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知行史話

    春秋戰國時期,很多功臣都是外臣,為什麼他們願意為他國獻計來攻打自己的國家?

    這個問題,我相信很多人都想過。尤其是看到最後統一了中國的秦國,文士用的基本都是他國之人,朋友們就更會去思考這個問題了。

    春秋戰國時期的外華人很多,我們先來看看那些有名的:

    虞華人:百里奚,為秦所用

    西戎人:由余,為秦所用

    魏華人:張儀、範睢、魏冉、魏章,為秦所用

    齊華人:蒙驁,為秦所用

    趙華人:劇辛、樂毅,為燕所用;樓緩,為秦所用

    衛華人:吳起,為魯、魏、楚所用;公孫鞅(商鞅),為秦所用

    燕華人:蔡澤,為秦所用

    南韓人:呂不韋,為秦所用

    楚華人:李斯,為秦所用

    從這份名單來看,用外華人最多的就是秦國,用了基本上所有大國的人才。為秦國輸送最多人才的就是魏國。難怪有人說魏國是秦華人才培訓基地。

    也難怪杜牧會在《阿房宮賦》裡感嘆: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

    ⬆︎戰國形勢圖⬆︎

    現在,我們正式來回答這個問題:為什麼他們願意為他國獻計來攻打自己的國家?

    在春秋戰國,這些流動的人才,我們稱他們為“士”。我們要了解他們為什麼會為他國賣命,首先就要知道“士”的出處。

    “士”是一個無奈的貴族階層

    士,是周王朝宗法制的產物。

    宗法制,是周王朝為維護其統治而實行的社會制度,它起源於家長制:只有嫡長子才是合法的繼承人,並且世代均由嫡長子繼承,嫡即為大宗,嫡長子稱為宗子,又稱宗主,在族人中處於絕對的領導地位。宗子有祭祀祖先的權利。若宗子有故而不能祭祀時,庶子才可以取而代之。庶為小宗,在通常情況下,周天子的嫡長子為正統,眾庶子為諸侯,歷代的周天子為大宗,諸侯則就成了小宗。

    所謂嫡長子,就是正妻的大兒子。

    周天子的庶子被分封為諸侯國君後,諸侯國也是實行嫡長子即位的宗法制,庶子則封為大夫。在諸侯國內,國君就是大宗,這些大夫就是小宗。

    大夫也嚴格遵守宗法制,有嫡長子接位,是本族的大宗;庶子就是小宗。而這些庶子,就是“士”階層了。

    周王朝除了宗法制之外,還有一個叫“井田制”的東西,大概就是把全國的土地劃成一塊塊,除了周天子自己的“公田”外,都分給了諸侯國。諸侯國國君也一樣,除了給自己這個大宗留一部分,剩餘的就分給了大夫家裡,大夫呢,就把自己之外的分給了士。

    一開始,從上到下,大夥都其樂融融。反正,自己是貴族,只要享樂就好了,土地是由奴隸去耕種的,自己又不用動手。

    沒過幾代,國君的兒子越來越多,大夫的兒子也越來越多,土地不夠用了。

    最早失去土地的,就是處於貴族階層裡最底層的“士”了。

    沒有土地,就活不下去。他們只有兩條路可走:要麼去做奴隸,幫別人家種地;要麼努力學習出去打工。

    而大部分人,選擇了後者。中國第一批流動人才就此產生了。

    那他們為什麼不在本國打工,要跑到外國去?有三個原因:

    ⬆︎周文化根深蒂固⬆︎

    1、在分封制的時代,只有家,沒有國

    周王朝的宗法制,是靠血緣關係來決定繼承權利的。一波分封下來,周王朝每個人都生活在一個大家族當中,效忠於自己的家族,比效忠國家重要。所以當時人的價值標準是“父高於君”,父親比國王重要。郭店楚墓竹簡上記載,“為父絕君,不為君絕父”,意思是說,為了父親,可以不管國王,但不能為了國王不管父親。所以,每一個階層的人,只認他本階層的宗主,而沒有上一個階層的概念。

    崔杼殺齊莊公的故事,就是“有家無國”的著名案例:

