,另一手是徵集招募新兵,以及調集各部整合征討曹魏,把矛盾交際點向外延伸。
諸葛亮把軍政大權都攬於手,就籌劃出祁山遠征。幾次征討中,往往取得一些勝利之際,朝堂內部出現了種種問題,諸葛亮不得不停下腳步,回撤處理急事。像苟安誤事懲罰,記仇心裡與魏使計,向成都朝廷方面釋出謠言亮將篡國,後主召回亮。李嚴籌糧不濟,妄奏饞言東吳兵犯,被召回。失街亭斬馬稷,鞠躬盡瘁亮已逝等,六次遠征都是由各種原因引起,無功而返。
六出祁山均失敗,也觸及了諸葛亮,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回覆列表
我認為諸葛亮太全能了,各方面能力都很突出,有些大包大攬。。。六出祁山失敗的原因是天時,天命不在蜀,哪怕奇襲子午谷成功,司馬懿也真不是吃素的,這仗有的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