    崔杼派手下去刺殺國君齊莊公。齊莊公看到崔杼的部下,就說:“求求你,不要殺掉我”。

    崔杼的部下說:“對不起,我不是你的臣子,我是崔杼的臣子,我只聽崔杼的話,你要有命令,請和崔杼說,和我說不著;我只忠於崔杼,所以必須殺掉你”。

    這就是春秋時期的“不知二命”。崔杼的部下在國君面前能如此長篇大論、振振有詞,說明這個道理是當時大家公認的:我們只對我們的上一級負責,再上一級,我們就不用管了。

    換句話說,除了諸侯國君,誰都不會理會周天子。同理,除了大夫,誰也不會理會諸侯國君。處於社會底層的“士”,更是不會有什麼國家的概念。

    ⬆︎秦用外華人⬆︎

    2、天下之大,偏偏就本國難以容下

    這些失去土地的“士”階層,首先肯定想到去自己的上一級“大夫”那裡打工。可是,並不是每一個“大夫”家裡都有餘糧的。幾代下來,只有那些在國家機關裡有工作的“大夫”家族,才有可能給你就業機會的。那個階層,我們稱之為“卿大夫”。比如:

    春秋時期的鄭國七穆:駟氏、罕氏、國氏、良氏、印氏、遊氏、豐氏。

    魯國三桓:孟孫氏、叔孫氏和季孫氏。

    還有晉國六卿十一氏:狐氏、先氏、郤氏、胥氏、欒氏、範氏、中行氏、智氏、韓氏、趙氏、魏氏。

    每個國家的卿大夫就這麼幾家,他們家也有不少子弟要吃飯啊。最後,除了自己這一宗的子弟,別宗的根本就照顧不過來。

    看看六國所用的宰相就知道了,全是國君大宗裡的人,比如齊國的田忌、田嬰、田文;南韓的公仲、公叔;趙國的奉陽、平原君;魏國則直接以太子為相。

    國君們這樣做也是沒有辦法的。因為很多諸侯國裡的卿大夫勢力非常大,如果國君不重用他們,很有可能自己的命都沒了,更何況是國君的位置。魏、趙、韓三家分晉就是大家的榜樣,田代齊姜就是卿大夫的願望。

    僭越上位,只能用自家人,其他人,你們走開吧。

    ⬆︎戰國的兼併戰爭⬆︎

    3、流動人才越來越多

    為了兼併土地的戰爭,在諸侯國內卿大夫之間,在周王朝的諸侯國之間,連年不斷。越來越多的“士大夫”階層失去土地,變成流動人才,一時間,人才變成了買方市場。

    百里奚,原是虞國大夫,國家被晉國滅了之後就成了俘虜,做了奴隸。兒子孟明視跟著老孃討飯來到秦國,才找到當時已經被秦穆公重用的親爹,一起為秦國效力,成為名將。

    由余,祖先原是晉國的大夫,失去土地以後,流落到西戎。後來也被秦穆公重用。

    吳起,希望把家裡最後一點積蓄拿去換個一官半職,結果,衛國的公族根本不理他。他受到嘲笑後,殺人逃跑到了魯國。

    商鞅,去秦國之前叫公孫鞅,也是一個沒落的大夫家族,最後從衛國跑到魏國,在公叔痤門下打雜,最後也被秦國所用。

    除了他們這些青史留名的,還有很多無名無姓的“食客”。

    所謂食客,是指寄食於豪門貴家、幫忙幫閒的門客。養食客,最有名的要數戰國四君子了:

    魏國信陵君魏無忌“延攬食客,養士數千人 ”;齊國孟嘗君田文“在封地薛邑廣招各華人才,門下有食客數千”;而趙國平原君趙勝、楚國春申君黃歇也都是養士數千人。

    在別人門下做食客,出名並不容易,“毛遂”算是裡面比較有名的一個了。

    人才如此之多,自己又不甘願在公子門下做一個永無天日的食客,怎麼辦?

    那就出國去吧!

    ⬆︎春秋前後形勢看兼併⬆︎

    結論

    士為知己者死。

    天下之大,人才之多,能重用自己的,自己一定傾盡全力,施展才華。哪管是哪個國家?

    我以前讀書,讀到士大夫階層的志向是“齊家治國平天下”,覺得那些讀書人真有抱負。後來才知道,這裡面的“國”,根本就不是“祖國”的意思,只是代表一個階層而已。

    不過,在那個時代,國不能衛家,人只好四處闖天下。為他國所用,我認為並沒有什麼不對的,畢竟整個天下,也是華夏。

    ......

    本文參考書目:《史記》《資治通鑑》《中國史綱》《容齋隨筆》

  • 2 # 歷史痴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要先弄明白一個簡單的道理:

    我們習慣上說的春秋戰國時期,實際上還有一個名義上的天下共主是周天子,春秋戰國時期是東周的通俗說法。

    無論是春秋五霸,還是戰國七雄,這些國都是諸侯國而已,屬於周天子分封天下的產物。

    就如同劉邦建立漢朝之後分封的中山國、常山國等等一樣。

    因此這些所謂的國,與現代意義上“國家”的概念有所區別。

    各國都共同尊奉一箇中央政權,並以華夏後人自居,對於華夷之防看得相當重。

    所以我們會看到春秋戰國時期孔子能周遊列國暢通無阻,蘇秦、張儀等縱橫家能一人身掛多國相印。

    但沒有各國任用蠻夷,也沒有諸侯國的人入夷狄為官的。

    概因為人們心中都明白,無論是秦楚燕趙韓魏齊哪一國,大家都是華夏一家。

    當時的楚華人投奔秦國,趙華人在齊國受到重用,就好像現在湖南人到陝西當官,河北人又到山東上任。

    沒有人會覺得有絲毫不妥的,各諸侯國之間也沒有做任何限制百姓出入境的措施。

    戰國末期各國能人異士集體投奔秦國,不過是因為當時秦國的政策最有吸引力,建功立業的渠道更為暢通。

  • 3 # 煮酒聽史

    春秋戰國時期,有著許許多多的諸侯國。它們也許是姬姓,也許是別的什麼姓,總之它們都在為了名利和土地在互相征伐。這是一個正常的現象,畢竟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更何況手握大權的各方諸侯呢?

    那個時代還有這麼一群人,他們遊走在各個諸侯之間,或憑藉口舌,或憑藉別的,只要能受到諸侯的賞識,他們就能夠至死不渝的跟著,哪怕是讓他出兵攻打自己的母國也沒事。

    這種人如果放在現在,不說被打死,被人淬一口吐沫是難免的。然而在春秋戰國時期,這種人可是十分吃香的。比如我們熟知的張儀、范雎等等。

    而之所以會造成這種局面,都和那個時代的特殊環境密不可分。

    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們是破壞規則的先驅者

    春秋戰國時期,又分為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前者以周平王東遷為開端,後者以三家分晉為開端。無論是春秋時期還是戰國時期,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王室衰微,禮樂崩壞。

    周王室因為各種緣故,所以越來越衰弱。而他衰弱的後果就是,他手下的諸侯們都不聽他指揮了。你以為這就算完了?遠遠不止。

    春秋時期,諸侯們搞了個春秋霸主,直接篡奪了周天子的的榮耀。到了戰國時期,就連一些強大的卿大夫都能直接指揮周天子冊封諸侯了。

    不得不說,周天子做到這個份上,已經和沒有差不多了。

    而諸侯們的所作所為,可都被全華人民看著呢。畢竟。在周王室被秦國消滅之前,所有的諸侯王本質上都是周朝的臣子。

    (既然諸侯們都開始違抗自己的老大了,那我們這些做臣子的幫別人打你也不過分吧)

    有了諸侯們帶頭破壞遊戲規則,其手底下的有才之士自然也是有樣學樣,哪裡能得到重用去哪裡。畢竟,一個榜樣的力量可是無窮的,哪怕這不是一個特別好的榜樣。

    士為知己者死,遇到一個賞識自己的人不容易

    說到士為知己者死,讓我想到了蘇秦。蘇秦的故事大家想必都聽過,其頭懸樑,錐刺股的精神更是令我們汗顏。然而又有誰知道,這位大名鼎鼎的縱橫家,在其經歷頭懸樑,錐刺股的折磨,認為自己已經功法大成,欣然出山以後,依舊是接連碰壁呢?

    在蘇秦出山以後,接連遊說周天子,秦惠文王,趙肅侯,結果一個人都不鳥他。直到他遊說到了燕國,燕文侯也是過了一年才答應接見他。我估計主要是被他的誠意打動了,和他的才學無關。

    蘇秦的故事告訴我們,只要有恆心鐵柱磨成針嗎?錯,蘇秦的故事告訴我們,遇到有人賞識,就趕緊從了吧,過了這個村可就沒這個店了。

    總而言之,在春秋戰國時期,人人都想要出名的時代環境下,如果遇到有諸侯賞識,那就是你的運氣好。更多的有才之士,可能終身都無法被世人所熟知。畢竟,諸侯國就那麼多,而想要出人頭地的人可不少。

    亂世之中,活著比什麼都重要

    春秋戰國時期,春秋的主題是“爭”,戰國的主題則是“戰”,兩者組合在一起,就是“戰爭”。而戰爭就意味著死亡。另外,春秋時期,卿大夫弒君現象可是屢有發生的。

    在一個諸侯都可能有生命危險的時代裡,更能激發人們對於生的渴望。而很多的能臣幫助別的國家攻打自己的母國,也僅僅是為了活命罷了。比如范雎。

    范雎本是魏華人,一開始在魏國中大夫須賈門下做事。有一次,范雎跟著須賈到齊國去辦事。也不知齊王是和范雎有仇,想要故意害他,還是齊王真的很賞識他。總之,齊王對范雎那是一個厚愛。

    和范雎同行的須賈見了這種情形自然是很不樂意。范雎本來就是他的下屬,齊王現在這麼看好范雎,豈不是暗示自己的無能。於是,須賈出手了。

    他一回到魏國,就和宰相魏齊說范雎通敵,出賣魏國機密,這才受到了齊王的賞識。魏齊一聽,這還了得,於是就命人將范雎打了個半死。

    隨後,范雎裝死逃過一劫,並說通守衛,這才有機會逃亡秦國。而范雎來到秦國以後,過得是順風順水,馬上就得到了秦王的賞識。而范雎也沒有令人失望,提出了“遠交近攻”的戰略思想,為秦國的統一立下了汗馬功勞。而這遠交近攻思想的第一個目標,就是離秦國最近的韓、魏兩國。

    范雎前往秦國的做法有錯嗎?沒錯,他只是為了自保。

    范雎提出“遠交近攻”的思想使得魏國成為了秦國最先打擊的物件有錯嗎?沒錯,既然秦國救下了范雎的命,范雎自然要為其出力。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

    總而言之,春秋戰國時期,是一個及其混亂的年代。有時候,一些事就連諸侯自己都無法掌控,更何況這些本來在底層掙扎,渴望出人頭地計程車人呢?他們之所以如此渴望出人頭地,又何嘗不是想要更好地掌控自己的命運呢?

  • 4 # 小小的酸奶

    題主所說的這種情況在春秋戰國時期十分常見,像幫助秦國強大的很多大臣都是魏華人,出現這個情況的原因,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第一,在本國懷才不遇,在異鄉如魚得水。

    很多的功臣之所以會背井離鄉去他國,就是因為在本國沒有得到應有的待遇,君主的昏庸、大臣的嫉賢妒能導致有才之士沒有進階之路,沒有展示自己才華的地方,而有才之士又不願自己的才能被埋沒而歸隱山林,所以去往他國尋找機會。只要他國的君主足夠賢明,必然會讓自己的才能發揮出來。是金子在哪裡都會發光的。

    第二,那個時期並沒有多少國家的觀念。

    周朝原本就只是一個個諸侯國的集合體,名義上所有的諸侯國都是周朝的臣屬,那麼那些諸侯國的大臣也自然就是周朝的臣屬,離開原本自己所在的諸侯國去往他國也就相當於現在換個單位罷了,名義上都是在為周朝出力。

    第三,為了證明自己的能力。

    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在他國做出足夠的價值,再回過頭去攻打自己的國家,可以讓原本國家的君主和大臣們知道他們當初是多麼無知,眼光是多麼的差。

    在春秋戰國時期,有這些經歷的名人很多都是在秦國的魏華人,比如商鞅,范雎等等。

  • 5 # 老張談天說地

    這個問題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說起,

    諸侯國的地位

    周王室衰微才有諸侯國的強大,周王室依舊在洛陽,周天子依舊是天下共主,諸侯國只是分封過去的一方諸侯,名義上還要拱衛周王室,所以在天下士人眼中,在哪個諸侯國都是一樣的,他們都還是周天子治下的子民,心理上沒有是不是投敵賣國這種顧慮,有的只是哪裡適合我的想法。

    百家爭鳴

    春秋戰國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文化燦爛的時期,這時候各種文化流派紛紛萌發,人們的思想空前的豐富,所以在這種文化環境下催生了大量的人才,有可能在這個國家不受重用,甚至被鄙視,侮辱,他們就會去其他諸侯國,食君之祿,忠君之事。這是他們的做事做人理念。他們也要證明自己的出身流派,如何證明,只有戰爭,至於戰爭的物件是誰,不做考慮。

    個人恩怨

    紛亂的年代,個人身處亂世,恩怨容易得到伸張,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例如伍子胥,為報父仇,率吳軍大破楚國。範睢睚眥必報,個人情緒影響秦對魏的政策。

  • 6 # 蟻史為諫

    答:原因有兩個:一,春秋戰國時期是一個以周天子為旗幟的聯合國形式,諸侯之間經常會出現兼併與被兼併的情況;這種情況造成了人才的被動流動(逃亡、流浪等)。二,每個國家的君主對人才的認知程度不盡相同;有識之士在自己的國家得不到重用只能到其他國家尋求發展。

    從周朝建立之後,天下諸侯大部分都是周天子的親戚或是有功之臣;再加上多年來的聯姻通婚,說天下諸侯是一家也不為過。但是由於發展的需要;大國兼併小國、大國之間的戰爭時有發生。而國家之間的競爭首先是人才的競爭,所以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壯觀景象。

    諸侯爭霸造成人才流動。

    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由於管仲是春秋初期的人物本身也是齊華人沒有可比性,所以我們舉例樂毅。

    樂毅祖先樂羊是魏文候手下大將,曾經帥兵攻打中山國;因為勞苦功高封地靈壽,從此其子孫後代就一直生活的靈壽。接著中山復國,樂毅成了中山華人;再後來趙國出了一個趙武靈王滅了中山國樂毅又成了趙華人。

    良禽擇木而棲,有識之士選擇投奔明君。

    趙武靈王在世時樂毅為趙國出力,趙武靈王在沙丘餓死之後他投奔了魏國。這時候天下諸侯中最有名是燕國的君主“燕昭王”。他原來在洛邑生活,由於齊國乘燕國內亂之際佔領燕國又迫於國際壓力撤軍。燕昭王在燕國百廢待興的時候上任,決心對齊國報仇。所以禮賢下士招攬天下有才能的人。

    樂毅也許在魏國也混的並不怎麼好,在一次出使燕國的時候被燕昭王說服從此投奔了燕國,與燕昭王一起完成了唯一的一次合縱。攻下齊國72城,只剩下即墨和莒。

    後來由於燕昭王的離世,樂毅再次回到了趙國……

    明君求賢若渴,人才千里投奔。

    秦國在統一六國之前是經過各位前輩的發展才有後來的統一;而秦國的發展也離不開外來人才的貢獻。

    秦穆公的重臣百里奚,他是秦穆公用五張羊皮換來的,他原來是晉國的俘虜。

    張儀原來是魏華人,投奔秦國後提出的連橫之策粉碎了六國的合縱之策。

    李斯原來是楚國一個倉庫管理員,曾經提出《諫逐客書》書中就有說明秦國為什麼要用“外華人”他幫助秦始皇統一六國。

    無論是樂毅還是秦國各位著名的人才,跑到其他國家去任職很大程度上都是在自己的國家得不到重用,而其他國家的君主又求賢如渴。

    國界意識模糊,政治抱負高於一切。

    人才流動的例子有很多,一代名將吳起出身衛國,後來效忠過魯國、魏國、楚國。為什麼人才流動會如此之大呢?在原來的國家得不到重用政治抱負無法實現是一個原因。

    春秋戰國時期國界意識的模糊就是另一個重要原因,也許當時的人們認為:所有諸侯都是在周天子這面旗幟的領導下進行的,所有的諸侯的戰爭也只是內部戰爭;所以他們投奔明君沒有任何思想壓力。

    所以他們貢獻計策甚至帥兵攻佔自己的出生之地也就不足為奇。

  • 7 # 神天天無聊

    第一原則上那時候各國還都是周的屬臣

    幫助其他國家類似於現在跨省工作

    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

    另一個原因在於去其他國家出仕的人要不就是在自己國家不受重視

    要不就是內部政治鬥爭失敗

    甚至還有被自己國家列為逃犯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多特蒙德如何才能成為頂級豪門?